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细则 附件4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及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总则 (4)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 (6)第三章产品关键原材料、过程、成品检验的控制项目规定 (7)第四章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 (9)第五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规定 (10)第六章制造商对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的追溯、处理和恢复规定 (12)引用文件 (14)附表一汽车内饰件关健关键原材料一致性控制项目 (15)附表二汽车内饰件关键工序质控点一致性控制项目表 (16)附表三汽车内饰件COP一致性控制项目表 (17)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总则1、目的为保证本公司批量生产的汽车内饰件产品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规定,确保汽车内饰件产品的结构型式及技术参数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性。
以及本公司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持续满足实施规则规定的各项标准及技术法规要求。
加强对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以下简称认证标志)的统一管理。
2、范围本计划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汽车内饰件产品(型号详见表1)生产一致性控制的全过程。
表 13、各相关部门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认证产品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运行的全面工作。
3.2 办公室:3.2.1 负责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运行过程进行监控。
3.2.2 负责按年度总结产品和关键原材料质量控制实施情况。
3.3 技质部:3.3.1负责编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并组织相关部门总结年度实施情况及编写《汽车内饰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
3.3.2 负责控制计划变更管理。
3.3.3 负责与产品质量控制相关检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负责按照周期鉴定计划进行计量检定及校准。
3.3.4 负责与认证机构的联系沟通,负责认证实施规则的宣贯。
3.3.5 负责认证产品的申报。
3.3.6负责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及《汽车内饰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进行审核,并上报认证机构。
3.3.7负责汽车内饰件及关键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负责按控制计划要求实施产品及关键原材料的检验检测,并做好记录。
《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编制要求精品文档3页

附件1:《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编制要求一、目的车辆生产企业通过编制、执行《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以下简称《保证计划》),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并持续符合国家政策和管理规定以及强制性标准、法规要求。
二、《保证计划》的内容(一)《保证计划》适用范围《保证计划》应明确其所覆盖的车辆产品。
对于产品结构、生产控制要求相同或相似的车辆产品,可以使用相同的《保证计划》,但不同类型(M1类、M2+M3类、N1类、N2+N3类、O类、L类、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的车辆必须分别制定《保证计划》。
(二)所执行的标准《保证计划》所覆盖车辆产品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法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三)产品描述1.车辆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配置备案表企业《保证计划》所覆盖车辆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配置备案表》。
2.自制件、外购件清单主要是与《公告》产品参数、配置和性能等一致性要求有关的总成部件(或系统)的清单,包括总成部件的名称、型号(或图号、零件号)、生产企业名称等。
(四)有关产品一致性的控制措施原材料与外购件采购过程、自制件生产过程、装配过程等过程控制文件。
(五)有关生产和检验测量设备的控制措施生产和检验测量设备台帐、设备管理制度文件。
(六)有关人员能力、资格的控制措施与生产一致性相关人员的能力、资格要求等控制文件。
(七)有关检验的控制措施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各类检验或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控制文件。
特别是与整车出厂检验相关的控制文件。
(八)有关《合格证》管理的措施《合格证》发放、出厂车辆信息上传等的控制文件。
(九)恢复措施当产品在生产、销售、使用中出现与一致性相关的问题时,为恢复生产一致性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包括:原因分析、不合格品处理及追溯、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
生产一致性控制要求的理解发动机

制造商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应在采购、生产、检验、 销售等过程中的适当环节建立可追溯性系统,发现产 品存在不一致时,采取维修、更换、召回等措施的规 定。
生产一致性控制要求的理解发动机
22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7)
1.7 对于A级制造商,制造商应说明为确保产品持续满足强制性 产品认证涉及标准的要求,所采取的可靠性控制的方式和验 证的方法及相关记录的具体规定。
生产一致性控制要求的理解发动机
32
附录1
▼摩托车发动机:缸盖、活塞、活塞环和缸体,化油 器,火花塞,点火线圈,点火器的相关参数,电喷 ECU,增压器,空气污染控制措施(催化转化器, 曲轴箱气体再循环装置等),起动电机,
▼当有催化转化器参与控制排气污染物时,空滤器和 进气消音器要列入重点考核范围
▼摩托车: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催化转化器的位 置(在排气管中的位置和基准距离)化油器,火花塞 /无线电干扰抑制方式,电动机/蓄电池(电动摩托 车),总质量,传动装置(噪声)离合器,变速器
生产一致性控制要求的理解发动机
28
4. 生产一致性监督审查
4.3 如控制水平不令人满意,或需要核实工厂自主进行 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包含的试验的有效性时,经认 证机构核准审查人员应抽取样品,送交检测机构进行 试验。
4.4 若审查发现生产不一致情况,认证机构应采取一切 必要的步骤督促制造商尽快恢复生产一致性。
未经认证机构批准的变更,不能在变更产品上加贴认 证标志。
生产一致性控制要求的理解发动机
11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1)
