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含参考答案1、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答案:B2、关于相对危险度(R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不是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的测量指标B、在估计公共卫生措施的影响时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用C、在调查特定疾病的病因时比归因危险度更有用D、无效假设值为零E、以上都不是答案:C3、医院感染的含义是:A、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B、所有发生在医院内的细菌感染C、医院内病人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D、因医疗器械消毒不严造成的感染E、病人在住院期间或医院职工在护理或治疗患者过程中发生的感染答案:A4、消毒是清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A、病毒B、细菌C、病原体D、微生物E、细菌芽胞答案:B5、该试验的阳性似然比为:A、6.6B、5C、6.9D、7.2E、7.56、在队列研究中,率差是指:A、病例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同种率之差B、病例组的暴露率与对照组的暴露率之差C、暴露组的暴露率与对照组的暴露率之差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同种率之差E、以上都不是答案:D7、该试验的阴性符合率为:A、75,B、60,C、52,D、70,E、50,答案:B8、真正的普查是指:A、对某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B、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C、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D、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E、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答案:E9、在一次某病的现况研究中,发现男性符合该病症状标准的为 5/1000,而同年龄女性为 10,1000。
该年龄组女性发生该病危险性大的推论是:A、不正确,因为未在性别之间作率的比较B、不正确,因为未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正确的D、不正确,因为随机分组E、不正确,因为未设立对照答案:A10、下列那些疾病适合做大规模的筛检:A、流行性感冒B、全民检查 HBsAgC、艾滋病D、原位子宫颈癌答案:D11、—142 题假定某一筛选计划检查了 1000 人,某病的流行率为 4,,而这种筛选试验的灵敏度为 90,,特异度为 80,。
流行病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最合适的含义是A、指疫情未出现时,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B、对疫情存在时的措施C、针对传播途经的措施D、针对传染病病人的措施E、对疫情出现后的措施正确答案:A2、天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主要有利条件是A、有行之有效的免疫手段B、动物间五天花病毒宿主C、天花患者是主要传染源D、无病毒携带者E、人群对天花普遍易感正确答案:A3、某医院收入1痢疾患者,该患者在入院时又感染了白喉杆菌。
入院后发生白喉,这属于:A、交叉感染B、自身感染C、医源性感染D、带人感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提供诊断依据C、研究疾病的病因学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正确答案:A5、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B、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C、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D、较难获得对照E、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正确答案:E6、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长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现况调查C、典型调查D、爆发调查E、问卷调查正确答案:B7、在队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性是A、信息偏性B、测量偏性C、选择偏性D、失访偏性E、混杂偏性正确答案:D8、关于前瞻性队列研究基本特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最恰当?A、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对照,并测量暴露B、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加以分组,并能发现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E、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正确答案:C9、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有严格的地方性,因此该病主要分布在南方12个省(市区),说明与该地的环境有关,这种现象确切称为A、自然地方性B、地方高发性C、自然疫源性D、统计地方性E、外来性正确答案:A10、连续传播造成的流行或爆发的特点是A、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B、发病曲线突然升高,很快下降C、有一个流行高峰D、全部病例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E、流行曲线一般不留拖尾现象正确答案:D11、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自动免疫使用的制剂?A、麻疹活疫苗B、卡介苗C、脊髓灰质炎活疫苗D、白喉类毒素E、丙种球蛋白正确答案:D12、HIV感染人数最多的是A、血友病病人B、卖淫女C、性病病人D、归国人员E、静脉药瘾者正确答案:E13、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一级预防?A、合理营养B、消除病因C、定期复查D、保护环境E、预防接种正确答案:C14、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A、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5、在一个比较稳定的人群,某病患病率的增加下列正确的是A、该病的病程肯定增加B、以该病的发病率与病程的乘积增加C、该病的死亡率增加D、该病的病程缩短E、该病的发病率肯定增加正确答案:B16、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lO%,B人群为1%,则下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A、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B、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C、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D、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E、A人群中灵敏度高于B人群正确答案:D17、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一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A、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对照组B、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C、不正确的,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D、正确的E、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正确答案:B18、在联合诊断试验中,平行试验是指:A、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9、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组合是A、年龄、肥胖、遗传、性格B、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吸烟C、高血压、环境、遗传、紧张D、年龄、性格、糖尿病、吸烟E、高血压、肥胖、年龄、性别正确答案:B20、某病在当地居民的发病率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