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集美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集美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标准与要求Educational Requirements1.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1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要求全面掌握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水域生态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组织胚胎学、生物统计学、水环境化学等水产学、生命科学基础知识。
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贝类和藻类的人工繁殖、育苗、育种、养成病害防治等相关专业知识。
1.2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表达与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一定的统计分析与数学模型建构能力;通过专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学习与训练,能熟悉水产动植物增养殖整体业务流程,并具备实际业务处理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或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水产养殖学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能通过多种渠道整合知识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水产养殖开发和管理能力。
1.3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秉承“诚毅”校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诚信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掌握法律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环境意识、价值效益意识、求实创新意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Key Subjects and Major Courses1.主干学科:水产学、生物学。
××专业培养方案 -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水产养殖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养殖科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系统地掌握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病害防治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水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与推广、渔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渔业生产与管理、水生动植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水产科学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及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水产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治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备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技能,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等人工育苗、育种和集约化养殖、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等生产技术。
4.具备渔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了解水产科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及自然科学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
5.熟悉国家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水产品贸易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及国际惯例与规则。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所属学科类1.学科门类:农学(09)。
2.学科类:水产(0907)。
*核心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动物生理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遗传学、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
*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鱼类学。
研究型课程:水产动物生理学、鱼类增养殖学、水生生物学。
讨论型课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病害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贝类养殖学。
*计划学制:3~6年最低毕业学分: 168+4授予学位:农学学士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50+2学分(1)思想政治类 14+2学分300101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1) 全年3001010102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春夏30010101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春夏3001010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3 秋冬3001010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2(2) 春夏3001010106 贵州省情 1 全年 T300120101 形势与政策 +2 春夏(2)军事体育类 9学分3302110001 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 2(1) 秋冬3002010301 体育1 1 秋冬3002010302 体育2 2 春夏3002010303 体育3 2 秋冬3002010304 体育4 2 春夏(3)外语类 14学分0502010201 大学英语(一) 3(1) 秋冬0502010202 大学英语(二) 4(1) 春夏0502010203 大学英语(三) 4(1) 秋冬0502010204 大学英语(四) 3(1) 春夏注:学生也可选择修读已开出的其他语种课程。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本模板】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801)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科研、水产养殖生产和技术推广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风正派,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应具有水产养殖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对于本领域的经典著作有比较系统的阅读和掌握;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及方法论基础,并能够合理运用;思维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后两个学年主要进行学位课题研究、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专业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 22学分,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5学分.具体实施办法按《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办法》执行。
