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改革

合集下载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的发展与设计改革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设计改革的历史角度探讨工业设计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其中的知识点。

一、设计改革的背景“设计改革”一词最早来源于西方,指的是对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教育的一场广泛的变革。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设计界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运动,这些运动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工业设计的起源工业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欧洲。

在这一时期,艺术与工业的结合成为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工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来创造具有实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的产品。

三、德国包豪斯运动德国包豪斯运动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改革运动之一。

它在工业设计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包豪斯运动主张将艺术与技术结合,追求功能性和经济性,并倡导“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

四、美国工业设计之父——雷蒙德·洛生雷蒙德·洛生是美国工业设计领域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美国工业设计之父”。

他对工业设计的贡献不仅在于推动了设计与工业的融合,还提出了“人机界面”的概念,强调人类需求和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五、丹麦设计运动丹麦设计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股重要的设计改革运动,它提出了“功能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丹麦设计运动注重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和环境友好性,对后来的工业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日本是世界上工业设计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二战后,日本将工业设计作为创新和竞争力的关键,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教育和研究。

日本的工业设计注重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并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元素。

七、工业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如今,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工业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工业设计师们开始注重设计的可持续性,通过节能减排、材料循环利用等方式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计院公有制改革实施方案

建筑设计院公有制改革实施方案

建筑设计院公有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建筑设计院作为国家和地方重点建设工程的设计承担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公有制改革之前,建筑设计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经营机制不灵活、效率低下、决策缺乏高效性和市场竞争力不足等。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施公有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的目标1. 提高经营机制的灵活性: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和股权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2. 提高效率和决策效能:优化组织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决策制度,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3. 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和人才引进,提高设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三、改革的措施1. 设立股权结构合理的设计综合实施方案。

引入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并建立透明、公正、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

2. 加强组织结构和人员调整。

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职能设置,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员工的流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能力。

3. 建立科学决策制度。

制定科学决策流程和程序,加强决策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5.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引进高水平的设计师和管理人才,通过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四、实施步骤1. 成立改革工作组,负责制定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2. 制定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具体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3. 进行股权结构调整和公司治理机制建设。

4. 优化组织结构和人员调整。

5. 建立科学决策制度,制定决策流程和程序。

6.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7. 引进和培养优秀的设计师和管理人才。

8. 定期评估改革成效,及时调整和完善改革方案。

五、预期成果1. 经营机制灵活、效率提升:改革后的建筑设计院能够更加灵活应对市场竞争,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能力。

3、工业设计史---设计改革

3、工业设计史---设计改革

水晶宫外景
1851年5月1日伦敦世界博览会开幕,参观的人数超过600万人,使英 国盈利75万美元。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异口同声地赞扬铁架玻璃形成 的广阔透明空间,不辨内外,目极天际以及莫测远近的气氛,无人不欣 赏这任何传统建筑所达不到的境界。欧洲随后相继举办的博览会,几乎 无一例外地采用铁架玻璃结构,以解决陈列和采光问题。(700W买拉 斯维加斯每英亩2分)
计改革运动。“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拉开了设计改革的序幕。
工业革命一百年之际举办的“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一方面,较 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 中的各种问题。大部分的机制产品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式样,漠视任何基本 的设计原则,反映出一种为装饰而装饰的热情。除了上述过分装饰的产品 外,还有很多外形粗陋的产品。 人们不禁要问,难道机器就只能生产这样的产品吗?是机器本身的
“水晶宫”中展出的内容却与其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品大多 数是机制产品,其中不少是为参展而特制的。展品中有各种各样的历 史式样,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为装饰而装饰的热情, 其滥用装饰的程度甚 至超过了为市场生产的商品。这显然与组织者的原意相距甚远。其中 有些展品把相对来说无足轻重的家庭用品作为建筑性的纪念碑来设计, 这是小题大做。
正是这幢建筑的 几何形状、模数 的机械重复以及 坚硬晶莹的玻璃 墙壁,使这个商 业圣殿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体现初 期功能主义风格 的重要作品。
象机器一样装配而成的建筑 水晶宫采用现代的铁架和玻璃结构:由一系列细长铁杆支撑起来的网状构架形成玻璃 墙面,长563米,宽124.4米,高20.13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房建筑。水晶宫外 形呈简单阶梯形的长方形,采用曲面屋顶和高大的中央通廊。 水晶宫对世界近现代建筑史,乃至工业设计史意义重大,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机器制 品,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器本性。各个立面只显示出必不可少的结构,除此之外没有 任何多余的装饰,预示着一种对设计简洁形性和功能性研究的全新领域,从多方面突破传 统建筑观念。

