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整合方案计算书
脚手架支撑方案计算书

脚手架支撑方案计算书1、板体模板及支撑计算板体模板采用12厚,50*100木楞,支撑在横杆D48*3.5钢管,由直角扣件传力于D48*3.5钢管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总高14.35米,每步高度为1.8米,共为为八步,砼板厚120 mm。
1.1、板面荷载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5 KN/M22)新浇砼自重标准值 24 KN/M33)钢筋自重标准值 1.1 KN/M3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2.5 KN/M21.2、板厚120 mm的板模及支撑计算1.2.1、胶合板模板计算采用12厚胶合板,支撑在50*100水平背楞上, 静弯曲强度标准值f m=20 KN/ m2,弹性模量E=6500 KN/ m2 ,惯性矩I=b*h3/12,以4跨连续梁计算。
120砼板厚上的均布荷载(0.5+24*0.12+1.1*0.12)*1.2+2.5*1.4=7.012KN/M2按强度要求计算竖向内楞的间距M=Km*q*L2=f m *1/6*b*h2L=[ b*f m /(Km*6*q)]1/2*h=[1000*20/(0.121*6*7.012)]1/2*18=1128mm按刚度要求计算竖向内楞的间距ω=Kw*q*L4/(100*E*I)=[ω]=L/400L=[E*b/(12*4*q)]1/3*h=[6500*1000/(12*4*0.967*7.012)] 1/3*18=488 mm经计算,胶合板支撑在水平背楞的跨度取400 mm, 而初步确定为100mm远远满足施工要求。
1.2.2、板模背楞计算水平木楞采用50*100的木楞。
木楞的抗拉强度[f]=13KN/m2,弹性模量E=9.5*105N/mm2, 截面抵抗矩W=b*h2/6, 惯性矩I=b*h3/12,按三跨连续梁计算,间距为a=400mm,内楞上所受的均布荷载q1= F*a=7.012*0.4=2.805KN/m按强度要求计算内楞跨度M=Km*q1*L2/10=[f]*WL=[b*fm/(6*Km*q1)]1/2*h=[(100*13/(6*0.177*2.805)1/2*50=1045mm按刚度要求计算内楞的跨度ω=K W*q1*L4/(100*E*I)=[ω]=L/400L=(E*I/(4*K W*q1)) 1/3*h=(9500*103/(12*4*0.99*2.805)) 1/3*50=2073mm经计算横向内楞的跨度最大为1000mm.1.2.3、支撑横杆计算支撑横杆采用D48*3.5钢管,立杆间距为750*750。
脚手架搭设方案(含计算书)

1。
0 安全技术设计1.1 一般规定本工程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1)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本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设计需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3)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2)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
4。
(3)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尚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4)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 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
(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按下表采用.(6)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按下表采用。
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
m,且不应大于65N.m。
(7)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下中规定的容许值。
注: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8)受压、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下中规定的容许值。
1.2 构造要求1.2.1 脚手架设计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扣件钢管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60.35m(以最高建筑标高为58。
85米计算为例),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内排架距离墙体距离为550mm。
脚手架施工均布荷载为2.0kN/㎡,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脚手架沿高度方向采用分层多次沿四周满搭设的方式,搭设高度至屋面女儿墙上1。
5m。
1。
2。
2 平面布置立杆纵向间距1500mm,横向间距1200mm。
内排立杆距离建筑物的距离为550mm,下端垫木垫板并设置扫地杆。
立杆与大横杆必须采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和遗漏.立杆的接头应错开布置,相邻立杆接头不得设于同步内,错开距离应大于500mm,其接头距大横杆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600mm)。
四川某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含计算书)

四川某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含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四川省某市区,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体结构为一栋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施工高度约28米,需采用脚手架搭设。
二、脚手架类型选择考虑到本工程施工环境和要求,选择使用门式脚手架结构,该结构稳定可靠,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搭设,并且易于搭建和拆除,提高施工效率。
三、脚手架搭设方案1.搭设位置: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脚手架将搭设在建筑外墙四周,包括各个楼层的外墙上。
2.基础处理:在脚手架搭设区域内清除杂物、平整地面,确保基础承载力。
3.立柱布置:根据设计荷载要求和结构特点,在外墙上设置垂直立柱,并按规定间距设置水平立柱。
4.水平杆设置:水平杆设置在立柱之间,保证整个脚手架结构的稳固性。
5.交叉支撑:在脚手架结构的关键部位设置交叉支撑,增强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6.横向、纵向连接:将横向和纵向连接件安装牢固,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
四、脚手架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建筑结构特点,对脚手架的荷载进行计算,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两部分。
1.静荷载:考虑到脚手架自重、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的重量,进行静荷载计算。
2.动荷载:考虑到脚手架在风力和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动荷载计算,确定脚手架的稳定性。
五、脚手架材料和节点设计1.材料选用:脚手架的主要材料应选用优质、强度高的钢材,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节点设计:脚手架的节点部分应设计合理,连接牢固,避免发生松动或脱落现象。
