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标准及分析流程
天正日照分析详解教程

天正日照分析详解天正日照分析流程一:天正日照简介:TSun为规划主管部门、建筑规划及房地产开发等部门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日照定量、定性分析工具;开发过程研究了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日照计算规则,分析方法满足全国各地不同日照分析计算标准的要求;通过日照分析标准设置功能全面解决不同建筑气候区域内日照分析问题,并针对各地不同要求提供满足规划主管部门审批的分析结果;二:日照基本规定: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 5.0.2.1的规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条规定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②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平0.9m高的外墙位置;2、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居住空间是指卧室、起居室厅;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5.1.1条规定3、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标准降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4、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5、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同的日照标准;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第4.1.3条规定6、老年人居住用房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宜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第3.2.6规定7、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应能获得冬至日日照不少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5.1.3条规定8、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第3.1.7条规定,其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表中规定;中小学教学楼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低于2小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第条规定;9、医院病房楼应满足冬至日日照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表A.0.3中规定;10、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疗养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5.1.3条规定11、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内的组团绿地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7.0.4.1条规定满足上述日照要求即视为日照符合国家标准;三:分析流程:1:设置-日照设置:绘图单位:米或者毫米为单位都可;地点:选择日照分析的区域;标注当前设置如下:当前标准:下拉菜单-配置管理器出现‘日照分析标准’如下设置:有效日照设置、累计方法、日照窗分析、时间设置;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要求,设置不同的日照分析标准;日照窗分析设置中:如图:满窗日照分析:当某一时刻A和B两点同时有阳光直射,即认定这一时刻整个窗户有有效日照;窗台中点分析:当某一时刻窗的中点O有阳光直射,即认定这一时刻整个窗户有有效日照;精度设置:即误差值;2、基本建模先打开一张总图,只保留建筑的外轮廓线;红线内为新建项目,红线外为已建项目,日照分析的结果,既要考虑新建的日照情况,更要考虑新建项目是否对已建有遮挡;1:基本建模:A:建筑高度建筑高度24000:输入建筑的高度建筑底标高0:建议选用相对高度为建筑底标高,以便后面分析容易辨别;可以设置所有建筑物中底标高最低的一个为0,其他底标高就往上加;用建筑高度命令,把所有的要考虑的建筑平面图都执行一遍;所得到下面的图:B:窗户建模有顺序插窗、两点插窗、快速插窗建议用两点插窗,把建筑施工图附在总图下面,如此栋房子有7层,就在重复层数设置为7层,窗台标高为此建筑物的建筑底标高+900mm的窗台高;若下面有商铺,窗台高为此建筑物的建筑底标高+900mm+商铺的层高;把需要考虑日照的窗户都画出来,包括已建和新建;此图为范例,因此只画一部分窗户日照窗计算规则:AB计算基准面转角直角窗凸窗计算基准面凹阳台计算基准面半凸半凹阳台计算基准面半凸半凹阳台计算基准面凸阳台不同形式的窗户、阳台有不同的计算基准面,绘制建筑轮廓时就直接画直线段; C:窗分户号:为了生成带有住户号的日照窗报表,可以把同属一套住宅的多个日照窗定义其所属的住户号,如把五层