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底支模架计算书
300x800坡屋面斜梁模板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300x800坡屋面斜梁模板钢管支撑架计算书坡屋面支模荷载计算说明:该坡屋面坡度i=0.283,tanα=0.283 水平面夹角α=15.8°荷载增大系数k=1/cos15.8°=1.04。
以下利用专业软件计算坡屋面结构支模中,大梁及楼板截面高度、模板自重、砼内钢筋含量、每平方米施工荷载等,均乘以1.04后再进行计算。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7.20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D=300mm×830mm,梁两侧楼板厚度125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0.45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梁底布置3道龙骨,梁底小横杆间距0.450m,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梁顶托采用单钢管: 48×3.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0.3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采用扣件连接方式。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一、模板面板计算使用模板类型为:胶合板。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 26.500×0.830×0.450=9.898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0.520×0.450×(2×0.830+0.300)/0.300=1.529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q13 = 2.600×0.450=1.170kN/m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为:q = 26.500×0.830×0.450+0.520×0.450×(2×0.830+0.300)/0.300=11.427kN/m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q1 = 1.0×[1.35×(9.898+1.529)+1.4×0.9×1.170]=16.9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W = 45.00×1.50×1.50/6 = 16.88cm3;I = 45.00×1.50×1.50×1.50/12 = 12.66cm4;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计算简图剪力图(kN)弯矩图(kN.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0.951kNN2=3.169kNN3=0.951kN最大弯矩 M1 = 0.048kN.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48×1000×1000/16875=2.817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2.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挠度计算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采用均布线荷载标准值q = 11.43kN/m为设计值。
高支模架体计算书

高支模架体计算书一、梁模板高支撑架计算;梁模板支架按断面最大400×1000的框架梁进行计算:模板支架搭设高度按最高点38.5米考虑;梁截面 B ×D=400mm ×1000mm ,龙骨采用50×80mm 木方,梁侧模方木间距250mm 。
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0.75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梁底水平横杆间距250mm ,采用48×3.0的钢管。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如下:``1、梁底模板传递给方木背楞的荷载计算梁底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板底设三道方木背楞,作用荷载包括梁900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
自重荷载:模板自重 = 0.350kN/m2;钢筋自重 = 1.500kN/m3;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支模架(按折合高度计算): 0.129kN/m;1.1、荷载计算:⑴、钢筋混凝土自重(kN/m): q1 = 25.500×1.00×0.40=10.2kN/m⑵、模板自重线荷载(kN/m):q2 = 0.35×(2×1.00+0.40)=0.84kN/m⑶、活荷载 (kN):施工活荷载标准值 P1 = 2.5×0.400=1.0kN计算得出:均布荷载 q = 1.2×10.2+1.2×0.84= 13.248kN/m集中荷载 P = 1.4×1.0=1.40kN梁底模板受力计算简图如下:A经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 N4=1.8890kN; N2= N3=3.7786kN1.2、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立杆承受荷载N=1.1×(N1+ N2+N3+N4) =11.336kN1)立杆强度验算:每根立管支撑:48×3.0钢管要乘以折减系数0.90,则N= 0. 9×24 kN =21.6 kNN=11.336kN < 21.6KN(横杆步距为1500和立杆采用对接时,立杆允许的荷载21.6KN)满足要求。
梁板模板支撑架设计方案

剪刀撑包括两个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三部分组成,要求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具体说明设置数量
注意:对于超高大跨大荷重支模架要针对性设置并绘图表示
(1)设置数量,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a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截面惯性矩I = 38.88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q——荷载设计值(kN/m);
4木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0mm×50mm木条或25mm×80mm的木板条与木立柱钉牢。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 Φ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c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d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5周边拉接
