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史
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

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一、早期探索阶段1. 梦想起源- 人类自古以来就对天空充满向往。
古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用蜡和羽毛制成翅膀飞向太阳的故事,反映了早期人类对飞行的幻想。
- 在中国,也有嫦娥奔月等关于飞天的神话传说。
这些传说体现了人类想要突破地心引力、探索天空的原始渴望。
2. 早期飞行尝试- 13世纪,英国的罗杰·培根提出了制造飞行器的设想。
- 1485 - 1490年,达·芬奇绘制了许多关于飞行器的草图,如扑翼机,虽然这些设计在当时受技术条件限制未能实现飞行,但为后来的航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1783年,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成功进行了热气球载人飞行,这是人类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热气球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产生升力,使人类首次真正离开了地面,进入空中。
同年,夏尔制造了氢气球并进行飞行,氢气球比热气球具有更好的性能。
3. 飞艇的发展- 19世纪初,飞艇开始发展。
1852年,法国人吉法尔制造了第一艘飞艇,它以蒸汽机为动力,虽然飞行速度慢且不稳定,但开启了飞艇发展的先河。
- 1900年,德国的齐柏林伯爵制造出了大型硬式飞艇。
齐柏林飞艇内部有多个气囊,外面是金属框架,它的出现使飞艇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大大提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齐柏林飞艇主要用于商业运输和观光飞行。
- 在一战期间,飞艇被用于军事侦察和轰炸任务。
飞艇也存在一些致命弱点,如体积庞大、速度慢、易受天气影响等。
1937年,兴登堡号飞艇在美国新泽西州上空起火坠毁,这一事件宣告了飞艇黄金时代的结束。
二、飞机的诞生与早期发展(20世纪初 - 20世纪中叶)1. 飞机的发明-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制造的“飞行者1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成功进行了首次有动力、可操纵的持续飞行。
“飞行者1号”是一架双翼飞机,采用了自制的12马力汽油发动机,飞行距离为36.58米,留空时间12秒。
世界航天发展史

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
2018年我中国将发射嫦娥四号,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这将是全世界的第一次。 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低成本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的首飞,同时现役火箭将实施智能化改造。 2022年,中国将建成一座空间站。 2030年以后,我们还要实现载人登月,我们还要向太阳系边缘遥远的星系进行探测。 2035年,实现运载火箭完全可重复使用将成为可能
“Hale Waihona Puke 子”号人造卫星与运载火箭的出现
二战后,美国俘虏了以冯·布劳恩 为首的德国火箭专家,缴获了100余 枚V-2火箭。美国陆军在布劳恩的帮 助下于1945年发射了V-2火箭,1949 年开始研究"红石"弹道导弹,1954 年制定人造卫星计划,1958年2月1 日"丘辟特"C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第一 颗人造卫星,美国为发射多种航天 器的需要,先后研制成功"先锋"号、 "丘诺"号、红石"号、"侦察兵"号、" 大力神"号和"土星"号等运载火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近 代火箭技术和航天飞行发展,先驱者的代 表人物:
齐奥尔科夫斯基
——前苏联
戈达德 奥伯特
——美国 ——德国
真正的近代火箭出现—————1942年10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1942年10月)法西斯 德国成功发射V-2火箭 (A4型),飞行高度85 千米,飞行距离190千米。 V-2火箭的发射成功,把 航天先驱者的梦想变成现 实,是现代火箭技术发展 史上的重要一页
世界航空简史

世界航空简史航空是20世纪发展最迅速、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实现了自古以来就有的翱翔兰天的理想。
航空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征服天空的历史。
航空又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结晶,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
回顾世界航空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20世纪以前的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期的活塞发动机飞机时期和40年代中期以来的喷气发动机飞机时期。
