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计算题.doc
作业成本法

第十五章作业成本法本章考情分析本章近几年分数不多,考试的题型主要是客观题,但本章主观题也有可能涉及。
本章教材主要变化本章及2016年教材相比增加了一节作业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特点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及含义(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随着“机器取代人”的自动化制造时代来临。
其特征就是直接人工成本比重大大下降,制造费用(主要是折旧费用等固定成本)比重大大增加,因此制造费用的分配科学及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二)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一)核心概念(二)动因的分类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依据资源成本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作业成本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依据作业成本动因可以将作业成本分配给各产品。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资源动因”表述正确的有()。
A.它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B.它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C.它被用来衡量一项作业对资源的消耗量,运用它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D.它是计量各种产品对作业耗用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答案】AC【解析】成本动因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
选项B、D是作业成本动因的含义和特征。
三、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特点内容1.成本计算分为两个阶段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服务或顾客)消耗作业”。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作业成本法把成本计算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作业→产品”;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部门→产品”。
图15-1作业成本法分两阶段分配成本续表2.成本分作业成本法成本追溯,是指把成本直接分配给相【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作业成本法综合习题(含答案)【优质文档】

作业成本法综合习题(含答案)
【综合案例】大华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企业过去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现拟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已知成本资料和作业情况如下表1-1和1-2所示。
表1-1 产品成本资料
表1-2 作业中心及成本动因情况表
要求:分别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的成本。
解:
1、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如表1-3。
表1-3 传统成本核算法成本计算表
2、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
(1)计算成本动因率,如表1-4。
表1-4 成本动因率计算表
(2)将各作业中心资源成本分配给各产品,如表1-5。
表1-5 制造费用分配表
(3)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表1-6。
表1-6 作业成本法法成本计算表。
财管(2015)第16章 作业成本计算

第十六章作业成本计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B.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部门→产品”C.作业成本法认为任何一项产品的形成都要消耗一定的作业,执行任何一项作业都需要耗费资源D.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分配使用众多不同层次的成本动因2.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分配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追溯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来判断B.使用直接追溯方式得到的产品成本是最准确的C.只要因果关系建立恰当,成本分配的结果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D.采用分摊方式也能得到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3.下列作业中属于产品级作业的是()。
A.机器加工、组装B.产品更新C.工厂保安D.生产前机器调试4.在驱动成本的作业成本动因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业务动因的执行成本最高B.持续动因的执行成本最低C.强度动因的精确度最高D.强度动因通常以执行一项作业所需的时间作为作业动因5.下列四类作业成本库中,不依赖于产品的数量、批次和种类的成本库是()。
A.单位级作业成本库B.批次级作业成本库C.产品级作业成本库D.生产维持级作业成本库6.小生产准备所耗用的时间属于()。
A.资产动因B.业务动因C.持续动因D.强度动因7.某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搬运作业成本当月共发生总成本15600元,若本月服务于甲产品的搬运次数是85次,服务于乙产品的搬运次数是120次,服务于丙产品的搬运次数是95,则该车间本月搬动作业的成本分配率是()元/次。
A.50B.52C.60D.37二、多项选择题1.在作业成本中,成本动因可分为()。
A.时间成本动因B.作业成本动因C.次数成本动因D.资源成本动因2.下列有关资源成本动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B.它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C.它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D.它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对资源的耗用3.作业成本法下,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方式有()。
作业成本计算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人工成本属于产量级作业的成本B.对每批产品的机器准备属于批次级作业C.对一种产品编制材料清单属于产品水平作业D.生产维持作业的目的是服务于各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2.下列关于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成本,而作业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作业B.传统成本管理一般以部门(或生产线)作为责任中心,作业成本管理则是以作业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来划分职责C.传统成本管理以最优或理想成本作为控制标准D.传统成本管理忽视非增值成本,而作业成本管理高度重视非增值成本3.下列有关生产作业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分析就是以作业成本管理的分配观,对作业产生的原因、作业执行的情况以及作业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消除非增值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提高增值作业效率B.生产分析的目标是实现价值链的优化,提高客户价值,从而增加企业盈利C.动因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从源头对作业进行思考,对一项作业在价值链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作出初步判断D.作业分析的目的是判断增值与非增值作业,计算和报告增值与非增值成本,衡量和反映作业与价值链的改善情况,以便不断采取措施消除和降低非增值成本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人工成本属于产量级作业的成本B.对每批产品的机器准备属于批次级作业C.对一种产品编制材料清单属于品种级作业D.生产维持作业的目的是服务于各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5.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成本分配中尽量避免使用()。
A.直接追溯B.间接追溯C.动因追溯D.分摊二、多项选择题1.说法不正确的有()。
A.产品的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总和B.在作业成本法下,所有的成本都需要先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C.一项作业指的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D.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无差异2.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相对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而言)包括()。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小计30.51640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2)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例题

选择题:作业成本法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产品的数量B. 产品的种类C. 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及其与成本对象的关联(正确答案)D. 产品的销售价格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分配的基础是什么?A. 产品的生产时间B. 产品的体积或重量C. 作业消耗的资源(正确答案)D. 产品的市场需求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其主要优势是什么?A. 计算更简单B. 更准确地反映成本与作业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C. 更容易进行成本控制D. 更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什么?A. 产品的销售价格B. 企业的总成本C. 各个作业的成本动因(正确答案)D. 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作业成本法中的“作业”是指什么?A. 产品的生产过程B. 企业中的某个具体任务或活动(正确答案)C. 产品的设计过程D. 产品的销售过程在作业成本法中,如何将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A. 根据资源的消耗量进行分配(正确答案)B. 根据产品的数量进行分配C. 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进行分配D. 根据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分配作业成本法中的“成本动因”是指什么?A. 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正确答案)B. 产品的生产成本C. 企业的总成本D. 产品的销售价格在作业成本法中,如何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A. 根据作业的成本动因进行分配(正确答案)B. 根据产品的数量进行分配C. 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进行分配D. 根据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分配作业成本法适用于哪种类型的企业?A. 所有类型的企业B. 生产过程复杂、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正确答案)C. 生产过程简单、产品单一的企业D. 服务业企业。
第107讲_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成本计算(2)

