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集中的概念及其避免措施
材料力学应力集中知识点总结

材料力学应力集中知识点总结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的科学。
在材料力学中,应力集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材料中某个区域的应力远高于周围区域的现象。
在实际工程中,应力集中会导致材料的破坏和失效。
本文将针对材料力学中的应力集中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
1. 应力集中的分类及原因(1) 平面应力集中:平面内某一点的应力值远大于其周围区域的现象。
(2) 空间应力集中:材料内部某一点的应力值远大于其周围区域的现象。
应力集中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几何形状、外界载荷和材料本身的性质。
2. 应力集中系数应力集中系数是衡量应力集中程度的参数。
对于某些典型几何形状,应力集中系数已有经验公式。
例如,对于圆孔应力集中系数为3,对于V形切口应力集中系数为2等。
3. Kt因子Kt因子是应力集中系数的一种常用形式,通过Kt因子可以计算出应力集中区域的应力。
Kt因子与几何形状和载荷有关。
常见的材料标准中往往给出了不同几何形状的Kt因子数值。
4. 应力集中的影响应力集中会导致材料的破坏和失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应力集中引起的局部应力过大,可能导致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
(2) 应力集中可能导致疲劳寿命的降低,引起疲劳断裂。
(3) 应力集中可能导致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下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5. 应力集中的改善措施为了减小或避免应力集中,可以采取以下的改善措施:(1) 合理设计和优化几何形状,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部位。
(2) 利用合适的材料,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减少应力集中的影响。
(3) 在应力集中区域设置适当的补强措施,如添加加强结构或补强材料。
6. 数值模拟方法与应力集中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元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和分析应力集中问题。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获得应力集中区域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应力集中系数,从而指导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改进。
总结:材料力学中的应力集中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力集中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避免

应力集中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避免作者:王玺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9年第03期【摘要】:应力集中影响材料及构件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生活和制造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文章就应力集中的概念描述,程度描述,影响因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与避免做了阐述。
【关键词】:应力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影响因素应用与避免一、应力和应力集中:应力: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濕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应力是矢量,沿截面反向的分量称为正应力,沿切向的分量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
应力集中:因物体外形突然变化而引起的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
二、应力集中程度描述:应力集中系数K=σmax/σ净截面上的平均应力应力集中系数反映物体在静载荷作用下应力集中的程度,它只是一个应力比值,与材料无关,而与材料表面形状有关。
把棱角改为过度圆角,适当增大过渡圆弧的半径,可以避免或减少应力集中。
三、影响因素:截面尺寸改变越剧烈,应力集中系数越大。
因此,日常用品上应尽量避免带尖角的孔或槽,在每个部件之间要用圆弧过渡。
应力集中不仅与物体直接受到的外力有关,也与外界应用环境也存在不可忽略的关系(如温度因素),在温度变化较快的季度时,有些玻璃会自行破裂,就是因为热胀冷缩导致应力集中。
四、应用:车窗钢化琉璃被石子打出一个小裂纹,如果不管它就会越裂越大。
如果把裂开处打一个圆孔,这个圆孔降低了应力集中系数,可以有效地防止裂纹变大。
相反,如果我们需要打碎琉璃,比如从汽车中逃生。
就可以用尖锐的物体敲打它,使用该部门产成变锐的截面,产生应力集中。
五、如何避免:1.避免尖角:即把棱角改为过度圆角,适当增大过渡圆弧的半径,效果更好;2.改善零件外形;曲率半径逐步变化的外形有利于降低应力集中系数,比较理想的办法是,采用流线型型线或双曲率型线;3.孔边局部加强:在孔边采用加强环或作局部加厚均可使应力集中系数下降,下降程度与孔的形状和大小、加强环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载荷形式有关;4.适当选择开孔位置和方向:开孔的位置应尽量避开高应力区,并应避免因孔间相互影响而造成应力集中系数增高,对于椭圆孔,应使其长轴平行于外力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峰值应力;总结:应力集中现象在生活中有利也有弊,为实现应力集中的利用与避免。
应力集中的实例 -回复

应力集中的实例-回复什么是应力集中?应力集中是指在结构物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局部区域,该区域的应力值明显高于周围区域的情况。