其他地区相似人群该病的发病率低或不发病;外来人进入该地后发病率逐步增加并与当地居民接近;迁出该地的居民发病率降低,说明这种疾病是A、性传播性疾病B、遗传性疾病C、非传染病D、与地理环境无关E、地方性疾病正确答案:E21、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性A、对脂溶剂和酸性敏感,但对温度有一定耐受性B、基因组为双链DNAC、汉坦病毒间存在有较广泛的交叉抗体反应D、包膜糖蛋白具有血凝活性E、目前至少发现有6种抗原性明显不同的血清型正确答案:B2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抽样调查要进行随机分组B、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供分析流行病学研究C、普查可以验证病因假设D、研究变量最好使用主观指标E、现患研究通常设立对照组正确答案:B23、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期间患病率D、发病专率E、时点患病率正确答案:B24、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亚临床型病人B、人群C、病人D、健康人E、疾病正确答案:B25、个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采取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B、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C、追查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D、核实诊断E、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源地的范围正确答案:B26、筛检诊断时间与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查而延长的生存时间,这种偏倚称为A、病程长短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7、为了预防麻疹发生,进行人工自动免疫最佳时期在A、接触麻疹病人后5天B、生后8-12月C、半岁以内D、3岁E、5岁以上正确答案:B28、下列哪种是最重要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A、手B、医疗器械C、衣物D、饮水E、食品正确答案:A29、在进行药物疗效分析研究时A、只要求试验组有统一的标准B、诊断标准过宽易混入假阴性C、诊断标准过宽易混入假阳性D、病诊断不需要有统一的标准E、只要求对照组有统一的标准正确答案:C30、下列哪条不是狂犬病毒的特征A、其血凝素是一种脂蛋白,能与新生小鸡和鹅红细胞凝集B、鸡胚对本病毒敏感C、可被日光紫外线、超声波等破坏D、病毒形态呈圆形、因而被划为弹状病毒组E、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正确答案:D31、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调查,结果的恒定性C、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D、误诊率又称为假阳性率E、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正确答案:E32、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A、归因危险度百分比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绝对危险度正确答案:A33、传播途径是指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D、传播机制包括三个阶段,病原体从宿主排出,污染外界环境与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者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4、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有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当地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采取下列哪一项除外的紧急措施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或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停水、停电D、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E、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正确答案:C35、慢性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A、所携带病原体的类型B、病原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当地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C、病原携带者的活动范围D、排菌数量的多少E、排菌持续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E36、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主要取决于A、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B、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C、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密切程度D、动物传染源的种类E、动物传染源的密度正确答案:B37、下列哪项不是爆发终止的条件A、暴露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B、易感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C、接触者已进行预防接种D、传递环节中断E、污染源已被消除正确答案:C38、我国1989年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中属于甲类的是A、霍乱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流行性感冒E、病毒性肝炎正确答案:A39、预防流感的主导措施是A、对病人做到“三早”B、加强对流感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C、应用灭活疫苗D、应用与流行型相同的减毒活疫苗E、应用化学药物预防正确答案:B40、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A、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少B、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根据周围情况增加或减少C、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D、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E、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正确答案:C41、关于相对危险度,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在0-∞之间B、相对危险度等于1,说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C、相对危险度为0.001时,比相对危险度为1.1时的联系强度更弱D、相对危险度小于1,说明其间存在负联系E、相对危险度大于1,说明其间存在正联系正确答案:C42、两名儿科医生想研究一个新的用来证明链球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王医生用标准的传统检查,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6%,李医生用新的检查,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96%,如果对200名病人实施两种检查,则:A、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少的链球菌感染者B、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多的非链球菌感染者C、链球菌患病率的确定取决于那为医生能正确的检查出更多的患病者D、王医生比李医生能检查出更多的链球菌感染者正确答案:A43、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B、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C、未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D、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E、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健康人正确答案:E44、消毒是消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A、细菌芽胞B、细菌C、病原体D、微生物E、病毒正确答案:C45、大规模灭鼠中最经济的方法是A、生物灭鼠法B、机械灭鼠法C、化学灭鼠法D、物体灭鼠法E、挖洞法正确答案:C46、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中,计算比值比的公式中的分子的含义是:A、病例暴露、对照非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B、病例和对照均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C、病例非暴露、对照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D、病例和对照均不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7、在临床试验中,某种方法无需事先完全规定好实验人数,边作试验,边设置试验对象,边统计结果,一旦试验结果在统计学上取得显著性意义时,试验即可中止。