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成本构成及其控制
污水处理厂处理成本分析

污水处理厂处理成本分析污水处理厂处理成本分析概述污水处理厂是负责处理工业和生活污水的设施,其目标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低到合理的水平,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为了正常运营和维护污水处理厂,必须投入一定的成本。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进行分析,旨在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结构,并提供一些降低成本的建议。
1. 设备成本污水处理厂的主要设备包括污水收集系统、初步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深度处理设备等。
这些设备在建设阶段需要进行投资,并且需要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维修和更换。
1.1 建设投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包括土地购买、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等费用。
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处理能力不同,建设投资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
1.2 维修和更换成本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寿命。
,一些老化或故障的设备可能需要进行更换,这将增加额外的成本。
2. 人工成本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离不开人力资源,从技术人员到运营人员,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来操作和管理。
2.1 技术人员成本污水处理厂需要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来监测和控制整个处理过程,负责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
技术人员的数量和工资水平将对成本产生影响。
2.2 运营人员成本除了技术人员外,污水处理厂还需要运营人员来进行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
运营人员的数量和工资水平也将对成本产生一定影响。
3. 化学品成本污水处理厂在处理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一些化学品来协助污染物的去除和处理。
这些化学品包括凝聚剂、消毒剂、调节剂等,它们的使用量和成本会对处理成本产生重要影响。
4. 能耗成本污水处理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例如电力和燃气。
能源成本在整个处理成本中通常占据较大的比例。
5. 废物处理成本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污泥和废水。
这些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处理成本包括收集、运输和处理等。
6. 降低成本的建议要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优化设备采购和使用,选择性能更好、寿命更长的设备,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
污水处理厂处理成本分析

污水处理厂处理成本分析1.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污水处理厂是最常见的处理污水的设施之一。
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却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进行分析,并探讨降低成本的可行方法。
2.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人工成本污水处理厂需要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运营和维护工作。
这些工作人员包括操作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
人工成本是污水处理厂最主要的成本之一。
2.2 能源成本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电力和燃料。
能源成本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2.3 化学药剂成本污水处理厂通常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药剂来达到处理效果。
这些化学药剂的成本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4 设备维护成本污水处理厂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机械设施,这些设备的维护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2.5 废弃物处理成本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这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3. 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的方法针对上述的处理成本,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3.1 人工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来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从而降低人工成本。
3.2 能源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优化能源的使用,采用节能措施来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减少能源成本。
3.3 化学药剂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化学药剂,降低成本提高处理效果。
3.4 设备维护成本的降低可以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成本。
3.5 废弃物处理成本的降低可以探索和研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减少废弃物处理成本。
4.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对于运营和维护的可行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处理成本,并且提高处理效果。
在的发展中,污水处理厂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厂处理成本分析及控制措施

二、节能措施研究
针对上述分析,以下提出几种可能的节能措施:
1、优化提升系统:对于污水提升系统,可以通过选用低能耗的水泵、优化 提升管道设计以提高水流效率,或者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来优化提升系统的 运行,从而降低能耗。
2、改善曝气系统:对于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曝气设备,可以选用更为高效的 曝气装置,如微孔曝气、深井曝气等。同时,也可以通过优化曝气系统的运行方 式,如间歇性曝气、溶解氧反馈控制等来降低能耗。
5、运营管理成本:主要包括水、 电、气等能源消耗以及污水处理 厂的日常运营费用
1、成本函数:成本函数反映了污水处理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技 术参数和操作流程,可以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
2、成本结构:分析成本结构有助于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例如,通过 分析发现人力和物资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较大,因此可针对这两方面采取成本控 制措施。
三、结论
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耗问题应引起我们 的。通过深入分析污水处理厂的能耗情况,我们可以找到能源消耗的关键点,从 而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工程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管理等多 个方面,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我们期待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实 现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这不仅是污水处理 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为实现绿色地球作出的努力。
背景
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的不合理排放会对水体和环境造成严重 危害。污水处理厂负责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和再利用,以防止污水对环境和人 类健康造成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处理流程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收集:通过污水管道系统收集各种污水,将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污水厂财务成本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水处理厂作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环节,其运行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本报告旨在对某污水厂的财务成本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为提高污水厂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二、污水厂财务成本构成污水厂的财务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人工成本: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工资、福利等。
2. 设备折旧费:包括污水处理设备、辅助设备的折旧费用。
3. 能源成本:包括电力、天然气、燃料等能源消耗费用。
4. 药剂成本:包括絮凝剂、消毒剂等化学药剂的采购费用。
5. 维修保养费:包括设备定期维护、检修的费用。
6. 管理费用:包括办公室租金、办公用品、差旅费等。
7. 其他费用:包括排污费、环保税、水资源费等。
三、成本分析1. 人工成本分析- 现状:某污水厂现有员工100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20人,操作人员50人,维修人员20人。
人均月工资为5000元,福利待遇包括五险一金。
- 分析:人工成本占污水厂总成本的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人员结构较为固定,且人工成本随物价上涨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2. 设备折旧费分析- 现状:某污水厂主要设备包括格栅、沉淀池、曝气池、污泥处理系统等,设备原值约为100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
- 分析:设备折旧费是污水厂的一项固定成本,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折旧费用逐年增加,对污水厂的财务状况有一定影响。
3. 能源成本分析- 现状:某污水厂年用电量为100万度,年用天然气量为10万立方米,能源单价分别为0.6元/度、2.5元/立方米。
- 分析:能源成本是污水厂运营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市场波动和季节性影响较大。
近年来,能源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导致能源成本逐年增加。
4. 药剂成本分析- 现状:某污水厂年药剂消耗量为100吨,药剂单价为5000元/吨。
- 分析:药剂成本受药剂价格和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较大。
污水处理厂运营费用构成及开支控制

