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原理重点总结彭兴韵
金融学知识点复习大全(必考点)

一、名词解释1、回扣协议:是指买卖双方签订的卖方从买方支付的商品款项中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买方的价款的协议。
2、收益资本化:是指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3、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
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
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4、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5、基础货币: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货币,包括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6、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7、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
货币均衡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符合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求则达到均衡。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货币的均衡状况是这两者对立统一的结果。
8、国际流资:是指在国际间转移的资本,或者说,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资本作单向、双向或多向流动,具体包括:贷款、援助、输出、输入、投资、债务的增加、债权的取得,利息收支、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外汇买卖、证券发行与流通等等。
二、简答题1简述中央银行的三大资本(188)(不确定)1)国家资本、2)民间资本3)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和流通中的货币2简述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461)1)政策目标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3简述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1)资源配置。
金融学原理(第四版)彭兴韵著复习提纲

银行货币学复习提纲第一章货币1.货币: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2.货币职能●交易媒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价值尺度用货币作为比较价值的工具。
用货币单位衡量并表示商品及劳务的价值简化交易次数和价格体系●支付手段用于支付手段,作为价值标准,为长期性契约和借贷合约的基础●价值贮藏将买与卖分离开来,起到价值储蓄的功能,要求货币的价值稳定3.货币出现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①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与生产效率的提高;②便利了生产者的成本效益核算以及簿记的发展,有利于企业改善管理;③促进了储蓄形式的转变以及储蓄资源在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使得资源有可能得以更有效地配置,当然也使得资产选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④货币便利了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也便利了政府对财政收支的管理,但国家对货币管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危险的通货膨胀。
4.信用货币为一种由国家强制力来维护的符号或标志5.货币层次划分及内容依据:不同层次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划分层次M0 =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第二章金融系统1.金融工具特点及关系●定义一种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约,它一般规定了资金盈余者向短缺者转让金融剩余的金额、条件和期限等●典型的金融工具①股票(权益性金融工具)②存款、贷款、债券(债务性金融工具)●特性①期限性债务人在特定期限之内必须还清一项特定金融工具的债务余额②流动性将金融工具转变为现金而不遭受损失的能力(暗含期限性)影响因素:发行人信誉&偿还期长短③安全性金融工具的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违约风险(与债务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偿还意愿有关)、市场风险与偿还期成反比④收益性金融工具能够定期不定期地给持有人带来收益●联系:流动性及安全性都与期限性有关,都暗含了期限性的概念。
期限性越长,安全性越低,流动性也就越差,而这些金融工具最终都是要带来收益的,这也是最终的目的。
彭兴韵金融学原理

彭兴韵金融学原理彭兴韵教授是中国金融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金融学研究成果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彭兴韵金融学原理是他多年金融学研究的总结和提炼,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等方面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金融体系的核心,是金融机构和个人进行融资、投资和转移风险的场所。
根据彭兴韵的研究,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遵循市场自由、公平、透明和监管有序的原则。
市场自由是指市场主体可以自由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价格也应该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市场公平是指市场上的交易应该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不应该存在垄断或操纵市场的行为;市场透明是指市场信息应该公开透明,市场参与者应该有平等的信息获取权利;监管有序是指金融市场需要有有效的监管机制,防范市场风险和不良行为。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在金融市场上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彭兴韵认为,金融机构的发展需要遵循稳健经营、风险控制、客户至上和社会责任的原则。
稳健经营是指金融机构应该注重风险控制,保证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风险控制是指金融机构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各种金融风险;客户至上是指金融机构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社会责任是指金融机构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用于融资、投资和风险转移的各种金融产品,包括股票、债券、衍生品等。
彭兴韵认为,金融工具的发展需要遵循合规、创新、效率和风险控制的原则。
