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分离和纯化
中药原料药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研究

中药原料药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研究研究方案:中药原料药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研究1. 研究目的:中药原料药是中药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的优化研究对于提高中药的药效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中药原料药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为实际生产中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研究内容:2.1 确定研究对象:选择一种常用的中药原料药作为研究对象(如黄芪、何首乌等),并收集其相关的实验数据和已有研究成果。
2.2 方案实施情况:2.2.1 提取工艺优化:采用常用的提取方法(如水提、醇提等)对中药原料药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包括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
2.2.2 分离纯化工艺研究:通过对提取液进一步进行分离纯化,包括溶剂萃取、薄层色谱等方法,研究不同分离纯化工艺对目标化合物的分离效果和纯度的影响。
2.3 数据采集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对每一步的实验参数和结果进行记录和采集,并采用图表等方法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包括提取率、纯化效果等。
2.4 结论: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对中药原料药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进行优化,提取率和纯度等指标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提取工艺中的温度、时间和浓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以提高提取率。
(2)分离纯化工艺中的溶剂选择、使用剂量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纯化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需要进行优化以提高纯度。
3. 新观点和方法:在本研究中,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提出了以下新观点和方法:(1)在提取过程中,使用了正交试验方法,以实现多因素综合研究,并通过数据分析找到了影响提取率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提取效果提供了新思路。
(2)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引入了薄层色谱技术,通过不同溶剂进行分离,提高了纯化效果和目标化合物的纯度。
4. 实际应用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中药原料药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的研究,提高了目标化合物的提取率和纯度,为实际生产中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是指具有药理活性且对人体有疗效的化学物质,其提取和纯化是中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1.水提法水提法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水溶性成分的提取。
一般可以采用浸提、冷煮法、热煮法等方式进行水提。
浸提是将药材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使其成分溶解到水中;冷煮法是在室温下将药材与水一起放入容器中进行提取;热煮法是在加热条件下,将药材与水一起煮沸提取。
水提法提取的水提液可以进一步进行浓缩、净化和干燥等工艺步骤以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2.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常用方法之一、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醚类等可以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使其溶解到有机溶剂中。
一般可以采用浸提、渗漉、浸渍等方式进行有机溶剂提取。
提取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技术来加速提取过程。
有机溶剂提取的提取液可以通过蒸馏、浓缩和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3.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通过有机溶剂的多次萃取来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
一般采用的有机溶剂有醚类、醇类等。
首先将药材与有机溶剂混合,经过多次摇匀和分离,使有机溶剂中的有效成分逐渐增多。
最后通过蒸馏、浓缩和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萃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大规模提取。
4.分离纯化方法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通常含有多种物质,需要进行分离纯化才能得到单一有效成分。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1) 薄层色谱法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通过在薄层上施加样品使样品中的组分在薄层材料上沿毛细力向上升动而分离,再用相关试剂显色来确定有效成分的位置。
(2) 柱层析法(Column chromatography):将提取液经过特定填料装填到柱中,根据成分的亲和性差异,在流动相的作用下使其分离。