(1)一般支模架体,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模板支架应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
a严禁将钢管、扣件由高处抛掷至地面;
b运至地面的钢管、扣件应及时按规定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整修与保养,剔除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梁支撑架及梁侧模板计算书

附件一梁底支撑架及梁侧模板计算书以酒店最大梁KZL3(1):梁截面为1400mmx2900mm为计算依据,其余梁可参考此梁进行支撑架搭设,转换层层高为5.6m。
材料选用:模板:梁底模采用12mm厚竹胶板,梁侧模采用18mm厚木模胶合板,木枋截面:60mm*80mm,钢管:Φ48*2.8mm(实测值)钢管。
φ12对拉螺杆,U型顶托。
采用2.5m的立杆,在梁截面方向正中增加4排立杆,立杆间距500,沿梁长度方向立杆间距600,离地150高设置纵横向扫脚杆,第二道水平连系杆离地1.25m,第三道水平连系杆离地2.35m,立杆上口采用U型顶托(质量必须可靠),U型顶托上设置短向双钢管用于支承梁底模,在搭设梁底支模架时,短向双钢管均需与大梁两侧立杆上的水平杆扣件连接。
梁侧模距梁底200高设置第一道对拉螺杆,底下3排螺杆纵横间距控制在460mm以内。
梁内严禁穿竹筒(大梁易在此处开裂),改用φ16PVC管,在大梁上口采用一排一次性螺杆,用以确保梁截面。
设置纵向连续剪力撑,将荷载往框架柱传递。
横向每隔4根立杆设置剪刀撑,剪力撑采用6m钢管。
梁支模架与浇捣成型的框支柱用钢管抱箍连接成整体,增加其整体稳定性。
为防止立杆集中力过大,抵抗对楼面砼产生冲切破坏,在梁截面方向立杆下铺设槽钢,槽口向上,或采用50mm~60mm厚松木板塞在靠近立杆的扫脚杆下方,以增大受力面积。
KZL3(1)框支梁支模示意图一、底板模板计算:底板模计算跨度为150mm,取计算单元为0.6m,现进行强度及挠度验算,按四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统计:模板自重:q1=0.35*0.6*(2*2.7+1.4)/1.4=1.02kn/m梁钢筋砼自重:q2=25.5*0.6*2.9=44.4kn/m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3=2*0.6=1.2kn/m合计:Q=1.2*(q1+q2)+1.4*q3=1.2*(1.02+44.4)+1.4*1.2=56.2kn/m强度验算:验算式:W≥M/ fmM=0.121*QL2=0.121*56.2*0.15*0.15=0.15kn.m板模板截面抵抗矩:W=600*12*12/6=14400mm3=13 N/mm2f=M/W=0.15*106/14400=10.4N/mm2<fm=13 N/mm2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强度符合要求挠度验算:验算式:ωA=KwqL4/100EI≤L/400Q=1.02+44.4=45.4kn/mE=9.5*103N/mm2I=600*12*12*12/12=86400mm4Kw=0.967ωA=KwqL4/100EI=0.967*45.4*1504/100*9.5*103*86400=0.27mm≤L/400=150/400=0.375mm挠度符合要求二、梁底木楞验算梁底木楞采用60*80木枋,计算跨度为600mm,计算单元为150mm,按四跨连续梁进行验算。
模板计算书

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6、《施工手册》(第五版)二、工程概况三、施工部署a)技术准备1)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计算模板配制数量,确定每个部位模板施工方法,编制模板设计施工方案。
2)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管工长对操作班组做好岗前培训,明确模板加工、安装标准及要求。
3)根据施工进度,主管工长提前制定模板加工计划。
b)生产准备四、模板选型及质量要求模板设计及加工质量的标准按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实施,清水混凝土外观要求应达到: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允许偏差以内),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和明显的汽泡,模板拼缝痕迹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方正且无损伤,上下楼层的连接面平整搭接,表面无需粉刷或仅需涂料罩面即可达到相当于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
模板设计及加工在满足模板施工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经济,施工效率等成本因素。
根据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短、质量标准高的特点,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及现场实际情况,模板综合选型如下:柱模板15厚木胶板覆面模板;50×100木方作次龙骨,间距为250。
按柱截面和净高制成定型模板,用钢管柱箍,间距600,φ14螺栓对拉,钢管斜撑固定。
梁模板15mm厚竹胶板梁模板采用15厚木胶板作面板,底面次龙骨采用50×100木方间距150,主龙骨选用φ48×3.5钢管,间距600; 侧模采用15厚木胶板作面板,侧模次龙骨:50×100木方间距250;短钢管作竖楞,间距600。
顶板模板本工程地下室现浇楼板模板采用15mm 厚木胶板,次龙骨选用50×100木方间距250,主龙骨为100×100间距1200,支撑系统采用φ48×3.5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间距为1200×1200。
支模架KL6 计算书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7、《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一、工程属性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变荷载调整系数γL 1 0.9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γQ 1 1.5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 1 1.3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平面图立面图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18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面板弹性模量E(N/mm2) 5400W=bh2/6=1000×18×18/6=54000mm3,I=bh3/12=1000×18×18×18/12=486000mm4q1=γ0×[1.3(G1k+(G2k+G3k)×h)+1.5×γL×Q1k]×b=1×[1.3×(0.1+(24+1.5)×1.3)+1.5×0.9×3]×1=47.275kN/mq1静=γ0×1.3×[G1k+(G2k+G3k)×h]×b=1×1.3×[0.1+(24+1.5)×1.3]×1=43.225kN/m