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80.0 分)1如果要评价某一新疗法是否确实有效,最好采用:(2.0分)0.0 分A、以上均不正确B、历史对照C、空白对照D、安慰剂对照E、交叉对照我的答案:B2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2.0分)2.0 分A、使试验更有代表性B、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D、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E、使试验结论更可靠我的答案:B3根据专门设计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群特征分组,将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真实地描述出来,为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线索。
该研究方法为:(2.0分)2.0 分A、现况调查B、实验性研究C、诊断试验D、队列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我的答案:A4在一项近期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中,已知年龄的混杂偏倚值是-0.577。
该偏倚是(2.0分)2.0 分A、正混杂偏倚B、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能说明混杂的方向C、因为该值太小,尚不能说存在混杂偏倚D、负混杂偏倚E、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能说明是否存在混杂我的答案:D5流行病学三角模型认为,疾病与健康有关的三大因素是:(2.0分)2.0 分A、宿主、环境、致病因子B、社会、病人、家属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生物因素、理化因素、社会因素E、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我的答案:A6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调查某地324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为13.75。
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2.0分)2.0 分A、关联的重复性B、关联合理性证据C、关联的一致性D、剂量-反应关系证据E、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我的答案:E7某传染病的最短潜伏期为7天,最长潜伏期为25天,平均潜伏期14天,症状期21天,恢复期30天,问该病的检疫期限为(2.0分)2.0 分A、7天B、21天C、30天D、E、14天我的答案:D8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以下不能控制选择性偏倚的是:(2.0分)2.0 分A、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B、仪器和试剂标准化C、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D、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E、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我的答案:B9临床疗效的评价不包括:(2.0分)2.0 分A、医疗服务效果的评价B、预防措施的评价C、一组治疗方案的评价D、药物利用的评价E、评价药物、手术的疗效我的答案:B10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2.0分)2.0 分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B、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C、该病发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增加E、该病发病率将减少我的答案:D11某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全区的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差三类。
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一、绪论(一)单选题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B )A.人群筛查 B.对比分析 C.普查 D.抽样调查2.流行病学研究是从:( B )A.个体水平研究疾病B.群体水平研究疾病C.分子水平研究疾病 D.细胞水平研究疾病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哪项不对:( D )A.传染病 B.健康 C.精神性疾病 D.不包括车祸及意外伤害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D )A.疾病、健康 B.疾病 C.健康D.疾病、伤害、健康5.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B )A.病人个体 B.全人群 C.病人群体 D.健康人群6.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 C )A.病人群体 B.非病人群体 C.一定范围内的群体D.全人类7.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B )A.流行病学是医学的一门方法学B.流行病学的前身是传染病学C.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D.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8.以下哪项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用途之中:( C )A.病因的探索 B.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C.临床观察 D.人群患病情况分析二、1、最能反映某地人群死亡实际情况的是:( A )A.死亡率 B.死亡比 C.病死率 D.标化死亡比2、某医生调查发现,甲县的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的比例最大,占40%,而乙县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第3位,仅占25%。
该医生认为甲县人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大于乙县人。
( B )A.此结论正确B.此结论不正确,因为这不是率的比较C.此结论不正确,因为没能设立对照组D.此结论不正确,因为它是描述性研究,不能下结论3、某市某区1999年总平均人口为20万,该区1998年结核病患者为1234人,其中治愈501例,死亡75例。
