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脑主板接口说明附详细图解

合集下载

台式电脑主板接口说明附详细图解

台式电脑主板接口说明附详细图解

电脑主板接口1.前言主板作为电脑的主体部分,提供着多种接口与各部件进行连接工作,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主板上的各种接口与规范也在不断升级、不断更新换代。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CPU接口,Intel方面,有奔腾、酷睿2系列的LGA 775,酷睿i7的LGA 1366接口,i5、i3的LGA 1156;AMD方面也从AM2升级到了AM2+以及AM3接口。

其他如内存也从DDR升级到最新的DDR3,CPU供电接口也从4PIN扩展到8PIN等。

面对主板上如此多的接口,你都知道它们的用途吗?如此繁多的接口,你全都认识吗?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主流主板上的各种接口进行介绍,使用户能清楚、明白主板上各种接口的作用。

1、CPU接口首先是CPU接口部分,目前PC上只有Intel和AMD两个公司生产的CPU,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接口,而且同品牌CPU 也有不同的接口类型。

Intel:Intel的LGA 775接口IntelLGA 1366和LGA 1156接口Intel的CPU采用的是LGA 775、LGA 1366和LGA 1156这三种接口。

除了酷睿i7系列采用的是LGA 1366接口,酷睿i5和i3采用的是LGA 1156,市面上其他型号的CPU都是采用LGA 775接口,可以说LGA 775仍是主流,各种接口都不兼容。

在安装CPU时,注意CPU上的一个角上有箭头,把该箭头对着图中黄色圆圈的方向装即可。

AMD:2009年2月中,AMD发布了采用Socket AM3接口封装的Phenom II CPU和AM3接口的主板,而AM3接口相比AM2+接口最大的改进是同时提供DDR2和DDR3内存的支持。

换句话说,以后推出的AM3接口CPU均兼容现有的AM2+平台,通过刷写最新主板BIOS,即可用在当前主流的AM2+主板(如AMD 770、780G、790GX/FX等)上,而用户也不必担心升级问题。

AM2+接口(左)与AM3接口(右)对比我们来比较一下AM3与AM2+两种接口的区别,上图左是Socket AM2+接口,拥有940个针脚;上图右是Socket AM3接口。

图解主板接口和跳线连线方法

图解主板接口和跳线连线方法

电脑接口连线介绍主机外部主机外的连线虽然简单,但我们要一一弄清楚哪个接口插什么配件、作用是什么。

对于这些接口,最简单的连接方法就是对准针脚,向接口方向平直地插进去并固定好。

电源接口(黑色):负责给整个主机电源供电,有的电源提供了开关,笔者建议在不使用电脑的时候关闭这个电源开关(图1)。

PS/2接口(蓝绿色):PS/2接口有二组,分别为下方(靠主板PCB方向)紫色的键盘接口和上方绿色的鼠标接口(图2),两组接口不能插反,否则将找不到相应硬件;在使用中也不能进行热拔插,否则会损坏相关芯片或电路。

USB接口(黑色):接口外形呈扁平状,是家用电脑外部接口中唯一支持热拔插的接口,可连接所有采用USB接口的外设,具有防呆设计,反向将不能插入。

LPT接口(朱红色):该接口为针角最多的接口,共25针。

可用来连接打印机,在连接好后应扭紧接口两边的旋转螺丝(其他类似配件设备的固定方法相同)。

COM接口(深蓝色):平均分布于并行接口下方,该接口有9个针脚,也称之为串口1和串口2。

可连接游戏手柄或手写板等配件。

Line Out接口(淡绿色):靠近COM接口,通过音频线用来连接音箱的Line接口,输出经过电脑处理的各种音频信号(图3)。

Line in接口(淡蓝色):位于Line Out和Mic中间的那个接口,意为音频输入接口,需和其他音频专业设备相连,家庭用户一般闲置无用。

Mic接口(粉红色):粉红色是MM喜欢的颜色,而聊天也是MM喜欢的。

MIC接口可让二者兼得。

MIC 接口与麦克风连接,用于聊天或者录音。

显卡接口(蓝色):蓝色的15针D-Sub接口是一种模拟信号输出接口(图4),用来双向传输视频信号到显示器。

该接口用来连接显示器上的15针视频线,需插稳并拧好两端的固定螺丝,以让插针与接口保持良好接触。

MIDI/游戏接口(黄色):该接口和显卡接口一样有15个针脚,可连接游戏摇杆、方向盘、二合一的双人游戏手柄以及专业的MIDI键盘和电子琴。

主板各种接口图解

主板各种接口图解

主板各种接口图解(插槽跳线)一、主板供电接口图解在主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长方形的白色插槽,这个白色插槽就是电源为主板提供供电的插槽(如下图)。

