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胰岛素检测报告

胰岛素检测报告

胰岛素检测报告胰岛素介绍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由胰岛细胞分泌,在调节血糖水平、维持能量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不仅影响葡萄糖的利用和存储,还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因此,胰岛素水平的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

胰岛素检测方法胰岛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血液检测和尿液检测。

血液检测血液检测是最常用的胰岛素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液样本,利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这种方法准确可靠,对于评估胰岛素的水平和功能状态非常有帮助。

血液检测可以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如空腹、餐后等,以了解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和调节功能。

尿液检测尿液检测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胰岛素检测方法。

尿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可以反映胰岛素的代谢状况。

尿液检测可以通过尿液试纸或专用的胰岛素检测试纸进行。

尿液检测的优点是非侵入性,适用于长期监测。

胰岛素检测结果分析胰岛素的正常水平因人而异,但一般在血液中的正常范围是5-20 mU/L。

当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过高或过低时,可能表明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胰岛素抵抗。

以下是胰岛素检测结果的常见分析:1. 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异常升高。

可能的原因有胰岛素瘤、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过多等。

高胰岛素血症常见于肥胖症、糖尿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2. 低胰岛素血症低胰岛素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异常降低。

可能的原因有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自身免疫疾病、胰岛素灶病等。

低胰岛素血症可能导致低血糖,出现饥饿、头晕、出汗等症状。

3.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胰岛素的生物学活性降低。

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水平异常。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胰岛素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诊断糖尿病:胰岛素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结合其他指标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可以判断糖尿病的类型和程度。

2.评估胰岛素功能:胰岛素检测可以评估胰岛素的分泌和调节功能,有助于了解胰岛素对血糖的调控能力。

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Ins)就是令病人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来了解胰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

临床意义单次测定空腹胰岛素只是一个初筛试验,用于检测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β细胞瘤,降低1型糖尿病等疾病。

试验方式该试验常与口服糖耐量试验同时进行,应禁食一夜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血。

许多生理和药物因素影响血糖值和胰岛素的分泌,如做试验时的情绪、禁食时间的长短等。

另外有些药物(如氨茶碱类,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应停服3天后再进行试验。

测定空腹、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的血清胰岛素,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常与血糖值呈平行状态,在服糖后30~60分钟达到峰值,其浓度为空腹值的5~10倍,达到峰值后的胰岛素测定值较峰值应有一个明显的下降,180分钟的测定值应只比空腹值略高。

这组试验主要是用于判定胰岛素细胞的分泌功能。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空腹值低,服糖后仍无反应或反应低下,呈不反应型。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空腹值正常或增高,服糖后胰岛素水平增加甚至过强,峰值到来的晚,常在120分钟,甚至180分钟出现,但该型糖尿病在晚期也可呈不反应型。

参考正常值成年人空腹胰岛素参考正常值:10~20mU/L。

餐后正常人血清胰岛素峰值约为空腹时的5~10倍,峰值一般出现在餐后30~60分钟(与进食种类有关:饮用葡萄糖峰值出现快,食用馒头则峰值出现慢),2小时胰岛素<30mU/L,3小时后接近空腹值。

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1、胰岛素(insulin,INS)是胰岛β细胞所产生的多肽激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

2、胰岛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肝、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促进葡萄糖转换成糖原或脂肪储存,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刺激蛋白质合成并抑制其分解,总效应是降低血糖。

3、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4、胰岛素的检测常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

5、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腺垂体功能低下或饥饿时,血清胰岛素水平低。

6、进食和空腹时间过长都会影响血清胰岛素的水平,因此采血时间应标准化,检测前12~14小时开始禁食,停用胰岛素和降血糖药,避免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等。

7、检测时避免使用溶血样本,因为溶血会导致胰岛素降解酶从红细胞内释放,干扰检测。

8、进行胰岛素治疗后患者有可能产生抗胰岛素抗体,与检测试剂中的抗体竞争性结合胰岛素,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9、糖皮质激素、左旋多巴、口服避孕药等可能升高胰岛素水平。

10、在进行OGTT的同时,分别于空腹和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称为胰岛素释放试验,用于了解胰岛β细胞基础功能状态和储备功能状态,间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11、胰岛素对空腹低血糖患者进行评估:主要用来确定葡萄糖/胰岛素的比值以说明关于胰岛素分泌的问题如甲苯磺丁脉试验、胰高血糖素试验或评价口服糖耐量试验和饥饿激发试验。

12、糖尿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糖尿病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胰岛素对服用葡萄糖的反应较迟钝。

基础条件下或葡萄糖处理后的胰岛素水平可评估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较低,口服葡萄糖后释放曲线低平,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水平是正常或升高的。

13、确认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并将他们与靠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区分开来。