q1活=γ0×1.5×γL×Q1k×b=1×1.5×0.9×3×1=4.05kN/mq2=[1×(G1k+(G2k+G3k)×h)]×b=[1×(0.1+(24+1.5)×1.3)]×1=33.25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43.225×0.1252+0.121×4.05×0.1252=0.08kN·mσ=M max/W=0.08×106/54000=1.48N/mm2≤[f]=1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32q2L4/(100EI)=0.632×33.25×1254/(100×5400×486000)=0.02mm≤[ν]=L/250=125/250=0.5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5=0.393q1静L+0.446q1活L=0.393×43.225×0.125+0.446×4.05×0.125=2.349kN R2=R4=1.143q1静L+1.223q1活L=1.143×43.225×0.125+1.223×4.05×0.125=6.795kN R3=0.928q1静L+1.142q1活L=0.928×43.225×0.125+1.142×4.05×0.125=5.592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5'=0.393q2L=0.393×33.25×0.125=1.633kNR2'=R4'=1.143q2L=1.143×33.25×0.125=4.751kNR3'=0.928q2L=0.928×33.25×0.125=3.857kN五、小梁验算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2.349/1=2.349kN/m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Max[6.795,5.592,6.795]/1= 6.795kN/m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2.349/1=2.349kN/m小梁自重:q2=1×1.3×(0.3-0.1)×0.5/4 =0.033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1.3×0.5×(1.3-0.12)=0.767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1.3×0.5×(1.3-0.12)=0.767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1.3×(0.5+(24+1.1)×0.12)+1.5×0.9×3]×(0.45-0.5/2)/2×1=0.862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1.3×(0.5+(24+1.1)×0.12)+1.5×0.9×3]×((0.9-0.45)-0.5/2)/2×1=0.862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2.349+0.033+0.767+0.862=4.01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6.795+0.033=6.827kN/m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2.349+0.033+0.767+0.862=4.01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4.01,6.827,4.01]=6.827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1.633/1=1.633kN/m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Max[4.751,3.857,4.751]/1= 4.751kN/m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1.633/1=1.633kN/m小梁自重:q2'=1×(0.3-0.1)×0.5/4 =0.025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1.3-0.12)=0.59kN/m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0.5×(1.3-0.12)=0.59kN/m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0.5+(24+1.1)×0.12)]×(0.45-0.5/2)/2×1=0.351kN/m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0.5+(24+1.1)×0.12)]×((0.9-0.45)-0.5/2)/2×1=0.351kN/m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1.633+0.025+0.59+0.351=2.6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4.751+0.025=4.776kN/m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1.633+0.025+0.59+0.351=2.6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2.6,4.776,2.6]=4.776kN/m为简化计算,按二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1、抗弯验算M 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6.827×0.452,0.5×6.827×0.22]=0.173kN·mσ=M max/W=0.173×106/64000=2.7N/mm2≤[f]=11.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max[0.625ql1,ql2]=max[0.625×6.827×0.45,6.827×0.2]=1.92kNτmax=3V max/(2bh0)=3×1.92×1000/(2×60×80)=0.6N/mm2≤[τ]=1.232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1=0.521q'l14/(100EI)=0.521×4.776×4504/(100×7040×256×104)=0.057mm≤[ν]=l1/250=450/250=1.8mmν2=q'l24/(8EI)=4.776×2004/(8×7040×256×104)=0.053mm≤[ν]=2l2/250=2×200/250=1.6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6.827×0.45,0.375×6.827×0.45+6.827×0.2] =3.84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2.256kN,R2=3.84kN,R3=3.164kN,R4=3.84kN,R5=2.256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4.776×0.45,0.375×4.776×0.45+4.776×0. 