在501户中的某几个日照窗给出分户号名为“501”等,不参与日照计算的窗不必插入和定义;D:建筑命名需要计算为遮挡物与日照窗的建筑都要命名,属于一个建筑物的日照窗以及建筑的附属构件屋顶、阳台都要选中一起命名;名称可以为汉字、字母和数字; E:建筑分组建筑分组,一般分为已建建筑和新建建筑两组,这样分以便后面断定日照时间不满足是否为新建建筑的影响;名称可以为汉字、字母和数字;F:坡地屋顶任意坡顶:由封闭的任意形状PLINE线生成指定坡度的坡形屋顶,可采用对象编辑单独修改每个边坡的坡度,不支持布尔运算开洞功能;人字坡顶:以闭合的PLINE为屋顶边界生成人字坡屋顶和单坡屋顶;两侧坡面的坡度可具有不同的坡角,可指定屋脊位置与标高,屋脊线可随意指定和调整,因此两侧坡面可具有不同的底标高,除了使用角度设置坡顶的坡角外,还可以通过限定坡顶高度的方式自动求算坡角,此时创建的屋面具有相同的底标高;线转面:根据由line、pline线构成的二维视图生成三维网格面Pface,并通过设为建筑命令定义为遮挡建筑;将由线构成的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网格面Pface模型;这时网格面还是压扁的模型,通过特性编辑,可以更改其顶点坐标,完成最终的三维形体模型;可以绘制特殊的屋顶模型,再移动到建筑物上即可;下图左是由二维线构成的屋顶的二维视图,图右是转换为面并设置顶点坐标后的三维屋顶模型:攒尖屋顶和加老虎窗命令,多种屋顶绘制方法完全满足绘图需要;3:日照分析;A:点面分析;阴影轮廓:本命令用于绘制出各遮挡物在给定平面上所产生的各个时刻的阴影轮廓线;只选新建建筑物,计算高度选择所以建筑中底标高最低点;选取地区、节气和起始时间后,点取“确定”,程序即自动计算并显示所选建筑物的阴影轮廓,勾选“计算多个时刻”复选框时,生成每一个时间间隔的阴影轮廓,同时在生成的每一时刻的阴影轮廓上标注该时刻的时间;图为长沙地区大寒日8点至16点的一组建筑的阴影轮廓线;多点分析:用于分析某一平面区域内的日照时数,分析的平面区域可以是任意的多边形区域;用户可以到“高级设置”中的“分析”里的“多点分析是否输出详细时间”中设置输出时间是详细到分钟,还是以N+或N小时来近似表示;命令提示选择遮挡物,已建新建的建筑物都要选,因为此时也要考虑已建对已建的影响,才能体现最真实的日照时间;计算高度一般设置为最底层窗台高5表示5~个小时5+表示~6个小时等照时线:在给定的建筑用地平面或建筑立面上绘制出日照时间满足和不满足给定时数的区域分界线,计算方法可选用微区法或拟合法,并提供平面和立面两个面的等照时线计算;本命令是用于划分少于和多于用户指定的日照时间区域的曲线,n小时的等照时线内部为少于n小时日照的区域,外部为大于或等于n小时日照的区域;即多点分析分界线;选取遮挡物后,屏幕弹出如图对话框,在其中选取地区、节气和起始时间后,输入计算高度,选择当前进行的计算是平面或者立面等照时线计算,选择日照计算方法是微区法还是拟合法,网格尺寸和标注间距,最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对话框后,程序显示计算过程,在选择微区法计算平面等照时线时提示如下:微区法计算平面等照时线比较复杂,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如果计算的建筑物较多而且轮廓复杂,则采用较小的时间步长甚至可能导致数个小时的计算时间;求等照时线的理论解是非常困难的,可选用微区法来计算等照时线,最后的等照时线呈现锯齿状,时间间隔即时间步长越小,锯齿就越细,即越逼近理论曲线;然而较小的时间步长不仅导致计算时间的急剧增加,而且计算结果也变得不稳定;建议采用5分钟、10分钟、20分钟分别作为细算、一般、粗算的标准时间步长,如果要反复推敲小区方案,那么采用粗算f方法计算速度非常快,很快就可以出结果;如图显示的就是1.2.5个小时的分界线;绿色线之外的都是计算日那天满足两个小时的区域;单点分析给定测试间隔时间后,选取测试日照时间的特定测试点及其高度值,计算详细日照情况;定点光线绘制出指定位置在各个给定时刻的光线,用来辅助分析是否有遮挡物阻断光线;光线圆锥对位置点进行日照分析,根据其遮挡建筑生成日照圆锥面及实际的阳光通道,光线圆锥线可通过对象查询功能显示其日照详细时刻、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日影棒图用不同高度的虚拟直竿产生阴影,分别按指定测算时刻模拟日照,获得一系列的放射线,表示落影的长度和方向,称为“日影棒图”;日照时刻点取给定时刻的光线,反推出这束光线照射的时刻,可以通过在计算点和主体建筑之间取两点在平面图上取点即可,用来求得主体建筑遮挡物阻断光线的时刻,相当于“定点光线”的逆命令;坡地日照用于分析山地城市坡地日照及建筑物表面的日照,生成坡地模型上的日照分析结果及建筑物表面日照分布情况的伪彩色图;线上日照根据有关规定对建筑轮廓线上的采样点进行日照时间计算,并显示各采样点的日照时间;可以对已有建筑轮廓线进行分析,也可在命令过程中动态绘制建筑轮廓线进行分析;勾选“恶化分析”复选框并设置最少日照时数即:报警时间,即可以采用线上日照的表示方式进行建筑群建设前后日照时数的变化程度分析;B:高级分析遮挡分析:分析每个建筑物作为客体时,其他哪些建筑对它产生了遮挡关系,给出分析表格,为以后对这些建筑物的日照分析划定了范围,本命令要求执行前对参与分析的建筑物进行命名和分组,否则没有任何分析意义;提示选择客体建筑和主体建筑,都要选择已建和新建的建筑遮挡物;计算高度选所有建筑物底标高最低的那点;结果如下:1栋就有24遮挡,若1不满足,就只需要修改24建筑;以此类推;窗报批表:根据有关规定对居室窗户进行日照分析计算,生成供规划主管部门审批的报表,本命令要求事先完成建筑命名、分组等定义及生成遮挡分析表;如果没有遮挡分析表,也可以通过分支命令生成已建建筑及拟建建筑的窗批表;根据提示,出来窗报批表:对于已建房子出的表格就有建设前和建设后的分别,如2楼窗分析表;对新建的房子表格就出总有效日照,如5楼窗分析表;这样就可以看出已建的不满足是以前就不满足