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综述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1.2 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二)大脑两半球的机能优势分工
大脑的左右半球从表面上看非常相似,但实际上,左右两半球在结构 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 从结构上看,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 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这和丘脑的不对称性有关。此 外,各种神经递质在左右半球的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大脑半球内面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构成,称为白质,其功能是负责大脑 回间、叶间、两半球及皮层与皮下组织的联系。
胼胝体是非常重要的横行联络纤维,位于大脑半球底部,负责两半球的协 同活动。
1.2 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一)大脑皮层的分区
勃路德曼的大脑皮层区分图
1.2 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1
感觉区
感觉区包括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和味觉中枢。感觉区接 受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合。
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勃路德曼第41、42区。若破坏了大脑两半球的听觉区, 即使双耳的功能正常,人也将完全丧失听觉。
1.2 大脑皮层的分区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勃路德曼第4区。其主要功能是发出动 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运动区与躯干、四肢运动的关系也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 身体各部位在运动区的投射面积不取决于各部位的实际大小,而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
1.3 大脑功能学说
(三)机能系统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著名的神经心理学家鲁里亚及其同事,对在战 争中造成大脑损伤的病人进行了机能恢复的相关研究。他把脑分成三个紧 密相连的机能系统: ✓ 第一机能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机体觉醒状态的系统,也称为动力系 统; ✓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 ✓ 第三机能系统也称为行为调节系统,负责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 行为。
人脑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解析

人脑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解析人脑是神奇的器官,它负责人类的思考、感知、记忆和行动等重要功能。
这些功能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来实现的。
因此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类大脑的基本工作机理至关重要。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它们是用于传递、处理和存储信息的细胞。
它们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其中包含细胞核、细胞质和许多细胞器。
树突是细胞体表面的分支状突起,可以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
轴突是细胞的一个长细胞突,可以将信号传递到其他神经元。
突触是轴突和树突之间的小间隙,它们允许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介导的。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可以穿过突触传递神经冲动。
神经递质被存储在突触小泡中,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端时,它会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
神经递质随后穿过间隙并结合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受体上,引起受体上的反应,并触发下一个神经冲动。
此外,神经元之间还有电信号传递。
当神经元兴奋时,它会通过离子泵和离子通道将离子从内部移动到外部,以改变细胞膜电位。
这种电位的变化可以通过细胞膜传导到细胞的轴突末端,并释放神经递质。
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研究人脑功能和神经科学的理论有很大帮助。
例如,神经元的数目、形态和联系方式等因素可以影响人类的认知和行为。
通过研究神经元的功能和功能异常,我们可以了解许多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等的神经机制,并为防治这些疾病发展新的策略。
总之,人脑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是人类认知、行为和疾病机制研究的基础。
未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

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人类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别的控制中枢,担当着人类各种认知、情感和行为的重要功能。
本文将就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脑的奥秘。
一、大脑的结构人类大脑主要由大脑皮层、脑白质和基底神经节组成。
1. 大脑皮层:大脑的外包层,由六层细胞构成,负责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
大脑皮层分为左右两个半球,通过纤维束相互连接。
