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调研报告模板
市场调研报告格式模板2篇

市场调研报告格式模板市场调研报告格式模板精选2篇(一)市场调研报告格式模板一、调研目的1. 确定市场需求和趋势;2. 分析竞争对手及行业现状;3. 了解目标消费者群体的偏好和购买行为。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电话或在线方式收集目标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2. 参观调研:实地考察竞争对手的实际运营情况和产品特点;3.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行业市场数据,如销售额、增长率等。
三、市场需求和趋势分析1. 市场规模:分析目标市场的容量和增长趋势;2. 产品需求:确定目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3. 创新趋势:研究行业的创新动态和新产品的推出情况。
四、竞争对手分析1. 竞争格局:分析行业竞争对手的数量和市场份额;2. 产品特点:比较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和优势;3. 价格策略:探讨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促销活动。
五、目标消费者群体分析1. 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目标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地域等特征;2. 消费偏好:调查目标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和品牌选择;3. 购买行为:探讨目标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和频率。
六、总结与建议1. 市场机会:总结市场调研中发现的机会和潜在的市场需求;2. 竞争策略:提出针对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和推广策略;3. 产品改进:根据消费者调研结果,提出产品改进的建议。
七、参考资料1. 调研问卷:附录调研问卷和分析结果;2. 竞争对手资料:提供竞争对手的产品手册和销售资料;3. 数据分析报告:附录行业市场数据的分析结果。
备注:以上为市场调研报告的一般格式模板,具体可根据实际调研内容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市场调研报告格式模板精选2篇(二)市场调查报告标准模板1. 引言- 介绍调查目的和背景,以及所研究的市场领域;- 简要说明调查方法和范围。
2. 市场概况- 分析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 评估市场竞争格局和主要参与者。
3. 目标客户群体- 定义目标客户群体的特征和需求;- 分析目标客户群体的规模和增长趋势。
市场调研报告模板

品牌档案
2.品牌档案
• 类型.商务休闲 • 创始人.董事长赵波 • 注册公司.
• 卡玛拥有一支年轻专业的管理队伍,无论在品牌 定位上,产品设计上,都充分体现出kama与其他 同类品牌的不同和独有的特色。 • 卡玛服饰充满了潮流气息,张扬而不失大气, 时尚而有活力。从款式设计、面料选择,到独特 的水磨工艺,无不体现出卡玛的自由与豪迈。 • kama服饰有着十分鲜明的款式特色,大到服 饰的分割裁切,使衣服呈现出完美的立体感,小 到时尚元素的设计,如拉链、铜环等的搭配,时 时刻刻体现出了卡玛服饰的潮流气息。
•
市场调查报告
一、产品介绍
卡玛服饰是以户外休闲为主的国际品牌。传说中, 卡玛是古印第安部落的一只神 鹰,是kama品牌的精 髓。 卡玛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自品牌 创立之初,卡玛便倡导、引领休闲时尚新主张,力争 成为国内外户外休闲品牌的领导者。kama服饰倡导 的是自由的身心、真我的性格、勇于冒险和挑战、坚 韧、永不低头,卡玛倡导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找寻 自我,勇于承担责任,同时释放压力,充分享受生活 的乐趣。
市场调研报告格式模板

市场调研报告格式模板(中英文版)Title: Market Research Report Format TemplateThis templat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structured format for conducting market research and preparing a comprehensive report.The report should include an executive summary, market overview, target market analysis, competition analysis, marketing strategy, financial analysis, and conclusion.1.Executive SummaryThe executive summary should provid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report, including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the main findings, and the key recommendations.摘要: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份结构化的市场调研格式模板。
报告应包括执行摘要、市场概述、目标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营销策略、财务分析以及结论。
2.Market OverviewIn this section,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market being researched.Inclu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rket size, growth rate, trends, and any other relevant statistics.市场概述:在这一部分,提供正在研究的市场的概述。
包括市场规模、增长率、趋势以及其他相关统计信息。
国际产品市场调研

具体项目步骤
第一步:链接美国小伙伴 (10月9日前完成)
a. 登录留留老友网:
1. 2. 3. 进入留留老友网“”, 点击网站右上角进入中文 界面,免费注册账号。 请使用真名的英文拼音注册账号,请记住你的美国小伙伴看不懂中文。 请上传一张个人头像并写一个简短的英文自我介绍来帮助你的小伙伴 了解你。
采访,或者座谈会。研究报告也可参考国内外研究期刊以及新闻报道的内容。) 完 成关于这个产品的中国市场报告。报告内容(请用英文完成) :
1. 对产品概念的理解,如产品概念是否容易理解和不理解的地方 2. 产品传递的信息,如你对产品的感觉, 产品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有什么优点, 你是否相信这种 产品能带来价值 3. 产品独特性,如产品在市场上潜在的竞争产品,他们与此产品的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如市场上是 否有其他产品可以完全取代此产品及可以取代的理由 4. 产品的使用者,产品的市场需求与潜在客户群体,如产品功能,吸引的人群及理由,和你对此产 品的看法,潜在用户群体的概括: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兴趣,性格,和购买理由 5. 产品的定价,如你对此产品在市场上合理价格的估测及理由 6. 其他因素对产品投放的影响,如地理因素,法律,文化,政治因素等。
第三步:辅助美国小伙伴修改 产品设计。
2.
第四步:项目结束后,请在 66Buddy上用英文给美国小伙 伴写一个评价(你的评价将影 响小伙伴的最终项目成绩。)
3.
具体项目步骤
第五步:提交作业(1) (11月20日前完成)
市场调研报告撰写模板

