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油气藏勘查与评价
油气勘查与评价范文

油气勘查与评价范文油气勘查与评价是指对地下油气资源进行勘查、评价和开发利用的系列技术与方法。
它包括了地质勘查、测井、地球物理勘查、油藏工程和地球化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油气勘查和评价的定义、技术方法以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油气勘查与评价的定义二、油气勘查与评价的技术方法1.地质勘查: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地质剖面、钻探等手段,查找并判别油气藏的存在与分布。
地质勘查是油气勘查的基础,它包括地学勘查、地质地球化学和地质测量。
2.测井技术:通过钻井工具的调查,记录并测量钻井过程中采集到的地质信息,包括了井身岩层、孔隙度、渗透率、原位应力、地层流体性质、储层含油饱和度等。
测井技术不仅可以识别地层性质,还可以判定储藏状况。
3.地球物理勘查:通过地震、重力、磁力等手段,获取地壳内油气储集层的地质特征,包括储集层的厚度、构造、油气源区等信息。
地球物理勘查是油气评价的关键环节,它能够提供区域尺度的地质、构造和流体信息。
4.油藏工程:通过试油试井和油藏模拟等方法,对油气藏进行参数评估,包括开发规模、生产速度和资源状况等。
油藏工程对于油气勘查与评价的成功开发非常重要。
5.地球化学:通过研究岩石、沉积物、水样等中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油气的生成条件、演化规律,进而推测油气藏的分布和产量。
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查与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油气勘查与评价的重要性1.资源优化利用:油气勘查与评价可以确定油气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勘探开发潜力,为合理利用油气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开发。
2.降低勘探风险:通过油气勘查与评价,可以对勘探区域的油气藏进行初步识别和评估,降低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开发成功率。
3.促进经济发展:油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勘查与评价的推进可以促进能源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4.保护环境:油气勘查与评价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开发。
油气勘探与储层评价技术研究

油气勘探与储层评价技术研究油气勘探和储层评价是石油工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们是决定储量规模和油气产量的关键技术。
技术的发展对于石油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油气勘探技术油气勘探是在地质调查和勘探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测井、地震、地质化探等方法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地质作业。
它必须依赖于高科技手段,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地震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地质学、气象学等多方面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地震勘探技术是石油勘探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可以对石油储集层进行三维成像,获取地质构造信息,揭示油气的分布规律。
地质化探技术也是常用的油气勘探技术之一。
常用的有电法、磁法、电磁法等地质化探方法。
通过采用一系列方法,对地下各种性质的变化进行研究,包括地球电磁场、地热、地下水流、地表形貌及地球的重力场等方面,找到油气藏的准确位置。
此外,还有远隔探测、勘探钻和重力探测、磁力探测和电磁探测等其他勘探技术。
2. 储层评价技术油气开发的关键在于储层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储层评价技术是对油气藏性质进行初步评价,识别储层含油气性、获得储集层地质结构信息,确定油水气的位置、分布和规模,评估储层的储集能力,判断油气开发的可行性的重要技术方法。
测井技术是储层评价的核心技术。
它利用各种工具探测井眼周围的岩石性质,检测不同岩石中的有效性质,根据岩石中所包含的油和气,来判断储层的大小和分布,预测油气产量和采收率。
测井技术是储层评价的一项精密科学,其井下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的性能和品质,直接影响储层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其次,有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勘探、气田地质、岩心和样品分析、地面调查等储层评价技术。
