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
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xx年xx月xx日
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CATALOGUE
目录
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概述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结构与特点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俄罗斯远东地区与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联系结论与建议
01
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俄罗斯远东地区位于亚洲东北部,包括西伯利亚、远东共和国等八个联邦主体,与中、朝、日、韩等国家接壤。
加强经济联系的潜力与途径
05
结论与建议
1
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总结
2
3
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在能源、农业、林业和渔业等领域。
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03
推进国际合作,促进地区开放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高地区国际竞争力。
地理位置
远东地区曾是俄罗斯帝国的领土,20世纪初成为苏联的工业和军事基地。苏联解体后,该地区的经济逐渐下滑,资源开发受到限制。
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经济结构
远东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钢铁、石油等产业。同时,农业和渔业也是该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原因,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俄罗斯欧洲部分差距较大。该地区的贫困人口较多,基础设施薄弱。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建议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人才短缺
经济中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03
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丰富的自然资源
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中国对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的前景及现实困境--基于滨海边疆区的调查

① 远东联邦区是俄罗斯最大的联邦区,包括滨海边疆区㊁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㊁堪察加边疆区㊁阿穆尔州㊁萨哈林州㊁犹太自治州㊁马加丹州㊁萨哈共和国㊁楚科奇民族自治区9个联邦主体㊂作者简介:张忠明(1984 ),男,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与农村规划,E -m a i l :z h a n g z h o n g m i n g @o u t l o o k .c o m ㊂通讯作者:洪仁彪(1963 ),男,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与农村规划,E -m a i l :h o n gr e n b i a o @163.c o m ㊂中国对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的前景及现实困境基于滨海边疆区的调查췍 张忠明 杜 楠 童 俊 洪仁彪(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100125)摘要: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中国境外农业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具备发展农业的良好自然条件㊁区位交通条件和政策环境,在国家强化粮食安全保障㊁进一步推动农业 走出去 以及俄罗斯增强其农产品自给能力的背景下,该地区农业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景㊂但在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生产资料供给难㊁大型农机具购置限制多㊁人才科技支撑不足㊁内外部竞争激烈㊁政策障碍多等现实困境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拓宽投资领域㊁加强政策扶持㊁培育龙头㊁加强政府间协调和加强研究培训等建议㊂关键词: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农业开发;现实困境D O I :10.13856/j.c n 11-1097/s .2015.08.036 俄罗斯远东地区①紧邻中国东北,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与中国东北地区相似,公路铁路与中国相通,具备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批中国企业和农民到该地区投资农业,目前已成为与东南亚㊁巴西㊁阿根廷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并列的中国4大对外农业开发目的地之一㊂滨海边疆区地处俄罗斯东南部,与中国黑龙江㊁吉林省接壤,面积16.47万k m 2,下辖22个市政区(县),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常住总人口194.29万人㊂滨海边疆区是俄罗斯远东最重要的农产品产区,同时也是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开发最密集的地区㊂以该地区作为典型案例研究中国对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情况,有很强的代表性㊂笔者于2014年年初赴滨海边疆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先后走访了多个中资农场㊁养殖场㊁农产品贸易市场,获得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㊂1 对滨海边疆区农业开发现状及前景1.1 滨海边疆区农业概况农业是滨海边疆区(以下简称边区)经济的重671要组成部分㊂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对远东地区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国外投资的不断增加,边区农业快速发展,2011年边区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5.93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14.8%,农业占边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92%;其中,种植业生产总值5.23亿美元㊁畜牧业生产总值3.15亿美元㊁海洋渔业生产总值7.55亿美元㊂边区种植业以大豆和粮食作物为主㊂2011年,边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08万h