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色彩词语论文:中日色彩词语对照研究

合集下载

中日色彩词汇对比研究

中日色彩词汇对比研究

中日色彩词汇对比研究作者:周春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2期摘要: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媒介,反映和记录着文化现象。

在语言中,尤其是色彩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各个国家历史和社会背景不同,同样的色彩词,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带有不同的思想和情感。

本文从“红”、“白”“黑”三个语言符号入手,采用对照的方法,对中日两国语言中的色彩词汇的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进行考察,借此分析中日文化的异同,旨在促进两国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的进行。

关键词:语言;媒体;文化现象;色彩词汇;文化差异作者简介:周春丽(1992-),女,湖北人,土家族,天津外国语大学15级硕士,研究专业为日语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1一、“红”“白”“黑”的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1、“红”“白”“黑”三种颜色在中日两种语言中的差异从上表来考察,可以分析得出红色在中日两种语言中都有“权威,幸运,受欢迎”的意思,它们的不同点在于,汉语中的“喜事,嫉妒,共产主义”这层象征意义日语中是没有的,其次还有“朝气,亏损”这一层意思在日语中表现明显,从上表也不难看出,中日两种语言在表达“胜利,成功这一层意思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日语中的白色代表“胜利”。

中日两种语言中的白色都有“纯洁,明亮,空白,干净”的象征意义,不同点在于汉语中有“免费,政治上的反革命,冷淡”这几种象征意义,是日语中所没有的。

黑色,在两种语言中差异也很大。

汉语中,黑色有“政治上的反革命,贪欲”等意思,相对于汉语,日语中的黑色有“失败,娴熟”的意思。

2、差异存在的原因(1)红色辟邪、吉祥,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用过黄色代表吉庆,也曾用过黑色和白色代表吉庆。

到了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

赤,就是红色。

汉民族把红色视为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尤其认为红色有驱邪护身的作用。

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的对比研究

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的对比研究
淮 阴师 范 学院外 国语 学 院 李 洪杰
[ 摘 要] 汉语和 日语都是 色彩名称很丰富的语 言, 两国在对 色彩的表 达和应 用上既有相 同之 处, 又有很 多差异。本文 以五种常用的 色彩词为对 象, 论述 中日色彩词 的意义 , 色彩意识 , 文化 内涵。通过 中日色彩词的对比 , 可以更好 的 了解 中日文化 差异 , 探讨 差异产 生的原 因。正确掌握 中 日色彩词的正确使 用方法, 加深对 日本社会 文化 的认识和理解。 [ 键词 ] 关 色彩 词 红 色 黄 色 白 色 黑 色 青 色