(一)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以前)自古人类就有飞行的理想,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只能在神话和传说中寄托自己的渴望。
从中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对飞行作过勇敢的试验,他们用羽毛作成翅膀,从高处跳下,试图模仿鸟的飞行,但都未能成功。
17世纪后期意大利的G.A.博雷利探讨了人类肌肉与飞行的关系后,证明:“人类靠自己的体力作灵巧的飞行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有在发明了气球和飞艇后,才开始逐步实现空中飞行的理想。
在18世纪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法国蒙哥尔费兄弟于1783年6月4日首次进行了热气球放飞表演,轰动一时,标志着人类航空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同年11月21日法国人F.P.罗齐埃和M.达尔朗德乘热气球升到约1000米的高度,用25分钟飞行了约12公里。
这是人类乘航空器的第一次空中航行。
气球的出现激起了人们乘气球飞行的热情。
1785年1月7日法国著名飞行员布朗夏尔和布雷利奥乘氢气球从英国多佛尔顺风飞越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加莱,这是人类乘航空器首次飞越这个海峡,实现了最初的国际航空飞行(1909年,也是这两位飞行员驾驶飞机首先从法国加莱逆风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多佛尔,实现了人类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国际飞行)。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气球主要用于军事、体育运动和科学试验。
气球随风飘流,不能控制前进方向。
人们就开始研究在气球下面的吊蓝中安装动力装置和方向舵,于是飞艇诞生了。
航天发展历程

航天发展历程航天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903年,美国著名发明家威尔伯·赖特(Wilbur Wright)和奥维尔·赖特(Orville Wright)成功制造并飞行了世界上第一架驱动器官能动力飞机。
随后的几十年间,航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起到了重要的军事角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始将远大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空。
直到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地球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尼克1号”,这标志着人类航天的时代正式开启。
不久之后,美国也成功发射了自己的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
在之后的几十年间,航天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尤其是当人类首次成功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后,航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进行了人类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同年5月5日,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在“自由1号”飞船中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之后的几年,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航天竞赛。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陆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月球表面的人类。
此后,航天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包括建立了太空站、实施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成功发射了多颗行星探测器等等。
不仅如此,还有私营企业也开始参与到航天领域,不断推动航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目前,航天事业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象征之一。
世界各国纷纷共同努力,探索更远的太空,探索未知的星系和宇宙秘密。
