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提取

中药材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新技术

一、絮凝法分离技术。

传统的中药材提取普遍采用水提醇沉法作为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杂质的分离手段。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乙醇耗量大,生产成本高,安全生产系数低。采用上海中药工程中心开发的絮凝法分离技术,则具有成本低、分离效果好K、操作安全简便等特点。该方法是以天然产品壳聚糖经技术处理后作为絮凝剂加入中药材的水提取液中,以电离中和及吸附方式沉降带负电的粒子,如蛋白质、鞣质、粘稠质等胶体粒子,经沉淀、过滤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以上海中药三厂为例,应用该法提取的感冒退热冲剂其药效、药理及化学成份经对比,结果表明无显著变化。而成本却降低了4/5。

二、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

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时间短、溶媒耗量少、有效成分得率高的特点,是中药材有效成份提取的一项新技术。实践证明,通过一套连续式微波萃取装置,从丹参中提取有效成份,已获得满意效果。三、超临界萃取技术。

本技术是利用某种流体( 特别是CO2气体),在临界点具有特殊溶解能力的特点进行中药材的萃取分离,它可以防止各种有效成份的逸散和氧化。提取过程通常在略高于萃取剂临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简便安全,极少有破坏中药材中易挥发成分或生理活性物质的情况,没有溶剂残留,产品质量高。

四、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

高速逆流色谱是一种能实现连续有效地自动分离的实用分离技术。该技术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样品无损耗,溶剂用量少,非常适用于中药材有效成份的分离和纯化。它能构成连续、自动、高效和非高压的色谱系统,既能实现从微克量级的分离分析到数克上百毫升量级的制备提纯;又能用于未经处理的大量粗制样品的中间级分离,以及直接与间接的高纯度分离。目前,在应用碱、蒽醌类衍生物、皂甙等有效成份方面,已获得满意的成果。

水提醇沉法用于中药药液的澄清,在药剂生产中广泛应用该法既要提取大部分有效成份,又能除去不溶乙醇的大部分蛋白质及部分多糖等杂质,从而保证了制剂的澄明度。因该工艺需耗用大量酒精,操作麻烦,成本较高,也造成乙醇不溶性成份的丢失,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因此,药界在不断寻找新材料和新方法。近年来吸附澄清剂在中药药液澄清中的应用研究已广泛深入。

1 吸附澄清原理

中药水提液中的杂质含有淀粉、蛋白质、粘液质、鞣质、色素、树胶、无机盐类等复杂成份,这些物质一起共同形成1—100nm的胶体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是一种动力稳定性高,热力学上不稳定的体系。从动力学观点看,当胶体粒子很小时,布朗运动极为强烈,建立沉降平衡需要很长时间,平衡建立后,胶粒的浓度梯度又很小,这样能使胶体溶液在很后,胶粒的浓度梯度又很小,这样能使胶体溶液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从热力学观点看,胶体分散体系自身存在巨大的界面能,易聚集,集集后质点的大小超出了胶体分散体系的范围,使质点本身的布朗运动不足以克服重力作用,而从分散介质中析出沉淀。吸附澄清技术只除去水提液中颗粒度较大者以及具有沉淀趋势的悬浮颗粒,保留了有效的高分子物质,从而提高了药液的稳定性。

2 常用的吸附澄清剂以及应用研究

2.1 101果汁澄清剂。是一种新型食用果汁澄清剂,主要是去除中草药药液中蛋白质、鞣质、色素及果胶等大分子不稳定性杂质达到澄清目的。它无味无毒、安全,处理中不会引入任何杂技,可随处理后形成的絮状沉淀物一并滤去。101澄清剂为水溶性胶状物质,因其在水中分散速度较慢,通常配制成5%水溶液后使用。提取液中的添加量一般为2%~20%左右。

郭美雅等用101果汁澄清剂澄清黄芪、茯苓药液,可使混悬悬杂质基本沉淀完全,通过对树脂酸、有机酸的检识以及总酸、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测定,结果证明,101果汁澄清剂可完整地保留药液成份

及口味。吕武清等用101果汁澄清剂于玉屏风口服液的澄清,与醇沉法比较,氨基酸、多糖、黄芪甲甙,总固体的量,前者能更有效地保留,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周期。袁明德等用101果汁澄清剂于一个复方中药提取液进行澄清,可将药液中主要有效成份的ILC检识和含量测定,说明101澄清剂不吸附该药液的主要有效成份。李献洲等用101澄清剂于抗病毒口服液、咽炎合剂一年多,多次实验结果显示,其对药液的沉淀和过滤速度及稳定性优于乙醇。

2.2 甲壳素类吸附澄清剂。甲壳素是自然界生物(甲壳类的蟹、虾、昆虫的外壳等)所含的氨基多糖经稀酸处理后得到的物质。甲壳素为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固体,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可溶于浓无机酸。壳聚糖是脱乙酰甲壳素,为白色或灰白色,不溶于水和碱溶液,可溶于大多数稀酸、醋酸、苯甲酸等。国际上十分重视对它们的开发和应用。可生物合成,也可用作生物分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在制药业中,可用作新辅料,如膜剂材料、口服缓释制剂中可直接粉末压片、湿式颗粒压片及缓释颗粒等,控制药物的释放。壳聚糖作为口服液制备时的絮凝剂,是与药液中蛋白质、果胶等发生分子间吸附架桥和电荷中的作用。在稀酸中壳聚糖会缓慢水解,故壳聚糖最好随用随配。

陈新华等将壳聚糖溶液加入风湿药酒与史国公药酒中,除去带负电荷的纤维素、单宁、鞣质以及细菌,取得良好的效果。倪健等用甲壳素澄清单味白芍提取液,结果表明,澄清效果肯定,对芍药甙含量没有影响,成品成本低,稳定性好。王曙东等用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ZTC天然澄清剂、乙醇对小儿麻甘冲剂处方的水提液作澄清处理后,以处方中主药麻黄所含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为指标,进行含量比较,并以正交设计法优选壳聚糖为最佳澄清工艺。李汉保等采用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ZTC天然澄清剂澄清法代替原来的醇沉法制备气血双补口服液,用HPLC法测定比较其含量,三种天然澄清剂均可达到与乙醇同样澄清效果,且对芍药甙的含量无明显影响,特别是单用壳聚糖可代替乙醇作澄清剂,既经济又方便。

