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实验室风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某化学实验室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某化学实验室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某化学实验室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前言
本文旨在对某化学实验室进行危险性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控
制措施,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危险性分析
经调查和分析,某化学实验室存在以下危险性:
1. 化学品泄漏或混合物溢出可能会导致火灾或爆炸。

2. 部分实验操作需要使用有毒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甲酸等,存在毒性和刺激性。

3. 部分实验操作需要使用易燃材料,如乙醇、硝酸等,易引发
火灾或爆炸。

4. 部分实验操作需要使用强酸、强碱等强腐蚀性物质,容易造
成皮肤、眼睛等部位的伤害。

安全控制措施
为保障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对实验室进行标识,指定专责人员负责管理和维护。

2. 准备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罩等,确保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充分保护自身。

3. 制定操作规程,严格控制爆炸和火灾可能因素,加强防火和
排烟设备的使用。

4. 食品、饮料不得放在实验室内。

5. 禁止在实验室吸烟,并在实验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 地面应平整、牢固,过道和安全出口要保持畅通。

7. 对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的储存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加
强通风设备的使用。

8.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

结论
本文对某化学实验室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安全控
制措施。

我们建议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操作,有效控制实验室操作中
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

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问题与管理

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问题与管理

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问题与管理导语: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然而,由于化学实验涉及到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就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问题与管理进行探讨。

一、化学实验的安全问题1.实验装备与设施不完善。

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室设备陈旧,设施老化,可能存在漏水、漏电等问题,增加了进行实验时的安全风险。

2.实验操作不规范。

学生对于实验操作方法的不了解,容易导致实验中的意外发生。

例如,未戴手套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步骤不规范导致发生爆炸等。

3.化学品储存管理不当。

化学品的储存、保管和处置十分重要。

如果储存管理不当,例如没有正确标记、分类、密封等,有可能导致化学品泄漏、意外接触等问题。

4.废弃物处理不当。

化学实验产生大量废弃物,如废液、废弃试剂等。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二、化学实验的安全管理1.保证实验室装备设施的安全性。

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更新老化设备,及时修复或更换有问题的装备。

2.制定科学的实验流程与操作规范。

为了避免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安全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向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强化操作的安全性。

3.加强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教育。

在化学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使学生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因素,具备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和能力。

4.建立安全实验记录档案。

针对每个实验项目,建立详细的实验记录档案,包括实验项目介绍、操作步骤、安全提示、事故处理等内容。

便于学生参考和复习,并作为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依据。

5.严格控制化学品的采购和使用。

对于有毒、危险的化学品,学校要建立起详细的采购和使用流程,明确责任人,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学生的安全。

6.合理分配实验课时间。

化学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准备、操作和清理实验场地。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化学检测实验室是进行各种化学试验和分析的场所,涉及到多种危险性和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分析。

本文将对化学检测实验室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1. 危险品储存和管理化学检测实验室往往会使用和储存各种危险品,如有机溶剂、腐蚀性酸碱等。

这些危险品具有火灾、爆炸、毒害等风险。

需要建立完善的危险品储存和管理制度,包括危险品操作规范、储存条件要求,以及安全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2. 实验操作和个人防护化学检测实验室的操作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各种试剂的配制、混合和反应,这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和中毒等危险。

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前应了解试剂的性质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操作措施,如避免混合、使用适当的容器。

实验人员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化学检测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常常含有有害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为了防止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需要建立合理的废物处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废物处理包括废物的分类、包装和储存,以及对废物进行合适的处理方式,如化学中和、灭菌等。

4. 紧急情况处理和应急预案在化学检测实验室中,可能发生各种紧急情况,如火灾、泄漏、中毒等。

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这些紧急情况,需要建立紧急情况处理和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需要包括应急演练、人员疏散、急救措施等内容,以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响应。

5. 定期检查和维护为了确保化学检测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可以发现设施和设备的隐患,防止潜在的事故发生。

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化学检测实验室的风险管理分析是确保实验人员安全和实验室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危险品储存和管理制度、加强实验操作和个人防护、规范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以及建立紧急情况处理和应急预案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实验室的风险水平,并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化学检测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分析、化学合成等实验的场所,但是由于化学实验的特殊性质,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对化学实验室的风险进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化学检测实验室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

