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ST股的不利因素分析 (1)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ST股的不利因素分析 (1)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ST股的不利因素分析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ST股的不利因素分析

Title:Analysison the adverse factors of the ST stocks

under the Listed Corporation Delisting System

学院金融学院

年级专业 2009保险

学生姓名郭见鹄

学号 0

指导教师茆训诚

完成日期 2012 年 5月

摘要

我国无论从《公司法》,还是沪深交易所的交易规则中,对上市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都有相应的规定。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证券交易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融资规模、渠道日益广泛,却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退市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明确,是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发展的标志。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中的ST股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在财务水平、经营者素质、管理模式、市场公信程度、投资偏好等方面存在问题。

对比上述问题,列举了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后对ST股产生的不利因素。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明确,在短期内会对ST股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进而打击其重组经营的维持模式。另外,证券市场公众对ST 股的市场信心和投机观念也会随之发生本质的改变。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在指标体系全面性、ST股公司治理、保护散户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对我国ST股在新退市制度背景下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ST股;退市制度

Abstract

From either theCompany Lawor thetrading rules of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 there are corresponding provisionson whether listedcorporations should face delisting. Since the early 1990s when thesecurities market was established in China ,the amount of the listed corporations has increased ceaselessly, and financing channelshave become more extensive.However,there has not been a real sense of delisting alistedcorporation.It is a maturity markon the developmentof China securities marketthat the delisting system becomes clear.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listedST stocks. An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found in financial level, quality of managers, management mode, market credibility degree and investment preference of the ST

stocks. Andsome adverse factors of STstocks are show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orporation delist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re made on thecorporation delisting system. They maycertainly helpthe development of ST stock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delisting system.

Key words:ST stocks;Delisting System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绪论 (4)

1.1研究的背景 (4)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1.3研究的基本框架 (5)

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5)

2.1相关概念和理论回顾 (5)

2.2文献综述 (6)

3、上市公司中ST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7)

3.1 上市公司中ST股的现状 (7)

3.2 上市公司中ST股存在的问题 (7)

3.2.3投机需求上升 (8)

4、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ST股的不利因素分析 (9)

4.1 暴露ST股的内在隐患 (9)

4.2 市场信心降低 (9)

4.3中小投资者影响较大 (9)

5、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几点建议 (10)

5.1 退市指标体系应当更全面 (10)

5.2 重视ST股的内部治理 (10)

5.3 保护散户利益 (11)

6、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我国无论从《公司法》,还是沪深交易所的交易规则中,对上市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都有相应的规定。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证券交易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融资规模、渠道日益广泛,却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退市的上市公司。对于财务状况濒临退市的企业,往往会采用多重资产重组的形式来处理,即冠以“ST”或“*ST”。2012年5月21日,沪深交易所终于对上市公司退市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净资产连续为负,营业收入连续低于一千万元的;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的;连续3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1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明确,是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发展的标志。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完善对ST股不利的具体因素。并在其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前,“市场中众多投资者以为亏损上市公司可以不断延续交易,进而导致亏损上市公司有效重组的可能性被无限扩大。最终促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绩差股的股价定位与公司本身

1引自《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

的实际业绩出现较大偏差,人为地扩大了证券市场部分股群的泡沫成分。”2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在短期内会对ST股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进而打击其重组经营的维持模式。另外,证券市场公众对ST股的市场信心和投机观念也会随之发生本质的改变。

1.3研究的基本框架

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着重从财务水平、经营者素质、管理模式、市场公信程度、投资偏好等方面,对ST股的不利因素加以研究。文章主要包括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上市公司中ST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适当列举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后对ST股产生的不利因素,在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得出结论。

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和理论回顾

股票交易特别处理分为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ST)和其他特别处理(ST),且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证券交易所对其股票交易实行ST处理3:

(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为负。(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3)上市公司因2年连续亏损而实行退市风险警示,以后亏损情形消除,于是按规定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获准,但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主营业务未正常运营,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4)由于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导致公司主要经营设施被损毁,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

2牛巨辉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D]. 沈阳工业大学,2003.3.

3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交易》[M].中国财经,2011.6

3个月以内不能恢复正常。(5)公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6)公司董事会无法正常召开会议并形成董事会决议。(7)中国证监会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要求证券交易所对公司的股票交易实行特别提示。(8)中国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认定为状况异常的其他情形。

2.2文献综述

国内的许多学者对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以及ST股的实证分析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探讨。

牛巨辉(2003)4以往退出机制的不明确使市场中众多投资者以为亏损上市公司可以不断延续交易,进而导致亏损上市公司有效重组的可能性被无限扩大。在前期上市资源稀缺的背景下,这种状况又导致投资者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投资偏好:这种偏好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在投机炒作成风的状况下,这种偏好就变成了简单的“亏损=重组=高增长”,这一点最终促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绩差股的股价定位与公司本身的实际业绩出现较大偏差,人为地扩大了证券市场部分股群的泡沫成分。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虽然在短期内会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但是建立真正的退出机制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在市场化上更为成熟。

陈孝光,王为宁(2007)5虽然ST股票的投资者不能从上市公司分得股利,但是,可以利用广阔的市场题材想象空间,获得价差,从而实现其投资收益的目的。其广阔的市场题材想象空间如资产重组、借壳上市、大股东变更等。被特殊处理的股票被股民们给予“特殊的优待”和充分的想象,其中70%的投资者投资过ST股票佐证了这一点。作为股票整体中一部分的ST股票,其与大盘呈现不完全的线性正相关,正相关性说明了ST股票承担着大盘的市场风险,即系统风险;不完全性说明了ST股票除了承担着无法规避的系统风险外,还有着ST股票的特有风险。

4牛巨辉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D]. 沈阳工业大学,2003.3.

