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光现象章节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光现象章节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光现象章节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

第五章光现象一、单选题1。

如图发生的日环食景象,南宁市当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的直线传播2。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

月食的形成 D。

浓密树荫中呈现圆形光斑3.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下列哪种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遥控器还能实现遥控的( )A。

硬纸片 B。

厚玻璃 C。

薄木板 D。

薄铁皮4。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 )A。

0° B. 30°C. 45°D。

60°5。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D。

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6。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A. “皓月”是人造光源 B。

“皓月"是自然光源C。

“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 “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B. 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C.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D。

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8。

(2017•扬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树荫下的光斑B。

手影C. 月亮的“倒影” D. 笔“折断”了9.小丽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则镜中她的像的大小会()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10.(2017•大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B.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决定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C. 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等大、倒立的虚像D. 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利用探头接收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11.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北师大版)北京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北京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踩影子B.铅笔弯折了C.照镜子D.日食2.如图中,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的现象是()A.手影B.小孔成像C.看见不发光的书D.激光准直3.关于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B.乙图中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D.丁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4.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日食时,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C.雨后,空中出现的漂亮彩虹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沿直线传播D.光和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6.如图,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把小孔做成一条狭窄的缝隙对着太阳,则在右边的光屏上将看到太阳的像是()A.条形的B.圆形的C.方形的D.根本不能成像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墙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8.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都比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物体亮C.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衣服呈红色D.在岸上看到水中的云,看到的是云的实像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或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A.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地面绝对静止D.坐地日行八万里——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10.下列现象中,与光的折射无关的是()A.河水中建筑物的倒影B.隔着厚玻璃台板看照片觉得近了一些C.地面上的人看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时,实际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下面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11.如图,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前放一个物体S,则眼睛可以看到S的像最多个数是()A.1B.2C.3D.412.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中所涉及的光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一叶障目B.坐井观天C.杯弓蛇影D.临川羡鱼二、填空题13.光在______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含答案)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2.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A. B. C. D.3.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A.10°B.15°C.30°D.60°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5.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中的()A. B. C. D.6.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A.B点B.B点上方C.B点下方D.B点左方或右方7.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

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A.白云倒影B.游动的鱼C.白塔倒影D.绿树倒影8.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9.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小明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A.向外旋转B.向内旋转C.向下旋转D.向上旋转10.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3)

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单的潜望镜。

若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看到的钟面上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4时35分B.5时38分C.7时25分D.7时35分2.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

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不成像,物体不在平面镜正前方了B.能成像,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能成像,像同时上移D.能成像,像在原来位置3.将一张报纸的一半压在厚玻璃板底下,一半露在外面。

压在玻璃板下的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升高了,下列能反映这个现象的光路图是()A.B.C.D.4.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

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向容器内加水C.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使容器向左移动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束远离法线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芳面向穿衣镜,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1m,镜中的像将变小B.景物在河中的“倒影”看起来比景物“暗”,是因为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雨后晴朗的夜晚,当你背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积水,应走“较暗”的地方D.光由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6.如图所示,白鹭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B.以平静的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C.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7.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A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个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察仪,用观察仪进行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该装置看到的是一个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的实像B.如果要看见更大的像,可以将圆筒向外拉,增大光屏和小孔的距离C.实验时,应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D.应把A端朝着较暗的室外,B筒朝着明亮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8.下列短语中所涉及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B.镜花水月C.天狗食月D.鱼翔浅底9.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界面上方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上方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10.如图,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前放一个物体S,则眼睛可以看到S的像最多个数是()A.1B.2C.3D.411.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左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B.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B.物体通过平面镜可以成缩小的像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二、填空题13.光在______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3)

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像距,烛焰的像变大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减小像距,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

