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模式下的鸡群管理关键

合集下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是指对散养鸡的生活环境、饲料供应、饮水和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以保证散养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健康。

以下是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场地准备1. 散养鸡的场地要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高温的环境。

2. 场地应具备围栏,避免鸡禽外逃,并确保鸡群的安全。

3. 场地应做好排水设施,以防止鸡舍积水和脏水的滞留。

4. 地面要平整、无碎石和硬质地面,以避免鸡禽受伤。

二、饲料供应1. 饲料选择:选择高质量的饲料,满足散养鸡的营养需求,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配比。

2. 饲料喂养:定时定量喂食,不过量喂食,以免浪费和造成饲料的污染。

同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及时更换陈食。

3. 饲喂设备:使用合适的饲喂设备,如饲料槽、自动投喂器等,方便鸡禽取食,减少饲料的浪费。

三、饮水管理1. 饮水设备: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使用自动饮水器或设立多个饮水器,以保证鸡禽充足的饮水量。

2. 饮水安全: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备,避免饮水被污染,防止疾病的传播。

3. 饮水温度:饮水温度要适宜,不得过热或过冷,以保证鸡禽正常饮水。

四、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对散养鸡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2. 卫生措施:定期清洁鸡舍,保持环境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3. 防虫措施: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外部寄生虫的侵害,避免寄生虫传播疾病。

4. 规范养殖操作:搞好隔离管理,对发生疾病的鸡禽要及时分离,避免病菌传播。

五、行为管理1. 群聚管理:合理控制鸡禽的密度,以避免因鸡禽过多导致鸡舍环境差、易感染疾病。

2. 场地划分:根据鸡的年龄和大小,适当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以保证鸡禽的正常活动和休息。

3. 自由活动:确保鸡禽有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以保证其正常的行为和发育。

散养土鸡的管理技术要点

散养土鸡的管理技术要点

散养土鸡的管理技术要点
1、健康免疫:散养土鸡应定期接种预防性疫苗,以降低发病率;
2、环境卫生:需要定期清理环境,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3、营养饲料:需要适当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提供优质营养饲料,如谷物、鱼粉、豆粕等;
4、水分补充:需要保证足够的水分,及时补充清洁的水,确保土鸡身体健康;
5、病害防治:定期检测土鸡的健康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
6、品种选择:要根据不同的散养环境,选择品种性能较强的土鸡,确保散养土鸡的健康发育;
7、种群控制:要控制土鸡的种群数量,保持一定的比例,以免带来过多的竞争。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是指对散养鸡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以保障鸡的健康和生产力的提高。

下面是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1. 确保鸡舍的卫生环境:鸡舍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理鸡舍,清除鸡粪并更换鸡舍内的饲料和水源,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滋生。

2.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散养鸡需要足够的饮水和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饮水器和饲料器应放置在鸡群容易接触到的地方,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新鲜和清洁。

3. 合理的饲料配方:根据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品种特性,合理配制饲料,营养均衡。

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鸡的营养需求。

4. 提供适宜的鸡舍和地面空间:散养鸡需要足够的活动空间,鸡舍应建造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地面空间要足够,以允许鸡群的正常活动和休息,避免鸡群之间的争夺。

5. 定期体检和防疫:定期对散养鸡进行体检,检测是否有蛋白质和矿物质的缺乏或其他健康问题。

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驱虫和杀虫处理,防止寄生虫对鸡的伤害。

6. 合理的光照管理:散养鸡需要适量的自然光照和黑暗时间来维持其生理功能的平衡。

保持12-14小时的光照时间,有助于鸡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7. 控制温度和湿度:鸡舍的温度和湿度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避免鸡出汗、发抖和其他不适症状的发生。

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当前气象条件,调整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8. 适当的社交互动:散养鸡是群居动物,需要与同伴进行社交互动,以促进其行为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提供足够的鸡类社交空间和适当数量的鸡群,让鸡之间进行正常的活动和互动。

9. 做好日常观察和记录:日常观察和记录鸡的健康状况、饮食情况、生长和发育情况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鸡的健康水平和生产能力。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饮食、环境、健康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保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最大化。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散养鸡是指鸡在自由活动的环境中生活和饲养。

相比于养在笼子里的鸡,散养鸡具有更高的福利和品质。

为了确保散养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以下是一些饲养管理措施:1. 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散养鸡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自由活动和休息,因此养殖场的舍舍建设必须充分考虑鸡的栖息需求。

