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整理-已考过)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神经系统
内科主治医师神经内科学(专业知识)-试卷1

内科主治医师神经内科学(专业知识)-试卷1(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4,分数:22.00)A.普通型偏头痛 B.典型偏头痛 C.丛集性头痛 D.紧张性头痛 E.痛性眼肌麻痹(分数:6.00)(1).女性,22岁,多年来休息不好时经常出现发作性眼前闪光感,几分钟后消失,而后双侧额颞部出现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缓解,神经系统检查完全正常(分数:2.00)A.B. √C.D.E.解析:(2).男性,30岁,反复发作性右侧颞部搏动性头痛5年,每次持续1~2天不等,伴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部MRI检查正常(分数:2.00)A. √B.C.D.E.解析:(3).男性,25岁,每年秋季常频繁出现夜间左侧眼眶部剧烈的非搏动性头痛,难忍,一般半小时逐渐缓解(分数:2.00)A.B.C. √D.E.解析:A.痛性眼肌麻痹 B.典型偏头痛 C.偏瘫性偏头痛 D.基底动脉性偏头痛 E.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分数:4.00)(1).女,7岁,反复发作头痛4年,头痛前先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大约30分钟后好转,而后出现右侧颞部及眶后搏动性头痛,伴畏光、畏声,有时伴恶心、呕吐,一般一天左右好转,头痛消失后数十分钟偏身麻木无力消失。
1~2个月发作一次,发作间期完全正常(分数:2.00)A.B.C. √D.E.解析:(2).女,21岁,反复头痛发作2年,头痛前先出现头晕、视物旋转、言语不清、口周麻木感、言语不清,20分钟左右好转,而后出现枕部搏动性头痛(分数:2.00)A.B.C.D. √E.解析:A.丛集性头痛 B.偏头痛(普通型) C.偏头痛(等位型) D.肌紧张性头痛 E.颞动脉炎下列病人头痛的诊断是:(分数:4.00)(1).男性40岁。
发作性右侧颞部、眶周密集成串的胀痛2个月余,每次发作持续10余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疼痛剧烈时伴流泪、面部潮红,服用麦角胺咖啡因无效(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患者表现为典型的丛集性头痛,其发病机制与偏头痛不同,反复发作时血中组胺增高,故又称组胺性头痛,发作后一般间歇期较长,可每年或数年发作1次,男性多于女性,服用麦角胺咖啡因治疗无效,而给吲哚美辛(消炎痛)、激素治疗可控制发作,缓解后可停用。
2020年最新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专业知识

最新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专业知识标*为028内科学专业知识考核内容单元细目要点要求一、神经系统疾病概论1.大脑和小脑(1)大脑的解剖结构,不同脑区的功能(2)小脑的结构和功能熟悉2.脑干和颅神经(1)12对颅神经的解剖和传导通路以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2)脑干的解剖结构,损伤后的临床表现熟悉3.脊髓脊髓的解剖结构和损害后的表现熟悉4.运动系统(1)上运动系统的解剖结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2)下运动系统的解剖结构,下运动神经熟悉元损害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3)锥体外系的解剖和损害后的表现5.感觉系统不同感觉的传导通路,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熟悉二、神经系统症状学1.头痛*(1)临床分类(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药物治疗了解熟悉了解了解2.头晕(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分类和药物治疗了解熟悉了解3.失眠(1)概念和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治疗了解熟悉了解4.昏迷* (1)概念和分级了(2)诊断和鉴别诊断(3)急诊处理解掌握掌握5.癫痫*(1)概念和发病机制(2)国际分类和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药物治疗和机制了解掌握掌握掌握三、脑血管疾病*1.脑血管病概论脑血管的解剖和危险因素了解2.血管性痴呆(1)概念(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常用药物作用机制了解掌握掌握掌握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概念(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掌握掌握(4)治疗,常用药物作用机制掌握4.脑梗死(1)概念(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急诊治疗和护理,预防原则了解掌握掌握掌握5.脑出血(1)概念(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急诊处理了解掌握掌握掌握6.蛛网膜下腔出血(1)病因(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和诊断(4)急诊治疗和护理了解掌握掌握熟悉四、脑变性疾病* 1.变性病概论分类和基本病理改变了解2.帕金森病和(1)概念、病理改了路易氏痴呆变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解掌握熟悉了解3.Alzheimer病(1)概念、病理改变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了解掌握熟悉了解4.运动神经元疾病(1)概念、病理改变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熟悉了解五、脑炎性疾病1.炎性脱髓鞘概论(1)概念、发病机制(2)分类以及相关临床表现了解了解2.