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ST股的不利因素分析 (1)
退市公司分析报告范文模板

退市公司分析报告范文模板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退市公司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退市公司是指在股票交易所上市后,由于种种原因被强制退市或自愿退市的公司。
退市公司的分析对于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方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够揭示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问题,并为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一、公司背景(1)公司名称、交易所代码和退市日期(2)退市原因:包括强制退市和自愿退市,如违规行为、财务困境等。
二、财务状况分析(1)资产负债表分析:分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结构,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资金运用效率。
(2)利润表分析:分析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
(3)现金流量表分析:分析公司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评估公司的现金管理能力。
三、经营状况分析(1)行业分析:分析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情况,评估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2)经营模式分析:分析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评估公司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风险分析:分析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评估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
四、管理层分析(1)核心管理层:分析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等,评估管理层的能力和经验。
(2)公司治理结构:分析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评估公司的治理水平和透明度。
五、投资价值评估(1)估值方法: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如市盈率法、市净率法等,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
(2)投资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投资建议,包括买入、持有或卖出。
六、结论与展望(1)总结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问题,指出公司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2)展望公司的未来发展,对公司的潜在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
退市公司分析报告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分析,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对于退市公司本身,分析报告也能够揭示其经营问题,促使其改进经营策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因此,对退市公司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股票退市警示风险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股票退市警示风险
上海证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简称SSE)股票
上市规则包括了公司首次上市的要求和程序,以及上市公司的持续监管和退市机制。
在股票上市过程中,如果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可能会面临退市的警示。
股票上市规则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司首次上市要求:上市公司需满足一定的盈利能力、净资产、市值和股东结构等条件,并通过审核程序才能实现首次公开发行(IPO)上市。
2. 持续监管:上市公司在上市后需要履行一系列的信息披露义务,包括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公告等,以及及时披露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重大变化等信息。
3. 退市风险警示: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监督和监管过程中,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财务状况、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进行评估。
如果上市公司存在重大违规行为、连续亏损、被责令退市等情况,可能被适用退市警示风险。
股票退市警示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连续亏损: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或者近三年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一定比例,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2. 重大违法:如果上市公司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如虚假陈述、内幕交易等,被相关监管部门查证后,可能会被责令退市。
3. 股东规模不达标:如果上市公司股东数量和流通股东数量不满足一定规模要求,可能会被要求退市。
退市风险警示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进行风险警示的一
种手段。
如果上市公司收到退市警示,将面临一定限制和压力,包括可能暂停交易、被强制要求披露重大事项等,投资者也需要对相关风险保持警惕。
st股票退市的标准

st股票退市的标准
在中国A股市场,ST股票是指财务状况或其他情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这类股票被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在股票名称前冠以“ST”字样。
对于ST股票退市的标准,根据最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通常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1. 财务类强制退市标准:
1)连续亏损:若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
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则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若第二年仍然未能改善上述财务指标,则可能被终止上市。
2)连续三年亏损: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且最后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也可能导致退市。
2. 规范类强制退市标准:
1)信息披露严重违规:上市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半
年度报告,且在规定期限届满后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可启动强制
退市程序。
2)公司运作不规范、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等情况。
3. 交易类强制退市标准:
股票价格持续低于面值: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通常为1元),触发面值退市条件。
4.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标准:
若上市公司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严重违法行为,并被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移送公安机关,有可能被强制退市。
请注意,以上退市标准随着监管政策的更新可能会有所调整,请以当前有效的沪深交易所最新版上市规则为准。
ST股票与退市的介绍

ST是英文Special TreatmentR缩写,意即“特别处理〞。
该政策自1998年4
月22日起实行,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
所谓“财务状况异常〞是指以下几种情况:
〔1〕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上
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就要予以特别处理。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
也就是说,如
果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就要予以特别处理。
〔3〕注册会计师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产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认意见的
审计报告。
〔4〕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股东权益扣除注册会计师、有关部门不予确认的.
局部,低于注册资本。
〔5〕最近一份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对上年度利润进行调整,导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
亏损。
〔6〕经交易所或中国证监会认定为财务状况异常的。
另一种“其他状况异常〞是指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根本中止,公司涉及可能赔偿金额超过公司净资产的诉讼等情况。
ST股票日涨跌幅限制为5%,需要指出的是,特别处理并不是对上市公司的
处分,而只是对上市公司目前所处状况的一种客观揭示,其目的在于向投资者提示市场风险,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如果公司异常状况消除,可以恢复正常交易。
退市监管与股价崩盘风险_林乐