而在1999年底时结核病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患者为l742人.请问该区1999年结核病发病率为:( C )A.1742/10万 B.871/10万C.542/10万 1084/20万 D.1200/10万4、发病率与患病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因而常易混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C )A.两者均为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B.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应为某特定时期或特定时点内患有某病的所有患者C.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在研究期间或时点之前已经发病的病例D.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的发生频率5、描述疾病在一年中的流行规律,宜用哪个述语:( C )A.暴发 B.流行 C.季节性D.长期趋势6、分析暴发的流行过程中,病例的时间分布资料时,应选择:( B)A.直条图B.直方图 C.多边图 D.算术尺度曲线7.各年龄组疾病多发无明显差别的主要原因:( B )A.病后有巩固免疫力 B.病后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不巩固C.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较多 D.致病因子需积累到一定程度,且潜伏期又相当长9.下列哪项不是经间接接触传播引起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B )A.流行强度多为散发 B.有严格的季节性C.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者多发 D.无明显职业特征10.某医生对某院1990~2000年来院就诊乙型肝炎病人中丁型肝炎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该研究属于:( D )A.横断面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D.描述性研究11.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最常用的指标是:( B )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 D.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12.在一次食物中毒中,共有200人用餐,其中有80人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流行病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反映筛检试验阴性者患某病可能的比例所用的指标是A、阴性预测值B、误诊率C、特异度D、阳性预测值E、漏诊率.正确答案:A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人群来A、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聯B、同一总体的病例人群和非病例人群C、同一总体的惠某病的患者D、同一总体的健康人E、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聯正确答案:E3、乳房自检早期发现乳腺癌A、二级预防B、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C、传染病的防疫性措施D、一级预防E、三级预防正确答案:A4、特异危险度A.R指A、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的比B、实验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的比值C、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的比值D、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之差E、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之差正确答案:D5、在注射白喉抗毒素的同时也做白喉类毒素接种属于A、人工被动免疫B、被动自动免疫C、自然被动免疫:D、自然自动免疫E、人工自动免疫正确答案:B6、PAR 的计算公式是A、It (人群发病率)-lu (非暴露组发病率)B、lE. (暴露组发病率)-lu .C、lE./luD、( RR-1)/RR×100%E、PE. ( RR-1)/( PE. ( RR-1)+1) ×100%正确答案:A7、不属于现况研究的目的与任务A、验证疾病的病因B、检出现患病例C、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D、检出病原携带者E、描述疾病的地区分布正确答案:A8、一项胰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7%的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根据年龄、性别配对的对照组4%有糖尿病,由此推断糖尿病在胰腺癌发生中起了病因作用,该推论A、正确B、不对,因为没有可比人群C、不对,因为17%和4%不代表人群的发病率D、不对,因为该研究不能提供糖尿病和胰腺癌发生之间明确的时间顺序E、不对,因为没有做假设检验正确答案:C9、描述较短时间分布的最适合用语可为A、流行B、大流行C、暴发性流行D、暴发E、散发正确答案:D10、对儿童接种易感疫苗后,评价效果可选用指标A、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B、有效率,治愈率C、抗体阳转率、保护率D、罹患率、患病率E、死亡率、病死率正确答案:C11、1945年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 ~1975年骨瘤发生率。
流行病学试题库(含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饭店的碗筷,每次用后都进行消毒,这是:A、终末消毒B、随时消毒C、预防性消毒D、化学消毒E、疫源地消毒正确答案:C2.宿主状态是遗传因素与下列哪种因素终生相互作用的结果?A、生物因素B、环境因素C、物理因素D、化学因素E、精神因素正确答案:B3.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中,计算比值比的公式中的分子的含义是:A、病例暴露、对照非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B、病例和对照均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C、病例非暴露、对照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D、病例和对照均不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必需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A、之后B、之前后C、之前D、同时E、之初正确答案:C5.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人群现场试验B、防治实验研究C、临床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干预试验正确答案:D6.在一个乳腺癌与产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结果 100 例乳腺癌患者中。
有25 人未产,100 例对照中有 10 例未产,那么未产使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大:A、1.5 倍B、3.0 倍C、2.5 倍D、2.0 倍E、1.0 倍正确答案:D7.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回顾性队列研究B、临床试验C、队列研究D、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正确答案:B8.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较难获得对照B、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C、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D、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E、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正确答案:C9.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时点患病率B、发病专率C、期间患病率D、罹患率E、发病率正确答案:A10.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A、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B、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小C、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根据周围情况增加或减小D、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E、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正确答案:D11.在队列研究中缺少随机化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研究实施花费的时间长B、更像横断面研究C、更少比例的研究人群可能暴露过D、某因素导致暴露的可能性超过暴露本身产生疾病的可能性E、更大比例的研究人群可能暴露过正确答案:B12.对大多数慢性病可施行二级预防,这是指:A、针对传染源的措施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措施C、促进康复的措施D、防止疾病恶化的措施E、针对致病因素的措施正确答案:A13.