红 色
红色也称赤色、 朱色 。自古至今 , 红色在中国一直都被看做“ 正色” , 可以说是 中国的代表性颜色 。世界上没有 哪个 国家象 中国这样偏爱红 色, 古代的宫廷 、 院 、 筑物以及当代 中国的国旗 中都明显的体现 了 寺 建 这一 颜 色 的特 殊 性 。 对 中国人来说 , 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 和财运 , 在传统 民俗 中有很多 和红色相关的语言。 过年 的时候 , 家家户户都在 门上和家中贴上红 色对 联 和红色的“ 字, 喜” 过年时给的压岁钱我们 叫“ 红包” 在传统的结婚仪 。 式上 , 新人要戴大红 花, 新娘子穿红色的衣服 , 顶着红盖头 。 婚姻介绍人 被称作红娘 , 生小孩 时要发红糖茶 、 红鸡蛋等 。 表彰通知 、 入学通 知书和 各种证书也更习惯使用红色为主色调 , 产生了象 “ 并 红榜” 这样的词语 。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在我国红色更是被赋予 了深层次的含义。 例如 表 达革命 性和政治性觉悟 比较高 的词语 有 : 三八红旗 手 、 红心 、 红头文 件、 红色资本家、 红色根据地 、 红星 、 红色江 山等 。在文革时期产生 的与 红相关的词语 就更多 了, : 如 红卫兵 、 红宝书、 五类 、 红 红太 阳等。 不过 , 在中文中 , 红色不只是表示正面 , 也有表示负面事物 的词语 。 如 : 眼病 、 灯 区 、 尘 等 。 红 红 红 日语 中表 示 红色 的词 有 r J r J 红 J 日语 中一 般 表示 自然 和 赤 、红 。r 在 人性的美丽 , : 如 红一点 ( 万绿 丛中一点红 )红 c , 土圜生汇植 之 屯隐扎 L( 才美必外漏 ) 。但在实际使用中r 出现 的比较少。 等 红j r J在 1语 中象征着红色 的太 阳和真诚的感情 。但是 1语 中和 赤 7 1 7 t 『 相关的正面词语并不是 很多 , 赤J 这和 日本人 喜欢 杂色而尽量避免使 用 原 色 的 国民 性 有关 。 : 0氖 炎 ( 如 赤 、 女性 的蓬 勃 生 气 )赤 、 ( , 心 真心 ) , 赤 馘( 真诚 ) 等。另一方面 因为和火的颜 色比较相似 , 所以r 也被看做 赤 危 险的颜色。 : 0着物 老着 为( 如 赤 入狱 )赤 墨c酒 科( , 土 推卸罪责 ) , 赤 字( 赤字 )赤信号( , 红灯 )赤新 圈( , 低俗小报)赤 面( , 坏人角色 ) 等。 此 外 , 日常 生 活 中还 有 以下 和 r J 在 赤 相关 的名 词 。 : 鼋 菇 ( 用 如 赤 公 电话 , 因公用电话一 般是红色而得名 )赤绳 老结矗 ( , 缔结姻缘 )赤 富士 , ( 红色 的富士山 ) 。 根据颜 色深 度的不同汉语和 日 中都 把红色分成 了很 多种类 , 语 中 日文主要 的对应关系如下 ( 括号 中为汉语词汇对应 的 日语词汇 ) : 红色 ( 色、 y )浅红色( 赤 、 薄赤 色 、 f L y 、 亏/ , 紫红( F) 殷红 、 乇一 )粉红( 、 桉色 、 ’ 夕)桃 色( / 、 薄桃色 、 一 、 夕)深红 ( / 、 新 红色 、 力一 1 y )桃 红( 叉 t、 、 桃色 )胭脂 红( 、 乏尢 匕色 、 力一 三、 、 一 / 夕 y )土红( 、 小豆 、 赤 、 / 色 )朱红色( 、 朱色 、 三r才 ) ,~ j 、 紫色( 紫色 、 一 , ) , L、 , 深紫 ( 深紫色 、 寸 扎 乃 、 乇一 ) 。 二 、 色 黄 黄色在 中国古代 一直是尊 贵的颜 色, 皇帝 穿的龙袍 是黄色 的, 宫殿 的装饰也经常使用黄色 , 与黄色相关的词语也数 不胜数 。 如赵匡胤在陈 桥兵变时被部下披上黄袍 , 从而成 为皇帝 , 由此黄袍加身成 为了夺取权 力的代名词 。 清朝时期 , 地位显赫的大臣和有卓越功勋的人会被赐予黄 马褂。由此可见黄色在 中国古代 的显赫地位。但是近代 以来 , 黄色已逐

《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范文

《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范文

《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颜色词作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仅在表达物体表面反射或发射出的视觉效果上起到关键作用,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日两国文化深厚且历史悠久,颜色词在两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方式。

二、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1. 中国的颜色词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颜色词往往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常被视为吉祥、喜庆的象征,如“红白喜事”中的“红色”即表示喜庆。

而“绿色”则常被用来表示生机勃勃、自然和谐,如“青山绿水”。

此外,“黄色”在中国古代为皇家专用色,象征着皇权和尊贵。

2. 日本的颜色词文化内涵在日本文化中,颜色词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赤色”在日本文化中象征着勇气、决心和忠诚,如日本武士道中的“赤心”。

而“白色”则常被用来表示纯洁、清新和庄重,如日本婚礼中的“白无垢”。

此外,“樱花粉”等颜色词还与日本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传统紧密相连。

三、中日颜色词的翻译研究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翻译方法和策略:1. 直接翻译法直接翻译法是指将中文颜色词直接翻译成对应的日文颜色词,同时传达出原词的文化内涵。

例如,“红色”可以翻译为“赤い”,“绿色”可以翻译为“緑”。

但这种方法需要注意在日语中是否具有相应的表达和含义。

2. 意译法意译法是指根据原词的文化内涵和语境,翻译成更加贴合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例如,“青山绿水”可以翻译为“青い山と緑の川”,这样的翻译更能体现出原句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3. 添加注释法在某些情况下,仅通过直译或意译无法完全传达原词的文化内涵,此时可以采取添加注释的方法。