3. 技术趋势现代油气勘探技术已经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改进,进入了高技术时代。
同时,油气资源有限,勘探难度越来越大,技术难度越来越高。
科技的发展,为油气勘探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包括数值模拟、三维可视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将成为未来提高油气勘探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油气勘查与评价实习指导书中国地质大学

主要分布于龙首山。上部为钙质板岩、千枚岩、厚层状石灰岩,下部为石英岩、薄层石 灰岩、绿色片岩及凝灰岩。产叠层石化石。在金昌地区,震旦系为基底,岩性为青灰色、灰 白色、深灰色白云岩与灰质白云岩。厚度大于 4184m。与下伏前震旦系呈不整合接触。
3. 古生界
主要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组成,为一套以砾、砂岩、千枚岩、板岩为主 的变质岩系,主要出露于盆地周边,在盆地内也有分布。
4
圈闭资源量=圈闭面积×油层厚度×充满系数×单储系数 =圈闭含油面积×油层厚度×单储系数 式中,充满系数表示含油气面积与圈闭面积的比值,通常油气不会把整个圈闭充满,而只充 满圈闭的一部分,对背斜圈闭一般取 1/2—1/3,对与断层有关的圈闭,一般取 1/4—1/5; 在本次实习中,背斜圈闭的充满系数取 1/2,断背斜和断鼻圈闭的充满系数取 1/4,断块圈 闭的充满系数取 1/5。单储系数为单位含油面积、单位油层厚度所充填的地面石油的数量, 104t/km2.m。 作为圈闭资源量计算和经济评价的资料基础,圈闭描述贯穿于圈闭预探阶段的全过程。 圈闭描述的主要目标任务是随着勘探阶段的进展而不断对圈闭构造、储层和油气富集条件进 行分析研究,为提交精度不断提高的资源量和预测储量评价数据、分析圈闭风险条件和经济 评价、优选有利圈闭、适时为勘探目标计划提供依据。描述的主要内容有:(1)圈闭构造描 述;(2)圈闭储层描述;(3)圈闭含油气条件及保存条件描述;(4)圈闭发育和成藏条件描 述。
分析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5
实习一、二附件 潮水盆地油气地质资料
实习以中国西部河西走廊的潮水盆地为例。 潮水盆地位于河西走廊东段以北,地跨甘肃、内蒙古两省区,面积 18180km2,主体处于 阿拉善台隆北部过渡带,北部与内蒙-天山褶皱带相邻,南部与河西走廊过渡带相接,西部 为塔里木地块,东部为鄂尔多斯地块(附图 1)。
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

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成为热门话题。
油气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正确认识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的重要性,探索更科学、可持续的开采方式对于实现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油气勘探是指通过研究地下地质结构和性质,寻找并发现油气资源的过程。
这是一项复杂而又高风险的工作,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知识。
地质勘探技术是油气勘探的核心,它涉及到地震勘探、测井技术、岩心分析等诸多领域。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研究人员能够分析地下地质结构,判断潜在油气层位,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然而,油气资源评价并不仅仅是地质勘探的继续。
它是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油气资源的规模、品质和可采储量等方面的工作。
资源评价不仅仅是对勘探工作结果的总结,更是为决策者提供关于油气资源分布、开发潜力和可行性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资源评价,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油气资源开发的规划,并制定出科学而有效的开发策略。
在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过程中,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地震勘探所获取的数据,包括地震剖面和速度模型等,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和解释,帮助研究人员揭示地下地质结构,进而确定油气的分布情况。
而测井数据则提供了有关岩石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等方面的信息,为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岩心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岩心样品中的油气组分、孔隙结构和岩石类型等,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油气资源的质量。
