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成语运用 PPT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词语辨析与词语(成语)运用复习 课件

中考语文---词语辨析与词语(成语)运用复习 课件
范围,并注意其感情色彩。“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与语境一致。“安
居乐业”是一个容易误用的成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不能说成是“生活安居乐
业”。“作威作福”很明显是个贬义词,与语境不符。“耿耿于怀”指对过去发生的不愉
快的事情不能忘怀,与语境不符。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热身训练
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 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 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 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
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 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时间 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 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再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 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 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 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属。 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
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公开的秘密”。
例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

中考复习成语运用专题PPT优秀课件

中考复习成语运用专题PPT优秀课件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 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辨析:“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 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而这个句子要表达的 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这个成语的词义与所 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是
A、那栩栩如生的报告,赢得了全场一阵阵热烈 的掌声。
B、面对着重重困难,她和奶奶相依为命,顽强 地与命运抗争。 C、时间风驰电掣,转眼间我们初中要毕业了。 D、临近期末,各种考试接踵而至,我都快麻木 了。
4.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A、新建的雷峰塔横空出世,成为西湖南线一 个重要的景点。 B、西博会狂欢节那天,大家拥到大街上去, 社区里十室九空。 C、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D、纳米电子技术有望水到渠成地成为目前以 硅等为基础的微米集成电路技术的“接班人”。
C
2003扬州卷下列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 一项是:( ) A.乒坛小将邱贻可在47届世乒赛上一鸣惊人, 以4:2淘汰了男子单打头号种子选手波尔。 B.初三(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 同学间相互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C.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 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严重。 D.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 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
辨析:“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自述,不能 用于他人,否则于人不敬,因此本句犯了用错谦词的错 误。另外,“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一句中,“居室” 和“蓬荜”意义相同,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 省略,就此而论,又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删去“蓬荜” 才正确。

中考复习专题:成语的运用PPT优秀课件

中考复习专题:成语的运用PPT优秀课件

例3.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 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
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贬义。
常用贬义成语: 处心积虑、 忘乎所有、 无所不为、 无所不至、 别有用心、 蠢蠢欲动、 无动于衷、 语无伦次 改头换面、 振振有词、 夸夸其谈、 强词夺理、 好为人师、 好高骛远、 趋之若鹜、 随声附和、 满城风雨、 拉帮结派、 肆无忌惮、 耿耿于怀 炙手可热、 兴风作浪、 罄竹难书、 首当其冲、 始作俑者、 推波助澜、 自命不凡、 一丘之貉、 胸无点墨、 断章取义、 弹冠相庆、 充耳不闻、 螳臂当车、高谈阔论、 道貌岸然、 趾高气扬 常用褒义成语: 从容不迫、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不动声色、 锲而不舍、死得其所、叹为观止、 文不加点
例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 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非人物形象。
例2:这场戏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绘声绘色”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 逼真。不能用于形容演戏。

容 易 用 错 对 象 的 的 成 语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 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万人空巷”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 欢迎等盛况。 例2: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消夏的人们忘 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形容因骄傲自满而得意忘形。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弹冠相庆: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 做,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螳臂当车: 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满城风雨: 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由 于坏事) 趾高气扬: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充耳不闻: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罄竹难书: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形容准备随时 干坏事。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 和发展,扩大影响。 趋之若鹜: 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 当的事物。 高谈阔论: 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不动声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

中考复习成语运用专题PPT优秀课件

中考复习成语运用专题PPT优秀课件
2021/4/7
有些成语专指特定对象,例如: “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多; “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形容书 籍多;“相敬如宾”形容夫妻;“天 伦之乐”形容一家人;“凤毛麟角” 指的是罕见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一 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 完成;“改弦更张”指对制度和方法 的改革变更;等等
B、某厅长前不久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 丑行而被停职,真是雪上加霜。
C、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 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D、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也无可非议,因 为谁也不能规定作者应该怎样写。
2021/4/7
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A、那栩栩如生的报告,赢得了全场一阵阵热烈 的掌声。
中考复习成语运用专题
2021/4/7
成语误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望文生义(误解词义 ) 、 褒贬误用、对象不当、不合情景、 用错谦敬、 重复用语、 自相矛盾、搭配不当 。
2021/4/7
成语误用情况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 且大多都有一定典故,加上有些 成语中还含有生僻古义,这就造 成理解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 成语意思,则容易造成望文生义 的错误。
2021/4/7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 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辨析:“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 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而这个句子要表达的 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这个成语词义与所要 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因为平时使用不够规范或没有搞清楚成语来龙 去脉,往往容易把褒义词语当作贬义词语,把贬 义词语当成褒义词语,造成判断或使用错误。

