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性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害

寄生性种子植物害
寄生性种子植物害是园林植物上的一类较常见病害。 是菟丝子科和桑寄生科植物寄生园林植物引起的。 寄生性种子植物从寄生植物上吸取水分、矿物质、有机
物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而导致园林植物生长衰弱,严 重的导致植物死亡。
菟丝子害
1.分布与为害: 菟丝子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主要为害一串红、金鱼草、菊花、扶桑、榆叶梅、玫瑰、珍珠梅、
桑寄生害
1.分布与为害: 桑寄生科植物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西南、
华南最常见。 通常为害山茶、石榴、木兰、蔷薇、榆、山毛榉及杨柳
科等园林植物。 导致生长势衰弱,严重时全株枯死。
症状
桑寄生科的植物为常绿小灌木,它寄生在树木的枝干上非常明 显,尤以冬季寄主植物落叶后更为明显。
受害园林植物叶片变小,提早落叶,发芽晚,不开花或延迟开 花,果实易落或不结果。
菟丝子又名无根藤、金丝藤,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4种:
1、中国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Zam):
茎纤细、丝状,直径约1mm,橙黄色; 花淡黄色,头状花序; 花萼杯状,长约1.5mm; 花冠钟形,白色,稍长于花萼,短五裂;蒴果近球形,内有种
子2~4枚; 种子卵圆形,长约1mm,淡褐色,表面粗糙。
我国常见的有桑寄生[L.parasiticu (L.) Merr.]和樟寄 生(L. yadoriki S. et Z.)两种。
病原
2、槲寄生属(Viscum):
枝绿色; 叶对生,常退化成鳞片状; 花单性异株,极小,单生或丛生于叶腋内或枝节上,
雄花被坚实; 雌花子房下位,1室,柱头无柄或近无柄,垫状; 果实肉质,果皮有粘胶质。
3.病原
2、日本菟丝子(C. japonica Choisy):
寄生性种子植物

一些寄生性种子植物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黄花蒿等植物上的寄生虫会引起一 些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02
种类与分布
桑寄生科
1 2
物种丰富度
桑寄生科包含多种物种,如桑寄生、槲寄生等 ,具有较广泛的分布范围。
地理分布
桑寄生科植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主要分 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
3
生长环境
桑寄生科植物通常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山地、荒 野和森林中,有时也出现在农作物和果树附近 。
槲寄生科
物种丰富度
01
槲寄生科包含多种植物,如槲寄生、北寄生等,是常见的寄生
性种子植物之一。
地理分布
02
槲寄生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森林和灌丛
中,也存在于南美洲和非洲的某些地区。
生长环境
03
槲寄生科植物通常生长在活立木上,有时也出现在倒木和枯木
上,是一种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组成部分。
1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分为两大阶段:寄 生阶段和繁殖阶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在寄生阶段,它们依赖于寄主植物提供的养分 和能量进行生长发育。
3
在繁殖阶段,它们产生花果和种子,完成有性 生殖过程。
繁殖方式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 繁殖方式主要依靠 种子传播。
种子散布后,它们 需要找到合适的寄 主植物才能萌发生 长。
种子通常被包裹在 果皮中,并通过动 物、风或水散布到 周围环境中。
06
研究意义和未来展望
研究意义
重要生物群落
寄生性种子植物是植物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土壤 、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农业和林业危害
寄生性种子植物会侵染农作物和林木,造成产量下降、品质恶化 ,严重威胁农业和林业生产。
寄生性种子植物

三、 桑寄生(Loranthus spp. )
桑寄生症状
三、 桑寄生(Loranthus spp. )
➢侵染过程:
适宜条件萌发
种子
接触寄主
胚根
分泌粘液
附着于
到达
木质部
寄主表皮
酶类分 解树皮
机械力
连接
伤口芽 部或幼
嫩组织
寄主导管 吸取 水分和无机盐