同时,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在油气勘探和开采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合理利用地下资源,制定科学的开采方案,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将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相结合,实现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总之,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是实现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8章-油藏综合评价

f t tma
或者
Z
t f
1 tma
f
1
tma t
m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 f t
1
对于纯岩性, f、ma、t f、tma 均已知,故Z可表示为声波 时差 t 的单值函数。不难看出,当 0时,Z V ma ma,当 1
时,可得流体的声阻 Z fVf f / t f 。因此可以计算出不同岩 性的理论声阻抗曲线。岩性不同Z不同,特别是天然气的声
一、数据网格化技术
运用计算机绘制等值图时,需在所研究的区域内建立 相互垂直、距离相等的网格线,然后根据绘图参数在各控 制点的数值估计出网格各节点的该参数值。这就是绘图数 据的网格化过程。
数据网格化的方法一般是:
1.按一定的规则对估计点(节点)周围的绘图参数进行 加权平均。
2.多项式内插法。 3.利用克里金技术形成网格化数据。这种方法实际上
节
油藏描述中的单井测井评价是逐点进行的,解释 成果参数的数据量非常大,同时有些参数也不能按层 反映储集层的特性。为了便于计算分析与作图,需要 对每口井的解释参数作某些简化处理,以提供按储集 层或油层组为单位的解释参数,则需要以尽量少的有 代表性的参数对储集层进行描述。对单井参数进行简 化的过程叫参数集总。
2.地层反射系数的计算
对于一个地层界面,其反射系数与界面的物理性质和波 的入射方向有关。当波垂直入射时,在两介质的分界面上反 射波和透射波能量的分配是由两介质的声阻抗决定的,并用 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来描述。
反射系数R为反射波振幅A1与入射波的振幅A0之比,它 与两介质的声波阻抗之差成正比,即:
R A1 Z2 Z1 b2V2 b1V1 A0 Z2 Z1 b2V2 b1V1
《油气藏评价》课件

3
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
讨论实施油气藏开发所需的关键技术、设备和方法。
第五分:油气藏评价的应用
油气公司的发展决策
说明油气藏评价对于油气公司制定 发展战略和决策的重要性。
能源战略的制定
解释油气藏评价在能源战略制定中 的应用和决策过程。
油气工作者的进修与发展
讲述油气藏评价对油气工作者进修 和发展的指导作用。
《油气藏评价》PPT课件
这是《油气藏评价》的PPT课件,将为您介绍有关油气藏评价的基本知识和重 要内容。您将了解到油气藏的概念、分类、储层特征以及勘探与开发的过程。
第一部分:介绍油气藏
概念与分类
解释油气藏的含义,并介绍其 常见的分类方法。
储层的形成与特征
探讨油气储层是如何形成的, 并描述其特征和性质。
勘探与开发
讲解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过程, 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步骤和技 术。
第二部分:油气藏评价的基本内容
1 油气资源量评价
介绍如何评估油气藏中的资源量,以支持决策和规划。
2 油气储量评价
讲解评估油气储量的方法,以及与储量计算相关的因素和工具。
3 油气藏分布与规模评价
探讨油气藏的分布模式和规模评价方法,以帮助识别潜在的生产区域。
结束语
总结油气藏评价的基础和重要性,并探讨未来油气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三部分:油气藏评价的方法
地质方法
使用岩石学、古地理学和地球物理学等方法来评价油 气藏的地质特征。
工程方法
包括储层物性测试、动态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等工程 手段来评价油气藏。
第四部分:油气藏预测与开发
1
油气藏预测与评价的重要性
说明油气藏预测与评价对于有效开发和生产的重要性。
油气勘查与评价

一、名词解释1、油气资源:在自然条件下生成并赋存于天然地层中,最终可通过各种方式与方法被人们开采利用的石油与天然气的总体2、油气勘查:对油气资源普查与勘探的总称3、油气资源评价:指在特定的时期与技术条件下对油气资源描述与测算4、油气勘查程序:油气勘查中阶段与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勘查工作实施的先后顺序5、油气勘查阶段:针对不同勘查对象分析步骤,分时期、分勘查方法进行,并按任务与评价结果划分出的相对独立的阶段勘查过程6、油气资源评价目标:即盆地、区带、圈闭、油气藏,评价结果可信度随评价目标的缩小与勘查对象工作量投入的增加而逐步提高7、油气资源量:地壳中天然生成并聚集的石油与天然气的数量8、总资源量:在某一特定时间,估算的地层中已发现与尚未发现的油气聚集的总量,为地质储量与远景资源量的总与9、远景资源量: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