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56页.ppt汇编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页PPT课件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 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 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 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 感受。
6 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
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 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 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如果不了解“遣冯唐”、“ 射天狼”这两个典故 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 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因此,积 累典故,对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很有 帮助的。
主题归纳
别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后
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唐
家
人,《水调歌头》
苏轼 宋
对
朋
友
的 思 《蒹 葭》
《诗经》 春秋
念。《无题》
李商隐 唐
表达思归之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 羁旅之愁。
表达对古人的 《赤壁》
杜牧 唐
缅怀之情,抒 发历史兴亡之 感。
《山坡羊·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
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 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 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 有着少年狂气。
陶渊明
陆游 辛弃疾 文天祥 龚自珍 杜甫 范仲淹 苏轼 李贺 辛弃疾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赏析古诗词。
03
古诗词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把握情感
总结词
理解诗意是鉴赏古诗词的基础,需要仔细阅 读诗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详细描述
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读懂每一句诗的意 思,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可以通过查 阅资料、结合背景等方式来深入理解诗意。 同时,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诗 歌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与风格
总结词
语言与风格是古诗词的又一重要特征,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风格的把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详细描述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含蓄、富有韵律感,通过语言的运用,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考生在中考古诗词赏析中需 要关注语言的特点和风格,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表达技巧与手法
总结词
古诗词的分类与题材
总结词
了解古诗词的分类与题材有助于把握不同类型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详细描述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格律、字数、内容等。常见的题材包 括山水田园、边塞战争、羁旅思乡等。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在风格、意境和表达 手法上都有所不同。
古诗词的韵律与平仄
总结词
掌握古诗词的韵律与平仄是欣赏和创作古诗词的重要基础。
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
总结词
对中考古诗词常见题型进行分类,并 针对每种题型提供解题技巧和策略。
详细描述
将中考古诗词常见题型分为意象分析 、意境描绘、情感把握、名句欣赏等 几类,针对每种题型提供相应的解题 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答题效率 和准确性。
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总结词
提供多套中考古诗词模拟试题,并附有详细的答案解 析,供学生练习和提高。
详细描述
古诗词讲究韵律和平仄,即语言的节奏和声调。韵律是指诗词的音节和声韵,平 仄则是指声调的分类和搭配。通过掌握韵律和平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词的音韵美。
03
古诗词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把握情感
总结词
理解诗意是鉴赏古诗词的基础,需要仔细阅 读诗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详细描述
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读懂每一句诗的意 思,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可以通过查 阅资料、结合背景等方式来深入理解诗意。 同时,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诗 歌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与风格
总结词
语言与风格是古诗词的又一重要特征,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风格的把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详细描述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含蓄、富有韵律感,通过语言的运用,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考生在中考古诗词赏析中需 要关注语言的特点和风格,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表达技巧与手法
总结词
古诗词的分类与题材
总结词
了解古诗词的分类与题材有助于把握不同类型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详细描述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格律、字数、内容等。常见的题材包 括山水田园、边塞战争、羁旅思乡等。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在风格、意境和表达 手法上都有所不同。
古诗词的韵律与平仄
总结词
掌握古诗词的韵律与平仄是欣赏和创作古诗词的重要基础。
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
总结词
对中考古诗词常见题型进行分类,并 针对每种题型提供解题技巧和策略。
详细描述
将中考古诗词常见题型分为意象分析 、意境描绘、情感把握、名句欣赏等 几类,针对每种题型提供相应的解题 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答题效率 和准确性。
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总结词
提供多套中考古诗词模拟试题,并附有详细的答案解 析,供学生练习和提高。
详细描述
古诗词讲究韵律和平仄,即语言的节奏和声调。韵律是指诗词的音节和声韵,平 仄则是指声调的分类和搭配。通过掌握韵律和平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词的音韵美。
古诗词鉴赏专项课件PPT(初中语文)

诗词名句赏析
典型例题2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3分)
诗词名句赏析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3分) 解答: “竟挑蝴蝶下山来”“竟”字表现出惊喜之情。明明是挑柴,却说是挑蝶, 挑柴的辛劳全无,有的是生活的悠闲,诗人借樵夫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2、表现手法
典型例题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本诗前两句用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表现手法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解答: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表现了作
(二)诗词名句赏析
答题步骤
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诗句的内容+作者的情感 如果没有手法,可以从关键词入手分析
诗词名句赏析
典型例题1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 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分)
对比答题方法
用xx的xx和xx的xx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表达了……情感
虚实结合答题方法
①点关系:动静结合 ②结合诗句概括实景、虚景 ③效果:烘托出了……氛围;渲染了作者……情绪;突出……主旨。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
3、衬托(正衬、反衬)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 PPT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
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 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 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 感受。
6 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
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 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 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 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典故归纳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 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 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 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 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 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 的诗句归纳如下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
广州市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有两大考试内容
1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2 点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前提都是“读懂”