三、研究方向水产养殖是以数学、化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研究水产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等的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学科。
本专业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1.水产动物育种与增养殖本方向主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研究我国重要水产动物资源种质特性,建立种质鉴定标准和资源保护技术方法。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鱼类遗传性状改良、种质创新,为渔业生产提供优良养殖新品种;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各类水域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构建科学的养殖容量及生物学能量的可持续模型。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801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水产养殖学专业高级专门科技人才。
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技术工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研究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二、学习年限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三、培养方式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四、研究方向01、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种质资源学02、水产动物繁殖与发育生物学03、水产增养殖学见附表五、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六、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不少于200天。
协助导师教学工作,给本科生独立讲授所学专业相关课程20学时以内。
独立完成学位论文1篇。
七、答辨及学位授予完成规定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习,修满27—30学分,通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附:培养方案修改说明1、本方案根据学校关于修改《贵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进行修改。
2、培养目标按原培养目标不变。
3、培养年限由原来的3年改为2~3年,其目的主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工作,缩短1年培养的时间,减少人才培养成本。
4、增加培养方式(采取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
5、课程设置中非学位课全部统一改为36学时,2学分。
并按学校要求修改培养环节,分为:(1)协助教师进行本科生教学,讲授课程20学时以上,参加教师科研1项以上(1学分);(2)每学期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4次以上(1学分)。
(3)第2学年开始两周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1学分)(4)第5学期公开作学术报告1次(1学分)(5)参加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或专业实践总计10天以上(1学分)(6)毕业前须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和模式,提高生产效益 和产品质量。
培养具备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强调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和公民意识的人才,为 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02
水产养殖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 些问题,如培养方案落后、实践环节 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亟待改进。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推动行 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品 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水产养殖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具备从事水产养 殖生产、管理和研究的能力。
行业现状
01
02
03
养Hale Waihona Puke 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量 的增加,水产养殖规模不 断扩大,养殖品种也日益 多样化。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水产养殖技术不断进步, 包括养殖设施、饲料、疾 病防治等方面都得到了显 著提升。
产业链不断完善
水产养殖已经形成了较为 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苗种 繁育、养殖、加工、销售 等多个环节。
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水产养殖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制
定 •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 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 • 校企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推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
当前人才培养的不足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食品需求的增 加,水产养殖业逐渐成为重要的农业 领域。
水产人才培训计划

水产人才培训计划一、引言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水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培养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
因此,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水产人才培训计划,成为了水产养殖相关企业和学校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针对水产养殖人才培训提出一套完善的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二、培训目标1. 培养水产养殖专业的技术人才,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2. 培养水产养殖专业的管理人才,提高其管理和运营能力;3. 培养水产养殖专业的科研人才,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4. 培养水产养殖专业的服务人才,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培训内容1. 理论知识培训(1)水产养殖学基础知识:包括水产生物学、水产病理学、水产营养学等;(2)水产养殖工程学基础知识:包括水产养殖设施、水产养殖工艺等;(3)水产养殖管理学基础知识:包括水产养殖规划、水产养殖运营管理等。
2. 实践技能培训(1)水产养殖设备操作和维护技能;(2)水产疾病防控和治疗技能;(3)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规操作技能;(4)水产养殖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技能。
3. 专业实践培训(1)参观实地水产养殖基地,了解实际养殖过程;(2)参与实际养殖项目,亲身体验养殖的整个过程;(3)在养殖企业中实习,学习实际操作和管理经验。