2. 脑白质:位于大脑皮层下方,由神经纤维束组成,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脑白质分为胼胝体、皮质脑束以及大脑的其他连接纤维。
3. 基底神经节:位于大脑皮层和脑干之间,是调节运动以及情感行为的重要中枢。
二、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具有众多复杂而精细的功能,包括感知、思维、记忆、情感和运动等。
1. 感知功能:大脑通过感知系统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感知信息在大脑皮层得到初步加工,形成对外界刺激的认知。
2. 思维功能:大脑皮层是思维的主要场所,具有分析、综合、判断和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
人脑的思维能力非常复杂,涉及到语言、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等多个方面。
3. 记忆功能:大脑皮层和海马体是主要的记忆中枢。
人脑通过大脑皮层进行短时记忆,而通过海马体和其他组织形成长时记忆。
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等不同类型。
4. 情感功能:人脑通过扁桃体等结构调节情感体验和表达。
大脑的情感功能包括情绪的生成、情感体验和情感调节等。
5. 运动功能:大脑皮层通过与基底神经节、小脑等结构的协调作用,控制人体的各种运动。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域被称为运动皮层,通过与脊髓和肌肉之间的连结来实现运动指令的传递。
三、大脑功能的区域化人脑的功能在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化特征,即不同的功能活动更集中在特定的脑区。
1. 感知区域:人的感知功能主要集中在顶叶和枕叶。
2. 运动区域:人的运动功能主要由额叶和顶叶的运动皮层控制。
3. 认知区域:人的认知功能主要受前额叶和颞叶的影响。
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一、引言人类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由数十亿个神经元相互连接而成,它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感知、学习和行为等各种认知功能。
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探索和分析。
二、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宏观结构主要指的是大脑的颞叶、额叶、枕叶和顶叶等功能分区;而微观结构则是指神经元和突触之间的连接关系。
1. 宏观结构人脑大脑皮层可以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再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等多个功能区域。
不同的功能区域负责不同的认知和运动功能,如语言、记忆、注意力、运动控制等。
这些功能区域之间通过神经纤维束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复杂而高效的网络。
2. 微观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是构成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
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细长的轴突和多个分支状的树突。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着,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区域。
突触可以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它们分别通过化学物质和电信号来传递信息。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广泛的神经回路,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三、人脑神经网络的功能人脑神经网络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下面将从感知、思维和行为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感知功能感知是人脑神经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
感知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多种感知模式。
这些感知信息在人脑中的不同区域进行初步处理,然后通过神经回路传递到高级感知区域进行综合和解读。
2. 思维功能思维是人脑神经网络的高级功能之一。
人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不同的脑区会相互协作,完成复杂的认知过程。
例如,前额叶负责决策和规划;顶叶负责语言和记忆等;颞叶负责语言的理解和情感的处理;枕叶负责感知和运动的协调等。
3. 行为功能行为是人脑神经网络的最终表现。
人脑通过神经网络来控制我们的运动行为,如走路、跑步、说话等。
不仅如此,人脑还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来控制我们的情绪、行为选择和社交互动等复杂行为。
人类大脑皮层结构与功能解析

人类大脑皮层结构与功能解析人类大脑皮层是我们的智力和行为控制中心,在漫长的进化中不断演化。
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区域组成,这些区域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人类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以此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1. 人类大脑皮层的结构人类大脑皮层是人脑最外层的一层,覆盖在大脑的整个表面。
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叠层细胞组成的。
这些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分成六层结构。
这六层结构中的每一层都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功能。
上一层的细胞向下一层的细胞发送信息,从而形成六层结构的信息传递系统。
这个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因此每层的细胞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以适应更高级别的信息处理。