多发性硬化(1)概念、病因和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亚洲患者的特点了解掌握熟悉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3.脑炎和脑膜炎(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了解掌握熟悉熟悉六、脊髓疾病1.脊髓压迫症(1)病因(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熟悉熟悉2.脊髓炎(1)病因和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急诊处理了解掌握掌握熟悉3.亚急性联合变性(1)病因和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掌握掌握七、周围神经疾病*1.周围神经病总论(1)发病原因和基本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了解2.面神经炎(1)概念和发病原因(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了解掌握熟悉熟悉3.三叉神经痛(1)概念和发病原因(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了解掌握熟悉熟悉4.炎性神经病(GBS和CIDP)(1)概念和发病原因(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了解熟悉熟悉掌握5.糖尿病神经病(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了解(4)治疗和护理熟悉了解6.中毒性神经病(酒精和药物中毒)(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了解熟悉熟悉了解7.遗传性神经病(1)临床表现和分类(2)辅助检查了解八、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分级和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了解掌握熟悉熟悉九、骨骼肌疾病1.骨骼肌疾病概论(1)概念和发病原因(2)基本病理改变(3)临床表现规律了解2.肌营养不良(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分型和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熟悉了解3.周期性瘫痪(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分型和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了解熟悉了解了解4.代谢性肌肉病(脂肪和糖元代谢)(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分型和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了解熟悉了解了解5.炎性肌肉病(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了解熟悉了解熟悉。
内科主治医师-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考纲基础知识脑血管病(了解)(1)脑血管得解剖与危险因素(2)脑血管病得概念脑变性疾病(了解)(1)分类与基本病理改变(2)概念、病理改变与发病机制周围神经疾病(了解):概念、发病原因与基本病理改变相关专业知识1、脑血管疾病(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2、癫痫(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3、痴呆(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4、周围神经病(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5、脑变性疾病(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神经病得概论脑神经(12对)1、脑神经按功能不同分为运动性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感觉性神经(第Ⅰ、Ⅱ、Ⅷ对)与混合性神经(第Ⅴ、Ⅶ、Ⅸ、Ⅹ对)。
歌决(一)视神经①)②③④,如颞叶病变;,如顶叶病变;(,滑车神经,外展神经:1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1)动眼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2)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运动。
★知识点:①瞳孔对光反射传入神经为视神经,传出神经为动眼神经,若一侧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病变在同侧动眼神经。
2滑车神经麻痹: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
3,眼球不能向外转动。
三叉神经损害:同侧面部感觉障碍与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向病侧偏斜。
(四)面神经:仅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控制得神经元只有舌下神经核与面神经核下部)记住两个下就就是面神经控制。
支配舌前2/3味觉 ,损伤没有表情。
★①患侧瞳孔散大,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对侧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存在,病变为动眼神经。
②患侧瞳孔扩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病灶在视神经。
③患侧直接及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损伤部位为面神经;左侧角膜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病变在左侧三叉神经;左侧角膜直接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病变在右侧面神经。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题-神经系统疾病概论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题-神经系统疾病概论1、端脑的解剖结构中不包括()。