例如,“黄色”在中文中具有皇家的象征意义,在翻译时可以加上注释说明这一文化背景。

四、结论通过对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颜色词在中日两国文化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中日色彩词语语义对比初探——以“黑”、“白”为中心

中日色彩词语语义对比初探——以“黑”、“白”为中心

——以“黑”、“白”为中心张 悦 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摘要: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语的语义和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既有相似之处,同时又存在较大差异。

该文以“黑”、“白”、二色为例,通过对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语的列举和比较,考察中日色彩词语的语义和文化意义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不同语言所反映的不同文化本质。

关键词:色彩词语;语义;黑;白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3-000380-02一、引言世界是由缤纷的色彩构成的,对色彩的感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由于色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人类对同一颜色的认知有着相似之处。

然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赋予色彩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

人类对色彩的感知在语言上通过色彩词语来体现。

由于中日两国在历史、文化、政治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语的涵义和其体现的社会文化意义也有着较大的差别。

通过对这些差别的研究,探析语言中反映的文化差异,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国不同的文化本质,消除相互理解上的隔阂。

本文选取中日两国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色彩词语“黑”、“白”为例,通过中日色彩词语语义及社会文化意义的比较,来研究差异背后体现的不同文化本质,期待对中日语言文化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黑”的语义探析(一)汉语中的“黑”“黑”表示方位中的“北方”,季节中的“冬季”。

北方背阴,冬季寒冷,使得“黑”自然而然与阴暗、寒冷相联系,如“黑暗”、“黑风怒号”、“黑洞洞”。

汉语中“黑”的基本义为“像煤或墨的颜色”,如:“黑豆”、“黑云”、“黑色素”、“黑钙土”。

除此以外,“黑”在汉语中表示负面意义的范围很广,可表示与“正义,公开,合法”相反的多种意义,如:表示秘密、不公开的“黑客”、“黑市”、“黑话”、“黑货”、“黑名单”、“黑幕”、“黑枪”、“黑地”、“黑信”;表示不合法的“黑车”、“黑人(没户口)”、“黑吃黑”、“洗黑钱”、“黑社会”、“黑帮”、“黑窝点”;表示非正义的、不道德的:“黑心”、“黑店”、“黑手”。

《2024年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范文

《2024年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范文

《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颜色词作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不仅承载着丰富的语义信息,还反映了各民族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差异。

中国和日本两国虽相隔遥远,但同属亚洲文化圈,两国的语言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互借鉴与交融。

在颜色词方面,中日两国也呈现出独特而相似的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方式。

二、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一)中国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颜色词往往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吉祥和繁荣,常用于庆祝节日、婚礼等喜庆场合。

而白色则常被视为丧葬的颜色,象征着哀悼和悲痛。

此外,黄色在中国古代是皇家的象征,具有尊贵、威严的意味。

(二)日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在日本文化中,颜色词同样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如红色在日本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幸运和繁荣,常用于庆祝活动和婚礼。

而白色在日本则常被视为纯洁和祥和的象征,与中国的哀悼含义有所不同。

此外,日本还有“桜色”(樱花色),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的希望。

三、中日颜色词的翻译方法在翻译颜色词时,既要考虑到其基本含义,又要考虑到其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引申含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1. 直译法:对于那些在两国文化中都有相同或相似含义的颜色词,可以采用直译法,以保留原词的语义信息。

如“红色”可直译为“赤”,以保持其原有的语义色彩。

2. 意译法:对于那些在两国文化中含义差异较大的颜色词,可采用意译法,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进行翻译。

如将“白色”翻译为“纯色”或“洁净之色”。

3. 增译法: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使译文更加贴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可以在翻译时增译一些词语或表达方式。