六、施工进度及安全管理1.施工进度:根据脚手架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脚手架及时搭建完成,满足后续施工需求。
2.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安全规范,做好脚手架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语通过以上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算书,可以有效指导脚手架的搭建工作,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脚手架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附:脚手架荷载计算表荷载类型值静荷载xxxkN动荷载xxkN。
组合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计算书

组合扣件式(落地+拉吊卸荷)钢管脚手架设计计算书1.计算参数设定(1)脚手架基本参数建筑物最大标高+54.50m,脚手架起搭标高为0m,脚手架最大标高+56.00m,采用单管落地+拉吊卸荷的搭设形式,设3个拉吊段分别是+14.00~+29.00m,+29.00~+41.00m,+41.00~+56.00m。
拉吊卸荷采用Φ14mm钢丝绳@1.50m,吊环Φ20mm。
脚手架采用Φ48×3.0钢管,内立杆离墙0.20m;立杆步距h=1.80m,立杆纵距L a=1.50m,立杆横距0.80m;横向水平杆在下,横向水平杆上设有2根纵向水平杆;连墙件按2步2跨布置,脚手架满铺冲压钢脚手板。
脚手架不完全卸荷采用:立杆向下传递20%荷载。
(2)钢管截面特征钢管Φ48×3.0mm,截面积A=424mm2,惯性矩I=107800mm4,截面模量W=4490mm3,回转半径i=15.9mm,每米长质量0.0326kN/m,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弹性模量E=206000N/mm2。
(3)荷载标准值1)永久荷载标准值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069kN/m采用冲压钢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为0.30kN/m2栏杆和挡板采用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自重标准值为0.16kN/m,脚手架上吊挂的安全设施(安全网)自重标准值为0.010kN/m22)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装修脚手架为2.00kN/m2 ,结构脚手架为3.00kN/m23)风荷载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0.74;地面粗糙度按C类挡风系数=0.80 ,背靠建筑物按敞开、框架和开洞墙计算,则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3=1.3×0.80=1.04,工程位于广东高要,基本风压ω0=0.30kN/m22.纵向水平杆验算(1)荷载计算钢管自重G K1=0.0326kN/m,脚手板自重G K2=0.30×0.27=0.08;施工活荷载Q K=3.00×0.27=0.80作用于纵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永久荷载q1=1.2×(0.0326+0.08)=0.14kN/m;施工活荷载q2=1.4×0.80=1.12kN/m(2)纵向水平杆验算每根钢管长约6.00m,按四连续梁计算,L=1.501) 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 M1=-0.107,M1=K M1q1L2=-0.107×0.14×1.502=-0.03kN·m弯矩系数K M2=-0.121,M2=K M2q2L2=-0.121×1.12×1.502=-0.30kN·mM max=M1+M2=0.03+0.30=0.33kN·mσ=M max/W=0.33×106/4490=73.50N/mm2纵向杆的抗弯强度σ=73.50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工程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及计算书范文

工程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及计算书一、方案设计1.1 工程概述工程名称:某高层商住楼外墙脚手架施工工程。
工程地点:某市区。
建设单位: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某设计院。
1.2 参数要求1.脚手架位于室外,需考虑风力等环境因素。
2.脚手架高度为70米。
3.脚手架纵向间隔为1.5米,横向间隔为1.8米。
4.脚手架承重能力为每平方米500千克。
1.3 施工方案本项目脚手架采用脚手架双排架结构,基础采用简易钢管立柱式基础,施工过程如下:1.测量基准线,定位脚手架位置及高度。
2.基础预埋筋,并按设计要求焊接立柱。
3.搭设底层脚手架,调整水平状态。
4.搭设二层脚手架,调整水平状态。
5.依次搭设上层脚手架。
6.架设天棚,围护安全带。
7.施工中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加强脚手架四周安全警戒线。
1.4 安全要求1.脚手架每隔三层设置水平安全带和垂直保护网。
2.脚手架周围设好安全警戒线。
3.脚手架施工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监督。
4.脚手架表面必须平整,并采取防滑措施。
二、计算书2.1基本参数1.脚手架高度:70m2.脚手架纵向间隔:1.5m3.脚手架横向间隔:1.8m4.脚手架承重能力:每平方米500千克2.2 张拉杆计算脚手架结构中,承重能力最重要的是张拉杆。
假设杆的直径为18毫米,两个张拉杆之间的距离为1.5米,则需要算出每个张拉杆的所需承受的力。
杆的截面积为:S=πr2=3.14×(18/2)2=254.34mm2因此,每个张拉杆所需承受的力为:F=S×P=254.34×500=127170N2.3 端杆计算端杆是脚手架结构中支撑结构的部分,它们将直接支撑整个结构。
使用的端杆直径为38毫米,长度为2.5米。
根据公式:$I = {\\pi} × [(D^4 - d^4) / 64]$其中,D为外径,d为内径,I为截面二阶矩。
可以计算出,杆的截面二阶矩为:$I = {\\pi} × [(38^4 - 36^4) / 64] × 10^{-8} = 6.7328 × 10^{-5} m^4$然后,计算杆的所需承受的力。
脚手架工程计算书(范例)

脚手架工程计算书(范例)1、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等2、脚手架的计算参数搭设高度H=39.6米(取最大高度,22排),步距h=1.8米,立杆纵距la=1.5米,立杆横距lb=1.1米,连墙件为2步3跨设置,脚手板为毛竹片,按同时铺设7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n1=1。
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 mm3,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基本风压值ω0=0.7 kN/m2,计算时忽略雪荷载等。
3、荷载标准值(1)结构自重标准值:gk1=0.1248kN/m (双排脚手架)(2)竹脚手片自重标准值:gk2=0.35kN/m2 (可按实际取值)(3)施工均布活荷载:qk=3 kN/m2(4)风荷载标准值:ωk=0.7μz·μs·ω0式中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并用插入法得39.6米为1.12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全封闭式为1.2ω0——基本风压值,为0.7 kN/m2则ωk=0.7×1.12×1.2×0.7=0.658 kN/m24、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脚手架搭设剖面图如下:(1)横向水平杆计算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每纵距脚手片自重NG2k=gk2×la×lb=0.35×1.5×1.1=0.5775 kN 每纵距施工荷载NQk=qk×la×lb =3×1.5×1.1=4.95 kNMGk= kN·mMQk= kN·mM=1.2MGk+1.4MQk=1.2×0.07+1.4×0.605=0.931 kN·m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一、引言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设施,它不仅提供施工人员的工作平台,也保障他们的安全。