合规是指金融工具的发行和交易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创新是指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效率是指金融工具的发行和交易应该高效便捷;风险控制是指金融工具的设计和使用需要考虑风险因素,防范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结语彭兴韵金融学原理是中国金融学界的重要贡献,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等方面,遵循市场自由、公平、透明和监管有序的原则,注重风险控制和客户至上,积极参与社会责任,推出合规、创新、高效和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是中国金融业走向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金融学概论》的各章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的各章复习要点《金融学概论》的各章复习要点金融学概论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是每个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都要学的一门课。
以下是金融学概论的各章的复习要点,希望对你有用。
1、导论1.金融学的含义及研究对象 P315级考了简答题:简述金融学的研究对象2、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五个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 P13-142.货币制度的演变 P16-17这一考点要掌握“格雷欣法则”与“特里芬两难”。
13级考了名词解释:格雷欣法则3、信用与融资1.信用的含义 P242.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P25-2815级考了名词解释:商业信用3.内部融资、外部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含义、特点及形式 P29-3315级考了简述题:说出三种融资方式及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4、利息与利率1.利息的含义与本质 P36-3715级考了简答题:简述利息的本质是什么2.利率的形式 P38-4013级考了名词解释:基准利率3.利率的经济功能与在经济中的作用 P45-47这一考点不需要深入了解,只要记得大概的即可,如利率的经济功能包括中介功能、分配功能、调节功能、传递导向功能4.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无需深入了解) P48-495、货币的时间价值1.了解时间轴如何画(计算年金时画出时间轴更易分析) P532.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P55-57这一考点一般都会考计算题。
牢牢掌握书上的例题。
3.年金的计算 P58-60这一考点一般都会考计算题。
牢牢掌握书上的四道例题。
记住偿债资金的计算实际上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是实际上是年金现值的逆运算9、金融市场概述1.金融市场的含义及分类(了解) P129-1312.金融市场的功能 P13113级考了简述题:请说出金融市场的功能是什么3.债券股票的特征及它们的差异、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征 P132-133债券与股票的差异除了它们含义等的不同,还有债券的偿还性与股票永久性的差异、债券安全性与股票风险性的差异4.有效市场的定义及三种形态 P13510、金融市场构成1.货币市场的含义及其包括的四种市场 P140-144货币市场主要是短期资金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对象及运作机制(掌握)、回购市场交易对象及运作机制(掌握)、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了解)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了解)2.资本市场的含义及其包括的.三种市场 P145-150资本市场主要是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掌握)、债券市场(掌握)和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了解)3.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三种市场大概了解即可) P152-16111、金融管理与监管组织1.中央银行的定义 P16613级考了名词解释:中央银行2.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重点掌握) P1693.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即“一行三会”中的“三会”)的定义、监管对象和监管目标 P171-17412、金融运营组织: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的性质、特殊性表现及职能(重点掌握) P179-180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内涵及种类 P183-185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自有资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和吸收的外来资金(各项存款、存款业务的创新、各项借款)。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知识学习题最终版

《金融学》(彭兴韵)习题集带※表示下面答案里没有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名词解释货币制度准货币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格雷欣法则无限法偿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铸币税问答题:1.货币产生的经济原因是什么?2.货币有哪些职能?3.如何划分货币的层次?不同层次的货币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4.货币制度有哪些构成要素?第二章金融系统名词解释间接金融直接金融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固定收益证券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贷款承诺债务性金融工具权益性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证券化问答题:1.金融系统有哪些功能?2.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什么问题?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哪些方法?3.金融中介机构参与资金融通为何能降低交易成本?请分析其降低交易成本的机制。
第三章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名词解释:货币的时间价值年金即时年金普通年金永续年金计算题:1.假定你在银行有一笔存款总共10万元,存期为五年,年利率为7.2%,每年复利一次,五年后,你的账上会有多少钱?设政府征收的利息所得税为20%,今后五年中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你的这笔存款的税后实际利率为多少?假定你在银行开了一个零存整取的储蓄账户,每月存入500元,存期为五年,月利率为5.25‰。
五年后,你的账户上本息总额会有多少?假定在这五年中,每个月的通货膨胀率为2.5‰,政府征收的利息所得税为20%,那么,五年后你账户上的实际余额是多少?2.假设你以90元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元的债券,该债券两年后按面值偿付,即两年后你能够得到100元,那么你购买这张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3.假定你购买了一套住房,从银行得到了20万元的抵押贷款,偿还期为20年,贷款年利率为8.4%,那么你的月供是多少?4.利率为8%的一年期贷款如果按月计息(月利率为8%/12),那么这笔贷款的年收益率是多少?5.你打算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一辆汽车。