航天业的发展也催生了航天旅游等新的商业模式,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航天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而又辛苦的探索和实践。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与发现只是刚刚开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航天技术将会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
航空航天的发展史世界

1、达·芬奇的《论鸟的飞行》
我国在战国时代有了风筝、三国时代有了孔明灯、晋代有了竹蜻蜓、 宋代有了火箭的发明。它们是人类早期对重物升空的尝试。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达·芬奇的扎记中记载了他对滑翔升空的构 想。据说他曾经花了20多年观察与研究鸟、蝙蝠、昆虫的飞行,并且 计 划 将 他 的 发 现 写 成 一 本 著 作 。 1505 年 , 达 ·芬 奇 写 成 了 研 究 手 稿 《论鸟的飞行》。达·芬奇是大画家,在这篇论文中,图文并茂。他指 出“由于大气本身是具有可压缩的性质的物质,当有某种物体以比它 的流动更快的速度拍击大气时,它就要受到压缩。”还指出“除非翅 膀拍击空气的运动比空气压缩时自身的运动速度快,否则翅膀下的空 气不会变得很密,因此鸟就不会在空中支承自己的重量。”达·芬奇在 这里已经有了作用与反作用的思想,即鸟的翅膀拍击空气,空气给鸟 的翅膀以升力。达·芬奇还研究了鸟的羽毛的结构,他的结论是:羽毛 的排列特点是当它向下扇动时,结构是密的压缩空气的效果显著;而
行了两次不成功的载人的飞行试验。后来因为财
政拮据和新闻界的冷嘲热讽,以及兰利本人年事 已高(接近70岁)的诸多原因,放弃了试验,兰 利也于1906年逝世。后人总结他载人飞行的失败
主要是由于结构上的不合理,当时他的发射架如 果采用轮式起落架,试飞很可能是另一种结果。
兰利像
Samuel Pierpont
1887年兰利移居华盛顿,出任当时美国学术权威 机构斯密森学会的秘书。他建造了一座60英尺的 悬臂机,该机靠煤气发动机驱动,外周速度可达 每小时70海里。利用这座悬臂机,他进行了大量 的空气动力实验,研究平板与鸟翼在空气中运动
时的阻力与升力的规律,由此得到了许多定量的
结果,并且纠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他得出了有 一攻角的平板升力为 F kAV 2 sin其中A为平板面
世界航天日航天发展史模板(完整内容版)

走第一人
1965年3月18日,作为副驾驶和别利亚耶夫共同 完成了“上升—2”号飞船的航天。飞行期间, 他以惊人的勇气完成了宇航史上第一次离开飞船 进入太空的动作,在太空中度过了大约24分钟, 成为太空行走第一人。
航空“星”人
·
瓦 莲 京 娜
弗
第一位女宇航员
拉 基
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
04
中国航天简史
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6年10月8日 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
钱学森任院长,这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它不仅成为中国
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同时也是整个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
1958-10月20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
这是我国组建的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综合性·航天发 射中心,同时也是世界大型航天发射场之一
中国航天发展史
2003年10月15日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 五号”发射成功
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返回地面
2005年10月12日 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首次实现“多人多天”载人飞行 费俊龙和聂海胜在轨飞行115小时32分
世界航天日
主题班会
01 世界航天日节日起源 02 航空“星”人 03 世界航天简史
04 中国航天发展史
01
世界航天日节 日起源
世界航天日节日起源
世界航天日又称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为每年的4月12日这
是联合国大会2011年4月7日作出的决议
节日 目的
以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同时重申空间科学和技术在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加国家和人民福祉,并确保其实现 以和平为目的的维护外层空间的愿望方面所作重要贡献。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前沿成果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前沿成果一、航空技术的发展历程航空技术的历程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阿基米德在抽水桶原理的基础上发明了风车。
近代航空技术的发展,源于18世纪晚期的热气球。
在19世纪,有人进行了人类腾空的尝试,比如威灵顿公爵在1824年在伦敦试图升空,但坠毁而死。
直到莱特兄弟于1903年成功飞行,航空技术才真正得到了推广。