2. 不同区域的功能人类大脑皮层被分成许多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
这些区域包括感觉皮层,运动皮层,认知皮层和情感皮层,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
感觉皮层是控制我们的感知,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中心。
运动皮层负责身体运动的控制和规划。
它接受大脑中的命令,使身体的各个部分协同工作。
动物实验表明,当运动皮层受到损伤时,身体的协调性和精准性会受到显著影响。
认知皮层负责大脑的高级功能,如思考、计划和推理。
这个区域的不同部分包含了不同的功能,如语言、空间定位和逻辑推理。
这个区域是我们思考和决策的主要中心。
情感皮层是控制情感和情绪的中心。
它包括情绪识别和情绪表达的区域。
这些区域与前额叶和杏仁核等区域交互作用,一起控制情感和情绪。
3.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和突触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是大脑皮层的基本构建单元。
它们是最小细胞单元,可以将信息传递到其他神经元,从而完成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数量估计在数百亿个。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完成的。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
当一个神经元被兴奋时,它会向入侵它的突触发射电脉冲,从而使出现在下游神经元菜单触发,并被周围的细胞记录。
这是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和通信。
4. 人机交互的应用对人类大脑皮层的深入理解,为目前发展中的人机交互技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人类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人类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人类大脑是人体最复杂、最神秘的器官之一。
在人类的过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脑逐渐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而产生了许多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人类了解自身的本质、充分发挥大脑的潜力、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人脑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多样的器官。
它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构成。
其中,大脑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体积占据了整个脑部的最大比例。
人类大脑的最外层是一层称为皮层的组织,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人体各个部位的信息,控制人类的意识、思维、语言和行为等高级功能。
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说过左右脑的说法。
左右脑的分工理论是在20世纪中期被提出的,它认为人类左右两个脑半球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比如,左脑善于逻辑、分析、数学和语言等任务,右脑则更擅长音乐、直觉、空间感知和美术等活动。
然而,自从这一理论被提出以来,就有很多研究表明,左右脑的分工理论其实是一个相当过于简化的模型,它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大脑的复杂结构和功能。
如果我们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大脑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考虑深入研究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和功能。
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首次根据对电刺激的反应,将大脑皮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
比如,额叶皮层被认为负责思维和决策,颞叶皮层则参与了记忆的存储和听觉的处理。
目前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功能也还需要更多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解开。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人类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
通过模拟人类大脑的计算机模型,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大脑的各种功能和神经网络。
这种方法被称为“神经元网络”,它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大量的人脑神经元,来模仿人脑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网络也是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方向,它已经在诸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通过研究和模拟人类大脑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这个复杂的生命体高度发达的认知和行为系统,进一步推进神经科学的发展,探索新的医学和心理学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在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认知障碍和精神障碍的患者治疗中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和治疗;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人类自身的本质,为人类未来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发表日期:2009年9月13日【编辑录入:wyxia】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1.大脑皮层的外观形态分布与功能分工大脑皮层有严密的形态结构和机能定位。