m2,其中大豆占43.0%,春播的水稻㊁麦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占30.3%,其余主要为牧草等饲料作物和马铃薯等蔬菜,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13.9%和12.8%㊂大豆㊁粮食㊁饲料和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105.93万t,比2007年增长45.21%㊂边区畜牧业以生猪㊁牛和家禽养殖为主㊂其中,肉鸡㊁蛋鸡等家禽存栏量从2007年的295.31万只增加到431.4万只;牲畜存栏量从16.78万头增加到18.51万头,生猪和牛存栏量分别占牲畜存栏量的49.32%和33.12%,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羊和马,两者合计共占牲畜存栏量的17.56%㊂2011年边区肉类和牛奶产量分别为3.72万和10.68万t,分别比2007年增长27.0%和-4.9%㊂1.2中国对滨海边疆区农业开发现状(1)开发规模不断扩大㊂据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统计,全省34个县(市)在边区投资,建立粮食㊁蔬菜种植基地㊁畜牧养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158个,开发耕地面积48万h m2,是2005年的3.8倍,其中耕地面积4000h m2以上基地10个,劳务输出累计5万多人次,过境大型农机具1万余台(件)㊂(2)开发主体和经营方式多元㊂黑龙江省在边区从事规模化农业开发企业有62家,其中,粮食种植企业28家㊁畜牧养殖企业12家㊁综合型经营企业22家;按照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10家,其余为私营和股份合作企业㊂此外,还有一大批农村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边区从事农业开发㊂(3)开发领域不断扩大㊂农业开发的领域从过去的大豆和蔬菜种植,拓展到大豆㊁玉米㊁水稻㊁小麦等主粮作物种植,以及生猪㊁肉牛和禽类养殖㊁粮食加工㊁饲料加工㊁仓储等领域㊂据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统计,2012年境外共种植大豆32万h m2㊁玉米6万h m2㊁水稻5.33万h m2㊁蔬菜3.33万h m2㊂存栏生猪8万头㊁肉牛2000头㊁家禽5万余只㊂(4)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㊂利用州(省)政府间协调会晤机制,为境外农业开发企业争取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农业开发合作中的实际问题㊂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自2007年起,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境外农业开发项目,重点支持开发25个 中俄罗斯农业合作示范园区 ,牡丹江市政府和黑龙江农垦总局还灵活地实施了境外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㊂1.3滨海边疆区农业开发的优势(1)土地土壤条件优越㊂边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1647万h m2,其中森林占71.83%;农用地面积210万h m2,其中已开垦耕地面积67万h m2,占农用地面积的31.90%,其余主要为可开垦的草场,约143万h m2㊂耕地多位于低丘和平原,地形平缓,且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和农田自然排水㊂土壤以黑土为主,土层深厚,耕性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3.5%~6%㊂由于80%的耕地近20年处于撂荒状态,土壤的清洁性明显好于中国黑龙江省㊂(2)气候条件适宜㊂边区气候与黑龙江省南部的第一积温带同属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边区临近日本海,气候带有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㊂年平均气温5.3ħ,年有效积温2800ħ,全年无霜期140天左右;4~9月昼夜平均温差14ħ,比黑龙江省高3ħ;全年日照时数2630h,高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50%以上的辐射量集中在5~9月;年平均降水量590m m,76.9%集中在5~9月㊂当地的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大豆㊁玉米㊁水稻等作物生长需要,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㊂(3)对外交通便利㊂边区是俄罗斯远东交通条件最好的地区㊂西伯利亚大铁路(年运输能力1亿t)和贝加尔 阿穆尔铁路(年运输能力1250万t)通往俄罗斯腹地,俄罗斯远东铁路通过绥芬河口岸与中国铁路连接,目前黑龙江农垦总局正积极推进虎林至列索扎沃斯克铁路建设,未来农产品进入中国的铁路通道将增加到2条㊂边区是俄罗斯远东海运能力最集中的地区,共有海参崴港㊁纳霍德卡港㊁东方港等16个大小海港,其中纳霍德卡港年吞吐能力2900万t,海参崴港年吞吐能力660万t,农771产品可通过海运抵达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㊂此外,吉林投资集团公司正在边区和临近的朝鲜建设扎鲁比诺和罗先粮食专用港,随着粮食专用港的建成使用,边区粮食运输能力将大幅提高㊂(4)农业开发成本低㊂边区土地租赁(购买)成本较低,2013年某大型企业在乌苏里斯克附近租赁土地的平均价格为每年每公顷17.88美元,远低于中国流转土地租金㊂边区农业开发无需大规模的土壤改良,基本不需要建设灌溉设施,大部分土地不需要建设排水设施,当地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林也相对完善,这就可以大幅减少农业开发的设施工程投入㊂较低的农业开发成本,使得边区与中国相比生产的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㊂在对当地多个企业调研分析后发现,当地大豆和玉米包含种植成本㊁产后运输处理和相关费用的成本每吨分别约为313.64和130.40美元,分别大幅低于2012年黑龙江省大豆和玉米每吨658.1和265.54美元的成本㊂(5)宏观环境不断改善㊂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边界问题已彻底解决,2014年发生的乌克兰危机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俄罗斯与中国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加强㊂稳定发展的双边关系,为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提供了根本保证㊂俄罗斯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国家农业发展纲要(2013 