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法 产细菌素乳酸菌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_侯亚文

合集下载

厨房垃圾中高效乳酸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发酵性能的研究[1]

厨房垃圾中高效乳酸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发酵性能的研究[1]

厨房垃圾中高效乳酸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发酵性能的研究①王旭明② 汪群慧③ 任南琪 马鸿志 何 柯(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90)摘 要 为从厨房垃圾生产乳酸,进而合成聚乳酸这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研究了高效工程菌的分离筛选。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MRS 、S L 、Elliker 从厌氧发酵的厨房垃圾中分离到260株乳酸细菌(LAB ),其中96株为同型乳酸发酵,5株能水解淀粉。

在葡萄糖浓度为150g/L 的发酵培养基中,35℃厌氧发酵6d ,菌株FD173、T D71、T D55、FD171的乳酸产量都高于参比菌株———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ACCC11058),产量最高的FD173达到102.87g/L 。

发酵厨房垃圾的实验结果表明,接种以上高效菌株能促进厨房垃圾的乳酸发酵,提高乳酸产量,其中FD173的乳酸产量最高,35℃厌氧发酵4d ,可得到30.09g/L 的乳酸,分别比保加利亚乳杆菌和不接种的对照高35.87%和11.49%。

根据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可初步鉴定FD173、T D71、T D55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的细菌。

关键词 厨房垃圾,乳酸细菌,乳杆菌属,发酵0 引言乳酸细菌(LAB )是指一类能利用可发酵性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

在细菌分类学上,它至少涉及23个属[1]。

乳酸细菌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食品、医药等领域,在工业生产上,乳酸细菌的用途主要是生产乳酸。

目前发酵工业上生产乳酸的原料主要是玉米、大米等粮食,这也是造成乳酸生产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

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乳酸不但可以消除废物的环境污染,还能够生产乳酸这种有用的化工产品,因此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2]。

厨房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活废物,仅上海市每天的产生量就达1300余吨[3]。

由于厨房垃圾含水量高,不适于焚烧处理,且易腐败发臭,因此急需处理厨房垃圾的新技术。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导语:乳酸菌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中。

而乳酸菌的筛选和应用研究也成为重要的科研领域。

本文将探讨乳酸菌的筛选方法以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乳酸菌筛选方法:乳酸菌的筛选是研究乳酸菌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基础。

常见的乳酸菌筛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统方法:传统方法基于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抗生素敏感性等特征来筛选乳酸菌。

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耗时耗力,且对菌落形态判断依靠人眼,存在主观误差。

2.分子生物学方法: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乳酸菌筛选方法,利用PCR、DNA 测序等技术对乳酸菌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高效准确,但操作复杂、设备昂贵,对实验人员要求较高。

3.生物传感器方法:生物传感器方法通过构建感知器件来筛选乳酸菌。

例如利用表达乳酸菌特异性受体的细胞表面展示库进行筛选。

这种方法具有高通量、自动化的优势,但需要对感知器件进行改造,成本较高。

乳酸菌在食品中的应用: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广泛,可以应用于乳制品、面包、蔬菜发酵等多个领域。

1.乳制品中的应用:乳酸菌可以用于酸奶、乳酸菌发酵乳等乳制品的制作。

乳酸菌能够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得乳制品呈现酸味,增加口感的多样性。

同时,乳酸菌还能够产生多种有益物质,如维生素K、抑菌肽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2.面包中的应用:乳酸菌在面包的制作中可以发挥酸性发酵作用,促进面团的发酵过程,改善面包的质地和口感。

同时,乳酸菌还可以降低面包的pH值,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面包的品质和保质期。

3.蔬菜发酵中的应用:乳酸菌可以用于腌制蔬菜,如泡菜、酸豆等。

乳酸菌能够降低蔬菜的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产生乳酸和其他代谢产物,为蔬菜增添风味。

结语: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不同的筛选方法可以得到各具特色的乳酸菌株,通过将乳酸菌应用于食品制作中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并增加对人体的健康获益。