5陈孝光,王为宁上海证券市场ST股票异象的实证研究[E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7

李腾飞(2011)6终止上市的公司的资产、负债、经营、产品、盈亏等并不因退市而产生改变。这对于保证证券市场高效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上司公司在退市时,主要损害的是中小投资者权益,对于上市公司及大股东的现实利益基本没有影响。通过二级市场上市和增发新股、配股,大股东获得了足够的资金,种种关联交易也使大股东获取丰厚的利润。实际上,因退市而真正受到损害的是众多中小投资者。

3、上市公司中ST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 上市公司中ST股的现状

ST即(Special treatment),沪、深交易所对存在异常财务状况的上市公司进行特别处理,实行每日涨跌幅不超过5%的限制,该制度最早出现于1998年4月。

在退市制度完善以前,ST制度是一种强制管制制度,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1.对于上市公司,按其财务经营情况,警告其再这样运作下去就有摘牌的可能,是有效的风险划分手段。

2.对于投资者,被如实告知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恶化,符合证券交易基本原则中的公开性即市场信息透明化的要求。

截至2012年3月,上市主板共有151家ST公司,其中118家公司处于正常交易状态,这118家公司的A股市值合计为3038.95亿元。相对沪、深交易所近两千家上市公司来看,ST股的数量仅占7-8%左右,比例并不高,但是其涉及的资产规模是相当大的。

3.2 上市公司中ST股存在的问题

“ST股票除了承担着无法规避的系统风险外,还有着ST股票的特有风险。”

6李腾飞上市公司退市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J],《法制与经济》,2011,11

7ST股之所以相对于一般上市公司的风险较高,其重组前的财务状况是一个最直接的原因。

对于ST股的年报评价一般分为首亏、续亏、扭亏等。因此,被勒令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主要原因是其经营业绩不佳、重大投资失误等而导致的大规模亏损,使其盈利运营能力大大降低,不实行强制手段无法摆脱股价的连续下跌,故财务风险极高。

理论上,亏损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后,其经营治理结构应该有很大的改观,但事实并非如此。

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及大股东的现实利益基本没有影响。通过二级市场上市和增发新股、配股,大股东获得了足够的资金,种种关联交易也使大股东获取丰厚的利润。”8。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高管、股东更倾向于在刚刚摆脱亏损时,往往会选择以微利的形式维持低迷的公司业绩,或者重新转移优良资产的账目。因此,ST股的公司内部治理混乱也屡见不鲜。

3.2.3 投机需求上升

“亏损上市公司有效重组的可能性被无限扩大。就变成了简单的‘亏损=重组=高增长’,这一点最终促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绩差股的股价定位与公司本身的实际业绩出现较大偏差。”9

以2011年为例,*ST盛润从8月10日复牌以后,以9.52元的复牌价格,涨至年内最高价21.85元。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同年10月11日,ST华源恢复上市交易,开盘价9.05元/股。而受累于整个房地产市场调控环境至12月22日,公司股价一路走低,以3.74元/股收盘。

因此,对于ST股的看多偏好只能归结为一种投机行为,并不是所有ST股在资产重组后都有强有力的业绩反弹,然而投资者对ST股的非理性预期却是ST 股普遍存在的问题。

7陈孝光,王为宁上海证券市场ST股票异象的实证研究[E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7 8李腾飞上市公司退市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J],《法制与经济》,2011,11

9牛巨辉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D]. 沈阳工业大学,2003.3.

4、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ST股的不利因素分析

4.1 暴露ST股的内在隐患

在沪深两市家2390家上市公司中,共有7家上市公司最近四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已经触及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处理的条件。另据依据2011年公司年报,共8家公司对外担保余额合计超1亿元且占净资产的比例接近100%。截止2011年5月15日,在A股上市公司中,2010与2011年的公司净资产都为负的仍交易的公司有19家。10

前文指出的ST股存在的问题,在一个没有真正量化或者标准化的退市机制下,企业高管、股东仍可以采用微利的形式维持低迷的公司业绩。然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改善,在短期内会对ST股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进而打击其重组经营的维持模式。因为最濒临退市条件的正是ST股,尽管其已经进行了资产重组的刺激性企业手段。

4.2 市场信心降低

证券市场公众对ST股的市场信心和投机观念也会随之发生本质的改变。

前文所说,投资者“亏损=重组=高增长”11的心理预期模型,将会变成“亏损=重组=再亏损=退市”新的投资预期模型。而证券市场的价格,正是一个多空双方预期博弈的结果。市场信心的流失,直接表现为看空的力量增强,ST股要强势反弹便失去了证券理论支撑的依据。

4.3中小投资者影响较大

上市公司退市不等同于破产,因为上市公司的资产有流通盘和非流通盘之分。一旦上市公司宣布退市,流通盘资产将被转入集合竞价、限制交易的市场,10引自《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

11牛巨辉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D]. 沈阳工业大学,2003.3.

而非流通盘的资产仍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中国证券市场控股股东绝大部分持有的是非流通股”12,因此,只有公司宣告破产时,原始股东的利益才受损。

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散户即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资金,将面临两个处理选择:一是资金长期被冻结,等待退市公司重新上市;二是,根据流通盘的控股比例,中小投资者将得不到清偿。因此,退市带来经济损失最大的仍是中小投资者。

5、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几点建议

5.1 退市指标体系应当更全面

“净资产连续为负,营业收入连续低于一千万元的;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的;连续3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13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形,便不具备上市条件,理论上很合理。

但是,实际上各指标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如一些企业营业收入由于其资产规模较小不足一千万,但其费用、成本、应付债务也不高,造成收支基本平衡。这样的企业虽然业绩低迷,但少数ST股就是因为有现金的短期流入,可以让所属股东的资产迅速增长,进而可以降低负债率,提高股东权益使得股价大幅反弹。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深化后,先将上述企业判定为“退市”,则大型金融机构、出资方很难再对其抱有投资意愿,这些ST股的扭亏为盈反而更加艰难了。

5.2 重视ST股的内部治理

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不仅要建立一个硬性的、量化或者标准化的财务指标体系,对ST股的潜在风险作出评价和退市警告,还需要重视ST股的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以及经营者素质的监督。