【例题•单选题】甲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每批产品生产前需要进行机器调试,在对调试作业中心进行成本分配时,最适合采用的作业成本动因是()。
(2017年第Ⅰ套)A.产品品种B.产品数量C.产品批次D.每批产品数量【答案】C【解析】每批产品生产前需要进行机器调试,因此机器调试作业属于批次级作业,该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批次成正比例变化,因此其作业成本动因是产品批次。
选项C正确。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作业中,属于品种级作业的有()。
(2017年第Ⅰ套)A.产品组装B.产品生产工艺改造C.产品检验D.产品推广方案制定【答案】BD【解析】品种级作业是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样式产品的作业。
例如,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工艺改造、产品更新等。
选项A属于单位级作业,选项C属于批次级作业。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使用强度动因作为作业量计量单位的是()。
(2016年)A.产品的生产准备B.产品的研究开发C.产品的机器加工D.产品的分批质检【答案】B【解析】强度动因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将作业执行中实际耗用的全部资源单独归集,并将该项单独归集的作业成本直接计入某一特定的产品。
强度动因一般适用于某一特殊订单或某种新产品试制等,用产品订单或工作单记录每次执行作业时耗用的所有资源及其成本,订单或工作单记录的全部作业成本也就是应计入该订单产品的成本。
产品的生产准备成本、机器加工成本、分批质检成本均不能直接计入某一特定的产品。
只有产品的研究开发成本能够直接计入某一特定的产品成本。
所以选项B正确。
【例题•多选题】当间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时,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可能导致的结果有()。
A.夸大低产量产品的成本B.夸大高产量产品的成本C.缩小高产量产品的成本D.缩小低产量产品的成本【答案】BD【解析】当间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时,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可能导致的结果有夸大高产量产品的成本、缩小低产量产品的成本。
第11章 作业成本法(参考答案)

第11 章作业成本法计算题某公司成功地生产和销售两种打印机。
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作业、间接成本集合及成本动如下表所示:两种产品的实际作业量如下表所示:要求:(1)采用传统(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2)采用作业成本法,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参考答案(1)直接人工小时合计=25,000+75,000=100,000(工时)间接成本分配率=20,000,000/100,000=200(元/小时)分配给豪华型的间接成本=200×25,000=5,000,000(元)单位豪华型的间接成本=5,000,000/5,000=1,000(元/台)分配给普通型的间接成本=200×75,000=15,000,000(元)单位普通型的间接成本=15,000,000/15,000 =1,000(元/台)(2)每一作业成本动因的成本动因率普通型(15,000台)盈利分析:案例分析某出版社出版两种版本的美食食谱:平装本和精装本。
该出版社采用机器小时分配制造费用。
这两种版本美食食谱的制造费用包括能量成本200,000元和质量检验成本300,000元。
其他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过去,该出版社一直采用机器小时分配制造费用。
要求:(1)运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各种美食食谱的成本及其利润。
(2)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各种美食食谱的成本及其利润。
(3)根据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可能得出什么不同的结论?参考答案(1)运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各种美食食谱的成本及其利润单位机器小时分配率:(200,000+300,000)元/50,000小时=10(元/小时)精装本分配的制造费用:10元/小时×42,500小时=425,000(元)平装本分配的制造费用:10元/小时×7,500小时=75,000(元)各种美食食谱的成本及其利润如下表所示(单位:元):(2)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各种美食食谱的成本及其利润计算作业分配率如下表所示: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如下表所示:各种美食食谱的成本及其利润如下表所示(单位:元):(3)根据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该出版社应该停止出版精装本,而根据作业成本法,该出版社应该继续出版精装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
本章练习题
五、综合实务题
1.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900件,乙产品300件,其作业情况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综合实务题
资料:某制造厂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A、B两种产品2004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产品名称产量(件)单位产品机器小时直接材料单位成本直接人工单位成本
A 100 1 50 40
B 200 2 80 30
2.该厂每月制造费用总额为50,000元,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作业名称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元)作业动因数
质量检验检验次数4,000 A:5 B:15 合计:20 订单处理生产订单份数4,000 A:30 B:10 合计:40 机器运行机器小时数40,000 A:200 B:800 合计:1,000
设备调整准备调整准备次数2,000 A:6 B:4 合计:10 合计————50,000 ———————
请问:(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1、计算成本动因率:
质量检验:4000/20=200 订单处理:4000/40=100 机器运行:40000/1000=40 调整准备:2000/10=200
甲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200*5+100*30+40*200+200*6=13200 单位作业成本:13200/100=132
单位成本:50+40+132=222 乙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200*15+100*10+40*800+200*4=36800
单位作业成本:36800/200=184 单位成本:80+30+184=294 2、制造费用分配率:50000/1000=50 甲产品分配成本:50*200=10000 单位制造费用:10000/100=100
单位成本:50+40+100=190 乙产品分配成本:50*800=40000 单位制造费用:40000/200=200
单位成本:80+3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