三种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的开题报告

三种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药具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其中包括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根据研究表明,中药的药效作用与其活性成分密切相关。
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是中药活性成分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本文选取三种常用的中药活性成分(如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技术。
二、研究内容1. 背景介绍介绍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意义以及三种选择的中药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特性和作用。
2. 提取方法选择水提法、乙醇提法、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探究其对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提取效果的影响。
3. 分离方法选择凝胶过滤色谱、逆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提取到的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进行分离,分析其纯度和结构。
4. 含量测定方法选择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分离纯化后的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的含量。
5. 结果分析对所选择的不同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提出建议。
三、预期成果1. 探究选择不同方法对不同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
2. 研究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的分离纯化方法,分析其纯度和结构。
3. 测定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的含量,为药用中药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可以促进中药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和现代化,有利于提高中草药药材的药效,进一步推动中草药应用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中药的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

中药的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药效,我们需要对中药进行提取与纯化的技术研究,以获得高纯度、高效力的药物成分。
本文将对中药的提取与纯化技术进行探讨。
一、中药提取技术中药提取技术是指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从植物材料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常用的中药提取技术包括水提法、醇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1. 水提法水提法是指使用水作为溶剂,将中药材料浸渍在水中,通过温度、压力、浸渍时间等因素进行提取。
水提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无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提取过程中。
2. 醇提法醇提法是指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作为提取剂,将中药材料浸泡在溶剂中,通过搅拌、浸泡时间等条件提取有效成分。
醇提法能够提取到一些水溶性较差的成分,但相对于水提法来说,成本较高,对环境也存在一定影响。
3.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通过在溶剂中形成空化现象,促进中药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提取。
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4. 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通过微波辐射对中药材料进行加热,使其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
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选择性好的特点,但也存在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二、中药纯化技术中药纯化技术是指对提取得到的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纯化和分离的过程,以获得纯度更高、活性更好的药物成分。
常用的中药纯化技术包括凝胶过滤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逆流色谱法等。
1. 凝胶过滤法凝胶过滤法是通过将中药提取物通过凝胶柱或凝胶膜进行过滤,利用溶质与凝胶之间的分离效应,将杂质去除,从而获得纯净的中药成分。
凝胶过滤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中药提取物的初步纯化。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将中药提取物溶解在流动相中,在高压下通过固定相进行分离和纯化的技术。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精品文档
2、中药成分:主要影响解吸、溶解与扩散阶 段。分子小、溶解度大有利于浸提,以后者影 响显著。易溶性物质的分子即使大,也能先浸 出来。例如,在用稀乙醇浸出马钱子时,较大分 子的马钱子碱比士的宁(少两个—0CH3基)先进 入最初部分的浸液中。
精品文档
