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最新-2018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精品

最新-2018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精品

鄂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学校: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考生注意:Array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共54分。

1-10小题为地理试题,每小题1分;11-22小题为历史试题,每小题2分;23-32小题为政治试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文科综合试题第 1 页(共12 页)的。

11.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1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B.通过第一个党纲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13.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B.日军突袭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14.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文科综合试题第 2 页(共12 页)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并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5.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九年级历史试卷答案单项选择题1.B2.D3.B4.A5.D6.B7.B8.B9.C 10.B 11.C 12.C 13.B 14.C 15.B 16.D 17.D 18.D 19.C 20.A 21.A 22.D非选择题23.(1)大殖民帝国;(1分)两次工业革命。

(1分)(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2分)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1分)(3)目的:摆脱美国的控制,保障欧洲自身的安全;(2分)标志:西欧各国成立欧洲共同体;(1分)影响:欧共体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分)(4)英国脱欧使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

(1分)24.(1)巴黎和会。

(1分)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

(一例即可,1分)(2)《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分)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

(一例即可,1分)(3)经济全球化。

(1分)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

(1分)(4)环境问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粮食问题、人口问题。

(符合题意,答出两点即可,2分)25.(1)政体:君主立宪制。

(1分)积极影响:使英国在18、19世纪和平实现了现代化。

(1分)(2)第二次技术革命(或: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政治条件: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1分)(3)内因: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分)外因: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的军事订货;第三次科技革命。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分。

)(4)启示:进行制度创新;进行科技创新;维护国家统一;重视教育;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等。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分。

)。

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

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

(三)现代文阅读(30分)幽幽七里香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

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

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

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

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

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

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

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

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

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

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

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

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

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

”语调冷冷的。

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

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

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

”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

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含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含

专题0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

”电文中“陪都”是指()A.南京 B.北平 C.上海 D.重庆【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倭寇投降”指的是日本投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是重庆,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电邀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

故选D。

2.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D3.(题文)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B项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项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D项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封建帝制和封建制度的区别,封建帝制只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

由此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4.下图是发表于1947年的一幅漫画。

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转战陕北歼强敌B.千里挺进大別山C.关门打狗战辽沈D.大军合力战平津【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B5.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成,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

孝感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Word版)

孝感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Word版)

孝感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Word版)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1.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2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

经济侵略经历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在政治侵略上,清政府置于列强控制之下,对列强的话唯唯是诺,这种“以华治华”局面是在_______签订之后形成的。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尼布楚条约》23.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自强”“求富”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24.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对抗也有合作,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A.南昌起义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抗日战争D.北伐战争25.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

请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

图6林彪、罗荣桓等在作战前线图7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图8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 .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D .表明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已经垮台 26.某同学对中国现代史出现的各个重要“时期”作了一个归纳,在其整理的笔记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帮他找出来。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答案解析第I卷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春秋晚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他主张“爱人”,反对高政,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爱惜民力,社会才会稳定,A项符合题意;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B项不合题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项不合题意;韩市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2.【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A项符合题意;秦始皇经济上的措施,统一货币和度量衡,B项不合题意;文化上的措施,统一文字,C项不合题意;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

D 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3.【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材料强调的是“实录”,这反映了司马迁史德高尚,公正记事。

B项符合题意;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思想。

A项不合题意;《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C项不合题意;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4.【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北宋初年,北方人口100多万,南方人口230多万”“北宋北方贡献的收入20%,南方贡献的收入80%”“苏湖熟,天下足。

【初三英语试题精选】2018年孝感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初三英语试题精选】2018年孝感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8年孝感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2,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仅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 加强皇权。

那么,持以下哪种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A “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D “窃钩行珠,窃国者为诸侯”
2.隋朝于元六世纪未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如右图)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的创设C“开元盛世” D大运河的开凿
3.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小说。

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肆高歌“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肆”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

据此可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
4.小王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有字如右图所示,可推知他关注的是哪个地方的历史?
A.x疆 B.云南 C.台湾 D.x藏
5.要详细了解明朝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附解析)$863556

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附解析)$863556

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第I卷选择题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这得益于()A. 秦朝疆域辽阔B. 秦朝统一货币C. 秦朝统一文字D. 秦朝统一度量衡【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为消除战国齐国文字的差异,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C项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秦朝的措施,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A项不合题意;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D两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2. 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A. 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B. 王国数量大大增加C. 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西汉王朝四分五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显示的信息:中央控制人口为450万人,封国控制人口为850万人,中央有15个,封国有39个可知,西汉初年地方诸侯势力强大,中央集权统治受到严重威胁。

A项符合题意;B项表达不全面,不合题意;推恩令颁布后,诸侯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C项不合题意;图表没有体现西汉王朝的四分五裂。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表格类选择题首先要审清题干中的关键词,它规定了具体的选答的要求。

其次要读全信息,包括数据图表的名称、注解、图表中的所有数据信息的含义;最后通过表格中数字变化,总结规律,确定材料所要表达的信息。

要注意比较选项,选择比较全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B
【考点】
三大改造
【解析】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次大的政策调整为依托,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至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土地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转为公有制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故选B。
14. 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年来,我国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稳步推进,范国不断扩大,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图文结合分析判断,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下列城市开放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上海②深圳③武汉④孝感
①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道路的起点
②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开展了中国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
⑤1934年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长征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
C
【考点】
土地改革
红军长征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重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
【答案】
C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解析】
本题以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宋初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北宋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根据南宋谚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戚继光抗倭
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雄人物出生时间。
【解答】
①岳飞抗金属于南宋时期;②戚继光属于明朝末年;③文天祥是元朝末年;④郑成功是明朝末年清初,故按出生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③②④,故D项正确。
故选D。
8.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解答】
据题干图文可知,深圳属于经济特区,上海属于沿海开放城市,武汉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孝感属于内地的开放,晚于武汉的开放。结合图文分析判断,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题干城市开放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
ABC三项的内容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但与题干材料的内容无关,排除;
故选D。
1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次大的政策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转专为公有制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3.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部著作是()
A.《论语》
B.《史记》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答案】
B
【考点】
司马迁和《史记》
【解析】
本题考查《史记》的相关知识。
【解答】
依据题干信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文直,其事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在《史记》中秉笔直书,公正记事。
【解答】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图中几位人物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新文化运动主将。
10.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座山就是被称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摇篮的井冈山,下列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A.党中央指挥正确
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D.民众的大力支援
【答案】
D
【考点】
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析】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知识点。
【解答】
依据题干“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万农民支援前线。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共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援助,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深得民心,陈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就是解放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援助的体现,D项符合题意;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
D
【考点】
中共七大
【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七大的知识点。
【解答】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是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出自杜甫的《忆昔》,全部诗句为“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的“开元”指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因为当时唐玄宗的年号是开元。
故选D。
6. 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为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及哥伦布船队成功横渡大西洋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
A.儒家学派
B.墨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法家学派
【答案】
A
【考点】
老子和孔子
百家争鸣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孔子。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
【解答】
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读图: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属于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答案】
C
【考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解答】
据题干“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故选D。
12. 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万农民支援前。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共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答案】
C
【考点】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解析】
本题以郑和下西洋为依托,考查四大发明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期,人们发明了用人工磁化铁针的方法,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指南针的使用,为航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及哥伦布船队成功横渡大西洋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指南针。
故选B。
4.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时间
this_is_a_tag_for_row_span_begin地区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100多万户
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
this_is_a_tag_for_row_span_begin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