3 结论

101果汁澄清剂、甲壳素类吸附澄清剂,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应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目前对它们的研究只停留在初步实验阶段,还无法在工业化大生产中应用。中药来源丰富、成份复杂,吸队澄清对各种成份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应系统研究吸附澄清剂主要保留了哪些成份,除去了哪些杂质,以给工业生产提供可靠依据。随着吸附澄清法工艺的不断深入研究,促进了中药提取工艺的不断改进,进一步推动了中药制剂的发展。

现在将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溶剂提取法

二、水蒸汽蒸馏法

三、升华法

一、溶剂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溶剂可分为水、亲本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的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其。极性小而疏于水。这种亲水性、亲脂性及其程度的大小,是和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两种基本

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键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例如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子比较小,有羟基存在,与水的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水任意混合。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水有相似处,但分子逐渐地加大,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水分层。氯仿、苯和石油醚是烃类或氯烃衍生物,分子中没有氧,属于亲脂性强的溶剂。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时中草药成分结构分析,去估计它们的此类性质和选用的溶剂。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分子比较小的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就是在亲水性比较强的乙醇中也难于溶解。淀粉虽然羟基数目多,但分子大大,所以难溶解于水。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酸碱两性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极性,所以能溶于水,不溶于或难溶子有机溶剂。甙类都比其甙元的亲水性强,特别是皂甙由于它们的分子中往往结合有多数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出较强的亲水性,而皂甙元则属于亲脂性强的化合物。多数游离的生物碱是亲脂性化合物,与酸结合成盐后,能够离子化,加强了极性,就变为亲水的注质,这些生物碱可称为半极性化合物。所以,生物碱的盐类易溶于水,不溶或难溶于有机溶剂;而多数游离的生物碱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亲脂性溶剂,一般以在氯仿中溶解度最大。鞣质是多羟基的化台物,为亲水性的物质。油脂、挥发油、蜡、脂溶性色素都是强亲脂性的成分。总的说来,只要中草药成分的亲水性和亲脂性与溶剂的此项性质相当,就会在其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即所谓“相似相溶”的规律。这是选择适当溶剂自中草药中提取所需要成分的依据之一。

以上介绍了溶剂提取的原理,下面介绍一下提取所用的溶剂:

按照溶剂极性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类,它们是水、亲水性溶剂和亲脂性溶剂。

2.溶剂的选择:运用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溶剂。溶剂选择适当,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需要的成分提取出来。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三点:①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②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③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常见的提取溶剂可分为以下三类:

1)水:水是一种强的极性溶剂。中草药中亲水性的成分,如无机盐、糖类、分子不太大的多糖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及甙类等都能被水溶出。为了增加某些成分的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作为提取溶剂。酸水提取,可使生物碱与酸生成盐类而溶出,碱水提取可使有机酸、黄酮、蒽醌、内酯、香豆素以及酚类成分溶出。但用水提取易酶解甙类成分,且易霉坏变质。某些含果胶、粘液质类成分的中草药,其水提取液常常很难过滤。沸水提取时,中草药中的淀粉可被糊化,而增加过滤的困难。故含淀粉量多的中草药,不宜磨成细粉后加水煎煮。中药传统用的汤剂,多用中药饮片直火煎煮,加温可以增大中药成分的溶解度外,还可能有与其他成分产生“助溶”现象,增加了一些水中溶解度小的、亲脂性强的成分的溶解度。但多数亲脂性成分在沸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大的,既使有助溶现象存在,也不容易提取完全。如果应用大量水煎煮,就会增加蒸发浓缩时的困难,且会溶出大量杂质,给进一步分离提纯带来麻烦。中草药水提取液中含有皂甙及粘液质类成分,在减压浓缩时,还会产生大量泡沫,造成浓缩的困难。通常可在蒸馏器上装置一个汽一液分离防溅球加以克服,工业上则常用薄膜浓缩装置。

水的特点是易得且便宜,但相当一些中药的提取不适合用水提取,因为那会影响到提取收率和提取物的质量。下面介绍另外两种提取用溶剂。

2)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酒精)、甲醇(木精)、丙酮等,以乙醇最常用。乙醇的溶解性能比较好,对中草药细胞的穿透能力较强。亲水性的成分除蛋白质、粘液质、果胶、淀粉和部分多糖等外,大多能在乙醇中溶解。难溶于水的亲脂性成分,在乙醇

中的溶解度也较大。还可以根据被提取物质的性质,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提取。用乙醇提取比用水量较少,提取时间短,溶解出的水溶性杂质也少。乙醇为有机溶剂,虽易燃,但毒性小,价格便宜,来源方便,有一定设备即可回收反复使用,而且乙醇的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由于这些原因,用乙醇提取的方法是历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甲醇的性质和乙醇相似,沸点较低(64℃),但有毒性,使用时应注意。

3)亲脂性的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不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二氯乙烷等。这些溶剂的选择性能强,不能或不容易提出亲水性杂质。但这类溶剂挥发性大,多易燃(氯仿除外),一般有毒,价格较贵,设备要求较高,且它们透入植物组织的能力较弱,往往需要长时间反复提取才能提取完全。如果药材中含有较多的水分,用这类溶剂就很难浸出其有效成分,因此,大量提取中草药原料时,直接应用这类溶剂有一定的局限性。

前面介绍了提取的原理和提取用常用溶剂,现在再说说常用的提取方法。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

1)浸渍法:浸渍法系将中草药粉末或碎块装人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宜的溶剂(如乙醇、稀醇或水),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成分的方法。本法比较简单易行,但浸出率较差,且如用水为溶剂,其提取液易于发霉变质)须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2)渗漉法:渗漉法是将中草药粉末装在渗漉器中,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渗透过药材,自上而下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小当溶剂渗进药粉溶出成分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的溶液或稀浸液便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故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但应控制流速,在渗渡过程中随时自药面上补充新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为止。或当渗滴液颜色极浅或渗涌液的体积相当于:原药材重的10倍时,便可认为基本上已提取完全。在大量生产中常将收集的稀渗淮液作为另一批新原料的溶剂之用。

