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

合集下载

渴望春天教案7篇

渴望春天教案7篇

渴望春天教案7篇渴望春天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渴望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春之声”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儿童的喜爱;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节拍,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

二、教学设计思路以“感受春天(创设情景)——体验春天(歌唱春天)——表现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渴望春天》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抒情、愉悦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三、教学目标1、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2、能够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知道莫扎特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

认识变音记号和倚音。

四、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六、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八、教学过程一、感受——春(情境创设)1、播放宋祖英《田野的春天》让学生感受乐曲欢乐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啊?生:热烈、充满活力春季!春天!2、让学生说出①说出描写春天的词语。

②说出描写春天的诗句。

生:略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文学的角度,运用听、说的情景导入,,营造春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置身在春的怀抱中,为后面的歌曲欣赏作了情感铺垫。

二、体验——春(歌唱《渴望春天》)1、出示课题《渴望春天》,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故事》,具体内容为《渴望春天》。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歌曲《渴望春天》,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旋律等,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歌词和旋律,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音高的把握和旋律的流畅演唱。

教学重点:歌曲《渴望春天》的歌词、旋律以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多媒体设备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引出歌曲《渴望春天》。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随歌曲旋律轻声哼唱。

b. 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随学习,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3. 歌曲分析(10分钟)a.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音程、节奏等。

b. 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对春天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情景表演(10分钟):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自编动作,进行情景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渴望春天》2. 歌曲旋律:以五线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

3. 歌曲主题:春天、美好、向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答案:歌曲《渴望春天》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能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和歌词,是否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关于春天的音乐作品,如《春天在哪里》、《春暖花开》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七下第单元唱歌《渴望春天》课件

音乐七下第单元唱歌《渴望春天》课件
故事的主人公,一个聪明、勇敢、 有梦想的孩子。
老师
小英子的老师,一个有爱心、有责 任心的教育者。
同伴们
小英子的同学,他们一起学习、一 起玩耍,相互支持、鼓励。
家人
小英子的家人,他们支持小英子的 梦想,给予她关爱和鼓励。
故事的社会意义
1 2
鼓励孩子们追求梦想
故事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怕 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

音色控制
在演唱时需要运用适当的音色, 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内涵,达到感 人的效果。
情感表现
演唱者需要深入理解歌曲内涵,将 自身情感融入到歌曲中,表现出对 春天的渴望和向往之情。
07
《渴望春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渴望春天》的歌词,并能够简单描述歌曲表 达的情感和意境。
能力目标
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是一种大众化的音乐形式,适合表现简洁、易于传唱的音乐作品。春天的流行歌 曲通常以明快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为主,如《春天里》、《小幸运》等。
春天音乐的意义与影响
01
传递美好情感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的音乐作品也通常传递着美好、希望、
愉悦的情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春天的美好。
传说和故事也体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追求。
03
节日习俗
春天有很多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清明节、劳动节等,这些节日和习俗
也与春天有着密切的联系。
02
春天与音乐
春天相关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
这首钢琴奏鸣曲充满着明朗、清新的气息,犹如春天的 阳光,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
莫扎特的《春天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以春天为主题,充满了明亮的色彩和欢乐的 情绪,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背景和含义。

2.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并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对于春天的热爱和对于祖国的热爱。

4.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将歌曲《渴望春天》播放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含义。

2.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课时安排1.介绍歌曲及其背景和含义(10分钟)2.对歌曲进行分析和教授旋律和节奏(30分钟)3.学生跟唱练习(20分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教授歌曲的情感表达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并进行评价。

课时安排1.介绍歌曲的情感表达方法(10分钟)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30分钟)3.评价学生的表现(20分钟)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整合课程内容,让学生独立表演歌曲。

2.提供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改进。

课时安排1.组织学生独立进行表演(40分钟)2.提供反馈和评价(20分钟)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2.听写法3.观察法4.练习法5.评价法6.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渴望春天》这首歌曲的演唱和情感表达技巧。