四、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通过网络课程、视频教学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2. 线下实践:安排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等形式进行实践技能和专业实践的培训;3. 实习机会:与水产养殖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锻炼。
五、培训机构1. 水产养殖企业:提供实践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2. 高校科研机构:提供理论知识培训和专业实践培训;3. 培训机构:提供一些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培训。
六、考核评价1. 理论考试:对培训期间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2. 实践操作:对学生在实际中所掌握的操作技能及质量进行评价;3. 企业实习评价: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水产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

育
职业规划
理论体系概论
生物统计学
水产动物育种学 生物饵料培养学
课 程
形式与政策(1)
外语类拓展选修课程
水域生态学
水生经济植物栽
水产动物营养与
培学
饲料分析
毕
大学体育
饲料学 鱼类生理学
海珍品养殖学
专
业
基
专
础
业
课
教
程
育
专 课
业
程、
课
程
高等数学 专业导论
动物学 分析化学
线性代数 鱼类学
鱼类遗传学 水产动物免疫学
掌握公文写作知识
1
文化基础 具有必备的体育锻练知识
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基础知识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相应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体育、应 用写作、高等数学、普 通化学、有机化学、分 析化学。
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知识
掌握水生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掌握鱼类学的基础知识
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能力
殖水化学
具有水质检测的能力
具有培养常见生物饵料的能力
具有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文献检索与利用
3
专业拓展 能力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调研、策划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具有择业、就业、转岗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Ⅰ、科研实践、社会实 践、生产实习、毕业实 习、职业规划、创业基
础、就业指导
(三)素质结构与要求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主要包括动物学实验、养殖水化学实验、动物生物化学实验、鱼类学实 验、水生生物学实验、水域微生物学实验、鱼类生理学实验、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 饲料分析实验、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水生经济植物栽培实验、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海 珍品养殖实验等。
水产养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水产养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2.具备创新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相关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3.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意识,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4.具备较高的科学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意识,遵守学术规范,负责实验室工作和科研项目;5.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合作,开展交流与合作项目;6.具备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撰写高水平专业论文并进行学术报告。
二、培养步骤和课程设置1.学术基础课程阶段: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学生将学习水产养殖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水产养殖学概论、水产动物学、水产植物学、水产病理学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水产养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
2.专业课程阶段:在第二和第三个学期,学生将学习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包括水产养殖学进展、水产养殖管理学、水产养殖系统工程学、水产养殖技术与方法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产养殖学的前沿动态和研究方法。
3.科研导向课程阶段:第四个学期将主要开展科研导向的课程,包括科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同时,学生将开始着手自己的硕士研究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研究。
4.硕士论文阶段:在培养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将集中进行硕士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完成一篇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研究论文,并在学术答辩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科研能力。
三、科研训练和实践1.科研项目参与:学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将参与导师或实验室的科研项目,了解科研流程和方法,并通过实际参与科研项目,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2.实验室实训:学生将进行一定量的实验室实训,学习和掌握水产养殖学中的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我国特别是环洞庭湖区大水面健康养殖和加工的需要,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产科学、生物科学和水域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和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水产生物育种及渔业水域环境调控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形态与结构、分类、生态、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和环境科学(包括水环境化学、水处理技术等)的基本理论; 2. 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和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育种及渔业水域环境管理、调控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和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4. 掌握内陆水域(池塘、湖库、江河和稻田等)、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5.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6. 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水产品贸易的有关法规; 7. 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计算机等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8.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9.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