古诗词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
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陈子昂的《登幽 州台歌》,其题眼为“登”,由此可推知本诗当是 写登高怀远、怀古伤今之情。 2 把握关键,了解诗意
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 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 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 感受。
6 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
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 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 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 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典故归纳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 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 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 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 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 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 的诗句归纳如下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
广州市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有两大考试内容
1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2 点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前提都是“读懂”
古诗词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
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陈子昂的《登幽 州台歌》,其题眼为“登”,由此可推知本诗当是 写登高怀远、怀古伤今之情。 2 把握关键,了解诗意
古诗词赏析——中考专项复习ppt课件

古诗词赏析— —中考专项复 习
从诗歌内容表达的主题的角度来看, 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 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 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 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 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 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 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李清照词风的 婉约凄切;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 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 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 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 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 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 情。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 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 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 者的意图。 常见提问方式:这句诗历来为人们 所推崇,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画 线的千古名句?你从这句名诗领悟 到什么人生哲理?这句话在现在赋 予了什么新的含义?你最喜欢诗中 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例9:(2006年河南中考 题)阅读杜甫的《望岳》, 完成题目。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 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 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 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 达人心。
1、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 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 深沉含义的领悟。 2、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 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作用,体味诗句 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 3、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 义及作用,赏析重点语句(如一语双关、 或含义深刻、或蕴含哲理等)的含义及 表达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 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 法等。
从诗歌内容表达的主题的角度来看, 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 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 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 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 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 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 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李清照词风的 婉约凄切;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 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 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 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 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 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 情。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 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 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 者的意图。 常见提问方式:这句诗历来为人们 所推崇,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画 线的千古名句?你从这句名诗领悟 到什么人生哲理?这句话在现在赋 予了什么新的含义?你最喜欢诗中 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例9:(2006年河南中考 题)阅读杜甫的《望岳》, 完成题目。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 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 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 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 达人心。
1、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 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 深沉含义的领悟。 2、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 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作用,体味诗句 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 3、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 义及作用,赏析重点语句(如一语双关、 或含义深刻、或蕴含哲理等)的含义及 表达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 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 法等。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古诗词赏析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A.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之歌
• ①“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 年。”(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 湘》)
• ——志在为国家兴利除弊。 •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
• ——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 志。
B.民生疾苦的主题
• ①白居易《观刈麦》: • 农民“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我”就“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
• 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理解词 语的隐含信息
• 3、调动知识积累
1
、 •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注
时间: 初春
意
地点: 钱塘湖
诗
事情: 春行—春游
歌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题 目
(3)但是,有两种诗词是我们无法从题
目中了解诗词内容的:
A.李商隐《无题》
B.词牌名:如《江城子》
《破阵子》
• “月”
• ——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是情感的寄托。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
思》)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
•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2、“愿”:指的是不要在 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 了自我。
只要能做到这样,即使衣 服被露水打湿又有什么可 惜的呢?
• 杜牧《赤壁》: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对赤壁之战 怎样的看法?由此看出作者怎样的情 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