统计成类比估算的尚未发现的资源量10、潜在资源量: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具有含油气远景的各圈闭逐个逐项类比所得出的远景资源量11、推测资源量:从总资源量中扣除已发现的储量与潜在资源量厚的剩余量,为目前尚未发现的勘探目标内所蕴藏的资源量12、储量: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的统称13、探明地质储量: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田)可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14、控制地质储量:在圈闭预探阶段探井获得公鸭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15、预测地质储量: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田)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低的地质储量16、可采资源量:在给定的经济——技术与政府法规条件下,预期能从储集体中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数量二、填空油气勘查技术分为五大类与十四亚类:(1)地面地质调查技术:地质调查技术、油气显示调查技术(2)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重磁电法勘探技术、遥感技术(3)地球化学勘探技术(4)井筒勘探技术:钻井技术、测井技术、录井技术、井下测试技术(5)实验室分析技术:沉积、地层与构造分析技术、烃源岩分析技术、储层分析技术、盖层分析技术、流体分析技术2030年前油气勘查领域重点研发的六类技术:(1)可控源电磁技术CSEM(2)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与快速处理具有高信噪比的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技术(3)对超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与处理地震数据采集密度与处理效率持续改进(4)盐下地震成像技术(5)地震波动理论研究(6)“地震搜索引擎”自动化地面地质调查包括:地质调查技术、油气显示调查技术地震勘探的三个重要环节:野外资料采集、室内资料处理、综合解释研究探井分类:1、盆地区域概查阶段的科学探索井、基准井与参数井2、圈闭预测勘探阶段的预探井3、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的评价井地面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重、磁、电勘探、地震勘探等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指:测井技术与方法勘探技术的发展遵循“三高一准”原则: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度、准确成像地质录井包括:岩屑录井、岩心录井、钻时录井、荧光录井、综合录井、地球化学录井等常规地质录井主要包括:岩屑录井、岩心录井、钻井液录井等人工方法井下测试类型:电缆式重复地层测试、中途测试、完井测试通用地质类比法包括:1、储量密度系数法2、聚集系数法3、评分法4、沉积速度法5、油田模型法地质风险分析方法包括:主观概率法、定型排队法、勘探成功率法三、简答简述《油气勘查评价》的主要内容(1)油气勘查与资源评价的概念、相关的基本理论与通用原则,油气勘查、勘查技术与资源评价的发展历史与趋势(2)油气勘查各类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运用原则与希望达到目的,说明各类技术的使用范围与条件(3)油气勘查的程序、勘查阶段的划分,油气勘查阶段特点,任务与技术布置原则、安排(4)盆地勘查与评价的目的及意义,盆地勘查技术的部署与使用,盆地评价方法以及描述、模拟与资源量计算方法(5)油气资源评价的目的及意义,资源分类与评价的通用方法,各类评价方法的系统阐述以及相关流程与实例(6)区带的概念以及区带勘查与评价的目及意义、区带勘查技术的部署与使用以及区带描述与资源量计算的主要方法(7)圈闭勘查与评价的目的及意义,区带勘查技术手段,圈闭描述方法,圈闭风险分析与圈闭资源量计算等(8)油气藏勘查与评价的目的及意义,油气藏勘查的原则,勘查方法的使用与工作部署,油气藏描述方法、建模技术与储量计算方法等(9)油气勘查的风险性与科学性,油气勘查决策的内容及勘查决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0)油气勘查经济评价的原理与方法,不同勘查阶段与对象的经济评价模型,油气勘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按地质单元的规模与勘查程度划分出哪几个级别的油气勘查对象?如何定义?(1)盆地: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的基本场所(2)区带:盆地内油气聚集的成因单元(3)圈闭:油气勘查的基本目标(4)油气藏:油气勘查的最终目标油气评价的一般原则有哪些?