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植调剂研究进展-精选文档
国内外花卉栽培发展进展研究报告

国内外花卉栽培发展进展研究报告一、世界花卉业现状与特点(一)概论据统计,目前全国花卉业年总产值约为2000多亿美元,销售额为1000多亿美元,出口额未50多亿美元。
在估计花卉出口贸易方面,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站出口额的80%,发展中国家占20%,最大的花卉出口国是荷兰,站出口额的59%左右,哥伦比亚居第二,占11%,以色列,占6%。
其次是:丹麦、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美国等。
在国际花卉进口贸易方面,主要也是发达国家,世界最大的花卉进口国是德国,其次是法国、英国、荷兰、日本。
(二)当代世界花卉业的特点(1)总的特点是:全球范围内的花卉业发展很快,市场更加繁荣,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发展潜力很大。
(2)花卉是一种高档次的消费品,它的发展是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成正相关的,而全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所以花卉业的不断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3)从目前情况看,各国之间的花卉业经营规模、技术生产及消费水平极不平衡,各国之间的差距仍然相聚相当大,发达国家远远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面。
(4)虽然发展中国家的花卉业规模小,基础差,但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例如,中国近年来花卉产值以15%左右的速度递增,而出口额则在成倍增长。
(5)世界花卉市场仍然相当集中,主要集中在荷兰等欧洲国家,占世界花卉出口额的80%左右,而德国等偶走国家占花卉进口额的80%左右。
(6)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欧洲花卉市场的规模,水平已经趋于稳定,二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亚洲将成为花卉消费的巨大潜在市场,而消费力潜力最大的将是日本和中国。
特别是中国,虽然目前花卉消费水平很低,但是人口多,今年经济发展速度快,所以必将带来巨大的花卉消费。
(7)由于全球花卉热的出现,特别是许多经济发展速度快,导致了花卉业的激烈竞争,拿出最优产品。
(8)从目前国际市场的话会种类来看,比较集中,特别是鲜切花,世界五大鲜切花仍占绝对优势。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研究

03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细分 类别
专利申请的物种分类
粮食作物
蔬菜作物
果树作物
花卉作物
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作 物育种相关的专利申请。
主要包括番茄、黄瓜、白菜等作 物育种相关的专利申请。
主要包括苹果、梨、葡萄等作物 育种相关的专利申请。
主要包括玫瑰、菊花、牡丹等作 物育种相关的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时间与申请人国别的分布差异
国内申请时间分布
国内专利申请时间相对较早,但申请量在近年来有所下降。
国外申请时间分布
国外专利申请时间较晚,但申请量相对稳定。
专利申请物种与技术主题的分布差异
国内申请物种分布
国内专利申请主要涉及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
国外申请物种分布
国外专利申请则更注重于花卉、果蔬等园艺作物。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比较
国内法律状态
国内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以有效和审中为主,其中有效专利 占比较高。
国外法律状态
国外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以有效和失效为主,其中失效专利 占比较高。
05
我国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存在的问 题与对策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不 均衡
国内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数量虽然不断增 加,但质量普遍不高,多数为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专利比例较低。
国内外植物育种专利申请的优劣势分析;
研究内容 国内外植物育种专利申请的质量评估和比较; 针对国内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申请提出建议和对策。
02
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概况
全球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趋势
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植物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全球植物育种 领域的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
国内外农田养分分析研究进展

国内外农田养分分析研究进展余丽清(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摘要:农田养分平衡的变化是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任何一个农业生态系,通过作物收获带走的养分都是养分支出的主体,作物收获后打破了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而没有充足的养分供应,造成养分耗竭,则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田;养分平衡;可持续发展1.国外农田养分分析研究进展国外关于养分收支平衡的研究很多,从研究尺度上讲有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主要包括Bengtsson(2003)对于一个田块这样的微观尺度进行了分析,Sacco(2005)在区域尺度下、国家或某一大陆的养分平衡研究[1-2]。
