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合集下载

小学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诠释说明

小学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诠释说明

校训:明德、尚志、博学、拓新明德:“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现;“德”,指品行、品质、道德。

“明德”在这里,就是要求学校以德为立校之本,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也要求学校师生以德为立人之本,爱党、爱国、爱民,友天、友地、友人,自强、自省、自悟。

尚志:尚志是选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

”译文:王子垫问道:“士该做什么事?”孟子说:“使自己志向高尚。

”尚志就是使志行高尚的意思。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者在其中矣。

”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并且专心致志;学有疑之要及时问,且只问己所学中未曾理解的问题而不泛滥的问,并且就习知易见者思之,于是情志好生爱人之德就在其中了。

作为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作为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拓新:即开拓创新之意,即在传承历史文明积淀的深厚基础上创生出新思想、新观点、新学说、新见解、新风尚;通过开新风、立新意、建新树、辟新路、塑新我、育新人,引领新潮流、新生活、新气象、新方向、新发展;熏染师生自觉创新思维、创新实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这是大学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校风:文明、守纪、团结、奉献文明:指个人在言行举止上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修养这是道德的范畴,是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的外在反映。

“文明”对教师来说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尊重他人,为人师表、关心集体、发扬奉献精神。

“文明”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做到“五讲、四美、三热爱”,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守纪:是指对国家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与遵守。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

龙泉街道大庙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教风: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学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勤学乐学守纪爱国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厚德博学砺志笃行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文明进取:严守规则、文明有礼、诚信谦虚、爱护环境;刻苦严谨、更新观念、探索规律、开拓创新尊师爱生:是指每位学生都要尊重每一位老师,遵从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参加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

爱生,是指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增强育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严谨勤奋:指“严”字当头,对全校师生都提出严格要求,因为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

领导要从严治校、教师要从严治教、学生要从严治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学问。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讲究实际,讲究实效、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做人。

勤奋,勤能补拙,精于事业,勤能生智。

胡锦涛总书记在少先队建队五十周年的少代会上对全国少年儿童提出了“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的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从小做到勤学苦,到老才能有收获。

教育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

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着全体成员的勤奋就足以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强,强事做优。

“业精于勤”,勤奋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求实创新: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工作和学习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创新,创新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灵魂,全校师生要敢于向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具备同中求异,旧中求新的精神。

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校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民主”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师生民主,在这样宽松、美好的情境中更利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和谐”既指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向上”是新区小学精神的核心。

“向上”蕴含着不断进取的朝气。

只有凭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只有不断寻找自己的参照物,新区小学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地超越自己。

“向上”蕴含着永不服输的锐气。

锐气就是动力,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向上”蕴含着充满智慧的灵气。

在“向上”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新区小学人充满智慧的回答。

因为有些问题是新区小学特有的,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

圆融的灵气会成就学校的灵性,造就有灵气的教师和有灵气的学生。

教风:踏实、严谨、创新、进取从特级教师刘静红、省级骨干教师左九英、陈广川、刘桂贤,到市级优秀教师龙辉、单慧岩、陈忠艳、郭凤艳和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个又一个先进典型彰显着新区小学教师群体的优秀。

当然,还有许多新区小学老师是默默无闻的,然而,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老师用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无怨无悔的工作热情成就了新区小学明日的辉煌的动力,他们是新区小学的宝贵财富。

“踏实、严谨、创新、进取”是新区小学的教风。

“踏实”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严谨” 是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创新” 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 “进取”则是“向上”的新区小学精神的直接体现。

学风:乐学、静思、自主、合作勤奋学习是人生的根基,能吃苦才能成大事,热爱学习,是取得成功的动力。

“乐学静思”是学生个体具有的旺盛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自主合作”则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龙泉街道大庙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教风: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学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勤学乐学守纪爱国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厚德博学砺志笃行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文明进取:严守规则、文明有礼、诚信谦虚、爱护环境;刻苦严谨、更新观念、探索规律、开拓创新尊师爱生:是指每位学生都要尊重每一位老师,遵从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参加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

爱生,是指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增强育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严谨勤奋:指“严”字当头,对全校师生都提出严格要求,因为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

领导要从严治校、教师要从严治教、学生要从严治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学问。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讲究实际,讲究实效、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做人。

勤奋,勤能补拙,精于事业,勤能生智。

胡锦涛总书记在少先队建队五十周年的少代会上对全国少年儿童提出了“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的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从小做到勤学苦,到老才能有收获。

教育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

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着全体成员的勤奋就足以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强,强事做优。

“业精于勤”,勤奋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求实创新: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工作和学习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创新,创新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灵魂,全校师生要敢于向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具备同中求异,旧中求新的精神。

小学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小学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小学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核心理念:植诚立信
学校愿景:和乐相融的学习乐园,
诚信相伴的成长沃土。

校训:诚以养正,学以知明
校风:思诚致美,习雅成趣
教风:以诚立身,以责立教
学风:言行立诚,学思蕴乐
学校精神:勤勉偕行,锐意开拓
培养目标:厚德,明智,健美,尚美
理念诠释:
学校理念以“诚”、“学”、“乐”三字贯之。

“诚”,即诚信:诚,是为人的基本素质;信,作为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为信用,是人的内在“诚”的外化,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践行,亦即取信于人。