随后,双翼飞机、单翼飞机和喷气式飞机等一系列技术不断地涌现出来,并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采用火药推进原理,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
这一事件被称为航天技术的开端,为人类进入太空提供了可能。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完成了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史上第一次载人登月。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航天科技不断创新,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
三、航空技术的前沿成果1. 超音速飞机超音速飞行的速度比音速更快,是现代航空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
1969年,美国的SR-71“黑鸟”飞机打破了32年来的陆地飞机速度记录,达到每小时2194英里,是目前仍在服役的唯一一架可称得上“黄蜂”的侦察机。
2. 大型客机大型客机的开发和使用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的主流趋势,应用于民用航空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其中,空客A380飞机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机之一,一次承载量可达555人,配备完备舒适的座位和必备的电子设备以及舒适的商务和经济舱,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空中旅游生活质量。
3. 轻型飞机目前,轻型飞机已经成为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航空交通工具,主要应用于消费机、自由机、灭火机等方面。
轻型飞机最大的特点是载重轻,简单易懂,同时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类飞机已经逐渐纳入普通人的生活领域。
4. 无人机无人机(又称:无人飞行器)是一种由人类操控或自主飞行的飞行器,不需要载人和机组人员参与飞行。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军事侦察、农业喷雾、自然灾害预警和救援等方面,已不断推动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科学探索和机械工程的发展。
以下是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主要发展历程:1. 17世纪初至18世纪初: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研究关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如伯努利原理和气流的流动性质。
这为后来的飞行器设计奠定了基础。
2. 19世纪初:Montgolfier兄弟发明了热气球,进行了首次有人驾驶的气球飞行实验。
此后,气球成为人类首次实现自由飞行的工具。
3.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莱特兄弟于1903年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受控飞行,开创了飞机时代。
随后,航空工业蓬勃发展,飞机的性能和设计逐渐改进。
4. 二战期间:飞机的应用在二战期间得到了极大的推进,军用飞机的性能得到了重大提升,并开始用于战斗、侦察和运输任务。
5.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开始关注将航空技术用于民用航空领域。
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和引入为民航提供了更快、更高效的交通工具。
6. 1950年代:冷战时期,太空竞赛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
苏联于1957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这标志着人类航天时代的开始。
7.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8. 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阿波罗11号的任务标志着人类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9.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完成,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平台。
同时,商业航天公司的兴起也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
10. 当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航天器的不断发展,人类航天事业正在继续向前发展,包括探索火星、深空探测、私人太空旅游等。