1株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抑菌物质的特性

1株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抑菌物质的特性

1株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抑菌物质的特性曹珂珂;王娣;李妍【摘要】By A broad spectrum bacteriocin producing strain was screened by plant punching and its antibacterial characteristic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e baeteriocin-producing Lactic acid bacteria strain isolated from plant materials exhibited strong inhibition activity against the E. coil. The supernatant of this strain could still inhibit the growth of indicator strain strongly after eliminating hydrogen peroxide and organic acid. After treatment with pep- sin, the strain' s inhibitory activity decreased sharply, which showed the inhibitory substance possessed the character- istic of protein, and it could be named bacterioein. The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Laetobacillus plantarum through detec- tion of its appearanc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strain fermentation su- pernatant was not affected by high temperature, 1% Tween-80, SDS, EDTA and the low pH. However, its inhibitory activity revealed an obvious decrease after treatment with protease K and trypsin than with pepsin. The bacterial inhi- bition spectrum showed that this was a kind of bacteriocin with wide inhibition soectrum.%从植物性材料中筛选到1株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仍有较强的抑菌性;胃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说明其抑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是一种细菌素。

《乳酸菌筛选及其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范文

《乳酸菌筛选及其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范文

《乳酸菌筛选及其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篇一一、引言乳酸菌在青贮发酵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促进发酵过程,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苜蓿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其青贮品质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研究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对于提高苜蓿青贮品质和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乳酸菌的筛选1. 筛选方法乳酸菌的筛选主要采用传统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法。

传统培养法是通过在特定培养基上培养样品,筛选出能够产生乳酸的菌株。

分子生物学法则是通过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和鉴定。

2. 筛选过程在筛选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苜蓿青贮样品,然后采用传统培养法进行初步筛选。

初步筛选出的菌株需要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确定其种类和性能。

最后,通过比较各菌株的发酵性能、产酸能力、耐酸能力等指标,选出性能优良的乳酸菌株。

三、乳酸菌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1. 促进发酵过程乳酸菌能够分泌乳酸和其他有机酸,降低青贮环境的pH值,从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此外,乳酸菌还能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量,促进苜蓿青贮的发酵过程。

2. 提高饲料营养价值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能够提高苜蓿青贮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此外,乳酸菌还能分解抗营养因子,如单宁酸等,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3. 改善青贮品质乳酸菌的加入能够改善苜蓿青贮的色泽、气味和质地等感官品质。

同时,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能够降低青贮中的水分活度,减少霉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延长青贮的保质期。

四、结论通过对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苜蓿青贮发酵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乳酸菌能够显著促进苜蓿青贮的发酵过程,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改善青贮品质。

因此,在苜蓿青贮过程中,应选用性能优良的乳酸菌株,以提高青贮品质和饲料价值。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在青贮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苜蓿青贮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X i n j i a n g c h e e s e s , s e l f f e r m e n t e d p i c k l e s , K o r e a n c a b b a g e s i n c h i l i s a u c e b y u s i n g c a l c i u m d i s s o l v i n g r i n g a n d O x f o r d c u p
和 温度 稳 定性 进 行 了初 步 探 究 , 以期 为将 来细 茵素 的 进 一 步 实际 应 用提 供 一 定 的理 论 借 鉴 。 关键 词 : 乳酸茵 , 细 菌素 , 基 因克 隆
Sc r e e ni ng a n d i d e nt i ic f a t i o n o f ba c t e r i o c i n p r o d uc e d b y l a c t i c a c i d ba c t e r i a
摘 要: 利 用溶 钙 圈法 及 牛 津 杯 双层 平板 法 , 从 欧 洲 萨拉 米 香 肠 、 新疆奶酪、 自发 酵 泡 菜和 韩 式 辣 白 菜 中分 离 筛选 产 细
菌素 的 乳 酸 菌 , 通过形 态学、 生理 生 化 鉴 定 、 1 6 S r D N A将 菌株鉴 定到种 , 并 对 其 细 菌 素 基 因进 行 克 隆 , 确 定 细 菌 素 种 类。结果表明 : 从 分 离 纯化 到 的 2 0 6株 乳 酸 菌 中 筛选 出抑 茵 效 果 较 好 的 菌 株 S A1 0 2 、 S A 1 0 4 、 N 1 0 5 、 N1 0 7 、 N1 0 8 , 在 排 除 酸、 过 氧 化 氢等 干 扰 因素 后 , 菌株 所 产抑 茵物 质 对 蛋 白酶敏 感 , 初 步 判 定起 抑 茵 作 用 的 是 细 菌 素 。 1 6 S 株 2株 为乳 酸 乳 杆 菌 , 3株 为植 物 乳 杆 菌 , 通 过 设 计 引物 对 菌 株 细 菌 素基 因进 行 P C R快 速 筛选 .

