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货作业流程

配货作业流程
配货作业流程

一、配货作业流程图:

二、生产安排

1、责任执行人:计划员、组长

2、主要内容:

①订单集成管理部根据内部订单、货源的预期供应情况、公司的生产能力、人员、设备状况,制订出生产计划,明确生产日程安排、相应的物料需求计划等。同时下达生产任务单给配货部相应班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日产量、生产批号、所需物料、作业标准等。

②生产组长接到计划下发的制造单后,认真阅读核对工单和交期、订单数量,根据生产计划内容,视操作要求安排能胜任的人员;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将生产任务分配到单个工位。

3、相关程序:“生产计划制订程序”

4、相关记录: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工单

三、领、发料

1、责任执行人:水蜘蛛

2、主要内容:

①仓库根据生产计划的单位产量及定额发料到生产班组(或生产班组根据生产任务单的要求到仓库办理领料手续)。

②生产班组相关人员(水蜘蛛)确认规格、品种、数量。

③水蜘蛛根据生产工单安排,将物料配套发放到单个作业工位。

3、相关程序:

4、相关记录:生产工单

四、作业准备

1、责任执行人:组长

2、主要内容人:

①组长在确认制造单后,查找样品及作业指导书,确定生产及注意事项。

②作业开始前,进行设备点检,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

③领用工具、夹具、工装等;

④检查作业指导书是否齐全,原料、配件是否齐全,规格牌号是否正确。

3、相关程序:“设备管理程序”,“工、装、夹具管理程序”,“过程控制程序”

4、相关记录:工具领用记录

五、作业准备验证

1、责任执行人:操作工、组长、检验员

2、主要内容:

①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加工首件产品,操作人员做好首件产品后,经组长确认,并由检验员按要求进行首件检验。

②可采用与末件或标准件比较的办法。

③组长、检验员均需在首件检验单上签字确认。

3、相关程序:“作业准备验证程序”

4、相关记录:首件检验报告

六、配货作业

1、责任执行人:作业员、水蜘蛛、检验员

2、主要内容:

①操作人员在首件合格后,严格按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批量生产,将合格产品放到规定容器或指定待检区;

②填写好生产工单等有关生产记录;

③作业员每一产品出来后必须自检。

④下道工序的操作人员负责转运、接受上道工序加工完成之产品,并清点数量、检验质量;

⑤生产过程中,组长需巡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⑥生产出来的产品应摆放规范,不可堆叠碰撞。

⑦保持生产现场环境整齐、清洁;

⑧产品质量部有关人员作好过程质量监控。

3、相关程序:“过程控制程序”

4、相关记录:生产工单、产量统计表等

七、过程检验

1、责任执行人:作业员、组长、检验员

2、主要内容:

①操作人员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自检、互检,填写自检记录(规定工序),标明不合格品的数量、原因;

②将不合格品放到指定的不合品区或不合格筐中。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

③组长进行巡查,检验员进行巡检,并做好巡检记录。

3、相关程序:“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

4、相关记录:自检记录、巡检报告

八、包装

1、责任执行人:作业员、组长

2、主要内容:

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产品包装,核对包装箱上的产品规格、名称、条形码等是否正确;说明书是否遗漏等。

九、成品检验

1、责任执行人:组长、检验员

2、主要内容:

①在产品完成后,由相关品质检验人员负责进行成品检验,填写成品检验记录,并出具成品检验报告;

②成品入库前,生产组长做好相应的标识;

③成品检验必须保证零缺陷,必要时应进行100%检验。

3、相关程序:“最终检验和试验程序”

4、相关记录:成品检验报告,成品检验记录

十、入库

1、责任执行人:物料员、仓管员

2、主要内容:

①生产组长凭成品检验报告到仓库办理入库手续,仓库作好相应的成品标识;

②未经检验合格不得入库;

③避免混批。

3、相关程序:“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4、相关记录:入库单、成品检验报告

十一、批生产结束

1、责任执行人:水蜘蛛、组长

2、主要内容:

①清理剩余零配件、原材料,合格品返仓;

②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管制程序处理;

③设备维护和保养。

3、相关程序:“设备维护保养程序”

4、相关记录: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十二、不合格品的处理

1、责任执行人:作业员、水蜘蛛、组长、检验员

2、主要内容:

①当作业过程出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隔离,放到指定的不合格区、筐中,并标识数量、原因;

②产品质量部进行不合格品评审,必要时可请技术、生产、业务等相关部门参加;

③可以返工的由生产单位按“返工返修指导书”处理,不能返工、返修的报废处理;

④质量部对返工、返修的产品重新检验

⑤填写不合格品记录表,以便统计质量故障、质量成本和过程质量;

⑥对返修的成品由生产单位提交让接受申请,由销售部与顾客征得同意后,才能供货。

⑦如推测不合格品已经交付,应立即通知顾客。

⑧针对不合格情况质量部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重复发生类似不合格。

3、相关程序:“不合格品管制程序”“纠正预防控制程序”“品质记录程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