园林设计教学改革实践(3篇)

园林设计教学改革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园林设计作为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园林设计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

为了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园林设计人才,有必要对园林设计教学进行改革。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实践环节等方面探讨园林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二、教学理念改革1. 以学生为中心园林设计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强化实践能力园林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注重可持续发展园林设计教学应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园林设计的生态、环保、节能等方面,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课程设置改革1. 优化课程体系园林设计课程体系应涵盖基础理论、设计原理、实践技能等方面。

针对现有课程设置,应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性课程,如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等。

2. 增加选修课程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如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景观评价等。

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跨学科融合园林设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生态学等。

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跨学科融合,使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手段改革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园林设计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2. 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园林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通过现场教学、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状与改革措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状与改革措施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零部件设计
根据机构运动分析结果,进行 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 。
图纸绘制
将所设计的机械系统绘制成图 纸,包括装配图、零件图等。
课程设计的要求
1 2 3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 论和方法,包括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设计 基础等。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运动分析、零部件设计 和图纸绘制等方面的能力。
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缺乏实际应用背景
目前的课程设计题目往往缺乏实际应用背景,与实际工程应用脱节,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缺乏创新性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往往缺乏创新性,难以 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和解决方案。
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的课程设计评价方式往往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对实践操作和创 新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过于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操作。
0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课程设计的内容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进行机械 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包括确 定传动方案、选择合适的机构
和零部件等。
机构运动分析
对所设计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参数的计算和校核。
论、方法和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02
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项目名称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项目名称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项目名称一、引言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教学改革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针对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项名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项目”的创新方案。

本项目旨在通过引入跨学科、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项目的背景、目标、内容和实施计划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背景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单一学科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富有实践性、跨学科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方案。

三、目标1.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项目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4.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内容1. 项目选择与组建:学生按照自身兴趣、专业方向选择适合的项目,形成小组进行合作。

2. 项目计划与实施:学生根据项目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的项目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实施。

3. 项目展示与评估:学生完成项目后,进行项目展示和评估,通过对项目成果的展示和评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项目效果。

五、实施计划1. 项目启动:确定项目的主题、目标和计划,并组织学生报名参与项目。

2. 项目培训:为学生提供项目主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培训和项目管理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项目管理能力。

3. 项目实施:学生根据项目计划,分工合作进行项目实施,包括调研、设计、实践等环节。

4. 项目展示:学生完成项目后,组织项目展示活动,邀请专家评委对项目进行评估,并为优秀项目颁发奖项。

5. 项目总结: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总结,总结项目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后续的教学改革项目提供参考。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2023年,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将迎来一次重要的改革,这对于行业发展和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次改革中,我国将对勘察设计企业的资质要求进行调整,以提高行业的规范化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首先,本次改革将对勘察设计企业的资质等级进行重新划分。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将原本的A、B、C、D四级划分扩充为A、B、C、D、E、F六级。

A级为最高级别,适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和超大型工程项目;B级适用于大型工程项目;C级适用于中型工程项目;D级适用于小型工程项目;E级适用于微型工程项目;F级适用于特殊工程项目。

通过重新划分资质等级,可以更好地定位企业的服务对象,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准。

其次,本次改革取消了原有的勘察设计企业的分支机构资质等级划分。

以前,勘察设计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分支机构需要自行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这可能增加了企业分支机构的运营成本。

通过取消分支机构资质等级的划分,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在不同地区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第三,本次改革将加强对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和监督。

在勘察设计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可控。

本次改革将要求勘察设计企业进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31000风险管理体系认证,并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核和监督。

这将有助于提高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此外,本次改革还将加强对勘察设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

勘察设计人员将需要参加国家组织的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通过加强对勘察设计人员的培训和认证,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2023年勘察设计资质改革将给勘察设计行业带来重要的转变和机遇。

