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作业成本法综合习题(含答案)【优质文档】

作业成本法综合习题(含答案)【优质文档】

作业成本法综合习题(含答案)
【综合案例】大华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企业过去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现拟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已知成本资料和作业情况如下表1-1和1-2所示。

表1-1 产品成本资料
表1-2 作业中心及成本动因情况表
要求:分别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的成本。

解:
1、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如表1-3。

表1-3 传统成本核算法成本计算表
2、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
(1)计算成本动因率,如表1-4。

表1-4 成本动因率计算表
(2)将各作业中心资源成本分配给各产品,如表1-5。

表1-5 制造费用分配表
(3)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表1-6。

表1-6 作业成本法法成本计算表。

成本会计第九版练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九版练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九版练习题答案成本会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控制和分析的学科。

以下是《成本会计第九版》的一些练习题答案,供参考:练习题1:产品成本的分类问题:区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答案:- 直接材料成本:指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上的材料成本,如特定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 直接人工成本:指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上的人工成本,如特定产品的工人工资。

- 制造费用: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能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上的成本,如工厂的租金、折旧、水电费等。

练习题2:成本-体积-利润分析问题:一个公司生产某产品,其固定成本为$100,000,单位变动成本为$50,销售价格为$100。

计算该公司的盈亏平衡点。

答案:盈亏平衡点 = 固定成本 / (销售价格 - 单位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 = $100,000 / ($100 - $50)盈亏平衡点 = $100,000 / $50盈亏平衡点 = 2,000单位练习题3:成本-体积-利润图问题:根据练习题2的数据,绘制成本-体积-利润图。

答案:在成本-体积-利润图中,横轴表示销售量,纵轴表示利润。

固定成本线从(0, $100,000)开始,斜率为-$50的变动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相交于盈亏平衡点(2,000单位, $0)。

从这一点开始,随着销售量的增加,利润线向上倾斜,表示利润增加。

练习题4:标准成本计算问题:某公司生产产品X,其标准直接材料成本为每单位$10,标准直接人工成本为每单位$6,实际直接材料成本为每单位$11,实际直接人工成本为每单位$7。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和人工成本差异。

答案:材料成本差异 = (实际材料成本 - 标准材料成本)* 实际产量人工成本差异 = (实际人工成本 - 标准人工成本)* 实际产量(注:实际产量需要给出才能计算具体数值)练习题5:作业成本法问题:解释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答案: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更精确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将成本分配到具体的作业或活动上,而不是简单地分配到产品上。

第十三章作业基础成本的法与作业成本管理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作业基础成本的法与作业成本管理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作业基础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

作业基础成本法适用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 )。

A。

间接生产费用比重较小B.作业环节较少C.生产准备成本较高D。

产品品种较少2。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缺陷有()。

A。

实施成本较高B。

实施效果较差C。

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弱D。

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出量相关性较弱3. 作业基础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之一是作业基础成本法()。

A.存在较多的同质成本库B. 存在较少的同质成本库C.间接费用分配基础不一定是成本动因D. 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弱4。

按照作业的执行方式,可将作业分为()。

A。

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B.必需性作业和酌量性作业C。

重复作业和不重复作业D.后勤作业和质量作业5.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按受益对象分类的作业是()。

A.单位水平作业B.协调平衡作业C。

批次水平作业D。

工厂维持作业6。

销售成本和调运成本不包括()。

A。

执行订单成本B.装运成本C.编制商品销售价目表D.材料采购7。

作业成本法所采用的成本动因()。

A. 不考虑辅助作业B。

只考虑某些生产作业C。

将作业与产品直接联系在一起D。

将作业与产品间接联系在一起8. 华宇公司本期制造费用共计480000元,采用传统成本法核算,它拥有5个为辅助生产部门和5个生产部门,生产25种产品。

其制造费用中应有()分配至产品层次。

A。

48000元 B.480000元C。

1920元 D.0元9. 与数量相关的动因不包括()。

A。

产量B。

直接人工工时C.机器工时D.生产工人人数10. 在作业成本法下通常难以找到合适的成本动因来将()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分配至产品。