1. 化学品的危险性化学检测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品种类和数量较多,它们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例如,有毒化学物质、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品、通风等。

2. 实验环境的危险性化学检测实验室环境中存在着酸碱度、温度、湿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实验会产生影响。

例如,高温、低温等环境因素会对实验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因此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控制与调节。

化学检测实验室的实验过程往往需要进行高温、高压、剧烈振荡变化等操作,这些过程可能会产生危险。

例如,反应器中的溶液会因为反应产生热量,导致溶液温度升高,甚至引起爆炸。

因此,进行实验过程中需做好实验措施,要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1. 设计合理的实验室设计合理的实验室能够减少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

例如,实验室的通风、通风扇等设施要经常检查维护,以确保实验室的空气流通畅通。

同时,实验室的报警系统也要保持良好状态,随时监测实验室环境。

2. 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知识实验人员要通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培训,掌握和熟练操作安全、健康的方法以及实验室指令。

同时,实验室必须确保实验人员严格遵守建立的安全规定和标准,使得实验人员不会受到化学实验的危害。

3. 严格管理化学品对实验室中的化学品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如正确地分类储存、分装备案、物品标签贴好、要有特殊的安全资料卡等,确保实验室中的化学品不会泄漏,防止对实验室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4. 设立应急计划实验室必须在发生意外或事故的情况下能够快速采取应急措施以避免意外扩大化。

应急计划和应急措施,应在化学检测实验或合成之前就确定,同时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使实验室内的人员能够避免过多的人员伤亡或环境破坏。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化学检测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和检测的重要场所,然而实验室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对化学检测实验室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实验室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一、化学品风险1. 化学品储存和管理不当化学品是实验室中的主要工作对象,储存和管理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化学品的混装混储、长期未使用导致过期、未标注或标注不清等都可能引发事故。

风险管理措施:- 实验室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的化学品储存管理制度,确保每种化学品有专门的储存位置,储存条件符合标准要求,且有清晰明了的标识;- 定期对化学品进行检查、整理和清点,及时处理过期和废弃的化学品,确保实验室中化学品的储存安全。

2. 化学品的操作风险化学品的使用和操作也是实验室中的重要安全环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溅洒、飞溅、溢出等事故。

风险管理措施:-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如安全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对于有毒、易爆、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应接受专门的操作培训,熟悉安全操作流程,做好个人防护。

二、设备风险1. 实验室设备老化和故障实验室中使用的设备如蒸馏器、干燥器等,长期使用容易发生老化和故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风险管理措施:- 实验室管理者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发现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禁止使用有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实验操作。

2. 设备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不熟悉或不按要求操作,容易导致设备碰撞、爆炸、漏电等事故发生。

风险管理措施:- 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确保其熟悉设备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操作应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严禁违章操作。

三、实验操作风险1. 不当的实验操作实验操作中的一些细节和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事故发生。

2. 潜在的化学反应在实验操作中,化学品之间可能发生意外的化学反应,导致爆炸或释放有毒气体。

化学试验室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化学试验室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18.
试剂未按规定集中储藏
人员伤害
V
V
6
可接受
1、化学试剂应放在专门的储存柜或储存库中。
2、必须保持试剂瓶标签完整;对无标签的试剂, 未经验证绝不使用。
19.
过期试剂未清除
人员伤害
V
V
6
可接受
1、所有试剂要按类别进行领用登记,并注明试剂 生产日期。
2、定期检查试剂是否变质。
20.
未按化学性质将试剂分 开储放
人员伤亡、火灾、爆 炸、严重的社会治安 事件
V
V
6
可接受
1、化学试剂库的门窗完好、牢固,安装防盗门。
2、易制爆小剂量储存场所,有专人管理;
3、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做好入库登记; 非实验室人员不得领用化学品。
4、定人、定期查看视频监控
5、定期盘存、加强台账管理
6、配备收集盘、分类摆放
7、加强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人身伤害
3、使用防护眼睛、防护手套
55.
储气罐等带压设备使用
机械伤害/物理爆炸
V
V
4
可接受
1、安全阀定期检验
2、 严格按照SOP操作
3、培训合格后上岗
56.
加压设备爆炸
爆炸
V
V
5
可接受
设备在设计寿命内使用、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 阀)定期校验
57.
菌种阳性试验时菌种泄 漏
感染、致畸、致癌
M
V
10
中等
29.
操作与储存场所存放与 工作无关事物/物品
人员中毒、火灾
V
V
4
可接受
1、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离开实验室时, 进食前洗手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化学检测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分析和检测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对实验室的风险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管理。

