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血液保护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输血知识培训终版.ppt

输血知识培训终版.ppt
血液的方法,可以用其贮存血液超过3个星期; ➢ 1927年,国际上正式确立ABO血型系统; ➢ 1940 Landsteiner等,发现Rh血型; ➢ 2001年WHO、红十字会决定,将Landsteiner生日6
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 ➢ 近十余年来,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出现,已使输血成
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
性休克等。
课件
荨麻疹
皮肤红斑
课件
2.过敏反应
3.治疗 1)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减慢速度,应用抗组胺药如异丙 嗪、苯海拉明,静注地塞米松5-10mg。 2)反应严重者立即停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0mg。 3)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应适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预防 1)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 明 25mg和静脉注射皮质激素。 2)多次输血者:可输洗涤红细胞。
➢ 检测的病原体存在“窗口期”。 ➢ 有的病原体未列入血液检测标准。
课件
中国爱滋病报告(2007)
➢ 卫生部部长陈竺报告,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爱滋病病 毒感染者约70万人,因采供血、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 占9.3%。(2007年11月30日《健康报》)
➢ 1985年,我国浙江省4例血友病患者因输注进口Ⅷ因子 而感染爱滋病毒。
输血知识培训
课件
内 容:
一、基本概念 二、血型 三、输血的分类 四、输血的适应征 五、输血前的试验 六、输血注意事项 七、输血基本原则
八、输血反应 九、成分输血 十、血浆代用品 十一、自身输血 十二、血液保护 十三、有关法律法规
课件
一、基本概念:
➢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抢救措 施。
➢ 包括输入全血,成分血,生物工程制 品和血浆。

输血安全护理ppt完整课件

输血安全护理ppt完整课件
输血器材的检查
核对器材的规格、型号、有效期等,确保符合输血要求。
输血前器材的预处理
对输血器材进行预冲洗、排气等操作,确保输血过程顺畅。
输血操作的规范流程
01
02
03
核对受血者信息
在输血前,护士应仔细核 对受血者的姓名、血型、 交叉配血结果等信息,确 保准确无误。
输血前的准备
为受血者建立静脉通道, 确保输液通畅;准备好急 救药品和器材,以备不时 之需。
提高医疗质量
促进医疗事业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血液制品 的不断更新,输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日益凸显,对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加强输血安全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对 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 而提高医疗质量。
02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的评估与沟通
了解患者的病情、输血史、过 敏史等相关信息。
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指导
01
02
03
04
输血知识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输血的目的、 意义、注意事项等,提高其对
输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安 慰和支持,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情绪。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 给予合理的饮食建议,促进身
体恢复。
活动指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 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
THANKS
输血计划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需求,制定合 理的输血计划,包括输血量、速度和 时间等。
考虑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如红细胞、血 浆、血小板等。
03 输血过程中的护理措施
输血器材的准备与检查

《血液保护与输血》课件

《血液保护与输血》课件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同时,改进手术技巧和止血方法,也是减 少失血和输血的有效方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输血
输血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入到患者体内,以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等。
重要性
输血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如手术、创伤、大出血等情况下,输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措施。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血液保护与输血的关系
血液保护对输血的影响
01
02
03
减少输血需求
通过血液保护措施,如控 制失血、使用血液保护药 物和设备,可以显著减少 临床对输血的需求。
提高输血安全性
血液保护措施有助于减少 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提 高输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如何平衡血液保护和输血的关系
1 2
加强血液保护宣传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血液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促进血液保护措施的推广和应用。
制定科学的输血标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输血标准,规范 输血指征和操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3
研发新的血液保护技术和方法
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新的血液保护技 术和方法,提高血液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新的血液保护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 临床实践,特别是在手术、创伤和危 重病等领域。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 减少输血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 疗质量。
输血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输血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输血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新型输血设备、输血方法和输血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能够 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2024输血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2024输血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节约用血技巧分享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01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估是否
需要输血及输血量。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
02
根据患者需求和实验室指标,选择最合适的血液制品,如红细
胞、血浆、血小板等。
采用自体输血和血液回收技术
03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采用自体输血或血液回收技术
,减少异体输血的需求。
完善输血操作规范
不断优化输血操作规范,减少人为错误和操 作失误的可能性。
加强患者监测和随访
建立完善的患者监测和随访机制,及时发现 并处理输血相关并发症。
05
合理用血原则及实践应用
合理用血概念阐述
合理用血的定义
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指标,科学、 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血液制品,以达到 最佳治疗效果和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
实践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医院通过加强合理用血管理, 成功降低了输血反应发生率,提
高了医疗质量。
案例二
某医生在处理一例大出血患者时, 根据临床用血指南制定了科学的输 血方案,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案例三
某医院通过推广节约用血技巧,有 效减少了血液浪费,提高了血液资 源的利用效率。
06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要求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规定了临床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前评估、输血操作及输 血后管理等环节的具体要求。
《血站管理办法》
明确了血站的设置条件、职责、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和供应的安全有效。
《血液安全质量管理规范》
对血液采集、检测、储存、运输和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提 出了具体要求。
输血作用
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 氧能力,提高组织供氧;补充各 种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等。