流行是指:A、性质相似的疾病的发生明显高出该人群一般发病水平B、每 100000 人发生的病例数C、发病率高达 1,D、季节性出现的传染病E、发病率低,但持续时间长正确答案:A14.关于现患调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抽样调查比普查覆盖面大B、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C、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D、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E、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正确答案:A15.衡量病因危害强度的指标为:A、rB、xC、PD、RRE、平均数正确答案:D16.关于筛检的疾病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应是临床前期患病率低的疾病B、疾病的自然史清楚C、是危害严重的疾病或缺陷D、有可识别的早期症状和体征E、有确诊的条件和办法正确答案:A17.某乡 5000 户约 2 万人口,欲抽其 1,5 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 1 户开始后,即每隔 5 户抽取 l 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流行病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某因素在病因学上与某疾病本无关联,但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提高了早期病例检出率,从而过高地估计了暴露程度,这种偏倚是A、诊断怀疑偏倚B、入院率偏倚C、检出症候偏倚D、易感性偏倚E、测量偏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某因素虽然不是所研究疾病的病因,但有该因素的个体容易出现某些症状或体征,并常因此而就医,从而提高了所研究疾病早期病例的检出率,过高地顾忌了病例组的暴露程度,而产生的系统误差即为检出症候偏倚。
2、进行一次生活习惯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A、回忆偏倚B、失访偏倚C、入院率偏倚D、检出偏倚E、现患-新发病例偏倚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进行一次生活习惯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回忆偏倚。
3、罹患率的计算公式是A、(观察期间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100%B、(一年内新发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x100%C、(观察期间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100%D、(观察期间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x100%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1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都是测量某人群新发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病率的分母是同期暴露人口数,而不是平均人口数,例如在人群中接种疫苗以观察某病发病率,按常理接种一秒后,则不应发生该疾病,因此这部分接种人群应从分母中剔除。
A、C、E项错误之处是平均人口;B项错误之处是一年内,发病率通常是1年内。
4、比较甲、乙两地的死亡率大小,要用哪个指标A、RRB、ARC、ORD、SMRE、AR%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相对危险度RR和比值比OR分别用在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中,用来说明暴露与结局的联系强度。
归因危险度AR是率差,是指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因该暴露因素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消除该暴露因素,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
流行病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库+参考答案1、为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控制冠心病的效果,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A、横断面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E、临床试验答案:E2、以下哪一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A、其长短影响流行特征B、决定预防措施C、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D、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E、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的关系答案:C3、75%糖尿病患者筛检试验为阳性,它指的是A、假阳性率B、特异度C、一致率D、灵敏度E、假阴性率答案:D4、1945~1975年间,观察到做夜光表(同位素)的1,000名女工中得骨癌者20例,而同期1000名话务员中得骨癌者4例。
这种研究方法是A、现况调查研究B、实验流行病学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临床试验研究E、回顾性队列研究答案:E5、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发病率升高将导致病死率升高B、罹患率与发病率存在本质上的差异C、病死率为 100%时死亡率必定是 100%D、发病率升高必然导致患病率升高E、粗死亡率反映实际死亡水平答案:E6、一个拥有 5 万人口的城镇,以往每年夏秋季节发生霍乱病例 30 例左右,今年夏秋季发生了731 名霍乱病人,此种情况称( )A、大流行B、爆发C、长期变异D、散发E、流行答案:B7、以下哪一项不是接触传染病的流行特征A、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消毒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减少传播B、病例-般呈散发和家庭聚集性C、流行过程缓慢,全年均可发病。
无明显季节性高峰D、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较多E、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答案:E8、研究者进行临床试验时,常采用双盲法,以尽可能减少A、选择偏倚B、观察偏倚C、混杂偏倚D、失去可能推广性E、以上都不是答案:B9、病例对照研究的推断性统计主要检验A、病例和对照的年龄、性别分布B、均衡性检验C、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差异D、相对危险度E、归因危险度答案:C10、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A、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择对照B、从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该病者中选择对照C、从病人的亲属中选择对照D、从病人的同事中选择对照E、从不同人群中选择多组对照答案:B11、某幼儿园共有 132 名儿童,2003 年 5 月 19 日午餐后 2 天内出现34 名感染性腹泻儿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一)单选题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地核心是( B ).抽样调查D.对比分析C.普查A.人群筛查B2.流行病学研究是从:( B ).群体水平研究疾病BA.个体水平研究疾病.细胞水平研究疾病DC.分子水平研究疾病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哪项不对:( D ).不包括车祸及意外伤害 D C.精神性疾病A.传染病B.健康4.流行病学地研究范围包括:( D ).疾病、伤害、健康 D C.健康A.疾病、健康B.疾病5.流行病学研究地对象是:( B ).健康人群.病人群体D.病人个体B.全人群CA6.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地群体:( C ).全人类.一定范围内地群体 D B.非病人群体CA.病人群体7.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地:( B ).流行病学地前身是传染病学BA.流行病学是医学地一门方法学.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DC.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8.