舍舍内应设有合适的窝巢区、自由活动区和休息区等。

鸡舍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2.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饲养场必须确保散养鸡随时都有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供应。

饮水器必须保持清洁,经常更换水源,以防止水质过脏或者污染。

3. 合理饲养鸡的数量:散养鸡的养殖密度应该合理控制,不宜过高。

过高的密度会影响鸡的行动自由度,增加饮水和饲料的竞争,容易导致饲养鸡之间的厮打和攻击行为。

4. 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养殖场要定期检查散养鸡的健康状况,包括体温、食欲、粪便、羽毛、脚掌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5. 定期清洁鸡舍:定期清洁鸡舍是保持鸡健康和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鸡舍的清洁工作应该包括清理粪便、清洁饮水器和饲料器、更换垫料等。

6. 合理控制鸡的繁殖:散养鸡的繁育应该根据需求合理控制。

鸡的繁殖应该选择健康的品种和合适的配对,以提高下一代的健康品质。

7. 保护鸡的安全:散养鸡容易受到外敌的攻击,特别是野生动物和寄生虫。

饲养场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电网围栏和草地防虫措施等。

8.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养殖场应定期给散养鸡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有助于提高鸡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9. 健康饲养:饲养场应遵循合理的饲养原则,提供均衡的饲料和饮水,禁止使用非法的添加剂和药物,保证散养鸡无害。

10. 做好记录工作:通过做好记录工作,可以了解散养鸡的生长情况和繁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需要有效的舍舍建设、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供应、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定期清洁舍舍、合理控制繁殖、保护鸡的安全、疫苗接种、健康饲养和做好记录工作等。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散养鸡是指鸡在自然环境下生活和活动,并采用自由采食方式进行饲养的一种养殖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围栏圈养饲养方式,散养鸡更加符合鸡类的自然习性,能够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和养殖效果。

下面将介绍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1. 生态环境建设散养鸡的饲养环境应尽量模拟自然环境,提供充足的光照、空气和水源。

养殖场应建立在空气清新、没有污染物的地方,并且要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流通性与清新。

对于室外散养的鸡群,应建立适当的防风遮阳措施,防止过度的日照和风雨侵袭。

2. 鸡舍设计与管理鸡舍的设计应满足散养鸡的生活需求,保证其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每只鸡至少要有0.2-0.3平方米的自由活动空间。

鸡舍内部要保持干燥、清洁,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

鸡舍内应配备合适的饮水器和饲料器,确保散养鸡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供应。

3. 饲料管理散养鸡的饲料管理应注意科学搭配和营养均衡。

饲料要具备所需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活性酵素和益生菌,促进鸡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力的提高。

要根据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饲养密度进行科学投喂,不浪费饲料也不过度喂养。

4. 疾病防控散养鸡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扰,因此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要加强鸡舍和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要定期监测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要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加强鸡群的免疫力,预防常见的疫病。

5. 饮水管理散养鸡的饮水管理至关重要。

鸡群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以满足其生理需求和体温调节。

饮水器要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防止污染和细菌滋生。

在夏季高温时,要给鸡群提供充足的饮水,并在饮水器旁放置适量的防暑剂,以减轻鸡的热应激。

6. 定期观察和记录饲养者要定期观察鸡群的生长情况和行为特点,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要对饲养日志进行记录,包括日常饮水量、饲料消耗量、疾病发生情况等,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养殖效果评估。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散养鸡是指饲养在自然环境下的鸡,它们可以在草地上自由活动、觅食,这种养殖方式比较有利于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但是散养鸡的养殖过程需要进行一定的饲养管理措施,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饲养管理措施。

1、鸡舍建设散养鸡需要提供良好的鸡舍环境。

建造鸡舍时需要考虑鸡的生长发育和适宜的生存条件。

鸡舍的建设应该保证通风、防雨、防风、保暖等。

鸡舍内部也要保持整洁卫生,每天应该清理鸡粪和鸡架,并且进行定期杀菌消毒。

2、合理饲料散养鸡的饵料也需要注意,饵料中要有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矿物质等物质来满足鸡的需求。

常见的饵料有玉米、豆类、麦类等谷类以及鱼粉、虾粉等动物性饲料。

适当添加饲料添加剂,保证饲料的营养成分稳定。

3、饮水管理鸡对水的要求量很大,尤其在夏季高温时更需要注意保持饮水量的充足。

饮水器一定要定时清理,避免饮用脏水导致中毒。

4、防疫工作散养鸡难免会有病发生的情况,所以进行好防疫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在入园前进行病检,防止引入疫源;其次要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和消毒工作,及时发现病情,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疾病。