通过重新划分资质等级、取消分支机构资质等级划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认证等举措,可以提高行业的规范化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更新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2. 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团队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引入行业专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5. 建立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实践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行业专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德国 “青春风格”
代表人物——彼得· 贝伦斯
• 美国. 蒂凡尼. 应用美术领域的新艺 术运动 威尔.布拉德利——最有力的新艺术图形设 计代表。 蒂凡尼——玻璃设计 沙利文——美国新艺术建筑巨人
德国的“青春风格”和维也纳“分离派” 运动都是从“新艺术”运动中发展出来的设计 运动,但是,这两个运动和苏格兰的格拉斯哥 四人,特别是麦金托什,以及美国建筑师弗兰 克· 赖特的探索一样,开始摆脱单纯的装饰性, 向功能性第一的设计原则发展,因此,它们应 该被视为介于“新艺术”和现代主义设计之间 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的设计运动。
• 2、绘画
阿尔丰斯· 慕夏(Alphonse Maria Mucha) 奥伯利· 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 盖斯顿· 热拉尔(Gaston Gerard) 爱德华· 蒙克(Edvard Munch) 亨利· 土鲁斯-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皮尔· 波纳尔(Pierre Bonnard)
• 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拉菲尔前派和象征主义的画 家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 比亚 兹莱(Aubery Beardsley)。可以把阿尔丰斯· 穆卡 (Alfons Mucha)、爱德华· 伯纳-琼斯(Edward BurneJones)、古斯塔夫· 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让· 图洛 普(Jan Toorop)归入多于一种风格中。不像象征主义 画家,无论如何,新艺术运动具有一个自己的特殊形 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尔前派,新艺术运动没有躲 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机器制造外观和抽象的纯设计服 务。
• 玻璃制造使这种风格找到一个可以展示 惊人表现力的领域,例如:路易斯· 蒂凡 尼(Louis Comfort Tiffany)在纽约的作 品、艾米里· 加利(Emile Gallé)和法国南 西市的Daum兄弟。
• 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 维多利亚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通过新艺术运 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化”某些洛可可风格 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理),代替 从历史衍生和高维多利亚风格的根本结构或写 实自然主义的装饰。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 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 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 虫。
• 6、壁画和马赛克画
古斯塔夫· 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 7、招贴设计
阿尔丰斯· 穆查(Aiphonse Mucha,1860-1939,法国) 彼得· 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德国) 古斯塔夫· 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奥地利) 科罗曼· 莫塞尔(Koloman Moser,1878-1918,奥地利) 达德雷· 哈迪(Dudley Hardy,英国) 凡· 德· 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比利时) 威尔· 布拉德利(Will Bradley,1868-1962,美国) 爱德华· 本菲尔德(Edward Penthied,1886-1926,美国)
• 5、其它的装饰艺术
C· R· 阿什比(Charles R. Ashbee) 萨穆尔· 宾(Samuel Bing) 威廉· 巴拉雷(William Bradley) 朱尔斯· 德布鲁法特(Jules Brunfaut) 赫曼· 奥布利斯特(Hermann Obrist) 菲利普· 沃尔弗斯(Philippe Wolfers)
• “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美国 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 饰艺术”运动。
产生背景:
19世纪人们对于工业化时代的恐惧 和厌恶; 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反抗
• 法国的“新艺术”
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 两个中心—— 巴黎、南斯
巴黎的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 2)现代之家——朱利斯.迈耶 3)六人集团——Alesandre Charpentler Charles Plumet Tony Selmersheim Hector Guimard Geoge Hoentschel Rupert Carabin
麦金托什的设计在国内外取得巨大 成功,他的手法为后来欧洲大陆的几代 设计师所采纳,对俄国构成派甚至荷兰 风格派产生了影响。他对重复格子图形 渐细的竖线条的使用影响了许多同代人, 如维也纳的分离派。
• 奥地利“分离派” 1887年,奥地利的一批画家、建筑家、 设计师在维也纳成立了分离派 (Secessionists) 成员包括:奥托.瓦格纳(1841~1918)、 约瑟夫.霍夫曼(1870~1956)等。
2)建筑与室内设计: Philip Webb Norman Shaw
3)日用陶瓷设计: 克里斯多夫.德莱赛 William Moorcroft Charles Cox
• 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代表人物: 弗兰克.赖特 古斯塔夫.斯提格利(家具) 格林兄弟(the Gamble House)
工艺美术运动的范畴: 陶瓷设计 金属制品设计 纺织品设计 平面设计
二、1851伦敦世界博览会