产高效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产高效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生产 ・ } m
o d t 糟t i o r  ̄
产高效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杨 亚晋 , 付 文娟 , 刘旭 辉 , 郑 召君 , 张 日俊
( 中 国农 业 大学动物 科技 学 院 , 动 物 营养 学国 家重点 实验 室 , 北京 1 0 0 1 9 3 )
摘 要 : 本 研 究 旨在 从 自然 生 境 中 筛 选 产 高 效 抑 茵 蛋 白 的 乳 酸 菌 , 并 进 行 抑 菌 活 性 分 析 和 菌 种 鉴 定 。通 过 牛 津 杯法抑 菌试 验对样 本 中乳 酸菌进 行初 筛, 然后对 发酵 液进行 排 除酸 、 过 氧 化氢 干扰 和蛋 白酶 处理 , 进 一 步复 筛 出产 抑 菌 蛋 白的 乳 酸 菌 。 通 过 形 态 学 、 生理 生化 、 糖发 酵 ( A P I ) 和1 6 S r D N A基 因 序 列 同 源性 分 析 进 行 菌 种 鉴 定 。
l 材 料 与 方 法
稀释, 涂 布 于含 溴 甲 酚 紫 指示 剂 ( 0 . 0 1 %) 的MR S 琼
脂 平 板上 , 3 7  ̄ C 培 养 箱培 养4 8 h , 挑 选 培养 基变 黄 的
菌落 划线纯 化 , 选取 镜检革 兰 氏染 色 阳性 、 无 芽孢 的 菌株 于M R S 液 体 培 养 基 中3 7  ̄ C培 养 1 2 h 作 为 种 子 液 。种子 液按 2 %接种 于新 的MR S 液体 培养 基3 7  ̄ C 静 置培 养 3 6 h 作 为发 酵液 。以8 0 0 0 r / m i n 离心 1 0 ai r n , 取上 清液备 用 。 指示 菌 的制 备 : 选取 的4 株指 示菌 中大肠 杆菌 用 L B 培养基 , 其余用B P Y培 养基 , 种子液按2 %接 种 于

《益生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沙门氏菌感染功能的研究》范文

《益生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沙门氏菌感染功能的研究》范文

《益生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沙门氏菌感染功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益生菌的保健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益生性乳酸菌因其对宿主健康的多种益处,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旨在分离筛选具有特定功能的益生性乳酸菌,并探讨其拮抗沙门氏菌感染的功能。

这将对开发新型益生菌产品、提高食品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研究所用材料主要包括:各种发酵食品样品、培养基、沙门氏菌等。

2. 方法(1)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从各种发酵食品样品中分离出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筛选出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

(2)拮抗沙门氏菌试验采用体外试验方法,将筛选出的乳酸菌与沙门氏菌共同培养,观察乳酸菌对沙门氏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3)功能分析通过基因测序、PCR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乳酸菌的拮抗机制及功能特点。

三、结果与讨论1.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结果经过多次试验,我们从不同发酵食品中成功分离出多种乳酸菌。

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筛选出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

这些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大量乳酸,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等特性。

2. 拮抗沙门氏菌试验结果在体外试验中,我们发现筛选出的乳酸菌对沙门氏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通过观察共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发现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某种物质,有效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

这表明乳酸菌具有拮抗沙门氏菌的功能。

3. 功能分析结果通过基因测序、PCR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我们分析了乳酸菌的拮抗机制及功能特点。

结果表明,乳酸菌通过产生某种抗菌物质、竞争营养、降低环境pH值等方式,有效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

这为开发新型益生菌产品、提高食品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结论本研究成功地从不同发酵食品中分离筛选出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并发现这些乳酸菌具有拮抗沙门氏菌的功能。

这为开发新型益生菌产品、提高食品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纯化和稳定性研究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纯化和稳定性研究