A.额叶B.颞叶C.顶叶D.岛叶E.丘脑2、在大脑的解剖结构中,与躯体运动、发音、语言及高级思维活动关系密切的区域是()。
A.额叶B.颞叶C.顶叶D.枕叶E.岛叶3、Broca失语患者病变的主要区域是()。
A.额下回后部B.额下回前部C.颞上回后部D.颞上回前部E.额上回后部4、Wernicke失语患者病变的主要区域是()。
A.额下回后部B.额下回前部C.颞上回后部D.颞上回前部E.额上回后部5、去皮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中不包括()。
A.无意识地睁眼闭眼,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B.可有自发言语及有目的动作C.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D.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E.查体常有病理征6、下列关于内囊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B.经内囊前肢投射的纤维主要有额桥束核丘脑前辐射C.经内囊膝部的投射纤维主要有皮质核束D.经内囊后肢的投射纤维主要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和顶桥束E.内囊受损时会出现同侧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和偏盲的”三偏”症状7、小脑半球内的灰质核团不包括()。
A.顶核B.球状核C.栓状核D.中央核E.齿状核8、小脑损伤的典型临床体征中错误的是()。
A.平衡障碍B.共济失调C.眼球震颤D.静止性震颤E.意向性震颤9、供应小脑的动脉中错误的是()。
A.小脑下后动脉B.小脑下中动脉C.小脑下前动脉D.小脑上动脉E.基底动脉10、下列脑神经中属于纯运动神经的是()。
A.面神经B.迷走神经C.三叉神经D.舌咽神经E.舌下神经11、面神经不包括()。
A.一般躯体感觉纤维B.特殊内脏运动纤维C.一般内脏运动纤维D.一般躯体运动纤维E.特殊内脏感觉纤维12、下列脑神经中属于混合性神经的是()。
A.嗅神经B.视神经C.三叉神经D.展神经E.滑车神经13、面神经受损时,下列临床症状中不正确的是()。
A.患侧额纹减少或消失B.患侧睁眼、闭眼困难C.示齿口角偏向健侧D.患侧耳鸣E.舌前部味觉减退14、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症状中不包括()。
主治考试之神经系统考点

神经系统1.头痛分类
2.偏头痛
3.偏头痛并发症
4.偏头痛治疗
5.紧张性头痛
6.意识障碍
7.癫痫分类
8.癫痫发作
9.大发作与癔症性抽搐鉴别
癫痫治疗
10.
11.血管性痴呆临床表现
12.血管性痴呆鉴别与诊治
13.TIA(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及治疗
14.脑血栓、脑栓塞(统称为脑梗塞)
15.脑血栓治疗
16.脑栓塞治疗(治疗同上,但还需注意原发病治疗)
17.脑出血
18.失语的鉴别
19.出血量手术适应症
20.蛛网膜下腔出血
21.帕金森病(震颤麻痹)
22.帕金森治疗
23.路易体痴呆
24.阿尔兹海默症
25.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鉴别
26.运动神经元病
27.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贝尔麻痹)
28.三叉神经痛
29.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30.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CIDP
31.糖尿病神经病
32.中毒性神经病(酒精和药物中毒)
33.中毒性神经病。
2019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神经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2019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神经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A1型题:1、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不相识的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惑、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称为 EA、精神分裂症B、情感性精神障碍C、神经症D、心身疾病E、精神疾病2、关于知觉障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A、一般在意识清晰时产生B、多见于颞叶癫痫、脑器质性病变C、患者对外界事物的体验障碍D、患者对大小、空间的体验障碍E、患者对自身形态的体验障碍3、定向障碍开始于意识障碍的哪种情况下 DA、嗜睡状态B、昏睡C、昏迷D、意识模糊E、谵妄状态4、对于木僵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BA、面无表情B、不吃不喝C、意识障碍D、对刺激无反应E、呆坐呆立5、关于痴呆综合征,哪项是错误的 AA、有意识障碍B、全面性智能减退C、注意力集中D、有消极观念E、妄想6、急性中毒性精神障碍,最重要的一个临床症状是 DA、兴奋失眠B、错觉C、烦躁不安D、不同程度意识障碍E、行为异常7、导致老年前期痴呆最常见的疾病是 CA、帕金森病B、肝豆状核变性C、阿尔茨海默病D、高血压病E、糖尿病8、记忆障碍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早期主要表现为 EA、顺行性遗忘B、逆行性遗忘C、错构D、虚构E、近事遗忘9、病人坚持不在床上睡,坐于走廊,是因为感到床在运动,此症状是DA、妄想B、感觉倒错C、非真实感D、幻觉E、空间感知综合障碍10、病人将一盏吊灯看成是一个牛头悬挂在那里是 BA、空间知觉障碍B、错觉C、幻视D、妄想E、非真实感11、病人自觉大脑突然涌现出大量不自主的、杂乱无章的陌生思维内容是 AA、强制性思维B、思维散漫C、强迫性思维D、思维奔逸E、被洞悉感12、与思维破裂关系最密切的疾病是 CA、精神发育迟滞B、癔症C、精神分裂症D、躁狂症E、偏执性精神病13、妄想是BA、大量涌现的不自主的观念B、不能被说服的病态信念C、无法摆脱的重复出现的观念D、抽象的概念荒谬地具体化。
