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9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2019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6.94
491
79.39% 81.24%
4.47
468
79.60% 86.76%
4.95
4 2
0 超大城市
特大城市
Ⅰ型大城市
Ⅱ型大城市
济南市 昆明市 贵阳市 保定市
370
78.50% 84.19%
6.93
308
85.75% 95.46%
8.17
291
88.71% 84.51%
8.82
275
83.18% 65.47%
时间说明:全天 06:00-22:00 早高峰07:00-09:00 晚高峰17:00-19:00 无特殊说明,本报告统计时间均为2019年4月1日~2019年6月30日
分析范围:
360城市+全国高速
选取
选取
地面交通50城
公共交通25城
编制说明
Report description
更新说明
公共道路交通:增加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运行评价
常发拥堵 路段里程

高峰平均 速度
交通健康指数
5
编制说明
Report description
更新说明
人车出行活跃核心区(人+车大数据全息勾勒城市核心区边界)
人流
高德LBS定位数据
车流
高德地图驾车数据
人车出行活跃 核心区
紫色填充区域
注:如无特殊说明,城市研究范围以此区域为准
6
目录
Catalog
01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运行分析
城市道 路公共 交通
出行 速度
公交全天运营速度
社会车辆与公交车 速比
全市全天线路运营 速度波动率

太原公共交通客运量综合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太原公共交通客运量综合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太原公共交通客运量综合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引言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太原公共交通客运量综合情况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轨道交通客运量,出租汽车客运量,轮渡客运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太原公共交通客运量综合情况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太原公共交通客运量综合情况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

太原公共交通客运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太原公共交通客运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太原公共交通客运量综合情况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第一节太原公共交通客运量综合情况现状 (1)第二节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指标分析 (3)一、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现状统计 (3)三、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占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比重统计 (3)四、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同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太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指标分析 (7)一、太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太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占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太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太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太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同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太原轨道交通客运量指标分析 (11)一、太原轨道交通客运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太原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太原轨道交通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太原轨道交通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太原轨道交通客运量同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指标分析 (15)一、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现状统计 (15)三、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占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比重统计 (15)四、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同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太原轮渡客运量指标分析 (19)一、太原轮渡客运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轮渡客运量现状统计 (19)三、太原轮渡客运量占全国轮渡客运量比重统计 (19)四、太原轮渡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太原轮渡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轮渡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轮渡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太原轮渡客运量同全国轮渡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太原公共交通客运量综合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占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太原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同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太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太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占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太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太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太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同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太原轨道交通客运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太原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太原轨道交通客运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太原轨道交通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太原轨道交通客运量同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占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同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表33:太原出租汽车客运量同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太原轮渡客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轮渡客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太原轮渡客运量占全国轮渡客运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太原轮渡客运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太原轮渡客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轮渡客运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轮渡客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太原轮渡客运量同全国轮渡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报告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报告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报告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道路交通事故如同一个个无法忽视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注意安全。

作为一名幼儿相关工作者的我,每天都在提醒家长们要照顾好孩子,同时我也要关注孩子们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

今天,我就近几年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引起大家对于交通安全的重视。

一、事故概况根据我国交通管理部门统计,近几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

201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8.2万起,同比增长3.9%。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27.5万起。

2021年,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再次呈上升趋势,达到29.1万起。

二、事故原因分析1.酒驾、醉驾:酒驾、醉驾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酒驾、醉驾事故4.5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15.7%。

这些事故中,大部分都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疲劳驾驶:疲劳驾驶也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长时间驾驶容易导致驾驶员精神疲惫,反应迟钝,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疲劳驾驶事故3.2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11.2%。

3.闯红灯:闯红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交通拥堵,提高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闯红灯事故2.8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9.5%。

4.违章行驶:违章行驶包括逆行、超速、违章停车等行为。

这些违章行为不仅扰乱了交通秩序,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违章行驶事故2.3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7.8%。

三、事故人群分析1.驾驶员:年轻驾驶员由于缺乏经验,遇到突发状况时容易惊慌失措,发生事故。

2019年至2021年,18-25岁的年轻驾驶员共发生事故1.8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6.1%。

2.外卖、快递骑手:随着外卖、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外卖、快递骑手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人群。