A.车间管理B。

直接人工C。

质量检验D。

机器调试二、多项选择题1。

作业按所完成的职能可以分为()。

A.后勤作业B.协调、平衡作业C.质量作业D。

变化作业E.产品维持作业2。

作业基础成本法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 )。

A。

间接生产费用比重较大B。

企业规模大、产品品种多C。

作业环节多且易辨认D.生产准备成本较高E。

解析常见的五种成本管理法课后测试

解析常见的五种成本管理法课后测试

解析常见的五种成本管理法课后测试∙1、作业成本管理程序中“识别作业”的作用是(10 分)A逐一检查分析,识别是否有重复,与实现完成目标无关或者不是必须作业。

B追根溯源,发掘引发的事件。

C识别经营活动中所有的重要作业并进一步分解为具体构成环节。

D识别非增值作业及非增值成本。

正确答案:C∙2、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相同点是(10 分)A直接费用直接计入B间接制造费用分配至产品C依据标准直接分配至产品D根据作业动因分配至产品正确答案:A∙3、目标成本法实施的第一步是(10 分)A投产销售B定位产品C确定目标成本D确定目标利润正确答案:B∙1、下列关于作业管理目标中的“增值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10 分)A其成本为增值成本B属于不必要或可消除的作业C属于必要作业D储存、等待作业、生产过程无效作业正确答案:A C∙2、关于目标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下列措施合理的是(10 分)A降低废品率B在生产环节降低成本C重新设计工艺流程D优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正确答案:A C D∙3、精益化成本管理的误区是(10 分)A精益化仅面向生产一线而言的B关注几个项目的精细化便可C一旦精细化管理,就省去了繁琐的审批。

D突击一年半把精益化管理一次搞成功正确答案:A B C D∙4、运行质量成本包括(10 分)A预防成本B鉴定成本C内部缺陷成本D外部缺陷成本正确答案:A B C D∙1、精益化生产的宗旨是在企业某个供应链环节“杜绝一切浪费”。

(10 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2、目标成本法的关键在产品和流程设计阶段。

(10 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目标成本法实施过程中,检验设计符合目标成本要求时,可以投产销售,如果不符合,则需要重新定位产品。

(10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小计30.51640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2)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财务成本管理(2020)考试习题-第15讲_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闫华红

财务成本管理(2020)考试习题-第15讲_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闫华红

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考点: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制造企业,假定只生产一种产品,并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分析。

单位产品用料标准为6千克/件,材料标准单价为1.5元/千克。

2020年7月份实际产量为500件,实际用料2500千克,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为5000元。

另外,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为9000元,实际耗用工时为2100小时,经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50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1500元。

要求:(1)计算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2)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3)计算该产品的直接人工单位标准成本。

【答案】(1)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6×1.5=9(元/件)(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5000-500×6×1.5=500(元)(超支)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500-500×6)×1.5=-750(元)(节约)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500×(5000/2500-1.5)=1250(元)(超支)(3)实际工资率=9000/2100-1500=(9000/2100-P标)×2100P标=(5元/小时)设X为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数:500=(2100-500×X)×5X=4(小时)该产品的直接人工单位标准成本=5×4=20(元/件)。

或:直接人工成本差异=500+(-1500)=-1000(元)(节约)9000-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000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0000(元)该产品的直接人工单位标准成本=10000/500=20(元/件)。

【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只生产和销售防滑瓷砖一种产品。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比较成熟,生产工人技术操作比较熟练,生产组织管理水平较高,公司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定期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十四章变动成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十四章变动成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十四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
业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
1.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是()。

A.数量差异
B.价格差异
C.一种定额变动差异
D.原材料成本差异
2.成本习性,是指成本()。

A.经济用途
B.经济内容
C.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D.与利润的依存关系
3.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叫做()。

A.理想标准成本
B.正常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可达到标准成本
4.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类似于()。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C.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D.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5.不变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由于()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不变制造费用差异。

A.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
B.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
C.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
D.实际分配率与标准分配率
6.下列各项作业中,属于典型的产品作业的是()。