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不成像,物体不在平面镜正前方了B.能成像,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能成像,像同时上移D.能成像,像在原来位置3.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A..异同点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地点液体表面液体内部和表面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一定温度(沸点)剧烈程度平和剧烈相同点汽化、吸热B.区别实像虚像概念真实光线会聚而成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倒正一般倒立一般正立举例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C.不同点固体熔化异同点相同点温度是否升高有无熔点晶体吸热不变无非晶体吸热升高有D.物态变化过程吸放热举例液化气态变成液态放热冰棒冒“白气”升华气态变成固态吸热冰冻衣服变干A.A B.B C.C D.D4.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甲和乙,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甲,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乙,使它与蜡烛甲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如果玻璃板放斜了,就不能成像C.如果玻璃板放斜了,所成的像大小不变D.在乙处放置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甲的像5.关于声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B.光的传播速度不一定是3.0×108m/sC.光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D.分辨出不同老师上课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6.如图是2018年1月31日晚上,世界各地都可欣赏到著名的超级红月亮,这是月食天象最精彩的部分,下列光现象与月食成因相同的是()A.激光引导掘进方向B.有趣的倒影C.塔式太阳能电站D.自行车尾灯7.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成语对应的光学原理不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一光的直线传播B.镜花水月一光的反射C.凿壁偷光一光的反射D.鱼翔浅底一光的折射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前、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前、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9.如下图所示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手影B.桥在水中的倒影C.用鱼叉叉鱼D.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10.如图所示,公路边有一块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的行驶路径是()A.向南行驶,向右拐弯B.向西行驶,向左拐弯C.向北行驶,向左拐弯D.向北行驶,向右拐弯11.以平面镜BC和CD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个侧面AD上开有一个小孔P,如图所示。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光屏可以沿轴线ON折转。

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将光屏E侧向前、向后折转B.将光屏F侧向前、向后折转C.将整个光屏向前、向后折转D.将平面镜换成透明的玻璃板2.某同学面对平面镜,看到身后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是,则实际时间是()A.B.C.D.3.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商业楼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B.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这个速度为3 108km/sC.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的大小也为40°D.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一定增大10°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芳面向穿衣镜,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1m,镜中的像将变小B.景物在河中的“倒影”看起来比景物“暗”,是因为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雨后晴朗的夜晚,当你背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积水,应走“较暗”的地方D.光由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前、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前、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将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减少20度,则反射角减少20度B.如果甲可以在镜子中看到乙的眼睛,则乙一定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甲的眼睛C.光垂直照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为90度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桌椅,是因为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7.如图所示,公路边有一块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的行驶路径是()A.向南行驶,向右拐弯B.向西行驶,向左拐弯C.向北行驶,向左拐弯D.向北行驶,向右拐弯8.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我们能看到自身不发光的物体B.桥在湖水中的“倒影”C.在水中看到岸上的路灯比实际位置偏高D.用潜望镜观察海面的敌情9.如图所示为平面镜中的钟表,其钟面上无数字,只有刻度线,此时时间为()A.8点20分B.3点40分C.4点40分D.7点20分10.光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EO为入射光线B.BF为水和空气的界面C.折射角的大小为60°D.AD的右侧为空气11.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左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B.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12.医生检查耳道时常戴一个镜子,这是()A.凹镜,发散光线,增大照射面B.凹镜,会聚光线,使耳道处照得更亮便于观察C.凹镜,成缩小正立的虚像D.凹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二、填空题13.光在______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成像更清晰,应该将两支蜡烛都点燃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时像将靠近玻璃板C.做多次实验是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2.由于视觉原因,用鱼叉刺向水里的鱼往往难于成功。

图中能正确解释刺不到鱼的光路图是()A.B.C.D.3.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单的潜望镜。

若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看到的钟面上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4时35分B.5时38分C.7时25分D.7时35分4.一束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在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所示。