诚是基础,信者即为诚的典范,植诚于心,方能立信于人。

“学”,即学习:使师生时刻成长于求知的氛围之下,进而使
其人格素养得到提升,学识储备日益丰富,广阔视野不断拓展。

“乐”,快乐:意旨成长快乐,通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快乐,通过和谐的、美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小学校风

小学校风

小学校风篇一: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训:诚信、博爱、砺志、自强校训说明:诚信——诚信既是为人之道,更是立业之本。

学校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办学,坦诚接纳各方面的意见。

“修辞立其诚”,在教育教学,乃至日常生活中,师生、生生间应以诚相待、相互尊重。

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创新。

学校管理的爱能唤起教师“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能鼓舞教师广泛汲取知识、吸收先进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充实提升自我。

对学生,教师要付诸全身心的爱,因为教师的爱能让学生乐学、好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

砺志——志存当高远,只有存在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才有所方向,学生的学习才有所目标。

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小培养学生的志气,才能为造就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是未来创新人才的优良的个性品质之一,是创新的核心动力。

从小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逐步发展起多方面的独立应对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直接指向新一代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成就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形成。

学校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将格外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校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校风说明:“民主”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师生民主,在这样宽松、美好的情境中更利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和谐”既指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向上”是西回元小学精神的核心。

“向上”蕴含着不断进取的朝气。

只有凭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只有不断寻找自己的参照物,西回元小学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地超越自己。

小学校风

小学校风

小学校风篇一: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训:诚信、博爱、砺志、自强校训说明:诚信——诚信既是为人之道,更是立业之本。

学校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办学,坦诚接纳各方面的意见。

“修辞立其诚”,在教育教学,乃至日常生活中,师生、生生间应以诚相待、相互尊重。

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创新。

学校管理的爱能唤起教师“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能鼓舞教师广泛汲取知识、吸收先进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充实提升自我。

对学生,教师要付诸全身心的爱,因为教师的爱能让学生乐学、好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

砺志——志存当高远,只有存在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才有所方向,学生的学习才有所目标。

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小培养学生的志气,才能为造就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是未来创新人才的优良的个性品质之一,是创新的核心动力。

从小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逐步发展起多方面的独立应对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直接指向新一代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成就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形成。

学校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将格外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校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校风说明:“民主”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师生民主,在这样宽松、美好的情境中更利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和谐”既指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向上”是西回元小学精神的核心。

“向上”蕴含着不断进取的朝气。

只有凭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只有不断寻找自己的参照物,西回元小学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地超越自己。

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校训:诚信、博爱、砺志、自强校训说明:诚信——诚信既是为人之道,更是立业之本。

学校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办学,坦诚接纳各方面的意见。

“修辞立其诚”,在教育教学,乃至日常生活中,师生、生生间应以诚相待、相互尊重。

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创新。

学校管理的爱能唤起教师“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能鼓舞教师广泛汲取知识、吸收先进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充实提升自我。

对学生,教师要付诸全身心的爱,因为教师的爱能让学生乐学、好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

砺志——志存当高远,只有存在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才有所方向,学生的学习才有所目标。

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小培养学生的志气,才能为造就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是未来创新人才的优良的个性品质之一,是创新的核心动力。

从小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逐步发展起多方面的独立应对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直接指向新一代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成就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形成。

学校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将格外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校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校风说明:“民主”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师生民主,在这样宽松、美好的情境中更利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和谐”既指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向上”是西回元小学精神的核心。

“向上”蕴含着不断进取的朝气。

只有凭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只有不断寻找自己的参照物,西回元小学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地超越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训:诚信、博爱、砺志、自强
校训说明:
诚信——诚信既是为人之道,更是立业之本。

学校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办学,坦诚接纳各方面的意见。

“修辞立其诚”,在教育教学,乃至日常生活中,师生、生生间应以诚相待、相互尊重。

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创新。

学校管理的爱能唤起教师“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能鼓舞教师广泛汲取知识、吸收先进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充实提升自我。

对学生,教师要付诸全身心的爱,因为教师的爱能让学生乐学、好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

砺志——志存当高远,只有存在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才有所方向,学生的学习才有所目标。

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小培养学生的志气,才能为造就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是未来创新人才的优良的个性品质之一,是创新的核心动力。

从小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逐步发展起多方面的独立应对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直接指向新一代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成就的基本素质和
能力的形成。

学校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将格外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校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校风说明:
“民主”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师生民主,在这样宽松、美好的情境中更利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和谐”既指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向上”是西回元小学精神的核心。

“向上”蕴含着不断进取的朝气。

只有凭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只有不断寻找自己的参照物,西回元小学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地超越自己。

“向上”蕴含着永不服输的锐气。

锐气就是动力,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向上”蕴含着充满智慧的灵气。

学风:乐学、静思、自主、合作学风说明:
勤奋学习是人生的根基,能吃苦才能成大事,热爱学习,是取得成功的动力。

“乐学静思”是学生个体具有的旺盛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
“自主合作”则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风,我们要向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学习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尤为重要;既要能静下心来自主思考和实践,也要善于与人合作,共同探究。

教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教风说明:
敬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否则就会误人子弟,我们倡导黄麻布小学教师不仅要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一个谋生的手段,更应视之为一个毕生追求的事业。

爱生——热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

谁和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谁的教学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教学活动中,教师不经意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缕关怀都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给他们感受到温暖,充满乐观和自信。

进取——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原有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
有渊博的文化修养,研究教育理论,还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改进教法。

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

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需要教师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

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的光芒四射,社会也才会因我们的耕耘与付出而变得更加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