A.机器加工
B.产品检验
C.产品设计
D.厂区环卫
(二)简答题
1.简述标准成本法的特点。

2.简述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主要区别。

3.简述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大凡程序。

4.我国企业在借鉴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A
4. C
5. B
6. C
(二)简答题
(略)。

(完整版)作业成本法计算题

(完整版)作业成本法计算题

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本章练习题五、综合实务题1.资料: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此中甲产品900件,乙产品300件,其作业状况数据以下表所示:单位:元动因量动因量作业中资源耗用动因(甲产(乙产共计心(元)品)品)资料处18000挪动次数400 200 600 理资料采25000订单件数350 150 500 购使用机35000机器小时1200 800 2000 器设施维22000维修小时700 400 1100 修质量控20000 质检次数250 150 400 制产品运16000 运输次数50 30 80 输共计136000要求:按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并填制下表作业中心成本库动因量动因率甲产品单位:元乙产品(元)资料办理18000 600资料采买25000 500使用机器35000 2000设施维修22000 1100质量控制20000 400产品运输16000 80共计总成本136000单位成本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综合实务题单位:元作业中心成本库动因量动因率甲产品乙产品(元)资料办理18000 600 30 12000 6000资料采买25000 500 50 17500 7500使用机器35000 2000 21000 14000设施维修22000 1100 20 14000 8000质量控制20000 400 50 12500 7500产品运输16000 80 200 10000 6000共计总成87000 49000 136000本单位成本资料:某制造厂生产A、B 两种产品,有关资料以下:1.A、B 两种产品 2004 年 1 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以下表所示:单位:元产品名称产量(件)单位产品机器小时直接资料单位成本直接人工单位成本A 100 1 50 40B 200 2 80 302.该厂每个月制造花费总数为50,000 元,与制造花费有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以下表所示:作业名称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元)作业动因数质量查验查验次数4,000 A :5 B:15 共计: 20 订单办理生产订单份数4,000 A:30 B:10 共计: 40 机器运转机器小时数 40, 000 A:200 B:800 共计: 1,000设施调整准备调整准备次数2,000 A:6 B:4 共计: 10 共计————50,000 ———————请问:( 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A、B 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
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
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
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
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
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
小计30.51640
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
(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
(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
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
(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
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
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
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
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
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
(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
(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
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
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
(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
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
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总差异为-40元,属于节约差。

要求:
(1)计算实际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

(2)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3)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

正确答案: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总成本=1300×24=31200(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成本=31200+(-40)=31160(元)
(2)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4100-1300×3)×8=1600(元)
(3)实际分配率=31160/4100=7.6(元/小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7.6-8)×4100=-1640(元)
4、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资料见表10-1。

表10-1 甲产品标准成本单
项目价格标准数量标准金额(元/件)直接材料9元/千克50千克/件450
直接人工4元/小时45小时/件180变动制造费用3元/小时45小时/件135
固定制造费用2元/小时45小时/件90合计855
甲产品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小时。

本月实际生产量为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分别为:直接材料9000元:直接人工3325元;变动性制造费用2375元,固定制造费用2850元,总计为17550元。

要求:分别计算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和分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只计算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9000-20×450=0(元)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9000/900-9)×900=90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900-20×50)×9=-900(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325-20×180=-275(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325/950-4)×950=-475(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50-20×45)×4=200(元)
3、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375-20×135=-325(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375/950-3)×950=-475(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20×45)×3=150(元)
4、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850-20×90=1050(元)
产品成本总差异=0+(-275)+(-325)+1050=450(元)
或=17550-20×855=450(元)
5、大华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企业过去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现拟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已知成本资料和作业情况如下表1-1和1-2所示。

表1-1 产品成本资料
表1-2 作业中心及成本动因情况表
要求:分别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的成本。

正确答案:
1、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如表1-3。

表1-3 传统成本核算法成本计算表
2、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
(1)计算成本动因率,如表1-4。

表1-4 成本动因率计算表
(2)将各作业中心资源成本分配给各产品,如表1-5。

表1-5 制造费用分配表
(3)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表1-6。

表1-6 作业成本法法成本计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