中考专项复习——成语的运用 PPT

中考专项复习——成语的运用 PPT
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与窘 困,无出其右。
“无出其右”指没有谁人能胜过,此处误指 “生 活”。
类似误用得词语还有: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
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 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 间。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得肢体时,瞧到的就是其各 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 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而例⑴由 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 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⑵、在语文老师得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 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就是“涂改”得意思,指文章 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 技巧纯熟。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 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例(1) 201宿舍里得六位小伙子都就是十八九岁,豆蔻 年华、风华正茂。
"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 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就是笑话。
例(2) 、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 实不为过。
“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得牡丹花,后常用来 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卉”。
正确运用成语 ——十类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语及成语误用得类型
成语就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得固定 短语,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结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 体性;③形成的历史性等。在语言运用中,成语是相 当于一个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老师在这道题上给了我两个答案,现在我
也莫衷一是了。
4.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
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 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 看法。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味
同嚼蜡”只用来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5.莫言认为:创作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这 样才有可能写出人物栩栩如生、语言丰富多彩、 结构别_具__匠__心___( 别开生面 别出心裁 别具匠心)的 文学作品。
(2)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
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 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中当褒义词用,所以错了。
四、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 ,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如: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
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前者意为呼吸时进出 的气息相互关联,形容关系或联系非常密切; 后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前者涉及的双 方不存在利益上的关系,但存在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的关系;后者涉及的双方都有各自的利 害福祸,存在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 系。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前者意为不认为对, 不赞同;后者意为不需介意,表示轻视,不放 在心上。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 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排列得 很密很整齐。与“琳琅满目”不同。
[相得益彰 相映成趣] 前者意为两者相互配合协助,双方的优点
和长处就更能显现出来;后者意为互相对 照映衬着就显得更有趣味。 前者强调相互作用后两者都更好,后者强 调相互作用后的整体效果。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前者指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 乱真;后者比喻坏人好人混杂在一起,成 分复杂。
[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 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 真实可信。
与[无须质疑]要区别:“质疑”是提 出疑问之意,而“置疑”是表示怀疑之意 。
[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 形容大家因惊异、恐惧或不知所措而 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 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定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②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 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
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③ 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你不应该求全责备
他的缺点。
①题中的“难言之隐”指难以言说的苦衷, “隐”即“苦衷”,二者重复,应删掉“之 隐”或“的苦衷”。②题中“局势”和“一 劳永逸”主谓搭配不当,可将“一劳永逸” 换成“永远太平”等。③题中“求全”和 “责备”都是动宾短语,动宾短语不能带宾 语,故该句表述不合语法;可改换成“对他
自学梳理
《听课手册》P15——成语的六种 误用类型
成语常见的误用类型
望文生义 对象、范围、场合误用 褒贬误用 语境误用 前后重复 谦辞误用误用
应考策略
成语误用常见类型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
如果我们对成语的意蕴不仔细辨析,就极易造成望文 生义的误用。如: (1)这份试题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才完成,真是
(2)狗尾续貂:比喻拿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东西接在好的 东西后面,通常只用于自己的作品,表示 谦虚。
(3)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 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 使自己非常光荣。
初中常见误用成语辨析
初中常见误用成语辨析
[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 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
[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义词。
[来势汹汹]人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大。贬义词。
[锋芒毕露]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 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贬义词。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 止。不要误解为“手忙脚乱”。贬义词。
成语运用
考向探究
这一考点重点考查对成语的含义、感情色 彩、使用范围的掌握。
所考成语均出自课内,一般为熟悉的又易 误用的。
2013-2017年中,2014、2015、2017均有 考查,题型均为选择题,分值均为2分。
·真题例析
[2017·鄂尔多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的一项是( A )
A.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还差.强. 人.意.。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 “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 件,所以不符合语境
类似的成语还有:
(1)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 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2)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名不虚传:“名”是指好名声,一般名声不
可用
(4)耳濡目染: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 而不能是感染者。
三、注意对象、范围、场合
① 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 相逢,彼此都格外兴奋。
②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
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
商品。
③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
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①题中“萍水相逢”指陌生人初次见面,用于老 同学不当。②题中“炙手可热”指“权势大、气 焰盛”,只可指人,不能指商品。③题中“洗心 革面”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同样只能用 于人,不能用于刊物。
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①题中“噤若寒蝉”的“噤”作“闭口不言” 讲,该成语表示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就像秋 天不叫的蝉。它和寒冷没有关系,故该题用 错。②题中,“冲”指“要冲、要道、要 塞”,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故总是首先受 到攻击。“首当其冲”引申为首先受到攻击、 批评等,而并不等同于“首先”。
无所不至:泛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专用于干 坏事,亦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贬义词,不能 理解为没有不到的地方。与“无所不为”近义。
转弯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 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中性词。
类似的成语还有如(见“初中教材成语梳 理”):
[方头大耳]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颇有 大将风范。褒义词。
检测巩固
当堂检测
1. [2015·鄂尔多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 误的一项是( A )
“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 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 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 不合适。
类似误用的成语还有: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 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破镜重圆” 只能用于夫妻之间,“天伦之乐”只能用于家人 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 东西多。 (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 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六、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 辞,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 的错误。如: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
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常用作谦辞 ,只能对己。
类似的成语还有:
(1)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 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小题大做。 (2)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
的毛病。 “文不加点”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
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二、对象、范围、场合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 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如: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 蔻年华、风华正茂。
“别开生面”的意思是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 造新的形式;“别出心裁”的意思是独创一格, 与众不同;“别具匠心”的意思是另有一种巧妙 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比 较三个词语的义项,“结构”应该是“别具匠 心”。
二、注意褒贬色彩
1.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
人本质有别; 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
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如:改革开放初 期,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 是在所难免的。
初中常见误用成语例举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 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 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
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 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
[不知所云 不知所以] 前者形容说话颠三倒 四、语言混乱,令人莫名其妙;后者意为不知 道为什么会如此。前者指说话人说不清楚;后 者(如用于听话)指听话人自己听不清楚。
总结深化
一、注意成语的准确含义
1. 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
噤若寒蝉。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 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
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
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这两道题中的成语都没用错。“灯红酒绿” 指生活腐化时为贬义词,指夜景繁华时为中 性词;“想入非非”指想法不合实际时为贬 义词,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时为中性词。
类似易用错成语
罄竹难书:指竹简写尽了都写不完,比喻罪恶 很多,难以说完。用以贬义。
类似的成语还有如(见“初中教材成语梳 理”):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 道。形容人所共知。
[妇孺皆知]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 众所周知。
两者尽管都有人人皆知的意思。但是“二战中日 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的表述就是错误的。 “家喻户晓”是褒义词,形容好的事情,不能形 容恶贯满盈的日军。 但是用“妇孺皆知”就是 可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