轴生吸根
树皮上
形成
盘状吸盘
三、 桑寄生(Loranthus spp. )
菟丝子科:菟丝子属(Cuscuta) 桑寄生科:桑寄生属(Loranthus)
槲寄生属(Viscum) 列 当 科:列当属(Orobanche) 樟 科:无根藤属(Cassytha) 玄 参 科:独脚金属(Striga)
三、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繁殖和传播
❖ 繁殖: 种子繁殖:寄生性种子植物。 孢子繁殖:寄生性藻类,产生游动孢子或接合孢子。
大苞鞘花
第五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
1.6 寄生性植物的致病性 ➢致病作用:对营养物质的争夺。 ➢传播病毒:菟丝子。 ➢影响观赏植物外观,影响光合作用: 寄生性藻类
茶叶藻斑病
第五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
二、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主要类群 寄生性种子植物都是双子叶植物,约2500种,在分类学上
属于被子植物门的12个科。
➢侵染:种子在土壤内无限期休眠,受适当寄主植物根分泌物刺激才萌发, 长出丝状的幼茎在空中旋转,幼茎遇到寄主后即缠绕寄主,并在与寄主接 触的部位形成吸盘,侵入寄主维管束内吸取水分和养料。一旦建立寄生关 系,吸盘下部的茎就逐渐萎缩,并与土壤分离,而其上部的茎则不断的缠 绕寄主,向四周蔓延危害。如遇不到合适的寄主,菟丝子的茎就倒地休眠, 干枯后死亡。
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

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让植物长不好的那些原因,包括病害和虫害,很多病害是伴随虫害发生的,那么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特点有哪些呢?其中以桑寄生科为最多,约占一半左右。
1、桑寄生(Loranthus)桑寄生为常绿寄生性小灌木,枝黄褐色或灰褐色,幼株尖端常被有绒毛。
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寄主多为阔叶乔木或灌木,如山茶科和山毛榉科。
在广东绿化苗木网常见的有橡胶(树)桑寄生、龙眼桑寄生。
防治:秋冬季节落叶后,人工摘除,或药剂防除。
2、槲寄生(Viscum)槲寄生为绿色小灌木,茎圆柱形,半寄生,二岐或三岐分枝,分枝处近互相垂直,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叶对生,倒卵形至椭圆形,内含叶绿素。
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尤以绿化率怎么算温带为多。
寄主范围多为阔叶树,如梨、榆、桦、栗、杨柳、胡桃等树种。
防治:秋冬季节,人工砍除或化防:CuSO4、氯化苯、氨基醋酸和2,4-D等。
3、列当列当是一类在草本(或木本)植物根部营全寄生生活的列当科植物的总称。
狭义的列当指列当科的列当属(Orobanche)植物。
列当的叶片退屋顶绿化化,无叶绿素,营全寄生生活。
列当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少数分布在非洲和大洋洲。
在中国,列当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少数在西南的高海拔地区,对农作物的损害很大,严重时可使作物绝产。
在我国,较重要的有新疆的向日癸列当,防治:人工拔植物大战僵尸秘籍树除,除草剂喷洒。
4、菟丝子菟丝子是菟丝子科菟丝子属(Cuscuta)植物的通称,俗称“金线草”。
菟丝子叶片退化为鳞片状,茎为黄褐色丝状,是一类缠绕在木本和草本植物茎叶部营全寄生生活的草本植物。
菟丝子除本身对植物有害外,还能传播植原体和病毒,引起屋顶绿化网多种植物病害。
菟丝子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中国各地均有发生。
寄主范围广,主要寄生于豆科、菊科、蓼科、杨柳科、蔷薇科、茄科、百合科、伞形科等木本和草本植物上。
大豆上的菟丝子为害较严重。
防治:人工摘除,化防,生防(鲁保一号、炭胆等)5、独脚金独脚金(Striga spp.)为植物参科营寄生生活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大草或矮脚子”。
工作任务2-3 园林植物细细菌、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识别

植物生长缓慢、衰弱、矮小、 色泽失常、叶片黄萎等,类似 营养不良的现象。
植株或叶片干枯扭曲、畸形、 组织干腐,形成虫瘿等。
植株根部肿大或腐烂,须根丛 生,形成根瘤或根结等。
3、线虫的传播途径
线虫的传播途径:主要借寄主植物的种子及无性繁殖 材料等作远距离传播(小麦粒线虫、甘薯茎线虫); 田间主要通过土壤、流水、人畜活动和农具传播。 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方式有两种:大多数线虫在寄主 体外以口针刺进植物组织内营寄生生活。称为外寄生; 有些线虫则在寄主组织内寄生,称为内寄生;少数线 虫则是先进行了外寄生,然后进行内寄生。