2019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神经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2019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神经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A1型题:1、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不相识的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惑、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称为EA、精神分裂症B、情感性精神障碍C、神经症D、心身疾病E、精神疾病2、关于知觉障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一般在意识清晰时产生B、多见于颞叶癫痫、脑器质性病变C、患者对外界事物的体验障碍D、患者对大小、空间的体验障碍E、患者对自身形态的体验障碍3、定向障碍开始于意识障碍的哪种情况下DA、嗜睡状态B、昏睡C、昏迷D、意识模糊E、谵妄状态4、对于木僵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BA、面无表情B、不吃不喝C、意识障碍D、对刺激无反应E、呆坐呆立5、关于痴呆综合征,哪项是错误的AA、有意识障碍B、全面性智能减退C、注意力集中D、有消极观念E、妄想6、急性中毒性精神障碍,最重要的一个临床症状是DA、兴奋失眠B、错觉C、烦躁不安D、不同程度意识障碍E、行为异常7、导致老年前期痴呆最常见的疾病是CA、帕金森病B、肝豆状核变性C、阿尔茨海默病D、高血压病E、糖尿病8、记忆障碍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早期主要表现为EA、顺行性遗忘B、逆行性遗忘C、错构D、虚构E、近事遗忘9、病人坚持不在床上睡,坐于走廊,是因为感到床在运动,此症状是DA、妄想B、感觉倒错C、非真实感D、幻觉E、空间感知综合障碍10、病人将一盏吊灯看成是一个牛头悬挂在那里是BA、空间知觉障碍B、错觉C、幻视D、妄想E、非真实感11、病人自觉大脑突然涌现出大量不自主的、杂乱无章的陌生思维内容是AA、强制性思维B、思维散漫C、强迫性思维D、思维奔逸E、被洞悉感12、与思维破裂关系最密切的疾病是CA、精神发育迟滞B、癔症C、精神分裂症D、躁狂症E、偏执性精神病13、妄想是BA、大量涌现的不自主的观念B、不能被说服的病态信念C、无法摆脱的重复出现的观念D、抽象的概念荒谬地具体化。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试大纲(专业)

(3)锥体外系的解剖和损害后的表现
熟悉
5.感觉系统
不同感觉的传导通路,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
熟悉
二、神经系统症状学
1.头痛*
(1)临床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和鉴别诊断
(4)药物治疗
了解
熟悉
了解
了解
2.头晕
(1)概念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和分类
(2)辅助检查
了解
八、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1)概念和发病机制
(2)临床分级和表现
(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和护理
了解
掌握
熟悉
熟悉
九、骨骼肌疾病
1.骨骼肌疾病概论
(1)概念和发病原因
(2)基本病理改变
(3)临床表现规律
了解
2.肌营养不良
(1)概念和发病机制
(2)临床分型和表现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
了解
熟悉
了解
熟悉
X
脑血管的解剖和危险因素
了解
2.血管性痴呆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常用药物作用机制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常用药物作用机制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4.脑梗死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考纲基础知识二十五、脑血管病(了解)(1)脑血管的解剖和危险因素(2)脑血管病的概念二十六、脑变性疾病(了解)(1)分类和基本病理改变(2)概念、病理改变和发病机制二十七、周围神经疾病(了解):概念、发病原因和基本病理改变相关专业知识1、脑血管疾病(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2、癫痫(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3、痴呆(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4、周围神经病(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5、脑变性疾病(掌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神经病的概论脑神经(12对)1、脑神经按功能不同分为运动性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感觉性神经(第Ⅰ、Ⅱ、Ⅷ对)和(一)视神经①)②③④象限盲,如颞叶病变;象限盲,如顶叶病变;1(1(2)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运动。
★知识点:①瞳孔对光反射传入神经为视神经,传出神经为动眼神经,若一侧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病变在同侧动眼神经。
2滑车神经麻痹: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
3三叉神经损害:同侧面部感觉障碍和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向病侧偏斜。
(四)面神经:仅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控制的神经元只有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下部)记住两个下就是面神经控制。
支配舌前2/3味觉,损伤没有表情。