并评估各种胰岛素制剂在此类患者中的作用持续时间。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一、血胰岛素检查血胰岛素检查,可以判定糖尿病患者是1型患者还是2型患者。

主要适合于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在空腹及餐后2小时抽血进行测定,正常情况下空腹胰岛素水平应该为5~30μu/ml,而餐后水平应比空腹高出4~5倍。

如果病友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就称之为绝对缺乏,可见于1型糖尿病;如果并没有明显减少,而表现为血糖升高,就称为相对缺乏,是因为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环节出现故障,常见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病友。

二、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的。

也许糖尿病病友们很想知道自己到底能生产多少胰岛素,是绝对缺乏胰岛素还是相对缺乏胰岛素,很想知道自己患的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怎样才能知道?就非常有必要接受血胰岛素检查或C肽检查。

一般说来,血胰岛素检测,主要适合于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在空腹及餐后2小时抽血进行测定,正常情况下空腹胰岛素水平应该为10-25mU/dL,而餐后水平应比空腹高出4-5倍。

如果病友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就称之为绝对缺乏,可见于1型糖尿病;如果并没有明显减少,而表现为血糖升高,就称为相对缺乏,是因为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环节出现故障,常见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病友。

C肽检测:即使在糖尿病病友接受外来胰岛素治疗的情况下,也不影响C肽检测结果。

此时如果通过检查血中的胰岛素水平来评价机体产生胰岛素的能力,显然就要受到注射胰岛素的影响,结果肯定不准确。

而通过C肽检查则仍能准确的反映机体自己产生胰岛素的量,不会受外来胰岛素的影响。

C肽检测测定方法与胰岛素检测相同,也是在空腹及餐后某时刻抽血。

正常情况下,餐后C肽比空腹C肽水平要高4-5倍。

总的说,胰岛素测定,可评定尚未用胰岛素治疗病友的胰岛功能;而C肽测定,可评定已用胰岛素治疗病友的胰岛功能。

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

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

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标题: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了解胰岛素水平对健康的重要性在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中,胰岛素水平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成为了准确测定胰岛素水平的常用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的含义、意义和重要性,带你全面了解空腹胰岛素水平对健康的影响。

1. 什么是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是指在空腹状态下,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的正常胰岛素水平范围。

它反映了正常健康状态下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对于评估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风险和代谢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的意义和重要性空腹胰岛素水平的正常范围可以帮助评估胰岛素的生物学功能是否正常。

当胰岛素水平异常时,可能会提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过量等问题,进而影响到糖代谢和全身健康。

了解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的意义和重要性对于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3. 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的影响因素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饮食习惯、体重、运动情况、内分泌状态等。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胰岛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并且可以指导日常生活和饮食调整,从而维持健康的胰岛素水平。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能够准确反映胰岛素水平的检测方法,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我个人来说,更加深入地了解胰岛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和正常范围,有助于我更好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了解胰岛素水平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和个人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胰岛素水平的重要性,为健康保驾护航。

在这篇文章中,我详细地阐述了空腹胰岛素化学发光法正常值的重要性,并且多次提及了这一主题。

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检测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检测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20 ,13 :8 . 0 0 2 ( )4 5
[ ] H ysi Y mah aJ M rm t e a Sm t t 6 aah Y, a si , ua a u N,t . y po i t s 1 mac R tk l yt i iet a tisC s lsa o J . e— a es e cs dn clwn. aeiut t n[] N u h cf t sn i l ri
胞瘦素 m N R A的表达 , 提高瘦素 的血浆 浓度 ; 一方 面 , 另 瘦素 能抑制胰岛素原 m N R A的表达和胰岛素的分泌 。两者 之问 的 作用是通过胰岛 一 肪细胞轴反馈 机制实现 的 J 脂 。胰 岛素可 刺激脂肪组织分泌瘦 素, 血清瘦 素浓 度的增 高可作 用 于下 而 丘脑的肥胖基因 , 抑制神经肽 Y( P 基 因表 达 , N Y) 导致摄食 减 少和能量消耗 , 并能抑制胰岛 B细胞分泌胰 岛素 , 而减轻高 从 胰岛素血症 , 继而 减少 了瘦素 的产生 。如 果瘦 素对胰 岛 素分
snge — h t a t p n — c o di uso — i l -s o fs s i ・e h f in —weg t d ih e M R i gng ma i
[ ] V e e L, a p e L Mu e . l ia, dorp i 1 ol rJ C m hl R , l rJCi cl r i ah k l l n a g c
rsr,96, ( )70 oug 19 8 4 :1. 4
[ ] K ni A eT K w m e a R tk ce yt:i 7 u iN, b , a a oM,t 1 a es l cs d - . h f t s f
f rn a in f m t e y t e in n t ep t i r s ab s f e e f t r oh rc s cl s si i t y f s yu e o i o o i o h u a o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例为正常对照组。