目前主板供电的接口主要有24Pin与20Pin两种,在中高端的主板上,一般都采用24 Pin,低端的产品一般为20 Pin。

主板上24Pin的供电插槽主板上20Pin的供电插槽电源上为主板供电的24Pin接口为主板供电的插槽采用了防呆式的设计,只有按正确的方法才能够插入。

这样设计的好处一是为防止用户反插,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两个接口更加牢固的安装在一起。

二、CPU供电接口图解为了给CPU提供更强更稳定的电压,目前主板上均提供一个给CPU单独供电的插座(有4Pin、6Pin和8Pin三种),如下图:主板上提供给CPU单独供电的12V四pin供电插座电源上提供给CPU供电的4Pin、6Pin与8Pin的接口与给主板供电的插槽相同,同样采用了防呆式的设计,让我们安装起来得心应手。

三、SATA串口设备的安装图解SATA串口由于具备更高的传输速度渐渐替代PATA并口成为当前的主流,目前大部分的硬盘都采用了串口设计。

主板上的SATA接口如下图:以上两幅图片都是主板上提供的SATA接口,但是“模样”不太相同。

下面的那张图中的SATA接口四周设计了一圈保护层,这样对接口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现在一些大品牌的主板上一般会采用这样的设计。

SATA接口的安装也相当的简单,接口采用防呆式的设计,方向反了根本无法插入。

如下图:另外需要说明的是,SATA硬盘的供电接口也与普通的四针梯形供电接口有所不同,下图分别是SATA供电接口与普通四针梯形供电接口对比。

SATA硬盘供电接口普通四针梯形供电接口四、PATA(IDE)并口设备的安装图解PATA并口目前并没有在主板上消失,即便是在不支持并口Intel 965芯片组中,主板厂家也额外提供一块芯片来支持PATA并口,这是因为目前的大部分光驱依旧采用PATA接口。

电脑电源接口详解(图解)

电脑电源接口详解(图解)

电脑主板电源接口图解电脑电源接口图详解,就是一张图,为您详细指明电脑内部各种电源接口。

计算机的ATX电源脱离主板是需要短接一下20芯接头上的绿色(power on)和黑色(地)才能启动的。

启动后把万用表拨到主流电压20V档位,把黑表笔插入4芯D型插头的黑色接线孔中,用红表笔分别测量各个端子的电压。

上列的是20芯接头的端子电压,4芯D型插头的电压是黄色+12V,黑色地,红色+5V。

主板电源接口图解20-PIN ATX主板电源接口4-PIN“D”型电源接口主板20针电源插口及电压:在主板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1 3.3V 11 3.3V2 3.3V 12 -12V3 地13 地4 5V 14 PS-ON5 地15 地6 5V 16 地7 地17 地8 PW+OK 18 -5V9 5V-SB 19 5V10 12V 20 5V在电源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20 5V 10 12V19 5V 9 5V-SB18 -5V 8 PW+OK17 地7 地16 地 6 5V15 地 5 地14 PS-ON 4 5V13 地 3 地12 -12V 2 3.3V11 3.3V 1 3.3V可用万用电表分别测量。

另附:24 PIN ATX电源电压对照表X电源几组输出电压的用途+3.3V:最早在ATX结构中提出,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新款电源都设有这一路输出。

而在AT/PSII电源上没有这一路输出。

以前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第二代奔腾芯片开始,由于CPU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INTEL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的电压降到了 3.3V以下,为了减少主板产生热量和节省能源,现在的电源直接提供3.3V电压,经主板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等电路。