3)煎煮法: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浸出方法。所用容器一般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直火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糊。有蒸汽加热设备的药厂,多采用大反应锅、大铜锅、大木桶,或水泥砌的池子中通入蒸汽加热。还可将数个煎煮器通过管道互相连接,进行连续煎浸。

4)回流提取法: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小量操作时,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瓶内装药材约为容量的%~%,溶剂浸过药材表面约1~2cm。在水浴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腾约:小时小放冷过滤,再在药渣中加溶剂,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小时,或至基本提尽有效成分为止。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法。

5)动连续提取法:应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不论小型实验或大型生产,均以连续提取法为好,而且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成分也较完全。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法,一般需数小时才能提取完全。提取成分受热时间较长,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上面介绍的是溶剂提取法中根据溶剂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提取方法。那么就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提取来讲,除了溶剂提取法以外,还有蒸馏法、升华法等,只是溶剂提取法比较常用吧了。

将蒸馏法和升华法简要介绍一下:

二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中草药成分的提取。此类成分的沸点多在100℃以上,与水不相混溶或仅微溶,且在约100℃时存一定的蒸气压。当与水在一起加热时,其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总和为一个大气压时,液体就开始沸腾,水蒸气将挥发性物质一并带出。例如中草药中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一麻黄碱、萧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

酚性物质。牡丹酚(paeonol)等,都可应用本法提取。有些挥发性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稍大些,常将蒸馏液重新蒸馏,在最先蒸馏出的部分,分出挥发油层,或在蒸馏液水层经盐析法并用低沸点溶剂将成分提取出来。例如玫瑰油、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等的制备多采用此法。

三升华法:固体物质受热直接气化,遇冷后又凝固为固体化合物,称为升华。中草药中有一些成分具有升华的性质,故可利用升华法直接自中草药中提取出来。例如樟木中升华的樟脑(camphor),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制取药材有效成分的记述。茶叶中的咖啡碱在178℃以上就能升华而不被分解。游离羟基蒽醌类成分,一些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成分,有些也具有升华的性质。例如七叶内酯及苯甲酸等。

升华法虽然简单易行,但中草药炭化后,往往产生挥发性的焦油状物,粘附在升华物上,不易精制除去,其次,升华不完全,产率低,有时还伴随有分解现象。

上面所讲是传统的中草药提取方法,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和不断应用,近10年来,在中药提取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这些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得中草药提取既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又能达到提高有效成分的收率和纯度的目的。

中草药所含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无效成分和有毒成分。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治疗效果,就要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及有毒成分。因此,中草药提取对于提高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最为重要。

新的提取技术的实践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了很好的探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酶法、半仿生提取法等

下面将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提取方法作一综述: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简称SCFE)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简称SCF)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草药有效成分进行萃取和分离的新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流体(溶剂)在临界点附近某区域(超临界区)内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且对溶质的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的改变而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利用这种SCF作溶剂,可以从多种液态或固态混合物中萃取出待分离组分。常用的SCF为CO2,因为CO2无毒,不易燃易爆,价廉,有较低的临界压力和温度,易于安全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近常温的条件下提取分离,几乎保留产品中全部有效成分,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纯度高,操作简单,节能。

廖周坤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夹带剂,对藏药雪灵芝进行了总皂苷粗品及多糖的萃取试验,与传统溶剂萃取工艺相比较,收率分别提高至18.9倍和1.62倍。何春茂、梁忠云利用超临界CO2卒取技术从黄花蒿中萃取所得的萃取物中杂质(蜡状物)含量低,青蒿素提纯精制简单,收率高,产品质量好。雷正杰等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厚朴的有效成分进行萃取和分离,萃取物为淡黄色膏状物,经分析该萃取物由厚朴酚等11个化学成分组成,其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相对含量高达46.81%和45.00%。葛发欢等探讨了从黄山药中萃取薯蓣皂素的最佳条件,同时进行了中试放大,证明应用超临界CO2萃取薯蓣皂素进行工业化生产是可行的,与传统的汽油法相比较,收率提高1.5倍,生产周期大大缩短,避免使用汽油有易燃易爆的危险。葛发欢等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苷的工艺,SFE-CO2法提取柴胡挥发油,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能大大提高收率,缩短提取时间,而挥发油组成一致,只是各成分含量有差异。原永芳等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法,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川芎的挥发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4.5mPa,温度60℃,改性剂乙醇0.3ml,静态萃取时间10min,动态萃取量10ml,以水作为吸收。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该法具有耗时少,提取安全等优点。

SCFE技术对于提取分离挥发性成分、脂溶性物质、高热敏性物质以及贵重药材的有效成分显示出独特的优点,但SCFE设备属高压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因此这一技术目前在工业

生产中还难以普及。

关于SCFE技术,合肥工业大学所属拓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用SCFE技术进行银杏叶提取,其提取物完全符合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制定的标准。

2 超声提取技术

超声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超声波的次级效应,如机械振动、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也能加速欲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并充分与溶剂混合,利于提取。与常规提取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

郭孝武考察了超声提取时间和超声频率分别对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提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kHz以上的超声频率提取10min以上,其黄芩苷提出率都比煎煮法提取3h时的提出率高,且两种方法所提取的黄芩苷结构是一致的。林翠英等用超声波提取白头翁总皂苷,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产品产量和纯度,改进了既繁琐费时又易乳化的常用提取方法。郭孝武、杨锐以95%乙醇为溶媒,分别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及不同的提取时间从益母草中提取益母草总碱,并与回流提取法作比较,超声提取法工艺简单,无需加热,只用110kHz超声波提取40min,其提取率比回流法提取2h所得提出率约高1倍。郭孝武用不同频率的超声从大黄中提取大黄蒽醌类成分,与常规煎法提取相比,结果表明超声无需加热,且随超声频率不同而得率不同,尤以20kHz频率超声提取后的大黄蒽醌类成分得率最高。李美琴、张敏红比较了超声法与浸渍法对排毒养颜胶囊内容物提出率的影响,结果用超声波提取10min比浸渍法提2h的提出率还高,并且超声波对浸出物的成分无影响。李益福、张美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煎煮、超声、半仿生提取方法,对四物汤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溶出量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技术提取方法简单,提取率高,低耗高效,作为提取的一种手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声提取技术能避免高温高压对有效成分的破坏,但它对容器壁的厚薄及容器放置位置要求较高,否则会影响药材浸出效果。而且目前实验研究都是处于很小规模,要用于大规模生产,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有关工程设备的放大问题。

