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进展与思考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发展方向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发展方向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发展前景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一个学科,其发展
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新技术的开发,以
及新产品的出现。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研究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而产生
的一个新的领域。
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化学工程与工艺将会发挥更大的
作用,涉及到更广泛的领域,如能源、轻工、制药、环境等。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未来发展方向
1、可再生能源开发。
可再生能源是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水平和环境
的重要因素,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高可
再生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助于建立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
2、资源技术的发展。
资源技术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
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在构建和改进各种资源利用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化
学工程与工艺也可以帮助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改
善过程的管理。
3、环境工程技术的应用。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由原来 的化学工程 、 有机化 工、 无机 化工、 高分子化工 、 精细化工 、 煤化工 、 业催化等专业 合并而成 工
的宽 E径专业 , l 它覆盖面宽 、 涉及领 域广… 。化学工 程与工艺专 业 的毕业生应掌握化 工生产 技术 的基本原理 、 业技能 与研究 专 方法 , 有从事化 工生产控 制 、 工产 品和过程 的研究 开发 、 具 化 化 工装置设计与放大 的初 步能力 J 目前 , 国化 工高等人 才 的 。 我
caat s c f ujc a ot o hU i r t o hn , hc o l k da t e oclvt rci —o etdt — h r e t so bet bu r nvs y f i w ihw udt ea vna ut a pat e r ne l cr i i s Nt e i C a a gt i e c i a
Absr c t a t:S e il x e me t lt a h n sa mp ra tln n p a tc e c i g o e c l En i e rn n p c at e p r y i na e c i g wa n i o t n i k i r c ie ta h n f Ch mia gn e g a d i
・
28 4・
广州化工
2 1 年 3 卷第 5期 00 8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的思考与实践
刘有智 , 曹端林 , 志勇 , 胡 栗秀萍
(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山西 太原 00 5 ) 30 1
摘 要 : 专业实验教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我校学生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本情况调查结果的分析及思考

Ab ta t sr c :Afe e iwi g t e h s o y a d t e p e e ts t a in o h icp i e o e c lEn i e r g t rr v e n h it r n h r s n iu t f t e d s i l fCh mia g n e i o n n
术, 培养 创新 人 才 。3化 工 专业 范 围的扩 大 和跨 .
学科发 展愈来 愈 明显 , 而且 成 为 高新科 技不 可 缺
3 .人才 培 养情 况 。( ) 才 培养 规 格 , 究 1人 研
型 8 所 ,占 l % ,研 究 型 / 术 型 9 所 ,占 0 技 1. 5 , 术 型 5 , 6 . 5/, 1 2 技 5所 占 8 7 技术 型/ 9 6 职业
[ 作者简 介]张凤宝 (9 3)男 , 1 6一 , 教授 , 博士 , 天津 大学图书馆馆长 、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 与工艺专业教 学指 导分 委会
委 员兼 秘 书 长 。
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本情况调查结果的分析及思考
2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 高新科技与工业 的发展 、 市场 经济 中的竞 争 , 需要 不断 创新化 工技
进入 2 世纪 , 1 化工 高等 教育 面临许 多新 的机
遇 与挑 战 , 表现 为 :. 1 由于各个 院校 的层 次和性 质 不 同, 办学 基础 和条 件不 同 , 办学背 景 和办学 规模 不 同 , 资力 量 和专业 方 向不 同 , 成 办学质 量也 师 造
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认识及发展趋向

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认识及发展趋向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是一种涵盖了化学、物理、数学、机械、材料等多学科知识的工程领域。
该专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工程设计、操作和控制等手段,实现对化学物质的加工、转化和利用,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以工艺技术为主,主要应用于炼油、化肥和化学制品等领域。
而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化学工程逐渐成为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扩展,包括生化制药、食品加工、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工领域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化学工程及工艺领域的发展趋向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数字化和智能化。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的出现,使得化学工业领域的生产和管理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同时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
2. 绿色化和节能减排。
绿色化和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化工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等方式,实现绿色发展,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生物工程和新能源。
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是未来化学工程行业的两大发展方向。
生物工程能够将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相结合,不仅可以生产新型的医药品,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
而新能源则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这些新型能源逐渐取代传统的煤炭、油气等化石燃料,其环保性和可再生性得到广泛认可。
综上所述,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注重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并积极引进新兴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未来,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将主要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节能减排、生物工程和新能源等方向,化工领域的人才也需要注重这些前沿知识和技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一、引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应用化学和工程原理于工业生产的专业领域,旨在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文将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行导论介绍,包括专业背景、专业特点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读者对该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专业背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工学领域的一支重要学科,涉及化学、物理、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其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研究和解决与化学过程相关的问题。
该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工艺流程、化工设备原理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专业特点1. 综合性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涵盖了化学、物理、数学、机械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学科交叉能力。
2. 实践性强:该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需要参与实验室实践、工业实习等活动,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 创新性要求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新的工艺流程和改进方案。
4. 工程管理能力: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包括成本控制、进度管理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四、专业课程1. 化学基础课程: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为学生打下化学基础。
2. 工程基础课程:包括化工原理、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等,培养学生的工程基本能力。
3. 工艺优化课程:包括化工过程优化、工艺模拟与仿真等,培养学生的工艺优化能力。
4. 环境与安全课程:包括环境保护与治理、安全工程等,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
5. 经济与管理课程:包括工程经济学、工程管理等,培养学生的经济与管理能力。