林乐 (1982 —), 女 , 浙江温州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 院 讲 师 , 管 理 学 博 士 ; 郑 登 津 (1990 —), 男 , 福建三明人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 通讯作者 : 林乐 , 电子邮箱 :linle@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基于文本分析的管理层语调研究 : 信息含量及其 经 济 后 果 ”( 批 准 号
二 、 理论构建
1. 制度背景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证券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 。 一个完善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 对于促 进证券资本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效率 、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培养成熟理 性的投资者有着重要意义 [29]。 中国的退市制度从 1998 年以来逐步形成了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异 常的上市公司进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 (*ST)、 暂停上市 (SL) 和终止上市 (TL ) 三个阶段 , 这种安排给 予陷入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一定的缓冲期 , 使其不至于突然 “ 死亡 ”。 2012 年 4 月 20 日 , 深圳证券 交易所发布实施 《 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 》 及 《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
M1=300 , 变动 : 首次 M1=100 , 变 动 : 首 次 触
触及直接终止上市 及直接终止上市
√
M2=100
变 动 , 改 成 : 首 次 触 新增 及直接终止上市 新增
(7 )
连续 20 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 新增 低于每股面值
√
(8 )
未 在 规 定 期 限 内 补 充 恢 复 上 市 新增 申请材料
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

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增加,这对于公司和投资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从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分析1. 宏观环境风险: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不仅受到公司内部因素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行业政策的调整、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等都会对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产生影响。
2. 公司内部风险:上市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也是影响退市风险的重要因素。
财务状况恶化、企业管理不善、业绩下滑等都会增加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
3. 法律法规风险: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违规者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
法律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上市公司面临重大的退市风险。
4. 股东和投资者风险:股东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不足、持续的股价下跌等都可能导致上市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2.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上市公司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3. 加强财务管理: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要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加强财务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避免因财务问题导致退市。
4. 加强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及时、真实、准确地披露公司的经营状况,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减少退市风险。
5. 加强合规监管:上市公司应加强合规监管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经营,避免因违规而面临退市的风险。
6. 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应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保持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增加投资者的信心,降低退市风险。
三、结语上市公司退市风险是当前上市公司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公司和投资者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上市公司退市原因总结

上市公司退市原因总结
一、市场原因:
1.公司业绩不佳:业绩不佳是导致上市公司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如
果公司连续多年亏损,股价持续下跌,市值持续缩水,投资者对公司失去
信心,从而导致退市。
2.监管部门要求强制退市:监管部门对于违规违法行为会采取退市处
罚措施,例如操纵股价、虚假宣传、财务造假等。
当监管部门发现这些违
规行为时,会要求公司退市。
二、财务原因:
1.负债累累:公司负债过高,无法偿还债务,导致破产清算。
负债率
过高是公司退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2.财务造假:若公司财务报表存在虚假记载、隐瞒重要事项,一旦被
监管部门发现,会被强制退市。
三、公司治理问题:
1.股东冲突:上市公司股东之间产生矛盾、分歧,导致公司内部不稳定,无法有效经营,从而导致退市。
2.内部腐败:公司内部存在腐败现象,例如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
这些行为严重损害公司形象和财务安全,从而导致退市。
四、其他原因:
1.公司业务调整:公司业务调整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市场竞争力减弱,无法继续经营,从而选择主动退市。
2.公司被收购合并:如果上市公司被其他公司收购并退市,可能是因为收购方认为上市公司存在价值,但不适合继续在资本市场上保持上市地位。
虽然上市公司退市原因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市场原因和财务原因是主要的原因。
市场原因包括公司业绩不佳、监管部门强制退市等;财务原因包括负债累累、财务造假等。
此外,公司治理问题和其他原因也会导致上市公司退市。
为了保持上市地位,上市公司应注意加强内部治理,提高业绩,遵守法律法规,加强信息披露,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
st股票退市