本文将对化学检测实验室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一、实验室风险分析1. 化学品风险化学检测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分析和检测的地方,因此化学品风险是实验室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

化学品的性质复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一旦不慎接触或吸入化学品,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化学品的存储、使用和处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化学品的混合、泄漏等情况可能会引发事故。

2. 实验装备风险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是实验的重要工具,但使用不当、维护不善或老化损坏会引发一系列安全隐患。

玻璃仪器的易碎性、高温高压设备的爆炸风险等。

实验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态度是影响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些不规范的实验操作行为可能会引发意外事故,如使用实验室设备时不按规程操作、未戴防护装备等行为。

4. 火灾风险实验室内存在大量易燃物品,如有机溶剂、脂肪油、木制物品等,一旦着火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

5. 安全管理风险实验室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是导致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安全教育不足等。

二、风险管理措施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包括化学品的采购、存储、使用和废弃等环节。

对于有毒、易燃、腐蚀性较强的化学品,应实行专人管理,定期清点、检查化学品的状态,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2. 安全规范操作实验操作人员应接受严格的安全操作培训,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在进行化学实验或者操作实验设备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定期安全检查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实验设备的完好情况,检查化学品的存储情况,检查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

化学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化学检测实验室是化学实验室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实验室,常用于药品、化妆品、食品、环境、医学、化工等行业中的化学检测。

然而,化学检测实验室中的化学品和实验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保障实验室工作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化学检测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化学品风险分析1. 暴露风险化学检测实验室中可能使用的化学品种类很多,例如酸、碱、有机溶剂、毒性化合物等。

这些化学品有些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易燃性和毒性等危险特性,给实验人员带来的健康危害不容忽视。

实验人员在操作化学品时,容易导致化学品吸入、飞溅、皮肤接触等暴露风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2. 存储风险化学品存储不当也可能带来风险。

如有机溶剂、硫酸、氢氯酸等具有危险性质的化学品需分类存放,配备标识、锁具等必要安全措施,防止盗窃和误用。

另外,化学品存储时要注意防潮、防晒、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放,避免形成有爆炸、发生火灾的条件。

二、实验设备风险分析1. 大型实验设备操作风险化学检测实验室中常用的大型实验设备有旋转蒸发器、卧式热水循环器、离心机、冷冻机、气动支撑器等,这些大型设备操作时对实验人员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验人员在操作前需认真熟悉设备使用说明书并接受培训,必要情况下要进行防护措施,并严禁未受培训人员擅自操作。

小型实验设备虽然体积小但同样危险。

如电动搅拌器、温度计、移液器、烧杯等,也可能在操作过程中产生危险。

实验人员在使用这些小型设备时,必须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和操作程序,避免发生误伤、误用等情况。

三、风险管理措施为了防范化学检测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管理:1. 安全培训制度实验室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实验室安全和实验操作进行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化学品分类存放实验室应制定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化学品分类存放的标准,确保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符合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专业: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姓名:袁梦琪学号:2013211126摘要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而高校化学实验室所承载的探索性科研活动具有高危性和意外事故不可预见性,给实验室安全带来了隐患。

对化学实验室进行综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是有效预防实验室事故,科学、合理地制定控制对策措施的基础,同时对化学实验室实行科学系统的安全布防与管理也将对高校的教育事业以及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围绕实验室的安全风险问题,先后介绍了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实验室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过程,最后通过风险评估矩阵粗略确定出各种资产的综合风险程度。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风险因素风险评估一、引言高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等实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安全工作是实验室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由于专业众多,高校实验室门类繁多且人员流动性大,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而在各类实验室中,化学实验室与其他基础实验室有所不同,它是一个相对高危的场所。

因此需要全面综合地对实验室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建立科学、可行、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不断强化和提升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验安全风险,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