+5V:目前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

+12V: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冷却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它板卡。

主板接口详细图解

主板接口详细图解

主板接口详细图解主板内存插槽、扩展插槽及磁盘接口:DDR2内存插槽DDR3内存插槽内存规范也在不断升级,从早期的SDRAM到DDR SDRAM,发展到现在的DDR2与DDR3,每次升级接口都会有所改变,当然这种改变在外型上不容易发现,如上图第一副为DDR2,第二幅为DDR3,在外观上的区别主要是防呆接口的位置,很明显,DDR2与DDR3是不能兼容的,因为根本就插不下。

内存槽有不同的颜色区分,如果要组建双通道,您必须使用同样颜色的内存插槽。

目前,DDR3正在逐渐替代DDR2的主流地位,在这新旧接替的时候,有一些主板厂商也推出了Combo主板,兼有DDR2和DDR3插槽。

主板的扩展接口,上图中蓝色的为PCI-E X16接口,目前主流的显卡都使用该接口。

白色长槽为传统的PCI接口,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接口了,拥有10多年的历史,接如电视卡之类的各种各样的设备。

最短的接口为PCI-E X1接口,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基于该接口的设备还不多,常见的有外置声卡。

有些主板还会提供迷你PCI-E接口,用于接无线网卡等设备SATA2与IDE接口横向设计的IDE接口,只是为了方便理线和插拔SATA与IDE是存储器接口,也就是传统的硬盘与光驱的接口。

现在主流的Intel主板都不提供原生的IDE接口支持,但主板厂商为照顾老用户,通过第三方芯片提供支持。

新装机的用户不必考虑IDE设备了,硬盘与光驱都有SATA 版本,能提供更高的性能。

SATA3接口SATA已经成为主流的接口,取代了传统的IDE,目前主流的规范还是SATA 3.0Gb/s,但已有很多高端主板开始提供最新的SATA3接口,速度达到6.0Gb/s。

如上图,SATA3接口用白色与SATA2接口区分。

主板其他内部接口介绍:4PIN CPU供电接口8PIN CPU供电接口随着CPU的功耗的升高,单靠CPU接口的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早在Pentium 4时代就引入了一个4PIN的12V接口,给CPU提供辅助供电。

电脑主板USB针脚接口及其它常见针脚图解

电脑主板USB针脚接口及其它常见针脚图解

电脑主板USB针脚接口及其它常见针脚图解记得曾经装电脑时因为将机箱USB线和主板接口接反,导致烧了U盘,除此之外,电脑的主板上还有很多的针脚接口,如音频接口等等,很多人也并不是很清楚其外形及其对应的作用。

下面教程给予图解,供在维修电脑时学习和参考。

一、概述因为每个USB接口能够向外设提供+5V500MA的电流,当我们在连接板载USB接口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主板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绝对不能出错,否则将烧毁主板或者外设。

相信有不少朋友在连接前置USB插线时也发生过类似的“冒烟事见“。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判别前置USB线的排列顺序如果我们晓得USB接口的基本布线结构,那问题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吗。

二、USB接口实物图主机端:接线图:VCCData-Data+GND实物图:设备端:接线图:VCCGNDData-Data+三、市面上常见的USB接口的布线结构这两年市面上销售的主板,板载的前置USB接口,使用的都是标准的九针USB接口,第九针是空的,比较容易判断。

但是多数品牌电脑使用的都是厂家定制的主板,我们维修的时候根本没有使用说明书;还有像以前的815主板,440BX,440VX主板等,前置USB的接法非常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当我们维修此类机器时,如何判断其接法呢?现在,把市面上的比较常见的主板前置USB接法进行汇总,供大家参考。

(说明:■代表有插针,□代表有针位但无插针。

)1、六针双排这种接口不常用,这种类型的USB插针排列方式见于精英P6STP -FL(REV:1.1)主板,用于海尔小超人766主机。

其电源正和电源负为两个前置USB接口共用,因此前置的两个USB接口需要6根线与主板连接,布线如下表所示。

■DATA1+■DATA1-■VCC■DATA2-■DATA2+■GND2、八针双排这种接口最常见,实际上占用了十针的位置,只不过有两个针的位置是空着的,如精英的P4VXMS(REV:1.0)主板等。