3 微波萃取技术

微波萃取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萃取率的一种最新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的原理是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差的萃取剂中;微波萃取具有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重现性好、节省时间、节省试剂、污染小等特点。目前,除主要用于环境样品预处理外,还用于生化、食品、工业分析和天然产物提取等领域。在国内,微波萃取技术用于中草药提取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

王威等采用微波破壁法从高山红景天根茎中提取红景天苷,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安全、节能等优点,与传统的乙醇回流提取相比,该方法在保持较高的提取率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提取过程所用的时间,并且显著降低了提取液中杂蛋的含量。范志刚等研究微波技术对槐花中芸香苷浸出量的影响,对药材粒径、浸出时间及微波输出功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槐花中芸香苷最佳浸出方案,结果表明微波技术对槐花中芸香苷的浸出量明显优于常规煎煮方法,这一技术应用于药材浸出是一种省时便捷,值得推广普及的中药浸出新方法。

微波萃取技术与传统煎煮法相比较,克服了药材细粉易凝聚、易焦化的弊病,提取时间极短,设备简单,投资较少。但这一技术用于中草药提取尚属起步,其萃取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4 酶法

中药制剂的杂质大多为淀粉、果胶、蛋白质等,针对杂质可选用合适的酶予以分解除去。酶反应较温和地将植物组织分解,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收率,故酶解不失为一种最大限度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之一。这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新技术。在国内,上海中药一厂首先应用酶法成功地制备了生

脉饮口服液。目前,用于中药提取方面研究较多的是纤维素酶,大部分的中药材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构成,植物的有效成分往往包裹在细胞壁内;纤维素则是由β-D-葡萄糖以1,4-β葡萄糖苷键连接,用纤维素酶酶解可以破坏β-D-葡萄糖键,使植物细胞壁破坏,有利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

吕卫明等介绍了一种从黄芩中提取分离黄芩素的新方法—酶水解法,并且和直接提取法相比较,结果新方法所得粗品中黄芩素达75.67%,收率为2.46%。侯嵘峤等首先将工业纤维素酶应用于中药及药渣中,使中药及药渣的纤维素酶解为β-葡萄糖,变渣为药,变废为宝,这对中药制药工业是一个开源节流的创举。马田田用黄柏提取小檗碱之前经纤维素酶进行预处理,可提高小檗碱收率,并与未加酶的提取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而考虑是否将纤维素酶用于其它天然产物的提取。张彩霞等将纤维素酶应用于穿山龙提取薯蓣皂苷元,其工艺只比原工艺多了一步对原药材饮片的酶解处理,但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提高了薯蓣皂苷元的收率,两种方法对比有显著性差异。马桔云等在穿心莲提取穿心莲内酯之前,经纤维素酶进行酶解,与原提取工艺相比较,提高了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和提取量,经薄层层析检测,两种提取工艺所得成分没有差异,说明酶的加入对所提有效成分没有影响。马桔云、赵晶岩等选用黄连提取小檗碱,研究了其加酶组和未加酶组对有效成分小檗碱提取的影响,新工艺比原工艺只是多了一步向其中加入纤维素酶的酶解过程,但两种工艺提取的小檗碱含量有显著差异,而提取的成分一致,因此,考虑是否将新工艺用于黄连提取的工业化中。

纤维素酶用于以纤维素为主的中药材提取有效成分,的确能提高有效成分的收率,但要拓宽其应用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温度、酸碱度、抑制剂和激动剂等对提取物有何影响。诚然,酶法目前在动物类药材提取方面应用得较为广泛。

5 半仿生提取法

半仿生提取法(简称SBE法)是将整体药物研究法与分子药物研究法相结合,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模拟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道转运的原理,为经消化道给药中药制剂设计的一种新的提取工艺。即将药料先用一定pH的酸水提取,继以一定pH的碱水提取,提取液分别滤过、浓缩,制成制剂。它将分析思维与系统思维统一起来,形成观察问题的新思路,即在中药提取中坚持了“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机体的药效学反应。”

这种新提取法可以提取和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多种复方制剂的研究提示,“SBE法”有可能替代“WE法”(即水提取法)。而且这种提取方法在中药饮片颗粒化的研究中,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张兆旺等以阿魏酸、苦参碱、苦参总碱及干浸膏为指标,采用SBE法和WE 法对当归苦参丸的提取工艺进行比较研究,经4个指标综合评价SBE法优于WE法,因此,当归苦参丸改制成其他口服制剂或选用SBE法提取。战旗等采用SBE法和WE法对麻黄的提取液成分含量进行比较。以麻黄总生物碱、麻黄碱、浸膏得率为指标,结果SBE法显著优于WE法。张兆旺以乌头总生物碱、酯型乌头生物碱、浸膏得率为指标,对川乌用2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SBE法优于WE法。孙秀梅等对甘草“饮片颗粒化”研究,SBE提取工艺只是将WE提取工艺中pH7.0的水分别改用pH2.0的水作第1煎,pH6.5的水作第2煎,pH9.0的水作第3煎,依法制得SBE液,并且以甘草次酸、甘草总黄酮、浸膏量为指标,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SBE法优于WE法,甘草饮片颗粒化以采用SBE法为佳。张学兰等以小檗碱、总生物碱、干浸膏量为指标,对黄柏作SBE法和WE法相比较,结果表明黄柏5种提取液中,以SBE1液明显优于WE液,因此,黄柏饮片制备口服颗粒剂,以采用SBE法盐酸调至水为pH1.0作第1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调至水为pH7.0和pH10.0作第2,第3煎为佳。

“半仿生提取法”能体现中医临床用药的综合作用特点,符合口服给药经胃肠道转运吸收的原理。但目前这方法仍沿袭高温煎煮法,长时间高温煎煮会影响许多有效活性成分,降低药效。为此有人建议将提取温度改为近人体的温度,并且引进酶催化,使药物转化成人体易吸收的综合活性混合物,这样更符合辩证施治的中医药理论。