2020年)“提出,安排7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用于扶持农业发展,并对重点畜种和农作物给予补贴和政府贷款㊂近年来俄罗斯加快远东地区开发,并将远东地区开发纳入国家长期发展战略,2013年出台的‘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国家发展规划“提出完善铁路和公路网等基础设施,大力引进和培育人才,积极吸引私人和国外投资,并将农业作为重点开发领域㊂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俄罗斯不断加大对远东和农业开发的支持力度,为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㊂1.4 滨海边疆区农业开发的前景(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进一步推动边区农业开发㊂自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㊂但是,在水土资源约束不断加大,粮食生产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粮食持续增产,成为当前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㊂这就对建设中国境外粮食保障基地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㊂在这种背景下,以边区为代表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由于其丰富的水土资源㊁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紧邻中国东北地区的区位条件,必将成为中国未来建设境外粮食保障基地的重要区域㊂(2)中国农业 走出去 需要进一步推动边区农业开发㊂当前中国农业发展也进入了 新常态 ,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粮食㊁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消费者农产品的需求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农资㊁农机等产业国内需求放缓,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中国农业 走出去 ,建立境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为国内相关产业提供新的市场㊂在俄罗斯方面,远东地区由于资金㊁技术㊁劳动力和先进装备不足,优越的农业潜力并未转变为现实的农业生产能力㊂要振兴远东地区,俄罗斯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开发㊂在中国有农业 走出去 的需求㊁俄罗斯需要引进其他国家投资的情况下,以边区为代表的远东地区就成为双方合作的交汇点㊂(3)缓解俄罗斯农产品供应需要进一步推动边区农业开发㊂俄罗斯是传统的农产品进口大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大豆㊁玉米㊁肉类㊁蔬菜等农产品,主要进口来源为欧盟㊁美国㊁中国㊁乌克兰等㊂乌克兰危机导致西方国家出台了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禁令,乌克兰未来也有可能限制农产品向俄罗斯出口㊂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将更加注重本国农业开发,提高主要农产品自给率㊂远东的滨海边疆区㊁阿穆尔州等地区由于具备农业开发的优越条件,必将成为未来俄罗斯实施本国农产品替代战略的重点区域㊂2 对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的现实困境2.1 生产资料供给难(1)优质种子不足㊂边区本地的大豆种子主要是金星和滨海系列,玉米种子主要有斯拉维杨卡㊁尤让卡等㊂调查发现,这些当地品种大致相当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水平,生产潜力㊁产品品质等生产性能较差,无法满足中国企业需求㊂但由于中国和俄罗斯均严格限制种子进出口,中国企业所需种子大部分在中国采购,然后通过灰色通关进入边区㊂871使用未经许可的种子对中国企业经营构成巨大的潜在风险㊂(2)化肥价格高㊂边区没有大型化肥生产企业,所需化肥主要从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地区输入,运输距离多在3000k m以上,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化肥成本㊂据调查,边区除钾肥价格低于中国外,常用的氮肥㊁磷肥和三元素复合肥价格均高于中国(表1)㊂对于进口化肥,则需缴纳200%的关税㊂表1边区与中国主要化肥每吨价格对比单位:美元尿素磷酸二铵钾肥三元素复合肥俄罗斯边区490637435601中国370613709410(3)农药价格高㊂边区使用的俄罗斯产农药主要为生物农药,药效较差;进口农药必须获得许可证,并被列入 农药和农业化学品国家清单 才能使用㊂由于许可证申请困难,加之税费较高,导致中国农药出口到边区价格大幅上涨㊂以除草剂 高效盖草能 为例,中国出厂价每吨为8225.8美元,到达边区后每吨价格为10650.5美元,上涨30%㊂由于使用正规渠道进口的农药价格较高,大量中国企业使用灰色通关进入边区的中国产农药㊂而使用未经许可的农药,风险很高,一经发现必然会导致政府严厉的处罚㊂2.2大型农机具购置使用限制多(1)农机具进口成本高㊂在边区大规模农业开发,必须使用大量的大功率机械和配套农机具㊂但俄罗斯产农机具技术水平和作业效率较低,因此中国企业大多使用从中国或欧美进口的农机具㊂虽然加入WT O后俄罗斯农机具进口关税大幅下降,但为了保护本国农机工业,俄罗斯又对农机具进口设置了其他多种限制,2013年开始对进口农机具征收27.5%的临时性关税,购买进口农机具无法享受农机具价格15%的购置补贴㊂俄罗斯对农机具进口的限制,导致进口农机具价格较高㊂以约翰㊃迪尔7930型拖拉机为例,在黑龙江省的售价为15.81万美元,在边区的售价则达到了21.9万美元,比中国高38.52%㊂(2)农机具过境使用困难㊂由于直接进口农机具价格较高,中国农业开发企业多选择将中国农机具过境使用,作业完成后运回中国㊂但边区对农机具过境作业也设置了诸多限制㊂首先,农机具过境作业需缴纳足额保证金或者由银行提供担保,保证金的金额等于农机具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总和,农机具返回中国后保证金才可返还;农机具在俄罗斯工作时间限制为2年,如不按期回国将没收保证金㊂其次,过境使用的农机具每月需要缴纳监管费,数额为保证金的3%;据某企业测算,农机具过境作业2年缴纳的监管费占到农机具总价格的30%以上㊂同时,从2014年起,边区对农机具过境作业采取了配额管理措施,其中收获机械配额较少,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㊂2.3人才科技支撑不足(1)高素质劳动力不足㊂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长期的低生育率加之苏联解体后人口外流严重,导致边区多年来人口持续负增长,2013年边区总人口为194.29万,比1991年减少36.38万人;此外,边区76.5%的人口集中在城市,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㊂由于缺少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