,还是新建的房子遮挡导致不满足的,对以后的纠纷很有帮助;日照报告:用户选择建筑群分组情况后,自动进行分析并在word环境中生成规划主管部门要求的标准日照分析报告书;暂时只有一个统一的节能报告书,若有地方版本,就要自己手动填写报告了;可以先出软件自带的报告,就把所有的表格都以word的形式体现出来,然后复制粘贴到地方要求的日照报告里;客体范围:根据产生阴影的主体建筑物的位置,求出在指定时间段的阴影日照遮挡范围;客体范围计算规则用户可以根据项目所在城市的具体规定到“高级设置”中的“分析”里的“限定客体范围”中进行设置;主体范围:根据被阴影遮挡客体建筑物的位置,求出在指定日照时间段下可能对其产生遮挡的主体建筑的范围;主体范围计算规则用户可以根据项目所在城市的具体规定到“高级设置”中的“分析”里的“主体范围半径”中进行设置;窗日照表:根据有关规定对居室窗户进行日照分析计算,计算每个建筑窗的实际连续日照时间,产生规范要求的窗日照表格;不管是已建还是新建都只出一个总的日照时间,不能看出以前的不满足是已建还是新建的影响;布分析点:用于在建筑外轮廓按不同间距、层高、标高等参数布置日照分析点; 沿线报批:是对建筑轮廓上的分析点即布分析点的结果进行日照分析计算,生成供规划主管部门审批的报表,要求事先完成建筑命名、分组等定义及生成遮挡分析表;如果没有遮挡分析表,也可以通过分支命令生成某一建筑的沿线报批表;窗日照线:根据有关规定对居室窗户进行日照分析计算,绘制出指定窗在最大有效日照时段的光线通道;单窗分析:根据有关规定对单个日照窗进行详细的日照时间计算,并运用叠加分析方法对日照窗的遮挡主体进行高级遮挡时间分析,结果绘成表格;日照仿真:采用先进的三维渲染技术,在指定地点和特定节气下,真实模拟建筑场景中各建筑物在一天之中日照阴影投影范围,帮助设计师直观判断分析结果的正误,提供这样的可视化演示有助于规划设计的深化,有助于顺利通过审批;D:日照方案;优化计算:在满足给定窗户最少日照时间要求前提下,自动优化计算给定地块上最大建筑三维形体方案,用于指导方案设计;参数设置如下:1日照标准:采用“日照设置”定义的计算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实现优化计算与日照传统计算参数一致,是国内唯一能解决“累计日照”及“连续日照”要求下的最大容积率估算难题;2合理地调整网格大小,使网格数量适中,网格数越大,计算时间越长;最大计算规模也影响计算速度,一般取默认值100即可;设置日照窗最少时间;3根据实际需要启动限定容积率设置,可在优化过程中同时限制当前方案的最大容积率,在最大容积率达到情况下,程序根据日照窗可能获得更多日照时间进一步优化计算;提供了国内唯一能同时控制基地内最大建筑高度及最大容积率等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容积率优化算法;4高级选项:对窗户进行高级分组,设置组内的窗户满足不同的日照标准的要求及日照时间段的要求;设置后点取日照窗数量位置程序可返回图形环境查看该组内日照窗的具体位置;5启动自动保存每次优化结果选项,程序自动以DWG文件格式在当前目录下保存每次优化结果;6启动原先已不满足日照时间要求的日照窗不允许日照时间继续恶化选项;上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显示优化计算过程如下图所示,随着优化的进行,动态显示当前计算状态;先打开一张图,周边建筑物都要确定下来;按照提示设置参数,确定后就开始自动优化,可以保存每次优化的结果在此建筑物分为5m5m一小格,结果如下:绘切割器:用于在场地周边已建建筑轮廓的窗户或立面上绘制光线切割器,同时定义每个光线切割器所代表的阳光通道的日照参数;若新建建筑对已建建筑有影响,在不改变方案的情况下,只得降低新建建筑物的层数了;如图:9号窗的1.2.3层都没满足要求,层在新建建筑之前就不满足2小时的要求,只有45分钟的日照,规范规定,新建建筑之后也必须保持在45分钟,有日照的45分钟为8:00~8:45,先把图转为轴测图,运行绘切割器命令:点取9号第一层的窗户,平面图:这里的20,25,30是等高线,就是说,如果要满足9号窗第一层仍然保持建设前的45分钟有效日照,此处建筑的高度就不能超过21~22米;可以以此来优化设计方案;算容积率:采用“自定义对象”技术,快速方便计算当前设计或优化方案的容积率;光线切割:主要是实现切割器范围内的遮挡建筑部分进行切割,目前支持切割平板建筑或通过优化计算生成的体块;窗日照线:根据有关规定对居室窗户进行日照分析计算,绘制出指定窗在最大有效日照时段的光线通道;定点光线:绘制出指定位置在各个给定时刻的光线,用来辅助分析是否有遮挡物阻断光线;光线圆锥:对位置点进行日照分析,根据其遮挡建筑生成日照圆锥面及实际的阳光通道,光线圆锥线可通过对象查询功能显示其日照详细时刻、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动态日照:根据需要动态改变被测试建筑物或者遮挡主体建筑物的位置和方位,实时显示客体建筑物轮廓上采样点或窗位置的有效日照时数;从版本开始增加了窗位置日照的选择,可动态修改建筑高度或者拉伸轮廓形状,动态考察它们的变化对日照时数的影响;图面清理:擦除建筑物的阴影轮廓线和多点分析生成的网格点、以及其他命令在图上标注的日照时间等参数,不会误删除建筑物和日照窗对象;。
天正日照分析报告详解教程

天正日照分析详解天正日照分析流程一:天正日照简介:TSun为规划主管部门、建筑规划及房地产开发等部门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日照定量、定性分析工具。
开发过程研究了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日照计算规则,分析方法满足全国各地不同日照分析计算标准的要求。
通过日照分析标准设置功能全面解决不同建筑气候区域内日照分析问题,并针对各地不同要求提供满足规划主管部门审批的分析结果。