在课后的反思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合唱和表演方面的需求比较大,下次可以适当增加合唱和表演的内容。

同时,我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表现,对每个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

西南师大版音乐七年级下册 1.歌曲 渴望春天 课件 (共19张PPT)

西南师大版音乐七年级下册 1.歌曲 渴望春天 课件  (共19张PPT)

1=D 6/8
愉快地
1 I 1 3 5 1 I 5. 5 3 1 I 4 4 4 5 4 I 3. 0 1 I 1 3 5 1 I
来 吧,亲爱的 五 月,给 树 林 换上绿 装, 让 我 们 在 小
冬 天 也曾给 我 们 带 来 了 许多欢 喜, 在 雪 地 上, 在 当 小 鸟唱起 歌 儿, 报 告 春 天 来 临, 在 草 地 上
灯 下大 家 欢聚 一 起; 用 纸 牌 盖 起 小 跳 舞又 是 一番 欢 欣; 啊 来 吧,可爱的 五
望, 重 屋, 还 月,快
1 7 6 6 5#4 I 5. 0 1 I 1 3 5 1 I 164 2 6I535 432 I 1 0 0 II
见 那 紫 罗 兰, 啊 来 吧,亲爱的 五 月,让 我 们 去 游 玩。
来 吧,亲爱的 五 月,给 树 林 换上绿 装, 让 我 们 在 小
冬 天 也曾给 我 们 带 来 了 许多欢 喜, 在 雪 地 上, 在 当 小 鸟唱起 歌 儿, 报 告 春 天 来 临, 在 草 地 上
5. 5 3 1 I 2 2 2 3 2 I 1. 0 3 I 4 #1 2 3 4 I 5 3 1 0 1 I
第6拍
+
=6拍
(1、2)3(4、5)
解决难点:
“#”叫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高半
个音。
...
3 I 4 #1 2 3 4 I 5 3 1 0 1 1 7 6 6 5#4 I 5. ||
渴望春天
1=D 6/8
愉快地
1 I 1 3 5 1 I 5. 5 3 1 I 4 4 4 5 4 I 3. 0 1 I 1 3 5 1 I
• 莫扎特(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 的代表人物,三岁起就显露出音乐 才能,被誉为音乐“神童”。四 岁即随其父学习钢琴,五岁开始作 曲,六岁起随其父在欧洲各大城市 演奏,轰动了欧洲乐坛, 成年后莫扎 特非常勤奋,但生活十分穷困, 年仅35岁便离开了人世。在他短 暂的一生中,为人类留下了600多部 作品。

《渴望春天》音乐教案优秀12篇

《渴望春天》音乐教案优秀12篇

《渴望春天》音乐教案优秀12篇渴望春天教案1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教学目标: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透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3、透过创编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勇于创意的意识。

4、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完美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弱起节奏、变化音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春天:(一)、播放课件《春天在哪里》,学生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明白刚才老师播放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对,这是我国作曲家潘振生写的一首儿童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来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奥地利的作曲家莫扎特也写了一首有关春天的歌曲,让我们一齐来倾听莫扎特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貌的?(播放课件,范唱)师:《渴望春天》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装作的一首深受儿童喜欢的歌曲。

二、学习新歌《渴望春天》:1、聆听了整首歌曲以后你能回答出春姑娘的问题吗?(多媒体课件出示)A、歌曲的情绪:1、热烈激动;2、抒情愉快;3、低沉忧伤。

B、歌曲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C、歌曲的拍号:1、3/42、6/83、3/82、介绍6/8拍子。

师:这是一首6/8拍子的歌曲。

你明白6/8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吗(强弱弱次强弱弱)?如果用拍手和拍腿来表示强和弱,谁更适合强拍?让我们一齐来演示一下。