污水处理厂运营费用构成及开支控制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分析和说明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费用构成,并提供开支控制的策略和建议。
二、污水处理厂运营费用构成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费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工成本:包括工人薪资、福利费用、培训费用等。
2. 设备维护费用:包括设备保养、维修费用。
3. 能耗费用:包括水、电、油耗费用。
4. 化学药剂费用:用于处理污水的化学药剂采购费用。
5. 运输费用:处理污水的物料运输费用。
6. 管理费用:包括厂区租金、管理人员薪资、办公费用等。
三、开支控制策略为了控制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费用,以下是一些简单有效的策略和建议:1. 优化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激励措施,以提高员工的绩效。
2. 定期设备维护: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高额修理费用。
3. 节约能源:通过优化设备使用,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合理调整运行参数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能耗费用。
4. 持续优化化学药剂使用:精确控制药剂投加量,合理选择优质药剂供应商,确保药剂的使用达到最佳效果,并降低采购成本。
5. 整合物料运输:与物料供应商协调,尽量集中批量采购物料,减少运输次数和运输费用。
6. 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工作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合理利用厂区空间,避免不必要的租金支出。
四、结论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费用构成多方面,但通过合理控制和采取有效的策略,可以降低运营费用并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提供的控制策略和建议是简单易行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与相关专业人员合作,以确保最佳的运营成本控制和管理。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管理

CHAPTER 05
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的未来 展望
政策法规的影响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调整对污水处理厂 的运行成本产生直接影响。例如,政 府可能出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或采用更先进的 技术,从而增加运行成本。
VS
政策法规的变化还可能影响污水处理 厂的资金来源。例如,政府可能会减 少对污水处理厂的财政补贴,或者调 整污水处理费的收费标准,从而影响 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收入和成本。
包括污水处理厂员工的工资、 福利等。
药剂费
用于污水处理的药剂费用。
其他费用
包括管理费、保险费等其他与 污水处理厂运行相关的费用。
污水处理成本的影响因素
处理工艺
不同的处理工艺会导致不同的处理成 本,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是降低成本 的关键。
01
处理规模
处理规模越大,单位处理成本越低。
02 03
污水水质
污水水质越复杂,处理难度越大,处 理成本越高。
技术发展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污水处理 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能够提高处理 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维护成本。
技术发展也推动着污水处理厂的智能 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从而减少人工 成本和运营风险。
市场变化的影响
污水处理市场的竞争状况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产生影响 。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企业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增 加运营压力。
经济效益评估
降低水费支出
污水处理后可以回用,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降低水费支出。
创造经济效益
污水处理厂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冷却等,创造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评估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污水处理厂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高 了居民生活质量。
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探析

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探析随着城市人口不断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污水排放量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数量也不断增加。
同时,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成本也越来越高,这对于环保事业和城市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就成为了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成本结构污水处理厂的成本主要包括建设、管理和运营三个方面。
1.建设成本建设成本是指污水处理厂建设所需的资金和物质成本。
建设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购置费用、建筑设计费、工程施工费、设备采购费等一系列费用。
2.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指污水处理厂在运营中产生的管理费用。
包括人员工资、办公用品采购、能耗费用等。
3.运营成本二、成本控制为了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成本,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行控制:1.技术选型合理技术的选型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处理效果进行合理的选择。
选用过时低效的技术,不仅会造成能源和材料浪费,还会升高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软件,实现污水处理厂的智能化管理。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可以有效地优化操作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3.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降低污水处理厂成本的最简便方法。
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如节能电机、节能灯具等,并对能源消耗进行监控和分析,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4.外部合作污水处理厂可以与其他企业或机构进行合作,共享设备、人力资源和管理技术等资源,实现协同优势。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
结论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是保障城市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合理选型、智能化管理、节能减排和外部合作等多种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实现污水处理工作的可持续。
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探析