12李腾飞上市公司退市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J],《法制与经济》,2011,11

13引自《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

对于国有ST股的企业管理者,经营不善、管理混乱使得公司面临退市警告,却仍担任高管的或者变相同职称调换岗位的,应当进行一定的行政处分;对于私营企业的高管,已经进行资产重组后企业依旧亏损或者盈利低迷的,应当按照《公司法》、《证券法》有关规定,对高管或者大股东名下关联非上市公司或者账户实施定期检查,防止其将上市公司的优良资产、账目转移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5.3 保护散户利益

散户选择ST股进行投机行为确实不值得提倡,但退市公司还是应当主动办理流通盘的代办转让,帮助散户投资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挽回因ST股的退市所遭受的损失。“退市公司代办转让加快,能有效地化解由于上市公司退市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合理的引导投资者向理性投资思维转变,这反映出管理层对证券市场积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态度。”14

只有投资者的权益得到一定的保障或者弥补的情况下,市场公众的信心才不会对ST股因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深化而大量流失,从而减少看空的力量,抑制ST股整体进一步恶化而提供理论依据的支撑,甚至为ST股将不利因素转为复苏创造一定的可能性。

6、结论

首先,本文对上市公司中的ST股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在财务水平、经营者素质、管理模式、市场公信程度、投资偏好等方面存在问题。

其次,对比上述问题,列举了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后对ST股产生的不利因素。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明确,是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发展的标志。然而,在短期内会对ST股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进而打击其重组经营的维持模式。另外,证券市场公众对ST股的市场信心和投机观念也会随之发生本质的改变。

14牛巨辉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D]. 沈阳工业大学,2003.3.

最后,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在指标体系全面性、ST股公司治理、保护散户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对我国ST股在新退市制度背景下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腾飞上市公司退市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J],《法制与经济》,2011,11

2、陈孝光,王为宁上海证券市场ST股票异象的实证研究[E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7

3、牛巨辉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D]. 沈阳工业大学,2003.3.

4、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交易》[M].中国财经,2011.6

5、《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2012.5

6、市场研究中心数据,《证券日报》,2012.5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

上交所发布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方案 关于发布《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的通知 各市场参与人: 2012年4月29日,本所对外发布了《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5月20日征求意见截止后,本所吸收了社会各界反馈的合理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制定了《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详见附件),现予发布。 特此通知。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 《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 为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建立顺畅的退市机制,促进本所蓝筹股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本所制定了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 本次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在总结已有的上市公司退市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案设计坚持积极稳妥、统筹兼顾的原则,以建立明晰、合理、有效的退市机制为方向,重点从两个方面对现行退市制度进行了调整:一是为提高退市制度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增加相关暂停上市、终止上市指标,细化相关标准,严格恢复上市要求,完善退市程序;二是为进一步保护投资者权益,提出风险警示板、退市公司股份转让服务、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等退市配套机制的安排。 一、增加退市指标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了多项退市指标,可分为财务指标、市场交易指标、合规指标、主体资格存续指标等4类。总体而言,现有指标存在类型比较单一、标准不够清晰等不足。从实践看,对于退市指标的完善,在适度增加退市指标的同时,应着眼于提高退市指标的可操作性,减少退市指标的规避空间。 (一)增加净资产指标 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数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为负数的,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数的,其股票应暂停上市。

股票基本面分析上市公司篇

1如何判断出股票的成长性? 成长性比率分析是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成长性比率是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重要比率之一,它一般反映公司的扩展经营能力,同偿债能力比率有密切联系,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用来测量公司扩展经营能力。因为安全乃是收益性、成长性的基础。公司只有制定一系列合理的偿债能力比率指标,财务结构才能走向健全,才有可能扩展公司的生产经营。这里只是从利润保留率和再投资率等比率来说明成长性比率。 利润留存率是指公司税后盈利减去应发现金股利的差额和税后盈利的比率。它表明公司的税后利润有多少用于发放股利,多少用于保留盈余和扩展经营。利润留存率越高,表明公司越重视发展的后劲,不致因分红过多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利润留存率太低,或者表明公司生产经营不顺利,不得不动用更多的利润去弥补损失,或者是分红太多,发展潜力有限。其计算公式是: 利润留存率=(税后利润-应发股利)/税后利润×100% 再投资率又称内部成长性比率,它表明公司用其盈余所得再投资,以支持本公司成长的能力。再投资率越高,公司扩大经营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其计算公式是: 再投资率=资本报酬率×股东盈利率=税后利润/股东权益×(股东盈利-股东支付率)/股东盈利 2用股东人数变化分析主力持仓 上市公司股东人数的变化与其二级市场走势存在着一定相关性,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价走势往往具有独立个性,并常常逆大势而动,这是短线高手抛开大盘选个股的首选品种。股东人数越多,表明筹码越分散,股价走势往往较疲软不具有独立性,跟着随大盘随波逐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股东人数变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大盘与个股的动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股东人数分析数据来源的滞后性。股东人数的数据,目前绝大多数股民只能从年报、中报、季报中获取。年报的数据往往滞后3-4个月,中报也要滞后1-2个月。即使拥有数据也要注意数据的时效性,4个月的时间已足够主力庄家完成筹码运作的某个特定阶段。必须注意这段时间内的盘面变化,特别是量能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判断数据的有效价值。一般来说,如股价波动不大,量能没有剧增过,个股的数据较为有效,因为这表明大资金没有大规模进出。 2、股东人数分析的变动性。股东人数的数据还会受到股本变动的影响,配股、增发都会影响到股东人数的变化。送股虽不会影响股东人数,但是会影响到个人持股数,这种情况在分析数据时必须充分考虑。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此讲将从如下方面介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应关注的几个制度: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的关系、信息披露规范体系、股票上市规则的制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制度。  一、上市公司与证券交易所 (一)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础 1、上市公司发行的证券是交易的基础品种:股票、债券是基础品种,而可转换债券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认股权证等衍生产品都是建立在基础品种之上的。没有上市公司发行的基础证券,证券市场就无法存在。  2、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经济的最终载体:证券市场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说是一个“虚拟”市场,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是证券市场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来实现其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如果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不是用于生产经营,而是回过头来投入到证券市场中去炒作股票,就很难体现证券市场的目的,并导致证券市场的效率低下,甚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3、上市公司直接面对市场各类参与者:上市公司作为基础证券的发行人,直接面对各种参与者,包括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服务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以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4、上市公司是各种利益和矛盾的焦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