根据Bassanino(2007)的研究,我们发现从测算精度上来看,农田系统的养分平衡分析有三种方法:土壤系统平衡、土壤表观平衡、场阈平衡。
因为三种方法所考虑的输入和输出量不同所以它们的精准度是不一样的,土壤系统平衡法考虑了土壤内部元素之间的转化和其溶质内部的运动过程,而土壤表观平衡只考虑土壤表面物质之间的输入与输出,没有涉及到土壤内部元素的运动,场阈平衡更是不精确的只考虑更周边的环境,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土壤系统平衡的测算精度>土壤表观平衡精度>场阈平衡精度。
就目前而言场阈平衡过于粗糙人们用得较少,土壤系统平衡和土壤表观平衡则分别在政府决策和学术研究上都大有所用。
土壤养分平衡法作为农业环境的评价方法,被积极的应用于农业和环境领域。
研究方法也总是在不断改进和突破,Henao (1999)在Stoorvogel&Smaling的基础之上,通过改进的IFDC方法研究了1993-1995年45个非洲国家的养分平衡状况,结果发现除了毛里求斯、利比亚、留尼旺外,所有的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养分亏缺状况,每年氮磷钾亏缺量为136kg/km2。
自2001年起OECD方法就被全球许多发达国家用于评估国家土壤氮磷营养过剩问题上。
OECD表观平衡公式的包括了输入项、输出项以及输出入之间的差额(平衡项)。
国内外转基因育种进程综述

国内外转基因育种进程综述农学院2010级种子九班顾乃图学号:2010204954【摘要】:转基因种子,减少劳动强度,避免造成人体中毒、中暑风险;大幅减少杀虫剂使用量,降低农药对田间益虫的影响,维持稻田生物种群动态平衡;减少农药残留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转基因育种联合国粮食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T O)孟山都公司人工合成Bt基因银棉2号‛、‚银棉8号‛“华恢1号”“十二五”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一、什么是转基因育种及现在转基因育种的主要方法转基因育种:指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通过作物基因进行修饰的办法培育出的具备性特征的作物型品种。
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关键步骤之一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细胞内,使之发生定向的、永久性的遗传变异,即所谓的植物遗传转化。
为了方便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人们不断地探索、发展新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目前应用到农业转基因中的遗传转化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和外源基因直接导入法。
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农杆菌在侵染植物伤口时,可将其携带质粒上的一段DNA(T-DNA)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并在植物体内表达。
因此,农杆菌作为一种天然载体系统被广泛应用到植物基因转化中,成为植物基因转化的首选方法。
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不需要专门仪器;宿主范围广,包括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少数单子叶植物;插入外源基因的片段较大,可达50Kb以上;转化率明显高于其它直接转化方法;外源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的拷贝数较少,多为单拷贝;整合的外源基因变异小,后代的分离规律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缺点是仍受宿主范围和菌株特异性等因素的限制。
2、外源基因直接导入法在油菜的遗传转化中,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采用外源基因直接转化法,因其不受宿主范围的限制,也不需使用特定的载体。
在早期的油菜遗传转化研究中取得成功的方法有3种:电激法、PEG法和显微注射法。
国内外有机农业杂草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外有机农业杂草控制技术研究进展作者:焦子伟张相锋尚天翠努尔买买提吾尔恩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1期摘要:由于有机农业耕作系统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草剂,加上有机农田的杂草种群数量与种类相对较多,其对有机农业产量的影响将更严重。
结合国内外杂草发生与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并明确了影响有机农田杂草发生的制约因素。
从生产系统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在有机杂草控制上采用的农业防治方法,如耕作控草、栽培管理控草等;物理机械防治方法,如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物理除草和堆肥除草等;生物防治方法,如以虫治草、利用动物取食与植物竞争控草、微生物除草剂防治等;以及生态防治方法,如作物他感作用、以草治草、作物间竞争治草等控制杂草技术措施与手段。
并对今后有机农业杂草生态学、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监测评价、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标准化、规模化经济、生态防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有机农业;杂草;综合防治;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001—06有机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控制杂草,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化学投入品,而主要依赖动物粪肥和绿肥保持土壤肥力,并利用对环境无害的方法控制杂草等有害生物。