本地劳动力技能无法满足农业开发的需要,只能从事非技术性的体力劳动,技术人员则全部来自中国,调研的多个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农机驾驶员主要来自黑龙江农垦总局㊂中国劳动力进入边区务工需办理劳务大卡,从2006年起,俄罗斯政府开始大幅削减除独联体以外的劳务大卡数量,每年削减幅度为上年的50%;2014年,俄罗斯政府进一步提高了对劳务大卡申请人的资格限制,劳务人员需要具备中等以上学历,俄罗斯在审核时只承认互联网上可以查询到的学历证明,对其他证书不予认可;此外,俄罗斯还提高了对语言的限制,申请人必须懂俄语㊂劳务大卡的办理费用很高,调查发现,正规途径办理大卡的费用为3000~4000元人民币;但由于办理程序烦琐,办理时间长达4~6个月,大量务工人员通过黑市购买劳务大卡,价格高达2万元人民币㊂(2)技术支持能力不足㊂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农业技术水平下降严重,其国内农业新品种㊁新技术研发水平不断下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瓦解,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大量流失,无法对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㊂中国国内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境外农业企业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技术服务机制,无法对中国境外农业企业及时提供技术支持㊂971在俄罗斯农业投资企业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农业科技研发能力不足㊁农业技术人才缺乏,知识老化,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㊂农业科技支持能力的不足,限制了对俄罗斯农业投资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㊂2.4 农产品回运障碍多(1)粮食产品本地销售利润低㊂近年来随着在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企业的增加,该地区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价格则持续走低,其中2013年当地市场大豆㊁玉米的平均售价每吨分别为522和269美元,远低于同期黑龙江省每吨707.7和341.5美元的临时收储价格㊂粮食产品在边区销售程序较烦琐,中国企业一般将粮食通过当地中间商销售给榨油厂和饲料厂,中间商在扣除各种税费后才将货款返还,由于付款周期较长,对企业资金周转造成较大影响㊂(2)农产品回运中国困难较大㊂由于农产品在边区销售利润较低,大部分中国企业选择将农产品回运中国进行销售,但产品回运的成本很高㊂大豆回运中国,需缴纳货值13.5%的俄罗斯关税,3%的中国进口关税和13%的增值税;玉米回运则采取配额管理,配额内产品税率1%,但配额获取较难,配额外产品税率高达65%;此外,通关还需缴纳运费㊁检验检疫费等各类费用㊂据调查,大豆正常通关的成本(含运费㊁税费㊁商检等)每吨为219.08美元,玉米为130.42美元;而边区大豆和玉米包含种植㊁产后运输处理和相关费用的成本每吨分别为313.64和130.40美元,在加入通过成本后,大豆㊁玉米进入国内的成本每吨分别已达到532.72和260.83美元,相对于黑龙江产大豆和玉米的成本优势已大幅减少㊂此外,由于俄罗斯经济政策的不稳定,农产品出口也可能受到限制,如2008年限制粮食出口,未来边区生产的大豆㊁玉米等农产品也可能受到出口限制㊂2.5 内外部竞争日益激烈(1)国际竞争激烈㊂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条件,不仅吸引了大批中国企业赴边区进行农业开发,也吸引了日本㊁韩国㊁新西兰等国的大量投资㊂各国农业开发者在土地㊁产品市场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㊂2009年韩国成立海外发展基金,将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作为重点项目,目前韩国已成为边区最大的土地经营者㊂日本也加强了对该地区的农业投资,日俄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对日本企业和个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开发给予土地和税收优惠,目前日本已在边区设立了农工经济特区,从事大豆㊁麦类㊁水稻种植,并计划在5年时间里从该地区进口1万t 荞麦㊂此外,俄罗斯还向新西兰㊁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提出了投资方案,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在远东地区开发农业㊂可以预见,未来在俄罗斯农业投资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㊂(2)中国企业无序竞争㊂近年来,在国家农业 走出去 政策的推动下,受边区农业开发的良好条件和丰厚利润效益的吸引,许多国内企业和个人赴远东从事农业开发㊂但是由于缺少日韩投资者那样的组织管理,为了获得更多土地,部分开发企业急功近利,哄抬地价,部分优质耕地每年的租金已被哄抬至每公顷150美元,是2005年的6倍多㊂调研中多数企业表示,近年来边区地价上涨,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投资者抢地㊂部分中小开发者在短期利益驱使下,违反俄罗斯土地利用相关法律法规,采取 掠夺式 开发,过度使用耕地而不培肥地力,导致土壤退化;为了获得更高产量,使用违禁农药㊂此外,非法务工㊁灰色通关㊁偷逃税收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㊂2.6 政策障碍依然较多(1)俄罗斯远东地缘政治敏感㊂远东地区是俄罗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又是俄罗斯国内相对落后地区,因此俄罗斯政府高度重视远东开发,并欢迎外国投资者参与远东开发;但远东地区远离俄罗斯政治经济中心,受到周边国家的直接影响,因此俄罗斯国内又担心外国投资者对远东的开发影响其国家安全㊂这种既吸引外资又防范外资的心理,导致俄罗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往往摇摆不定㊂政策的摇摆必然导致投资者对未来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影响了对远东地区农业开发的积极性㊂(2)当地投资环境欠佳㊂俄罗斯国内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俄罗斯联邦法律与边区地方法律在多个方面存在冲突;银行结算㊁法律仲裁㊁信用保险㊁质量监控和产品通关等制度仍不完善;当地官员腐败问题严重,执法随意性较大,法律法规的公信力较低,边区农业开发仍缺乏充分的法律和制度保障㊂俄罗斯联邦及地方的政策稳定性较差,政府经常出台各类临时性政策,如2008年081俄罗斯限制了粮食出口,2012年将大豆出口关税提高至20%,此后又将税率降低至5%,一旦政策改变,企业往往措手不及,给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困难㊂3促进对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的对策建议3.1进一步拓展农业开发领域,进行产业链投资针