五、就业前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具备广阔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从事化工企业的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
同时,他们还可以在环保部门从事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或者从事相关研究与教学工作。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更加广阔。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传统的化学生产到现代化的工艺技术,这个行业的变革令人瞩目。
本文将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发展现状化学工程与工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化学、物理、工程学等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过去几十年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的工艺流程正在被新型的工艺技术逐渐取代。
例如,在化学反应中,传统的批量反应已逐渐被连续流程反应所代替。
这种改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化发展成为化学工程与工艺的重要方向。
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不断推进,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出更环保、更可持续的工艺技术,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挑战。
二、未来趋势未来,化学工程与工艺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工艺控制和优化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大数据,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将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带来新的突破。
生物酶的应用已经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成功,例如生产生物燃料和医药品。
生物酶在催化转化和特异性合成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的工艺技术应用于化工生产中。
另外,由于全球能源危机的严峻形势,新型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成为化学工程与工艺的重要研究方向。
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除此以外,化学工程与工艺在医药、食品等领域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新型药物和食品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福祉。
综上所述,化学工程与工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将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学有专长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认为“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一门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学科。
在上完这门专业导论课之后,我深刻认识到这门学科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课程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学科介绍与重要性【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一门研究将化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以解决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并实现大规模化生产的学科。
其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化学反应工程、传热传质、流体力学、过程控制等。
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在于它为各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如石油化工、能源、环保、制药等。
通过对原料的加工、反应和优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可以将实验室中的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挑战与机遇在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过程中,我深感这门学科的挑战性。
不仅需要对化学原理有深刻理解,还需要掌握复杂的工程技术与装置。
处理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优化生产流程以提高产量和效率,以及解决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是化学工程师必须面对的挑战。
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在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将使我成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专业人才,有机会在不同领域获得理想的工作与职业发展。
三、实验与实践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与实践。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正确操作实验设备,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了解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特性。
在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与理论的紧密联系。
理论知识为实验提供了指导,而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通过实践,我不仅增强了对【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的兴趣,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未来的学习与工作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课程中,我们进行了许多团队合作的项目,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工程项目中,合理分工,高效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理解

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理解
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一门以化学原理为基础,运用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研究化学过程及其工艺的学科。
它包括了化学反应、传热、传质、流体流动、物料输送、仪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是现代化学工业的核心学科之一,以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进和工艺优化为主要研究目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热力学、传质过程、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等。
在进行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加以考虑的因素包括反应物的选择、反应条件的选择和设计,以及反应后产物的处理和分离等。
在制定化学工艺过程时,研究者要考虑生产成本,操作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以期实现工艺的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性。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研究对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在新材料、新能源、新药品以及环保领域等方面的应用中,化学工程与工艺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不断推进化学反应和工艺的合理化、优化和自动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运用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理论和技术,可以实现化学工业生产过程的全过程监测和控制,并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调整和动态优化,从而达到最优的生产效果。
总之,化学工程与工艺是化学工业的核心学科之一,在现代化学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新材料、新能源、新药品还是环保等领域,都需要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理论和技术来支撑其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思路
以上届教指委的工作为基础 1、专业规范(初稿) 研究型培养规格的专业规范 教学研究型和应用型培养规格的专业规范 2、化学基础课教学基本要求(初稿) 研究型培养规格 教学研究型、应用型培养规格
16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思路
广泛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设计了专业情况调查表,对本专业的全国情况
与世界上188个国际组织建立了高等教育合作关系。
与33个国家建立了学历互认关系。
4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
到2007年为止,有88.5%的高校设立了工科专业。 2007年理工科招生119万、是1998年34.7万的3.43倍。
(二)高等工程教育任重道远
创新型国家的几个主要指标: 创新投入高,R&D大于GDP的2%; 自主创新能力强,对外国技术的依存度<30%; 科技进步贡献率>70%; 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
13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遵循的原则
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的原则。 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 规范内容最小化的原则。 核心内容最低标准的原则。
14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思路
以上届教指委的工作为基础; 广泛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充分吸收本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及《国家中长期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 要求; 与专业认证标准相衔接。
1955-1965
Kinetics
Trans. Phen
Process Design React. Eng. I.T.