近年来,有机农业种植已在130多个国家得到了应用,有机农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得到了较快发展。
相应的有机农田杂草综合控制研究与应用技术也日趋成熟与完善,在有机农田杂草控制上,从生产系统角度出发,采用的农业防治方法有合理轮作、间套作等,物理机械防治方法有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等,生物防治方法有微生物除草等,生态防治方法有植物他感作用等,可以控制杂草危害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对有机农田杂草影响的制约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尤其对我国在有机农业杂草控制上具有良好的借鉴与推动作用。
1国内外杂草发生与危害杂草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影响作物产量的最直接因素之一,世界每年因杂草危害造成的农作物平均减产9.7%,其中粮食作物减产10.4%。
国内外设施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设施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杜艳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6)摘要: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综述了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情况,着重从高新技术、装备技术和保障技术三方面阐述了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对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代农业技术;研究进展;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323.3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0)04-0346-04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protectedagriculture technology in the world.DU Yan-yan(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Beijing100038,China)Abstract:The research reviewde the situation of protected agriculture,introduct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from the high-tech,equipment-tech,assurance-tech aspects on protected agriculture,as well as protecte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outlook.Key words: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e;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research progress;development trend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限制因素,使资源各要素能得到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能力可得到成倍乃至数十倍的提高。
国内外天然植物染料的应用及发展现状_张弛

针织工业
No.1
国内外天然植物染料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张弛,崔永珠
(大连工业大学 纺织轻工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摘要:综述了天然植物染料的色素分类、染料类别和颜色;提取天然染料的方法,包括传统水萃取法、
乙醇浸渍法、超声波法、加分散剂法和冷冻干燥法;天然染料的染色方法,包括直接染色法、还原染色法和
植物染材→粉碎→乙醇溶液中 →倒出溶液(染液)。 浸渍 →滤渣→乙醇溶液中浸渍→倒
出溶液(染液 ) 。 2.2.2 超声波法
将染材与水于超声波发生器 中进行处理,冷却后滤去残渣,滤液 浓缩干燥,制成染料。利用超声波萃
· 76 ·
针织工业
取的染料颗粒要比常规方法制备染 料小得多。 因此,其渗透能力增强, 与羊毛结合牢固。并且其日晒牢度、 皂洗牢度和浸渍牢度都有明显提 高。 其工艺流程如下:
紫草 40~60
40
3~4
3.2 还原染色法 植物中已存在天然色素化合
物,而在染色过程中最终形成不溶 于水的色素,如蓝草。 染色前首先 对原染料进行还原,浸染织物再采 用空气氧化,使其氧化显色,重新 成为不溶于水的还原染料,固着在 织物上。 3.3 媒染法
有些天然植物色素对水有较 好的溶解性,染液中色素可直接固 着于织物上,但染色牢度较差。 为 提高其染色牢度,通常使用媒染剂 与色素络合配位形成不溶于水的 化合物,以此固着在纤维上。 3.3.1 先媒染后染色
色→水洗、干燥→皂洗、水洗、干燥。
部分植物染料染色条件如表 3
所示 。 [12-15] 表 3 部分植物染料染色条件
染色温度/ 染色时间/
染料名称
pH 值
℃
min
茶
植调剂基础知识

10
细胞分裂素
存在部位,植物的根、叶、种子、果实等部位。 人工合成类似物质:苄基腺嘌呤、异戊烯腺嘌呤、
6-苄基嘌呤、氯吡脲、玉米素等
11
脱落酸
脱落酸的缩写符号为ABA,主要生理功能是,促 进叶柄的脱落,还能促进芽和种子休眠。脱落酸能诱 导气孔关闭,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在作物萎焉几分 钟内大量增加,从而使气孔关闭,减少蒸腾失水。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7
生长素
存在部位,生长素主要集中在幼嫩、正生长的部 位、茎顶端、幼叶。
人工合成类似物质:如吲哚丙酸、吲哚丁酸、萘 乙酸钠、2,4-D等。
8
赤霉素
赤霉素的缩写符号为GA,至今已有100多种,分别 为GA1、GA2、GA3……等。赤霉素主要促进细胞生长, 最突出的就是刺激茎的伸长,赤霉素还可以打破种子 的休眠以及增加的坐果率等。
21
芸苔素内脂简介
芸苔素内酯,又称油菜素内酯、油菜素甾醇、天 丰素等,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由于油菜素内酯的生 理活性已经赶上现有的五种激素,已被国际上誉为第 六激素。
22
芸苔素内脂发展史