5、景观设计散养鸡本身是一种生态环境积极参与者。

在场地设计中要保证鸡可以自由运动,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同时可以栽种一些防风、保护性林带,鸟类喜爱的植物,让鸡与其它自然界生物相互关联,形成更加有机的生态系统。

鸡的生长发育有一个自然规律,优良种鸡的生产性能受到饲料、环境和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散养鸡饲养方式简单,自然,成本低,只有做好饲养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提高鸡的生产性能,保障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散养鸡的管理技术

散养鸡的管理技术

散养鸡的管理技术鸡在我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家禽,在我国的养殖面积是非常大的。

鸡现在的养殖模式也有许多,例如圈养、林下养殖、散养等。

其中散养鸡是比较受欢迎的,不过百度文库在散养的时候要注意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够提高价值。

那么专业人士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散养鸡的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吧!1、林地布置散养鸡对林地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的林果地都能够正常养殖。

不过还是要以通透性好、地势高的地块为宜。

在林地中建好鸡舍,保留杂草为鸡提供天然饲料,增加鸡的进食量。

不过杂草不宜过多,避免出现鼠蛇等鸡的天敌。

如果林地面积较大的话,那么百度文库要适当多建几个荫棚,每个荫棚内都要放置水槽、食槽,促进鸡的生长,最后做好防逃措施,四周围好尼龙网等。

2、日常管理在鸡脱温之后,便可进行林地散养了。

每天将鸡放入林地内活动,让鸡自由觅食,然后早中都要在荫棚中放入饲料与饮水,饲料不宜过多,鸡吃五分饱即可。

然后下午太阳落山之前,将鸡赶回鸡舍,进行补饲工作,保证鸡吃饱过夜,吃完后要将残留的饲料清除。

最后是训练鸡形成一个开食的条件反射,例如每次在饲喂前吹吹口哨。

久而久之鸡一听到口哨声便知道开食了,这样有利于对鸡进行管理。

3、观察鸡群百度文库在养殖散养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经常观察鸡群的生长情况。

在白天开料以及傍晚赶鸡的时候,为最佳观察时间段。

这两个时间段,百度文库要观察鸡的进食、活动、饮水等各方面的情况。

避免出现异常情况,例如鸡瘟等传染病。

如果有发现异常的话,那么百度文库要降低单独饲养,查明原因,再做出对应的处理,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4、环境消毒散养鸡养殖的环境消毒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百度文库要根据鸡群的日龄做好分群饲养,调整饲养、饲料等管理方法。

然后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减少病菌,并且要根据具体流程做好鸡群的防疫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病率。

每次出一批鸡都要对鸡舍进行清理,彻底消毒,并且林地也要清扫深挖。

最好是能够空场一段时间,一片林地养殖批数最多保持3批左右。

农村散养土鸡技巧

农村散养土鸡技巧

农村散养土鸡技巧1.土地选择与围栏建设:选择干燥通风、阳光充足的土地,应避免潮湿的地区以防止鸡群患病。

围栏可以采用竹子、木材等材料搭建,确保围栏高度适宜,可以防止鸡群逃跑或被其他动物捕食。

2.饲养密度控制:散养土鸡饲养密度较低,一般不超过每平方米1-2只鸡。

这样可以避免鸡群拥挤导致争食、争地盘等问题。

3.饲料供给:土鸡可以采用自然草地觅食,但在饲养初期或因天气恶劣不能外出觅食时,需要提供足够的饲料。

饲料可以选择豆饼、玉米、谷子等谷物,与它们所觅食得到的昆虫、杂草等一同喂养。

4.清洁与卫生:定期清理鸡舍,保持干燥和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

同时,要注意饮水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确保鸡群的饮水清洁无污染。

5.预防与治疗疾病:鸡群散养会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容易感染寄生虫和各种疾病。

因此,要定期给鸡群驱虫,预防寄生虫的滋生。

发现鸡群出现异常表现和病症时,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请兽医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6.维持鸡群社交:土鸡是群居动物,需要有足够的社交环境。