展程度处于“新兴加转轨1”的阶段,其职能一直在不断变化,市场普遍认为证券市场从最初的试点,到实现国有企业的改革、到现在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2,无疑都落在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的最终载体上,上市公司也自然成为了各种利益矛盾的焦点,近年来各种案例也证实了这一点。 (二)证券交易所是证券市场的组织者  1、提供证券集中竞价交易的场所:证券法第95条规定证券交易所是提供证券集中竞价交易场所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国际上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分为公司制和会员制,发达市场的证券交易所多为公司制,纽约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等均在本地和其他市场上市,而我国现阶段证券交易所还是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主要有如下三种:  (1)组织证券交易。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运行部负责组织证券交易、会员部负责监督会员(即证券公司)。  (2)监控证券交易。证券法第110条第1款规定:证券交易所对在交易所进行的证券交易实行实时监控,并按照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对异常的交易情况提出报告。证券交易所的监察部负责监控证券交易,沪深二个交易所均对交易异常波动的股票实施过紧急停牌处理。  (3)督促上市公司及时、准确披露信息。证券法第110条第2款规定:证券交易所应当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进行监督,督 1详见中国证监会尚福林主席在2003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月27日,上海证 券报,或查阅如下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f4955415.html,/ssnews/2003-1-27/touban/t20030127_370378.htm 2上海证券交易所不对这种观点发表任何意见。

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

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 为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建立顺畅的退市机制,促进本所蓝筹股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本所制定了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 本次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在总结已有的上市公司退市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案设计坚持积极稳妥、统筹兼顾的原则,以建立明晰、合理、有效的退市机制为方向,重点从两个方面对现行退市制度进行了调整:一是为提高退市制度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增加相关暂停上市、终止上市指标,细化相关标准,严格恢复上市要求,完善退市程序;二是为进一步保护投资者权益,提出风险警示板、退市公司股份转让服务、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等退市配套机制的安排。 一、增加退市指标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了多项退市指标,可分为财务指标、市场交易指标、合规指标、主体资格存续指标等4类。总体而言,现有指标存在类型比较单一、标准不够清晰等不足。从实践看,对于退市指标的完善,在适度增加退市指标的同时,应着眼于提高退市指标的可操作性,减少退市指标的规避空间。 (一)增加净资产指标 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数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为负数的,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数的,其股票应暂停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数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二)增加营业收入指标 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低于1000万元的,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其股票应暂停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三)增加审计意见类型指标 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其股票应暂停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保留意见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四)增加市场交易指标 在本所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本所交易系统实现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在本所仅发行B股的上市公司,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本所交易系统实现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100万股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史上最全的上市公司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制度汇编

史上最全的上市公司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制度汇编 第一部分公司组织架构 公司岗位流程图

员工基本职责 遵章守纪,对公司负责。熟悉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所处岗位需要的技能及工作流程。协调好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做到“上通下达”,相互补位。负责组织、拟定、报审本部门中短期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并负责实施、指导、协调、监督、考核。按时参加公司例会,组织召开好部门会议。在确保各项本职工作完成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学习,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标准和职业技能水平,不断开拓与创新,每年向公司提出不得少于三项的合理化改革型议案,包括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公司高层岗位职责 董事长岗位职责 1.负责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并主持股东会议,向股东做年度工作汇报及下年度工作计划。 2.召集召开董事会会议,负责研究公司重大经营方针、战略目标的制定、组织对公司章程的修 订与监督实施。 3.负责核定公司机构设置、公司各管理中心主任的人事安排,全面监督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情 况。 4.行使公司章程规定的法定代表人的职权,对股东及董事会负责。 5.按照《公司章程》中赋予的责任、权限履行董事长工作职责。 监事长岗位职责 1.负责监督董事、经理等管理人员对公司章程及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对公司重要岗位人 员的任用程序有监督权。 2.负责检查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对经营生产合同、会计账薄、凭证、营销台账等资料有查阅 监督权。 3.负责核对董事会拟提交股东大会的会计报告、营业报告和利润分配等财务资料,有权以公司 名义委托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师复审。 4.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可建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要求董事会成员或公司经理报告公司经营情 况。 5.按照《公司章程》中赋予的责任、权限履行监事长的监督职责。 总经理岗位职责 1.全面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运行管理工作,向董事会负责。 2.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对项目取舍、投资、资金拆借及募集、中短期目标任务的实施、整合 公司管理机构,主要岗位人员的(提议)任免,经营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对外重大事项等有经营决策权,并对其负责。 3.组织并领导经营班子认真讨论,集思广益,确保公司年度计划任务顺利完成。对经营管理过 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提交董事会讨论,形成新的决议并尽快落实。 4.列席董事会和股东大会。 5.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6.按照《公司章程》中赋予的责任、权限履行总经理的工作职责。 副总经理的岗位职责 1.在董事会和总经办的领导下,在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授权下,开展以下工作。

2020年退市上市公司大盘点(上)