在满堂脚手架的搭建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二、脚手架施工方案1.脚手架搭设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搭建脚手架之前,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测和评估,确定搭建位置、高度和承重等关键参数。
同时,要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脚手架搭设过程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要求,进行脚手架的搭建工作,确保各个部位连接紧密、稳固可靠。
在搭建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脚手架使用和维护搭建完成后,要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和维护,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
三、脚手架计算书1.脚手架结构设计根据实际需要和承重要求,进行脚手架结构的设计,确定每个部位的材料和尺寸。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风荷载、地基条件等外部因素,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2.脚手架承载力计算对脚手架的承载力进行详细计算,包括各个部位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的稳定性。
通过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知识,确定脚手架的受力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加固和改进方案。
四、结论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对于脚手架搭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要求,可以有效提高脚手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并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_____,位于_____,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结构形式为_____。
建筑高度为_____米,脚手架搭设高度为_____米。
二、脚手架设计方案1、脚手架类型本工程采用落地式双排脚手架,立杆横距为_____米,立杆纵距为_____米,步距为_____米。
2、脚手架材质脚手架钢管采用外径为_____毫米、壁厚为_____毫米的焊接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 Q235-A 级钢的规定。
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脚手板采用竹笆片脚手板,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连墙件设置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设置,采用刚性连接,连墙件的竖向间距为_____米,水平间距为_____米。
连墙件与建筑物的连接采用在建筑物结构上预埋钢管,然后用扣件将脚手架与预埋钢管连接。
三、脚手架荷载计算1、恒载标准值(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附录 A 可得,立杆横距为_____米、立杆纵距为_____米、步距为_____米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_____kN/m。
(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竹笆片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为_____kN/m²,本工程脚手板铺设层数为_____层,故每米立杆承受的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为_____kN/m。
(3)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为_____kN/m,本工程脚手架外侧设置_____道栏杆与挡脚板,故每米立杆承受的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为_____kN/m。
(4)安全网自重标准值:安全网自重标准值为_____kN/m²,本工程脚手架外侧满挂安全网,故每米立杆承受的安全网自重标准值为_____kN/m。
2、活载标准值(1)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_____kN/m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7.2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钢管类型为φ48×3.0,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1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30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16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0.6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400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0.800/2=0.120kN/m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800/2=1.200kN/m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120=0.190kN/m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1.200=1.680kN/m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弯矩为M1=(0.08×0.190+0.10×1.680)×1.5002=0.412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支座最大弯矩为M2=-(0.10×0.190+0.117×1.680)×1.5002=-0.485kN.m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σ=0.485×106/4491.0=108.000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标准值 q1=0.038+0.120=0.158kN/m活荷载标准值 q2=1.20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0.677×0.158+0.990×1.200)×1500.04/(100×2.06×105×107780.0)=2.953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500=0.058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0.800×1.500/2=0.180kN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800×1.500/2=1.800kN荷载的计算值 