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两首《咏柳》

合集下载

咏柳的古诗

咏柳的古诗

咏柳的古诗1.《咏柳》唐朝·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咏柳》宋朝·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3.《赠柳》唐朝·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4.《柳》唐朝·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5.《新柳》宋朝·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6.《水龙吟·杨花》宋朝·章楶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7.《勤政楼西老柳》唐朝·白居易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8.《杨柳枝词》唐朝·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9.《临江仙·寒柳》清朝·纳兰容若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10.《题柳》唐朝·温庭筠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11.《一剪梅·咏柳》明朝·夏完淳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12.《兰陵王·柳》宋朝·周邦彦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咏柳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咏柳

我会写
bīn

音序:B 部首:氵 结构:左右
组词:海滨 湖滨 造句:我家住在海滨。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宾”下横长于宝盖。


音序:Z 部首:糸 结构:上下
组词:紫红 紫色
造句:她穿了一件紫色的 衣服。
书写指导:“糸”撇折上小 下大,竖钩居中,两点呼应。
泗 水 滨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1.念、唱。 2.用诗歌赞美。
咏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
式叙述,在本课是歌颂、 赞美的意思。
咏柳:赞美柳树
垂 柳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检查自读情况
我会认
yǒng zhuāng sī tāo cái jiǎn
咏妆丝绦裁剪
写作手法。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数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 的丝带。
用了比喻的 写作手法。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 巧手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 裁出来的啊!
用了设问、 比喻的写作 手法。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寻芳—— 泗水滨
春 虚写:光景—— 一时新
日 识得—— 东风面
实写:万紫千红—— 总是春
万紫千红 全靠 东 风
一、巧写同音字。
yǒng ( 永 )远
( 咏 )柳
zǐ ( 紫 )色
( 仔 )细
zhuāng 化( 妆 )
假( 装 )
bì ( 碧 )绿

咏柳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咏柳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咏柳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咏柳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

今天店铺为你精心整理了《咏柳》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希望你喜欢。

《咏柳》原文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咏柳》翻译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吟咏的是早春杨柳,是一首诗味醇厚、回味隽永的咏柳杰作。

柳,是一种在我国从南到北普遍生长的乔木,无论是新疆的清代大将左宗棠大军种植的“左公柳”,还是西藏拉萨的相传是文成公主亲手栽培的“文成公主柳”;无论是将柳树作为市树的泉城济南的“三面荷花一面柳”,还是宋代大词人柳永笔下“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杭州苏堤的一株桃花一株柳;无论是长江两岸大堤旁的滩涂,还是各地公园里湖泊、乡村池塘的水边;婀娜多姿的柳树的倩影,总是与我们朝夕相见。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首诗中,诗人像一个绘画大师,首先是勾勒出柳树“碧玉妆成”的总貌,其次是绘制摇曳多姿的柳枝,第三则渲染细小鲜嫩的柳叶,最后着力讴歌和煦的春风。

诗人用充满画意的诗笔,使多姿多彩的初春的柳树,呈现在人们眼前:婀娜的柳树像碧玉似的青翠欲滴,万千的枝条如丝带般飘拂低垂,每一片嫩叶都像经过精心裁剪,原来是二月的春风,使大地如此葱翠。

通过对初春柳树生动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由衷赞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篇,诗人就用了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将新柳喻作“碧玉”。

《咏柳》古诗词鉴赏

《咏柳》古诗词鉴赏

《咏柳》古诗词鉴赏
《咏柳》古诗词鉴赏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小编与大家分享《咏柳》古诗词,欢迎参考!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咏柳的古诗翻译和赏析

咏柳的古诗翻译和赏析

咏柳的古诗翻译和赏析咏柳的古诗翻译和赏析《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咏柳的古诗翻译和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咏柳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颂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颂柳树,进而赞颂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鉴赏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咏柳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咏柳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咏柳
二年级下册语文中的《咏柳》是贺知章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如下: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柳树的形态,以及春风对柳树的轻轻吹拂。

其中,“碧玉妆成一树高”形容柳树如同用碧玉装扮成的,高耸入云;“万条垂下绿丝绦”则形容柳树的枝条如同绿色的丝带,轻柔地垂下;“不知细叶谁裁出”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细叶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二月春风似剪刀”则巧妙地将春风比喻为剪刀,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对柳树的轻轻剪裁。

整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能学习到诗人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色的技巧。

《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优秀范文五篇)

《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优秀范文五篇)

《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咏柳》是北宋散文家、诗人曾巩创作。

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

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

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作品原文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①得东风势便狂②。

解把③飞花④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作品注解①倚:仗恃,依靠。

②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③解把:解得,懂得。

④飞花:柳絮。

作品译文一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

作品译文二纷乱的枝条还没有变成嫩黄色,便凭借着东风疏狂恣意地生长。

只懂得将它的飞花漫天飞舞,蒙蔽日月,却不知道这凛凛的天地间还有清寒冷冽的霜的存在。

作品鉴赏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

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

•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

)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古诗二首村居和咏柳的意思

古诗二首村居和咏柳的意思

古诗二首村居和咏柳的意思:
解析:
《村居》和《咏柳》是两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古诗,分别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和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诗中描绘了早春二月乡村的景象,特别是孩子们放学后放风筝的情景。

诗的前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小草开始生长,黄莺在空中飞翔,杨柳轻拂堤岸,仿佛沉醉在春天的气息中。

后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则展现了儿童在春天的快乐,他们急忙放学回家,趁着东风放飞风筝。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是一首咏物诗,主要赞美柳树的美丽。

诗中前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柳树比作一位打扮得体的少女,柳条垂下,如同她身上飘动的绿色丝带。

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将春风比喻为剪刀,巧妙地描绘了春风的神奇和柳树的新叶。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赞美了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知章: 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 少年就以文词出名。他的诗今存在 20首,其中写景的诗,文字通俗, 意境清新,代表作《回乡偶书》更 是妙趣横生,传诵至今。
咏 柳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用丝编织成的带子。 意思: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像绿色 丝带一样的柳条。
不知细叶谁裁出,
裁:裁剪。
二月春风似剪刀。
似:好像。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似:好像。
shì似的
似 sì 似剪刀
tāo
绦 (绿丝绦)
(yǒnɡ)

zhuānɡ
柳 唐.贺知章
tā o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cái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绿色的玉石,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 “满”、“全”、“整” 的意思。
意思: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 的?原来是二月里的春风这把“剪刀”剪 出来的。
咏 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Fra bibliotek } 实景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 想象 二月春风似剪刀。
跟我来看古诗大意: 碧玉妆成一树高, (比喻句)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 装饰成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 (比喻句) 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 (柔软、茂密、下垂的特点) 不知细叶谁裁出 , (设问句)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句) 原来是二月里的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
自由练习读,试着划分节奏。 碧玉 /妆成/ 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 / /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请你快快填一填: 1.诗中描写了( )( )( )( )等事物。 2.( )一句诗写出了柳树姿势的美。 3.“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诗突出了柳枝( )、 ( )、( )的特点。 4.诗人最别具心裁地赞美春天、春风,歌颂大自然的 诗句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