※ 标识方面一致性要求 ⑴摩托车产品车辆的识别代号、车辆型号、产品标牌、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编号:GCW/KJ-JS-004-2014罐式半挂车系列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oP Control Plan(为满足CNCA—C11—01:2014规则对生产一致性控制的要求)编制:王宜华审核:刘志忠批准:王利军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适用认证产品9GS3单元系列(涵盖如下CCC证书)生产厂:甘肃承威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版本号Version No:1.00车型系列Vehicle Type:FY93发布日期:二零一四年七月二十日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目的、职责 ------------------------------------------------------------2 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3 第三章整车COP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19 第四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19 第五章制造商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20 第六章制造商对产品不一致的追溯处理措施------------------------------------------------------20 第七章制造商对分级管理的思路及采取的可靠性验证措施------------------------------------20 第八章适用多个车型系列及不在同一装配现场时的说明---------------------------------------20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目的、职责一、目的:制造商为了保证9GS3单元系列厢式运输半挂车批量生产时的产品和型式试验的样品在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方面相一致,以及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
[VIP专享]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
![[VIP专享]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3d07e84866fb84ae55c8d3c.png)
附件6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1 生产一致性审查是通过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及其执行报告的审查和现场审查,确认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以及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
初始工厂审查时,首先进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审查,然后进行现场审查;获证后监督时,首先进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审查,然后进行现场审查。
2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是制造商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而形成的文件化的规定。
应包括:2.1 制造商为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所制定的文件化的规定。
2.2 制造商按照车型系列并对应实施规则中各项标准制定的产品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文件化的规定。
以及按照各项标准识别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并确定其控制要求。
对于不在工厂现场进行的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以及控制的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应在计划中特别列出,并说明控制的实际部门和所在地点。
认证标准中对生产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工厂的控制规定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
2.3 制造商对于2.2涉及的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设备和人员的规定和要求。
2.4 制造商对于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申报与执行的相关规定。
2.5 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如何落实在认证机构的监督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尽快恢复生产的一致性的相关规定。
2.6 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所采取的追溯和处理措施的规定。
2.7 对于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和产品实际状况以及遵守强制性认证要求的信用水平好的工厂,制造商应说明为确保产品持续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涉及标准的要求,所采取的可靠性控制的方式和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记录的具体规定。
3 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初始工厂审查中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是对制造商提出并经认证机构审查确认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审查,其中对产品的车辆结构及技术参数的一致性审查要求见本附件附录1。
(整理)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改装车)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oP Control Plan(为满足CNCA—02C—023:2008 规则对生产一致性控制的要求)本《生产一致性计划》适用认证产品改装车型系列(涵盖如下CCC 证书)生产厂: 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版本号:V ersion No.车型系列Vehicle Type:发布日期:Release Date: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规定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第三章整车COP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第四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第五单制造商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第六章制造商对产品不一致情况的追溯处理措施第七章制造商对分级管理的思路及采取的可靠性验证措施第八章适用多个车型系列及不在同一装配现场时的说明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规定1 、目的为了确保本公司生产的产品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技术法规的要求,其型式及主要结构、参数与定型样车的一致性,特制定和颁布本控制计划(以下称计划)。
本计划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产品一致性所涉及的相关过程、产品、人员及检测设备等要素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2、适用范围本计划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车型的生产一致性控制3、职责3.1质量控制部负责协同相关部门制定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并负责计划的修订、发布以及计划实施的监督管理。
3.2物料部负责按本计划控制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
3.3制造部负责按本计划控制关键工序。