二:日照基本规定: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的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条规定)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②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平高的外墙位置。
2、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
居住空间是指卧室、起居室(厅)。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条规定)3、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标准降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条规定)4、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条规定)5、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同的日照标准。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第条规定)6、老年人居住用房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宜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第规定)7、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应能获得冬至日日照不少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条规定)8、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第条规定),其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表中规定)。
天正日照分析详解教程

天正日照分析详解天正日照TSUN7.5分析流程一:天正日照7.5简介:TSun为规划主管部门、建筑规划及房地产开发等部门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日照定量、定性分析工具。
开发过程研究了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日照计算规则,分析方法满足全国各地不同日照分析计算标准的要求。
通过日照分析标准设置功能全面解决不同建筑气候区域内日照分析问题,并针对各地不同要求提供满足规划主管部门审批的分析结果。
二:日照基本规定: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 5.0.2.1的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②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平0.9m高的外墙位置。
2、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
居住空间是指卧室、起居室(厅)。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5.1.1条规定)3、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标准降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4、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 5.0.2.1条规定)5、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同的日照标准。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第4.1.3条规定)6、老年人居住用房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宜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第3.2.6规定)7、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应能获得冬至日日照不少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5.1.3条规定)8、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第3.1.7条规定),其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表A.0.3中规定)。
天正日照分析详解教程

天正日照分析详解天正日照TSUN7.5分析流程一:天正日照7.5简介:TSun为规划主管部门、建筑规划及房地产开发等部门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日照定量、定性分析工具。
开发过程研究了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日照计算规则,分析方法满足全国各地不同日照分析计算标准的要求。
通过日照分析标准设置功能全面解决不同建筑气候区域内日照分析问题,并针对各地不同要求提供满足规划主管部门审批的分析结果。