3、浸提温度:温度高有利于浸提。 ①促进药物成分的扩散,提高浸出效果。 ②但温度也不宜太高。浸提温度高能使中药中 某些不耐热成分或挥发性成分分解、变质或挥 发散失。 此外,高温浸提液中,往往无效杂质较 多,放冷后会因溶解度降低和胶体变化而出现沉 淀或浑浊,影响制剂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浸提过程温度要适当。
精品文档
浸出成分:不同浓度乙醇可浸出除多糖、蛋白质 外的大多数化学成分。 ①一般乙醇含量在90%以上时,适于浸提挥发油、 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 ②乙醇含量在5O%-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 等; ③乙醇含量在50%以下时,适于浸提苦味质、蒽醌 苷类化合物等; ④乙醇含量大于40%时,能延缓许多药物,如酯类 、苷类等成分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 ⑤乙醇含量达2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适用提取方法:渗滤法、浸渍法、回流法、连续 回流法。
精品文档
三、常用浸提溶剂:用于中药浸出的液体称浸 提溶剂。 优良的溶剂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最大限度地溶解和浸出有效成分,最低限度 地浸出无效成分和有害物质; ②不与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亦不影响其稳 定性和药效; ③比热小,安全无毒,价廉易得。
精品文档
中药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中药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一)溶剂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方法。
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浓度差,于是细胞内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
溶剂可分为水、亲本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亲水性基团少,其。
极性小而疏于水。
这种亲水性、亲脂性及其程度大小,是和化合物分子结构直接相关。
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成分,其分子中功能基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极性大,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键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例如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溶剂,它们分子比较小,有羟基存在,与水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水任意混合。
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水有相似处,但分子逐渐地加大,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
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水分层。
氯仿、苯和石油醚是烃类或氯烃衍生物,分子中没有氧,属于亲脂性强溶剂。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时中草药成分结构分析,去估计它们此类性质和选用溶剂。
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分子比较小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就是在亲水性比较强乙醇中也难于溶解。
淀粉虽然羟基数目多,但分子大大,所以难溶解于水。
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酸碱两性化合物,有一定程度极性,所以能溶于水,不溶于或难溶子有机溶剂。
中药材提取——精选推荐

中药材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新技术一、絮凝法分离技术。
传统的中药材提取普遍采用水提醇沉法作为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杂质的分离手段。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乙醇耗量大,生产成本高,安全生产系数低。
采用上海中药工程中心开发的絮凝法分离技术,则具有成本低、分离效果好K、操作安全简便等特点。
该方法是以天然产品壳聚糖经技术处理后作为絮凝剂加入中药材的水提取液中,以电离中和及吸附方式沉降带负电的粒子,如蛋白质、鞣质、粘稠质等胶体粒子,经沉淀、过滤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以上海中药三厂为例,应用该法提取的感冒退热冲剂其药效、药理及化学成份经对比,结果表明无显著变化。
而成本却降低了4/5。
二、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
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时间短、溶媒耗量少、有效成分得率高的特点,是中药材有效成份提取的一项新技术。
实践证明,通过一套连续式微波萃取装置,从丹参中提取有效成份,已获得满意效果。
三、超临界萃取技术。
本技术是利用某种流体( 特别是CO2气体),在临界点具有特殊溶解能力的特点进行中药材的萃取分离,它可以防止各种有效成份的逸散和氧化。
提取过程通常在略高于萃取剂临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简便安全,极少有破坏中药材中易挥发成分或生理活性物质的情况,没有溶剂残留,产品质量高。
四、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
高速逆流色谱是一种能实现连续有效地自动分离的实用分离技术。
该技术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样品无损耗,溶剂用量少,非常适用于中药材有效成份的分离和纯化。
它能构成连续、自动、高效和非高压的色谱系统,既能实现从微克量级的分离分析到数克上百毫升量级的制备提纯;又能用于未经处理的大量粗制样品的中间级分离,以及直接与间接的高纯度分离。
目前,在应用碱、蒽醌类衍生物、皂甙等有效成份方面,已获得满意的成果。
水提醇沉法用于中药药液的澄清,在药剂生产中广泛应用该法既要提取大部分有效成份,又能除去不溶乙醇的大部分蛋白质及部分多糖等杂质,从而保证了制剂的澄明度。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解吸与溶解阶段
