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合集下载

小学古诗《咏柳》

小学古诗《咏柳》

小学古诗《咏柳》小学古诗《咏柳》贺知章的《咏柳》传播较为广泛。

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这首作品的全诗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咏柳》作者:贺知章【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注释:(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8)似:好像,如同,似乎(9)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咏柳》意思: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咏柳》写作背景: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精华,为了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为了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克服学习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障碍,一些出版社约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撰写了鉴赏古典诗词的文章,以"辞典"的方式,出了不少书籍,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词典》、《元曲鉴赏辞典》、《文明清诗鉴赏词典》、《乐府诗鉴赏辞典》等。

如何阅读有关古典诗词的鉴赏文章,从而提高鉴赏水平,就成了当前青少年学习中的一个问题。

过去课文中只选过文字评论方面的文章,关于鉴赏方面的文章还没有。

编者特约请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专门撰写了《〈咏柳〉赏析》,开了这方面的先河。

古诗《咏柳》《春日》《乞巧》《嫦娥》内容翻译

古诗《咏柳》《春日》《乞巧》《嫦娥》内容翻译

《咏柳》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如同碧玉妆扮着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条万条绿色的丝带。

低垂着,在春
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剪裁出来的呢?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春日》作者:朱熹(宋代诗人)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乞巧》作者:林杰(唐代诗人)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翻译】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

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
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嫦娥》作者:李商隐(唐代诗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译】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

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
独的心。

部编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教案详解

部编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教案详解

《咏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咏柳》这首诗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诗,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旨在春天来临之际,让学生随着文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学情分析:大多数孩子已经能熟读、甚至背诵这首诗《咏柳》了。

所以,我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目标:1、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3、掌握学古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习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师:春天是个动和静相结合的季节,它像一位天使,悄悄的来到人间;它像一位画家,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图画;但是它更像是一首诗,如梦般甜蜜,如酒般香醇。

在你心目中的春天是个什么样的呢?2、我们以前还学过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你能背诵几首吗?3、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赞美春天的吧?师板书课题《咏柳》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这是一首古诗,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三、解诗题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叫《咏鹅》,咏鹅的意思是赞美鹅,那咏柳的意思就是?如果我想赞美梅花和杨树会怎么说呢?所以“咏”的意思是什么呢?那就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课题吧。

四、知诗人对于作者,你了解些什么呢?指名说。

看一看老师给你们的补充。

五、读诗文作者是怎样描写柳树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1、自由朗读古诗,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四名同学轮流读2、听你们读后,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范读。

说一说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3、同桌互读4、师生共读5、加动作读6、齐读六、明诗意1、读诗呢,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来,说一说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赞美柳树的?2、课件出示第一句(1)从这一句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柳树的美?师板书:碧玉丝绦(2)你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吗?(3)解释“碧玉”的另一种意思。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分别是《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的主题是一致的,即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课文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学习要点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备课资料作者贺知章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备课资料作者贺知章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备课资料作者贺知章简介贺知章简介唐朝是我国文学史上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萧山籍诗人贺知章,就是初唐诗坛中的一位佼佼者。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萧山)人。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历任礼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和秘书监等官职。

他的诗以绝句见长,通俗清新,自成一格。

代表作《咏柳》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想象奇妙,意境高远。

既写出了柳叶的美和它的勃勃生机,也写出了和煦春风给万物带来的希冀。

贺知章又是一位关心边防和国家尊严的爱国者,他在《送人之军》一诗中写道:“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贴汉国忧。

”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贺知章旷达,不慕名利,好饮酒,常常“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爱才若渴,热情提携诗坛后辈。

当他已身居太子宾客,在京城“以文词知名”之时,李白还是一个布衣,诗才也只初露头角。

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

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一见如故,对饮畅叙,结为忘年知己。

有一天,贺与李在酒楼,贺知章适无钱沽酒,竟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在身上显示官品级别的金龟,换取酒菜,真挚豪爽如此。

这就是“金龟换酒”的典故。

接着,贺知章在皇帝面前推荐了李白,唐玄宗把李白召进宫中,任为供奉翰林。

从此,李白声誉鹊起。

唐玄宗天宝初年,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政治黑暗。

贺知章不愿与奸臣共事,恳请度为道士,告老还乡。

唐玄宗准许了他的请求,赐鉴湖一曲(一块土地),并赋诗赠别。

贺知章离京那天,朝中皇太子以下文武百官集中在东门外长乐坡为他饯行。

李白作《送贺宾客归越》一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把贺知章比作书圣王羲之,情意十分深切。

2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春日》PPT课件

2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春日》PPT课件

春日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胜日: 阳光明媚 的日子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春 日
寻芳: 游览、赏 玩美好的 风景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泗水滨: 泗水河边。 滨,水 边。。
[思考讨论]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 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 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 说说吗?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 春天的美丽景象)
[认识拓展]
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 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 的春色;原因之二,《春日》这首诗,不仅是 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 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 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 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 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 一新,深感快乐。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他才 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 喻读书的重要性,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 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妆: 打扮,装 饰。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丝绦: 丝线编成的带 子。这里形容 随风飘拂的柳 枝。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专题诗集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专题诗集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专题诗集《古诗中的春夏秋冬专题诗集》一、春——《咏柳》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衍生注释:“碧玉”在这里比喻柳树的枝叶嫩绿如玉石。

“丝绦”指的是丝带,诗中形容柳条像绿丝带一样。

赏析:这首诗的主题就是描绘春天里柳树的美。

诗人通过把柳树比作一位经过精心梳妆的亭亭玉立的美女,充满了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情感上是清新明快的,看到春天柳树生长的生机景象而心生愉悦。

表现手法很巧妙,先从整体上描写柳树像一位美丽的女子(碧玉妆成一树高),再写到柳条(万条垂下绿丝绦),最后通过设问的方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说这么精美的细叶是春风裁剪出来的,想象奇特,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介绍:贺知章,唐代诗人。

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运用片段:例1:在春日的公园里,小朋友们在柳树下玩耍。

小红看着随风飘拂的柳条说:“你看这柳树真好看,让我想起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呢。

”例2:美术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画春天的景色。

小明画了一棵垂柳,对老师说:“老师,我觉得画这棵柳树,就得配上‘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话才更有春天的感觉。

”例3:旅行的时候,到了一处有很多柳树的湖边。

导游在介绍的时候说:“大家看这些柳树,就像唐代诗人贺知章笔下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那样充满生机和美感。

”二、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衍生注释:“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

“接天”形象地表现出莲叶遍布湖面,似乎与天相接的样子。

赏析:主题是描绘六月西湖独特的美丽风光,送友人只是一个情境设定。

诗人对西湖夏天荷景盛赞的情感溢于言表。

从表现手法来说,前两句突出不同,吸引读者去探究到底有何不同,后两句则用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对比展示了西湖的莲叶与荷花之美。

描写春季的古诗20首

描写春季的古诗20首

描写春季的古诗20首以下是20首描写春季的古诗: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6.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7.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8.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9.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10.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11.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1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13.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4.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1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16.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17.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18.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19.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20.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4 个生字,会写7 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幺?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