市场调研报告撰写模板一、前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了解市场动态、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市场调研报告作为一种重要的决策依据,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本模板旨在为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市场调研报告撰写框架,帮助您清晰地呈现调研结果和结论。
二、报告概述(一)调研目的明确阐述此次市场调研的主要目标和期望解决的问题。
(二)调研范围说明调研所涉及的地理区域、目标市场、产品或服务类别等。
(三)调研方法介绍采用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数据分析等,并说明选择这些方法的原因。
三、市场现状(一)市场规模通过相关数据和分析,评估市场的总体规模、增长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市场份额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在市场中的份额分布情况,以及市场的集中度。
(三)市场趋势探讨市场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消费者行为变化、政策法规影响等因素对市场的推动作用。
四、消费者分析(一)消费者特征描述目标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等。
(二)消费者需求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价格、品牌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三)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购买渠道、购买频率以及影响购买的因素。
五、竞争对手分析(一)竞争对手概况列举主要竞争对手的名称、规模、市场地位等基本信息。
(二)竞争对手产品或服务对比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特点、优势和劣势。
(三)竞争对手营销策略研究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促销活动、渠道布局以及品牌推广手段。
六、产品或服务分析(一)产品或服务特点详细描述所调研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功能、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二)产品或服务优势指出产品或服务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三)产品或服务改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产品或服务在功能、设计、包装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七、SWOT 分析(一)优势(Strengths)总结企业内部在资源、技术、品牌、团队等方面的优势。
市场调研报告格式模板(最新)

市场调研报告格式模板(最新)
一、市场调研概述
(介绍市场调研目的和范围,清晰概述整份报告内容)
二、市场概况分析
1. 市场规模与趋势分析:(描述市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规模和增长趋势)
2.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分析市场中主要竞争者的情况,包括其份额和优势)
3. 市场细分与定位分析:(对市场进行细分,并分析产品在各细分市场的定位和竞争优势)
三、目标消费者分析
1. 人口统计特征:(描述目标消费者的人口统计特征,例如年龄、性别、地域等)
2. 消费惯与偏好:(分析目标消费者的消费惯和偏好,例如购
买行为、品牌偏好等)
四、竞争对手分析
1. 主要竞争对手:(列举主要竞争对手的名称和关键信息,如
市场份额、产品特点等)
2. 竞争对手优势劣势分析:(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进
行评估)
五、市场机会与风险分析
1. 市场机会:(分析市场中的机会,例如新兴需求、政策支持等)
2. 市场风险:(评估市场中的风险,如竞争加剧、法律法规变
化等)
六、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1. 品牌建设:(提出品牌建设方案,如品牌定位、推广策略等)
2. 市场推广:(分析市场推广的途径和方法,如广告、促销等)
3. 渠道拓展:(建议渠道拓展的策略,如线上线下渠道的选择
和整合)
七、市场调研结论
(总结市场调研结果,提出对市场发展的预测和建议)
以上为市场调研报告的基本格式模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和补充内容。
参考资料
(列举市场调研中使用的参考资料,包括报告、数据来源等)
---。
(完整word版)市场调研报告模板

(完整word版)市场调研报告模板市场调研报告模板一、背景介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进行市场调研是企业制定决策、制定市场战略的重要步骤。
本市场调研报告模板将帮助您进行系统、全面的市场调研,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动态。
二、调研目标本次市场调研的主要目标是:1. 分析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2. 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和市场份额;3. 探索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4. 预测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三、调研方法本次市场调研采用了以下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在线问卷收集数据,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
2. 面访调研:与目标消费者进行深入的面对面访谈,了解其具体需求和购买决策过程。
3. 网络调研:通过调研相关网站、社交媒体等途径,收集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的动态。
四、调研结果分析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目标市场的规模约为X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X%。
2. 竞争对手分析本次调研共收集了X家竞争对手的数据,主要分析了其产品特点和市场份额。
我们发现竞争对手产品X在市场份额上占据领先地位,主要因素是其X特点和X优势。
3. 目标消费者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访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其中,X是目标消费者最关注的需求点,X是消费者最看重的产品特点。
4.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根据调研数据和行业专家的观点,我们预测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 X趋势2. X趋势3. X趋势五、结论与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针对竞争对手市场份额领先的情况,我们建议加强产品特点的宣传,优化产品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根据目标消费者需求,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产品特点,满足其关注点,提升产品竞争力。
3. 针对市场发展趋势,我们建议加大对X趋势的研发投入,抓住市场机遇。
六、参考资料1. 引用文献12. 引用文献23. 引用文献3以上是市场调研报告模板的详细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小米手机外贸调研报告模板