2]=2.687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1.463kN,R2'=2.687kN,R3'=2.184kN,R4'=2.687kN,R5'=1.463kN六、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截面类型(mm) Ф48×3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Ф48×3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受集中力为Ks×Rn,Rn为各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1、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kN·m)σ=M max/W=0.104×106/4490=23.235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V max=3.253kNτmax=2V max/A=2×3.253×1000/424=15.344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νmax=0.017mm≤[ν]=L/250=300/250=1.2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支座反力依次为R1=0.103kN,R2=4.503kN,R3=4.503kN,R4=0.103kN立杆所受主梁支座反力依次为P1=0.103/0.6=0.171kN,P2=4.503/0.6=7.505kN,P3=4.503/0.6=7.505kN,P4=0.103/0.6=0.171kN七、可调托座验算两侧立杆最大受力N=max[R1,R4]=max[0.103,0.103]=0.103kN≤0.85×8=6.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2、可调托座验算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P2,P3]=7.505kN≤[N]=30kN满足要求!八、立杆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1.386×(750+2×200)=1594mm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755×1800=3159mmλ=max[l01,l02]/i=3159/15.9=198.679≤[λ]=210长细比满足要求!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217×1.386×(750+2×200)=1940mm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217×1.755×1800=3845mmλ=max[l01,l02]/i=3845/15.9=241.824查表得:φ=0.1262、风荷载计算M wd=γ0×γL×φwγQ×Mωk=γ0×γL×φwγQ×(ζ2×ωk×l a×h2/10)=1×0.9×0.6×1.5×(1×0.08×0.45×1.82/10)=0.009kN·m3、稳定性计算P1=0.171kN,P2=7.505kN,P3=7.505kN,P4=0.171kN梁两侧立杆承受楼板荷载:左侧楼板传递给梁左侧立杆荷载:N边=1×[1.3×(0.5+(24+1.1)×0.12)+1.5×0.9×3]×(0.9+0.45-0.5/2)/2×0.45=2.132kN1右侧楼板传递给梁右侧立杆荷载:N边=1×[1.3×(0.5+(24+1.1)×0.12)+1.5×0.9×3]×(0.9+0.9-0.45-0.5/2)/2×0.45=2.132kN2N d=max[P1+N边1,P2,P3,P4+N边2]+1×1.3×0.15×(11-1.3)=max[0.171+2.132,7.505,7.505,0.171+2.132]+1.891=9.397kNf d=N d/(φA)+M wd/W=9396.848/(0.126×424)+0.009×106/4490=177.89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九、高宽比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第8.3.2条: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H/B=11/44=0.25≤3满足要求!十、架体抗倾覆验算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 wk=l'a×ωfk=0.9×2.803=2.523kN/m: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F wk= l'a×H m×ωmk=0.9×1×0.757=0.681kN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ok:M ok=0.5H2q wk+HF wk=0.5×112×2.523+11×0.681=160.118kN.m参考《规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okg k1——均匀分布的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g k2——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G jk——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kNb j——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倾覆原点的水平距离mB2l'a(g k1+ g k2)+2ΣG jk b j=B2l'a[qH/(l'a×l'b)+G1k]+2×G jk×B/2=442×0.9×[0.15×11/(0.9×0.9)+0.5]+2×1×44/2=4464.5 33kN.m≥3γ0M ok =3×1×160.118=480.353kN.M满足要求!十一、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支撑层楼板厚度h(mm) 300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1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h t0u m =2[(a+h0)+(b+h0)]=1520mmF=(0.7βh f t+0.25σpc,)ηu m h0=(0.7×1×0.991+0.25×0)×1×1520×280/1000=295.239kN≥F1=9.397kN m满足要求!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c cβl=(A b/A l)1/2=[(a+2b)×(b+2b)/(ab)]1/2=[(300)×(300)/(100×100)]1/2=3,A ln=ab=10000mm2F=1.35βcβl f c A ln=1.35×1×3×9.282×10000/1000=375.921kN≥F1=9.397kN满足要求!。
梁支模架计算书(9.18)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