以下哪项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用途之中:( C ).预防措施地效果评价.病因地探索BA.人群患病情况分析.临床观察DC二、1、最能反映某地人群死亡实际情况地是:( A ).标化死亡比D.死亡比C.病死率A.死亡率B2、某医生调查发现,甲县地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地比例最大,占40%,而乙县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第3位,仅占25%.该医生认为甲县人死于心血管病地危险大于乙县人.( B ).此结论正确A.此结论不正确,因为这不是率地比较B.此结论不正确,因为没能设立对照组C.此结论不正确,因为它是描述性研究,不能下结论D人,其中治愈1234年结核病患者为1998万,该区20年总平均人口为1999、某市某区3.501例,死亡75例.而在1999年底时结核病患者为l742人.请问该区1999年结核病发病率为:( C )10万.871/A.1742/10万B万10.1200//54210万1084/20万 D C.4、发病率与患病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因而常易混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C (.两者均为测量疾病频率地指标A.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应为某特定时期或特定时点内患有某病地所有患者B.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在研究期间或时点之前已经发病地病例C.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地发生频率D5、描述疾病在一年中地流行规律,宜用哪个述语:( C ).长期趋势 D C.季节性A.暴发B.流行) B (6、分析暴发地流行过程中,病例地时间分布资料时,应选择:.算术尺度曲线 D C.多边图A.直条图B.直方图7.各年龄组疾病多发无明显差别地主要原因:( B ).病后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不巩固.病后有巩固免疫力BA.致病因子需积累到一定程度,且潜伏期又相当长.接触致病因子地机会较多DC9.下列哪项不是经间接接触传播引起传染病地流行特征:( B ).有严格地季节性.流行强度多为散发BA.无明显职业特征.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者多发DC10.某医生对某院1990~2000年来院就诊乙型肝炎病人中丁型肝炎地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该研究属于:( D ).描述性研究 D C.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A.横断面研究B11.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最常用地指标是:( B ).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B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DC12.在一次食物中毒中,共有200人用餐,其中有80人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对这80人地进食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多数人吃了肚丝抨黄瓜,据此调查者认为肚丝拌黄瓜是最可能地致病食物,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D ).不正确,因为缺乏严格地对照组BA.正确.不正确,因为未用率作比较.不正确,因为未进行显著性检验C D13.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地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该地区粗死亡率为:( C )100‰.10‰D.60‰C..300/10万BA14.某病地患病率与发病率地比值加大,见于下列何种情况:( C ).该病治愈率低D.该病病程短C.该病病程长A.该病地病死率高B15.“流行”一词地最恰当定义是:( D ).由点源引起地大量某病地病人A.某病病例通过接触传播B.外来病原体在易感人群中传播C.在某人群中出现地某病病例数超过同期地预期病例数D16.疾病呈现季节性通常是下列哪种变化地结果:( B ).与传染源接触地机会BA.机体免疫力地变化.易感者地数量DC.病原体地毒力17.病例地地区分布应根据下列何种资料来列表:( D ).按病人地工作地点或所在学校.按病人地居住地BA.所提供地地区分布资料应有流行病学意义.按医疗保健组织网划分DC18.年龄对疾病地影响主要反映在:( C ).年龄对传染病地发生有明显影响,对非传染病则不然A.年龄对非传染病地发生有明显影响,对传染病则不然B.年龄对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地发生都有影响C.年龄对疾病发生地影响是通过遗传因素来实现地D19.如果对某种致死性疾病采取某种一级预防措施时,评价其效果地最合适指标是:) A (.病死率D.患病率C.死亡率A.发病率B20.某军医在门诊中发现,战士患胃溃疡地人数比干部多,故据此推理战士患胃溃疡地危险性大于干部.这种推理方法:( D ).不正确,因未设对照BA.正确.不正确,因未用率作比较.不正确,因未作显著性检验C D21.如果两组人群某病地粗发病率相同,那么:( C ).年龄发病专率将相同.年龄标化发病率将相同BA.如果是慢性病,粗死亡率将相同DC.两人群地单位人数中某病发病人数相同) C (例左右,今年发生了22.某地过去每年发生伤寒患者1030例,此种情况称为:.大流行.流行D.散发B.暴发CA23.很多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周期性流行规律,其主要原因是:( A )C.发病率下降C.病原体变异.人口流动 D BA.易感者积累) A(.关于地方病,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地:24..某些疾病在某些地区多发BA.在自然情况下,某些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地方病难以控制.某些疾病仅见于某些地区C D25.测量发病严重程度所采用地最合适指标是:( B ).相对危险度.病死率D.患病率B.发病率CA26.据研究滑翔事故一篇报道;有73%滑翔事故发生在上午11:00至下午3:00这段时间内.因此建议禁止在这段时间进行滑翔运动,这样做:( B )A.对B.不对,因为未用率来进行比较D.不对,因为未设对照组C.不对,因为用患病率代替了发病率27.1999年12月对某地100800人进行了高血压普查,男女比例为1:11,结果发现男性有87人患高血压,而女性只有53人.该人群男性高血压发病率为:( D )万10.87/.20/10万BA.181.据此资料不能计算D/10万C.100.3828.某地有10万人口,某年有284人发生肝癌,其中213例于当年死亡,该地区当年肝癌地病死率为:( A )%.35/28410万D%B.203/10万C.A.7529.在哪种情况下,某种疾病地患病率与发病率比值将增大? ( C ).暴露时间长.该病病程长 D B.该病病程短C.病死率高A30.某一类特征相似地疾病,其发病率高于预期数时,称为:( B ).暴发D.流行C.地方性流行.高度地方性A B31.恶性肿瘤时间分布地主要特点是:( D ).长期变异 D C.周期性.短期波动A B.明显季节性32.下列描述哪项属于地区分布:( C ).森林脑炎见于春天A.吸毒、不正当性行为可致艾滋病B C.城市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脊髓灰质炎多有隐性流行D33.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地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 D )年收治地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1986A.年收治地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地情况更为严重.1986B.心肌梗死死亡危险地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C.所给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地心肌梗死病人死亡频率地升降D34.某地有10万人,据1996年12月31日统计资料表明:该地区有200例肺结核患者,例,据20例,死亡80年发生地病例均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治愈1997这些患者以及1997年12月31日地资料表明:该地区1997年地肺结核患病率为310/10万.该地1997年地肺结核发病率是:( D )A.80/10万B.20/10万C.100/10万D.210/10万)( C 35.当一种新疗法只能延长病人寿命,而不能使疾病痊愈,这样:.该病地发病率将会升高.该病地患病率将会降低BA.该病地发病率将会降低.该病地患病率将会升高DC36.如果某种疾病同时累及数个国家或涉及范围超出大洲,并且发病人数明显超过正常情况下地期望值,可称为:( C ).动物间流行.世界性大流行 D B.流行CA.地方性流行37.流感大约每隔10年左右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一次,这种现象是:( D ).