输血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输血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送检血样
03
护士将采集的血样及时送检,与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交接,确
保血样在运输过程中安全无损。
03
输血中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核对患者身份及信息
仔细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 床号、血型和诊断等 信息。
在输血前、输血中和 输血后均需核对患者 信息,以防出现差错。
确保患者身份与输血 申请单、血袋标签上 的信息一致。
并发症
包括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性肺损伤、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输血安全意义与价值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通过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可 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愈率。
减少医疗纠纷
规范、安全的输血操作可以降低 医疗风险,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 疗纠纷。
提高医疗质量
加强输血安全管理,提高输血技 术水平,有助于提高医院整体医 疗质量。
医生需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如免 疫性溶血、过敏反应等,并制定相 应的预防措施。
护士核对并执行医嘱
核对输血申请单
护士在接到输血申请单后,需核 对医生的签名、输血成分、剂量、 输血目的等信息,确保医嘱正确
无误。
核对患者信息
护士在执行输血医嘱前,需再次 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科别、床号等信息,确
保留血样和输血器材
为明确原因和追究责任,应妥善保留剩余血 液、输血器材及输血记录单等。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如抗过敏、抗休克等。
及时上报不良事件
按照医院规定及时上报输血不良事件,以便 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
总结经验教训并改进Biblioteka 010203
04
分析原因
对发生的输血反应进行原因分 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

护理输血知识培训PPT精选课件

护理输血知识培训PPT精选课件

9/8/2019
12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 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 生理盐水。
9/8/2019
13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把药物加入血液的过程,增加了血液被污染的机会。
9/8/2019
25
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受 到损伤;
摇匀时出现云雾状说明有足够数量的血小板,无云雾状可能血小板数 量不足,疗效差;
如发现血袋内有细小凝块,可用手指隔袋捏散,再轻轻摇匀; 最好采用双头输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一般每分钟 80~1 0 0滴,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 如同时输几种成分血,应优先输用血小板。
护理人员还应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单及输血
同意书,要放入病历中永久保存。
9/8/2019
20
护理人员对安全输血起重要的最后把关作用。
虽然临床输血是医生、护理人员和输血科人员共同完 成的一项治疗任务,但护理人员是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最 后一步的具体执行者。

如果护理人员有较为丰富的输血知识,并具备良好的
22
多数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的肢 体以消除静脉痉孪,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加温。有特殊情况, 如快速输血或加压输血超过5袋(2000毫升以上)、新生 儿溶血病需要换血、病人体内有强冷凝集素等,则可遵医
嘱给血液加温。
9/8/2019
23Biblioteka 除了生理盐水外,不可向血液内加入任何药物,原因是:

输血培训课件ppt课件

输血培训课件ppt课件
良反应,监血测生标命体本征。采集送检流程
即使少量异型血(510ml)输注也可以引起严重的溶血。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 溶血上层血浆变红
4、采血样完成后再次核对 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 双下肢下垂,结扎止血带,减少静脉回流。
采错血标本(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
• 第十三条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 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
1.采血护士 采集配血血样,护士必须有初级以上护士职称, 实习、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核对输血申请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 等患者信息。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三十三条 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输保血障完 输毕血• ,安用全1生.减理盐慢水冲或管,停记录止。 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 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最常发生于输血开始后的15分钟输注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ml血液时,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
• 第二十九条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配血报告单及血 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 正常。
• 第三十条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 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 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 第三十一条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 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 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生理盐水。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