3.4质量控制部负责按本计划要求控制关键零部件及强检项目的符合性并保存控制记录。
3.5技术中心负责产品一致性设计开发和技术文件的编制。
3.6技术中心负责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书的申报、变更及备案。
4、强检项目影响因素的识别质量控制部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影响强检试验项目的关键零部件、关键质量特性及关键工序,编制强检项目影响因素表。
各部门根据强检项目影响因素表中的内容制定控制措施。
5 控制措施5.1关键零部件供采购控制5.1.1物料部执行《采购管理程序》,编号:SCV-QP-08,并按照关键零部件《合格供方名单》的配套厂家签订质量技术协议及产品供货合同。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为满足CNCA-C11-09:2014规则对生产一致性控制的要求)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涉及的标准及相关的文件第三章产品相关部件、过程及检验的控制规定第四章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控制第五章与试验或相关检查的试验设备和人员的控制要求第六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申报和执行的要求第七章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和追溯处理措施第八章体系文件目录第一章前言1、目的本计划是基于产品的安全风险和认证风险制定,以便有效控制本厂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批量生产的CCC认证产品的控制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来自《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编号:CNCA-C11-09:2014)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要求》(编号:CQC-C1109-2014)。
3.1 认证产品一致性(产品一致性)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保持一致,产品一致性的具体要求与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备案的《产品描述》相符。
4.职责和权限4.1质量负责人: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生产一致性计划,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变更、申报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落实;并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 确保《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在工厂得到有效地建立、实施和保持;(b) 确保产品一致性以及产品与标准的符合性;(c) 正确使用CCC 证书和标志,确保加施CCC标志产品的证书状态持续有效。
4.2技术科:(a)参与策划和编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明确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的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要求;(b)编制生产、检验所需的作业指导书,确保关键零部件、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和检验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4.3生产科(a)按照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做好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进行控制,并保留相关的记录;(b)采购时,应严格按照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备案的《产品描述》中规定建立《合格供应商清单》,采购规定生产厂家生产的关键零部件或材料,应确保采购的产品型号规格、生产厂与申报的相符一致。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经CCC审查通过版本)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oP Control Plan(为满足CNCA—02C—023:2008 规则对生产一致性控制的要求)生产厂:版本号: 1 发布日期:二零一一年五月六日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第三章整车 COP 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第四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第五章制造商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第六章对已出售产品出现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第七章制造商对分级管理的思路及采取的可靠性验证措施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我公司严格按照GB/T 19001-2008标准来实施质量管理,并且每年都通过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审查,这证实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质量能力得到有效保证。
结合《CNCA-02C-023:2008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要求,我们还制定了《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检验验证控制程序》、《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认证标志管理控制程序》、《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管理程序》等程序文件来保证批量生产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
现将我公司3C一致性控制流程阐述如下:一、研发部负责认证产品的设计开发、标准化管理及技术管理,具体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设计开发控制程序》、《设计和开发验证控制程序》、《设计和开发验证控制程序》、《整车定型试验控制程序》及《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等文件的规定要求,提出本公司适用的标准列表、关键零部件登记表、车型技术参数表。
二、采购部负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的采购控制,确保一致性要求,具体按《采购控制程序》和《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行。
三、品质部负责对外购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的进货检验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一致性符合要求,具体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检验验证控制程序》和《来料检验控制程序》的规定要求执行。
四、制造部负责本公司的关键工序制造,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具体按照《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要求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及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1.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编制要求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是工厂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而形成的文件化的规定。