P=1.2×0.058+1.2×0.180+1.4×1.800=2.805kN小横杆计算简图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2×0.038)×0.8002/8+2.805×0.800/4=0.565kN.mσ=0.565×106/4491.0=125.743N/mm2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V1=5.0×0.038×800.004/(384×2.060×105×107780.000)=0.009mm集中荷载标准值 P=0.058+0.180+1.800=2.038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V2=2037.600×800.0×800.0×800.0/(48×2.06×105×107780.0)=0.979mm 最大挠度和V=V1+V2=0.988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 c其中 R 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单扣件取8.0kN,双扣件取12.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1.荷载值计算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0.800=0.031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0.800×1.500/2=0.180kN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800×1.500/2=1.800kN荷载的计算值 R=1.2×0.031+1.2×0.180+1.4×1.800=2.773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072N G1 = 0.107×7.200=0.772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冲压钢脚手板,标准值为0.30N G2 = 0.300×4×1.500×(0.800+0.300)/2=0.990kN(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6N G3 = 0.160×1.500×4=0.960kN(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10N G4 = 0.010×1.500×7.200=0.108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 G = N G1+N G2+N G3+N G4 = 2.830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 Q = 3.000×1×1.500×0.800/2=1.800kN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其中 W0——基本风压(kN/m2), W0 = 0.300U 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 z = 1.000Us ——风荷载体型系数: Us= 0.600经计算得到:W k = 0.300×1.000×0.600 = 0.180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N G + 0.9×1.4N Q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2.830+0.9×1.4×1.800=5.664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N G + 1.4N Q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2.830+1.4×1.800=5.916kN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 W计算公式M W = 0.9×1.4W k l a h2/10其中 W k——风荷载标准值(kN/m2);l a——立杆的纵距 (m);h ——立杆的步距 (m)。
经过计算得到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 w=0.9×1.4×0.180×1.500×1.800×1.800/10=0.110kN.m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5.916kN;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00;l0——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1.155×1.500×1.800=3.118m;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λ——长细比,为3118/16=196λ0——允许长细比(k取1),为2700/16=169 <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90;σ——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经计算得到:σ=5916/(0.19×424)=73.628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 < [f],满足要求!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5.664kN;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00;l0——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1.155×1.500×1.800=3.118m;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λ——长细比,为3118/16=196λ0——允许长细比(k取1),为2700/16=169 <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90;M 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 W=0.110kN.m;σ——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经计算得到σ=5664/(0.19×424)+110000/4491=95.035N/m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 < [f],满足要求!六、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当立杆采用单管时,单、双排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H],按下式计算: [H] = [φAσ-(1.2N G2k+1.4N Qk-N Xie)] / 1.2g k其中 N 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 G2k = 2.058kN;N Qk——活荷载标准值, N Qk = 1.800kN;g 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 k = 0.107kN/m;N Xie——轴向力钢丝绳卸荷部分, N Qk = 0.000kN;σ——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σ = 205.00N/mm2;经计算得到,不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 [H] = 89.22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