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2023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2023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简介本教案为2023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共包含全册的教学内容。

主要涵盖课文研究、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 掌握每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理解课文中的基本知识和情感表达。

2. 研究并巩固汉字和词语的认读和书写。

3. 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细节把握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声音1. 课文研究:研究课文《牧童笛声》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语言知识:练认读和书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 阅读理解:进行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练。

4. 写作:以大自然的声音为主题,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

第二单元:我的家乡1. 课文研究:研究课文《水乡小镇》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语言知识:练认读和书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 阅读理解:进行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练。

4. 写作:以自己的家乡为主题,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

第三单元:寻宝之旅1. 课文研究:研究课文《谁是小寻宝》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语言知识:练认读和书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 阅读理解:进行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练。

4. 写作:以寻宝之旅为主题,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

第四单元:小小消防员1. 课文研究:研究课文《小小消防员》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语言知识:练认读和书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 阅读理解:进行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练。

4. 写作:以小小消防员为主题,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

第五单元:我是画家1. 课文研究:研究课文《我是画家》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语言知识:练认读和书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 阅读理解:进行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练。

4. 写作:以我是画家为主题,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

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讲解: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表达。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5篇教案的细致规划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应对不同的课堂情况,教案的提前准备能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加从容,减少因临时变动产生的压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16秋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读稻、藏、催三个字。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秋天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熟塘报落岸。

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秋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热忱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秋天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秋天有关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秋天,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蓝天池塘岸边电报运动场熟了当作底下金子往下落(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蓝: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监字第一笔是竖。

注意与篮字区分。

塘: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唐字。

唐字的第七笔是竖,要出头。

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熟: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上是一点一横,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笔要写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点底。

报: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横折钩竖横撇捺落: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洛字,这是一个上形下声的形声字。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含单元计划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含单元计划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含单元计划识字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识记,完成识字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收集词语的兴趣。

2.感悟词语描绘的秋天景色之美丽,热爱秋景。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方法:卡片提示发和游戏法四、学法指导:自主识字,读写结合法五、教学准备: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六、课时:1课时七、课型:识字课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

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1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

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小蝌蚪找妈妈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我是什么这是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以诗歌的形式介绍了植物中的“蒲公英”“苍耳”“豌豆”等传播种子的方法,揭示了大自然的奇妙。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从中理解大自然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小蝌蚪找妈妈》………………………………………………………… 2~3课时2.《我是什么》……………………………………………………………… 2~3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 2~3课时语文园地一…………………………………………………………………… 3~4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1.小蝌蚪找妈妈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讲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9篇)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9篇)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优秀9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师生共同观察课本插图,交流:你看见了什么?2、导入新课,共同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锄禾”的意思。

2、结合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难读的字),自读古诗。

三、读诗句1、指名读诗,生生评价,相机展示生字、词语,小游戏巩固。

2、教师范读,注意读出节奏。

3、带领学生打停顿符号,再带读,体会节奏。

四、明诗意1、学习第一二行:1)引导学生将画面与诗句联系起来;2)再读诗句,想象画面,并用朗读表现;3)联系生活加强体验。

2.第三四行:1)指名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对诗中的哪些词不太理解?(估计学生会说“盘中餐”、“皆”)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试着理解这两句诗。

(有谁知道碗里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2)指导朗读:解释“辛”的含义,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在此基础上,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五、悟诗情1、配乐读诗:男女生赛读,齐读。

2、师生交流:通过这首诗,你有哪些收获?六、学写生字展示生字,学生争当识字小高手,共同学习:禾、午、辛、苦。

七、总结、拓展1、总结本课收获;2、作业:背诵这首古诗并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锄禾看:辛苦想:珍惜教学反思:1、应注意学生的读音,尤其是“l和n”;2、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时,应注意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3、对“古诗”的理解,低年级只要理解为“古代的诗”即可,而非“古体诗”;4、情境教学时,音乐很重要,但何时起,何时收,更重要;5、生字教学中,形近字的出现时机很重要,应该及时。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认识400个左右生字,会写200个左右生字。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汉语拼音教学2.生字词教学3.阅读教学4.写作教学5.口语交际教学6.语文园地教学三、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汉语拼音教学2.第二周:汉语拼音教学3.第三周:生字词教学4.第四周:生字词教学5.第五周:阅读教学6.第六周:阅读教学7.第七周:写作教学8.第八周:口语交际教学9.第九周:语文园地教学10.第十周:复习巩固第一周:第1课:《汉语拼音入门》1.学习声母、韵母、声调。

2.练习拼读音节。

第2课:《声母、韵母复习》1.复习声母、韵母。

2.练习拼读音节。

第二周:第3课:《声母、韵母综合练习》1.练习声母、韵母的拼读。

2.学习音节的拼读。

第4课:《声母、韵母、声调综合练习》1.复习声母、韵母、声调。

2.练习拼读音节。

第三周:第5课:《生字词入门》1.学习生字词。

2.练习拼读音节。

第6课:《生字词复习》1.复习生字词。

2.练习拼读音节。

第四周:第7课:《生字词综合练习》1.练习生字词的认读。

2.练习拼读音节。

第8课:《生字词应用练习》1.应用生字词。

2.练习拼读音节。

第五周:第9课:《阅读入门》1.学习阅读方法。

2.阅读童话、故事、散文等。

第10课:《阅读理解练习》1.练习阅读理解。

2.分析文章内容。

第六周:第11课:《阅读综合练习》1.练习阅读理解。

2.分析文章内容。

第12课:《阅读写作练习》1.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写作。

2.练习写作技巧。

第七周:第13课:《写作入门》1.学习写作方法。

2.练习写作。

第14课:《写作综合练习》1.练习写作技巧。

2.分析写作内容。

第八周:第15课:《口语交际入门》1.学习口语交际技巧。

2.练习口语表达。

第16课:《口语交际综合练习》1.练习口语交际技巧。

2.分析口语表达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共15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共15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共15篇)篇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读准字音,学会12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从理解内容入手,理解内容,通过阅读、讲解、描述,引导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