4.防治:
① 植物检疫 ② 轮作、间作和施肥 ③ 种植材料处理 ④ 土壤处理:药剂处理和热处理;土壤处理剂常见的有二溴氯丙烷、
氯化苦、呋喃丹、二氯硝基苯等。
⑤ 生物防治:捕食性和寄生性真菌或肉食性线虫、病毒、原生动物和
细菌等寄生生物
根结线虫病
松 墨 天 牛
寄 主
传病介体
松材线虫病
菊花叶枯线虫病
㈡桑寄生科:
⑴常绿小灌木,多分布在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 ⑵半寄生,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 作用,无根其导管与寄主导管相 连称为半寄生。
槲 寄 生
桑寄生在树 体上寄生状
槲 寄 生
寄 主 枝 干 槲寄生 木质部 寄主 木质部
槲寄生
桑寄生
阔叶树 槲寄生
南洋楹 槲寄生
(三)寄生性种子植物的防治方法
彻底清除寄生性种子植物和植株
药剂防治:五氯酚钠、鲁保一号 砍除被害枝
是芯子,病毒的遗传信息存在于
核酸中。
病毒基本粒子形态
病毒一般性状
① 非细胞微生物, 专性寄生物 ② 核酸和蛋白质组 成 ③ 形状各异
寄生性种子植物

汇报人:
2023-12-06
目录
• 引言 • 寄生性种子植物分类与分布 • 寄生性种子植物生物学特性 • 寄生性种子植物对生态环境影响 • 寄生性种子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 研究展望与挑战
01
引言
寄生性种子植物定义
寄生性种子植物是一类生长在其它植物上,从其它植物 体内吸取养分和水分来维持生长发育的植物。
常见的寄生性种子植物包括菟丝子、列当、独脚金等。
寄生性种子植物特点
寄生性种子植物通常没有根或叶片,或者其根和 01 叶片不发达,无法独立生长。
这类植物通常通过吸器与寄主植物相连,从寄主 02 植物中吸取养分和水分。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寄主植物生长状况 03 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研究目的和意义
科普宣传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寄生性种子植物的认 知度和防范意识。
06
研究展望与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寄生性种子植物资源的深度发掘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寄生性种子植物的调查和分 类将更加深入,更多的寄生性种子植物种类将被 发现和利用。
寄生性种子植物与宿主互作研究
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寄生性种子植物与宿主之间 的相互作用,揭示其寄生机制,为农业生产和生 态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寄生性种子植物应用领域的拓展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如生 物医药、农业生物防治等方面,其潜在价值将得 到更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面临问题与挑战分析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分类与鉴定
由于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分类和鉴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加强 相关研究和合作。
寄生性种子植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05Leabharlann 保护药用价值及开发前景
寄生性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ppt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寄生性种子植物简介•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危害与防治•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应用•研究寄生性种子植物的意义与展望目录01寄生性种子植物简介寄生性种子植物是一种依靠寄主植物获取养分的植物,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无法独立生存。
定义寄生性种子植物分为全寄生植物和半寄生植物,全寄生植物完全依靠寄主植物提供养分,而半寄生植物则需要寄主植物提供部分养分,同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特点定义与特点种类寄生性种子植物包括菟丝子、槲寄生、桑寄生等,其中菟丝子是一种常见的全寄生植物,槲寄生和桑寄生则是半寄生植物。