二:日照基本规定: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5.0.2.1的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②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平0.9m高的外墙位置。
2、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
居住空间是指卧室、起居室(厅)。
(《住宅设计规X》(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5.1.1条规定)3、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标准降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4、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5、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同的日照标准。
(《宿舍建筑设计规X》(JGJ 36-2005)第4.1.3条规定)6、老年人居住用房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宜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第3.2.6规定)7、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应能获得冬至日日照不少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5.1.3条规定)8、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X》(JGJ 39-87)第3.1.7条规定),其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GB50180-93)(2002年版)附表A.0.3中规定)。
天正日照分析流程

TArch7.0 天正提供了一系列日照辅助工具来帮助规划师进行日照的分析验算,从而满足国家和地区当前的日照规范。
日照分析的量化指标是计算建筑窗户的日照时间,这是在确定建筑物规划平面后进行的,而建设项目的规划是动态可变的,经过日照分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可改善规划区域新建建筑和受影响的原有建筑的日照状况。
TArch7.0提供的一系列的日照分析命令是帮助规划师进行建筑规划的助手,符合地方日照规范的精确日照分析工具在“天正日照”专业软件提供。
* 日照分析的一般工作流程1.创建日照模型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新建或者导入日照模型:·利用多段线(PLINE)命令绘制封闭的建筑物外轮廓线,执行【建筑高度】命令赋予建筑物外轮廓线高度,生成建筑物模型,日照分析所用的建筑模型和建筑渲染使用的模型不同,前者不要求细节,但平面轮廓以及阳台、屋顶、遮阳板等构件要求比较准确。
·利用【导入建筑】命令,把在天正5以上版本生成的组合三维模型导入,并转化为日照模型,以便减少建立日照模型的时间。
其中的窗已经由建筑门窗自动转换为日照窗的模型,并按照日照窗要求加以编号。
在建筑模型上采用【顺序插窗】命令插入需计算日照的窗户。
2.获取分析结果·进行【多点分析】算出一个区域内各点的日照时间。
采用【等日照线】命令,绘制出指定日照时间长度区域的轮廓线。
多点分析的结果可以指导拟建的平面最佳位置。
也可以大致用于验算新规划设计的建筑物对原有建筑的日照影响,判断结果是否符合当前法规要求。
·执行【窗日照表】命令,获得指定建筑物窗户的窗日照数据,计算结果输出表格。
3.校核分析结果进行【单点分析】算出要关心的日照测试点的日照时间,或者执行TArch7.0 新提供的【日照仿真】命令进行实时分析,通过以上命令检验【窗日照表】命令的结果,不同的分析工具结果应当一致。
注意:日照分析使用的建筑规划总平面图目前仅能支持毫米单位,如果用户使用的是米单位总平面图,要放大1000生成毫米单位图,才能进行日照分析。
天正日照计算指导

天正日照TSUN7.5分析流程二:日照基本规定: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 5.0.2.1的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②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平0.9m高的外墙位置。
2、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
居住空间是指卧室、起居室(厅)。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5.1.1条规定)3、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标准降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4、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5、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同的日照标准。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第4.1.3条规定)6、老年人居住用房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宜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第3.2.6规定)7、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应能获得冬至日日照不少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5.1.3条规定)8、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第3.1.7条规定),其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表A.0.3中规定)。