(1)成因原则:指在进行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所遵守的从油气生成到运移、再到聚集成藏的基本原则,就是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的基本原则(2)黑箱原则:把油气藏的形成过程瞧做一个黑箱,试图在测量的地质变量与油气储量之间寻找对应关系(3)木桶原则:控制油气藏存在的生、储、盖、圈、运、保各因素及其时间配置个条件都存在时,油气藏才存在(4)地质滤波原理:不同油气勘探阶段,其评价参数的准确度就是不一样的(5)测不准原则:对于盆地与圈闭而言,油气资源量与空间位置两者不可兼得油气勘查的基本理论(1)油气成因与聚集理论:油气勘查中预测与评价的根本(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3)区域性与循序渐进的思想:由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的区域性所决定(4)对立统一与优化准则:a、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b、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c、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d、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e、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近代世界油气勘查史可划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油气勘查具有哪些特点?(1)油气田勘探的原始发展阶段(1859年以前)(2)油气田勘探的快速发展阶段(1859年——1960年)(3)油气勘探的稳定发展阶段(1960年——)世界油气勘查的发展方向有哪些?(1)近期全球部分地区油气勘探进展:非洲、大洋洲、欧洲、远东地区、拉丁美洲、中东均有进展(2)成熟盆地勘探现状:a、在情况复杂、勘探难度大的地区应用新的地质模型与新技术b、在成熟盆地,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重新采集,或利用新技术对老资料重新处理、解释,重新认识老探区,使成熟盆地又有新的发现c、成熟盆地新的成藏组合与圈闭类型的发现,开辟了新的勘探领域d、成熟盆地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使其再现生机e、对成熟盆地的新认识开辟了新的勘探领域(3)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现状:a、稠油、油砂与油页岩资源越来越受重视b、煤层气勘探的实质性进展c、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方法的新突破(4)深水油气勘探热潮油气勘探技术有哪些新进展?(1)虚拟露头技术有了新进展(2)基于DNA的油田微生物群分子测量技术(3)将先进的空间热辐射与反射雷达仪用于油气勘探中地面地质调查的目的查明盆地的大地构造属性、区域构造、地层分布与沉积环境以及生储盖等成藏条件与油气显示,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勘查对象(区带、圈闭与油气藏)的专项研究,同时考察区内的政治、人文、地理、气候及经济环境等,为进一步勘探及其她勘探手段的运用提供依据与意见地面地质调查的任务、内容、方法就是什么?任务:(1)查明盆地的大地构造属性、构造格架、地层分布与沉积环境(2)分析生、储、盖等成藏条件与调查油气显示(3)采集与上述研究任务相关的各类样品用于室内研究与分析测试(4)了解调查区内的政治、人文、地理、气候及经济环境,为油气勘查决策服务内容:区域地质调查、成藏条件调查、油气显示调查方法:踏勘——实测地层剖面——地质填图——油气显示调查——标本与样品的采集——野外工作检查与验收——总结地震资料解释贯穿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哪些环节?(1)大区评价——确定有利盆地(2)盆地评价——确定有利含油气系统(3)含油气系统评价——确定有利成藏组合带(4)成藏组合带评价——确定有利目标(5)开发早期评价——确定开发方案(6)开发晚期评价——确定调整方案地震勘探的地震概查、普查、详查、精查或三维地震部署阶段就是如何划分的?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盆地、区带、圈闭与油气藏四个勘探对象(1)概查:一般在一个勘探新区,结合地面地质调查与其她资料,查明盆地的地质结构,确定含油气的远景区,并为部署参数井与基准井提供依据(2)普查:在终有含油气远景的地区,配合钻井及其她资料,一方面基本搞清基底以上各构造层基本形态,主要断裂展布,划分区域构造与二级构造带,初步划分时间地层单位;另一方面通过区域地震地层学分析,进行沉积相研究,预测生油与储油条件,为优选有利区带、确定探井井位提供依据(3)详查:在有利区带上开展的,查明二级构造带上圈闭的形态与基本要素,通过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寻找岩性圈闭与其她非构造圈闭,结合井资料,开展储层横向预测,研究储层的分布与厚度变化,为圈闭描述与评价服务,为提供有利局部构造、断块或潜山等提供地质依据(4)精查或三维地震部署:在勘探后期的油气藏评价或复杂类型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阶段,为进一步查明油气层构造形态与内部结构,进行储层参数地震反演,研究油气层物性提供资料地震勘探可解决油气勘查中哪些地质问题?查明深部目的层构造形态,地层划分与岩相分析,储层识别与烃类直接检测,为油气勘查提供了大量喝系统的地质信息重力勘探可以解决哪些地质问题?