水晶宫
展品
从水晶宫展品中,我们可以领略19世纪中 叶工业产品设计的概况:普遍印象是装饰、美 化和历史主义达到了顶点。 1851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标志着世界已 经进入工业化时代。虽然当时人们还普遍处于 古典式的宫廷审美趣味之中,艺术与技术和工 业严重脱节,有关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极其模 糊,但许多有识的先驱已经看到工业美学已经 兴起,工业设计正在孕育!
设计改革
反对
机器生产、设计 的出现
支持
设计讨论
设计理论的发展
设计改革
一、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
• 浪漫主义与哥特式复兴(代表人物:Augustus W.
Putin, 1812—1852)
• 折衷主义与中国式
古典主义的复兴
古罗马 拜占庭
哥特风格、浪漫主义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伊斯兰
折衷主义
• 3、家具设计
卡罗· 布加蒂(Carlo Bugatti) 尤金· 加亚尔(Eugène Gaillard) 路易斯· 梅杰列(Louis Majorelle) 亨利· 凡德· 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
• 4、玻璃器皿
Daum Frères 艾米里· 加利(Emile Gallé) 勒奈· 拉利克(René Lalique) 路易斯· 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
莫里斯产品的风格有两大基点: 一、崇尚哥特式风格 二、师法自然
• 各工艺行会
世纪行会与马克穆多 艺术工作者行会与克莱恩、沃赛 手工艺行会与阿什比 工艺美术展览协会与本森
从设计内容来看,英国的“工艺美 术运动”可以简单的分为以下几个组合: 1)家具设计: Charles Annesley Voysey Baillie Scott Charles Robert Ashbee William Richard Lethaby
• 就象表现主义、立体派、超现实主义和装饰艺 术运动那样,如今,新艺术运动被视为20世 界文化运动中最有创新力的先行者。
• 二、主要发展中心
阿姆斯特丹(荷兰) 阿利桑(挪威) 巴塞罗那(西班牙) 柏林(德国) 布鲁塞尔(比利时) 芝加哥(美国) 达姆施塔特(德国) 格拉斯哥(苏格兰) 伦敦(英国)
• 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 风格。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 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 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Jugend)而得名的德国青 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 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 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 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 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 志。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 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 长出来。
三、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 工业主义乐天派
欧文.琼斯 亨利.柯尔 德雷瑟
• 工艺美术运动先声——机器否定论
谴责机器赝品的普金 寻找装饰和功能联系的泽姆佩尔 拉斯金与回归自然
• 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
@ @ @ @
前拉斐尔画派影响(P.R.B) 红房子(Red House) MMF公司 莫里斯公司(Morris & Co.)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他们的 建筑、室内设计、家具、玻璃和金属器 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苏格兰新艺术表现, 即柔软的曲线和坚硬高雅的直线交替运 动的新表现,人称直线风格。
• 新艺术运动 • 麦金托什 主张曲线、自然 主张直线,主张 主义的装饰动机,反 简单的几何造型,讲 对直线和几何造型, 究黑白等中性色彩。 反对机械和工业化生 产
• 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 卉或植物等。日本木刻画以其曲线、图案外观、强烈 对比的空间和平坦的画面,同样启发了新艺术运动。 自此以后,从在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作品中,都能 发现其中某些线条和曲线图案成为绘画中的惯用手段。 一个重要事实是新艺术运动没有象某些其它运动(例如: 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作用,而是发挥其所长。 根据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锻铁),使建筑风 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细琢般的品质。
巴黎(法国) 慕尼黑(德国) 南西(法国) 纽约(美国) 奥斯陆(挪威) 布拉格(捷克) 里加(拉脱维亚) 维也纳(奥地利)
• 三、艺术家
1、建筑 奥古斯特· 安德(August Endel) 安东尼· 高蒂(Antoni Gaudi) 维克多· 霍塔(Victor Horta) 约塞夫· 霍夫曼(Josef Hoffman) 赫克托· 吉马德(Hector Guimard) 察尔斯· 马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路易斯· 苏利文(Louis Sullivan) 奥托· 瓦格纳(Otto Wagn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