中小学教学楼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低于2小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第2.3.6条规定)。
天正日照分析流程完美解密

天正日照分析流程完美解密2010-8-23 由天下由我侠整理上传天正日照TSUN7.5分析流程一:天正日照7.5简介:TSun规划主管部门为、建筑规划及房地产开发等部门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日照定量、定性分析工具。
开发过程研究了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日照计算规则,分析方法满足全国各地不同日照分析计算标准的要求。
通过日照分析标准设置功能全面解决不同建筑气候区域内日照分析问题,并针对各地不同要求提供满足规划主管部门审批的分析结果。
二:日照基本规定: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 5.0.2.1的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Ⅲ、Ⅶ气候Ⅳ气候区Ⅴ、Ⅵ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h)≥2 ≥3 ≥1 有效日照时间带(h)8~16 9~15 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注:①建筑气候区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1条规定。
②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平0.9m高的外墙位置。
2、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
居住空间是指卧室、起居室(厅)。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5.1.1条规定)3、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标准降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4、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5、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同的日照标准。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第4.1.3条规定)6、老年人居住用房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宜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第3.2.6规定)7、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应能获得冬至日日照不少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建筑日照分析计算的大致流程

一、日照建模前的分析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从测绘部门得到周围建筑的详细信息,包括地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高度等,其辐射范围根据周围建筑的高度和当地的日照间距系数而定(如北京地区日照间距为1.70,如周围有100米高层或拟建建筑高为100米,则辐射范围应〉= 170米)。
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建立模型,作为分析的对象。
最后,利用软件“群体建筑分析”功能进行分析,得出是周围建筑对待分析地块或建筑产生影响还是待分析的建筑对周围建筑产生影响。
建模前的分析是日照标准计算前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这一步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以下两个方面:1)周围哪些因素对待分析地块或建筑可能产生影响;2)待分析的建筑会对周围哪些因素产生影响。
可见,这是统筹性的关键的一步,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的过程,对设计人员和规划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要: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方案调整,辅助规划和建筑设计;规划管理部门则根据这些信息对城市空间和格局统筹把握,做到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辅助规划管理。