输血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输血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使用一次性输血器材等。
2023
PART 02
输血前准备工作
REPORTING
患者评估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输血目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
输血申请流程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填 写输血申请单
输血科审核申请单, 根据病情和库存情况 制定输血计划
选择洗涤红细胞或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 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品进行输注,减少免疫性反应的发生 及输血反应,及时处理并调整输血策略
孕妇及新生儿输血指南
对于孕妇输血,应首选自体输血或同种异体洗涤红细胞 输注,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在输血前应充分评估患儿的血型、交叉配血结果及输血 指征,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规范输血操作流程
培训医师熟练掌握输血操作规范,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
合理选择血液制品
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血液制品类型及剂量。
加强输血后观察与记录
要求医师密切关注患者输血后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与报告。
关注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应用前景
新型血液替代品研究
介绍目前正在研发的新型血液替代品,如人工合 成血红蛋白等。
03
血液制品必须一次性使 用,不得重复使用或添 加任何药物。
04
输血过程中应定期更换 输液器和针头,避免污 染。
观察并记录患者反应
01
02
03
04
在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应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若出现发热、寒战、皮疹等过 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
予相应治疗。
若出现溶血反应等严重情况, 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进

白细胞
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对抗感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此速度发展
在2010年 HIV 感染者将达到
骇人听闻的
1 亿 人!
输血血液保护
27
在我们鲜花盛开的国土上 情况又如何呢?
输血血液保护
28
1985年6月3日
是一个 令王爱霞教授 终身难忘的日子

输血血液保护
29
• 这一天,在北京协和医院,一个 美籍阿根廷人以“肺部感染”被 收入外宾病房。下午入院时神志 尚清,但呼吸困难进展迅速,到 晚上已呈昏迷。胸片显示:除左 上肺尚有少量正常肺组织外,其 余全是“白肺”。
经血液传播
输血血液保护
36
请看 震惊世界的
法国污血案
输血血液保护
37
1985年8月,法国登山爱好者 耶 斯.阿伯特(Yves Aupic)在攀登勃 朗峰时不慎摔伤,接受了输血,两
年后他被告知已成为HIV携带者。 后来发现在80年代中期,大约有 4000 名法国人因输血或使用血液制 品而感染了 HIV。
带者高达9%,约有 1亿人之多。
☆ 献血员虽经严格筛选,但输 血后感染乙肝者仍占0.3-1.7%,原 因是:
输血血液保护
19
▲ 供血者处于急性潜伏期 或
▲ 乙肝病毒低含量携带者 不易检出 。
输血血液保护
20
丙型 肝炎
输血血液保护
21
◆ 20世纪70年代发现丙型肝炎的发 病率高达7 %—12 %,占输血后肝炎 的90 % 。
输血血液保护
今天准备介绍的内容
主要有四 个 方 面
* 一、输血的历史回顾 * 二、输血的危害 * 三、减少输血的生理基础 * 四、减少输血的措施
输血血液保护
2
众所周知
现代外科有 三大基础支柱 ★ 麻醉术 ★ 抗菌术 ★ 止血 输液 输血术
我们很难想象 如果离开了这三项技术 外科手术如何能够开展
输血血液保护
但至今令人闻风丧胆的
AIDS 仍在全世界肆虐
大有使人类社会
苦心经营的大厦
摇摇欲坠之势
输血血液保护
25
据WHO公布的 最新数字
全球AIDS 的基本情况是:
到2002年底 全球感染人数已达 4200万
尤其是1995年后 每年竟以 30%的速度飙升 2002年全球死亡人数 高达 310万
输血血液保护
26
◆ 由于丙肝发病平均要在15周后才 能检出HCV,故已感染丙肝的献血 员常被漏诊,而且还有大约15%的丙 肝根本不能检出。
输血血液保护
22
输血血液保护
23
自1981年6月5日 美国
《发病率和死亡率周刊》
(MM-WR) 报告第一例爱滋病以来 人类对AIDS已重点研究了20多年
输血血液保护
24
爱滋病
8
• 但是,1873年,波兰医生杰萨 耶斯(F.Gesellius)揭示了一个 惊人的事实:半数以上的患者在 接受输血后很快死亡。
• 因此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再 次受到质疑。
输血血液保护
9
• 直到 1900年,奥地利病理学家Karl 发现了血型的存在,输血疗法的前 景才微露曙光。
• 随后美国的拉维生( Lewisohn)试 验成功了抗凝剂,从此输血疗法终 于正式登上大雅之堂。
输血血液保护
12
• 此后,在整个二十世纪,人们对 输血的认识似乎没有再次取得进 展。
• 直到二十世纪末,才开始对输血 的危害有了新的认识。
输血血液保护
13
• 一项权威性的报告指出,大约有 66%的输血都是不正确的。
• 而且,人们对于输血传播疾病的 认识显然远远落后于这些疾病的 实际传播。
输血血液保护
14
• 近一、二十年来,大量的回顾性 和前瞻性研究资料,对输血的危害 性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
• 特别是输血在目前尚未解决的 两大顽疾——癌症的复发和爱滋病 的传播中起到了极坏的作用。
输血血液保护
15
二、 输血