分布寄生性种子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主要生长在草地、森林、灌丛等生态系统中。
种类与分布寄生性种子植物通过吸收寄主植物的养分,可以调节生态系统中养分的流动和分布,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作用调节生态系统养分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会吸收寄主植物的养分,导致寄主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
对寄主植物的影响寄生性种子植物通常会依附在其他植物上,这有利于种子的传播,同时也能增加物种多样性。
促进种子传播02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多样化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来繁衍后代。
有性繁殖包括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无性繁殖主要包括根茎繁殖、匍匐茎繁殖等。
依赖宿主寄生性种子植物在繁殖过程中需要依赖宿主,它们的种子通常会附着在宿主身上或者在宿主周围的环境中萌发。
繁殖方式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命周期与它们的宿主密切相关。
它们通常会在宿主体内或者在宿主周围的环境中萌发,然后吸收宿主的养分进行生长和发育。
与宿主关系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长周期通常比较长,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成熟。
在生长过程中,它们可能会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繁殖策略。
生长周期生命周期适应性强寄生性种子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喜欢阴湿环境寄生性种子植物通常喜欢在阴湿的环境中生长,比如森林、沼泽等。
植物病理学:寄生性种子植物

寄生性植物的寄主范围
寄生性植物的寄主范围各不相同,比较专 化的只能寄生—种或少数几种植物,如亚 麻菟丝子只寄生在亚麻上,有些寄生植物 的寄主范围很广,如桑寄生,它的寄主范 围包括29个科54种植物。
桑寄生的寄主为阔叶树种。檀香科重寄生属 的植物常寄生在檞寄生、桑寄生和大苞鞘花 等桑寄生科的植物上,这种以桑寄生科植物 为寄主的寄生物特称为“重寄生”。
还有少数寄生植物的种子成熟时,果实吸水膨胀 开裂,将种子弹射出去,这是主动传播的类型。
桑寄生科植物的果实为肉质的浆果,成熟时色泽鲜艳,引 诱鸟类啄食并随鸟的飞翔活动而传播,这些种子表面有檞 寄生碱保护,在经过鸟类消化道时亦不受损坏,随粪便排 出时粘附在树枝上,在温湿度条件适宜时萌芽侵入寄主。
列当、独脚金的种子极小,成熟时蒴果开裂,种子随风飞 散传播,一般可达数十米。
➢ 中国菟丝子茎纤细,直径1毫米以下,黄色, 花侧生,簇生呈小伞形或小圆伞形,花冠白 色,壶形,蒴果,内有种子2~4粒。
寄生性植物的致病性
寄生性植物都有一定的致病性,致病力因种类而异。 半寄生类的桑寄生和檞寄生对寄主的致病力较全寄生的列
当和菟丝子要弱,半寄生类的寄主大多为木本植物,寄主 受害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似无明显影响,但当寄生物群体 数量较大时,寄主生长势削弱,早衰,最终亦会导致死亡, 但树势退败速度较慢。
全寄生的列当、菟丝子等多寄生在一年生草本植物 上,无根藤和重寄生则寄生在木本植物上,当寄主 个体上的寄生物数量较多时,很快就黄化、衰退致 死,严重时寄主成片枯死。
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
寄生性种子植物虽都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繁殖,但传播的动力 和传播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桑寄生Loranthus europaeus
木本树木的半寄生植物,鸟类传播,吸根。
———
浆果
木本树木的半寄生植物,鸟类传播,吸根
———
4、侵入过程: 种子形成胚根与寄主接触,形成吸盘,分
泌粘液,溶解树皮的组织; 吸盘产生初生根,从皮目或嫩芽侵入树皮
以种子繁殖和传播。种子小而多,一株菟丝子可产 生近万粒种子。种子寿命长,随作物种子调运而远距 离传播,生长期间蔓延很快,断茎能进行营养生殖。
———
———
菟丝子防治
清洁种子,严禁从外地调运带有菟丝子种子的种 苗是最基本的防治措施。
种用种子,应清除菟丝子。
粪肥经高温处理,使菟丝子种子失去萌发能力。
传——播— 病毒病害。
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
一、繁殖 寄生性种子植物虽都以种子繁殖。