二、日照分析建模在此建模的工程中,我们根据计算的需要,将模型分为三类:1.遮挡建筑;2.被遮挡建筑;3.既是遮挡建筑又是被遮挡建筑。
由于类型的不同,建模的要求也不相同。
1、遮挡建筑建模由于日照计算的需要,遮挡建筑的模型要求与实际完全符合。
依照建模流程建出模型(具体操作流程参见建模流程)。
重点是可能产生阴影的所以建筑物组成部分,如:女儿墙、檐口、坡屋顶、转角阳台等等。
具体操作步骤:1)主体建模2)主体分层3)阳台建模4)屋顶建模(包括檐口建模、女儿墙建模、坡屋顶建模)5)建筑物命名2、被遮挡建筑物建模根据计算的需要,被遮挡建筑只需要建立建筑外型及窗体,并进行窗体分户处理。
此处可以省略一些建模步骤,如:屋顶建模,阳台建模等等。
具体操作步骤:1)主体建模2)主体分层3)窗体建模4)窗体分户5)建筑物命名3、既是遮挡建筑又是被遮挡建筑此类建筑的特性就决定了建模的完整性,在整个建模操作过程中,所有的步骤都会在此类模型中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05 选择分析方法
2 点、线、面--沿线分析
做好初步规划方案,可能通过沿线分析,了解日照情况,使用建筑沿线分析时,可根据建筑信息自动 提取受影面高度,快速对建筑轮廓线进行日照时间验算 苏州规定(2018) 3.4.2.6 当一个居住空间的主朝向有多个基准线时,只有所有基准线都满足日照标准,此居住空间才被认 为日照满足要求。
12
02 确认日照标准
3
分析设置
01 满窗设置 一般是采用以左右端同时照到为满窗 苏州规定(2018) 3.2.5.1 日照光线同时照射到计算基准线外侧左右两个下角点 时,其日照算作有效照射。 3.4.2.5 日照基准线计算宽度不应小于1.20米。当住宅建筑的 基准线计算宽度大于等于1.2米且小于等于1.8米时,按实际宽 度为计算范围,当其基准线计算宽度大于1.8米时,选取有利 于日照结果的1.8米为计算范围;幼儿园、托儿所建筑的最大 计算基准线宽度应不小于2.4米,选取有利于日照结果的2.4米 为计算范围。
8
02 确认日照标准
2
基础设置
02 基准年 一般设定为2001年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5.0.1(1) 日照基准年应选取公元2001年 江苏省规(2011) 日照基准年应选取公元2011年 苏州规定(2018) 3.5.4 日照基准年:公元2001年
9
02 确认日照标准
2
基础设置
03 时间设置
18
02 确认日照标准
3
分析设置
07 安全值 在原有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减去此设置值,作为一个安全量 苏州规定(2018) 3.5.6 日照影响分析的时间安全阈值为5分钟
19
02 确认日照标准
4
结果设置
20
02 确认日照标准
5
报告样式
21
03 建立日照模型
03 建立日照模型
1
自然地形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4.0.2 4 构成遮挡的地形、建筑附属物应建模
大寒08:00-16:00 或 冬至09:00-15:00 分析时使用真太阳时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表4.0.9 日照标准日及有效时间带
建筑气候区划
Ⅰ、Ⅱ、Ⅲ、 Ⅶ气候
城区常住人口(万人) ≥50 <50
日照标准日
大寒日
Ⅳ气候区
Ⅴ、Ⅵ 气候区
≥50 <50
无限定
冬至日
有效日照时间带(h) (当地真太阳时)
划局单位有哈尔滨、长春、沈阳、石家庄、济南、太原、西安、杭州、武汉、成都、郑州、乌鲁木齐 等十余家。
5
02 确认日照标准
02 确认日照标准
1
主要参照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2018》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GBT 50947-2014》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苏州市实施细则之二“日照分析规则”(2018年版)》
众智日照分析软件V13.0
—权威、专业、科学的日照分析软件
目建立日照模型 4 确定分析范围 5 选择分析方法
6 分析计算操作 7 生成分析报告
01 选择计算软件
01 选择计算软件
1
规范要求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GBT 50947-2014》 1.0.4 用于建筑日照计算的软件必须经过软件产品质量检测单位的测试,并应通过国家级检测机构的 检测。
4
建筑屋顶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4.0.3 在建模时可进行综合或简化,当屋顶、外墙、构筑物及建筑附属物形体较为复杂时,可为简单
的几何包络体。 苏州规定(2018) 5.4 遮挡建筑的阳台、檐口、女儿墙、屋顶构架等造成遮挡的部分均应建模
28
04 确定分析范围
04 确定分析范围
1
主客体分析
优化简化 在实际日照遮挡范围内确定一个合理的计算范围,但是必须与居民对环境质量的接受程度相符合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3.2.1 日照分析计算的常用方法有窗户分析、沿线分析、 多点分析、单点分析等。
3.2.2 南外廊式中小学教学楼、宿舍、病房楼等采用 沿线分析,必要时辅用单点分析,除上述以外的有日照 要求的建筑应采用沿线分析和窗户分析方法; 场地采用多点区域分析。
35
05 选择分析方法
2 点、线、面--单点分析
动态显示功能,可快速了解小区日照情况,也可用于补充对自遮挡区域这种特殊情况的说明
4
01 选择计算软件
1
