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废弃物管理制度
公司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废弃物处置管理,保护环境,保障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废弃物,包括生产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等。
第三条公司废弃物处置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公司成立废弃物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监督指导各部门废弃物处置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应设立废弃物管理员,负责本部门废弃物的分类、收集、暂存、处置等工作。
第六条公司设立废弃物处置中心,负责废弃物的集中暂存、运输和处理。
第三章废弃物分类与收集第七条公司废弃物分为以下类别:(一)生产废弃物:包括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
(二)生活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等。
(三)危险废弃物:包括废弃化学品、废弃电池、废弃荧光灯管等。
第八条各部门应按照废弃物类别,在指定位置设置分类收集容器,并做好标识。
第九条各部门应定期收集废弃物,确保废弃物容器满载前及时清空。
第四章废弃物暂存与运输第十条废弃物暂存场所应满足以下条件:(一)符合环保要求,远离生活区、生产区。
(二)具备通风、防雨、防渗、防漏等设施。
(三)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废弃物安全存放。
第十一条废弃物运输车辆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合法营运资质。
(二)车辆外观整洁,标识清晰。
(三)配备安全防护设施,防止废弃物泄露、撒落。
第十二条运输废弃物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
第五章废弃物处置第十三条公司废弃物处置方式包括:(一)综合利用: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
(二)无害化处理:对危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三)安全填埋:对无法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废弃物进行安全填埋。
第十四条公司废弃物处置中心应与具备资质的废弃物处理企业合作,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
公司废弃物的管理制度

公司废弃物的管理制度一、总则企业应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废弃物管理纳入公司的整体运营策略中。
通过制定详细的废弃物管理制度,明确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和监督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所有废弃物得到合理、安全、高效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废弃物的分类1. 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物品。
2.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油漆、废药品等含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品。
3. 湿垃圾:包括厨余垃圾、果皮等易腐生物质废弃物。
4. 干垃圾:除上述三类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三、收集与存储1. 各部门应设置专门的废弃物收集容器,并按照废弃物分类进行标识。
2. 收集容器应定期清理,避免满溢或造成二次污染。
3. 存储区域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废弃物混合。
四、运输与处理1. 废弃物的运输应由专业团队负责,确保运输过程中不污染环境。
2. 可回收物应交由合格的回收公司进行处理。
3. 有害垃圾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特殊处理。
4. 湿垃圾和干垃圾应分别送往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所。
五、监督管理1.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部门或指派专人负责废弃物管理的监督工作。
2. 定期对废弃物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3.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予以纠正并视情节严重性进行处理。
六、培训与宣传1.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废弃物管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2. 通过内部通讯、公告板等方式宣传废弃物管理的重要性,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七、持续改进企业应定期评估废弃物管理制度的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不断优化废弃物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总结:。
公司废弃物资处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废弃物资处理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员工健康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废弃物资的处理,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以及废弃设备、物品等。
第三条公司废弃物资处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分类处理:按照废弃物资的性质进行分类,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减量化:通过技术改造、流程优化等手段,减少废弃物资的产生。
(三)资源化:对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资进行回收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无害化:对有害废弃物资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第二章分类与标识第四条公司废弃物资分为以下类别:(一)一般固体废弃物: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
(二)危险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废化学品等。
(三)液体废弃物:如废油、废水、废酸碱等。
(四)气体废弃物:如废气、废蒸汽等。
第五条各类废弃物资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废弃物名称、类别、产生部门、产生时间、处理方法等。
第三章处理与回收第六条一般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一)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资,应送至指定回收点进行回收处理。
(二)其他一般固体废弃物,应送至指定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处理。
第七条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一)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应送至具有危险废弃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二)废油漆、废化学品等,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中和、解毒、固化等预处理,然后送至具有危险废弃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第八条液体废弃物的处理:(一)废油、废水、废酸碱等,应进行中和、沉淀、过滤等预处理,然后送至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二)不具备预处理条件的,应直接送至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第九条气体废弃物的处理:(一)废气、废蒸汽等,应采取净化、吸附、燃烧等处理措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二)不具备处理条件的,应送至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废弃物处置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废弃物处置工作,确保环境安全和员工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废弃物处置活动,包括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等。
第三条废弃物处置工作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努力实现废弃物处理的高效、环保。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废弃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废弃物处置方案,监督指导废弃物处置工作。