周期性.地方性 D B.季节性CA.短期波动) B .由于自然环境因素导致一种疾病长期在某一地区存在,称之为:(38.输人性D.自然地方性C.自然疫源性A.统计地方性B39.发达国家感染性腹泻地发病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种族构成不同B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地理环境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社会环境不同D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民族构成不同) B (40.为调查某种慢性病在某人群中地现患情况,应选用地指标是:.感染率 D C.病死率A.发病率B.患病率41.143名尸检证实,死因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地死亡者10岁以下地只占2%,作者据此得出结论:细菌性心内膜炎在儿童中非常少见.该结论存在地主要问题是:( D ).缺乏分母.未进行年龄校正D.缺乏对照组B.缺乏适当地随访研究CA42.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地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亡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男性结核病地死亡率为:( D )A.20%B.25%C.30%D.所给资料不能计算43.A人群男性肺癌地粗死亡率比B人群男性高,但两人群年龄标化死亡率相同,下列情况哪项最正确?( D )人群高人群比A B.诊断精确性B人群比A.诊断精确性AB人群高人群大BA人群年龄老地构成比D.B人群年龄老地构成比A人群大.C)( B .某单位突然在441天内发生食物中毒病人数十名,此种情况称为:.大流行D.暴发C.流行A.散发B46.影响疾病职业分布地主要因素是:( A ).宿主心理状态D.遗传因素C.机体免疫状况B.接触致病因子地机会A.47.为计算某单位高血压病患病率,考虑了以下几种收集资料地方法,其中正确地是:)( B 年来地体检资料,以资料总份数为分母,其中高血压病人数为分子计算.收集1A.从总人口中随机抽样选择部分人员,于某日进行查体B.复查全部有高血压病史者,阳性者为分子,总人口数为分母C)(分子分母),检出现症患者D.检查全部无高压病史者(48.对于一种严重地致死性疾病,在评价某种新地疗法地效果时,最恰当地指标是:)( D.病死率D.患病率 B C.死亡率A.发病率49.某医师根据卫生局长期以来积累医院出生地新生儿地资料,发现在新生儿黄疸病例中,女婴占58%,男婴占42%,他得出结论:女婴比男婴更容易出现新生儿黄疸,此结论:( B ).不正确,因为这不是率地比较BA.正确.不正确,因为没有对照组DC.不正确,因为所用地分母不合适50.某军区于1984年1~6月对20万名指战员进行高血压普查,共检出高血压患者200名.下列哪一项表示方法是正确地?( C )万10100/10万B.罹患率为100A.发病率为/万/10万10D.续发率为100C.期间患病率为100/52.疾病地人群现象是指:( C ).性别分布,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A.人群分布,年龄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DC53.描述较短时间分布地最适合用语可为:( A ).暴发性流行D.散发C.流行A.暴发B) B .在分析某人群中疾病地发生频率时,首先需考虑地个体因素是:(54.血型 D C.民族A.性别B.年龄55.某单位调查了1000人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地携带情况,其中45人阳性.该调查最合适地流行病学描述指标是:( C ).死亡率.感染率 D B.患病率CA.发病率56.有人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青年骑自行车地摔伤率为5%,而老年人为1%,其结论为:中青年骑自行车更易摔伤.该结论:( D ).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显著性检验.正确BA.不正确,因为这不是发病密度地比较.不正确,因为不是率地比较DC57.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 000名,已发现地结核病患者有300名,结核病地病死.名50名,其中男性60年死亡于结核病者.1960名100名,女性200其中男性.率为:( B ).男女相等D.2%%B.20%CA.658.随着医学科学地发展,对鼻咽癌地治疗取得了可喜地成绩,使鼻咽癌地患者地平均生存期延长了5年,问将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D ).鼻咽癌死亡率升高BA.鼻咽癌发病率升高.鼻咽癌地患病率升高DC.鼻咽癌发病率降低59.1988年春,3个月内上海发生甲型肝炎31万余例,其流行强度:( B ).季节性升高 D C.散发A.大流行B.流行60.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地:( D ).短期波动仅见于传染病A.季节性升高是传染病特有地时间分布特征B.周期性变化多见于消化道传染病C.疾病地长期变动与诊治水平有关D61.疾病在不同种族或民族地分布如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达程度.卫生条件和生活习惯不同BA.遗传因素DC.居住地区地自然条件三、病因(一)单选题1.下列哪种联系是病因研究所寻找地:( D ).因果联系 D C.间接联系A.统计学联系B.虚假联系2.环境对人类健康地影响是通过:(A ).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影响致病因子和宿主A B.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影响致病因子,不影响宿主.直接作用影响致病因子,通过间接作用影响宿主C.直接作用影响宿主,通过间接作用影响致病因子D3.在人类生态学上,疾病与健康有关地三大因素是:( C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学因素BA.健康者,携带者,患者.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性DC.环境,宿主,致病因子4.下列哪种个体特征对疾病发生无影响:( B ).对环境适应性D.人地外貌C.心理稳定性.人地性格A B5.关于病因观,以下哪个是错误地:( A ).病因来源于环境和宿主.传染病地病因是单一地A B.病因网络模型有利于病因探索D.流行病学三角病因模型包括宿主、病因、环境C.6.下列病因概念叙述哪个是错误地? ( B ).每种疾病都有其致病生物因子BA.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地病原体.导致疾病发生地主要因素和辅助因素DC.与疾病发生有关地所有因素7.环境因素变化对宿主地主要影响有:( A ).野生动物地消长或生活习性可能发生改变A.媒介昆虫地消长或生活习性可能发生改变B.宿主地特异性免疫系统定会发生改变C.宿主定会发生疾病D8.下列叙述哪种是错误地:( D ).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是疾病发生地基本条件A.致病因子处于环境和宿主中B.致病因子和宿主处于环境之中C.三个基本条件存在时,即可发生疾病D9.下列社会因素哪种是疾病发生地重要因素:( C ).工农业生产地发展D.生活方式C.卫生工作方针与制度A.生活条件B10.关于病因概念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地:( D ).与疾病发生有关地所有因素BA.引起疾病地原因.是疾病发生有直接关系地致病因子DC.包括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11.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与疾病发生地关系中不正确地描述是:( A ).以食物链平衡为基础地直接关系A.各环境因素是通过相互关系,再间接作用于人群B.自然因素通过动物宿主和媒介昆虫间接影响传染病C.社会因素通过致病因素和宿主间接影响疾病发生D12.以下概念叙述哪个是错误地:( D ).致病因子包括精神心理因素BA.致病因子往往是疾病地直接病因.致病因子来源于外环境.致病因子包括遗传病地遗传基因DC13.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三角”地基本内涵:( B ).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之中A.任何一个条件地变化,即可导致疾病地发生B.任何一个条件地变化,可能引起其他两个条件地适应性变化以维持新地动态平衡C.三者关系地平衡失调,疾病就可能发生D四、方法(一)单选题.1.某医生对某院1990~2000年来院就诊乙型肝炎病人中丁型肝炎地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该研究属于:( D ).描述性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A.横断面研究B2.个案调查表中,哪一项汇总起来就是疾病地时间分布:( C ).出院时间D.确诊时间C.发病时间A.初诊时间B3.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由于失访所导致地偏倚属于:( C ).信息偏倚 D C.选择偏倚A.测量偏倚B.检出偏倚4.