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45;梁截面高度 D(m):1.40;混凝土板厚度(mm):18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2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6.60;梁两侧立柱间距(m):0.80;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方木支撑垂直梁截面;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33.6;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杉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5.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4;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5.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6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80.0;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面板厚度(mm):18.0;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8;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为:4;支撑点竖向间距为:200mm,500mm,350mm;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穿梁螺栓直径(mm):M12;主楞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60mm,高度80mm;次楞合并根数:2;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1.梁侧模板荷载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支模架脚手架计算

目录一、模板计算 (2)(一)现浇板底模 (2)(二)梁底模 (4)二、支模架计算 (5)(一)梁底模支承横担 (5)(二)板底模钢楞 (7)(三)大横杆计算 (8)(四)支撑系统总挠度 (9)(五)横杆与连接扣件的抗滑移验算N≤[N] (9)(六)立杆计算 (9)三、脚手架计算 (10)(一)小横杆、大横杆计算:同支模架。
(10)(二)多立杆式外脚手架 (10)(三)悬挑脚手架 (12)(四)悬挑上料平台计算 (13)一、模板计算(一)现浇板底模1、强度计算a、荷载:线荷载q=(q1+q2)k1集中荷载p=p1×k2q1——砼重,25KN/m3q2————模板自重。
组合钢模板为0.4KN/m2P1——施工人员和设备荷载,2.5KNK1——不变荷载分项系数K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注:荷载分项系数k1=1.2,k2=1.4。
按GB50204-92规范第2.2.2条规定,荷载设计值可以乘以0.85的折减系数。
分项系数与折减系数相抵后,可近似取k1=k2=1,即取荷载标准值进行计算。
余同)bc、强度计算式L——找平杆间距M max =1/8ql 2+1/4pl(单位:N-mm)σmax =M max /W ≤fW ——模板截面抵抗矩。
从《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查取,由于钢模板系错缝拼接,部分模板在跨度方向不连续,故取0.7m 组合,一般情况下为W=1.3×104mm 3当采用竹、木模板时,按式W=1/6bh 2计算,b=1000mm ,h 为模板厚度。
f ——模板材料抗弯强度,钢模板取f y =215N/mm 2;竹、木模板按厂家提供数据,无数据时可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木材抗弯强度指标。
2、刚度计算a 、荷载:只取不变荷载q 。
b 、计算简图:c 、刚度计算式 W max =ql 4/192EE ≤[W]=1.5mmE ——模板材料弹性模量,当为钢模板时,E=2.06×105N/mm 2竹、木模板仍按厂家提供数据,无数据时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底支模架计算书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保健大楼工程;属于框剪结构;地上21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86.00m;标准层层高:3.60m ;总建筑面积:30766.00平方米;总工期:730天;施工单位:柳州市众鑫建筑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投资建设,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设计,柳州市勘测测绘研究院地质勘察,柳州大公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柳州市众鑫建筑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叶长青担任项目经理,马茂中担任技术负责人。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本计算书编制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0。
一、参数信息:梁段信息:L1:1.脚手架参数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m):1.1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30;立杆步距h(m):1.50;模板支架计算高度H(m):6.00;梁两侧立杆间距la(m):0.70;承重架支设:无承重立杆,木方垂直梁截面;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块自重(kN/m2):0.350;梁截面宽度B(m):0.250;混凝土和钢筋自重(kN/m3):25.000;梁截面高度D(m):0.750;倾倒混凝土荷载(kN/m2):2.000;施工均布荷载(kN/m2):1.000;3.木方参数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4.其他采用的钢管类型(mm):Φ48×3.5。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二、梁底支撑的计算作用于支撑钢管的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5.000×0.750×1.100=20.625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350×1.100×(2×0.750+0.250)/ 0.250=2.695 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1.000+2.000)×0.250×1.100=0.825 kN;2.木方楞的支撑力验算均布荷载 q = 1.2×20.625+1.2×2.695=27.984 kN/m;集中荷载 P = 1.4×0.825=1.155 kN;木方计算简图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木方传递集中力[即支座力]分别为:N1=4.122 kN;N2=4.122 kN;木方按照简支梁计算。