二、传播 传播的动力和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有主动和被动方式: 被动传播:依靠风力、鸟类介体传播、与寄主种子一起随调运而
传播;(菟丝子)
主动传播:少数寄生植物的种子成熟时,果实吸水膨胀开裂,将
种子弹射出去。如列当、独脚金。
———
———
日本菟丝子 ———
———
生活史:
中国菟丝子为例:
种子成熟落地,下一年萌发,幼芽一端膨大,固着 在土粒上,另一端缠绕寄主,形成吸根,与寄主导管 和筛管相连,菟丝子与地下部分脱离。
缠绕在寄主茎和叶部,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 并造成寄主输导组织的机械性障碍,受害作物—般减 产10%—20%,重者达40%—50%,严重的甚至颗 粒无收。
3、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无根藤、独脚 金、寄生藻类等,有些在温带,如菟丝子、桑 寄生等;少数在较干燥冷凉的高纬度或高海拔 地区,如列当。
4、寄主多是野生木本植物、观赏植物、农作物
———
第一节 寄生性
据寄生的部位不同分: 1)茎寄生:桑寄生和菟丝子都是寄生
在地上部分。 2)根寄生:列当
———
具获取营养的方式分: 1)半寄生:含叶绿素;无真正的根,以根部吸入寄
主木质部与寄主导管相连,吸取无机盐和水分(如 桑寄生)。
2)全寄生:无叶或成鳞片状,导管、筛管与寄主导管、 筛管相连,吸取无机盐和水分碳水化合物和其他 有机物。如菟丝子、列当。
寄主范围大小也不同:亚麻菟丝子比较专化, 桑寄生可以寄生29个科。
———
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争夺营养,抑制寄主生长。
对草本植物(全寄生的列当、菟丝子多 寄生在一年生草本植物上):轻的萎蔫或生活 力衰退、产量降低、落叶提早,严重时,成片 枯死,造成绝产。
对木本植物(半寄生类大多寄生在木本 植物如桑寄生):当寄生物群体数量较大时, 树叶早落,次年发芽迟缓,常绿树冬季落叶, 果树则顶枝枯死,叶面缩小,延迟开花,落果 或不结实。
※寄生方式:全寄生、茎寄生 ※寄主范围:非常广,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多年生 植物、单年生植物(不同的种寄主范围具有一定的专化 性),常为害的农作物有:大豆、辣椒、番茄、苜蓿、亚 麻等。
———
※为害:寄主植物生长不良至死亡,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收获困难,传播病毒。受害作物一般减产10%~20%,重者 达40%~50%,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 ※传播:种子传播。种子混杂在农作物种子中传播(检疫 对象),种子表面多微刺,可粘附于野生动物体表传播, 随作物种子调运而远距离传播。 ※侵染:种子数量很大(1万粒左右/株),种子寿命长 (在土壤中存活3~5年)。种子在土壤内无限期休眠,受 适当寄主植物根分泌物刺激才萌发,长出丝状的幼茎在空 中旋转,直到缠绕在寄主植物的茎上,再长出吸器与寄主 植物维管束系统相连。
寄生性种子植物
———
目的要求: 了解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种类和寄生特点; 掌握寄生性种子植物的防治方法。
———
内容: 1.寄生性 2.寄生性种子植物类型
重点、难点: 植物的寄生特点
———
概述
1、少数种子植物缺少叶绿素或某些器官的退化 具有寄生性。
2、都是双子叶植物,有1700种以上,危害大的 有桑寄生科、旋花科(菟丝子)、列当科、樟 科、檀香科。
的外层; 产生分支状的假根和次生吸根,进入木质部; 再与寄主的导管相连,吸取水分和无机盐。胚
芽形成新枝。 5、防治:冬季清除树上的寄生物,特别注意铲
除树上的吸根。
———
(二)菟丝子
菟丝子是菟丝子科菟丝子属植物的通称,俗称金线草。 菟丝子的叶退化为鳞片状,茎为黄色丝状物,缠绕在寄主 植物的茎和叶部,吸器与寄主的维管束系统相连结,不仅 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并造成寄主输导组织的机械性障 碍。
———
第二节 防治
1、轮作:根据寄主范围不同。 2、精选播种材料,种植诱发植物。 3、清除吸根。 4、深翻深埋。 5、生物防治:炭疽菌防治菟丝子。鲁保1号。 6、喷除草剂、杀菌剂。 7、加强检疫。
———
第三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类型
(一)桑寄生 1、都是半寄生,寄主为阔叶树种。
2、热带或亚热带的常绿小灌木。高1米左右, 茎褐色,叶对生、黄绿色、肥厚,花米黄色, 生于枝端两叶之间,肉质浆果球形、成熟时 为红色。
合理轮作或间作,菟丝子不寄生禾科作物上,如玉米、 高粱、谷子等。
炭疽病菌制成生物制菌,在菟丝子危害初期喷洒。
菟丝子早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其吸器多伸达皮层或终 止于韧皮部,在早期进行手工拉丝防除较容易,寄主 受害也较轻,受害严重的田块应及早连同寄主一起销 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