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存在的种子㊁化肥㊁农药㊁农机具供应困难的问题,建议中国企业改变单纯投资种植业或养殖业的传统农业开发方式,采取产业链投资的方式,积极联合农资生产企业㊁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同进行农业开发㊂在建设种养殖基地的同时,同步建设农资供应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㊂这样,不仅可以为中国农资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条件,满足农业开发企业对农资的需求,而且可以实现初级农产品的就地转化,进一步拓展农业开发的利润来源㊂3.2加强政策扶持,开通境外农业开发绿色通道针对当前在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面临的优质种子出口限制和农产品回运困难等问题,建议政府开通境外农业开发绿色通道㊂放宽对中国投资者境外使用国产良种的限制,简化对境外农业开发自用良种出口的审批流程;将境外购置农机具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享受与国内购置农机相同的补贴政策㊂开通境外农业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回运绿色通道,对中国在境外生产的玉米等农产品不受进口配额限制,对境外生产的大豆等农产品免征进口关税㊂同时,进一步完善优化对境外农业开发的投资㊁金融㊁通关㊁检验检疫等政策㊂3.3培育农业开发龙头企业,强化组织协调对外农业投资风险明显大于国内,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抵御风险能力较低,众多中小投资者的无序竞争也加大了中国对外农业开发的成本和风险㊂因此,国家应进一步支持引导中央企业㊁农垦等具备较强资金㊁技术㊁管理和农业生产经营实力的企业和组织参与到境外农业开发中去,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境外农业开发龙头企业㊂在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和个人与龙头企业合作,形成 核心+外围 模式的对外农业开发产业集群㊂同时,在各个农业开发区域内,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境外农业开发商会或协会,发挥对境外农业开发者的组织㊁服务㊁协调㊁咨询等功能,促进开发者有序竞争㊂3.4加强中俄政府间协调,减少投资障碍针对当前俄罗斯投资环境依然欠佳的问题,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间协商机制,为中国在远东农业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㊂推动俄罗斯进一步开放远东农业投资领域,敦促俄罗斯政府完善农业开发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强对中国在远东农业投资的保护,减少劳务㊁农资㊁农机等进口限制㊂要充分发挥两国地方政府间协调作用,在进一步完善在现有的省级会晤机制的基础上,力争对外农业开发的市县级也与俄罗斯对应城市地建立定期协商机制㊂通过地方政府间的协商合作,帮助中国在俄罗斯农业开发者解决中农业开发中遇到的实际困难㊂3.5加强研究培训,提升科技人才支撑针对在俄罗斯农业开发存在的技术支撑不足的问题,在俄罗斯开发的农业企业要积极与国内农业科研㊁推广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针对俄罗斯远东农业开发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开发适用于远东地区的新品种㊁新技术和新装备㊂农业开发企业应积极与俄罗斯农业科学院远东分院等当地农业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对当地情况熟悉㊁往来便利的优势,协助企业解决农业开发中随时遇到的具体问题㊂农业开发企业要加快吸引国内农业技术人才,组建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同时还要加大对当地劳动力的招聘和专业技能培训力度,使当地劳动力成为农业开发的主要劳动力来源,逐步减少国内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㊂参考文献郭晓琼.2012.俄罗斯农业形势及发展因素研究(1991 2011年)[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10):7-17.黄玉凡,那文国.2014.关于黑龙江省对俄境外农业开发合作情况的调研[J].农村财政与财务(2):32-34.刘艳萍.2001.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概述[J].东疆学刊(4): 37-40.孙永.2004.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吸引外资问题探讨[J].西伯利亚研究(5):30-33.张新颖,李淑霞.2012.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的三大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5):85-92.1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北对俄远东地区农业合作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北对俄远东地区农业合作发展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两国边境接壤地区,东北地区和远东地区在农业合作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探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并提出可行的合作发展方向及策略。
作为中俄两大邻国,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地缘相近、人文相通、资源相互补充、经济互补性强。
自古以来,两地人民来往频繁,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交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俄政府在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为农业合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二、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合作的现状1.资源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东北地区拥有广阔的农业耕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天然优势。
而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广阔的农田,两地在农产品资源上具有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