★①患侧瞳孔散大,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对侧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存在,病变为动眼神经。
②患侧瞳孔扩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病灶在视神经。
③患侧直接及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损伤部位为面神经;左侧角膜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病变在左侧三叉神经;左侧角膜直接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病变在右侧面神经。
④一眼球静止时处于外展位并有瞳孔扩大是动眼神经损伤。
⑤一眼球静止时处于内收位,瞳孔对光反应正常是滑车神经损害。
(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1)舌咽神经:舌后1/3味觉●记忆歌诀:舌前面,舌后咽,三叉神经管一般(2)迷走神经2.临床表现:舌咽、迷走神经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咽反射消失。
一侧周围性病损时病侧提腭活动受限,腭垂偏向健侧。
一侧损害不出现球麻痹症状,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才出现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称假性球麻痹。
(六)神经系统的检查(1)浅反射包括:①角膜反射;②咽反射;③软腭反射;④上、中、下腹壁反射(胸7~8、9~10、11~12);⑤提睾反射(腰1~2)●记忆歌诀:上中下,七八、九十、十一十二(2)深反射包括:深反射是指叩击肌肉、骨膜、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而诱发的反射。
①肱二头肌反射(颈5~6);②桡骨膜反射(颈5~6);③肱三头肌反射(颈6~7);④膝反射(腰2~4);⑤跟腱反射(骶1~2)。
●记忆歌诀:肱二桡骨颈五六,肱三六七腰二四意义: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重要体征;深反射增强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
(3)病理反射:①巴彬斯基(Babinski)征;②Chaddock征,③0ppenheim征,④Gordon征(4)脑膜刺激征:①屈颈试验;②克密格征;③布鲁津斯基征。
2.腰椎穿刺术:(1)腰椎穿刺的常规部位首选第3~4腰椎间隙(2)禁忌证:包括颅内压增高和明显视盘水肿(颅内压增高)、颅后窝肿瘤、穿刺部位化脓性感染或脊椎结核。
●记住:有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危险的时候禁用。
3.脑脊液常规检查:糖CSF糖含量受血糖水平影响。
正常值2.5~4.4mmol/L。
一、运动系统(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之间靠脊髓皮质束连接。
)(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中枢性瘫痪;(老子强硬,硬瘫)(2)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周围性瘫痪;(儿子软弱,软瘫)典型疾病:周围性瘫痪的典型病:小儿麻痹症(出现肌肉萎缩,但这是运动障碍,感觉没有障碍)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1、呈现痉挛2、;肌张力●㈠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临床表现、定位诊断1.。
特点:病灶对侧瘫痪。
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轻度失用性肌萎缩2刺激性病灶还可以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发作。
(2(3还有个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面神经、⑤(5。
皮层受损是单瘫;内囊总是三偏见;脑干受损交叉瘫;上(肢)软下(肢)硬颈膨大;颈大以上是硬瘫;对浅同深脊半切。
(同学情深)㈡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病变损害脊髓前角细胞)1.临床表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萎缩早期出现,。
2.1.瘫痪呈节段性分布。
慢性出现肉眼可识别的肌束。
(三)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信访办)像喝醉酒的人。
二、感觉系统(1)疼痛(2)感觉过敏(3)感觉异常2、感觉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1(2,后根损害就会感觉障碍。
★根性感觉障碍:(3受损平面以下感觉障碍,伴有肢体瘫痪(运动、感觉全没了)。
①脊髓后角:分离性感觉障碍,患侧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和深感觉存在。
病变部位在脊髓灰质前连合。
②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Brown-Sequrad综合征):同深对浅③脊髓横贯性损害:病变平面以下完全没有感觉(()(脑血管疾病12(1;(2)慢性脑血管病发病隐袭、逐渐进展,如血管性痴呆。
▲①脑卒中是脑中风学名,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②脑卒中最强的单一危险因素是高年龄,高血压属于可控制的最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
③脑底动脉环能沟通脑前、后、左、右的血液供应,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包括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起始段、前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后交通动脉。
④颈内动脉: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概念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不包括脑血管畸形。