测定两组对象的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存在情况,进一步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及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HbA1c水平高于抗体阴性组,TC、BMI、空腹C 肽、餐后2hC肽水平低于抗体阴性组(P<0.05)。

结论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对筛查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LADA。

关键词: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血糖水平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LADA)早期临床表现和2型糖尿病类似,故临床中漏诊及误诊率均较高。

LADA的胰岛功能衰退速度大幅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若不能准确诊断而按照常规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进行诊治,将无法有效逆转病情进展[1]。

LADA患者体内存在特异性胰岛相关抗体,是其筛查的金标准,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6~72岁,平均(62.17±7.11)岁;病程3~12年,平均(7.81±0.96)年。

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48~70岁,平均(60.27±8.92)岁。

3胰岛素释放试验

3胰岛素释放试验

实验三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是一分子量约为6000D的激素肽,由胰岛的β细胞分泌,经门静脉和肝脏进入血循环。

血清(浆)胰岛素水平受血糖浓度调控,血糖水平升高可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糖尿病时,由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和胰岛素生物学效应不足(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胰岛敏感性降低,对胰岛素的促进葡萄糖摄取作用抵抗),从而产生高血糖症,亦可伴高胰岛素血症。

检查胰岛素分泌功能对诊断IDDM 有重要意义。

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血清中常发现有胰岛素抗体,此抗体使胰岛素不能发挥其生物活性,而且还会使胰岛分泌功能逐渐减退,甚至完全消失。

因而胰岛素浓度测定或OGTT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胰岛素释放试验(insdn release test)是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能力的试验,与OGTT方法相同:即在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及180分钟采血分别测胰岛素和C-肽,以直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测定方法有放射免疫法(RIA)和时间分辨荧光及化学发光免疫比浊法。

【原理】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整个过程18分钟完成。

第1步:20?l标本、生物素化的抗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和钌(Ru)标记的抗胰岛素单克隆抗体混匀,形成夹心复合物。

第2步:加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让上述形成的复合物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间的反应结合到微粒上。

第3步:反应混和液吸到测量池中,微粒通过磁铁吸附到电极上,未结合的物质被清洗液洗去,电极加电压后产生化学发光,通过光电倍增管进行测定。

检测结果由机器自动从标准曲线上查出。

此曲线由仪器通过2点定标校正,由从试剂条形码扫描入仪器的原版标准曲线而得。

【标本采集和准备】1.必须选择以下的标本进行测定血清:使用标准取样试管或含分离胶的试管采集。

血浆:肝素锂、EDTA-K3或柠檬酸钠抗凝。

2.溶血有干扰,因为红细胞释放可降解胰岛素的肽酶。

3.标本在15-25℃可稳定4小时,2-8℃可稳定24小时,20℃可稳定6个月。

只可冻融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血胰岛素检查
血胰岛素检查,可以判定糖尿病患者是1型患者还是2型患者。

主要适合于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在空腹及餐后2小时抽血进行测定,正常情况下空腹胰岛素水平应该为5~30μu/ml,而餐后水平应比空腹高出4~5倍。

如果病友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就称之为绝对缺乏,可见于1型糖尿病;如果并没有明显减少,而表现为血糖升高,就称为相对缺乏,是因为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环节出现故障,常见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病友。

二、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的。

也许糖尿病病友们很想知道自己到底能生产多少胰岛素,是绝对缺乏胰岛素还是相对缺乏胰岛素,很想知道自己患的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怎样才能知道就非常有必要接受血胰岛素检查或C肽检查。

一般说来,血胰岛素检测,主要适合于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在空腹及餐后2小时抽血进行测定,正常情况下空腹胰岛素水平应该为10-25mU/dL,而餐后水平应比空腹高出4-5倍。

如果病友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就称之为绝对缺乏,可见于1型糖尿病;如果并没有明显减少,而表现为血糖升高,就称为相对缺乏,是因为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环节出现故障,常见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病友。

C肽检测:即使在糖尿病病友接受外来胰岛素治疗的情况下,也不影响C 肽检测结果。

此时如果通过检查血中的胰岛素水平来评价机体产生胰岛素的能力,显然就要受到注射胰岛素的影响,结果肯定不准确。

而通过C肽检查则仍能准确的反映机体自己产生胰岛素的量,不会受外来胰岛素的影响。

C肽检测测定方法与胰岛素检测相同,也是在空腹及餐后某时刻抽血。

正常情况下,餐后C肽比空腹C肽水平要高4-5倍。

总的说,胰岛素测定,可评定尚未用胰岛素治疗病友的胰岛功能;而C肽测定,可评定已用胰岛素治疗病友的胰岛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