第五条设立废弃物处置管理部门,负责废弃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明确各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废弃物处置职责,确保废弃物处置工作落实到位。
第三章分类与收集第七条废弃物分类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分为有害废弃物、一般废弃物和可回收废弃物。
第八条各部门应按照废弃物分类要求,将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容器内,确保分类准确。
第九条废弃物收集工作由废弃物处置管理部门负责,定期收集各类废弃物。
第四章运输与处置第十条废弃物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废弃物泄漏、扬尘和污染环境。
第十一条废弃物处置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处理单位,签订废弃物处置合同,确保废弃物得到安全、环保的处置。
第十二条废弃物处置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废弃物处理单位的资质和处置效果,确保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三条废弃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废弃物处置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各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废弃物处置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整改。
第十五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降职、解聘等处分。
第六章培训与宣传第十六条对废弃物处置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废弃物处置知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加强废弃物处置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废弃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废弃物处置安全管理制度,本单位的废弃物处置工作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确保环境安全和员工健康,为构建和谐、环保的企业环境贡献力量。
废弃物环保公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废弃物环保管理,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废弃物处理活动,包括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废弃物环保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节能减排,资源化利用;3. 安全可靠,符合国家标准;4. 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公司设立废弃物环保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废弃物环保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各部门、车间应明确废弃物环保责任人,负责本部门、车间的废弃物环保工作。
第六条建立废弃物环保管理网络,明确各环节责任人,确保废弃物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章废弃物收集与运输第七条废弃物收集应分类存放,分别设立废水、废气、废渣等收集容器。
第八条废弃物运输应使用专用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无泄漏、无污染。
第九条运输废弃物前,应向相关部门申报,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章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第十条废弃物处理应采用先进技术,确保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标准。
第十一条废水处理应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实现达标排放。
第十二条废气处理应采用吸附、催化、燃烧等方法,实现达标排放。
第十三条废渣处理应采用资源化利用、安全填埋等方法,实现无害化处置。
第五章环境监测与评估第十四条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废弃物处理设施进行监测,确保处理效果达标。
第十五条定期对厂区环境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
第六章培训与宣传第十六条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废弃物环保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第十七条加强废弃物环保宣传,营造全员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第七章奖惩与责任第十八条对在废弃物环保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九条对违反废弃物环保制度,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公司废弃物环保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废弃物环保公司管理制度,公司可以确保废弃物处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为我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3篇)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废弃物的合理处置,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其相关各个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废弃物是指不再使用的物品或物质,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危险废物等。
第四条废弃物处置管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第五条废弃物处置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并接受监督。
第六条进行废弃物处置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岗位资质和专业知识。
第七条废弃物处置管理应注重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八条废弃物处置管理应与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合作和沟通,共同推进废弃物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第九条对于违反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的人员,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章废弃物分类和收集第十条废弃物应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可回收物、有害物质、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第十一条可回收物应进行专门的收集和分类,比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
第十二条有害物质应单独收集和储存,包括化学药品、电池、荧光灯等。
第十三条易腐垃圾应进行妥善处理,包括食物残渣、植物废料等。
第十四条其他垃圾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括砖瓦瓶罐、建筑废料等。
第十五条废弃物的收集应定期进行,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第十六条废弃物的收集过程应该安全可靠,防止二次污染和扩散。
第三章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第十七条废弃物处理应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如焚烧、填埋、回收等。
第十八条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环保和安全的原则,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第十九条危险废物的处理应特别注意,遵循国家和地方相关的管理标准和规定。
第二十条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应得到鼓励和支持,通过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实现废物的再利用。
第二十一条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应注重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四章废弃物监督和评估第二十二条废弃物处置管理应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十三条废弃物处置管理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废弃物管理制度