10.具备一定的辩证唯物主义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学科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动物学、鱼类学、生物化学、水生生物学、养殖水环境化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类贝类增养殖学。 四、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实践:集中实践:军事训练、繁殖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等。 分散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学位授予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学位授予:农学学士 六、专业教学实施方案 1、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见附表2) 2、集中实践教学进程表(见附表3) 3、课程学期进程表(见附表4) 七、课程结构分类统计与毕业学分要求(见附表1) 附表1 课程结构分类与毕业学分统计表
课程类别 学分 比例 修读 形式 课程内容(模块)或要求 理论 学分 实践学分 总 学分
学校及大类专业课程平台 (公共基础课程)
34%
必修 公共基础课程 30 16 46 相关学科(大类专业)基础课程 (掌握大类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性知识而设置的课程,如高等数学等) 6 6
选修 文化素质教育与知识拓展: 课程修读(至少1门人文社科类课程) 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 4 4 8 学科基础互通 课程平台 (学科基础课程) 54% 必修 专业基础课程 26 12
92 专业共性
课程平台 (专业课程) 必修 专业课程 16 8
专业集中实践 30
专业个性 课程平台 12% 选修 专业方向课程 (任选一个专业方向) 6 4 20 (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任选课程
(按要求修满规定学分) 8 2
合 计 100% 96 76 172
附表2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课程 类别 课 程 编 号 课程名称 教学时数 学 分 周 学 时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理 论 实 践 课
外
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必
修)
00000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4 12 2 2 1 考查 00000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 2 2 2 考查 00000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8 3 3 3 考试 00000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8 24 4 4 4 考试
000000005 形势与政策 16 16 1 考查 000000006 大学英语(一) 48 16 3.5 4 1 考试 000000007 大学英语(二) 48 16 3.5 4 2 考试 000000008 大学英语(三) 48 16 3.5 4 3 考试 000000009 大学英语(四) 48 16 3.5 5 4 考试 000000010 计算机文化基础 32 32 3 4 1 考试 000000011 计算机技术基础 32 32 3 4 2 考试 000000012 大学语文 32 2 2 1,2 考查 000000014 大学体育与健康(一) 32 32 2 2 1 考查 000000015 大学体育与健康(二) 32 32 2 2 2 考查 000000016 大学体育与健康(三) 32 32 2 2 3 考查 000000017 大学体育与健康(四) 32 32 2 2 4 考查 000000018 大学生就业指导 16 8 1 1、6 考查 000000019 大学生心理、卫生教育 32 16 2 1 考查 000000020 军事理论 12 20 1 1 考查 000000021 军事训练 2周 2 1 考查 -3-
000000022 高等数学B(一) 48 3 3 1 考试 000000023 高等数学B(二) 48 3 3 2 考试 小计 740 128 224 54 52
课程 类别 课 程 编 号 课程名称 教学时数 学 分 周 学 时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理 论 实
践 课
外
学科基础课程(必
修)
专业共性课程(必
修)
0906010101 基础化学 40 30 3.5 4 1 考试 0906010102 有机化学 40 30 3.5 4 2 考试 0906010103 普通动物学 40 18 3 4 1 考试 0906010104 水生生物学 40 18 3 4 2 考试 0906010105 鱼类学 32 18 2.5 2 3 考试 0906010106 动物生物化学 40 30 3.5 4 3 考试 0906010107 微生物学 32 24 3 4 3 考试 0906010108 试验统计学 40 18 3 4 3 考试 0906010109 养殖水环境化学 32 18 2.5 4 3 考试 0906010110 动物生理学 32 18 2.5 4 4 考试 0906010111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 32 18 2.5 4 4 考试 0906010112 遗传学 40 24 3.5 4 4 考试 0906010113 普通生态学 32 6 2 2 2 考试 小 计 472 270 38 0906010201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40 18 3 4 5 考试 0906010202 水产养殖工程学 40 18 3 4 7 考试 0906010203 池塘养鱼学 40 18 3 6 5 考试 0906010204 内陆水域增养殖学 32 12 2 4 5 考试 0906010205 特种水产养殖学 32 12 2 4 7 考试 0906010206 淡水捕捞学 30 12 2 2 6 考试 0906010207 水产动物疾病学 40 18 3 6 6 考试 0906010208 水产动物育种学 32 12 2 4 6 考试 0906010209 生物饵料培养 32 12 2 4 4 考试 0906010210 渔业经济与管理 40 2 2 4 考查 小 计 358 132 24 课程 类别 课 程 编 号 课程名称 教学时数 学 分 周 学 时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理 论 实
践 课
外
专业个性课程平台(选
修)
水产健康养殖方向 0906010301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专题 32 2 2 7 考查 0906010302 水产品质量检测 24 12 2 2 6 考试 0906010303 水产动物繁殖专题 32 2 2 6 考查 0906010304 水产药物与药理学 24 12 2 2 5 考试 0906010305 水环境保护 24 12 2 2 5 考试 小 计 136 36 10 水产品加工与流通方向 0906010306 食品机械与设备 32 2 2 6 考查 0906010307 水产品加工学 24 12 2 2 6 考查 0906010308 水产品保鲜与贮藏学 24 12 2 2 5 考试 0906010309 物流管理 28 6 2 2 5 考试 09060103010 市场营销学 28 6 2 2 7 考试 小 计 136 36 10 以上选修1个方向,10学分;另一方向课程可作为任选课选修 专业任选课程 0906010311 渔业行政管理 32 2 2 6 考查 0906010312 水产生物资源学 32 2 2 5 考查 0906010313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 32 8 2 2 7 考查 0906010314 贝类增养殖学概论 32 2 2 7 考查 0906010315 休闲渔业 32 2 2 7 考查 0906010316 专业英语 32 2 2 7 考查 0906010317 科技论文写作 32 2 2 6 考查 0906010318 水产专题讲座 32 2 3 7 考查 0906010319 水产饲料检测技术 32 8 2 2 5 考查 0906010320 畜牧养殖学 32 8 2 2 5 考查 0906010321 家禽养殖学 32 8 2 2 6 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