在实验室中,实验人员以及实验仪器设备等都属于被保护对象。

被保护对象所面临的风险取决于其由于不良事件(如违规操作、破坏、爆炸、气体泄漏等)的发生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及损失/影响程度,它与被保护对象的价值(有形的或无形的)、针对被保护对象的威胁以及被保护对象存在的弱点三个风险因素的重合程度有关[1]。

被保护对象的潜在威胁可能利用它的弱点引发不良事件,从而暴露风险,使得被保护对象遭受损失或影响。

风险不同于威胁,威胁是风险的前提,没有威胁就无所谓风险。

威胁是客观存在的,难以由被保护对象所有者所改变,而风险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随着人们的意志而改变,即按照人们的意志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就可以改变威胁利用弱点引发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或一旦发生不良事件,由于防范措施的作用从而改变损失/影响的程度[2]。

因此对高校化学实验室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相应的安全防范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化学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综合安全影响因素是评价高校化学实验室系统安全性的指标,它的分析必须以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理论作指导,确保真实反映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水平,并为建立高校化学实验室综合安全水平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被防护对象的风险评估过程包括风险调查与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三个阶段,通过风险调查,获取和被保护对象、威胁以及弱点相关的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判不良事件发生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及损失后果。

下面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三个方面来对高校化学实验室进行综合的安全评判。

1、风险识别风险是指由于不良事件的发生使得被防护对象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及损失、影响程度(后果),具有不确定性和损失性。

风险识别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识别出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的对象,是风险分析的基础。

1.1资产识别获取资产信息的方法有: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访谈以及现场调研。

这里我们根据经验对资产进行识别。

在高校实验室中,资产主要有实验人员、管理人员、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相关资料文件等,而在这些资产当中,关键资产也就是被保护对象有实验人员,实验仪器设备和重要实验数据。

1.2威胁识别威胁是指任何潜在的可能引起资产损失的迹象、环境或者事件,通常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根据风险评估对威胁分析的要求,需要对威胁的特征进行识别,并对识别出的特征进行分析。

威胁特征识别可基于威胁产生的原因,从两方面进行:其一是固有/背景威胁。

它指的是与单位存在环境相关的一类威胁。

针对高校化学实验室,常见的此类威胁有:(1)自然灾害恶劣天气造成储存的危险品引起燃烧、爆炸,使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外泄,造成突发性化学事故灾害,这类灾害是由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引起的,发生的概率不大,但是具有高危性和不可预测性[3]。

(2)实验室环境潜在威胁实验室条件简陋,用房紧张,通道狭窄,需分开存放的化学药品不能完全做到分开存放,设备的安全操作距离不够;存在乱设防护门窗、阻塞安全通道、妨碍应急逃生等问题。

其二是属性/行为性威胁。

这种威胁是被防护对象本身所具备的的特性及其行为所导致的安全威胁。

在高校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此类威胁有:(1)火灾事故供电线路或电器具老化,导致发热、短路打火,引起火灾;擅自改装实验室电路或使用大功率电器,过载引起短路着火;使用电炉、油浴加热锅等设备时实验人员脱岗,引起火灾;实验人员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等。

这类事故的发生在化学实验室中具有普遍性。

(2)爆炸事故酿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实验人员化学药品配制、使用不当,使得化学反应加剧造成爆炸;做加热、蒸馏实验时脱岗,无人值守造成实验器皿加热爆裂或器皿中的化学试剂蒸干发生爆炸:压力气瓶遇高温或强烈碰撞引起爆炸;易燃气体在空气中泄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发生爆炸;易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气瓶放在一起,一旦泄漏气体混合发生爆炸。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

由于燃爆本身及次生的灾害造成现场死伤人员多,有中毒伤员,也有烧伤、骨折、复合中毒伤员,伤情复杂[4]。

(3)化学试剂腐蚀、灼伤事故多数化学合成实验是在高温下进行的,会产生液体沸腾溅出而灼烫人员。

此外,腐蚀性化学药品或强酸、强碱试剂外溅造成眼睛或皮肤被损伤、灼伤。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腐蚀性化学药品或强酸、强碱试剂的实验室。