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和突破,不仅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也展示了人类无限探索的勇气和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芬奇
Leonardo da Venci 1452-1519 的自画像和飞机的草图
达·芬奇还观察到在山谷或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向上 的气流,鸟经常利用这种上升的气流,高飞而又 节省力气。他进一步注意到鸟一般都是逆风而很 少顺风飞行。他说:“鸟逆风飞行可以不必扇扑 翅膀,这得益于下降时下面的气流。利用放松运 动使之处于气流之上。”他在这里已经有了空气 动力产生升力的萌芽,这是极可宝贵的体验。
3、凯利的飞行研究
在达·芬奇系统地研究鸟的飞行之后的数百年间, 人们似乎忘掉了航空。特别是,在18世纪末,当 法国人乘气球并取得进展的时候,在法国没有 人再关心飞机飞行了。
到 了 19 世 纪 初 , 英 国 人 乔 治 ·凯 利 ( George Cayley,1773-1858)才又提出这个问题,而且 比达·芬奇更前进了一步.
1887年兰利移居华盛顿,出任当时美国学术权威 机构斯密森学会的秘书。他建造了一座60英尺的 悬臂机,该机靠煤气发动机驱动,外周速度可达 每小时70海里。利用这座悬臂机,他进行了大量 的空气动力实验,研究平板与鸟翼在空气中运动
时的阻力与升力的规律,由此得到了许多定量的
结果,并且纠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他得出了有
Langley
1834-1906
兰利的飞机(1901)
2、 莱特兄弟的飞机
飞机的发明与发展是力学渐渐渗入技术的结果,是 从盲目走向自觉的过程。19世纪末不少人都想制造 飞机,当时滑翔机已有相当的进步,凡是致力于改 进滑翔机的人,很自然的想法是在滑翔机上安装上 动力。但是那时只有蒸汽机这种过重的发动机。
有关航空资料,他们研究前人的经验,其中包括 达·芬奇、乔治·凯利、兰利教授、马克辛(机枪 的发明者)、查纽特、帕森斯、托马斯·爱迪生、 利林塔尔、阿代尔、等等的事迹与经验。1901年 莱特兄弟(哥哥 Wilbur Wright,1867-1912,弟 弟Orville Wright,1871-1948)为了实验和改进 翅膀,建造了风洞,他们研究与比较了200种以 上的机翼形状。到1902年秋,已经积累了上千次 滑翔经验,掌握了飞行的理论与技术。
蒙格菲兄弟 成功地
载人热气球 试验
1851年法国的吉法尔决定在长40米的气球上安装 上50马力的蒸汽机,蒸汽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这 是最早的飞艇。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0公里。
1900年7月德国的齐伯林以铝为构件的硬式飞艇 试验成功。时速达每小时30公里。齐伯林的飞艇 几经改进,到1911年的齐伯林七号,装有420马 力的发动机,时速大约每小时58公里,并且被用 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去对法国作战。
莱特兄弟
哥哥(左) Wilbur Wright 1867-1912
弟弟 Orville Wright 1871-1948
最后,他们决心制造装有发动机与螺旋桨的飞机。
经过艰苦的研究,终于制成了4缸8马力的内燃发 动机,并且用枞木制造了螺旋桨。1903年12月17 日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刺鬼山海岸(Kill Devil Hills beach),对他们制成的“飞行者”1号进行了试 飞。经过4次试飞,最好的成绩是在空中飞行59 秒,飞行距离259.7米的记录。那次试飞,他们发 了50封邀请信,结果只来了5个人,报界对此反 映冷淡。到1905年,美国著名的科学普及杂志 《科学的美国人》说这次试验只不过是一个骗局。
1809-1810年凯利分三次在英国的《自然哲学、 化学和技艺》杂志上发表了题目为《论空中航行》 的论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航空论文,也是世界 上现代航空的标志。所以凯利后来被人们称为 “航空之父”。在论文中,他明确说:“全部问 题是给一块平板提供动力,使之在空气中产生并 支持一定的重量。”文中他经过精心计算,给出 了一架飞机的设计参数,换为现在的单位:当平 板的面积为60平方米、迎风角为6度、速度为每 秒10米时,升力可以支承90千克的人机总重。他 并且说:“如果这块平板能在动力作用下高效率 运动,空中航行就会实现。”
此外达·芬奇还对鸟的起飞、降落、转弯、滑翔等 动作,并且给了许多合理的解释。
根据鸟的飞行原理,达·芬奇设计了飞机、降落伞、 直升机。他考虑最多的是扑翼机,他说:“鸟是 一架按数学定律工作的机器,人具有复制这架机 器全部运动的能力。它的强度可能不会符合,因 为缺少维持平衡的动力。我们可以说,人们建造 这种机器不缺少任何东西,只有鸟的生命除 外。”[1]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达·芬奇的这个论 断是十分正确的。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今天不可能的事明天将变为可能。 ---康·埃·齐奥尔可夫斯基
一、早期人类对于飞行的探索 二、早期的飞机 三、航天技术的发展
20世纪是人类开始的航空与航天的世纪。 在人类开创的种类繁多的技术领域中,这 两个领域是与力学学科关系最为密切、也 最具有代表性的领域。由于力学的发展, 才使航空和航天成为可能;也由于航空和 航天的技术需要,刺激和推动了新的力学 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应用力学与工程力学 的研究。