第一个经销商提出的方案是,你在未来3年每满一年支付37400元;第二个经销商提出的方案是,未来四年每满一年支付28700元。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复习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复习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首先先给大家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我是14年应届考研学生,本科来自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考研报考学校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专业硕士。
考研总分为407,总分应该是初试第四名,单科成绩如下:英语:73;政治:77;396联考:132;431专业课:125。
然后给大家说一下整个考研时间的安排吧,我的占据线比较短,刚好是4个月左右,8月份去西安、甘肃、新疆一带玩了一个多礼拜,9月初搬到本部,9月3号正式开始准备考研。
很多人都说我心态好,其实刚开始确定考研,并且看到周围的同学有的看了一轮,有的甚至于看了两轮,自己肯定会有点着急。
所以在这儿给大家先说说考研心态吧,考研确实苦,所以说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周围有同学半途放弃开始找工作,也有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的,不过我个人认为保持一个单一的心态比较好。
我当时的心态是,4个月好好准备,考上了肯定是比较理想的,没考上可以在3月份春招时找工作,所以在四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我没有投一份简历,自然也没有关注任何招聘信息。
其次是处理课程与考研之间的关系,大四上学期我们共有两门专业课,所以在准备期间还要上课。
这里比较惭愧的是当时我上课次数比较少,因为学校图书馆座位有限,去上课可能回来就没座位了,所以当时课上的不多,不过最后考试还是抽了不少时间准备。
在整个考研期间,基本上没有出去玩过,我妈来北京看我,出去过1天,然后一直到考研结束都没离开学校。
整个期间有过一些小感冒,但是不会过多影响复习,最大的一次感冒休息了近一周,当时的状态是完全不能看书,所以特别着急,可能也是由于着急反而影响了恢复,所以在这儿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毕竟良好的体质是成功的基础。
接下来说说我的复习安排,复习期间我们学校图书馆是8点开门,所以我会在8点15左右到图书馆,很感谢当时图书馆4楼大叔对我们考研学生的帮助,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复习。
(完整版)《金融学原理》笔记(全)

(完整版)《金融学原理》笔记(全)第一章货币的本质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一、货币的产生1.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一样东西。
(2)扩大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很多东西。
(3)一般价值形式:出现质的飞跃,由直接物物交换转变为通过一般等价物的间接交换很多东西等于一样东西。
(4)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贵金属(黄金与白银等)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二、货币的本质1.概念:货币是商品,但不是普通的商品,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2.要点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本质特征,货币是一般等价物2)其次,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①是它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原料②是它具有直接与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3)最后,货币还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三货币形式的发展1.本质特征不变2.形式不断演变具有内在价值,信用货币发展的具体过程:实物货币→足值的金属货币→足值的代用货币(纸币)→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具有内在价值的普通商品;特征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信用货币是法偿货币)3.信用货币的价值: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
4.信用货币—法偿货币四货币层次划分(一)概念: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二)目的: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定有效的货币政策。
(不同层次货币的购买力不一样)(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1)划分依据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划分;流动性划分的意义:现实性:实际;可测性:预算、测算;(2)划分层次指标(考大题)M0:现金M1:M0 + 企业结算账户存款 + 机关团体活期存款 + 部队活期存款M2:M1 +城乡储蓄存款 +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重点)M3: M0 + 全部银行存款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一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一、货币产生的原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2、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价值形式∙结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二、货币形态的演变(一)货币形态演变的原因货币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形态也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三、货币的本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是一般等价物(1、货币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2、货币具有和一切商品交换的能力)∙货币体现社会经济关系四、货币的职能(一) 价值尺度(二) 流通手段(三) 储藏手段(四) 支付手段(五) 世界货币五、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的程序及建立金准备制度等。
六、货币制度的内容∙规定币材∙规定货币单位(一是规定货币名称二是规定单位货币价值)∙规定货币的种类及支付清偿能力(主币:即本位币,一国计价结算的合法的标准货币.辅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无限法偿: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的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七、货币制度的演变及种类∙银本位制1、概念: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2、内容: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的名义价值和所含银的价值相等,属于足值货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具有无限法偿的效力;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3、缺点:银本位最大的缺陷是银价不稳定。