2019-2021年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2019-2021年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2020-2021年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Update description城市计算范围:人车出行活跃核心区( “人+车”大数据,全息勾勒城市核心区边界)人流车流LBS 定位数据地图驾车数据人车出行活跃核心区紫色填充区域POI 、AOI基础数据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Update description城市公共交通:利用 “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 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运行进行综合评价城市公共交通公交全天运营速度社会车辆与公交车速比全市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地面道路交通:利用 “交通健康指数” 对城市地面道路交通健康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诊断时间空间效率交通报告50主要城市选取标准:城市发展 交通体量注:1.“在途车流密度”统计方法为:城市核心区范围内平均每公里 每分钟在道路上行驶的去重车辆数,统计时段为6点-22点;2. 城市影响力考量标准为:是否省会、直辖市、区域中心城市及是GDP城市 选取城市影响力城区常住人口 汽车保有量出行核心区面积在途车流密度指标归一化加 权计算50城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常发拥堵路段里程比交通 健康指数道路运行速度偏差率地面道路交通路网高延时运 行时间占比路网高峰拥堵路段里程比 高峰平均速度目录ContentsPART 12019年度交通出行大盘点——四大变化趋势PART 22019年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分析PART 5高德未来交通研究中心——2019年大事记PART 42019年度交通话题分析PART 32019年城市地面道路交通运行分析年度核心发现Key discovery2019年是我国交通行业不断深入改革并得到快速发展的一年,道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拥堵持续下降,高速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民出行热度持续高涨,城市群交互往来更为密切⋯⋯交通行业正朝着“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不断迈进。

根据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2019年我国道路交通运行整体呈现向好趋势。

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95%
超大城市
90% 86.50%
85%
80%
特大城市
87.91%
91.77%
大中城市(TOP10)
100% 80% 60% 40% 20%
500米步导可达性 500米站点覆盖率
75%
0%
Ӥ ۹ଠႮ᯿ဂ ‫ܖ‬౮ॠྎ‫כ‬ᇐߘ᭗ෛຒ ᮓ‫ܖ‬ᮍణ
ၹ Ղ૞ࣉଣᴡ Ղ᮷ၐ࿥ઊԄᴡ۸Ԡଢ ᮶ᴡ‫ݣ‬૞
૱ ૱૱૱૱૱ ૱૱૱૱૱࿯૱૱૱૱ ૱૱૱૱

500ᔂྍ੕‫ݢ‬ᬡ௔ 500ᔂᒊᅩᥟፍሲ
注:数据来自高德地图步导规划数据,时间范围2018年
16
02
城市地面道路交通运行扫描分析
17
“交通健康指数” 立体诊断城市病
18
“交通健康指数”计算说明
随着城市交通复杂性增加和智能交通的飞速发展,单一指标的评价和诊断已不能满足我国交通运行的多样化。高德首创城市交通病诊断的综合性评价 “交通健康指数”来全面刻画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该指数由六项交通运行指标组成,实现城市全方位立体化智慧运行诊断。该指数算法沿用国际通用的信 息熵法客观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该方法在政府权威部门、社会经济、学术领域的各类报告中得到广泛普遍应用);同时,采用TOPSIS正负理想解的计算进 行排名,最终评分结果代表各城市六宫格指标与理想值之间的接近程度。“交通健康指数”越高说明离理想值越近,城市运行相对越健康;指数越低则说 明多项指标距离理想值越远,相对越不健康。
1.000
ӳឨ ᳩဉ ᕨ‫ي‬ ॠၐ ‫ܖ‬Ղ ܿᳪ Ꭺਹଢ ‫ه‬૞ ‫ܖ‬ਘ ਘူ
1.200
ṛશᐒտ᫣ᬁ-‫ل‬Իᬩ០᭛ଶྲ
1.400
1.600
1.800
2.000

2019年1月中国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月度总结篇

2019年1月中国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月度总结篇

数说獅/ Data3、客流強度方面经初步测算,内地年每日平均客流强度为1.31 万乘次/公里,港台年每日平均客流强度为2.25 万乘次/公里,全国年每日平均客流强度为1.39 万乘次/公里。

年日均客流强度超过3.0万乘次 /公里仅有香港一家,此外年日均客流强度超过2.0万乘次/公里还有西安、台北、广州3家。

客流强度为轨道交通运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 重要的体现指标之一(另外一个是平均票价),香港地铁作为全球为数不多能盈利的轨道交通企 业之一,从其客流强度指标之高可见一斑。

4、排名2018年客流及其客流强度排名涉及4项主要指 标,分明为年日均客运量、年日均客流增长幅度、年末运营里程、年平均日客流强度,分别列出了 各家在全国与所在区域(内地或港台)的排名。