6 破碎提取法

袁珂等在分析各种传统溶剂提取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一种新的提取方法—破碎提取

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植物材料在适当溶剂中充分破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他们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破碎提取器,这种提取器主要由高速电机、破碎刀具、容器、底座、主柱及调速开关等组成。电机转速分快、慢两档,破碎提取1次仅需1-2min,提取后药材被破碎成匀浆状。通过选用各种性质的药材,分别进行冷浸提取法、渗漉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和破碎提取法所得提取物收得率和薄层层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破碎提取法提取快速、完全,且不需加热,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溶剂和能源。

袁珂等对冬凌草不同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以冬凌草甲素为指标分别对其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表明,破碎提取法较其它提取法提取的冬凌草甲素含量高。胡润淮等对忍冬叶不同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用薄层扫描法分别对不同提取工艺所得提取液进行绿原酸含量测定,在不同提取工艺中,破碎提取法从收率上看略低于回流提取法,但所提取的绿原酸含量比较高,且杂质较少,因此,忍冬叶的提取工艺应优选破碎提取法,袁珂等对车前草采用5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提取物的收率进行比较,并以乌苏酸为考察指标分别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破碎提取法所提取的乌苏酸含量较高,且这种方法具有提取快速完全,不需加热,节省时间等优点。

破碎提取法虽然操作简单,避免了高温加热,提取时间也极短,但提取物的收率并不是最高,且也局限于实验研究,要应用于大生产,还需进一步研究。

许多研究报道表明,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提取方面确实具有提出率高、有效成分损失少、周期短等优点,这些优点显示出它们在中药制剂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应加强对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用于工业生产方面的研究,以便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

中药材提取方法大全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本文只做了解和参考,我们需要根据中药材不同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每种方法也有优劣之分,例如索氏提取适用于提取溶解度较小的物质,但当物质受热易分解和萃取剂沸点较高时,不宜用此种方法,而且提取时间较长,而超声提取法,可以进行清洗、干燥、杀菌、雾化及无损检测等,但是超声波的提取原理与水提不同,所以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此处涵盖当代中药提取各种方法,分而述之。 (一)溶剂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溶剂可分为水、亲本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的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其。极性小而疏于水。这种亲水性、亲脂性及其程度的大小,是和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键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例如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子比较小,有羟基存在,与水的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水任意混合。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水有相似处,但分子逐渐地加大,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水分层。氯仿、苯和石油醚是烃类或氯烃衍生物,分子中没有氧,属于亲脂性强的溶剂。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时中草药成分结构分析,去估计它们的此类性质和选用的溶剂。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分子比较小的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就是在亲水性比较强的乙醇中也难于溶解。淀粉虽然羟基数目多,但分子大大,所以难溶解于水。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酸碱两性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极性,所以能溶于水,不溶于或难溶子有机溶剂。甙类都比其甙元的亲水性强,特别是皂甙由于它们的分子中往往结合有多数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出较

常用的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方法

中药材是我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积淀的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中药材中含有许多有效成分,对各种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然而,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往往存在于繁杂的混合物中,如何提取这些有效成 分成为了中药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水提取法 水提取法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 水对中药材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水提取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等 优点,适用于一些不耐受高温或易被破坏的有效成分。但是水提取法 提取的成分相对较少,提取效率低,而且水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一些不 需要的成分,需要进一步加工和精制。 二、乙醇提取法 乙醇提取法是利用乙醇对中药材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的方法。乙醇提取 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成分丰富等优点,适用于一些耐热、耐酸碱的有 效成分。但是乙醇提取法需要使用乙醇等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一定 的污染,且乙醇本身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需要在提取过程中进行严 格的控制。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液 态二氧化碳等超临界流体对中药材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相比于传统的 有机溶剂提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成分完整等

优点,且对环境友好,不产生有机溶剂残留。然而,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成本较高,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四、微波辅助提取法 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微波场对中药材有效成分进行加热和促进提取的方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一些热敏感的有效成分。然而,微波辅助提取法对设备和操作技术有一定要求,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避免对有效成分产生破坏。 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对中药材进行加速浸提的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帮助有效成分更好地溶解和脱附。然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需要设备辅助,对操作技术和工艺条件有一定要求。 六、分子筛吸附法 分子筛吸附法是利用分子筛对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吸附的方法。分子筛吸附法具有选择性好、成分纯度高等优点,能够有效分离并提取目标成分。然而,分子筛吸附法需要进行多次吸附、脱附、再生等工序,操作较为繁琐,且分子筛本身的成本较高。 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中药材的性质、有效成分的特点以及工艺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未来,随

中药材的多种提取技术简介

中药材的多种提取技术简介 中药材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效成分的提取是中药制 备的基础工作。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取中药药效成分, 并快速高效地进行分离纯化,人们研发了多种中药材的提取技术。本 文将对常见的中药材提取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常规提取技术 常规提取技术是最基本的中药材提取方法之一,包括水提、醇提、 酸提和碱提等。水提法适用于提取中药中的热稳定性物质,可以使用 煮沸、煎煮、浸提等方法。醇提法则适用于提取中药中的脂溶性物质,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丙酮等。酸提法和碱提法则多用于提取具有酸 碱性质的中药药材。 二、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该技术 利用微波的高效加热作用,能够充分利用微波在材料中的局部加热特性,从而快速地提取出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与传统提取技术相比,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具有提取速度快、效果好、节能环保等优点。 三、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 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振动频率产生的空化现象和超声 波的机械效应来提高提取效果的一种技术。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具有 高效、快速、节能等特点,能够加速药材细胞的爆破,从而使药材中 的有效成分更易于释放和提取。