2020年退市上市公司大盘点(上) 2020年还没有过去一半,就有13家上市公司退市了。这13家公司绝大部分是面值退,少数是违法退。上市公司退市是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新陈代谢的基础运行机制,也是市场出清风险的必要安排。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深化退市制度改革,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已经形成了退市整理期、重新上市等一系列的常态化退市制度安排和实践操作。2020年是新《证券法》实行的第一年,随着注册制的逐步推进,资本市场退市公司数量和退市效率也将得到明显改变,退市公司数量将持续增加,壳公司价值将不断降低,我国证券市场也将逐渐向成熟市场靠拢。 1.龙力生物 5月22日晚间,深交所一纸公告,宣布龙力生物股票终止上市。龙力生物成立于2001年6月,后于2011年7月28日正式挂牌上市,注册地为山东德州。该公司是以玉米芯、玉米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功能糖、淀粉及淀粉糖等产品。根据公告,龙力生物因2017年、2018年、2019连续三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且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触及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具体的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公司亏损额分别达到34.86亿元、28.08亿元和8.12亿元,3年合计亏损额达到71亿元。在亏得底儿掉的同时,该公司还伴随有债务违约与财务造假等不良情形。 2. 金亚科技 6月17日晚,金亚科技发布公告称,深交所最终作出维持对金亚科技股票终止上市决定,该决定为终局决定。公告显示,金亚科技因2016年至2018年连续3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公司股票自2019年5月13日起暂停上市。在2020年4月28日金亚科技披露的2019 年年报中,公司2019年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为负

解读《关于改进和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

解读《关于改进和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

解读《关于改进和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深交所在总结以往退市制度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创业板退市制度探索及成熟市场经验,拟定了《关于改进和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 1、为什么要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退市制度在完善市场机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随着资本市场发展改革的逐步深化,现行退市制度暴露出上市公司退市标准单一、退市程序相对冗长等弊端,未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现行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资本市场发展需要。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一项基础性制度。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促进市场规范、健康、稳定发展。 2、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方案》的总体思路是,针对现行退市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现有法律框架基础上,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借鉴创业板退市制度探索及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经验,完善退市标准体系,形成有利于风险化解和市场平稳运行的退市制度。

《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是完善退市标准,建立市场化和多元化的退市标准体系。在现有退市条件的基础上,整合、调整和增加主板、中小企业板的退市条件。二是进一步明确恢复上市的条件和程序,完善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三是改进退市风险释放机制,建立“退市整理板”,在公司终止上市前,给予一定的“退市整理期”。四是明确公司退市后的去向和安排。 3、上市公司现在有哪些退市条件?《方案》调整和增加了哪些退市条件? 按照现行《股票上市规则》,对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定的主要退市条件如下:(1)最近年度连续亏损;(2)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告;(3)未改正财务会计报告中的重大差错或虚假记载;(4)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5)股本总额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6)法院宣告公司破产;(7)公司解散。 2006年11月29日,本所发布《中小企业板股票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特别规定》,规定了专门适用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几项退市条件:(1)净资产为负;(2)审计报告为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3)对外担保余额超过1亿元且占净资产的100%以上;(4)关联方违法违规占用资金余额超过2000万元或占净资产的50%以上;(5)连续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6)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面值;(7)连续120个交易日内累计成交量低于300万股。

上市公司股票分析

完整分析一家公司的内容清单 一、概况: 1.所属行业(大类行业或者子行业) 2.股本(总股本/流通股本) 3.股票类型(快速增长型、稳定增长型(价值型)、周期型、脱困型) 4.发行与解禁(是否有增发、配股等预案,限售股解禁时间) 5.最新研报预期与业绩预告; 二、历史经营(后视镜): 1.历史增长率(包括收入、利润、销量等); 2.历史市盈率(对应过去的成长性及结合当时市场的相对估值); 3.过往经济衰退周期中公司的财务表现; 4.公司业务种类及结构(收入结构、利润结构及变化趋势); 5.历史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6.历史盈利能力及其变动的原因与趋势(毛利率、费用率、净利率); 7.相对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显示公司的竞争地位); 8.历年收益质量; 9.公司现金流; 10.存货情况以及存货增速与收入增速的匹配情况; 11.负债情况; 12.历史融资与历史分红(成长股需关注前者,价值股需关注后者); 13.大股东(高管)增持减持,机构持股数量,券商报告数量; 14.历史业绩超预期情况; 三、成长驱动力(发动机或引擎): 1.公司发展规划(短期一年的规划及五年到十年的中长期规划,包括产能规划、产量规划和营业额的规划); 2.公司现金流是否足以支撑快速扩张所需的大量资本开支; 3.盈利能力改善(产品涨价、原材料跌价、成本控制) 4.行业整体增长(前提是公司能够分享到行业的增长,此项只适用于寡头垄断型公司); 5.市场份额提升(超越行业增速); 6.推出升级换代产品(相当于变相提价或者变相刺激销量的手段); 7.推出新产品(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8.收购资产(多元化收购风险较大); 9.剥离不良业务; 10.回购股票(利润不增长也可提高每股收益,目前国内没见到过,以后会有); 四、行业分析(望远镜); 1.成长性(未来数年的增长前景及增速预期); 2.供需(下游行业需求情况;行业产能的扩张情况); 3.盈利(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的趋势性判断); 4.企业竞争优势(品牌、垄断、资源、技术专利或独家);

招商银行上市公司股票价值分析报告

第一章投资建议 (一)推荐思路理由 行业依然处于成长阶段,凭借多年的积累,招商银行具有应对经济周期的能力;招商银行依托于招商局集团,对公业务优势和中间业务优势将逐步显现;2008年中期净利润增长处于上市银行领先水平,实现连续高增长;未来半年的时间内无限售股解禁压力;零售银行和金融创新业务业内领先,积极扩展私人银行业务,抢占市场先机 (二)业绩预测和投资建议 我们预策招商银行2008年全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在59.6%,未来9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在17.6%,这样,采用DCF折现,公司的价值是16.36元/股;采用DDM估值模型,公司的股价是13.50元/股;采用相对估值,每股价值18.10元。综上,给予买入评级。 第二章公司简介、股权结构、大小非 (一)公司简介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业务以中国市场为主。经证监会批准,本行A股于二零零二年四月九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已于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二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招商银行成长的主要动力在于虚拟银行和金融创新。公司截至2008年6月30日,本公司在中国境内设有43家分行,两个代表处,一个信用卡中心,机构数量599家,资产规模1,395,791百万。公司高效的分销网络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经济区域等中国相对富裕的地区以及其它地区的一些大城市。截至2008 年6 月30 日,公司共有在职员工30,753 人,其中管理人员4,927 人,业务人员22,611 人,行政人员3,215 人。员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28,687,占比93.28%。(二)股权结构 至2008年6月末,公司股东总数43.9万户,其中H股股东户数为4.59万户,A股股东户数为39.36万户,包括有限售条件的A股股东13户,无限售条件A股股东393,578户。另外,可转债持有人600户,全部为可流通转债持有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合共 26股A股的权益,是公司第一大股 - 1 -