(1)研究地壳深部构造,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划分成矿远景区(2)掩盖区的地质填图,包括圈定断裂、断块构造、侵入体等(3)广泛用于普查与勘探可燃性矿床(石油、煤、天然气)(4)查明区域构造,确定基底起伏,发现盐丘、背斜等局部构造(5)普查与勘探金属矿床(铁、铬、铜、多金属及其她),主要用于查明与成矿有关的构造与岩体,进行间接找矿(6)常用于寻找大的、近地表的高密度矿体,并计算矿体的储量、工程地质调查,如探测岩溶,追索断裂破碎带等小比例尺、中比例尺的重力异常资料分别可以解决哪些地质问题?(1)小比例尺(1:100万~1:50万):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划分构造单元,在沉积覆盖区快速经济地圈定出油气远景盆地的范围(2)中比例尺(1:20万~1:10万):可以划分盆地内的次一级构造,进一步圈定出有利于油气藏形成的地段,寻找有关的局部构造目前遥感技术可分为哪两类?分别用在油气勘查的哪两个阶段?(航空遥感、卫星遥感)普查阶段:(石油地质构造信息分析技术)遥感用于区域勘探,通过对研究区进行遥感地质构造解译,分析不同构造层次,反演各期次应力场,从而探讨盆地形成的时空规律及形成机制,预测含油气构造带分布详查阶段:(烃类微渗漏直接检测技术)遥感以提取油气藏的烃类微渗漏信息为主,而这类信息很微弱,因此要从下面两方面加强研究。
油气资源勘探与评估

油气资源勘探与评估在现代社会中,能源资源的供应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油气资源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掌握油气资源的勘探与评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油气资源勘探与评估为主题,探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一、油气资源的重要性油气资源是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中最重要的能源,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它在燃料、能源和化工原料等方面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此,掌握油气资源的勘探与评估技术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油气资源勘探技术1. 地表地质方法:地表地质方法是最早也是最基础的油气资源勘探方法之一。
通过对地质地貌、地表岩层和地质构造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判断油气储层的存在与分布情况。
2. 非地震探测技术:非地震探测技术以地电、磁、重力、电磁这些非声波方法为主要手段,可以探测油气隔层、密度、电阻率等特征参数,从而推测油气资源的赋存情况。
3.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当前最主要、最有效的油气资源勘探方法之一。
通过放置地震探测仪器,记录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情况,并利用地震反射、折射等特性,推断油气储层的存在与分布。
三、油气资源评估技术1. 复原储量法:复原储量法是最常用的油气资源评估技术之一。
根据油气田地质特征和探明储量,通过地质概率分析、动态评价等方法,估计油气田的剩余可采储量。
2. 统计模型法:统计模型法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建立多参数统计模型,研究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与规模,提高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储层储量评估技术:储层储量评估技术是针对油气储层特性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等参数的分析和计算,评估出储层的有效储量。
四、挑战与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油气资源勘探与评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然而,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勘探难度增加、资源开发环境复杂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开拓新的勘探技术和评估方法,以满足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
总结:油气资源的勘探与评估是现代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储集参数求取:按照单井测井资料数字处理1、流油程气的藏相的概关念规 范,与岩芯试验相结合,描述含油气储集体的岩性、矿物成
分及物性变化,高质量求取储集层有效厚度、孔隙度、含油
气饱和度、渗透率与泥质含量等参数。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五、油气藏描述的内容和程序
3、储集体描述
(3)储集体横向追踪:主要基于高精度地震资料,经过相位校