由于应力分布不均匀,应力集中会导致局部区域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承载能力,从而容易引发结构的破坏。
下面将以几个实例来详细说明应力集中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实例一: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应力集中钢筋混凝土梁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其端部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
当梁的跨度较大时,在梁端受力较大的情况下,梁的顶部和底部的混凝土和钢筋会承受较大的拉压应力。
由于梁端处的截面积较小,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容易引发梁端的开裂和破坏。
为了减轻应力集中,可以在梁端增加加固措施,如使用钢板加固或加大梁端截面。
实例二:金属构件的焊接接头应力集中在金属结构中,焊接接头处常常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
焊接接头由于材料的熔融与冷却过程,会产生局部的残余应力,从而导致接头处的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可以引起接头处的塑性变形和开裂,从而降低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为了减轻应力集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大接头的尺寸,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填充材料等。
实例三:机械零件的孔洞应力集中在机械零件中,常常存在孔洞和挖槽,并且这些孔洞和挖槽往往会导致应力集中。
当零件受到力的作用时,孔洞和挖槽处的应力会明显高于周围区域,从而容易引发零件的破坏。
为了减轻应力集中,可以增加孔洞和挖槽的圆角半径,或者通过填补材料来改善应力分布。
实例四:轴的圆角区域应力集中在旋转机械中,轴承的圆角区域容易发生应力集中。
由于轴承的圆角处的几何形状变化,导致该区域的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会引发轴承的疲劳破坏,从而降低轴的使用寿命。
为了减轻应力集中,可以通过改变轴的几何形状,在圆角区域增加填料或改善表面光滑度等方式来改善应力分布。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应力集中实例,但实际工程中,应力集中的情况非常复杂,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力集中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地减轻应力集中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中应力集中研究

混凝土结构中应力集中研究一、引言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强度存在一定限制,而且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容易出现应力集中问题。
应力集中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还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对混凝土结构中应力集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应力集中的概念应力集中是指在结构中某个局部区域内受到的应力明显高于周围区域的现象。
在混凝土结构中,应力集中通常是由于结构的几何形状、荷载分布或材料缺陷等因素造成的。
应力集中会导致局部应力过大,从而引起裂缝、变形、破坏等问题。
三、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集中问题1. 结构几何形状引起的应力集中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形状是引起应力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混凝土结构中的角部、边缘和孔洞等部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问题。
此外,混凝土结构中如果存在突出部分或凹陷部分,也容易引起应力集中。
2. 荷载分布引起的应力集中荷载分布不均匀也是混凝土结构中应力集中的原因之一。
例如,如果荷载集中在结构的某个局部区域内,就会导致该区域内的应力明显高于周围区域。
此外,荷载作用方向的改变也可能导致应力集中。
3. 材料缺陷引起的应力集中混凝土材料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空鼓、裂缝、孔洞等。
这些缺陷容易成为应力集中的部位,从而引起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四、应对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集中问题1. 优化结构设计优化结构设计是预防混凝土结构中应力集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出现几何形状不合理的部位,例如角部、边缘和孔洞等。
此外,荷载的分布也应合理设计,避免荷载集中在局部区域内。
2.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集中问题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避免出现空鼓、裂缝、孔洞等缺陷。
3. 加强维护管理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结构中的缺陷,避免其成为应力集中的部位。
弹性力学中的应力集中教案

弹性力学中的应力集中教案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物体受力后变形和位移规律的力学分支。
应力集中是弹性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在物体受力后,应力会局部增加的现象。