据此可知,一束红紫复色光沿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发生折射,光路可能正确的是()A.B.C.D.5.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日食时,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C.雨后,空中出现的漂亮彩虹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沿直线传播D.光和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7.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的中央,让手电筒的光从上往下正对着平面镜照射,观察者从侧面看去,是()A.白纸和平面镜都较亮B.白纸和平面镜都较暗C.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较暗D.平面镜被照亮而白纸较暗8.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我们能看到自身不发光的物体B.桥在湖水中的“倒影”C.在水中看到岸上的路灯比实际位置偏高D.用潜望镜观察海面的敌情9.某同学通过一块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为,则该车牌号码为()A.F62065 B.F65092 C.F92092 D.F92065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或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A.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地面绝对静止D.坐地日行八万里——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11.夏天我们在树荫下有时会看到一些亮斑,学习了物理知识后,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小孔成像”现象,请问“亮斑”是什么样的形状?()A.树叶的形状B.树叶缝隙的形状C.倒立的火苗状D.圆形12.小明将一张红色透明玻璃片和一张绿色透明玻璃片部分重叠,然后放在一张白色纸板上面,如图所示,若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呈现的颜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全部是白色B.甲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绿色C.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黑色D.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红色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AB之间的距离为2m,在A点放一个小球,小球大小不计,此时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_____m,当小球从A向B点移动了1m时,小球和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m,小球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单的潜望镜。

若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看到的钟面上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4时35分B.5时38分C.7时25分D.7时35分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A的像与蜡烛B不再重合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C.八年级学生李凡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是实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4.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A..异同点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地点液体表面液体内部和表面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一定温度(沸点)剧烈程度平和剧烈相同点汽化、吸热区别实像虚像概念真实光线会聚而成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倒正一般倒立一般正立举例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C.不同点固体熔化异同点相同点温度是否升高有无熔点晶体吸热不变无非晶体吸热升高有D.物态变化过程吸放热举例液化气态变成液态放热冰棒冒“白气”升华气态变成固态吸热冰冻衣服变干A.A B.B C.C D.D5.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成语对应的光学原理不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一光的直线传播B.镜花水月一光的反射C.凿壁偷光一光的反射D.鱼翔浅底一光的折射6.如图所示,将激光笔沿入射点旋转一定角度可以照射到墙壁上的A点,关于这个现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减小B.入射光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增大C.光被墙壁反射均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D.入射光应该顺时针旋转才能照到A点7.“一河诗画,满城烟花”,浏阳国际烟花节的焰火惊艳全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B.焰火燃放有烟生成,这是一种物态变化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8.如图所示,白鹭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光现象一、单选题1.如图发生的日环食景象,南宁市当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色散D. 光的直线传播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B.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 月食的形成D. 浓密树荫中呈现圆形光斑3.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下列哪种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遥控器还能实现遥控的()A. 硬纸片B. 厚玻璃C. 薄木板D. 薄铁皮4.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A. 0°B. 30°C. 45°D. 60°5.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6.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A. “皓月”是人造光源B. “皓月”是自然光源C. “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D. “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B. 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C.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D. 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8.(xx•扬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树荫下的光斑B. 手影C. 月亮的“倒影”D. 笔“折断”了9.小丽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则镜中她的像的大小会()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10.(xx•大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B.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决定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C. 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等大、倒立的虚像D. 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利用探头接收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11.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 倒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实像12.如图是色光三原色示意图,图中区域1、区域2分别应标颜是()A. 绿色、白色B. 黄色、白色C. 绿色、黑色D. 黄色、黑色1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B. 用于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片是凹透镜C. 光穿过大气层时沿直线传播D.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二、填空题14.在太阳、月亮、发光的电灯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属于天然光源的是________.1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棋子B应放在A的________ (同侧/另一侧)。

(3)一边移动棋子B,眼睛一边透过玻璃板观察,当________ 便停止移动棋子B,B的位置即为棋子A像的位置。

(4)用刻度尺测量B到玻璃板的距离及________ ,进行比较。

16.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如图所示)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烛焰的________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只将塑料膜上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 (选填“改变”或“不变”)。