§1 油气藏勘查和评价的任务、程序及技术方法1、油气藏的概念
一、任务
综合运用各种资料,对油气藏的构造、储层和油气分布等进行滚 动式动、静态和宏、微观综合研究,提交探明储量和控制储量, 为油气田开发做好准备。可进一步分解为:
(1)查明主要目的层的构造形态、断层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和纵向上切割的 层位、局部高点与断块分布等;
发展阶段:以测井为主体的评价阶段(20世纪70年代)、 多学科协同描述(20世纪80年代)和多学科一体化的现代 油藏描述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分类:勘探阶段的油藏描述(早期油藏描述)、开发早期 阶段的油藏描述和开发中后期阶段的油气藏描述 。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一、油气藏描述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建立含油气地质体模型,描述油气藏形态,揭示油
成条件和油、气、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确定油
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
查干凹陷巴润断鼻带油藏分布模式
酒西盆地伸展型构造样式与伸展 型油气藏类型
பைடு நூலகம்NW
11
22
13
断层 预测 不整合面
油气藏
①鸭儿峡基岩油藏②不整合遮挡油藏③鸭儿峡构造—岩性油藏
1 断鼻油气藏; 2潜山油气藏: 3 断块油气藏
④柳沟庄白云岩裂缝油藏‘⑤背斜油藏
§1 油气藏勘查和评价的任务、程序及技术方法1、油气藏的概念
二、程序 2. 评价井钻探 评价井是在已经证实有工业性油气的圈闭以及地震详查的基础上,
以查明油气藏类型、评价油气田规模、生产能力以及经济价值 为目的的探井。 评价井钻探的主要地质任务: ① 查明油气层的形态与展布特征,确定油气水边界及油气水界面, 探明含油气范围。 ② 建立油气层的岩心综合剖面,综合确定油气产层的厚度与有效 厚度下限,查明储油气层的岩性与物性特征及其“四性”(岩 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关系。 ③ 采集油气藏内部流体特征资料。 ④ 获取油气试油试采资料,如产能、压力、温度、油气藏工程参 数等。
取得地面和地下油、气、水性质,并尽可能地进行层间和
井间的对比分析,确定流体性质的变化规律。
(4)油气层压力特征分析:按照压力资料获取的1标、准油气规藏范的,概取念 全取准油气层的压力资料,获得准确的原始地层压力;利用 高压物性PVT资料获取原始饱和压力;结合RFT(FMT)资 料了解压力梯度变化,查明压力系统。
§1 油气藏勘查和评价的任务、程序及技术方法1、油气藏的概念
二、程序 3. 油气藏评价
探明油气藏和流体的空间范围和性质,提交探明和控制储量。 ①油气藏地质评价:评价圈闭特征、储集层特征、流体特征,建
立油气藏构造模型、储集层结构模型、储集层参数模型、流体 分类模型。 ②储量与经济评价:包括储量参数确定、储量计算及储集性能和 产能评价。 ③开发特征评价:包括温度特征、压力特征、驱动类型、生产特 性,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措施和开发方案奠定基础。
第八章 油气藏勘查与评价
Hydrocarbon Reservoir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2010年4月
油气藏勘查与评价
§1 油气藏勘查和评价的任务、程序及技术方法
• 任务 • 程序 • 技术方法
§2 油气藏描述
• 目的与任务 • 阶段划分 • 基础资料 • 主要技术 • 内容与程序 • 成果表述
五、油气藏描述的内容和程序
2、地层沉积描述 (1)地层分布研究:利用发现井和评价井的测井和分析化验资
料,确定地层层序,进行地层对比;结合高精度的地震资料 识别地层超覆、剥蚀及岩性与厚度的变化。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充填上超
削蚀特征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五、油气藏描述的内容和程序
和地震储层横向预测的相互结合。 (4)油气藏综合评价技术 分析油、气、水性质与分布特征和油气层温压系统、油气井产
能等,查明油气藏类型、驱动类型、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 总结油气成藏规律,建立油气藏地质模型。 (5)计算机技术 油气藏描述计算机软件系统、油气藏描述数据库、数据处理技 术和成果显示技术等。
正的保持振幅地震处理和特征反射波地质含义分析,通过
VSP声波合成记录、波阻抗曲线及地层倾角测井的已知深度
刻度地震剖面的深度和相位的倾角、倾向,标定已知油、气、
水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和纵横向分布,结合地质资料对油
气层或油组作横向追踪,并描述其形态、厚度变化和连续性。
(4)孔隙度或饱和度纵横向变化分析:利用高精度地层信息,
②一井多探:一口井能尽量兼顾揭示多层油气层,以少打井,提高工作效率和 经济效应。
③主体探明: ④优先钻探:对可能存在的复合圈闭(如地层或岩性一构造)或潜在的储集层
(如礁、滩等)要优先部署,重点评价,以迅速查明圈闭类型,或利用兼 探发现潜在的储集层;优先钻探用户或集输管网附近的评价井。 ⑤开发早期介入:尽早地将油气藏开发地质问题向勘探阶段延伸。