危害!
输血血液保护
16
1、传播
疾病
输血血液保护
17
乙型 肝炎
输血血液保护
18
☆ 我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携
• 这便是有记载的人类第一例输血。
输血血液保护
6
• 此后,御医的输血法引起了 广泛、激烈的争论。到 1670 年,输血疗法终于被禁止。
• 从此,“输血”这一概念整 整沉寂了 150年。
输血血液保护
7
到 19 世纪 英国的产科医师 詹姆士(James) 改进了输血技术
并提出
只能输人类的血液
输血血液保护
输血血液保护
38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 “法国污血案”!
输血血液保护
39
• 其实在1982美国已发现HIV可以 经血液传播的证据,并于1984年 5月要求对库血进行HIV检测。
输血血液保护
40
• 1985年4月,时任法国国家输血 中心主任的 梅沙尔(Michel) 到美国亚特兰大参加了爱滋病会 议,得知一种加热的方法可使血 液中的 HIV 灭活。
已达 104万
暂列印度、泰国与柬普寨之后
“屈居”亚洲第 4
输血血液保护
33
另据估计可能还有超过 1千万! 成为名副其实的AIDS超级大国!
输血血液保护
34
性传播 经血液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
是 AIDS 的三大传播途径
输血血液保护
35
我们 今天要讲的 当然只是
输血血液保护
30
经与患者远在大洋彼岸的 美国医生电话联系后 证实其早已患 AIDS
输血血液保护
31
1985年6月6日早晨,患者死亡。 病检发现其HIV阳性并有病毒、 细菌、原虫、真菌等多种感染。
这就是在中国大陆发现的
AIDS “第一号病人”
输血血液保护
32
自 1985 年发现第1例以来 到目前感染人数
3
其中同种异体输血,对外
科学和相关医学科学的发展,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输血血液保护
4
一、
输血
的 历史回顾
输血血液保护
5
• 1667年冬天,一个狂躁型精神病人
被带到法国国王路医十四的著名御医 Denis的面前,御医为他进行了一种自 认为理想的疗法——向他体内输入小 牛的血液,认为这种方法有镇静作用。 但这个病人在二次输血后很快死亡。
• Karl 也因此获得了1930的诺贝尔生 理学奖。
输血血液保护
10
• 可见,虽然从 Denis 御医开始首 例输血到现在已有三百多年之久, 但真正意义上的输血才仅有不足 百年历史。
输血血液保护
11
• 输血使很多原来无法进行的手术 成为可能。由其是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挽救了成千上万名伤员 的生命。
输血血液保护
41
• 但他回到法国后,却因种种利益 关系下令“按正常渠道用完血库 中未经处理的血液”,导致了 “法国污血案” 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