重大事项决策管理制度

重大事项决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建立系统完善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规范、透明,有效防范各种风险,保障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下称“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重大事项决策管理的原则:决策科学民主化、程序规范化、经营效益化。 第三条董事会负责重大事项的论证以及规划;总裁负责重大事项的实施与监控。 第二章决策范围 第四条公司重大事项决策包括但不限于: (一)重大经营事项; (二)重大投资事项; (三)确定年度借款总额、担保方式及年度对外担保总额。 第五条本管理制度所指的重大经营事项包括: (一)重大购买、销售合同; (二)购买或处置固定资产; (三)租入或租出资产; (四)赠与或受赠资产; (五)公司认定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本管理制度所指的重大投资事项包括: (一)收购、出售、置换股权或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 (二)债权、债务重组以及资产置换; (三)公司技术改造项目; (四)新建生产线; (五)签订专利权、专有技术或产品许可使用协议转让或者受让研究与开发项目; (六)委托理财;

(七)委托贷款; (八)对子公司投资; (九)提供财务资助; (十)证券投资或以其他方式进行权益性投资或进行其他形式风险投资。 第三章决策程序 第七条重大合同签订审批权限和程序 (一) 公司总裁有权签订标的额未超过3000万元(包括3000万元)的购买合同和未超过5000万元(包括5000万元)的销售合同; (二) 标的额超过3000万元的购买合同及超过5000万元的销售合同,公司总裁应报告公司董事长,公司董事长签署同意后方可由董事长或董事长授权的人签订该合同;总裁向董事长报告时,应提交与签订该合同相关的资料和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拟签订的合同文本、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等; 本条所述购买合同,是指公司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合同;本条所述销售合同,是指公司出售产品、商品等给他人的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合同。 第八条公司购买及处置固定资产的审批权限和程序 (一) 购置固定资产,经主管部门和财务部审核报总裁,凡未超过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由总裁批准;10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含2000万元)的请示董事长批准;2000万元以上至一年内购买或处置固定资产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以下的由董事会批准;一年内购买或出售固定资产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以上的由股东大会批准; (二) 由于技术更新等,出现多余的、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经总裁或董事会研究决定后,应按固定资产净值或市场价格情况进行处理。 第九条公司租入或租出资产的审批权限和程序 公司租入或租出资产,经主管部门和财务部审核报总裁,凡未超过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由总裁批准;10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含2000万元)的请示董事长批准;2000万元以上至一年内租入、租出资产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以下的由董事会批准;一年内租入、租出资产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以上的由股东大会批准。 第十条赠与或受赠资产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受赠现金资产除外) 公司赠与或受赠财产,经财务部审核报总裁,凡未超过100万元(含100万元)的由总裁批准;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含200万元)的请示董事长批准;200万元以上至一年内赠与、受赠资产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以下的由董事会批准;一年内赠与、受赠资产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以上或

上市公司退市情形一览表

上市公司退市情形一览表序号主动 主动退市 退市 1上市公司在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后,主动向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撤回其股票在该交易所的交易,并决定不再在交易所交易 2上市公司在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后,主动向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撤回其股票在该交易所的交易,并转而申请在其他交易场所交易或者转让 3上市公司向所有股东发出回购全部股份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导致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其股票按照证券交易所规则退出市场交易 4上市公司股东向所有其他股东发出收购全部股份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导致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其股票按照证券交易所规则退出市场交易 5除上市公司股东外的其他收购人向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全部股份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导致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其股票按照证券交易所规则退出市场交易 6上市公司因新设合并或者吸收合并,不再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并被注销,其股票按照证券交易所规则退出市场交易 7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其股票按照证券交易所规则退出市场交易 强制退市 8上市公司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或者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不符合发行条件的发行人骗取了发行核准,或者对新股发行定价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被暂停上市后,在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一年内,被证券交易所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

市交易的决定 9上市公司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或者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不符合发行条件的发行人骗取了发行核准,或者对新股发行定价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涉嫌欺诈发行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而暂停上市,在证监会作出移送决定之日起一年内,被证券交易所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 10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并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被认定构成重大违法行为而暂停上市,在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一年内,被证券交易所依据其股票上市规则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 11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而暂停上市,在证监会作出移送决定之日起一年内,被证券交易所依据其股票上市规则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 12上市公司股本总额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且在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期限内仍不能达到上市条件 13上市公司社会公众持股比例不足公司股份总数的25%,或者公司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社会公众持股比例不足公司股份总数的10%,且在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期限内仍不能达到上市条件 14上市公司股票在一定期限内累计成交量低于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最低限额 15上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不含停牌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 16上市公司因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审计意见类型或者追溯重述后的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等触及规定标准,其股票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披露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17上市公司因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审计意见类型或者追溯重述后的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等触及规定标准,其股票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披露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显