1975-1985 CA CAD
1995-2005 Prod. Design
Res.
2005-2015 Biomolecular?
Nano?
9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 ,有相当一批高等院校经过 调整成立了化工系,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大连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等 。 20世纪50年代末,相继成立了一批以化工高 等教育为特色的化工学院, 如1958年北京化 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山东化工学院、沈 阳化工学院、吉林化工学院等。 停滞阶段:20世纪60年代---改革开放。 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现在。
10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
解放前 ≈5
50年代 13
90年代 78
60年代 6
2000-05 71
70年代 16
2005-
42
80年代 22
合计253(75%)
本专业绝大多数建立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高等教育 大发展时期。
1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点分布(253个)
省
专业点数 省
专业点数
江苏
24
上海
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 5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如美国、 日本、芬兰、韩国等。 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快,规模大,问题较多: 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与工业界联系不够紧密; 教师自己缺乏工程经验; 课程设计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与国际接轨不够; 注重科学家的培养而不注重工程师的培养; 没有完全建立注册工程师制度。
3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
(一)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2007年招生566万,是1998年108万的5.24倍,毛入 学率23%,是1998年9.8%的2.35倍,中国已经跨入高 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行列。
2007年高等教育在校生2700万,居世界第一位。
“211工程”建设高校108所,“985工程”建设高校 38所。
8
山东
22
福建
7
湖北
18
甘肃
6
河南
17
广西
6
辽宁
15
吉林
5
安徽
13
四川
5
湖南
13
重庆
5
浙江
12
天津
5
陕西
12
山西
4
广东
11
江西
3
黑龙江
10
新疆、宁夏 2
河北
9
贵州、云南 1
北京
8
青海、海南 1
12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目的
研制指导性专业规范是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 体系改革的切入点。 研制专业规范就是研究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应 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指导性专业规范是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的一种 表现形式。 指导性专业规范是国家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最 低要求,主要规定本科学生应该学习的基本 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应用。
6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
(三)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回顾-----世界 化学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学科已经走过了近百年 的历程。 四个发展阶段: 孕育阶段:19世纪末—1915年; 奠基阶段:19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飞跃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 现代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2015-2025 ?
8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
(三)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回顾-----中国 中国的化学工业和化工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基本上 与世界同步。 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的高等院校诞生了 首批化工专业,如前浙江大学的化工系与前中央大 学的化工系。 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 化工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7
1905-1915 Industrial Chemistry
1935-1945 Thermo &
Control
1965-1975 Proc. Eng. Biochem.
1915-1925 Unit operations
1925-1935 Material &
Energy Balances
1945-1955
进行调研。 共收到来自全国81所高校的调查表,约占全部
专业点的1/3,为指导性专业规范的起草提供了 参考依据。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初稿。
17
▲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主要内容
一、本专业的学科基础
1.1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介绍 1.1.1 本专业主干学科概况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进展及思考
张凤宝 2008年11月22日
(西安)
1
一、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进展 二、专业基本情况调查及思考 三、化工分委会2009年的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进展
▲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背景 ▲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目的 ▲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遵循的原则 ▲ 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思路 ▲ 指导性专业规范初稿的主要内容 ▲ 2009年工作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