年日均客运量北京为全国与内地双第一,香港为 港台第一;年日均客流增长幅度合肥为全国与内 地双第一,桃园为港台第一;年末运营里程上海为全国与内地双第一,香港为港台第一;年平均 日客流强度香港为全国与港台双第一,西安为内 地第一。

5、综述总体而言,内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兴未艾,运营里程与客流增长仍将长期处在较大的动态变化过程中。

据初步统计,2019年内地将有温州、济南、兰州等5个城市(未计有轨、云轨等)加 入“城轨”大家庭,内地将开通新线(或延长段)共计53条(实际中个别线路或有滞后)。

此外客流数据研宄表明,线网规模较大、轨道出 行通达性好、开通历史更久、运营成熟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香港等,工作日客流远高于休 息日,说明有刚性需求的通勤客流比例高,乘客 对地铁的依赖程度高;相反,线网规模不大、轨 道出行通达性不够好、开通历史不够长、运营不 够成熟的城市,比如苏州、郑州、南宁等,表现 为以休闲观光为主的休息日客流远高于以通勤为 主的工作日客流,说明其刚性需求仍有大的培育 空间。

■2019年1月中国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月度总结篇文/阿牛本月度总结仅包含中国内地主要城市的版本,本月包含32座城市(佛山数据列入广州)中的30个,其中 温州是本月23日首次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其也成为中国内地第33座、全中国(含港台)第37 座开通城市轨道交通(不含有轨电车、云轨等)的城市。

2019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2019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数据呈现: 地面道路交通评价 —— 采用“六宫格”综合指标表示城市交通运行健康状况, 多项指标兼容GB/T 36670-2018《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交通组织方 案评价。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评价 ——“公交出行幸福指数”采用“公交全天运营速度、 社会车辆与公交车速比及全市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三项指标综合评价城 市地面公交效率。





在途车流密度
50城
注:1.“在途车流密度”统计方法为:城市核心区范围内平均每公里 每分钟在道路上行驶的去重车辆数,统计时段为6点-22点;
2. 城市影响力考量标准为:是否省会、直辖市、区域中心城市及 是否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等。
| 2019年度交通分析报告 7 | 2019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根据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2019年我国道路交通运行整体呈现向好趋势。在基础 设施建设上,城市道路总里程、高速道路总里程以及公交线网总里程同比去年都有一定 幅度上升,其中公交线网增幅最高,可达14.2%;在交通拥堵状况上,2019年全国81% 的城市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同比下降或持平,50个主要城市的高峰拥堵延时同比下降 3.6%;高速拥堵变化来看,节假日全国高速拥堵里程同比上升11.8%,平日同比下降幅 度达16.03%,整体日均拥堵里程比近三年历史新低。
年度核心发现
Key discovery
2019年是我国交通行业不断深入改革并得到快速发展的一年,道路基础设施进一 步完善,城市拥堵持续下降,高速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民出行热度持续高涨,城市群交互往来更为密切⋯⋯交通行业正朝着“安全、便捷、高 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不断迈进。
数据说明
Update description

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城市人口吸引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

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城市人口吸引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

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城市人口吸引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一、2019年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2019年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数据排名中,沿海地区与其他省会城市人口数量都增长比较快,在当地常住人口数据排名中。

重庆以3000万人口数量排名第一。

北京上海人口数量为2000多万,广州深圳成都1000万,除却北上广深的人口数量较多之外,天津、武汉、苏州、西安、郑州、杭州、长沙、青岛、南京、济南等省会城市人口数量也比较多,均在1000万以上。

另外,宁波、无锡、东莞、佛山、合肥、常州、嘉兴、厦门、珠海等城市人口数量也在百万以上。

二、2019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流动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非常住人口。

包括寄居人口、暂住人口、旅客登记人口和在途人口。

在建筑和运输部门做临时工的外地民工,进城经商、办企业、就学或从事各种第三产业劳动的外地人口,探亲访友人员,来自外地参加各种会议、展览、购货、旅游的人员,都构成了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构成、数量受城镇性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所制约。

各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革命与历史纪念性城镇,风景名胜旅游区,生产规模较大的名优土特产区,流动人口就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国家放宽了对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就业生活的限制,促进了农村人口的乡城转移,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至1990年的2135万人,年均增长约7%。

第二个阶段是1990~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1990年的2135万人增加至2010年的22143万人,年均增长约12%。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以来至今,这段时期相对缓和,2010~2015年的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约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