2.现有合作成果丰硕,基础条件优越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农业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两国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交流、农业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基础条件优越。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合作氛围浓厚中俄两国政府加大了对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农业合作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合作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了两地农业合作的深入发展。
三、中俄农业合作发展的前景及机遇1.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合作条件不断优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俄两国在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使得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的合作条件得到了不断的优化,为农业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合作潜力巨大随着中俄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农产品的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

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一个资源丰富、土地广阔、人口稀少的地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来进行农业开发。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政府对远东地区的重点扶持和投资,远东地区的农业开发逐渐得到了加强和推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备受瞩目,本文将从土地资源、气候条件、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分析,展望俄罗斯远东农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1. 土地资源丰富远东地区拥有着广阔的土地资源,土地面积达到了6.5亿公顷,占全俄罗斯土地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土地适宜农业生产,比如黑龙江、滨海、外东、阿穆尔等地区的黑土地和森林土壤。
这些土地资源的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农业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远东地区还有大量的可用荒地和退耕地可以进行再开发和利用。
根据俄罗斯官方统计,目前远东地区还有4000万公顷荒地可以用于农业种植。
有着大规模开发价值的草原、沼泽和湖泊等自然资源,为农业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支持。
2. 气候条件优越远东地区的气候条件与中国的东北地区类似,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日照充足,降水适中,适宜农作物生长。
远东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同时还适宜开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在黑龙江州的气候条件下,水稻、大豆、玉米的生长季节充足,产量丰富,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此气温和降水适宜的条件也适宜于畜牧发展。
3. 政策扶持和投资引导俄罗斯政府一直以来对远东地区的发展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扶持。
2013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制定了“远东和北极地区开发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措施,以加快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开发。
其中包括了税收优惠、土地补贴、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这些政策为远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金融支持。
俄罗斯政府还积极引导国内外投资,鼓励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俄罗斯农业现况及中俄农业合作潜力

俄罗斯农业现况及中俄农业合作潜力汪晓波朱英丽俄罗斯农业土地约2.2亿公顷,农业资源丰富。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农业发展遭到极大阻碍,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几乎终止,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多端。
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供应和需求受到严重冲击。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对农业实行大规模改革,采取了以土地私有化为中心彻底改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等一系列激进改革措施。
这些年随着农业改革的推进,旨在稳定和发展农业政策措施的实施,促使俄罗斯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俄罗斯农业现状据统计,目前俄2.2亿公顷农业用地面积中耕地面积约1.34亿公顷,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8%。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
粮食、小麦、葵花子、马铃薯的产量均居世界前五位。
养殖业中,鸡蛋、牛奶、羊毛产量也位列世界前列。
总体上,现阶段俄粮食生产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可部分出口。
但畜产品及蔬菜水果生产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依赖进口。
(一)粮食生产及播种情况近年来,为稳定和促进农业生产,俄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加大了对农业支持力度。
据俄联邦统计局的初步统计:2007年共收获粮食8180万吨,与2006年相比增长320万吨,创5年来的新高。
其中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的产量为4940万吨,同比增长9.7%。