(4)危险品泄漏事故有的化学实验需要一定的压力、温度,甚至高温高压,有的化学试剂具有腐蚀性等,极易导致仪器设备老化、故障,使容器破裂,管道阀门失灵等,如果管理不到位,极易造成危险品泄漏事故。

不但危及生命安全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5)放射性事故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的实验室,如果实验人员操作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未对自身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而是长时间、大剂量的照射,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人身伤害,出现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同时也会造成空气污染、表面污染以及外照射事故的发生。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的实验室。

(6)毒害事故酿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品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通风装置不好,造成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随意倾倒废液,废水排放管路受阻,造成有毒废液未经处理而流出,造成环境污染。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1.3弱点识别弱点是指可能被威胁所利用,导致资产损失的薄弱点。

弱点可能源于建筑物特点、设备状态、人的行为和业务流程等。

这里根据亲身经验将获取的弱点信息,按照弱点的类型如建筑物屏障、保险箱柜等实体方面的弱点;设备、仪器、系统等技术方面的弱点;人员、管理等运作方面的弱点等对高校化学实验室所存在的弱点进行归纳。

(1)实体弱点许多高校实验室未对实验室安装防盗门、防盗窗,使得一些人可以随意进入实验室搞破坏,甚至将实验药品等偷出害人。

此外,对存放重要实验报告、文件资料等的房间未设置保险箱/柜,使得这些关键资产遭受威胁的可能性很大。

(2)技术弱点许多高校对安全的资金投入不足,安全设施陈旧落后。

表现在:消防设施以及紧急救治设施配备不足;环保设施不能满足要求,在易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室通风设施欠佳;设备陈旧缺少维护而未能及时更新;计算机未安装保密系统;进入实验室没有身份识别和门禁系统;实验室内缺少火灾烟尘、有毒气体等探测器,未安装入侵探测器和监控摄像头等[5]。

(3)运作弱点实验者安全意识淡薄,进入实验室不穿实验服、不戴手套和口罩,自我保护意识差;实验者操作不规范,很多实验人员在没有充分理解实验原理的情况下就到实验室做实验,对于化学试剂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不当;安全管理体制不利、安全责任不明;安全制度检查不力、执行力度不够,对安全漏洞未能及时补救等。

这些都给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留下了不少隐患。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的任务是通过风险因子的相关关系,确定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和可能后果。

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威胁与资产的关系分析,用来确定资产损失的后果。

在相同威胁下,资产的特征决定了损失/影响的程度;不同程度的威胁,会对同一资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

其次是威胁与弱点的关系分析,用来确定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弱点很多、威胁明显的地方,弱点被利用或资产受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

基于以上分析,下面给出针对于高校化学实验室的不同威胁所造成损失后果和损失可能性等级的表格。

3、风险评价根据上述风险分析结果,获得相关风险的两个关键量值:潜在损失/影响程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现在需要确定资产的综合风险程度。

图2是一种迅速确定各种资产综合风险程度的工具——风险评估矩阵。

图2 风险评估矩阵 风险评估矩阵中,威胁与资产的L 、M 、H 关系,揭示损失/影响程度;威胁与弱点的L 、M 、H 关系,揭示损失可能性;损失/影响程度与可能性的L 、M 、H 关系,揭示风险程度[6]。

对应于图2中的风险评估矩阵,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威胁对于资产的综合风险程度。

见表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化学试剂灼伤事故对资产造成威胁的风险等级最高,放射性事故风险等级最低,其他事故对资产造成的威胁风险等级为中等。

因此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高校化学实验室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体系布防,确保实验室乃至整个校园的安全。

三、结语实验室的安全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是高校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障,只有全面综合地对实验室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建立科学、可行、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强化和提升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才能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环境。

四、参考文献[1]Roper C A. Risk Management for Security Professionals[M]. UK 1999:18[2]陈志华. 被保护对象安全风险评估方法[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12:120~125[3]苑乃香, 谢东坡. 化学实验突发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应对措施研究[J]. 实验室科学, 2009, 2: 损失/影响程度164~166.[4]唐岚, 李晓林, 郭万喜.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规范管理探究[J]. 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357~361[5]束羽, 丁寅, 徐铮.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4).[6]魏莲芳, 陈志华. 浅谈安防系统中的风险评估[J]. 中国安防产品信息, 2005, 4: 25-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