以下是一个关于弹性力学中的应力集中的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1.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掌握应力集中的影响和防止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应力集中的定义。
2.应力集中的产生原因。
3.应力集中的影响。
4.防止应力集中的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应力集中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重点:应力集中的概念和防止方法。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
2.投影仪及PPT。
3.模型或实物。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力分布的相关知识。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举例子说明应力集中现象,比如一个钢球在弹跳时会在落地接触点产生应力集中。
2.讲授新课:首先讲解应力集中的定义,然后通过PPT展示应力集中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最后介绍防止应力集中的方法。
3.巩固练习: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判断是否会产生应力集中,并给出防止方法。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应力集中的概念、产生原因、影响和防止方法。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观察、口头反馈。
2.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报告他们的结论,老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3.对于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老师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指导。
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查找生活中的应力集中现象并写一篇短文。
3.设计一个防止应力集中的方案。
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多借助多媒体资源和实物进行讲解,务必使学生理解透彻。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生活中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
在评价方面,要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多方面的反馈,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应力集中手册

应力集中手册应力集中手册:为您解读和应对应力集中现象一、引言应力集中是材料工程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结构中产生局部应力的现象。
应力集中会导致材料的破坏,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应力集中问题,我们编写了这本应力集中手册。
二、什么是应力集中应力集中是指在结构中存在局部应力异常集中的现象。
通常,这种集中是由结构形状、应力加载方式、材料性质等因素造成的。
当应力集中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时,就会引发结构的破坏。
应力集中的常见表现形式包括孔洞、凹槽、棱角、接头等局部几何形状。
三、应力集中的危害应力集中会引起结构的局部断裂、裂纹扩展以及永久变形等问题。
这不仅降低了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还可能导致结构的失效。
在工程实践中,应力集中是常见的结构失效原因之一。
四、应力集中的分析与计算为了准确评估和解决应力集中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应力分析和计算。
常用的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应力集中系数法和应力分布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定量地评估结构中的应力集中程度,并设计合适的改善措施。
五、应对应力集中问题的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应力集中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结构的强度、改变结构的几何形状、优化材料的选择等方式来减轻应力集中的影响。
此外,合理的工艺控制和结构设计也可以有助于降低应力集中。
六、应力集中的实例分析本手册还包含了一些典型的应力集中实例分析,如孔洞、凹槽和接头等。
通过这些实例,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应力集中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方法。
七、结语应力集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本应力集中手册旨在为工程师、设计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份全面的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应力集中现象,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希望这本手册能为广大读者带来帮助,并在工程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于应力集中的概念及其避免措施的讨论

由于应力集中能使结构发生裂纹,甚至断裂,须采取措施,防止因应力集中而造成的 结构损坏,主要措施有:①改善结构外形,避免形状突变,尽可能开圆孔或椭圆孔;②结构 内必须开孔时,尽量避开高应力区,而在低应力区开孔;③根据孔边应力集中的分析成果进 行孔边局部加强。