上交所主板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案

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案 本次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在总结已有的上市公司退市实践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案设计坚持积极稳妥、统筹兼顾的原则,以建立明晰、合理、有效的退市机制为方向,重点从两个方面对现行退市制度进行了调整。一是为提高退市制度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增加相关暂停上市、终止上市指标,细化相关标准,明确恢复上市的条件,完善退市程序;二是为进一步保护投资者权益,提出风险警示板、退市整理板、退市公司股份转让服务、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等退市衔接安排。 一、增加退市指标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了多项退市指标,可分为财务指标、市场交易指标、合规指标、主体资格存续指标等4类。总体而言,现有指标存在类型比较单一、标准不够清晰等不足。从实践看,对于退市指标的完善,在适度增加退市指标的同时,应着眼于提高退市指标的可操作性,减少退市指标的规避空间。 (一)增加净资产指标 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数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为负数的,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数的,其股票应暂停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数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二)增加营业收入指标 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低于1000万元的,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其股票应暂停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三)增加审计意见类型指标 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其股票应暂停上市。 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前述事项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保留意见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上市公司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股票投资分析报告结合本学期证券投资实务学习内容,选择一个沪深上市 公司,对其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 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公司所属行业特征分析 1 产业结构 2 产业增长趋势 3 产业竞争分析 4 相关产业分析 5 劳动力需求分析 6 政府影响力分析 二、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1 股权结构分析 2 “三会”的运行情况 3 经理层状况 4 组织结构分析 5 主要股东、董事、管理人员的背景、业绩、声誉等; 三、主营业务分析 1 主导产品 2 产品定价 3 公共关系 4市场营销 四、公司竞争力分析 1 简单分析:分析厂商未来发展的潜力,并与同行业竞争对

手比较。 2 R&D 3 激励机制:年薪制、期权、其他激励措施 五、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战略及“概念”、“题材”的分析 1 公司经营战略分 析 2 公司新建项目分析 3重大事项分析(资产重组等) 六公司风险分析 七、财务分析 1 最近三年来主要财务指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非正常 性经营损益所占利润总额的比例、总资产、所用者权益、每股受益、净资产收益率; 2 财务比率分析(选取最近三年数据,如有行业指标对比更好,应说明各项指 标意义) 八、结论 每部分得出一条总结性意见,最终得到一个或几个结论。结论是在前面事实基 础上分析得到的逻辑结果,不进行相应的引申,不分析二级市场相关的情况。(分 析报告要自己独立完成,不准抄袭。字数4000字左右。)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证券投资学》+期末课程论文题目+班级、学号、姓 名设置在页眉或者设置一个页面 题目是XX公司投资分析报告 正文用小四、宋体

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分析

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分析 摘要:对于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的分析除了传统的基本面分析,现在也更加注重技术的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一只*st股,在其基本面分析不乐观的情况下,运用技术指标来判断是否具有投资机会。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 rsi kdj 成交量 一、国兴融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原为生产化工新材料产品的一家上市公司,经过股改其母公司蓝星集团现已将所持全部股权%全部转让给北京融达投资有限公司。国兴融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融达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房地产开发专业公司,随着此次国有股转让过户的完成,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由精细化工转变为房地产,融达公司将其合法拥有的优质房地产国兴南华注入上市公司后,进入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在2007年四季度产生效益。经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和销售自行开发的商品房。 二、股东构成及股权集中度 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分别为北京融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财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锦天实业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四川平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张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陈惠仪、沈雪娟、李永生,根据基本常识个人股东数实体资本大于国外基金大于国内基金,并且前两者比例在不断的真假的话,说明股票后市

好,有强庄潜质。在国兴融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中个人股东有4个,实体资本4个,基金2个。在个人股东中沈雪娟,张华,李永生分别增持万,万股,万股,陈惠生未变,这说明个人股东基本看好该股票。 从表1可以看出最近这两个季度股东人数在减少,股权集中度就是指人均持股数,即股票数量/股东人数,按公式可以知道该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来越集中,意味着主力控制越好。 三、财务分析 1、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按行业构成来看,房地产销售的毛利率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一般认为毛利率高代表该企业在某行业有垄断优势,有定价决定权。国兴融达地产的毛利润截止2011年12月,虽然不高,但是作为*st股且相比前几个季度毛利润为负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情况有所好转。 2、eps=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票数量=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从2011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分别为,,,,国兴融达地产的eps在最近几个季度一直处于负数,正是因为公司的亏损,净利润负增长导致的。 四、技术面分析 1、成交量分析(见表2) 一般来说,成交量是核心,是无法骗人的一个指标,价长放量,价跌量缩,这代表走势健康,价格横盘,但是成交量没有减少或者

某上市公司销售管理制度

销售管理制度 第一章销售管理办法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本制度是规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业务处理方针及处理标准,其目的在于使业务得以圆满进行。 第二节营业计划 第二条:每年择期举行不定期的业务会议,并就目前的国际形势、产业界趋势、同行业市场情况、公司内部状况等情况来检查并修正目前的营业方针,方针确定后,传达给所有相关人员。 其内容包括: 1、产品种类; 2、价位; 3、选择、决定接受订货的公司; 4、交货日期及付款日期。 第三条:有关待开发的新产品,应按下列要项进行评核: 1、所生产、销售之产品必须是具有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及不为竞争者所能击败的特色。 2、所生产新产品为自主研发,不涉及侵害专利权问题。 第四条:产品种类及项目应视行情的好坏、订货的繁易等条件,按下列各项进行评核: 1、停止多种类少数量的营业方针,并以尽量减少种类、增加单位数量为原