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探析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在整个污水处理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控制污水处理厂的成本对于提高其运营效益、降低污水处理费用、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污水处理厂的成本进行探析。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本。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本包括土地购置、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管理费用等方面。
土地是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基础,土地购置费用在整个建设成本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设备采购是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其成本也较高。
工程建设和管理费用则包括设计、施工、监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土地、优化设备配置、规范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措施进行控制。
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
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员工资、能源消耗、化学药剂、维护修理等方面。
人员工资是污水处理厂运营的重要支出,保证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的人员需求较大。
能源消耗包括电力、天然气等方面,应对能源的消耗进行有效的管理可降低运营成本。
化学药剂主要是用于处理污水的化学药品,成本较高。
维护修理主要是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转,是确保运营成本不增加的重要措施。
在运营成本方面,可以通过合理调整人员编制、优化设备运行模式、精细化管理和优选化药剂使用等手段进行控制。
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控制策略。
在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控制方面,一方面要注重成本预算和成本监控,建立合理的预算体系和监控机制,把握成本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控制措施;另一方面要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通过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能源和药剂的消耗,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加强管理,做好维护修理工作,提高设备的寿命,减少故障率,降低维护修理成本。
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控制是保证其正常运营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控制策略,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成本构成及其控制
摘要:随之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其中水污染尤其突出。
污水处理是公益事业,其本身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除非有中水回用、污泥利用项目,但绝大部分厂都没有),纯粹是社会环境效益,而且耗费高,所以做好成本控制是保持污水处理厂良性运行、长足发展的关键。
因此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和回用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事关重要。
笔者就污水厂的成本构成及控制做了简单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设施;成本;控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water pollution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Sewage treatment is commonweal career, its itself does not have any economic benefits ( unless there is a reclaimed water, sludge utilization project, but the vast majority of factories did not ), is purely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the cost is high, so the cost control is to keep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operation,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So to enhance the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and reuse facility operation and supervision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e sewage plant cost structure and control to do a simple stud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sewage treatment plant; facilities; cost control
一、污水处理厂成本构成
1.1直接费用
a、能源费用:包括电费、水费,其中电费为主要费用,约占总费用的40~50%。
b、材料费用:包括絮凝剂费、化验费、低值易耗品等。
c、直接人工及福利费:所有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1.2、制造费用:包括维修费、原材料费、备品备件费等
1.3、期间费用: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设备折旧费及其他间接费用。
2、污水处理成本组成分析
2.1、生产成本中电耗、药剂消耗是生产过程中必须发生的费用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所辖的污水管网的运行费用,且所占比例较大,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2.2、生产成本中人员工资及福利是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及凝聚力,进一步搞好节能降耗的动力,也是企业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在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其所占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发展越好。
2.3、制造成本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维修、大修和固定资产投入等,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2.4、管理费是企业运行成本的组成部分,应加以控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成本。
二、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的方案
就总体控制上,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以达到从源头控制的目标