解吸:
溶剂克服成分之间或成分与细胞壁之间的亲和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溶解:
相似相溶原理
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浓度差是渗透扩散的推动力 Fick’s 第一扩散公式
dc ds DF dt dx
ds为在dt时间内物质扩散量, D为扩散系数, F为扩散面 dc/dx为浓度梯度, dt为扩散时间, 负号表示扩散趋向平衡时浓度降低 R为摩尔气体常数, T为绝对温度, 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γ为扩散物分子半径, η为黏度
变化比较敏感 , 即当提取温度 T 与临界 温度Tc的比值在 1-1.2 时 (1<T/Tc<1.2), 压力的较小改变会引起流体密度的较大变 化 , 由此可调节流体对溶质的溶解能力 , 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提取的过程:压缩-提取-减压-分离
特点 1.提取与蒸馏的双重作用,效率高 2.技术要求高,费用大,适用于含量低、
促进生物碱溶出,提高其稳定性 使有机酸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 除去酸不溶性的杂质
常用:硫酸、盐酸、醋酸、酒石酸、枸橼 酸
•碱
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与稳定性
• 甘油、表面活性剂
四、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
煎煮法 浸渍法 渗漉法 回流法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重点:每种方法的应用特点与操作的要点
不适用于:
料液中固体物含量少,颗粒细而轻的
2 .离心分离法
概念:
通过离心技术使料液中固体与液体或两种不相混 溶的液体,产生大小不同的离心力而达到分离的方 法。
原理:利用混合液密度差来分离料液。 适用于:
含不溶性微粒的粒径很小或粘度很大的滤浆; 两种密度不同且不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用沉降法和一般的滤过方法难以进行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药材粉碎度;
(2)湿度;
(3)浓度差;
(4)时间;
(5)溶剂;
其中选择适当的溶剂是提取的关键,溶剂的选择 主要从溶解度方面考虑,同时要注意到溶剂易回 收、安全低毒、价廉等因素。
增溶与助溶
由于在中药的提取液中,存在着复杂的混合 物,各成分的相互影响,有时会产生增溶现象, 增大了欲提取成分的溶解度。但有时又可能相互 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改变了欲提取成分的溶解性 能而提取不出。
(6)超声提取法
利用超声波强烈振动 能传递巨大能量给浸提 药材和溶剂,从而破坏 植物药材的细胞,加强 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 和溶解,加速有效成分 的浸出。该方法具有提 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 无须加热等优点,但此 法对容器壁的厚薄及放 置要求较高。目前尚为 实验室小规模使用。
3、影响溶剂提取效率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结晶的形成标志着化合物的纯度 达到了相当程度,故获得结晶并制备成单体纯品, 就成为鉴定天然药物成分、研究其分子结构的重 要一步。
1、结晶的条件
结晶的关键是选择最佳的结晶条件,包括样品纯 度、溶剂类型、溶液浓度、结晶温度与速度等。
(1)一般情况下,样品纯度越高,越容易结晶; 样品中存在杂质较多,会阻碍或延缓结晶的形成。
2. 提取方法
(1)浸渍法
(2)渗漉法
(3)煎煮法
(4)回流提取法
(5)连续回流提取法
(6)超声提取法
(1)浸渍法
又称冷浸法,适用于 遇热易破坏成分以及含大 量淀粉、树胶、果胶、黏 液质等多糖成分的药材, 多用水、乙醇作溶剂。
但本法提取时间长, 效率不高,特别是在用水 作溶剂浸渍时,提取液易 发霉变质,必要时可加适 量防腐剂。
(3)亲脂性有机溶剂
包括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等。 这是一类与水不能任意混溶的有机溶剂,对非极 性成分溶解的选择性较强。天然药物中的挥发油、 油脂、叶绿素、树脂、游离生物碱及一些苷元均 可被这类溶剂提出。
这类溶剂沸点低、浓缩回收方便,但易燃、有毒、 价高,对设备要求高,穿透药材组织的能力较差, 故应用这类提取溶剂有一定的局限性。
增溶助溶现象的原因
(1)中药中含有某些能表面活性物质,如皂苷、 树胶、蛋白质等。
(2)中药汤剂属于胶体溶液,由许多难溶物质 的分子组成的微粒混悬于介质中成为溶胶或粗分 散体系,也是使物质在溶液中含量增加的一个重 要因素。
(二)水蒸气蒸馏法
水蒸气蒸馏法适 用于能随水蒸气馏 出而不被破坏的天 然药物成分的提取。 中草药中的挥发油、 某些小分子生物碱、 小分子酚性物质等 都可采用本法提取。
氯仿:乙醇(2:1) 乙酸乙酯 正丁醇
亲水性 强亲水性
极性很大的苷、糖类、氨基酸、某些生物碱 丙酮、乙醇、甲醇 盐 蛋白质、黏液质、果胶、糖类、无机盐类 水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
1.简单萃取法 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分离天然药 物化学成分的常用方法。少量样品的萃取用分液 漏斗操作;
萃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两 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而达到分离 的目的。分配系数(K)可以下式表示:
该方法是依据酸(碱)成分与碱(酸)试剂反应成 盐而溶于水,再加酸(碱)试剂反应重新生成游离 酸(碱)从溶液中析出。
一些具有内酯结构的化合物遇热碱开环生成羧 酸盐而溶于水,加酸后,又重新形成内酯环从溶 液中析出。
本分离法适用于酸或碱性成分,以及内酯类成 分的分离。
2.铅盐沉淀法
在含天然药物成分的水或稀醇溶液中加人中性 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试剂后,某些成分生成铅盐 沉淀,过滤使之分离的方法称为铅盐沉淀法。
(4)回流提取法
本法适用于有机溶剂 的提取,提取效率与煎 煮法相同。
对热不稳成分的提取 不宜用此法
(5)连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
应用挥发性有机溶 剂提取天然药物中的 有效成分较多采用该 法。本法仅需少量溶 剂就能使有效成分提 取完全,提取效率高。 但提取液受热时间长, 一般需4~10小时。