st股票退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股票市场作为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平台,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就像经济中的一切都存在波动和风险一样,有一些股票最终可能面临着退市的命运。
"退市"一词常常让人感到担心,毕竟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将被从股票市场上除名,不再能够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
退市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业绩不佳、财务状况恶化、违规违法行为等。
ST股票退市是我国股票市场中一个独特的概念。
"ST"指的是Special Treatment的缩写,意味着这些公司存在特殊的问题或困境,需要特别处理。
通常,ST股票面临退市的风险更高,监管部门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对其进行特殊监管。
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维护市场的稳定,监管部门对ST股票采取了严格的退市标准。
具体来说,根据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实施办法》,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并且被财务会计鉴定为"稳定亏损",那么该公司将被终止上市。
此外,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责令停牌,并最终被违法违规行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也将被终止上市。
ST股票退市对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投资者来说,持有ST股票意味着面临更高的风险,因为这些公司通常面临更大的财务和经营困境。
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退市意味着失去了在股票市场上的融资渠道,将无法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然而,ST股票退市并非完全意味着终结。
退市后,公司仍然存在可能通过重新上市或其他方式重返市场的机会。
例如,在上市公司终止上市后,如果其业绩改善并符合相关条件,该公司可以提交申请恢复上市。
此外,公司也可以选择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以支持业务发展。
在ST股票退市中,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退市并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失败,也是市场调整和监管措施的一部分。
退市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使企业更加规范和健康地发展。
在投资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风险管理,避免过度依赖某些股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ST股的不利因素分析Title:Analysison the adverse factors of the ST stocksunder the Listed Corporation Delisting System学院金融学院年级专业 2009保险学生姓名郭见鹄学号 0指导教师茆训诚完成日期 2012 年 5月摘要我国无论从《公司法》,还是沪深交易所的交易规则中,对上市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都有相应的规定。
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证券交易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融资规模、渠道日益广泛,却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退市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明确,是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发展的标志。
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中的ST股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在财务水平、经营者素质、管理模式、市场公信程度、投资偏好等方面存在问题。
对比上述问题,列举了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后对ST股产生的不利因素。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明确,在短期内会对ST股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进而打击其重组经营的维持模式。
另外,证券市场公众对ST 股的市场信心和投机观念也会随之发生本质的改变。
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在指标体系全面性、ST股公司治理、保护散户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希望对我国ST股在新退市制度背景下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ST股;退市制度AbstractFrom either theCompany Lawor thetrading rules of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 there are corresponding provisionson whether listedcorporations should face delisting. Since the early 1990s when thesecurities market was established in China ,the amount of the listed corporations has increased ceaselessly, and financing channelshave become more extensive.However,there has not been a real sense of delisting alistedcorporation.It is a maturity markon the developmentof China securities marketthat the delisting system becomes clear.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listedST stocks. An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found in financial level, quality of managers, management mode, market credibility degree and investment preference of the STstocks. Andsome adverse factors of STstocks are show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orporation delist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re made on thecorporation delisting system. They maycertainly helpthe development of ST stock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delisting system.Key words:ST stocks;Delisting System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绪论 (4)1.1研究的背景 (4)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1.3研究的基本框架 (5)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5)2.1相关概念和理论回顾 (5)2.2文献综述 (6)3、上市公司中ST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7)3.1 上市公司中ST股的现状 (7)3.2 上市公司中ST股存在的问题 (7)3.2.3投机需求上升 (8)4、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ST股的不利因素分析 (9)4.1 暴露ST股的内在隐患 (9)4.2 市场信心降低 (9)4.3中小投资者影响较大 (9)5、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几点建议 (10)5.1 退市指标体系应当更全面 (10)5.2 重视ST股的内部治理 (10)5.3 保护散户利益 (11)6、结论 (11)参考文献 (12)1、绪论1.1研究的背景我国无论从《公司法》,还是沪深交易所的交易规则中,对上市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都有相应的规定。