四、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是在临界点附近的高压高温条件下,利用超临 界流体对中药材进行提取和分离纯化的技术。超临界流体具有密度小、扩散系数大等特点,能够快速渗透进入药材细胞,从而有效地提取中 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且提取后的产物易于分离和纯化。 五、固相微萃取技术 固相微萃取技术通过在材料表面固定特定的萃取相,利用微量萃取 相对中药材进行提取。固相微萃取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节约溶剂、选 择性较高等优点,对于中药材中的复杂混合物提取非常有优势。 六、反渗透膜提取技术 反渗透膜提取技术是利用反渗透膜的分离选择性和渗透性来进行提 取的方法。该技术具有无需添加溶剂、操作简单、提取效果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中值得追求的有效成分的提取。 总结: 中药材的提取技术多种多样,每种技术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优势。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和目标成分,选择合适的提取 技术非常重要。正确选择和使用中药材的提取技术,能够更好地保留 中药药材的有效成分,提高中药制备的效果与质量。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对比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对比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的药物形式,其中的有效成分对于药效的发挥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科学家们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并制定了多种提取方法。本文将对其中的几种常见提取方法 进行对比分析。 1.煎煮提取法 煎煮提取法是中药制备的常见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将中药材加入 水中煮沸,通过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这种方法的优 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并且易于控制提取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然而,煎煮提取法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提取效果较差,有些有效成分易受到热力 破坏。 2.针对性溶剂提取法 针对性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 进行提取的方法。例如,挥发油类成分可以用蒸馏法提取,多糖类成分可 以用水提取,脂溶性成分可以用有机溶剂提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于不 同类型的有效成分可以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提取效果相对较好。但是,此方法存在溶剂选择的难题,需要进行多次溶剂筛选。 3.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效应加快溶剂与中药材之间的 物质传递速度,提高提取效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作用打破细胞壁,使得中药的有效成分释放得更加彻底。相比传统的提取方法,超声波 提取法具有提取效果好、提取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然而,这种方法 的缺点是超声波设备价格较高,对中药材的质量有一定要求。

4.微波辅助提取法 微波辅助提取法将中药材放置在微波辐射源中,通过微波的热效应和 非热效应促进中药的有效成分的释放。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反应速度快、 操作简单、能够保留有效成分活性等优点。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对设备 的要求较高,并且存在微波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险。 综上所述,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提取方 法需要综合考虑中药材的性质、提取效果、操作难易度、成本费用等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提取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未来可能会出 现更多高效、低成本、环保的中药提取方法。

中药材提取方法大全

中药材提取方法大全 1.水提法 水提法是将中药材浸泡在水中,利用溶解性差的原理提取有用的成分。一般来说,水提法适用于水溶性较好的物质。操作时,首先将所需中药材 研磨成粉末,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浸泡,通常需要数小时至数天不等,提 取出的液体即为水提液,可通过离心等方式获得纯度较高的水提物。 2.醇提法 醇提法是将中药材浸泡在有机溶剂中,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 度差异提取成分。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醇、丙酮等。操作时,将所需中药 材研磨成粉末,与有机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煮沸, 使有机溶剂蒸发,形成醇提物。 3.浸提法 浸提法是将中药材直接浸泡在有机溶剂中,使有机溶剂逐渐渗透入中 药材,与成分发生反应,最终得到提取液。操作时,将所需中药材研磨成 粉末,放入瓶中,加入适量有机溶剂,密封放置一段时间,然后过滤、蒸 发有机溶剂,得到浸提物。 4.微波辅助提取法 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微波加热的特性加快提取过程,从而提高提取 效率。操作时,将所需中药材粉末与适量溶剂混合后,放入微波反应器中,以适当的微波功率和时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离心、过滤等步骤得到提取液。 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的独特性质,实现对中药材的快速、高效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通常需要较高的设备和技术要求,适用于提取不耐热、易氧化的化合物。操作时,利用高压高温条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超临界流体,与中药材接触,从而提取有用成分。 6.固相微萃取法 固相微萃取法是一种新近发展的提取技术,主要用于提取易挥发性化合物。操作时,将固相材料(如固相微萃取器)与中药材接触,通过传质作用实现化合物的吸附和富集,最后进行洗脱和分析。 这些都是常见的中药材提取方法,不同的提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中药材和所需成分。同时,也要根据提取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并结合现代分离、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

中药材的多种提取技术简介

中药材的多种提取技术简介 中药材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为 了充分利用中药材的药用价值,提取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将介绍中药材的多种提取技术,包括传统提取技术和现代高效提取技术。 1. 传统提取技术 传统提取技术是指利用传统的煎煮、浸泡、蒸馏等方法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其中,最常见的是水煎提取法。这种方法是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经过煮沸、浸泡等过程,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再通过过滤、浓缩等步骤得到提取液。水煎提取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部分中药材的提取。 此外,还有醇提法。醇提法是指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醇溶剂(如乙醇、甲醇)中,通过浸泡、搅拌等过程,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醇溶剂中,再通过过滤、浓缩等步骤得到提取液。醇提法相比水煎提取法,能够提取到一些水溶性较差的有效成分,但对于一些易挥发的成分则效果不佳。 2. 现代高效提取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效提取技术逐渐应用于中药材的提取过程中,以 提高提取效率和提取纯度。其中,最常见的是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能够快速破碎细胞壁,促进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溶解,提高提取效率。此外,超声波还能够加速溶剂的渗透和扩散,提高提取速度。 除了超声波提取法,还有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利用微波的电磁辐射效应, 能够迅速加热中药材和溶剂,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溶解。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适用于一些易溶解的有效成分的提取。

此外,还有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使溶剂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和扩散能力,能够高效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速度快、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中药材的提取技术多种多样,包括传统提取技术和现代高效提取技术。传统提取技术简单易行,适用于大部分中药材的提取;而现代高效提取技术则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和提取纯度,适用于一些需要高纯度提取物的中药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材的提取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中药材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中药提取的名词解释

中药提取的名词解释 中药提取是一种将中药中药材中有价值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提取的技术方法。作为传统的药物制备工艺,中药提取在中医药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中药提取,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草药中的药用价值,进而制备成药物和保健品。 一、中药提取的历史和发展 中药提取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制备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 通过研磨、浸泡、煎煮等方式来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然而,这种传统的提取方法效率低下,有时无法完全提取出中药的有效成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提取技术逐渐得到改进。现代中药提取技术主要包 括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多种方法。这些新技术可以加速提取过程,提高提取效率,并有助于更好地保留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 二、中药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1. 超声波提取 超声波提取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催化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加速提取过程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超声波的振动作用,促使溶剂与中草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接触和反应,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2. 微波提取 微波提取是一种利用微波能量对中草药进行加热和提取的技术。微波能量可以 迅速加热中药材,促使其中的有效成分从植物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与溶剂相结合。相比传统的煎煮方法,微波提取可以大大缩短提取时间,并保持中药的原有活性。 3. 超临界流体提取