❖ 细菌素对胰蛋白酶的敏感性
用5mg/ml胰蛋白酶对发酵液处理2h,MRS培养为空白 对照,以抑菌圈直径的大小反映该细菌素对胰蛋白酶的敏感性。
结论
利用从30个健康婴儿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 (F-6-B),通过排除发酵液上清中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影响,初步证
明F-6-B产生的是一种细菌素,该细菌素的抑菌活性与Nisin相似。 对该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进行了初步研究,从对该细菌素
连续培养3代
采用牛津杯法进 行筛选
复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菌种复筛
液体MRS培养基培养
离心,过滤
60%硫酸铵沉 淀
高速离心
抑菌试验(F-6-B)
沉淀乙酸钠复溶
过Hitrap SP HP(GE)阳离子交换柱
生物学特性选育
❖ 细菌素的热稳定性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未经处理的发酵液为阳性对 照,MRS培养基为空白对照,以抑菌圈直径的大小反映该细菌素 的酸碱稳定性
❖ 细菌素的酸碱稳定性
将发酵液用 HCL和NaOH调节 到不同的pH值, 于25℃处理2h,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 指示菌,MRS培养 基为空白对照,以 抑菌圈直径的大小 反映该细菌素的酸 碱稳定性。
❖ 细菌素在不同pH条件下的热稳定性
将F-6-B菌株发酵离心上清液分别调至不同的pH值,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 处理不同的时间,最后回调至中性环境,以未经处理的原液作为对照,检测抑 菌活性。
帖航 天津商业大学 生物工程1001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 其纯化和稳定性研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微孔板生物测定法
微孔板生物测定法是 Berridge 和 Barret 在 1952 年提出的另一种基于抑菌活性的半定量筛选方法,基 本原理是根据菌体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透光度之间 存在线性 关 系,确 定 存 在 线 性 关 系 的 菌 体 浓 度 范 围 ( 或透光度范围) ,从而建立起菌体浓度( Log10C) 和 透光度( T% ) 的线性关系[13]。Bhunia 等人采用了 96 孔板法测定发酵上清液中细菌素的活性,其本质是通 过连续的梯度稀释,找到最低抑制浓度或 50% 抑制 浓度,然后以这个浓度作为任意单位,通过稀释倍数 来计算原溶液中细菌素的效价[14]。Turcotte 等对这 种多孔平板法作了改进,对指示菌的浓度和培养时间 进行了优化,改变了多孔平板法作为一种半定量方法 的局限性。研究表明,96 孔板法的检测极限( 0. 08 ~ 60 μg / mL) 是琼脂扩散法( 0. 3 ~ 10 μg / mL) 的 4 ~ 6 倍[15]。
综述与专题评论
产细菌素乳酸菌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侯亚文1 ,易华西1 ,杨艳艳1 ,张兰威1 ,马放2
1( 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90)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90)
摘 要 近年来新型的乳酸菌细菌素不断出现,而对这类乳酸菌的筛选方法也从传统的平板筛选法,逐渐向基 于生物信息学的高通量、快速筛选模式发展。文中比较了琼脂扩散法、比浊微孔板生物测定法、生物荧光法、基 于 PCR 方法的快速筛选等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产细菌素乳酸菌的快速筛选策略,期望对新型乳酸菌细菌素的开 发和利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细菌素,乳酸菌,筛选方法