随着白银开采技术的提高、产量增加,导致白银价值波动、下降,越来越体重值小。
至20世纪处,除中、印、墨等少数国家仍实行银本位,资本主义国家都已放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原理重点总结彭兴韵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
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支付手段 货币的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制度基本内容:货币材料;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准备制度等 货币制度的种类: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含义、功能与联系 1) 初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行的市场;二级市场也称次级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
2) 初级市场的首要功能是筹资:需要筹资的企业或政府,在这个市场上发行证券、筹集资金 3) 二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4) 二级市场以初级市场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证券发行,谈不上证券的再买卖;假如没有二级市场,新发行的证券就会由于缺乏流动性而难以推销,从而导致初级市场萎缩难以发展。
金融体系或金融系统:由各种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
金融体系的功能:降低交易费用,时间与空间转换,保持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风险分担,支付与清算,监督与激励资本市场是金融工具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
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证券投资基金货币市场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主要职能是调剂临时性的资金余缺。
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回购市场,票据市场货币时间价值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简述金融工具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特点:1) 偿还期 2) 流动性 3) 安全性或风险性 4) 收益性2.关系:安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偿还期越长,安全性就越低,风险也就越高;反之,偿还期越短,本金安全性也就越高,风险越低。
1) 流动性越高的金融工具,其安全性也就越高,风险越低;反之,流动性越低,安全性也就越低,风险越高。
2) 持有期越长,收益率越高。
3) 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高,其收益率也越低;反之,收益率也就会越高。
4) 风险越高,所要求的收益率也就越高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现值(PV )是指未来金额的现在价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
终值(FV )反映了按复利计息的资金的未来价值,即本利和。
即时年金(预付年金):每期期初就发生的一系列等额现金流。
普通年金:每期期末才发生的一系列等额现金流。
储蓄的动机:交易动机:为了应付未来消费支出而进行的储蓄。
谨慎动机:为预防未来不测之需而进行的储蓄。
投资动机:为了使未来得到更多的消费和收入也可能会进行一些储蓄。
金融资产:货币资产;债权资产;股权资产 资产选择的决定因素:财富或收入,资产的预期回报率,风险,流动性 系统性风险: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非系统性风险:单个资产所特有的风险,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财务杠杆: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风险管理方法:风险规避,风险控制(组合投资),风险留存,风险转移(保险 对冲 期权)内源融资是指资金使用者通过内部的积累为自己的支出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资金短缺者通过某种方式向其他资金盈余者筹措资金。
债务融资;权益融资比较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1.债务融资 1) 具有杠杆作用。
2) 不会稀释所有者的权益。
3) 不会丧失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问题较小 2.权益融资 1) 没有杠杆作用 2) 会稀释所有者权益。
3) 可能会失去部分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可能较严重。
M-M 定理: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融资结构无关,即企业不论是选择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价值是由实质资产决定的,不取决于这些实质资产的取得以何种方式来融资的。
政府融资方式有: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增加税收;发行政府债券 李嘉图等价:无论通过增税还是增加公债筹资,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没有差别的。
商业银行:以经营存款、贷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简述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以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的金融业务。
职能 1信用中介3支付中介3信息创造4金融服务政策性金融机构:由政府创立或担保,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具有特殊的融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就是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
它与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主要在于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的基本功能不同,保险公司的基本功能在于分担风险。
证券公司是在证券市场上经营证券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大业务:经纪,投资银行,自营准备金: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存款者取款需要而保留的一部分资产,包括法定准备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和库存款现金。
表外业务:没有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但会影响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业务。
包括中间业务:银行不动用自己的资产为客户办理的业务。
狭义表外业务:包括贷款承诺、担保、衍生金融工具和投资银行业务。