则; 2、以接受订货为主,实行以订单定产量的策略; 3、所接受的订货数量很多时,除自行生产外还可考虑其他途径。 第五条:商品价格的定位须区分为目前获利者与未来获利者,并考虑较容易让人接受的价位来决定产品的种类。 第六条:在选择、决定往来的订货公司时,须以下列为重点方针: 1、以大客户或者潜在大客户为主; 2、订货公司需信誉良好,实力雄厚为佳。 第七条:交货及付款日期,则须恪守下列各项方针: 1、收到订单时,须要求正确的交货日期,并且规定有计划性的生产,到期必须确实交货; 2、客户必须按时付款,不得无故拖延。 第八条:在订立合同时,要尽可能使合同条款能长期持续下去。 第三节营业机构与业务分担 第九条:营业内容可分为内务与外务两种,并依此决定各相关的负责人员。 1、内务: (1)负责预估、接受订货及制作,呈办相关的文案处理。 (2)记录、计算销售额及收入款项。 (3)处理收入款项。 (4)统计及制作营业日报。 (5)制作及寄送收款通知书。 (6)印制、寄送收据。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以主板为例摘要:上市公司退市是证券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证券市场上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自我国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关于出台的一些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文件,对其做出了相应的规范,可与国外成熟完善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的退市制度还很不完善,诸如在自愿退市、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退市标准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上市公司的退市进程,也妨碍了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深化与改革,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钳制作用,难以使市场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为此,我们对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初步的探析,以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证券市场;主板 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内涵及对证券市场的重大意义 (一)退市制度的内涵 作为一个成熟且完善的证券股票投资市场,不仅包括上市公司的上市制度,还应该包括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上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退市制度,就是指经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的程序将已经不在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股票退出主要交易市场之外,摘牌或着是终止上市,这是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基本意义。退市的公司进入二级市场、三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或者是完全退出证券股票交易市场。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分为强制被动退市和自愿主动退市,强制被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已不在具备上市的条件,因而被有关主管机关强制责令退出证券市场的情况;自愿主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依据其公司的决策部门所作出的决策、决定,从证券市场自动退出的行为。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是世界各国证券股票市场的普遍做法。退市制度的完善及能否有效地实施,关系到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备受投资者的关注。 (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欧美国家建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几百年的证券市场发展历史和经验表明,退市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实现证券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培养理性成熟的投资者、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有积极的作用。一个完善并且成熟的证券市场,必然有一个遵循市场规律、能使上市公司有进有出、

大型上市公司房地产销售会议管理制度

大型上市公司房地产销售会议管理规定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规范销售工作,及时掌握各项目的销售情况,并总结销售工作的成果与缺点,保证销售任务能够顺利实现,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销售管理部在召开房地产销售会议时,须遵守本规定相关要求。 第2章销售例会 第3条销售周例会应于每周五下午四点进行,由销售管理部经理主管,各售楼处主任、销售内勤参加。 第4条销售周例会的主要内容如下。 (1)各项目售楼处汇报工作完成情况。 (2)分析、解决上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协调各部门、各售楼处工作。 (4)下周销售工作安排。 (5)企业有关工作安排。 第5条参加销售周例会的相关人员应在会前及时完成“销售任务管理统计表”,会后交送销售管理部办公室。 第6条参加周例会人员应准时出席,如遇特殊情况需提前向销售管理部经理或相关领导请假。 第7条无法参加销售周例会的人员也应及时将“销售任务管理统计表”送至销售管理部经理办公室或内勤处。 第8条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下午四点召开销售月度例会,由销售管理部经理主持,部门全体员工参加。 第9条销售月度例会的主要内容如下。 (1)企业销售工作总结。 (2)分析、解决本月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协调各部门、各售楼处工作。 (4)下月销售工作安排。 (5)企业有关工作安排。 第10条参加月例会人员应准时出席,如遇特殊情况需提前向部门经理说明。如需在

会上发言,须提前将发言文件交给内勤。 第11条无法参加会议的人员也应及时补阅“会议纪要”,不要因缺席而耽误工作。 第12条各类例会结束后24小时内,内勤应完成“会议纪要”的整理上报工作,并以工作档案形式存档保留。 第3章售楼处工作会议 第13条售楼处工作会议每周召开一次,由各售楼处主管主持,全部售楼员参加,具体时间由各售楼处自行安排。 第14条会议内容安排如下。 (1)检查售楼员的工作日记,为其布置工作。 (2)针对销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遇特殊情况及时上报,并及时反馈。 (3)传达企业有关工作安排。 第15条各售楼处主管应在会后24小时内完成反馈情况的整理工作,将所做工作上报至销售管理部经理,或在销售例会上汇报,并作为工作档案及时存档。 第4章附则 第16条本规定由销售管理部制定,相关解释权、修订权均归销售管理部所有。 第17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10.7.2 销售提成管理制度 销售提成管理制度 第1条为明确销售提成方法,实现以业绩为导向、按劳分配为原则,以销售业绩和能力拉升收入水平,充分调动员工的销售积极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销售人员提成的计算工作。 第3条相关权责说明如下。 1.销售管部负责统计、整理各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并提交至人力资源部。 2.人力资源部负责根据销售人员的工作业绩计算提成费用,并开具工资条。 3.财务部对工资条进行复核,并支出销售提成费用。 第4条销售提成发放说明如下。 1.公司发放销售提成的时间为每月的3日—5日。 2.提成结算时间为自然月整月为准,按照月实际回款到账额计提,与工资底薪一起发

2019年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3月13日晚间,*ST长生发布公告称,深交所已下达股票暂停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将自3月15日起暂停上市。按照现行规定,暂停上市期间为六个月,深交所后期将会作出是否终止上市决定。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是资本市场有效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制度,对于健全资本市场功能,降低市场经营成本,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优胜劣汰,惩戒重大违法行为,引导理性投资,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以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为代表的成熟资本市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退市机制。我国在1993出台的公司法和1998年出台的证券法中也规定了退市机制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后逐步完善。 我国现行上市公司退市机制主要由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相关条文、2014年证监会《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

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沪深交易所相关的上市规则,以及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作出规定。根据这些规定,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总体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主动退市,即上市公司基于发展战略转变、维持控制权、维护合理估值等考虑,决定不再上市,从而主动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其股票终止交易;第二类是强制退市,其中又分为不达标强制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两类。不达标退市指的是证券交易所为维护股票的总体质量和市场信心,根据股票交投活跃程度、股权分布、市值、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审计意见等指标,要求股票终止交易;重大违法退市指的是对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司,证券交易所依法强制其股票退出市场交易。此次*ST长生的退市就属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退市机制实施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上市公司退市家数增加,退市类型也有所丰富,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得到加强。2015年,*ST二重申请终止上市,成为首家主动退市公司;2016年,*ST博元成为A股市场首家因重大违法行为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