废弃物管理制度废弃物管理制度篇一一、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为加强公司危险废弃物安全管理,防止危险废弃物丢失(或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特制定本制度,相关部门严格按此制度执行。
二、职责1.由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联系具有处置危险固体废弃物资质单位,对危险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
2.由生产车间负责厂区内危险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包装、运输。
3.由库管员负责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储存。
4.由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平时的监督检查。
三、内容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废物。
公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统一存放在回收车间北侧库房中,由质量安全环保部专人管理,并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1.安全环保部负责人与资质的单位签定处置协议。
2.生产车间产生的固体危险废弃物,由产生废弃物的岗位员工负责收集、包装、填写危险固体废弃物记录表。
3.生产车间值班课长,定期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包装是否符合要求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签字,运送到专门储存的库房。
4.库房管理员负责危险固体废弃物的接收,并建立危险固体废弃台账。
台账中写清送入库房中,危险固体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入库时间、出库时间等相关详细信息。
5.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储存危险固体废弃物库房进行检查,检查频率不少于每月一次并签字确认。
6.一旦发生危险固体废弃物丢失现象,及时对丢失的危险废弃物进行查找回收,在公司查到不到的情况下,报相关部门协同查找,直到找到为止。
公司负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培训、教育并做出相应处理。
废物管理制度篇二为了规范我院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卫生产生危害,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医疗废物的定义。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公司废弃物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废弃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员工健康,维护公司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废弃物,包括生产废弃物、办公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
第三条公司废弃物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减量化原则: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2. 资源化原则: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3. 无害化原则:确保废弃物处理过程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法规化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废弃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二章废弃物分类与收集第四条公司废弃物分为以下几类:1. 可回收废弃物: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
2. 有害废弃物:如废电池、废油漆、废化学品等。
3. 其他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第五条各部门应按照废弃物分类标准,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不得混放。
第六条公司设立专门的废弃物收集点,由专人负责废弃物的收集、整理和存放。
第三章废弃物处理第七条可回收废弃物应送至指定的回收站点进行回收利用。
第八条有害废弃物应按照国家规定,送至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第九条其他废弃物应送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
第十条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废弃物泄漏、渗漏和飞扬,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环保。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一条公司对废弃物管理实行责任制,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废弃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二条公司定期对废弃物管理进行检查,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三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环境污染或安全事故的,公司将依法予以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六章具体措施第十六条公司设立废弃物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废弃物处理计划,监督各部门执行废弃物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公司对废弃物处理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公司加强员工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废弃物分类的认识。
第十九条公司定期组织废弃物处理培训,提高员工废弃物处理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废弃物管理制度
一、目的
1、将生产及办公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管理,努力变废为宝,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加强废弃、废旧物料管理、规范利用、使用程序、提高废旧物料的使用率,不
断
挖掘节能降耗的潜力,为公司构建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型企业添砖加瓦。
二、范围
适用于产生废弃物的车间及其它场所。
三、职责
生产部、生产车间:
( )产生废弃物的车间,将废弃物进行现场分类放置,并负责将可回收工业废物转移到废品仓库集中保管;
( )在转移过程中,要防止废品的滴漏、溢出、散落;
( )转移到废品仓库时,入库单上写明废弃物的名称、数量,仓库管理员要重新核实废弃物名称和数量,并按仓库管理员的要求放置,不可混放、乱放。
( )仓库物流管理人员,要每天检查废品仓库,检查废品的放置是否出现滴漏、溢出、散落、混放的现象,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制度实施;
生产部、办公室:
清洁工每天负责将生活废物分类转移到指定位置。
其中可回收类一般废弃物转移至废品仓库,不可回收类一般废弃物转移至公司垃圾场,最终拉运至荒沙沟填埋。
四、可回收废弃物的处理流程:
当废物仓库达到一定量时,库管提出书面处理申请单,提交公司领导审批 然后由营销部负责联系回收处理厂家,处理可回收废弃物时营销部要寻找价格合理、服务好的单位,并签订协议和保存废弃物处理的原始凭证,并负责对废弃物处理过程的监督。
五、一般废弃物分类
、废弃物分为工业废物和生活废物两大类,其中工业废物又分为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两类,生活废物同样分为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两类。
、工业废物
( ) 可回收类:
可回收废纸类(废纸箱、废纸板、废纸带等)、废金属类(废铜线、废电缆线、废漆包线、废冷板等)、废塑料类(废树脂、废注塑头、废 ✞料、废线材、废线皮、废线盘、废托盘等)、废木材类等。
( )不可回收类: 不可回收废纸类☎过塑纸、粘性纸✆、废手套、废抹布、废胶布(双面胶、胶带、织带等)、废塑料袋(泡沫塑料)等。
、生活废物
( )可回收类:可回收废纸(书本纸、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新闻纸等)、饮料瓶(罐)、生活污水等。
( )不可回收类:不可回收废纸(卫生纸、餐巾纸)、废塑料袋☎泡沫、薄膜✆、废弃食物(果皮)、废旧办公用具(笔、笔芯等)等。
六、废弃物的分类标识和存放管理
、公司各部门、车间的一般废弃物存放垃圾桶必须区分:工业废物可回收
类、工业废物不可回收类、生活废物可回收类、生活废物不可回收类,对废物放置位置进行标识并标明存放的种类。
、所有的一般废弃物全部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垃圾篓或用来存放一般废弃物的箱子或托盘。
、上述一般废弃物管理办法不包括对污水的管理规定,公司一般废弃物中的污水属餐厅、卫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污水池净化处理后排放到焦化厂氨水池再利用,要求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