电脑主板插槽(接口)图解

电脑主板插槽(接口)图解

电脑主板插槽(接口)图解1、主板电源插槽(接口)目前主板中使用的电源插座主要是ATX电源插座,ATX电源插座是一个20针双排、长方形电源接口,如图1所示。

ATX电源一加电,+5VSB针脚便输出高质量的+5V电压、100mA电流,提供给计算机主板开机电路中的部分芯片使用,完成计算机远程呼唤功能等。

PS-ON针脚主要控制ATX电源的开关,当PS-ON为低电平(4.5V),ATX电源停止输出电压。

当需要强制开机或在不接主板的情况下使电源工作时,只要PS-ON与地线连接即可。

图1 主板20针脚ATX电源插座ATX电源的各个针脚主要功能简介。

(1)第1、2、ll针脚输出3.3V电压,主要提供给南桥、北桥、内存和部分CPU外核电压。

(2)第4、6、19、20针脚输出5V电压,主要提供给CPU、复位电路、USB接口、键盘鼠标接口、北桥、南桥和二级供电电路。

(3)第10针脚输出12V电压,主要提供给CPU、场效应管、风扇。

(4)第18针脚输出-5V电压,主要提供给ISA插槽。

(5)第12针脚输出-12V电压,主要提供给串口管理芯片、ISA 插槽。

(6)第9针脚输出5VSB,主要用在CMOS电路、开机电路、键盘鼠标电路。

(7)第14针脚PS-ON为开机控制线,用在开机电路中。

(8)第8针脚输出PG信号,用在复位电路中。

(9)余下针脚为地线。

另外Pentium 4主板还另外提供一个4针脚的辅助供电接口,专门为CPU供电,针脚1、2为地线,针脚3、4为12V电压。

2、AGP总线插槽(接口)AGP总线是加速图形接口总线。

AGP总线直接跟北桥芯片相连,可以大大提高传输率以满足3D图像处理。

AGP总线的数据带宽为64位,工作频率为66MHz,数据传输率有266MB/s、533MB/s、1066MB/s和2132MB/s。

AGP总线插槽各针脚功能见表1所示。

表1 AGP总线插槽各针脚功能针脚信号线定义针脚信号线定义针脚信号线定义针脚信号线定义A1 TYFEDT# A2 12V B1 5V B2 OVRCNT#A3 USB- A4 GO-AGP8X B3 USB+ B4 5VA5 INTA# A6 GND B5 INTB# B6 GNDA7 GNT A8 REST B7 REQ B8 CLKA9 ST1 A10 3.3V B9 ST0 B10 3.3VA11 ReserVed A12 MIB-AGP8X B11 RBF B12 ST2A13 WBF A14 GND B13 ReserVed B14 GNDA15 3.3V A16 SBA1# B15 3.3V B16 SBA0#A17 SB-STBS A18 SBA3# B17 B-STBF B18 SBA2#A19 SBA5 A20 GND B19 SBA4# B20 GNDA21 RSVD A22 SBA7# B21 RSVD B22 SBA6#A23 RSVD A24 GND B23 3.3VAUX B24 GNDA25 AD30 A26 3.3V B25 AD31 B26 3.3VA27 3.3V A28 AD28 B27 3.3V B28 AD29A29 AD24 A30 AD26 B29 AD25 B30 AD27A31 AD-STBS1 A32 GND B31 AD-STBF1 B32 GNDA33 1.5V A34 C/BE3 B33 1.5V B34 AD23A35 AD20 A36 AD22 B35 AD19 B36 AD21A37 AD18 A38 GND B37 AD17 B38 GNDA39 1.5V A40 AD16 B39 1.5V B40 C/BE2A41 KEY A42 FRAME# B41 KEY B42 IRDY#A43 KEY A44 KEY B43 KEY B44 KEYA45 TRDY# A46 KEY B45 DEVSEL# B46 KEYA47 PME# A48 STOP# B47 PERR# B48 1.5VA49 PAR# A50 GND B49 SERR B50 GNDA51 1.5V A52 AD15 B51 1.5V B52 C/BE1A53 AD11 A54 AD13 B53 AD12 B54 AD14A55 AD9 A56 GND B55 AD10 B56 GNDA57 1.5V A58 BEO B57 1.5V B58 AD8A59 AD6 A60 AD-STBS0 B59 AD7 B60 AD-STBF0A61 AD4 A62 GND B61 AD5 B62 GNDA63 1.5V A64 AD2 B63 1.5V B64 AD3A65 AGPVrefgc A66 AD0 B65 AGPVrefgc B66 AD1(1)主板中的AGP插槽共有132个针脚,其中地址数据线有32条,其余为控制信号线、时钟信号线、电源线和地线等。