应包括:
工厂为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所制定的文件化的规定。
工厂按照不同的产品类别,并针对不同的结构、生产过程,对应《实施规则》中各项相应标准制定下列文件:
(1)COP试验/检查计划
企业应对于认证标准中规定的产品各项安全质量特性进行识别,并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安全特性进行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以确认持续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检验或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均应编制文件化的规定,并报CCAP认可后按计划实施。
认证标准中对生产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工厂的检测规定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
对于每类燃油箱(按箱体的材料分为金属和塑料两类),生产一致性检测项目为本细则第2条中依据标准的全部适用条款,频次为每年每类至少进行一次。
(2)关键零部件/材料控制计划
企业应依据认证标准,识别外购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制定关键零部件/材料清单,对清单中的零部件和材料应明确控制要求。
对于自制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纳入关键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其持续符合认证标准要求。
(3)关键制造过程、关键装配过程、关键检验过程控制计划
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识别出关键制造过程、关键装配过程、关键检验过程,并确定其工艺参数和产品特性的控制要求。
对于不在工厂现场生产的部件、材料、总成,以及不在工厂现场进行的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均视为关键部件或关键过程,应在计划中特别列出,工厂对于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设备和人员的规定和要求。
包括试验/检查用设备的型号规格、精度、检定或校准要求以及试验/检查人
员能力和培训要求。
工厂对于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申报与执行的相关规定。
当上述企业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应事先向CCAP申报,填写《认证变更申请表》,说明变更情况,经CCAP认可后实施。
在对变更进行说明的同时,企业还应另提供一份新版本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控制的规定
工厂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所采取的追溯和处理措施的规定,以及如何落实在认证机构的监督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尽快恢复生产的一致性的相关规定。
对于上述第、~条的各项管理要求,企业可以单独形成文件,也可以在其他各项管理文件中覆盖上述相关要求。
认证委托人应根据自身生产和管理特点确定控制要求。
CCAP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格式和内容不做统一强制性要求,为便于企业编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CAP提供了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推荐格式(见附录1),其中: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表(COP检验/检查)的内容和要求见附录2,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表(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内容和要求见实施细则(CCAP-C11-11 )附件2,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表(关键制造/装配/检验过程)的内容和要求,认证委托人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进行识别,并确定其工艺参数和产品特性的控制要求。
如企业已有控制计划,且其内容可覆盖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全部要求,也可以利用企业现有的控制计划向CCAP 提交,经CCAP审查认可后使用。
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编制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是工厂每年对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情况的文件说明。
应在工厂现场跟踪检查时提交给CCAP现场检查组。
报告内容应包括:
1. 本年度工厂基本情况概述:
工厂基本信息:包括制造商、生产厂名称、地址,主要生产设备、检测仪器设备等是否变化,如有变化应重点说明;
1.2本年度产品认证证书变化情况(含有效证书及本年度扩项、变更的证书、暂
停、注销、撤销的证书),可列表说明。
1.3本年度CCC标志使用情况。
2.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情况:
2.1对照计划逐项说明COP计划完成情况。
获证后监督抽样检测结果可作为COP
计划的检测结果,如未能按计划完成,应重点说明原因;
2.2关键零部件/材料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情况
(1)关键零部件/材料规格、型号、材料变更情况;
(2)关键零部件/材料供应商变更情况的说明
(3)关键零部件/材料进货检验/一致性检验及验证情况;
2.3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的控制及变更情况
2.4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设备、人员情况
包括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校准和检查情况说明, 2.5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申报与执行情况
(1)企业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及相关文件(包括COP试验/检查计划、关键零部件或关键过程控制计划及引用文件等)的变更情况,是否上报认证机构的情况;
(2)如发生认证要求变更,如标准换版,企业的控制计划及各项相关文件是否相应进行修订及工厂执行情况;
3产品出现不一致时恢复、追溯及处理措施。
如在本年度中发生了生产不一致情况,包括关键零部件/材料检验、成品检验、COP检验/检查等各个环节出现不一致时,应说明:对于已发生不一致的产品的追溯、召回处理措施及记录;不一致发生的原因、处置措施和结果;以及工厂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报告等。
附录1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推荐格式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OP试验和检查)
注:企业可参照附录2(资料性附录)产品COP试验和检查计划内容填写,企业计划中的控制项目原则上应不少于附录2要求的内容。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表(关键外购零部件及材料)
修订次数/版本:
注:企业可参照实施细则附件2 关键零部件及材料清单的项目填写,原则上应不低于实施细则附件2规定的项目要求。
企业可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确定关键外购零部件和材料的项目及控制要求。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表(关键生产/装配/检验过程)
修订次数/版本:
附录2(资料性附录)产品COP试验和检查计划
表4 汽车燃油箱COP检验/检查项目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