2、实际工程中圆滑的角避免应力集中 在制作各种拉力工具时,拉脚的拐弯处应设圆角,这并不是为了美观,这是为了避免 应力集中。应力集中指由于受力构件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的局部范围内 内应力显著增大的现象。应力集中会造成构件的断裂。圆角的大小应根据工具的外形尺寸决 定,太大影响工具的效应,太小工具容易断裂损坏。对于常用的较小拉制工具,圆角半径在 2-3 毫米为佳,较大在 5 毫米左右。对于特殊形状的工具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或大或小必 须留圆角。 参考文献: 1、《材料力学Ⅰ》 主编:刘鸿文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 第四版 2、《材料力学Ⅱ》 主编:刘鸿文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 第四版 3、《工程力学》 作者:王彪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4、《设计中的应力集中系数》 作者:R.E.彼德逊 出版社 :中国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65 年 05 月北京第 1 版 5、《建筑钢结构进展》 作者:澳门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系 中国澳门(郭伟明);香港理 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系 中国香港(滕锦光;钟国辉) 出版时间:2007-03 6、王威,王社良,苏三庆,徐金兰 ;《钢铁材料结构构件 工作应力的检测方法及特点[J ]》; 《钢结构》;2004 年 05 期
应力集中的名词解释

应力集中的名词解释应力集中是指在材料或构件中,由于几何形状或加载方式而引起的应力分布不均匀现象。
在实际工程中,应力集中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构件的破坏或失效。
本文将对应力集中的概念、原因、影响和减轻方法进行探讨。
一、应力集中的概念当一个构件或材料受力时,其内部会产生应力。
在理想的情况下,应力应该在整个构件或材料中均匀分布,以实现最佳的承载能力。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构件或材料的几何形状或加载方式,应力会局部集中在某一部分,形成应力集中区域。
应力集中区域的应力值会远高于其他区域,从而导致构件的强度降低和破坏的风险增加。
二、应力集中的原因应力集中通常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1. 几何形状不均匀:当构件或材料的几何形状存在突变、尖锐角或缺陷等不均匀性时,会导致应力集中。
例如,一个矩形截面的梁,在悬臂部分由于断面尖端的存在,会引起应力集中。
2. 加载方式不均匀:如果外部加载方式不均匀施加在构件上,也会导致应力集中。
例如,当一个横截面均匀的杆件,在其中某一区域受到集中载荷时,就会产生应力集中。
三、应力集中的影响应力集中会对构件或材料的强度和寿命产生严重影响。
应力集中区域的应力值高于其他区域,因此当达到构件或材料的强度极限时,应力集中区域首先会发生破坏。
这可能导致构件的失效,甚至引发事故。
此外,应力集中还会导致构件的疲劳寿命降低,加速疲劳破坏和裂纹扩展。
四、减轻应力集中的方法为了减轻或避免应力集中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平滑过渡:通过减小构件或材料的几何形状的突变程度,实现平滑过渡,以避免应力集中。
例如,在梁的断面上增加圆角可以减轻应力集中。
2. 加强结构:在应力集中区域增加构件或材料的强度,以增加该区域的承载能力。
例如,在板的角部或孔洞周围增加加强筋可以提高局部的强度和刚度。
3. 使用合理的加载方式: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和控制加载方式,以避免不均匀施加载荷。
例如,在两端固定的横截面均匀的杆件上加载集中载荷时,会降低应力集中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力集中的概念及其避免措施
现今社会,由于应力集中造成构件断裂,产生疲劳,对结构安全危害大。
了解应力集中,并找出其避免措施,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应力与应力集中的概念,应力即受力物体截面上内力的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公式记为σ=F/S(其中,σ表示应力;ΔFj表示在j 方向的施力;ΔAi表示在i 方向的受力面积)。
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通常材料承受的交变应力远小于其静载下的强度极限时,破坏可能发生。
另外材料会由于截面尺寸改变而引起应力的局部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对于由脆性材料制成的构件,应力集中现象将一直保持到最大局部应力到达强度极限之前。
因此,在设计脆性材料构件时,应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对于由塑性材料制成的构件,应力集中对其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则几乎无影响。
所以,在研究塑性材料构件的静强度问题时,通常不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承受轴向拉伸、压缩的构件,只有在寓加力区域稍远且横截面尺寸又无剧烈变化的区域内,横截面上的应力才是均匀分布的。
然而实际工程构件中,有些零件常存在切口、切槽、油孔、螺纹等,致使这些部位上的截面尺寸发生突然变化。
如开有圆孔和带有切口的板条,当其受轴向拉伸时,在圆孔和切口附近的局部区域内,应力的数值剧烈增加,而在离开这一区域稍远的地方,应力迅速降低而趋于均匀。
这时,横截面上的应力不再均匀分布,这已为理论和实验证实。
在静荷载作用下,各种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像低碳钢那样的塑性材料具有屈服阶段,当孔边附近的最大应力达到屈服极限时,该处材料首先屈服,应力暂时不再增大。
如外力继续增加,增加的应力就由截面上尚未屈服的材料所承担,是截面上其他点的应力相继增大到屈服极限,该截面上的应力逐渐趋于平均,如图2-32所示。
因此,用塑性材料制作的零件,在静载荷作用下可以不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而对于组织均匀的脆性材料,因材料不存在屈服,当孔边最大应力的值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时,该处首先断裂。
因此用脆性材料制作的零件,应力集中将大大降低构件的强度,其危害是严重的。
这样,即使在静载荷作用下一般也应该考虑应力集中对材料承载能力的影响。