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
24小时内完全恢复,。
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多在1小时内恢复。
脑膜刺激征阴性、脑CT扫描正常、脑脊液正常。
TIA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
TIA包括颈内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易发生脑梗死。
1.颈内动脉系统TIA:运动瘫(●运动性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复视。
★知识点:⑴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性遗忘(TGA)、双眼视力障碍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特征性症状,为脑干网状结构缺血,突然失去张力所致。
鉴别颈内动脉和椎基动脉的特征症状是跌倒发作。
⑵运动性失语:以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特点,听理解正常;感觉性失语:病人听理解障碍突出,表现为语量多,发音清晰,言语流利,但答非所问。
鉴别1、局限性癫痫:表现为发作性肢体抽搐或感觉异常,持续仅数秒至数分钟。
脑电图有典型改变。
2、Meniere(梅尼埃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呕吐,但持续时间较长,多超过24h,多发生于年轻人,常有耳鸣和听力减退。
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和脑栓塞共同构成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类型,最危险因素是TIA。
年龄较高,安静状态下起病,大多无头痛和呕吐。
意识正常或轻度障碍。
头颅CT24~72h后可见明显低密度灶。
脑脊液正常。
如合并糖尿病则更增加了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脑血栓常在安静下逐渐发病,脑出血一般在活动中发病,而脑栓塞发病更快】二、临床类型:⑴完全型卒中:多6h内发展到高峰。
⑵进展型: 6h以上甚至数天。
⑶缓慢进展型:症状持续进展达2w以上。
⑷可逆性脑缺血发作:在24~72h才恢复,最长达3周才恢复。
三、临床表现1.(1;(2失语。
2.大脑后动脉闭塞:3.椎基底动脉闭塞:(1眩晕、呕吐、四肢瘫、共济失调,昏迷和高热等;(2也称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歪了脖)综合征,●是脑干梗死最常前庭:眩晕、呕吐;共济:同侧共济失调;交:交叉性感觉障碍火:霍纳综合征:孔小球陷同垂无汗(压迫颈交感神经);球:球麻痹: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闭锁综合征,主要由椎-基底动脉闭塞引起,病变定位于双侧脑桥基底部眼球不能水平运动,患者清醒,可自主睁眼或用眼球上下垂直运动示意。
四、急性期治疗方法(不用止血药物)1、发病6h内,超早期溶栓治疗:目的是溶解血栓、恢复血流灌注。
尿激酶或rt-PA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3个小时内治疗最好溶栓治疗的并发症:梗死灶继发出血(最严重)、再灌注损伤、再闭塞、脑水肿。
(没有血管痉挛)2、如不符合溶栓治疗可进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降纤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3、血液稀释法:分水岭梗死者首选。
脑栓塞来源风心病的附壁血栓。
主要来自左心房、左心耳,最常见病因:房颤。
多无前驱症状。
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
发病急骤,是发病最急的脑卒中,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多见,常见局限性抽搐、偏瘫、失语;无脑膜刺激征。
一、1、风心二尖瓣狭窄并房颤时,附壁血栓脱落成为栓子进入脑循环造成脑栓塞。
2、细菌性心内膜炎,瓣膜上的赘生物脱离成为栓子,或心肌梗死、心肌病时心内膜附壁血栓脱落。
3、心脏黏液瘤、二尖瓣脱垂、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来自静脉的栓子进入左心入脑。
二、非心源性1、栓子来源于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碎片脱落,造成栓子入脑。
2、长骨骨折造成脂肪栓塞。
3、各种原因造成的空气栓塞、癌细胞、寄生虫卵。
4、高血压病史,行感染性(化脓性)手术,术后出现一侧肢体无力,下肢病理反射,CT提示分水岭脑梗死,病因最可能是脑栓塞。
三、诊断要点:1、起病急骤(脑血管病中起病最急),数秒至数分钟2意识障碍)3、如合并心房颤动或心脏疾病时应首先考虑脑栓塞的诊断。
4、头颅CT扫描可见低密度灶。
(阳性率高,发病48小时以后)5(1(26㈢治疗原则:最重要的是病因治疗。
1、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减少梗死范围。
2、最主要●脑血栓和脑栓塞的区别:脑出血一、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的壳核及内囊区。
最常见的破裂血管: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机制:长期高血压,使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形成微动脉瘤破裂出血。
预后主要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和意识障碍的程度有关。
主要死因是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
二、临床表现: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增高。
可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高峰期一般在发病后48h。
1可以出现(典型表现)。
234●去大脑强直发作+针尖样瞳孔+脑膜刺激征=脑室出血1局灶性体征,加上CT显示高密度影,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