超临界流体提取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作为溶剂进行提取的方法。超临界流体具有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性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能够增强其溶解能力。通过超临界流体提取,可以高效地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并减少毒性残留物的产生。 三、中药提取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中药提取技术是现代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和生产领域。通过中药提取,我们可以获得从中草药中分离出的纯净有效成分,并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制备成为药物、保健品或食品添加剂。 中医药中的药物研究和生产已经逐渐走向规模化和工业化。而中药提取技术的 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中药的提取效率和药效稳定性,使中药的疗效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对中药提取技术的思考 尽管中药提取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中药提取技术中的某些溶剂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开发更环保的中药提取方法。 另一方面,中药提取技术在提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损失,有时难以完全提 取出中药的有效成分。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取方法,提高提取效率和产率。 总之,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对于中医药学的研究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 断改进和创新,中药提取技术将能够更好地发挥中草药的药用价值,为现代药物研究和生产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中药提取液技术原理及应用

中药提取液技术原理及应用 中药提取液技术是一种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溶剂将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溶解出来,然后通过蒸发或其他方法将溶剂去除,得到中药提取液。中药提取液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研究、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等领域。 中药提取液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溶剂选择: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所需提取的成分特点,选择合适的溶剂。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丙酮等。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适用于提取水溶性成分;乙醇适用于提取脂溶性成分;丙酮适用于提取挥发性成分。 2. 提取方法:常见的提取方法有浸提法、渗滤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浸提法是将中药材与溶剂充分接触,使溶剂中的成分逐渐溶解出来;渗滤法是通过滤纸或滤膜将溶剂中的成分分离出来;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或微波的作用,加速溶剂中成分的溶解和扩散。 3. 提取条件:提取液技术的提取条件包括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压力等。提取时间一般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所需提取的成分特点确定,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十小时;提取温度一般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所需提取的成分特点确定,一般为室温至数十摄氏度;提取压力一般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所需提取的成分特点确定,一般为常压或加压。

中药提取液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研究:中药提取液技术可以用于中药的成分分析和活性成分的研究。通过提取液技术可以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然后通过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进行分离和鉴定,从而了解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 2. 制药工业:中药提取液技术可以用于中药制剂的生产。通过提取液技术可以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然后通过浓缩、干燥等工艺将提取液制成中药浸膏、中药颗粒等制剂,方便患者服用。 3. 食品工业:中药提取液技术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一些中药材中的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功能,可以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和增加营养价值。 4. 化妆品工业:中药提取液技术可以用于化妆品的生产。一些中药材中的成分具有美白、抗衰老、抗皱等功能,可以用于化妆品的配方中,提高产品的功效。 总之,中药提取液技术是一种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溶剂将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溶解出来,然后通过蒸发或其他方法将溶剂去除,得到中药提取液。中药提取液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研究、制药工业、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等领域,为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中药提取方法常用的技术

中药提取方法常用的技术 中药提取方法常用的技术 导语: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其中,中药提取技术是中药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能有效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还可以保留中药的药效和特性。本文将介绍中药提取方法中常用的技术,包括传统煎煮法、醇提法、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药提取技术。 一、传统煎煮法 传统煎煮法是中药提取中最常见和古老的一种方法,它使用水作为溶剂,将中药材加热煮沸,使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浸出、扩散、渗透等过程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一些相对耐煮的中药材。 但传统煎煮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水溶性较差的成分很难提取出来;其次,煮沸过程中易发生成分的分解、挥发和破坏,导致药效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煎煮时间和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二、醇提法 醇提法是一种以酒精作为溶剂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取中 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酒精既能溶解大部分活性成分,又能保护其中 的化学结构,从而更好地保留了中药的药效。 此外,醇还有较高的溶剂力和挥发性,能够加速药物与溶剂的接触, 提高提取效率。但醇提法也有一些不足,如有些酒精成分对人体有毒,需要精确控制提取过程中的酒精浓度,并在后续处理中去除残留的有 害物质。 三、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以有机溶剂为介质,将中药材粉碎后与溶剂接触,使药 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然后通过浸提、过滤等步骤将溶液与 溶剂分离。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醚、氯仿、乙酸乙酯等。 溶剂提取法可以提取到更多的药用成分,溶剂选择也可以根据需要来 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提取效果。但由于溶剂使用较多,需要后 续处理对溶剂进行回收,以减少成本和环境污染。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中药提取技术,它 使用超临界流体(一种介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物质)作为溶剂,通过 调节温度和压力等条件,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中药提炼方法醇提

中药提炼方法醇提 中药提炼方法醇提 引言: 中药提取技术是中药制药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传统中药的药效主要来自于其中所含的活性成分。中药提取技术通过将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减少毒副作用,并且方便中药的制剂加工。在中药提取技术中,醇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本文将对中药醇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实例进行解析。 一、中药醇提的原理 中药醇提是一种利用有机溶剂(如醇)将中药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醇提法是物理提取方法之一,属于分馏提取法的一种。中药醇提的原理是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和沸点的差异,利用醇对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溶解和分离。 醇提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中药研碎:将中药材研碎成细末,增加中药与醇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溶解和提取。 2、浸提:将研碎后的中药与醇进行充分浸泡,使中药中的活性成分溶解在醇中。

3、反复提取:反复使用醇进行提取,以增加活性成分的提取率。 4、浓缩、蒸馏:将醇溶液进一步浓缩和蒸馏,以获得纯化的 活性成分。 5、去溶剂:通过适当的方法,将提取得到的活性成分与溶剂 分离,得到纯化的活性成分。 二、中药醇提的方法 中药醇提方法根据不同的活性成分和中药的特性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说,中药醇提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浸提法:将中药与醇进行充分浸泡,使活性成分溶解在醇中。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活性成分容易溶解的中药。 2、渗漉法:将中药与醇混合搅拌,使活性成分溶解在醇中, 然后通过渗漉的方式将溶液与渣分离。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含量较低的情况。 3、浸提渗漉法:将中药与醇进行浸泡一段时间后,进行渗漉 分离。这种方法结合了浸提法和渗漉法的优点,适用于一些活性成分含量适中的中药。 4、反复提取法:将中药与醇进行多次的提取,以增加活性成 分的提取率。这种方法对于活性成分含量较低、难以提取的中药比较有效。