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证券交易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融资规模、渠道日益广泛,却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退市的上市公司。
对于财务状况濒临退市的企业,往往会采用多重资产重组的形式来处理,即冠以“ST”或“*ST”。
2012年5月21日,沪深交易所终于对上市公司退市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净资产连续为负,营业收入连续低于一千万元的;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的;连续3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
”1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明确,是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发展的标志。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完善对ST股不利的具体因素。
并在其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前,“市场中众多投资者以为亏损上市公司可以不断延续交易,进而导致亏损上市公司有效重组的可能性被无限扩大。
最终促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绩差股的股价定位与公司本身1引自《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的实际业绩出现较大偏差,人为地扩大了证券市场部分股群的泡沫成分。
”2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在短期内会对ST股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进而打击其重组经营的维持模式。
另外,证券市场公众对ST股的市场信心和投机观念也会随之发生本质的改变。
1.3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着重从财务水平、经营者素质、管理模式、市场公信程度、投资偏好等方面,对ST股的不利因素加以研究。
文章主要包括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上市公司中ST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适当列举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后对ST股产生的不利因素,在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得出结论。
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2.1相关概念和理论回顾股票交易特别处理分为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ST)和其他特别处理(ST),且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证券交易所对其股票交易实行ST处理3:(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为负。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3)上市公司因2年连续亏损而实行退市风险警示,以后亏损情形消除,于是按规定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获准,但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主营业务未正常运营,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
(4)由于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导致公司主要经营设施被损毁,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2牛巨辉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D]. 沈阳工业大学,2003.3.3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交易》[M].中国财经,2011.63个月以内不能恢复正常。
(5)公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
(6)公司董事会无法正常召开会议并形成董事会决议。
(7)中国证监会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要求证券交易所对公司的股票交易实行特别提示。
(8)中国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认定为状况异常的其他情形。
2.2文献综述国内的许多学者对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以及ST股的实证分析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探讨。
牛巨辉(2003)4以往退出机制的不明确使市场中众多投资者以为亏损上市公司可以不断延续交易,进而导致亏损上市公司有效重组的可能性被无限扩大。
在前期上市资源稀缺的背景下,这种状况又导致投资者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投资偏好:这种偏好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在投机炒作成风的状况下,这种偏好就变成了简单的“亏损=重组=高增长”,这一点最终促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绩差股的股价定位与公司本身的实际业绩出现较大偏差,人为地扩大了证券市场部分股群的泡沫成分。
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虽然在短期内会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但是建立真正的退出机制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在市场化上更为成熟。
陈孝光,王为宁(2007)5虽然ST股票的投资者不能从上市公司分得股利,但是,可以利用广阔的市场题材想象空间,获得价差,从而实现其投资收益的目的。
其广阔的市场题材想象空间如资产重组、借壳上市、大股东变更等。
被特殊处理的股票被股民们给予“特殊的优待”和充分的想象,其中70%的投资者投资过ST股票佐证了这一点。
作为股票整体中一部分的ST股票,其与大盘呈现不完全的线性正相关,正相关性说明了ST股票承担着大盘的市场风险,即系统风险;不完全性说明了ST股票除了承担着无法规避的系统风险外,还有着ST股票的特有风险。
4牛巨辉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D]. 沈阳工业大学,2003.3.5陈孝光,王为宁上海证券市场ST股票异象的实证研究[E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7李腾飞(2011)6终止上市的公司的资产、负债、经营、产品、盈亏等并不因退市而产生改变。
这对于保证证券市场高效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上司公司在退市时,主要损害的是中小投资者权益,对于上市公司及大股东的现实利益基本没有影响。
通过二级市场上市和增发新股、配股,大股东获得了足够的资金,种种关联交易也使大股东获取丰厚的利润。
实际上,因退市而真正受到损害的是众多中小投资者。
3、上市公司中ST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1 上市公司中ST股的现状ST即(Special treatment),沪、深交易所对存在异常财务状况的上市公司进行特别处理,实行每日涨跌幅不超过5%的限制,该制度最早出现于1998年4月。
在退市制度完善以前,ST制度是一种强制管制制度,其作用主要表现为:1.对于上市公司,按其财务经营情况,警告其再这样运作下去就有摘牌的可能,是有效的风险划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