如“樱花色”可增译为“象征着春天到来的粉红色”。

四、案例分析以“红色”为例,在中国文化中,“红色”常被用于喜庆场合,如婚礼、春节等。

而在日本,“红色”同样具有吉祥、幸运的寓意,常用于庆祝活动和婚礼装饰。

关于中日色彩词的对照研究

关于中日色彩词的对照研究
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隐喻、象征等修辞功能,能够深化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中日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还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不同文化对色彩的认 知和价值观念。
文学作品中的中日色彩词,有时也承载着历史和文化信息,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 色和演变。
商业广告
中日色彩词在商业广 告中的应用,可以引 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 趣,提高广告的传播 效果。
文化内涵:中日色彩词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如在中国,“绿色”代表生机勃勃,而在日 本则没有这种文化内涵。
历史背景:中日色彩词的历史背景也存在差异,如在中国,“黄色”代表皇家色彩,而在日 本则没有这种历史背景。
内词中
第 三
涵的日 章
文色
化彩
文化背景
中日色彩词的起源 和发展
色彩词在中日文化 中的象征意义
中日色彩词的差异 和相似之处
色彩词在中日文化 交流中的作用和影 响
文化内涵的异同
中日色彩词的象征意义 中日色彩词的语境含义 中日色彩词的审美意识 中日色彩词的民族文化心理
文化影响
中日色彩词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中日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中日色彩词在民俗活动中的体现 中日色彩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交流效果
促进文化理解与 交流
增强语言表达能 力
丰富词汇表达方 式
提高跨文化交际 能力
趋词中
第 六
势的日 章
发色
展彩
创新发展
中日色彩词的演变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中日色彩词不断演变,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特点。
新兴色彩词的涌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日两国都出现了许多新兴色彩词,这些 词汇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文化背景: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不同,导致对色彩词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差异

中日颜色词对比分析——以颜色词“绿”为中心

中日颜色词对比分析——以颜色词“绿”为中心

语言中日颜色词对比分析——以颜色词“绿”为中心方 舒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外国语大学摘要:日语和汉语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但是由于其体系不同,所以两国语言既有相似点又有差异性,由此在语言考察的方面,汉日对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而其中的颜色词虽属于人们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但是进入到社会文化领域后,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价值取向、政治因素等的影响,颜色词开始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带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

本文通过对中日颜色词的对比,明确其文化差异性,以此减少交流中的误用,加深人们对两国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中日颜色词;“绿”;对比;语义及象征义;实际应用颜色词“绿”是我们生活中的基本词汇,与文化息息相关,因此颜色词“绿”的探讨,对于文化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

本文仅以其中色彩三原色中“绿”为基础,通过对其语义及象征义发展,实际应用的特征两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从而体现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性。

尹晓红(2000)以中国五行学说导出汉语绿的颜色词,接着以时间为引线,分朝代依次说明了“绿”的社会地位,并详细分析其社会影响因素所带来的社会变化。

吕美佳(2014)以日语色彩词为对象展开论述,首先明确其色彩意义,归纳其时代变化,从词性,词源两方面具体分析7种基本颜色词的は变化与发展。

先行研究多以单种语言为研究对象,从语源、象征角度进行分析,中日对比方面还并不充分,因此本文通过对色彩词绿的研究进行补充。

一、语义及象征义发展从《说文解字》中“绿,帛青黄色也。

”一文可以看出,在一开始“绿”并不是专用的基本色彩词汇,而是通过语义的扩展,从青黄色的布拓展到青黄色。

众所周知,中国有五行一说,五行对应五色,木为青色、火为红色、金为白色、水为黑色、土为黄色。

即五正色。

而中国人自古崇尚正色,如清代旗人地位较高,有正黄白红蓝和镶黄白红蓝“八旗”之分,皆为正色旗。

由于当时汉人地位低,而绿又属于间色,有低下之寓意。

故汉人军队不在八旗之列,又称绿旗。

白居易在《忆微之》中有“折腰俱老绿衫中”一句,意思是说到了弯腰驼背的老年,仍屈身于低微的“绿衫”行列,官运并不亨通。

《2024年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范文

《2024年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范文

《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颜色作为语言中的基本元素,不仅是物体表面的反射或发射光的表现,更是文化、情感、象征等多重意义的载体。

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和用法有着深刻的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方式,以期增进两国语言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二、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1.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红色常被视为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

如“红红火火”、“红运当头”等词语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在日本文化中,红色也具有重要地位,常被用于庆祝活动,如婚礼、葬礼等场合。