中药成分及其适用的提取溶剂
中药成分极性
中药成分类型
适用的提取溶剂
强亲脂性(极性小) 挥发油、脂肪油、蜡、脂溶性色素、甾醇类、石油醚、己烷 某些苷元
亲脂性
苷元、生物碱、树脂、醛、酮、醇、醌、有 乙醚、氯仿 机酸、某些苷类
小
某些苷类(如强心苷等)
中
等
中
某些苷类(如黄酮苷等)
极
性
大
某些苷类(如皂苷、蒽醌苷等)
⑦滴加数滴醇类如乙醇或磺化蓖麻油等破乳沉淀法
沉淀法是在天然药物提取液中,加入某些试剂使 产生沉淀,通过过滤将成分分离的方法。依据加入 沉淀剂的不同,沉淀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酸碱沉淀法
2.铅盐
3.试剂沉淀法
1.酸碱沉淀法
在天然药物提取液中加入酸或碱试剂后产生沉 淀从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酸碱沉淀法。
反复分离精制。提取液一般体积较大,所含成分
浓度较低,因此须对提取液通过蒸发或蒸馏进行
浓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精致。
分离和精制的方法
(一)系统溶剂分离法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
(三)沉淀法
(四)吸附法
(五)盐析法
(六)透析法
(七)分馏法
(八)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八)结晶
(九)色谱法
透析法的分离速度较慢,为了加快透析速,可用 电透析法,电透析可使带电离子的透析速度增加10 倍以上。
(六)分馏法
分馏法是利用 各成分沸点的差异 进行提取分离的方 法,用于分离液体 混合物。在天然药 物有效成分研究中, 挥发油及一些液体 生物碱的分离常用 此法。
(七)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对天 然药物中有效成分进行萃取分离的新技术。
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点
用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流体物质具有无毒 无味,不易燃易爆,无残留,安全、价廉, 对大多数物质不反应,可循环使用的优点,故 最常用于天然药物的提取。
(八) 结晶和重结晶
结晶法是分离和精制固体成分的重要方法之 一,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达到分离的方法。对天然药物成分纯化精制的过 程常常就是反复结晶与重结晶的过程。
(四)盐析法
在天然药物的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使其达到 一定浓度或饱和,促使有效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 沉淀析出,与其他水溶性较大的杂质分离。常作盐析 的无机盐有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
如三七的水提液中加硫酸镁至饱和状态,三七皂苷 乙即可沉淀析出。有些成分如原白头翁素、麻黄碱、 苦参碱等水溶性较大,在萃取分离时,也往往先在水 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再用有机溶剂萃取。
增溶助溶现象举例
(1)已知含生物碱的中药与甘草配伍,生物碱与 甘草酸产生沉淀,生物碱可能提取不出来。
(2)黄连等中的小檗碱与黄芩苷产生沉淀,生物碱 与银花中的绿原酸发生沉淀,大黄鞣质与栀子、茵 陈之间也有沉淀产生。 (3)有的成分因其他成分的存在,溶解度有较大的 改变,如油脂类杂质的存在可以使不溶于石油醚的 香豆素溶解,含麻黄的方剂中如有葛根则麻黄碱的 含量增加等等。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第三节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简介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提取前的准备工作:基源、产地、药 用部位、采集时间与方法的考察及文献调 研;
提取前的预处理:粉碎、脱脂、酶的灭 活;
(2)渗漉法
该法适用于以水、稀 醇为溶剂。用低沸点易挥 发的溶剂提取,不宜用此 法。因在室温下进行,故 特别适用于遇热易破坏成 分的提取。本法在渗滤过 程 中,不断加人新溶剂, 与渗滤液一直保持相当的 浓度差,故提取效率比浸 渍法高。但存在溶剂用量 大、费时较长的缺点。
(3)煎煮法
本法属热浸渍法, 提取效率比冷浸法高。 但含挥发性成分及遇 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 不宜用此法。含多糖 类成分药材煎煮后, 药液黏稠,过滤较困 难。此法仅适用于水 作溶剂的提取
(五)透析法
透析法是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透膜, 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而达到分离的 方法。例如分离纯化皂苷、蛋白质、多肽、多糖等 大分子成分时,可用透析法除去无机盐、单糖、双 糖等小分子杂质。
透析成功与否和透析膜的规格关系很大。须根据 欲分离成分的分子量大小来选择。透析膜有动物膜、 火棉胶膜、羊皮纸膜(硫酸纸膜)、蛋白胶膜及玻璃纸 膜等。
(一)系统溶剂分离法
此法一般是选用3-7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由低 极性至高极性分步对总提取物进行提取分离。使 总提取物中各组分,依其在不同极性溶剂中溶解 度的差异而得以分离。
本法操作较为复杂,对微量成分、结构性质相 似成分的分离精制有很大局限性,但仍是目前研 究成分不明的天然药物的最常用方法。
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 性铅盐。如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黏液质、 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
碱性醋酸铅除与上述物质产生铅盐沉淀外,还 可沉淀中性皂苷、异黄酮、糖类及一些生物碱等 成分。
得到的铅盐沉淀悬浮于水或含水乙醇中,通 入H2S气体进行复分解反应,即可得到纯化的 有效成分。本法也可用来沉淀杂质。
(三)升华法
有些固体物质在低于 其熔点的温度下加热, 不经过中间液体阶段, 直接转化为蒸气,蒸气 遇冷又凝结为原来的固 体,这种现象称为升华。 天然药物中具有升华性 的成分如咖啡碱、樟脑 等,其提取可用升华法。
二、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精制
用各种方法得到的提取物是包含诸多成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