然而,对于组织不均匀的脆性材料,如铸铁,其内部组织的不均匀性和缺陷,往往是产生应力集中的主要因素,而截面形状改变引起的应力集中就可能成为次要的了,它对于构件的承载能力不一定会造成明显的问题。
下面,就应力集中造成构件断裂,产生疲劳,举几个实例。
1、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事件,发生于1985年8月12日,班机是波音747-100SR型,飞机编号JA8119。
搭载509名乘客及15名机组员,从日本东京的羽田机场,预定飞往大阪伊丹机场。
在御巢鹰山区附近的高天原山(距离东京约100公里)坠毁,520人罹难。
此次空难事件也是世界上牵涉到单一架次飞机的空难中,死伤最惨重的。
事故原因:日本官方的航空与铁道事故调查委员会,经过调查后,做出三点结论。
1.1978年6月2日,该飞机在大阪的伊丹机场曾损伤到机尾;2.机尾受损后,波音公司没有妥善修补,正常需要二排铆钉,但维修人员只是将损伤的部分补了一排铆钉,所以增加了接合点附近金属蒙皮所承受的剪力,使该处累积了金属疲劳的现象;3.该处的压力壁在
损坏后,造成四组液压系统故障(液压油泄漏),导致机师无法正常操控飞机。
2、2004年日本美浜核电站事故。
虽然并未导致核泄漏,但蒸汽爆发还是导致5名工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美浜核电站座落于东京西部大约320公里的福井县,1976年投入运营,1991年至2003年曾发生过几次与核有关的小事故。
2004年8月9日,涡轮所在建筑内连接3号反应堆的水管在工人们准备进行例行安全检查时突然爆裂。
虽然并未导致核泄漏,但蒸汽爆发还是导致5名工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2006年,美浜核电站又发生火灾,导致两名工人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蒸汽发生器内细管的金属疲劳。
3、1998年德国ICE城际列车脱轨事件。
1998年6月3日,由慕尼黑开往汉保的德国ICE884次高速列车在运行至距汉诺威东北方向附近的小镇埃舍德时,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为惨重的列车脱轨行车事故。
该列车由两辆机车和12辆拖车组成,事故发生后12辆拖车全部脱轨。
截止到6月17日,已有100人死亡,88人重伤。
6月17日,联邦铁路局局长在德国听证会上公布了对事故发生过程的初步调查结果:在列车运行距公路跨线桥约6公里时,第一节拖车的3轮对的轮箍发生破裂,列车继续以2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轮箍断裂并拥塞在高速动轮的轮对中,剧烈的摩擦发出刺耳的轰隆声,在距公路桥约300公里处,已断裂的轮箍勾住了埃舍德车站的一组道岔,使拖车挑起、脱轨并与机车脱钩,脱轨的车轮则落在相邻的线路上,列车继续运行120米后,脱轨的车轮被邻线的另一组道岔改变了方向,突然猛烈地甩向右侧,第3节拖车尾部与桥墩猛烈冲撞,使跨线桥部分坍塌坠落。
驰过跨线桥的头部机车经紧急制动后运行约2公里停
车,没有脱轨;与头车分离的第1-3节拖车脱轨后停在桥后约300米处;第4-5节拖车被坍塌的桥梁砸毁,后部第6-12节拖车以最大的惯性冲撞挤压在一起,尾部机车几乎未受损坏。
该列车车轮系橡胶弹性车轮,轮箍是轧制的无缝钢圈,通过热效应压在轮心上,轮心是铸钢轮体,轮箍与轮心间有一层橡胶体。
轮箍轧制时若残留气泡或矿碴,在高压负荷动力作用下,就可能开裂;也可能是由于轮箍材料老化产生“疲劳断裂”所致。
事故发生后,其余59列ICE型列车中止运营,并进行了全面检查。
44列ICE2列车的运营虽未受事故影响,但最高时速已降低到160公里。
以上例子都足以说明了应力集中引起构件疲劳、断裂,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安全。
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最后,让我们讨论一下现实中避免应力集中的一些方法。
1、包装结构设计中,应力集中避免与利用
为避免应力集中造成构件破坏,可采取消除尖角、改善构件外形、局部加强孔边以及提高材料表面光洁度等措施;另外还可对材料表面作喷丸、辊压、氧化等处理,以提高材料表面的疲劳强度。
用ANSYS模拟钢筋混凝土梁两点对称加载,集中荷载如何布置才能避免应力集中造成混凝土过早破坏!在加载点加一个垫块。
通过等效线荷载施加好像值得试试,不过线荷载分布长度不宜太大!曲线预应力筋作用按照等效荷载作用替代,端头轴力按照实际锚具承压端板大小划分一个面,在此面作用轴压力,可以解决集中力过大问题。
北京奥运会体育场游泳馆的幕墙 ETFE膜结构幕墙设计要点(4)关键节点的设计,以避免应力集中;摘要:探讨加权组合预测方法在应力集中问题中的应用,以带
小孔的拉板为例,对采样点的数据分别建立GM(1,1)模型、趋势曲线预测模型和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并对各模型的误差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精度比单个模型要高.因此,用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来推求应力集中区的最大应力,是工程测试数据处理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新方法.边界元法在舱口角隅应力集中问题中的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及其在应力集中问题中应用在工程结构的凹角、缺口、沟槽、孔洞附近均会发生应力集中,其中孔洞附近的应力局部增高称为孔边应力集中。
在水利工程中,大坝的坝踵附近以及坝内廊道附近的应力局部增高是应力集中的典型实例。
由于应力集中能使结构发生裂纹,甚至断裂,须采取措施,防止因应力集中而造成的结构损坏,主要措施有:①改善结构外形,避免形状突变,尽可能开圆孔或椭圆孔;②结构内必须开孔时,尽量避开高应力区,而在低应力区开孔;③根据孔边应力集中的分析成果进行孔边局部加强。
2、实际工程中圆滑的角避免应力集中
在制作各种拉力工具时,拉脚的拐弯处应设圆角,这并不是为了美观,这是为了避免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指由于受力构件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的局部范围内内应力显著增大的现象。
应力集中会造成构件的断裂。
圆角的大小应根据工具的外形尺寸决定,太大影响工具的效应,太小工具容易断裂损坏。
对于常用的较小拉制工具,圆角半径在2-3毫米为佳,较大在5毫米左右。
对于特殊形状的工具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但或大或小必须留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