(完整版)电脑主板控制线插头方法.

(完整版)电脑主板控制线插头方法.

(完整版)电脑主板控制线插头⽅法.计算机主板的部件安装及数据线、电源线的安装接插是⽐较简单的,⼀般⼈都很容易掌握,但机箱与主板的控制连线就有⼀些难度了,如果搞错了不是⽆法开机就是指⽰灯不亮,所以作为电脑爱好者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板连接线:机箱⾯板的连接线插针⼀般都在主板左下端靠近边缘的位置,⼀般是双⾏插针,⼀共有10组左右,主要有电源开关,复位开关,电源指⽰灯,硬盘指⽰灯,扬声器等插针。

如果不知道该往哪个插针上插的话就仔细寻找下附近,每个主板上都有指⽰。

先寻找下插针下⽅,如果没有的话就仔细找下附近。

1.电源开关连接线连接电源开关连接线时,先从机箱⾯板连线上找到标有“powersw”的两针插头,分别是⽩棕两种颜⾊,然后插在主板上标有“pwrsw”或是“RWR”字样的插针上就可以了。

2.复位开关连接线⽤来热启动计算机⽤的。

连接时,先找到标有“RESETSW”的两针插头,分别是⽩蓝两种颜⾊,然后插在主板上标有“Resetsw”或是“RSR”字样的插针上就可以了。

3.电源指⽰灯连接线先找到标有“PowerLED”的三针插头,中间⼀根线空两缺,两端分别是⽩绿两种颜⾊,然后将它插在主板上标有“PWRLED”或是“PLED”字样的插针上。

提醒:电源开关连接线和复位开关连接线两处在插⼊时可以不⽤注意插接的正反问题,怎么插都可以。

但由于电源指⽰灯边接线是采⽤发光⼆级管来显⽰作息的,所以连接是有⽅向性的。

有些主板上会标⽰“PLED+”和“PLED-”字样,我们只要将绿⾊的⼀端对应连接在PLED+插针上,⽩线连接在PLED-插针上。

4.硬盘指⽰灯连接线先找到标有“H.D.D.LED”的两头插头,连线分别是⽩红两种颜⾊,将它插在主板上标有“HDDLED”或“IEDLED”字样的插针上。

插时要注意⽅向性。

⼀般主板会标有“HDDLED+”、“HDDLED-”,将红⾊⼀端对应连接在HDDLED+插针上,⽩⾊插在标有“HDDLED-”插针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主板接口
1.前言
主板作为电脑的主体部分,提供着多种接口与各部件进行连接工作,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主板上的各种接口与规范也在不断升级、不断更新换代。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CPU接口,Intel方面,有奔腾、酷睿2系列的LGA 775,酷睿i7的LGA 1366接口,i5、i3的LGA 1156;AMD方面也从AM2升级到了AM2+以及AM3接口。

其他如内存也从DDR升级到最新的DDR3,CPU供电接口也从4PIN扩展到8PIN等。

面对主板上如此多的接口,你都知道它们的用途吗?
如此繁多的接口,你全都认识吗?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主流主板上的各种接口进行介绍,使用户能清楚、明白主板上各种接口的作用。

1、CPU接口
首先是CPU接口部分,目前PC上只有Intel和AMD两个公司生产的CPU,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接口,而且同品牌CPU 也有不同的接口类型。

Intel:
Intel的LGA 775接口
IntelLGA 1366和LGA 1156接口
Intel的CPU采用的是LGA 775、LGA 1366和LGA 1156这三种接口。