在教学中要加强阅读,把阅读和理解结合起来,逐步做到带着感情朗读背诵。

3.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重点:1. 学会等12个生字,会认等9个生字2.带着感情读课文,明白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

教学难点: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 导入1.你们知道桥是什么样的? 那”友谊桥”又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要想解开小问号,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请翻开书第4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生字卡。

重点指导。

开火车读。

指名读词。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自己看书,和同桌聊聊自己看过的,不懂的。

5.汇报。

三.朗读感悟。

1. 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2. 小蜡笔们为了什么争吵?他们各自都说了什么?请你们读一读2、3、4、5自然段.然后告诉你的四人小伙伴.3.汇报,指导朗读.知道每一种蜡笔的用途,抓住”最、那算什么、可美了、那点本领算啥”指多名朗读,体会小蜡笔的自以为是.四.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卡(去掉拼音)2.(把生词卡贴在黑板上)告诉同桌你认识哪些生词,怎么认识的。

3.指导。

五.指导书写。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生字。

2.看看今天要写的生字,和同桌说一说,你觉得最难写的是那几个字?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3.汇报。

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

1.展示新单词卡片,复习新单词的发音。

2.回顾上节课内容.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 各种颜色的蜡笔有他们各自的用途,他们到底谁的本领大呢?2.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6自然段,看看紫蜡笔是怎么说的.自由读,读了紫蜡笔的话,你知道谁的本领?3.他们画了一幅怎样的画,美吗?请大家读一读第8自然段.自由度,同桌互相说从哪些地方感到这幅图很美。

【最新】版人教版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全册教案

【最新】版人教版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全册教案

【最新】版人教版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全册教案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

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板书:找齐读课题:第33课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1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 1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

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二、读中识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4、认读生字卡片。

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

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

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个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看谁收集的词语最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二、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2、全班汇报。

三、指导学生书写。

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四、小组竞赛。

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2、汇报。

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

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

1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挂图: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看秋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借助“苹果”里的拼音。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游戏“说字找字”3、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4、指导书写。

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3、齐读,思考: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六、全班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通过“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

二、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秋天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3、点拨读:体会“挂、露、翻、举”描绘了怎样的情景?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美?5、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6、对照画面,试着背诵课文。

三、讨论交流: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四、扩展练习:创编童话剧。

2 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不看五岳。

”意思是没有比黄山更美的山了。

可见黄山的确是一座神奇、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吧!齐读课题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习。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3、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四、学生质疑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第二课时一、导入谈话。

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

2、你知道了什么?三、学习课文2—5自然段1、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哪种石头?选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学习:图上画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照图片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之情。

再结合图展开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全班汇报。

3、小结4、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

并试着背下来。

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

4、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理解每个小节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

这节课我们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

这是一首诗。

二、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学生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老师指导学习难字。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四、指导书写。

要把字写端正,注意笔画笔顺。

五、初读课文。

1、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2、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六、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有什么办法呢?二、朗读感悟1、小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读。

3、指名读,评议。

三、学习第一节。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四、学习2—4节。

1、小组合作学习:选一种你喜欢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在小组里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4、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5、读一读,试着背下来。

五、学习第五节这节告诉我们什么?六、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课书,我们知道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大自然当中的知识很多很多,你要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七、背诵比赛。

4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课题)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汇报,检查读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

5、指导学生书写汉字。

三、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情感。

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制名读、全班齐读。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

2、互读。

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画下来。

3、小组汇报。

4、配乐范读,学生模仿,小组互读5、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教师小结。

7、小组朗读比赛。

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根据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确定学习方案。

2、小组自学。

3、汇报,师生合作解疑。

4、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说说感受。

5、教师小结。

6、背诵古诗。

四、扩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识字2教学目的: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

二.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借肋图片,读词语。

4.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

5.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3.有节奏地读词语。

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

四.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师生合作读词语。

师做动作,生读词。

3.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2.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三.指导书写。

1.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

3.教师范写:“琴”。

4.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预习新课。

5.一株紫丁香教学目的: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在理解每一节意思的基础上,了解全篇课文内容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

二.自学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1.小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再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伙伴互相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4.指名按每一节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

5.全班齐读课文:要读得正确,不多字,不丢字。

6.自学: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汉字的字形。

7.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8.全班汇报。

二.“我会读”。

小组读,开火车读。

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先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指导书写“歌”、“甜”、“除”。

四.自由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二.读中悟情、抒情。

1.自由读: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3.学生自读: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质疑。

4.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节朗读,说说这一节都写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5.小组进行展示,表现出师生情,全班评读。

6.品味词语。

“绿叶沙沙”像什么?“盛开的花儿”像什么?7.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并背诵下来。

三.写字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