(二)节奏练习1、让我们随音乐再来感受一下春天的节奏:(播放第一句音乐出示节奏型)(1)X|XXXX|X。

XXX|XXXXX|X。

0|(2)X|XXXXX|XXX0X|XXXXXX|X。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其音乐风格,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渴望春天》,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尝试模仿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1. 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背景和意境《渴望春天》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歌曲,创作背景源于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

这首歌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歌曲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如花开满园、绿草如茵、鸟儿欢唱等,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

歌词中透露出对春天的渴望和期盼,表达了在寒冷冬季过后,人们对温暖春天的向往和期待。

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渴望。

《渴望春天》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和弦丰富,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在理解歌曲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2.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基本旋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水平。

歌曲基本旋律的学习:首先,让学生聆听完整的《渴望春天》歌曲感受其旋律的优美和动感。

随后教师可以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琴声进行模仿和练习。

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高潮部分,以及每个乐句的换气点和情感表达。

节奏的掌握: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基本节奏型,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感。

通过拍手、踏脚等方式,让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歌曲的节奏。

同时结合歌曲旋律的学习,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掌握节奏的变化和表现。

听唱法:通过多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节奏特点。

模唱法:教师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琴声进行模仿,逐渐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具体章节为《春天的旋律》。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渴望春天》的学习,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节奏及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了解作曲家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复杂节奏和音程跳动。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及歌词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歌谱、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细节:教师以生动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2. 歌曲学习:a.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渴望春天》,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讨论:学生讨论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等。

c. 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指导学生学唱歌曲。

d. 学生跟随钢琴伴奏,集体演唱歌曲。

3. 歌曲实践:a. 学生分角色演唱歌曲,注意表达歌曲的情感。

b.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春天的诗句,并配以歌曲的旋律演唱。

4.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的一些复杂节奏和音程跳动,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5.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弹奏的钢琴,演唱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渴望春天》的歌词及旋律简谱。

2. 黑板右侧:春天的诗句及歌曲创作背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要求歌词表达春天的美好,旋律优美。

2. 答案:教师课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关于春天的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四季》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一听
①、作品的演唱形式:
1、男声合唱
②、作品的情绪:
童声合唱 3、女声合唱 2、童声合唱 欢快明朗 2、欢快明朗
1、热烈激动
3、低沉忧伤
③、作品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渴望春天
1=D 6/8
欢快地
(奥)莫扎特
1
I1
3 5 1 I 5. 5 3 1
I
4 4 45 4
I 3.
0 1
I
1 3 5 1I
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
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 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 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 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如:扫尘、贴春联、年画、窗花、
包饺子、放鞭炮等 。
扫尘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
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 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 日”,也叫“扫尘日”,在春 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 素有的传统习惯。
引子:以乐队主奏开始,在热烈欢快的管弦
齐鸣及锣鼓声的陪衬下,把人们带入了春节 的喜庆气氛之中。
第一部分

第一主题:采用对答式的手法,节奏鲜明,音乐活跃,十分 形象的描绘了秧歌群舞的生动画面。

第二主题:旋律柔和明亮,由长笛和单簧管主奏, 双簧管辅奏,弦乐用拨弦的方式奏出舞蹈节奏,引 人入胜。

春节和年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 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以 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 个月,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 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 到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规定 在民间使用夏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 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新中国成立后,把公历的元月一日 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 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 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月,给 树 林 换上绿 们 带 来 了 许多欢 儿 ,报 告 春 天 来
衣, 让 喜, 在
雪地 上 在 临, 在 青 草 地 上
5. 5 3 1 I 2 2 2 3 2
河灯 跳IFra bibliotek1. 0 3 I 4 #1 2 3 4
I
5
愿 小
3 101I
意,重 屋,还
月,快
旁看 紫 罗 兰
开 放; 我 们 是多 么 下大 家 欢 聚 一 起; 用 纸 牌盖 起

第三主题:是第二主题的加花装饰,欢快、热情、 流畅,由弦乐主奏。
第二部分

中速,主要采用的是陕北秧歌调,抒情优美。尤其是双簧管 的吹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味。
第三部分