除了酷睿i7系列采用的是LGA 1366接口,酷睿i5和i3采用的是LGA 1156,市面上其他型号的CPU都是采用LGA 775接口,可以说LGA 775仍是主流,各种接口都不兼容。

在安装CPU时,注意CPU上的一个角上有箭头,把该箭头对着图中黄色圆圈的方向装即可。

AMD:
2009年2月中,AMD发布了采用Socket AM3接口封装的Phenom II CPU和AM3接口的主板,而AM3接口相比AM2+接口最大的改进是同时提供DDR2和DDR3内存的支持。

换句话说,以后推出的AM3接口CPU均兼容现有的AM2+平台,通过刷写最新主板BIOS,即可用在当前主流的AM2+主板(如AMD 770、780G、790GX/FX等)上,而用户也不必担心升级问题。

AM2+接口(左)与AM3接口(右)对比
我们来比较一下AM3与AM2+两种接口的区别,上图左是Socket AM2+接口,拥有940个针脚;上图右是Socket AM3接口。

红色圈的位置就是针脚不同的部分,可看到AM3比AM2+少两个针脚,也就是938针。

AMD的AM2+接口
AMD的CPU主要采用的是AM2+和AM3接口,AM2与AM2+都是940针,且AM2+向下兼容,所以现在基本没有AM2的主板了。

由于针脚数目不同,Socket AM3插座没法安装Socket AM2+或更早的处理器。

另一方面Socket AM3接口封装的CPU仍然可以在Socket AM2+/AM2插座上安装。

因为Socket AM3在性能方面和AM2+几乎没有区别,所以目前采用真正AM3插座的主板几乎没有。

内存插槽、扩展插槽及磁盘接口:
DDR2内存插槽
DDR3内存插槽
内存规范也在不断升级,从早期的SDRAM到DDR SDRAM,发展到现在的DDR2与DDR3,每次升级接口都会有所改变,当然这种改变在外型上不容易发现,如上图第一副为DDR2,第二幅为DDR3,在外观上的区别主要是防呆接口的位置,很明显,DDR2与DDR3是不能兼容的,因为根本就插不下。

内存槽有不同的颜色区分,如果要组建双通道,您必须使用同样颜色的内存插槽。

目前,DDR3正在逐渐替代DDR2的主流地位,在这新旧接替的时候,有一些主板厂商也推出了Combo主板,兼有DDR2和DDR3插槽。

主板的扩展接口,上图中蓝色的为PCI-E X16接口,目前主流的显卡都使用该接口。

白色长槽为传统的PCI接口,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接口了,拥有10多年的历史,接如电视卡之类的各种各样的设备。

最短的接口为PCI-E X1接口,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基于该接口的设备还不多,常见的有外置声卡。

有些主板还会提供迷你PCI-E接口,用于接无线网卡等设备
SATA2与IDE接口
横向设计的IDE接口,只是为了方便理线和插拔
SATA与IDE是存储器接口,也就是传统的硬盘与光驱的接口。

现在主流的Intel主板都不提供原生的IDE接口支持,但主板厂商为照顾老用户,通过第三方芯片提供支持。

新装机的用户不必考虑IDE设备了,硬盘与光驱都有SATA版本,能提供更高的性能。

SATA3接口
SATA已经成为主流的接口,取代了传统的IDE,目前主流的规范还是SATA 3.0Gb/s,但已有很多高端主板开始提供最新的SATA3接口,速度达到6.0Gb/s。

如上图,SATA3接口用白色与SATA2接口区分。

主板其他内部接口介绍:
4PIN CPU供电接口
8PIN CPU供电接口
随着CPU的功耗的升高,单靠CPU接口的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早在Pentium 4时代就引入了一个4PIN 的12V接口,给CPU提供辅助供电。

在服务器平台,由于对供电要求更高,所以很早就引入更强的8PIN 12V接口,而现在一些主流的主板也使用了8PIN CPU供电接口,提供更大的电流,更好保证CPU的稳定性。