但与中国的吉祥寓意相比,日本对红色的使用更侧重于其庄重、正式的场合。

2.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白色常被视为丧事、哀悼的象征。

而在日本文化中,白色的含义则更为丰富。

除了用于丧事外,白色还常被用于婚礼等喜庆场合,表达了纯洁、清新的寓意。

此外,白色在日本文化中还具有高雅、庄重的含义。

3.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黄色被视为皇家、尊贵的象征。

如“黄金”、“黄袍”等词语表达了人们对权力和财富的追求。

而在日本文化中,黄色则更多地被用于日常生活,如食品包装、广告等。

此外,日本还有一些与黄色相关的独特文化现象,如“黄檎”等。

三、中日颜色词的翻译策略由于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翻译对于那些文化内涵相对一致的颜色词,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

如将“红色”翻译为“赤い色”,将“白色”翻译为“白色”,等等。

这种翻译方法能够较好地保留原词的文化内涵,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2. 意译对于那些文化内涵差异较大的颜色词,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如将“黄金”翻译为“金色”,将“黄檎”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这种翻译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使读者更容易接受。

3. 增译或减译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增译或减译。

如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颜色词,可以通过添加解释性文字来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色彩词语论文:中日色彩词语对照研究
【中文摘要】色彩词是各民族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语言意义以及象征意义。

反映了各个民族、地域、团体所特有的色彩意识及文化传统。

顾名思义,所谓色彩语,就是表示色彩的词语。

其中,也有很多表达特殊意义的色彩词语。

例如,汉语里的“红”有“红泪”这种表达,但这里的“红”并非表示红色,而是“美人”的意思。

日语也不例外,日语当中有“赤新聞”这种说法,但是这里的“赤”也并不是表示颜色,而是表示“低级,恶俗”之意。

原本是表示同一种颜色的色彩词语,但是通过表意的不同,折射出中日两个民族在色彩感和色彩认识上的不同。

同时,也这从侧面反映了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特征。

本稿分为五章展开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考察色彩词语的先行研究和研究现状,聚焦问题点,明确研究、考察范围、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从语言构成的角度,比较汉语的“红”和日语的“赤”,并对汉语的“红”和日语的“赤”从语言构成的异同上进行研究和分析。

第三章,从词性及功能的角度,比较汉语的“红”和日语的“赤”,并对汉语的“红”和日语的“赤”从词性、词类、功能的异同上进行研究和分析。

第四章,从意义上比较汉语的“红”和日语的“赤”,并汉语的“红”和日语的“赤”在意义上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

第五章,从惯用表现的角度,对由汉语的“红”构成的成语、谚语、诗歌和由日语的“赤”构成的四字熟语、谚语、诗歌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汉语的“红”及日语的“赤”的异同之处。


稿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众多例句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加以说明,明确了汉语的“红”和日语的“赤”的异同点,并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英文摘要】
【关键词】中日色彩词语红赤语言构成词性功能意义异同点
【英文关键词】
【目录】中日色彩词语对照研究要旨4-5摘要
5-8はじめに8-9 1. 研究目的と方法9-14 1.1 先行研究9-12 1.1.1 日本語の色彩語に関する研究
9-11 1.1.2 中国語の色彩語に関する研究
11-12 1.1.3 中日色彩語に関する対照研究12 1.2 先行研究の問題点12-13 1.3 本研究の目的13 1.4 研究方法13-14 2. 語構成における“红”と「赤」14-20 2.1 中国語の“红”について15-18 2.2 日本語の「赤」について18-20 2.3 語構成における“红”と「赤」の異同点20 3. 品詞·機能における“红”と「赤」20-27 3.1 “红”について20-23 3.2 「赤」について23-26 3.3 品詞·機能における“红”と「赤」の異同26-27 4. 意味における中国語の“红”と日本語の「赤」27-43 4.1 中国語の“红”の意味27-35 4.2 日本語の「赤」の意味35-42 4.3 意味の異同点の対照42-43 5. 慣用表現における両国語の異同
43-54 5.1 成語?ことわざ?詩歌における“红”
43-49 5.1.1 成語における“红”43-46 5.1.2 ことわざにおける“红”46-47 5.1.3 詩歌における“红”
47-49 5.2 四字熟語?ことわざ?詩歌における「赤」
49-52 5.2.1 四字熟語における「赤」49 5.2.2 ことわざにおける「赤」49-51 5.2.3 詩歌における「赤」
51-52 5.3 慣用表現における両国語の異同点52-54
終わりに54-55注釈55-58附録58-62参考文献62-64謝辞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