本算例中,木方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6.000×8.000×8.000/6 = 64.00 cm3;I=6.000×8.000×8.000×8.000/12 = 256.00 cm4;木方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4.122/1.100=3.747 kN/m;最大弯距 M =0.1ql2= 0.1×3.747×1.100×1.100= 0.453 kN.m;最大应力σ= M / W = 0.453×106/64000.0 = 7.084 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 N/mm2;木方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7.084 N/mm2小于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 13.0N/mm2,满足要求!木方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 = 0.6×3.747×1.100 = 2.473 kN;木方受剪应力计算值 T = 3×2473.020/(2×60.000×80.000) = 0.773 N/mm2;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300 N/mm2;木方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773 N/mm2小于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 1.300 N/mm2,满足要求!木方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木方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677×3.123×1100.0004 /(100×9500.000×256.000×103)=1.273 mm;木方的最大允许挠度 [V]=1.100*1000/250=4.400 mm;木方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1.273 mm 小于木方的最大允许挠度 4.400 mm,满足要求!3.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支撑钢管按照连续梁的计算如下计算简图(kN)支撑钢管变形图(kN.m)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支座反力 R A = R B=4.122 kN;最大弯矩 M max=0.927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 V max=1.950 mm;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σ=0.927×106/5080.0=182.556 N/mm2;支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f]=205.0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82.556 N/mm2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205.0 N/mm2,满足要求!三、梁底纵向钢管计算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 ≤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 R=4.12 kN;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4.122 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6.000=0.930 kN;楼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0.720 kN;楼板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N4=(1.10/2+(0.70-0.25)/2)×1.10×0.100×25.00=2.131kN;N =4.122+0.930+0.720+2.131=7.902 kN;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 o/i 查表得到;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σ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 N/mm2;l o --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l o = k1uh (1)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1.710;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 o = k1uh = 1.155×1.710×1.500 = 2.963 m;L o/i = 2962.575 / 15.800 = 188.000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3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7902.470/(0.203×489.000) = 79.608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 = 79.608 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00 N/mm2,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下式计算l o = k1k2(h+2a) (2)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7;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2.100 按照表2取值1.007 ;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 o= k1k2(h+2a) = 1.167×1.007×(1.500+0.300×2) = 2.468 m;L o/i = 2467.855 / 15.800 = 156.000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87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7902.470/(0.287×489.000) = 56.308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 = 56.308 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00 N/mm2,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表参照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六、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