(1)改变观念,改革体制。
首先是改变观念,让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市场化,引入外资、民间资本等多种资金,采用合资、合作、独资、BOT、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引进资本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概念和方式,以彻底改变由政府包揽的模式,改变重环境、社会效益考核,轻经济考核的观念,全面考核、节约成本。
(2)从规划开始控制成本。
规划是污水处理成本控制的源头,规划应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排水专项规划,结合地形、功能区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污水处理集中于分散结合、管网分流与合流结合,泵站位置、污水处理选址和规模确定等方面,进行论证,选择最佳经济方案。
(3)设计上的控制成本。
工艺选择和设备选择是影响污水处理厂长期运行的重要因素。
城市污水处理应优先考虑生物处理法,探索改良工艺;设备选择主要是从性能及价格上对比进口和国产设备电耗、药耗及维修成本的综合考虑。
(4)建设成本控制。
建设过程的成本控制主要通过招标、设计优化、质量控制、监理制度等手段控制。
(5)将污水处理厂的部分维护工作推向市场,减少日常维护成本。
三、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控制
费用控制,是一项内容繁杂的工作,涉及到单位每一位职工。
关键是要树立一种节俭观念,其次要有严格的制度及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日常运行管理中,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3.1电耗控制
目前,污水处理厂的电耗已达到70多亿Kw.h/a,且呈增加的趋势,做好电耗控制是重中之重,而潜水泵和鼓风机是其中的控制重点。
a、一个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潜水泵都在10台以上,所以做好泵类的控制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
潜水泵要采用软启动开启,可有效降低启动时过大的电流所消耗的电力。
另外,潜水泵要高液位开启,可降低潜水泵的扬程,节省能源。
b、使用变频可调鼓风机。
鼓风机的消耗可以说占整个电耗的40%~62%左右,因此在鼓风曝气上节能至关重要。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时刻都在改变,水质差时需要较多的溶解氧,而水质好时则不需要过高的溶解氧值,如果溶解氧值一直保持不变(即鼓风机开启量不变),则白白浪费了能源,而且长时间过高的溶解氧甚至会引起活性污泥解体,影响出水效果。
使用变频调节的污水处理厂,可以根据曝气池在线溶氧仪设定值而自动调节风机的开启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除此之外,采用分段进水的污水处理厂,也可以在停止进水过程中,停止曝气或微弱曝气,因为曝气停止12小时对微生物不会造成大的冲击。
c、采用分段电价的污水处理厂,可采用分时段(如谷、峰、尖、平时段)进水,避开用电高峰期,可有效降低电费。
d、部分设备如粗格栅、细格栅、吸砂机、初沉池刮泥机等,连续运行对生产意义不大,却能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电耗及故障率,所以这类设备可采用间歇运行模式。
如粗、细格栅可采用栅前、栅后液位差控制开停;刮泥机可根据初沉污泥浓度开启,如当沉淀污泥浓度达到5%时开启阀门;其他设备可定时开启等。
3.2药剂控制:要尽可能降低药剂的消耗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尤其是活性污泥脱水性能一般都较差,包括污泥浓度、溶药浓度、泥泵流量、药泵流量、投药比、水量等计量工作;在满足脱水泥饼含水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药量。
在计量准确的基础上,根据污泥浓度下投药量指标,培训、指导班组如何控制好投药的比例,采用下限投药,减少药剂费;随时减少脱水机本机的运行效果,控制好其性能参数如液压力、上下涨力等,使其达到较好的运行状态,也可减少投药量;
3.3、控制维修费用
污水处理厂运行一定年限后,设备维修就显得格外频繁,尤其是进口设备,其昂贵的维修费用对提高运行成本功不可没。
要降低维修费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a、对设备加强巡视,做到故障早发现、早维修,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b、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尽量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c、控制大修及改造费用。
对大修及改造费用的可行性、技术含量的完整性、维修质量的可靠性、经济价值的可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施工方案,并施行标准及质量控制和严格的验收、造价审定,降低费用。
e、维修实行维修工单传递制度。
设备出现故障后,值班人员要填写详细的维修工单,由技术人员确定维修各种事项,并与有关部门进行预算,确定实施方案,监督维修过程,对维修结果进行验收签字,既提高维修效率又能降低维修费用。
f、维修统计分析。
对维修计划与实施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维修效果与费用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以后维修工作应注意的事项,从而减少维修费用。
资金分配上更注重对企业的贡献方面,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业绩评价制度,使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贡献相配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也能使职工更能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能力,有利于平稳心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益,可有效的节省人工成本。
3.4、降低材料成本。
降低材料成本可以采用比价采购方法,采购部门向供应商作实地考察或要求其报出供应价格,对比价格后采购部门确定符合采购条件的供应商若干家。
通过这种方式,供应商有稳定的销售量,而企业可获得较低的采购价格;企业有稳定的供应渠道和货源,有利于缩短采购周期和节省采购工作量,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3.5、控制人工成本。
为了发挥工资制度应有的奖励与约束作用,企业应当制定比较科学的工资奖金体系,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工资奖金分配上更注重对企业的贡献方面,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业绩评价制度,使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贡献相配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也能使职工更能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能力,有利于平稳心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益,可有效的节省人工成本。
3.6、控制管理及其他费用。
该项费用在成本中虽然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有效的节约却能对降低成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费用控制的有效性。
四、结语
在企业成本控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其实还是人。
只要企业每位员工都能牢牢树立节约意识,把节俭当成一种美德并付诸实践,一切以单位利益为重,成本自然能下降,否则,再好的制度、措施也难以落到实处,节能降耗就成了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