芸苔素内酯作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自1979年首 次发现以来,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研究,1979年命 名为芸苔素内酯,20世纪80年代确认这类活性物质主 要有芸苔素内酯、表芸苔素内酯和高芸苔素内酯三种。
12
脱落酸
存在部位,植物的叶、休眠芽、成熟种子中(成 熟和衰老的器官中含量比幼嫩器官中的含量高)
人工合成类似物质,诱抗素
13
乙烯
乙烯的缩写符号为ETH,乙烯与果实成熟密切相 关,成为成熟激素,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
存在部位,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ayer获美国EPA登记(98.5%原药,2019;与乙 烯利混剂,2019/2019 / 2019;与甲哌鎓混剂, 2019;18% SC ,2019;2.8%SC,2019 )
• 相关专利有US 20190076665(Bayer ,2019)和 BG 105263(Aventis,2019 ,防止苹果提前落果 并提高果品质量
• Dow:1-甲基环丙烯(2019并购Rohm Hass)
• Nufarm:单氰胺等
• MAI:过专利保护期农化公司 • Sumitomo Chemical:并购Valent Biosciences ,包括 AVG等 • Arysta Lifescience:复硝酚钠,并购Asahi Chemicals)
国内外植调剂研究进展
段留生 教育部植物生长调节剂工程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化学控制研究中心
一、国际植调剂发展现状
1. 总体情况
• 全球农药年销售额徘徊在300亿美元,植调剂 份额占5%(我国<3%),以10%速度增长 • 美国EPA批准登记植调剂成分20多种、品种 200多个,销售额占生物农药20%以上 • 国际农化巨头纷纷涉足植调剂业务,不断并 购专业公司
2009年全球农药10强销售排行
排名 公司名称 1 Syngenta 总销售额(百万美元) 植调剂业务 8 491 Yes
2 3 4 5 6 7 8 9 10
Bayer BASF Dow Monsanto Dupont Nufarm MAI Sumitomo Chemical Arysta Lifescience
2. 创制技术快速发展,分子设计取得突破
• 化学调节剂面临食品安全挑战,生物调节剂 成为新宠(①生物源或仿生结构;②分子靶 标明确;③毒性低微,环境安全) • 靶标发现和分子设计技术广泛应用于植调剂 创制,大幅度提高效率 • 美国设计研发出乙烯受体竞争结合抑制剂1-甲 基环丙烯(1-MCP);美国科学家用化学基因 学方法,开发模拟脱落酸作用的种子萌发抑 制剂(Park SY et al,2009)
生长延缓剂(GA生物合成)
Wilhelm R. et al, Annu. Rev. Plant Physiol./2000
赤霉素受体信号转导
何祖华,等.植物生理学通讯/2019
赤霉素与受体分子识别机制
Kohji Murase et al, Nature/2019
脱落酸受体PYL
Yue Ma et al, Science, 2009 Sang-Youl Park et al, Science, 2009 Ping Yin et al, Nature Structur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9
相关专利
• US 6017849, US 20190043730, US 20190261131
• CN 1711836A:变性淀粉和分子筛包结 • ZL 201910042683.2:常压鼓泡,α-环糊精+淀粉
• CN 101416658:改性淀粉+环糊精
• ZL 201910069625.9:醇吸收,低温保存
主要新品种—二氢赤霉素
• 抑制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双加氧酶活性(3β-羟 基化),抑制GA1合成
• 禾本科作物最具生物活性的生长延缓剂,每公顷20g 可防止倒伏,对其他作物活性较弱或基本没有活性。 • 需要以GA3为原料,成本较高,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商品化
主要新品种—环丙酰胺
• 乙烯释放促进剂,用于棉花催熟脱叶
主要新品种—调环酸钙
• 专一作用于2-氧代戊二酸酯依赖的加二氧酶,抑制 赤霉素生物合成中的3 β -羟基化,用于禾本科作物 控制生长(草坪),结构、活性与抗倒酯类似(环 己二酮羧酸衍生物) • 1983年Kumiai Chemical合成,专利EP 0123001, 2000年BASF获得美国EPA登记(Apogee®) • 但其吸收利用率较低,控制作用较弱,成本较高; BASF公司专利(WO 2019012495 ,2019) • 近几年国内调环酸、抗倒酯获登记
8 738 5 085 4 537 4 427 2 486 2 121 2 042 1 405 1 088
Yes Yes Yes Unkown Unkown
Yes Yes Yes Yes
• Syngenta:抗倒酯、氟节胺
• Bayer:棉花脱叶剂(环丙酸酰胺、噻苯隆、脱叶 磷、乙烯利等)
• BASF:调环酸钙、二氢赤霉素
植调剂分子靶标研究进展
• 生长素受体TIR1蛋白 • 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及GID蛋白 • 脱落酸PYR/PYL家族蛋白与pyrabactin
• 乙烯合成抑制剂与作用抑制剂
TIR1/AFB(生长素受体)
武维华,《植物生理学》/2019
TIR/生长素晶体解析
Xu Tan et al, nature/2019
• 2019年申请美国专利 • 2019年获EPA登记(Rohm & Hass, Dow) • SmartFreshTM(果品,0.5~2.0 mg/m3) • EthylBlocTM(花卉,0.5~1.5mg/kg) • 3.3%微囊粒剂(专用气体发生器)、0.14%微囊粒 剂、0.014%微囊粒剂(包装箱)、0.63%片剂
基于脱落酸受体PYL的分子设计
Nieng Yan et al, J. Biological Chemistry/2019
乙烯生物合成与调控
乙烯合成抑制剂
AVG,AOA
乙烯作用抑制剂
Ag+,STS DACP,NBD 1-MCP
参考 武维华《植物生理学》/2019
主要新品种—1-MCP
• 与乙烯受体结合(优先,不可逆),阻止内源和 外源乙烯的结合,抑制其所诱导的与果蔬、花卉 等园艺作物后熟或衰老相关生理生化反应
• 201910148222.8:可供喷雾的水剂
• 201910129621.4:可供喷雾的油悬浮剂 • CN 101715760A:可供喷雾的乳油
TM Invinsa
• 作物逆境保护,适用于水稻、玉米、小麦、棉花 和大豆等作物 • 适度高温与干旱胁迫下,玉米增产5%~15% • 与Syngenta合作,进行后期研发与全球市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