第一主题的缩减再现。形成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的春节歌舞联欢的场面,乐曲 在管乐齐奏中强结束。
《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洋为中用”
舞又 是 一 番 欢
欣; 啊 来 吧可 爱的 五
1 7 6 6 5#4 I 5. 0 1 I 1 3 5 1 I 164 2 6 I 535 4 3 2 I 1 0 0 II
见 那 紫 罗 兰, 啊 来 吧 亲 爱的五 月, 让 我 们去 游 玩。
做 各 种 游 戏,
带 来 紫 罗 兰,
在 自 由 可 爱的大 地 上,乘 雪 橇 旅 行 去。
相关传说

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 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 “年”。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 响。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 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 次。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 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 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 “年”晚上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 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 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 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 “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 习俗仍保持着。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 锣鼓,年年如此。
春 游
——李叔同词曲
春天的景色
你们喜欢春天吗?
在这个时候你们会选择春游吗?
弘一法师
词曲作者李叔同是一位艺术 全才,在金石书画、诗文、戏剧、 音乐和艺术教育等领域都有所涉 猎且成就非凡。他认为,音乐可 以“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 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 《春游》是李叔同1913年创作 的一首学堂乐歌,是我国最早的 一首三部合唱曲,也是最早用西 洋作曲法创作的歌曲之一。
燃鞭炮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
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 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 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 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 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 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 又一种方式。
除 夕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
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 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 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 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 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 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 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 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 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 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你喜欢这首《渴望春天》吗?为什么?
想一想
歌曲的结构 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A
B
a + a 1 + b + a2
渴望春天
1=D 6/8
欢快地
(奥)莫扎特
1
I1
3 5 1 I 5. 5 3 1
I
4 4 45 4
I 3.
0 1
I
1 3 5 1I
我们在 小
来 吧, 亲爱的 五 冬 天 也曾给 我 当 小 鸟唱起 歌
也 多多带来 布谷鸟和
原 唱 伴
伶俐的

莺。
下一张

找找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民族管弦乐的乐器:



竹笛


中阮
大 阮

扬 琴
二 胡
高 胡


唢 呐
春节介绍
春节(Spring
Festival)中国民间最隆 重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 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 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 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 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 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 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 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见 那 紫 做 各 种 带 来 紫 罗 兰, 罗 兰, 啊 来 吧 亲 爱的 五 月, 让 我 们 去 游 玩。 游 戏, 在 自 由 可 爱的 大 地上, 乘 雪 橇 旅 行 去。
也 多多带 来
布 谷鸟 和 伶俐的 夜 莺。
莫扎特
(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 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 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 师之家。他很小就显露出极高 的音乐天赋,被誉为“音乐神 童”。 莫扎特的一生清贫 而困苦,享年35岁。他对欧洲 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549部作品, 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 部交响 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 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 乐和歌曲等作品。 《渴望春天》创作于1791年。
春节序曲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集 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它是我国著名作 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 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 乐曲的特点为旋律 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 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目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 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 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 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来 吧, 亲爱的 五 冬 天 也曾给 我 当 小 鸟唱起 歌
月,给 树 林 换上 绿 衣, 让 我 们 在 小 们 带 来 了 许多欢 喜, 在 雪 地 上 在 儿 ,报 告 春 天 来 临, 在 青 草 地 上
5. 5 3 1 I 2 2 2 3 2

灯 跳
I
1. 0 3 I 4 #1 2 3 4
做一做
八六拍的含义:
每小节有六拍 指挥图示: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6/8
特点: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想一想
•歌曲的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来演唱?为什么?
•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来演唱?
•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表达歌曲的情绪?




“春节序曲”的乐意是描写人们在春节喜庆中扭秧 歌的情景。"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 种民间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 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 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 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场是热 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 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 舞小戏。“春节序曲”就是按照这种秧歌结构谱写 的,全曲除开头结尾的引子及尾声外,其主体含呈 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