从外观上看,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致对称的半球构成。
两个半球的外层就是大脑皮层。
皮层由神经细胞胞体密集排列,其下部是由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所构成。
人类大脑皮层的皱折形成了许多沟回和裂。
按照这些沟和裂,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额叶与顶叶由中央沟分开,颞叶在外侧裂下面,与枕叶和顶叶相连接,但没有明确分开的沟。
大脑两半球内侧环绕着的额上回、颞下回、枕颞回、楔回以及颞下沟、顶枕沟等部位,是从两半球的外侧卷折过来的。
靠近这些回沟更接近于中心位置的扣带回、海马回等,则属于旧皮层,即皮层内边界的边缘叶部分;围绕着它们以外的部分均为新皮层。
大脑两半球是分开的结构,唯有中间的胼胝体是两半球联结的部分。
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按照上述的结构分布,大致相应地分为3类机能区:皮层感觉区、皮层运动区和皮层联合区。
皮层感觉区又可分为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
视觉区。
皮层视觉区位于枕叶,是视觉的最高中枢。
视觉神经从视网膜上行进入脑,通向低级中枢——外侧膝状体。
在上行途中,双眼视神经的一部分投射于同侧外侧膝状体,另一部分交叉到对边外侧膝状体,最后投射到皮层枕叶。
由于视交叉是不完全的交叉,因此视觉信息向脑内传递带有双侧性。
听觉区。
皮层听觉区位于颞上回,是听觉的最高中枢听觉神经从听觉感受器——内耳柯蒂氏器上行进入听觉低级中枢——内侧膝状体,最后投射到皮层颞叶。
由于听觉神经进入脑内后也呈不完全交叉,故而听觉信息向脑内传递也带有双侧性。
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中央沟后面的中央后回。
这里主管着热、冷、触、痛、本体觉等所有来自躯体的感觉。
躯体特定部位的感觉在躯体感觉区有一定的机能定位,其定位有如下特点:颈部以下躯体感觉有对侧性,即左(右)侧躯体信息投射在右(左)侧皮层;整个躯体感觉的机能定位呈倒立分布,即来自躯体上部的信息投射到躯体感觉区下部,来自躯体下部的信息投射到感觉区上部;皮层投射区域的大小,不以躯体器官的大小而定,而是以器官感觉的精细和复杂程度而定。
人脑的高级机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提纲(22)必修三:人脑的高级机能班级_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概述人脑的组成及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
(A)2.说出人的大脑皮层言语区受损伤而导致的功能障碍。
(A)知识结构:自主预习:一、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_______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
下丘脑:有______调节中枢、_________调节中枢、_________调节中枢,能控制生物节律,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二、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____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____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觉性语言中枢(____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视觉性语言中枢(____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看)自我校对:一、最高级体温水平衡血糖平衡二、S W H V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随即她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
请回答问题:⑴当铁钉刺入皮肤时,痛觉感受器可产生传向中枢的________。
此人还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缩腿反应,调节该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部位________ (①;②;③)。
痛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
⑵图中此人反应是一系列神经调节的结果,参与此过程调节的神经中枢有多个,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丘脑。
⑶途中此人肾上腺分泌增加,同时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量也增加,使垂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协同调节血糖、血压以应对该紧急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行传导束
1.延髓 脊髓伸入颅腔的延续部分。延髓前面的结构与 脊髓近似,有前正中裂,前外侧沟。前正中裂两侧 有纵行隆起为锥体,是皮质下行的锥体束构成。在 延髓的下半部,锥体束形成若干小束,左右互相交 叉,称锥体交叉。 舌下神经(Ⅻ):延髓腹侧 副神经 (Ⅺ):延髓和脊髓上端外侧 延髓 脑神经 迷走神经( Ⅹ):延髓外侧舌咽神经下 舌咽神经( Ⅸ):延髓上部外侧
位听神经(Ⅷ)
嗅神经 视 神 经
面 神 经
迷走神经 位听神经
动眼神经(Ⅲ): 滑车神经(Ⅳ)
运动神经 (只含运动神经纤维)
外展神经(Ⅵ)
副神经 (Ⅺ)
舌下神经(Ⅻ)
三叉神经(Ⅴ)
面神经 (Ⅶ)
混合神经 (兼有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
舌咽神经( Ⅸ)
迷走神经( Ⅹ)
小结:
四、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
• 3.小脑:在躯体运动中,起到维持躯体平 衡、调节肌肉紧张程度和协调随意运动等 作用。 小脑受损的病人,表现出四肢乏力, 行走摇晃不稳,闭目站立,无法维持平衡。 • 4.大脑: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 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 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 则接受对侧皮肤、肌肉等处的感觉。 如:中风或半身不遂,是由于脑溢血压迫 了与大脑躯体运动中枢相连的神经纤维。