气藏内部结构和油气分布状况,指导勘探部署,以尽可能 少的探井,控制和探明更多的石油天然气储量。 任务:阐明油气藏的构造面貌、沉积相和微相的类型与展 布、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和大小、储层参数分布和非均质性 及其微观特征、油藏内流体性质和分布,乃至建立油藏地 质模型、计算油气储量和进行油藏综合评价。
§2 油气藏描述
进行特殊处理,分析储集体的孔隙度纵横向变化;条件许可
时预测含油气饱和度。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五、油气藏描述的内容和程序
4、油气藏盖层描述
描述盖层岩性、厚度、孔隙度、连续性、产状及与储层的关系等。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五、油气藏描述的内容和程序
5、油气藏与油气分布特征描述
(1)油气藏类型分析:在圈闭描述的基础上,分析油气藏形
1、油气藏的概念
四、油气藏描述的技术
(1)单井综合评价技术 地层、沉积、储层、盖层、油气藏性质等基础研究及测井解释
和储层“四性”(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关系研究等。 (2)圈闭精细描述技术 构造地质建模、构造精细解释及精细速度场等的综合研究 (3)储层描述技术 野外露头试验区储层建模、单井储层综合评价、测井储层评价
二维或三维地震资料修订圈闭形态图。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五、油气藏描述的内容和程序 1、圈闭描述 (4)圈闭对油气控制作用分析:根据地震、地质、测井、试油、
分析化验等方面的信息资料综合分析圈闭和断层对油气聚集
的控制作用,描述主断层的断面形态和深浅层的圈闭偏移。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1、油气藏的概念
二、油气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1)以油气藏上的地震信息为主,以从第一口发现井开始取
得的各项资料为内容,在过井的地震剖面上进行严格标定, 充分利用地震信息展开的油气藏框架描述,主要研究内容包 括油气藏构造与储层特征、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计算控制储 量、油气藏技术经济评价、油气层损害评价及油气层低产原 因分析等。第一阶段结束,提交控制储量和评价井位意见。 (2)以油气藏(田)上评价井取得的各项资料为骨架,在多井 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所展开的油气藏描述,主要研 究内容包括三维地震解释、精细构造分析、多井综合评价、 油气藏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及探明储量计算等。第二阶段结束, 提交探明储量。
§1 油气藏勘查和评价的任务、程序及技术方法1、油气藏的概念
三、技术方法 地震精查 评价井钻探 油气藏描述 储量计算 油气藏综合评价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定义:对油气藏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以沉积学、构造地 质学、储层地质学和油气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 质、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以现代油气勘探技术 和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对油气藏进行定性、定量描述和评 价的一项综合研究方法技术。
五、油气藏描述的内容和程序
2、地层沉积描述 (4)地震相展布分析:研究沉积相、单井相与地震合成记录、
声波阻抗、反射系数为主的地震信息的对应关系,建立地震 相模式,并描述相在三维空间中的展布。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五、油气藏描述的内容和程序
3、储集体描述
(1)油、气、水层解释及油气水系统划分:利用数字测井,结 合岩芯观察、分析化验、地层测试、试油试采等资料,进行 油、气、水层解释及油气水系统的划分。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三、油气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尽可能地充分利用一切资料,并按标准规范建立高精度二维地
震或三维地震数据库、单井岩性库、数字测井成果数据库、 地质测试资料数据库、分析化验数据库、勘探综合数据库、 井位及测线位置数据库等数据库,为高质量的进行油气藏描 述与评价奠定资料基础。
§2 油气藏描述
井相模式,并进行单井沉积相(亚相或微相)划分与分析。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五、油气藏描述的内容和程序
2、地层沉积描述 (4)地震相展布分析:研究沉积相、单井相与地震合成记录、
声波阻抗、反射系数为主的地震信息的对应关系,建立地震 相模式,并描述相在三维空间中的展布。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2 油气藏描述
1、油气藏的概念
五、油气藏描述的内容和程序
5、油气藏与油气分布特征描述
(2)含油气边界确定:利用地震横向预测技术,结合数字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