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及特点

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及特点 一、煎煮法 煎煮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加热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煎煮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中药材,且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然而,煎煮法容易导致热敏性成分的损失,且提取时间长,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二、浸渍法 浸渍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浸泡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浸渍法适用于含有大量水溶性成分的中药材,如甘草、大枣等。该方法操作简便,但提取效率较低,且需要较长时间。 三、渗漉法 渗漉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渗漉装置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逐渐提取出来。渗漉法适用于含有大量水溶性成分的中药材,如金银花、荆芥等。该方法提取效率较高,且可以分离不同层次的成分。但是,渗漉法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 四、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新型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超声波的振动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超声波提取法适用于含有少量水溶性成分的中药材,如人参、黄芪等。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使用专业的超声波设备。

五、超临界萃取法 超临界萃取法是一种先进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超临界萃取法适用于含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的中药材,如川芎、当归等。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使用高压设备和技术。 六、微波萃取法 微波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微波加热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微波萃取法适用于含有多种类型成分的中药材,如丹参、黄芪等。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使用专业的微波设备和技术。 七、高速逆流萃取法 高速逆流萃取法是一种先进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高速逆流的方式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高速逆流萃取法适用于含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的中药材,如人参、鹿茸等。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分离效果好等优点,但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八、分子蒸馏法 分子蒸馏法是一种新型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分子级别的分离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分子蒸馏法适用于含有少量高沸点成分的中药材,如沉香、没药等。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时间短等优点,但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中药提取技术

中药提取技术 中药提取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中药学科,它涉及到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等一系列工艺和技术。中药提取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它的发展和应用对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中药提取技术的概念、分类、工艺流程、设备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中药提取技术知识。 一、中药提取技术概念 中药提取技术是指利用合适的溶剂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使其成为液体或半固体的提取物的工艺技术。中药提取技术的核心是提取出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如黄酮类、倍半萜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等。这些有效成分是中药的药效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是中药的主要药用价值所在。中药提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发挥中药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药提取技术分类 根据不同的提取原理和方法,中药提取技术可以分为物理提取、化学提取和生物提取三种类型。 1. 物理提取:利用物理方法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从原料中提取出来,如水提取、乙醇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物理提取是中药提取技术中最常见的方法,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破坏较小,所提取的提取物质纯度较高。 2. 化学提取:利用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从原料中提取出来。化学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但需要注意对有机溶剂的选择和处理,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 生物提取:利用微生物、真菌或其他生物体的代谢产物来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如发酵提取、固态发酵提取等。生物提取方法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但其操作条件较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三、中药提取技术工艺流程 中药提取技术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粗提取、精制提取、浓缩、干燥和成品制备等步骤。 1.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的中药材,对其进行除杂、粉碎等预处理工序,以提高提取效率。 2. 粗提取:将处理好的中药材与合适的溶剂一起进行浸提或者其他物理提取方法,使有效成分从中药材中迅速溶解出来,形成粗提液。

中药材提取方法大全

中药材提取方法大全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本文只做了解和参考,我们需要根据中药材不同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每种方法也有优劣之分,例如索氏提取适用于提取溶解度较小的物质,但当物质受热易分解和萃取剂沸点较高时,不宜用此种方法,而且提取时间较长,而超声提取法,可以进行清洗、干燥、杀菌、雾化及无损检测等,但是超声波的提取原理与水提不同,所以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此处涵盖当代中药提取各种方法,分而述之。 (一)溶剂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溶剂可分为水、亲本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的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其。极性小而疏于水。这种亲水性、亲脂性及其程度的大小,是和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键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例如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子比较小,有羟基存在,与水的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水任意混合。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水有相似处,但分子逐渐地加大,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水分层。氯仿、苯和石油醚是烃类或氯烃衍生物,分子中没有氧,属于亲脂性强的溶剂。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时中草药成分结构分析,去估计它们的此类性质和选用的溶剂。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分子比较小的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就是在亲水性比较强的乙醇中也难于溶解。淀粉虽然羟基数目多,但分子大大,所以难溶解于水。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酸碱两性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极性,所以能溶于水,不溶于或难溶子有机溶剂。甙类都比其甙元的亲水性强,特别是皂甙由于它们的分子中往往结合有多数糖分子,羟基数目多,

中药材提取方法大全

3)亲脂性的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不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二氯乙烷等。这些溶剂的选择性能强,不能或不容易提出亲水性杂质。但这类溶剂挥发性大,多易燃(氯仿除外),一般有毒,价格较贵,设备要求较高,且它们透入植物组织的能力较弱,往往需要长时间反复提取才能提取完全。如果药材中含有较多的水分,用这类溶剂就很难浸出其有效成分,因此,大量提取中草药原料时,直接应用这类溶剂有一定的局限性。 3.提取方法:用溶剂提取中草药成分,、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同时,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素也都能影响提取效率,必须加以考虑。 1)浸渍法:浸渍法系将中草药粉末或碎块装人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宜的溶剂(如乙醇、稀醇或水),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成分的方法。本法比较简单易行,但浸出率较差,且如用水为溶剂,其提取液易于发霉变质)须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2)渗漉法:渗漉法是将中草药粉末装在渗漉器中,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渗透过药材,自上而下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小当溶剂渗进药粉溶出成分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的溶液或稀浸液便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故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但应控制流速,在渗渡过程中随时自药面上补充新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为止。或当渗滴液颜色极浅或渗涌液的体积相当于:原药材重的10倍时,便可认为基本上已提取完全。在大量生产中常将收集的稀渗淮液作为另一批新原料的溶剂之用。 3)煎煮法: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浸出方法。所用容器一般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直火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糊。有蒸汽加热设备的药厂,多采用大反应锅、大铜锅、大木桶,或水泥砌的池子中通入蒸汽加热。还可将数个煎煮器通过管道互相连接,进行连续煎浸。 4)回流提取法: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小量操作时,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瓶内装药材约为容量的%~%,溶剂浸过药材表面约1~2cm。在水浴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腾约:小时小放冷过滤,再在药渣中加溶剂,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小时,或至基本提尽有效成分为止。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法。 5)动连续提取法:应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不论小型实验或大型生产,均以连续提取法为好,而且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成分也较完全。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法,一般需数小时才能提取完全。提取成分受热时间较长,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