2008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6027亿卢布,同比增长10.8%。
粮食总产量达1.081亿吨,同比增长32.6%。
2009年1月份农业生产者提供的农产品数额为714亿卢布,是2008年1月份的102.6%,按美国农业部计算,2006/2007年度俄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6%左右,是继欧盟、中国、印度、美国之后的第五大小麦生产国。
2007年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为7630万公顷,其中谷物和豆科植物的播种面积为4440万公顷,与上年相比增加2.2%。
2008年4月,据俄罗斯农业部数据,32个联邦主体进行播种(2007年29个联邦)春播面积为230万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为180万公顷(不包括玉米),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21.1%和20.7%。
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

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边远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除此之外,该地区还有广阔的耕地和适于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远东地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处于经济落后状态。
然而,随着俄罗斯政府对该地区的投资不断增加,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越来越被看好。
首先,远东地区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
据统计,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耕地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其中大部分是草原和林区,适宜种植粮食、牧草和油菜等作物。
此外,远东地区还有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其次,远东地区适宜发展特色农业。
随着全球市场对有机食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远东地区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该地区的丰富植被和生态环境为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同时,游牧民族的存在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例如北极莓、冰岛藻等特色产品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第三,远东地区还有大量未开发的荒地,可以用于农业开发。
由于地区人口稀少,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很多,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政府的投资和扶持政策也将促进农业发展。
最后,俄罗斯政府对远东地区的农业发展高度重视。
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资金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推出了一些新的计划和项目,例如“粮食安全”计划和“远东农业园区”项目,这些都将为远东农业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具备发展农业的潜力。
在政府的支持下,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十分看好,未来有望成为俄罗斯农业的重要增长点。
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

55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作者简介]谢颖,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中俄区域合作。
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谢 颖(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所 吉林 长春 130033)摘要: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我国东北地区。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推进,我国一方面与俄罗斯毗邻地区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
与此同时,另一方面也在寻找新的合作领域。
近年来,俄罗斯远东农业自从推出了优先发展模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此为切入点剖析远东农业开发前景,可以为中俄新一轮合作寻找商机。
关键词:俄罗斯 远东农业 开发中图分类号:F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055-02一、俄罗斯远东农业的现状在过去的5—10年间,远东的农业很难被说成是具有吸引力的。
2000年末,远东农产品产量不足俄罗斯的农业生产总量的1%。
这主要归咎于远东联邦区大部分地区气候恶劣。
只是对宏观区域的南部地区进行过适度积极的讨论,该地区被认为是有希望的。
然而,自推出新的投资支持机制5年来,远东地区前景变得更加广阔了。
俄罗斯联邦远东发展部部长亚历山大加卢什卡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俄罗斯东部发展部总结会议上指出:2017年,远东农业增长率比俄罗斯平均指标高出2倍。
这一年,远东地区农业综合增长指数超出8.2%。
滨海边疆区和阿穆尔地区的农业产量最大。
滨海边疆区的产值达到488亿卢布,产量增长13.8%。
而整个俄罗斯平均增长指数为2.4%。
滨海边疆区一跃成为俄罗斯农业生产率最高的三大地区之一。
阿穆尔州的农业生产率增速在全俄排名第四。
产量增长12.9%。
与此同时,在该州的农业生产总值超过了滨海边疆区,达到了622亿卢布。
2017年,俄罗斯农业生产总值为5654卢布,比上年增长2.4%。
二、优先发展模式推动下的远东农业阿穆尔州正在实施全国最大的大豆深加工项目。
在萨哈林岛,运用日本的技术已经种植了黄瓜和西红柿。
现在,岛上的居民食用的猪肉也可以完全自给自足。
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

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俄罗斯远东地区作为俄罗斯最大的地理区域之一,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自然条件,具备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限制,远东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俄罗斯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远东农业的发展,以实现食品自给自足和农产品出口的目标。