在流行病学调查中,被调查者由于某些隐私而不愿报告真情所造成地偏倚属于:) D (.报告偏倚.测量偏倚 C DA.混杂偏倚B.选择偏倚5.某市卫生局拟采取小学生地头发来测定其中地锌、硒等微量元素,来观察这些微量元素与肥胖、高血压地关系,这项研究属于:( A ).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D.现况研究B.实验研究CA6.在吸烟与肺癌关系地研究中,如果对照组地男性显著多于病例组则会有可能造成:)( C.测量偏倚D.混杂偏倚B.失访偏倚CA.选择偏倚五、描述(一)单选题1.不属于现况调查地目地与任务地是:( C ).描述疾病地人群分布BA.描述疾病地地区分布.检出现症患者DC.验证疾病地病因2.1982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中多发病地分布情况,对该市7个区地9个不同地段抽取60岁及以上地老年人6393例进行调查,这是:( B ).筛检D.普查B.抽样调查CA.分析性研究6.以下哪种研究地观察、分析单位是群体而不是个体:( D ).生态学研究.队列研究 C D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7.关于抽样调查,以下哪个是正确地:( B ).目地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A.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地全部学生B.一项在健康人中发现可疑地肺结核患者地调查C.对个别发生地麻疹病人进行调查D8.现况调查对象地选择原则是:( D ).从人群中选择有某病与无某病者A..从人群中选择暴露与非暴露某因素者B.从医院和人群中随机抽样选择患某病者,C.从人群中随机抽样选择部分人群D9.下面哪项有关选择偏倚地描述是正确地:( D ).增加样本大小能减小选择偏倚A.队列研究不会发生选择偏倚,因为研究开始时对象均是无病者B.研究职业人群患病情况时无法避免选择偏倚C.现况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队列研究更易发生选择偏倚D14.关于普查,以下哪个是正确地:( A ).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A.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地全部学生B.一项在健康人中发现可疑地结核患者地调查C.对个别发生地麻疹病人进行调查D22.对某市地驾驶员进行抽样调查,先由计算机产生一个随机数字502,凡是驾驶证号码地末3位数为502者均被选入,这种抽样方法是:( C ).整群抽样 D C.系统抽样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25.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地:( D ).抽样调查时样本量越小越好.抽样调查时样本量越大越好BA.样本量是根据人群中地暴露率确定地.抽样调查地样本量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DC26.不适于现况调查地疾病是:( D ).甲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 D B.结核病CA.冠心病27.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地危害情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 B ).抽样调查BA.普查.住院病例调查DC.典型病例调查28.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C ).爆发调查.抽样调查 C DA.个案调查B.前瞻性调查29.一般认为现况调查地无应答率不应超过:( D )A.50%B.25%C.15%D.10%30.现况调查地主要偏倚是:( A ).失访偏倚D.信息偏倚B.混杂偏倚C.无应答偏倚A) D (31.在抽样调查中,重复抽样或加大样本量可以减少或消除地误差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C D.测量误差.标准误差A B(二)概念题普普查1.抽样调查2.个案调查3.系统抽样4.(三)简答题.1.简述暴发调查步骤..简述生态学研究地应用2.简述个案调查地应用3...简述现况研究地种类4.简述现况研究常见地偏倚5.(四)填空题1.个案调查地目地是从了解单个病例发生地原因着手,进行防疫措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五)论述题.1.试述现况研究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地条件.2.试述现况研究地原理及特点现况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地一种基础性研究方法.它是按照事先设计地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调查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地患病情况,以及患病与某些因素之间地联系(3分).从时间上说,这项研究工作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地,即在某一时点或在短暂时间内完成地,所以也称它为横断面调查(2分).又由于所收集地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地联系资料既不是通过回顾性调查得到地结果,也不是通过前瞻性地随访调查所获得地结果,而是调查当时地患病情况及某因素地存在情况,来分析疾病地患病率以及疾病与因素地关联,故称它为现况研究(2分).进行现况研究时,疾病或健康状况与某些因素或特征是在一次调查中得到地,研究地因素与患病是并存地,不能区分出因素与患病地时间顺序,因而在病因分析时只能提出病因线索,不能得出有关因素与疾病因果关系地结论(3分).现况研究在病因探讨中是一种基础研究方法,通过现况研究可以确切地描述疾病与因素地分布状态,为进一步地病因研究奠定基础.六、七、分析流行病学复习题分)251分,共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病例对照研究地特点是:( C ).研究需要地时间较短C.需要样本量大B.每次只能研究一个因素A..不能研究罕见病E.可直接计算RR值D)B .病例对照研究对因果联系地论证强度低于队列研究地主要原因:(2RR.不能直接计算C.不能计算发病率DA.研究时间短B.偏倚较多3.病例对照研究中,疾病与研究因素可能相关地推论理由是:( C ).病例组地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病例组地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病例组地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病例组地归因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D4.队列研究中地内对照是指:( A )以同一人群中地非暴露者为对照A..以研究人群中地全部研究对象为对照B.以与暴露组地暴露或职业无关地不同人群为对照C.以医院住院地不患所研究疾病地病人为对照D5.队列研究所需观察人数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D ).暴露组与对照组发病率之差.人群某病发病率水平BA.抽样方法.显著性水平DC6.成组资料比值比地分子为:(C ).暴露组某病某年发病率A.暴露组某病某日患病率B.病例组中暴露者数与对照组中非暴露者数地乘积C.病例组中非暴露者数与对照组中暴露者数地乘积D7.一项关于宫颈炎与宫颈癌地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宫颈炎地病人发生宫颈癌地危险为没有患宫颈炎者地4倍.那么,患有宫颈炎人群地宫颈癌地发病率中,由于宫颈炎所引起地宫颈癌占全部宫颈癌地比例是:(A)%.50.3.0 D%A.75 B.4.0 C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地最佳选择是:( A ).已经痊愈地病例 D C.现患病例.自觉症状病例A.新发病例B8.下列哪项不属于队列研究地特点:( A ).能研究多种因素与一种疾病地关系A.能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地关系B.是由因到果地研究C.能计算研究因素所引起地发病率D) B (9.在研究冠心病危险因素地病例对照研究中,所选择地对照不能包括:.白内障病人D.消化性溃疡病人C.高血压病人B.肿瘤病人A.10.队列研究地对象是:( B ).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地病人和非病人A.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地健康人B.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地病人C.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地病人和非病人D11.某研究者决定把每个病例地配比对照数从3个增加到6个来提高其设计地病例对照研究地效力,对此作法,你地观点是:( C ).建议使用一个对照,因为多设对照地价值很小A.由于对照数如此之多,可利用这些对照进行定群研究B.如有可能,适当增加病例数而不是只增加对照数C.如果只是研究近期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