可以选择合适的母鸡和公鸡比例,让其自然交配繁殖。

同时,鸡群之间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和互动,增加活动量和运动空间。

7.防范天敌:在散养土鸡的过程中,要注意野生动物的可能入侵,如狐狸、豪猪等。

可以采取设置电网或安装报警器等方法来防范野生动物的进入。

8.定期观察和记录: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观察鸡群的行为和生长情况,记录鸡群的体重、饮食等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9.市场销售与推广:合理规划产量,了解市场需求情况,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和推广。

在农村散养土鸡的养殖过程中,要注重鸡群的自然生长和健康养殖。

通过合理管理和科学养殖,可以提高土鸡的产量和养殖效益,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土鸡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养模式下的鸡群管理关键
散养模式相比传统的笼养模式而言,鸡群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品种、圈舍、养殖技术等与传统笼养模式也有着更多的不同。

1.品种的选择
散养模式下,要求鸡只能适应外界变化,包括早晚温差变化、雨雪天气等各种可能给鸡只带来应激的状况。

此外,散养模式更容易形成品质优良的蛋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要高于规模化笼养,如果选择那些高产蛋或高产肉的品种,由于品种本身遗传因素的影响,其肉蛋品质差,不利于产品档次的提升,不容易实现高投入高回报。

因此,专家建议尽可能选择适应性强、耐粗饲、易饲养、品质优秀的品种。

我国的许多地方品种都是最佳选择,如北京油鸡、海南文昌鸡、山东莱芜黑鸡、绿壳蛋鸡、广西三黄鸡等。

2.圈舍要求
现代化散养模式,不等同于早期的庭院散养模式,需要为鸡群提供鸡舍。

鸡舍的建筑要求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和光照条件。

育雏舍要求保温性能良好,配置供温装置,如暖风炉、煤炉或者地暖供温。

育成舍和产蛋鸡舍面积不宜过大,控制在500~600平方米以下。

育成鸡每栋鸡舍规模不超过5000只,每平方米养殖密度不超过10只,产蛋鸡每栋鸡舍规模不超过3000只,每平方米养殖密度不超过6只。

产蛋鸡舍内要求配置光照自动控制器,便于控制光照。

鸡舍需有足够大的出口供鸡只自由出入,每100平方米鸡舍出口至少应达到4米长。

鸡舍外为散养场地,放养场地应足够大,每只鸡约4平方米。

场地可种
植果树、林木,夏季遮阳,也可种植牧草等供鸡只啄食。

四周设置围栏,避免野兽攻击鸡群。

养殖场出入口设立消毒池,撒石灰石或者2%的火碱,人员、车辆进出消毒。

每栋鸡舍门口也需放置消毒盆,进出人员进行消毒。

3.饲养管理
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进行管理。

育雏期:雏鸡抵抗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温度是育雏的首要和关键条件。

如果是春夏季育雏,当外界温度达到18℃以上时,5周后可逐步转到室外放养;如果是秋冬季节育雏,则一般在7~8周以后才逐步过渡到舍外放养。

放养鸡只白天在舍外活动,晚上回舍内休息,如果遇到恶劣和极端天气,如大风、雨雪等天气,则呆在舍内不进行户外活动。

育成期:放养的密度会影响到成活率、生长速度等。

公母分群饲养,饲料逐步从雏鸡料过渡到青年鸡料。

在野外青草茂盛季节,可适当减少补饲料量。

观察鸡群情况,对弱鸡和体重小的鸡单独补饲。

产蛋期:产蛋鸡对钙的需要量比青年鸡要多3~4倍,开产前需提高饲料中钙的含量,逐步过渡到蛋鸡料,同时可提供贝壳、碳酸钙颗粒等供鸡自由采食。

产蛋期光照应控制在16小时,光照强度为1平方米2瓦照度。

舍内设置产蛋箱,训练蛋鸡回舍内产蛋,有利于减少窝外蛋、脏蛋、破蛋比例。

每天上午、下午各捡一次蛋,夏季可增加捡蛋次数。

4.疾病防控
散养模式下,由于鸡只直接跟地面接触,更多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

如果日常管理不当,更容易发生疾病。

首先,必须做好日常消毒。

可供选择的消毒药有火碱、醛类、次氯酸等。

鸡舍外,坚持每周消毒一次,至少两种消毒液交替使用。

其次,必须做好免疫预防。

根据饲养的品种和疾病流行特点,认真做好疫苗的接种。

此外,饲养员要随时观察鸡只精神状况,观察采食、饮水情况,若有异常,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