这就产生疑问了,一些电源只提供4PIN接口,没提供8PIN,两者能兼容吗?答案是可以的,如果电源上只有4PIN 12V 接口,接在8PIN的主板上是完全没问题的,该接口使用放呆设计,只有一边可以接入。

另外虽然有4PIN转8PIN的转接线,但由于是同一条线路输出,转接与否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CPU风扇接口
Intel从915主板芯片就开始引入了4PIN风扇接口,比起传统的3PIN,该接口最大的改进是支持PWM温度控制,可根据CPU的温度对风扇进行调速,用户可以在BIOS设置这个温度的范围,使散热效能和风扇噪音处于一个平衡点。

机箱接线位
上图彩色的针脚位是机箱接线部分。

接线时注意正负位,一般黑色/白色为负,其他颜色为正。

其中PW表示电源开关,RES表示重启键,HD表示硬盘指示灯、PWR_LED表示电源灯,speak表示PC喇叭。

MSG表示信息指示灯,与机箱的HD_LED相连来表现IDE,或SATA总线是否有数据通过。

24pin主板供电接口及其他
目前ATX主板的最新规范是ATX 12V 2.31,从ATX 12V 2.0开始,采用了双12V供电设计,主板的电源接口就从传统的20PIN升级为24PIN,兼容传统的20PIN电源。

因为显卡的功耗越来越大,需要外接12V电源供电,为避免大功耗显卡和CPU抢电压而设计12V供电方案,多出的4PIN主要是为PCI-E显卡供电的。

如果不是用大功耗显卡,只接20PIN 也是没问题的。

另外LPT与FDD接口基本已经淘汰,普通用户不需要用到。

前/后置接口接线处
图中的黄色接口是前/后置USB接口的接线处,在高端的主板上还提供了人性化的设计,能避免接错线而烧毁主板,一般用户在接该线时,可以参考主板说明书。

两端白色的是COM口和IEEE 1394接口。

主板外部接口介绍:
整合主板的外部接口
VGA、DVI和HDMI都是视频接口,用于连接显示器。

VGA是传输模拟信号,DVI和HDMI能传输数字信号,支持1080P 全高清视频。

与DVI相比,HDMI主要优势是能够同时传输音频数据,在视频数据的传输上没有差别。

另外,还有一种新兴的视频接口叫“DisplayPort”接口,简称DP接口,同样能够传输音频。

上图中还有一个光纤音频接口,很多朋友仅知道是光纤接口,但不知做什么用的,是否能插光纤网线?答案是否定的。

该接口仅为高端音频设备传输音频信号。

e-SATA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外部接口技术标准,简单来说e-SATA就是SATA的外接式界面,拥有e-SATA接口的电脑,可以把SATA设备直接从外部连接到系统当中,而不用打开机箱,但由于e-SATA本身并不带供电,因此也需要SATA设备也需要外接电源,这样的话还是要打开机箱,因此对普通用户也没多大用处。

e-SATA上面是IEEE 1394接口,IEEE 1394接口最大的优势是接口带宽比较高,其在生活中应用最多是高端摄影器材,这部分应用人群本来就少;加上更多用户采用USB接口来传输储存卡上的数据。

因此,对于绝大部用户来说,IEEE 1394接口也很少用上。

USB 2.0与e-SATA结合的USB PLUS接口
请注意,上图的下端两个接口并不是e-SATA,而是USB 2.0与e-SATA结合的USB PLUS接口,外观上比e-SATA更厚点。

USB PLUS接口是爱国者2009年发布的,目的是解决e-SATA没有提供供电的缺陷。

USB PLUS原理图
通过与USB接口结合,获得5V供电和3.0GB/s的传输速度。

同时,它也可以单独接USB接口或e-SATA接口,十分灵活,因此如今也很受欢迎。

非整合主板的外部接口
众所周知,USB 2.0的理论速度是480Mbps,而SATA2接口也已经是3Gbps,USB 2.0早已成技术瓶颈。

而USB 3.0的理论速度是4.8Gbps,也就是说性能提升了10倍。

目前一些主板厂商已经推出了多款带USB 3.0接口的主板,价格比普通的仅贵50元左右。

但由于刚起步,目前支持USB 3.0的设备还很少,现在对普通用户来说还意义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