2.脑桥 下缘通过延髓脑桥沟与延髓分界。 上缘与中脑的大脑脚相接。
三叉神经(Ⅴ):脑桥中部腹外侧 外展神经(Ⅵ):脑桥和延髓交界处的腹侧
脑桥部 脑神经 面神经 (Ⅶ):脑桥和延髓交界处的腹侧
稍居外侧
位听神经(Ⅷ):脑桥和延髓交界处的腹外侧
3.中脑 动眼神经(Ⅲ):中脑腹侧
滑车神经(Ⅳ):中脑背面
(一) 躯体运动的调节 • 1.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 正常情况下这些反射都是受大脑控制的。 • 2.脑干:在躯体运动的调节方面主要起传 导的作用。白质中有上、下行传导束。 当然脑干还有一些神经核,是调节人 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额叶
外侧裂
中央沟 顶叶 枕叶
颞叶
小脑
左大脑外侧面
胼胝体
小脑
人脑纵切,示右大脑半球
三、大脑
• (一)大脑皮层(灰质) • 1.位置:位于大脑半球表层。 • 2.结构:表面有许多沟回,可增加大脑皮层 表面积和神经元数量。 • 3.功能: • A、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 B、重要的神经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 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 等。
(三)大脑白质
• • • • • 1.位置:位于大脑皮层以内。 2.结构:由神经纤维构成。 3.功能: A、联系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B、联系大脑皮层与小脑、脑干、脊 髓。
(四)脑神经
1. 分布:多分布于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
和肌肉等处
2. 类型: 嗅神经(Ⅰ) 视神经(Ⅱ) 感觉神经 (只含感觉神经纤维)
白质 灰质
小脑
人的大脑剖面图
二、小脑
1.结构及分布 分布: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
结构
蚓部
形态
小脑半球 表层:灰质,称小脑皮层
结构
内部:白质及少数神经核
2.功能
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程度、协调随 意运动。 对人体的运动起协调的作用。 •小脑受损的病人,表现出四肢乏力,行走摇晃 不稳,闭目站立,无法维持平衡。
运动性失语症: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
不能讲话。
感觉性失语症:会讲话书写,能看懂文字,但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3.大脑内侧面与内脏活动有关的区域(用蓝色标出) ,
引起复杂的内脏活动,如:血压可以升降,呼吸可以加快
或抑制,胃肠道运动可以加强或减弱。
(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 大脑皮层是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 神经中枢 1.调节躯体运动与感觉 2.调节语言活动 3.调节内脏活动(支配植物性神经的活动)
躯体运动区
中央沟
躯体感觉区
视区 听觉中枢
人类大脑皮层第一 运动区与躯体各部 分的关系示意图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 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在大脑皮层。
1.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 ①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躯体感觉中枢则接受对侧皮肤、肌肉等处的感觉。 • 如:中风或半身不遂,是由于脑溢血压迫了与大脑躯体 运动中枢或相连的神经纤维。 ②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其代表区; ③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即下肢的代表区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顶部;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底部;上肢代表区在两者之间。 ④皮层代表区的范围与躯体各部分运动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4.间脑 视神经的连接部位。存在着上行和下行的 神经传导束,以及具有调节功能的神经核。
丘脑:传入神经冲动的转换站。全身的感受器 的神经纤维,除嗅觉外全部在丘脑更换 神经元,然后才投射到大脑皮层。是大 脑皮层以下最高级的感觉中枢。 下丘脑:①是大脑皮层以下调节植物性神经活动 的高级中枢,②也是人体对环境刺激发生 情绪性反应的高级调节部位。③对体温、 物质代谢起调节作用。④还通过控制垂体 的内分泌活动控制其它的内分泌腺。
灰质 白质
第三节大脑 小脑 脑的组成源自人脑的结构间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额叶
外侧裂
中央沟 顶叶 枕叶
颞叶
小脑
左大脑外侧面
丘脑
下丘脑
胼胝体 松 果 体
垂体
中脑 脑桥 延脑 小脑
人脑纵切,示右大脑半球
一、脑干
大脑 上 间脑 中脑 脑干
灰质:基本生命活动中枢 (心血管运动、呼吸)
脑桥
下 延髓 白质:
上行传导束
间脑
一、脑干
大脑 上 间脑 中脑 脑干
灰质:基本生命活动中枢 (心血管运动、呼吸)
脑桥
下 延髓 白质:
上行传导束
下行传导束
5.网状结构
在脑干中央部位,神经纤维交织成网,分布 有各种神经核。与中枢神经各部分具有广泛的 联系。网状结构的功能,不仅影响大脑皮层的活 动,而且对于躯体的运动和内脏活动具有调节作 用。 例如:人体通过各种感受器,接受适宜的刺 激而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经有些上行传导束的 侧枝传入网状结构,再由网状结构经过丘脑把各 种感觉冲动广泛性地弥散地传到大脑皮层的广泛 区域,以保持大脑皮层处于清醒状态。(这是产 生注意力集中和其他意识活动的基础。)
躯体运动区
书写语言中枢
中央沟
躯体感觉区 听觉性语 言中枢
视觉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 言中枢
听觉中枢
视觉中枢
2.语言中枢:控制人类的语言功能
书写语言中枢
• Speaking • Hearing
视运动性语 言中枢 听觉性语 (魏尼克区) 言中枢
(布洛卡区)
运动性语 言中枢
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外侧)的语言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