菌的生长显示抑制效果的一种定性分析抑菌谱的筛 选方法,是 Tramer 等人 1964 年建立起来的,适用于 不透明、不 能 使 用 浊 度 分 析 法 分 析 的 样 品[4]。 常 用 的杯碟法( well test) ,滤纸片法( disc diffussion) 和点 种法( spot inoculation) 均属于此类方法。Wolf 和 Gibbons[5]对琼脂扩散法进行了改进,在培养基中加入吐 温 20 或吐温 80 加快抗菌肽在琼脂中的扩散,提高了 其灵敏度和准确性。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产抗菌肽乳 酸菌的筛选均建立在该方法的基础上,Nabil Ben 利 用琼脂扩散法在当地发酵食品中进行产抗菌肽乳酸 菌的初筛,从 135 株乳酸杆菌筛选出 31 株产抗菌肽 的乳酸菌,经鉴定为 28 株植物乳杆菌和 3 株发酵乳 杆菌[6]。Svetoslav 利用琼脂扩散法从一种植物中分 离出 1 株具有抗乳酸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克 雷伯氏菌、李斯特菌诺克( Listeria innocua) 、李斯特菌 伊万诺夫( Listeria ivanovii)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 菌等致病菌的戊糖片球菌 ST44AM,所产生的细菌素 经鉴定为片球菌素 PA - 1,它是一种 ClassⅡ型细菌 素[7]。胡淑敏利用的牛津杯双层平板法也属于此类 筛选方法[8],他从 70 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 2 株具有 较高抑菌活性的乳酸菌 LAB30 和 LAB211。黄新凤 ( 2009) 等通过抑菌法从生牛奶中筛选出 1 株对多种 G + 细菌、G - 细菌、酵母菌和丝状真菌的乳酸乳球菌 乳酸亚种菌株( 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 ,并命名 为 MB191[9]。
3 生物荧光法
生物荧光是活的生物组织体内由于代谢活动产 生的一种发光现象。将编码荧光素酶的基因克隆到 指示菌中,可用于抗菌作用的敏感性检测。利用细菌 的荧光素酶基因克隆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 沙门氏菌 等 指 示 菌 中,使 得 指 示 菌 具 有 荧 光 酶 基 因 luxAB 和负责合成长链脂肪醛的 luxCDE 基因,用于 产生荧光,不需要外源性醛的加入就可以使荧光稳定 产生,无需平板计数和过夜培养就可以快速检测出抗 菌作 用。该 方 法 已 经 用 于 检 测 乳 酸 菌 的 抗 菌 作 用[16]。另外,Norma 等人研究了一种基于黄连素流 入受损细胞后 的 荧 光 放 射 新 型 细 菌 素 筛 选 方 法[17]。 黄连素是一种位于细胞内的发荧光的生物碱,尽管这 种特性的 机 制 还 不 是 很 清 楚,但 它 与 生 物 分 子 包 括 DNA 和葡糖胺多糖相结合时能发出荧光已经得到确 认。黄连素分子量小于 ATP,可以通过气孔或者细胞 质膜破裂后进入细胞[18 - 19]。鉴于此,由细菌素导致 的细胞膜破坏会引起黄连素的细胞内定位,同时使细 胞发出荧光。因此,该方法的研究可以用来筛选作用 机制为形成膜孔或破坏细胞膜完整性的产细菌素的 乳酸菌。
1 琼脂扩散法
琼脂扩散法是利用待检测菌在琼脂表面对指示
第一作者: 硕士研究生 ( 易华西副教授为通讯作者,E-mail: yihx2006@ yahoo. com. cn) 。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30900996)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 项目 ( 2012T50346 ) ; 高 等 学 校 博 士 学 科 点 专 项 科 研 基 金 ( 20112302110051) 收稿日期: 2012 - 11 - 05,改回日期: 2013 - 01 - 25
一种乳酸菌可能力和所产细 菌素活力同时保持最佳状态,或者筛选出了高产细菌 素而无法发现其潜在的性能更加稳定的细菌素。因 而利用琼脂扩散法进行产抗菌肽乳酸菌筛选的同时