规范要求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GBT 50947-2014》 1.0.4 用于建筑日照计算的软件必须经过软件产品质量检测单位的测试,并应通过国家级检测机构的 检测。
2
地方认可
使用当地规划局认可的“建筑日照计算软件” 众智日照分析软件已发展规划局、设计院等用户数千家,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其中省级规
30
04 确定分析范围
1
主客体分析
高层建筑,根据设置的计算规则,确定合理的分析范围。
31
04 确定分析范围
2
阴影分析
非高层建筑,根据实际遮挡情况,确定分析范围。
逐时阴影
轮廓阴影
32
04 确定分析范围
3
叠加影响
相邻地块权益
拟建用地相邻地块为空地或近期将改造的用地,应根据用地性质确定其日照标准之后进行日照分析 苏州规定(2018)
模拟方案,并作为遮挡建筑对拟建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6.4 拟建日照分析对象的东、西两侧为规划高层地块时,应对规划地块按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做模拟
方案,作为遮挡建筑对拟建建筑进行日照分析;规划高层地块为日照分析对象时,应对其模拟方案进
行外轮廓沿线分析。
33
05 选择分析方法
05 选择分析方法
1
分析方法
13
02 确认日照标准
3
分析设置
02 图面表示 时间统计的两种方式 累计统计方式,最为有利 连续统计方式,能够很好地保证日照的质量。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5.0.5 日照计算应采用真太阳时,时间段可以累积计算
14
02 确认日照标准
3
分析设置
03 最小连续时间 按累计日照时间计算,若连续日照时间段小于设置值(如 0.5h,1h)时,不计入有效时间内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5.0.5 日照计算应采用真太阳时,时间段可以累积计算,可 计入的最小连续日照时间不应小于5.0min 苏州规定(2018) 2.6 每个有效时间段不应低于30分钟。
3.0.2 日照计算应根据实际遮挡情况及相关利害人的要求确定日照计算范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主要遮挡建筑的实际遮挡范围,应综合各种因素,确定被遮挡建筑(场地)的计算范围; 2 应考虑周边其他建筑对被遮挡建筑(场地)的叠加影响,合理确定遮挡建筑的计算范围。。
苏州规定(2018)
3.1.1 被遮挡建筑的计算范围:当拟建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米时,拟建建筑以北,150 米扇形阴影范围内的现状、在建或规划的建筑;当拟建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大于100米时,拟建建筑 以北,240米扇形阴影范围内的现状、在建或规划的建筑。
16
02 确认日照标准
3
分析设置
05 累计控制时间 以累计方式统计时,至少有一段连续日照时间大于设定值 (1h),才统计为有效时间。 烟台地方规范 采用累计方式,其中必须有一段连续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
17
02 确认日照标准
3
分析设置
06 最小入射角 指太阳入射光线在水平投影上与建筑外墙面之间的夹角。 入射角度小于设置值,则不计入有效时间内。 苏州规定(2018) 3.5.5 太阳入射角(扫掠角)≥15°
41
05 选择分析方法
4
方案调整
可调整建筑位置、高度、角度来满足日照要求
42
05 选择分析方法
4
方案调整
可在调整建筑位置、高度、角度的同时,动态观察日照变化情况
在有地形 影响的项 目中,分 析结果生 成在坡地 上。
39
05 选择分析方法
3 建设前后日照情况的变化
对拟建建筑未建前规划用地周边现状建筑的日照情况做分析,再与拟建建筑建成后的日照情况做分析 对比,以明确项目建设前后日照情况的变化
40
05 选择分析方法
4
方案调整
通过圆锥面功能,了解遮挡情况,为方案调整提供方向
24
03 建立日照模型
2
建筑主体
建筑剖面图
建筑平面定义图
定义好的建筑 主体立面效果
25
03 建立日照模型
3
建筑构件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4.0.2 3 遮挡建筑的阳台、檐口、女儿墙、屋顶等造成遮挡的部分均应建模,被遮挡建筑的上述部分 如需分析自身遮挡或对其他建筑造成遮挡,也应建模; 4.0.2 5 进行窗户分析时,应对被遮挡建筑外墙面上的窗进行定位;
7
02 确认日照标准
2
基础设置
01 地理位置 一般取当地政府公布的城市经纬度来进行计算。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5.0.3 日照计算宜选取当地政府公布的城市经纬度,当建筑 实际位置与城市纬度差超过15´(或南北距离超过25km), 或者与城市经度差超过15´(或东西距离超过20km)时,宜 另确定经纬度的取值。 苏州规定(2018) 3.5.1 经纬度设置:吴中区(不含东山镇)、相城区、姑苏区 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1°19′,东经120°37′。太湖度假区、东山 镇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1°10′,东经120°24′。
苏州规定(2018) 5.4 遮挡建筑的阳台、檐口、女儿墙、屋顶构架等造成遮挡的部分均应建模;百叶部分、玻璃部分均 应视为有遮挡部分。 5.5 建筑南阳台的顶板、栏杆、遮阳板等不需要建模,其对窗户的自身日照遮挡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