本文将对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进行探讨。
远东地区拥有广袤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适宜发展多种农作物和养殖业。
远东地区主要由平原、丘陵和山地组成,土地质量较好,适合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远东地区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饲养业和渔业。
特别是淡水鱼、虾和贝类等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大的需求,可以成为远东地区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品种之一。
远东地区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条件独特。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潮湿,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特殊的农业品种。
远东地区可以发展苹果、梨、李子等水果种植业。
远东地区的冰雪资源丰富,雪质优良,可以发展冰雪体育和滑雪旅游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农业经营机会。
俄罗斯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农业发展。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远东地区农业的投资力度,提供了土地补贴、贷款优惠等政策,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和投资者参与农业生产。
政府还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引进温室大棚技术,可以在严寒的冬季为远东地区提供新鲜蔬菜,解决当地蔬菜短缺的问题。
第四,远东地区地处亚太地区,与中国、日本等国家的经贸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中国市场对于俄罗斯远东农产品的需求巨大,特别是对于优质的大豆、玉米和水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远东农业发展可以通过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扩大农产品的出口规模,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远东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远东农业的开发前景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却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远东地区的农业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包括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以及适宜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由于长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远东地区的农业开发一直比较滞后。
但是随着俄罗斯政府对远东地区的重视和投入,以及国际农业合作的增加,远东地区的农业开发前景正在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远东地区的农业资源丰富。
远东地区拥有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水资源,加上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适宜发展多种农作物和林业资源。
据统计,远东地区的农业用地面积超过1.1亿公顷,其中有大片的农田和草原可以用于粮食和畜牧业生产。
远东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森林资源,为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远东地区的农业市场潜力巨大。
远东地区地处亚太地区,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对粮食、农产品、水产品等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远东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巨大,远东地区的农产品也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青睐。
特别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天然食品等高品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大的潜力。
政府对远东地区农业开发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大。
俄罗斯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对远东地区的投资和扶持,推动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对农业企业提供贷款、减免税收、补贴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政府还积极鼓励外国企业和投资者来远东地区投资农业,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第四,远东地区的农业技术和科研水平逐渐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科研水平逐渐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在远东地区农业科研方面,政府也加大了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远东地区的农业开发前景十分乐观。
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国际合作的推动下,远东地区的农业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未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农业产业的不断壮大,远东地区的农业将成为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农业领域的重要基地和供应商。
这也将为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动力,改善农民生活和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为远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