2013 年第 39 卷第 3 期( 总第 303 期) 129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还应考虑培养基的优化。李秀凉等人利用 RSM 法优 化了副干酪乳杆菌 HD17 产细菌素的发酵培养基,找 到了最大细菌素产生区域进而确定了培养基最佳配 方[10]。Amelia 等人研究并评价了一些环境因素对植 物乳杆菌 17. 2b 产细菌素的影响,发现植物乳杆菌 17. 2b 产细菌素的条件对环境条件十分敏感,与细菌 生长并没有关系,细菌素产量达到最大时选择次优增 长温度 ( suboptimal growth temperatures) ,pH 值 选 择 高于最适生长时的 pH 值,不需要 NaCl[11]。最近的 研究表明,一些乳酸菌产细菌素的能力除了与环境因 素有关,还与培养基中 NaCl 浓度和有无表面活性剂 有关。Castro 等人发现发酵干肠中分离出的乳酸菌 在冷藏条件下添加 3% 的 NaCl,以及表面活性剂吐温 20 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 35,有利于乳酸菌产出热稳 定性强的乳酸菌素[12]。
生物荧光法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可以在 1 ~ 2 h 内得到结果。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先构建含 有荧光酶 基 因 的 基 因 重 组 指 示 菌 菌 株,技 术 要 求 较 高,虽然从理论上这种方法可作为筛选产细菌素乳酸 菌的快速 甚 至 高 通 量 检 测 方 法,但 由 于 指 示 菌 种 类 ( 食品腐败菌或致病菌) 繁多,实际上不可能一一构 建所有的指示菌重组菌株,这种方法不适于用来筛选 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
4 基于 PCR 技术的快速筛选方法
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对不同乳酸菌菌株基因组测 序的完成,基因组序列在挖掘新型高效的细菌素方面
130 2013 Vol. 39 No. 3 ( Tota l 303)
综述与专题评论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得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 和寻找 新 型 细 菌 素 成 为 可 能。 根 据 已 知 的 细 菌 素 DNA 序列设计保守的 PCR 引物或制备寡核苷酸探 针,可以在大范围内的乳酸菌群中挖掘出依赖功能性 测定时不易发现的细菌素[20]。其中,基于 PCR 方法 的快速筛选可以作为生态学研究中的有效手段,可以 鉴定出产 细 菌 素 的 益 生 菌,并 将 其 应 用 在 食 品 工 业 中。Michat 等人基于 class IIa 型细菌素编码基因,设 计了编码 class IIa 细菌素基因的 7 对引物,利用 PCR 方法从 40 种奶酪样品中筛选出了产 class IIa 细菌素 的乳酸菌[21]。Sunita 等人用各种引物的 PCR 阵列鉴 定出了 LAB Bac + 结构基因,结果表明细菌素 PCR 阵 列可以成功地扩增来自乳酸杆菌、乳球菌以及片球菌 中的细菌素结 构 基 因[23],该 研 究 建 立 了 一 种 微 平 板 细菌素 PCR 阵列,可以快速扩增细菌素结构基因。 另外,建立在 PCR 方法上的快速筛选还可以用来分 析乳酸菌细菌素的基因簇多样性,而基因簇的多样性 或操纵子的多态性可以反映细菌素是否具有广谱抗 菌性。Nabil 等人利用 PCR 方法研究了已报道的产细 菌素植物乳杆菌,对植物乳杆菌素操纵子的基因图谱 进行了研究,用特定引物 PCR 扩增,将扩增产物用于 HindIII,EcoRI 和 KpnI 的限制性群集分析,发现了植 物乳杆菌 C11 中含有若干个植物乳杆菌素基因,而 发酵乳杆菌 EC11 包含了 plnDEFG 基因簇[24]。我们 课题组根据 ClassⅡa 抗菌肽 N-端保守氨基酸序列( YGNGVCXXXXCXV-和-LDNAIE-) 这一特征设计简并 引物,建立了基于 Colony-PCR 法的产 ClassⅡa 抗菌 肽乳酸菌的快速筛选方法,结合琼脂扩散法,能够快 速有效 地 从 复 杂 的 环 境 中 分 离 出 产 细 菌 素 的 乳 酸 菌[22]。
借助于酶标仪,多孔平板法操作起来简便快捷、 省时、省力以及精密准确而使其在产细菌素乳酸菌的 筛选方面被广泛应用。但是,笔者研究发现由于装有
指示菌液的多孔平板必须在培养箱中静置培养 12 ~ 24 h,多孔平板孔洞中的菌液不可避免会挥发,在平 板孔盖上方容易产生水蒸气,一方面改变了孔洞里的 原始菌液体积,另一方面影响了比色结果,不能十分 精确地测定细菌素的浓度; 若稀释倍数产生 ± 1 的偏 差,会导致估算的原溶液细菌素的效价产生 2 倍甚至 更大的偏差。后来对其进行了改进,一方面在培养箱 中垫放湿纱布或湿海绵尽量减少培养过程中菌液的 挥发,同时在培养完毕后补加培养液,尽量减少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