资产管理原则: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之间平衡。
贷款五级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信用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策略:筛选(5C/5P ),贷款专业化,信用配给,补偿余额,首付要求,自偿性贷款 利率风险:市场利率的波动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管理方法:敏感型分析与缺口管理,存续期分析 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债券是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的,同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向债券持有人或投资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
可转换债券: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按某一固定的比例转换成普通股的债券,具有债务与权益双重属性。
附息债券:债券发行者在发行债券时承诺未来按一定利率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债券,附息债券规定了票面利率,以及付息期。
存托凭证,是指一国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
本期收益率就是每年支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除以债券当前的市场价格。
到期收益率是使债券剩余期限内各年所付的利息额和面值的现值等于当前的市场价格的年贴现率。
一般而言,到期收益率曲线会向上倾斜,表明剩余期限越长,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越高 V 为债券面值,r 为到期收益率,P 为市场价格,i 票面利率,n 剩余期限市盈率是指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的每股收益E 之间的比率回购: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 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
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之间为调剂临时性和头寸和满足流动性需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信用借贷市场票据:在商品或资金流通过程中,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设立、转让和清偿的一种信用工具。
票据有本票、支票和汇票之分。
再贴现:贴现银行将已贴现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贴现。
简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是指商业银行按中央银行的规定,必须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
2.再贴现率。
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贴现或开具合格票据办理贴现时所采用的利率。
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影响商业银行介入资金的成本,调节货币供给量。
3.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业务活动。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有静态和动态之分。
汇率: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时的比率。
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即期外汇交易:在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即期外汇交易又被称为现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买卖双方在成交后,按照签订的远期合同规定,在未来约定的某个日期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目的:套期保值,外汇投机套利是指在两国之间的短期利率出现差异时,将资金从低利率的国家调入到高利率的国家,以获取其中的利差的行为。
()r r r A PV n ++-⨯=-1)1(1即时年金现值:nm FV PV )m r 1(+=现值:n )r 1(+=P S 复利:[]r)r 1(1-r)1(n++⋅=A FV 即时年金终值:为剩余年限的年利率i 1-=n P V i 贴现债券:()r h i E P h ⋅-⋅=h -1再投资股价:套汇,就是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上的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差异,买进和卖出外汇而获取汇差收益的行为。
汇率风险管理策略:签订合时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金融市场操作手段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
原生的金融工具一般指股票、债券、存单等。
原金融金融工具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交易、期货、期权、互换等,其产生的主要功能在于进行风险管理。
远期交易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期按照预先签订的协议交易某一特定产品的合约,该合约规定双方交易的资产、交换日期、交换价格等,其具体条款可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1.远期利率协定是协议双方约定在名义本金的基础上进行协议利率与参考利率差额支付的远期合约。
2.基本要素:名义本金,远期期限,合约利率,参考利率。
期货交易是买卖双方事先就交易的商品数量、质量等级、交割日期、交易价格和交割地点等达成协议,而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日期进行实际交割的交易。
期货交易的特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进行的,属于场内交易;集中在期货交易所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合约是标准化的;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实物商品,而是为了转移有关商品的价格风险,或赚取期货合约的买卖差价收益;保证金交易。
期货市场的功能:价格发现,规避风险期权:就是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一种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
买入期权与卖出期权互换一种将不同的债务、不同利率的债务或交割期不同的货币的债务、由交易双方按照市场行情签订预约,在约定期限内相互交换,并进行一系列支付的金融交易行为。
主要有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有效地规避利率和汇率波动的风险,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
基础货币又叫高能货币,是指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能够通过银行体系创造出多倍的存款货币。
它等于流通中的现金C 加上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总额R ,MB=C+R 派生存款,就是指商业银行体系通过发放贷款而创造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