17.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0°17°24°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三条)(1) 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18.在湖面上方的天空中停着一只小鸟,距水面20m,已知湖水深5m,则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m.19.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再进行一个实验: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看它们的焦距是否相同.你觉得红光的焦距________紫光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________。

三、解答题20.影银幕为什么做成白色的,而且表面不光滑?2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请在图甲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2)如图乙,在杠杆AB上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在图中所示位置平衡,画出这个最小力的示意图.(3)根据图丙中通电螺线管的S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4)超市里的自动扶梯,有乘客时运行较快,无乘客时为了节能运行较慢.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设计这样的电路,请按照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丙中的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连接完整.其中R1是压敏电阻(受到压力时阻值小,不受压力时阻值大),R2是限流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可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四、作图题22.在下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3.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光源S发出的经过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对应的两条入射光线以及标出光源S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五、实验探究题24.如图甲所示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__(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6)在实验过程中,小芳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25.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小明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3)小明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把点燃的蜡烛A置于如图乙中所示的位置上,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4)若蜡烛A以0.2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是________ m/s.且像的大小________(5)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26.小林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_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 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六、综合题27.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来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

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3)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________。

28.光源、光线和光束宇宙间的物体不论其大小与种类,其中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光源.在研究光现象时,我们常常根据光源的大小将光源分为点光源和面光源.当发光物体的大小远远小于它到观察者的距离时,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发光点,称为点光源.哪些不能作为一个发光点看待的光源,则称为面光源。

由于通常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在描述与研究光的传播时,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行进方向,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它可以表示沿箭头方向传播的极细的一束光。

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束光是有一定宽度的,我们可以把一束光看成由围绕一条轴线分布的无数光数组成的,称为光束.在几何光学中我们常用到的光束有平行光束,会聚光束和发散光束.普通光源产生的是发散光束,在普通光源和其它光学器件组合使用时,可以得到平行光束或会聚光束,激光器可以产生很好的高亮度的平行光束。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光线的概念是人为引入的,它是________(填“抽象”或“真实”)的;(2)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是________可以产生高亮度的平行光束。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A3.【答案】B4.【答案】A5.【答案】D6.【答案】C7.【答案】A8.【答案】D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A二、填空题14.【答案】月亮;太阳15.【答案】竖直;另一侧;B棋子与A的像重合;A到玻璃板的距离16.【答案】倒立;不变17.【答案】入射角为0,折射角也为0;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光从空气斜射入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不同.18.【答案】2019.【答案】大于;玻璃对红光的偏折角度较小三、解答题20.【答案】解:白色的银幕可以反射各种色光,使观众能看清各种颜色的画面,银幕表面凹凸不平可以使光照到银幕上发生漫反射,使各个方向的观众才能看到画面21.【答案】解:(1)连接S与像点S′,连接S′P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SO、PO,则SO是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甲所示.(2)由图知:若用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那么可选取点A做为动力作用点,OA做动力臂(即动力臂最长,力最小),如图乙所示:(3)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则其左端为N极,在磁体周围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由此可以确定磁感线的方向是向右的.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靠近螺线管的S极的一端是小磁针的N极.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结合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回到电源负极,所以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如图丙所示:(4)将电动机和下触点串联组成工作电路,将R1和电磁铁串联接入控制电路;电路如图所示;四、作图题22.【答案】解:如图所示:23.【答案】【解答】如图所示:五、实验探究题24.【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M(4)玻璃板有厚度,两个表面都反射光成两个像(5)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测量像与物对应点到镜面距离,进行比较(6)A25.【答案】(1)位置(2)大小(3)将光屏放置在玻璃板右侧35cm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能成像(4)0.2;不变(5)便于比较物与像的位置关系26.【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重合;相同(3)不能;虚六、综合题27.【答案】(1)漫反射(2)实像(3)像没有刚好成在光学感应器上(或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下方)28.【答案】(1)抽象(2)激光器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