凯利像
George Cayley 1773-1858
后来凯利还研究了飞机的飞行稳定性、操纵 性和安全性,为了保证这些性能,他建议在 飞机上在机翼上设置反角、在飞机身后加尾 翼、在尾翼上装置可转动的垂直尾翼等。这 些建议都为后来的飞行证实是有效的。
受时代的限制,凯利当时还没有合用的发动 机,甚至连瓦特的蒸汽机也还没有。所以他 没 有 办 法 实 现 他 的 设 想 。 不 过 在 1849 - 1853年间,他设计并且试制了供载人用的 滑翔机。
齐伯林
Ferdinand von
Zeppelin 1838—1917
齐伯林的气球
利用氢气比重比空气小的性质进行飞行, 是基于流体静力学原理,即在古希腊由阿 基米德所发现的浮力原理。虽然后来历经 改进,采用氦气,采用金属外壳,还安装 了发动机进行飞行,但是由于它既笨重又 不安全,所以后来慢慢被飞机淘汰了。
力学学科从它诞生起就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的,在精神生活的领域方面它为破除迷信冲破 精神枷锁开路,在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方面, 它是社会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
和人类文明进程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领域很多, 如土木、机械、化工、电机、交通、造船、纺 织、材料、能源等等,在每一个领域力学都发 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 讲清楚这所有的领域同力学的相互作用,只能 选择这些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航空与航天两 个领域来介绍,必要的时候,也顺带涉及到相 关的领域。
1842年英国的汉森申请了他的飞机设计专利,这是世界 上第一个有关飞机的专利。他的飞机上装置的动力是蒸汽 机,他将这种飞行器定名为“空中蒸汽车”。后来他自己 进行了模型试验,在头几次试验失败后,他的财力已经耗 尽,无力继续而停止了。
1857年,法国的布里斯制造了一架大型滑翔机,他的起 飞方式是将滑翔机固定在马车上,然后驱车沿大路奔跑, 当马车达到一定速度时,把滑翔机放出去。在第二从试飞 时,不幸遇到了下降的气流,滑翔机摔坏,他本人也摔断 了大腿。过了10年,他又东山再起,继续继续滑翔机试验, 试验又遭失败,从此他退出了航空。
德国的利林塔尔,1889年发表了一本《鸟 类飞行的艺术》,这本书对后来的飞行影 响很大。他还制造了具有蝙蝠形状机翼的 滑翔机,为了改进他制造的滑翔机,他进 行了2000次以上的飞行试验。他对滑翔机 不断改进,最长的一次飞行是从15米高的 山头上起飞,滑翔了300米远。他在滑翔机 上增加了舵,并且准备装上动力,可惜在 1896年8月的一天,在试飞时,因为机翼折 断而牺牲。他离开人世时最后的遗言是: “如果没有牺牲,任何事都不会成功。”
这些只是动力飞行的早期探索者中的少数 例子。是这些勇敢的冒险家的前仆后继的 探求,人们又不断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后 来的飞行世纪。诚然,像后来最早飞行成 功的莱特兄弟,那样的胜利者的业绩值得 庆贺,而像利林塔尔,这样的失败者的业 绩也是可歌可泣的。
利林塔尔 Otto
Lilienthal 1848 – 1896
1、达·芬奇的《论鸟的飞行》
我国在战国时代有了风筝、三国时代有了孔明灯、晋代有了竹蜻蜓、 宋代有了火箭的发明。它们是人类早期对重物升空的尝试。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达·芬奇的扎记中记载了他对滑翔升空的构 想。据说他曾经花了20多年观察与研究鸟、蝙蝠、昆虫的飞行,并且 计 划 将 他 的 发 现 写 成 一 本 著 作 。 1505 年 , 达 ·芬 奇 写 成 了 研 究 手 稿 《论鸟的飞行》。达·芬奇是大画家,在这篇论文中,图文并茂。他指 出“由于大气本身是具有可压缩的性质的物质,当有某种物体以比它 的流动更快的速度拍击大气时,它就要受到压缩。”还指出“除非翅 膀拍击空气的运动比空气压缩时自身的运动速度快,否则翅膀下的空 气不会变得很密,因此鸟就不会在空中支承自己的重量。”达·芬奇在 这里已经有了作用与反作用的思想,即鸟的翅膀拍击空气,空气给鸟 的翅膀以升力。达·芬奇还研究了鸟的羽毛的结构,他的结论是:羽毛 的排列特点是当它向下扇动时,结构是密的压缩空气的效果显著;而
于是有一些人从事研究内燃机,如德国的利林塔 尔与皮尔彻在1896年与1899年,先后在滑翔机上 安装上内燃机进行试验。不幸他们二人先后都因为 事故而牺牲。同时美国也有人进行类似的试验,结 果也以失败而告终。
美国在俄亥俄州开自行车修理店的莱特兄弟为德
国的利林塔尔的牺牲精神所鼓舞,决心试制飞机。 他们首先从制造滑翔机开始,从1899年开始,逐 渐改进。1899年,他们写信给斯密森研究院索取
一攻角的平板升力为 FkA2Vsi n其中A为平板面
积、V为飞行速度、为空气的密度、 为平板的
攻角。兰利将他的研究结果写成一本书《空气动 力学实验》,于1891年由华盛顿的斯密森学会出 版。这本书是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实验空气动力学
著作,对后来的飞机研究者,包括莱特兄弟影响 很大。
除了实验室研究外,兰利还动手做飞行试验。他 先后从1891年开始试制了橡筋动力模型飞机、设 计并制造了轻型蒸汽机、并且设计了空中旅行者0 -6共7个型号的飞机模型、对其中的第5、6两号 在1896年进行了成功的飞行、后来又在1903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