小米手机外贸调研报告模板[公司名称]外贸调研报告模板一、背景信息在全球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小米手机作为中国知名手机品牌,一直致力于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为了更好地了解外贸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外贸调研,旨在为小米手机的国际化战略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1. 研究对象:我们选择了几个重要的全球电子消费市场,包括美国、欧盟和东南亚地区。
2. 数据收集:通过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消费者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我们收集了相关的市场数据和消费者观点。
3. 数据分析: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分析。
三、调研结果1. 市场规模:在美国市场,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庞大,但竞争激烈,主要品牌包括苹果、三星等;在欧盟市场,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对于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有一定需求;东南亚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2. 竞争对手:在美国市场,苹果和三星是主要的竞争对手,在欧盟市场,一些本土品牌和其他亚洲品牌也有一定影响力;在东南亚市场,本土品牌和中国品牌竞争激烈。
3.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更加注重智能手机的品质、性能和拍照功能;在美国市场,消费者对品牌和信誉有较高要求;在欧盟市场,消费者对价格和设计有较高关注度;在东南亚市场,消费者对性价比和功能多样性有更高需求。
四、建议1. 加强品牌宣传:在美国市场,加强品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小米手机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2. 增加产品创新:在欧盟市场,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出更加适应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3. 提高性价比:在东南亚市场,继续提升性价比,与本土品牌竞争,拓展市场份额。
五、总结小米手机在外贸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不同地区消费者需求的挑战。
通过本次外贸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为小米手机的国际化战略提供参考和指导。
以上是本次外贸调研的报告模板,具体报告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材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前言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复苏,外需有铁行业进出口预测望保持一定的增长,出口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同时,随着国内钢铁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给能力将不断提高,钢材的进口仍将小幅下降。
2011 年中国钢材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为1590 万吨和5950 万吨左右,同比分别增长-3.2%和39.8%左右。
目前全球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近十几年来,由于美国、欧盟和日韩钢材需求强度减弱,其钢铁产量增长也随之放缓。
而中国在钢材需求持续旺盛的拉动下,钢铁产量大幅增长。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占全球的份额不断增加。
这表明我国钢铁工业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2011 年1~3月,我国共生产粗钢16990.86万吨,同比增长8.69%;生产生铁15865.64万吨,同比增长6.98%;生产钢材20803.68万吨,同比增长13.72%而预计2011年中国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6.8亿吨、6.2亿吨、9.0亿吨左右。
世界钢铁的生产主要分三大板块:亚洲板块,主要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欧洲板块,主要包括俄罗斯、德国、乌克兰、意大利等国;美洲板块,主要包括美国、巴西等国。
世界钢铁的销售模式大体也可以分为三大类:日本模式、欧美模式、中国模式。
(1)日本模式日本钢铁的生产与销售有四大特点:一是产量大、品种多、质量好;二是集中度高,新日铁、川崎制铁、住友金属等大型钢铁企业的钢铁产量占日本钢铁总产量的60%~70%;三是“大进大出”,该国钢铁生产的原材料靠进口,而产品有相当大一部分出口;四是钢铁企业以生产为主,商社以销售为主,钢铁企业97%的产品都是通过商社来销售的。
如最早由9 个为川崎制铁服务的经销商联手成立的日本川铁商社,其销售的产品80%为川崎制铁的产品,其余为其它钢铁企业的产品。
该商社下设23 个钢铁流通加工厂,经过加工过的钢材占其销售量的60%以上。
(2)欧美模式欧美模式正好与日韩模式相反,此种模式下的钢材销售主要以钢铁企业为主。
比如,德国钢铁企业80%的产品是直销给用户的,而余下的20%交经销商(包括加工配送中心、佣金代理商、进出口商等)销售。
在这种模式下,钢铁企业也从事钢铁的加工配送,如利伯库森钢材加工中心,隶属蒂森钢铁联合公司,其年加工能力为30 万吨,供应800 家终端用户。
(3)中国模式中国的钢材生产与销售特点是:产量大,销量大,产销量均为世界第一;钢材生产所需的铁矿石大量靠进口;虽有一些大型钢铁企业,但中小型钢铁企业的钢材产量在全国钢材总产量中占有很大比例;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都很低。
这些特点决定了钢铁流通模式即不能象欧美那样由钢铁企业主导,以直供为主;又不能象日韩那样,由销售商(综合商社)来主导。
调研目的:为促进我中国企业对外钢材的出口,增加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钢材出口的份额和占有率,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增加我企业在钢材市场的竞争力。
调研范围:国内外市场(小范围内)一、市场分析:2011年,我国出口的主要钢材品种有:线材、热轧棒材、热轧中板、热轧普中厚宽钢带、镀锌板(带)、彩涂板(带)和无缝管,其中彩涂板(带)出口增幅最大,高达77.99%;热轧普中厚宽钢带出口量是几个品种中唯一出现下降的品种,降幅高达23.07%,这主要是由于2011年热轧普中厚宽钢带大幅进口均价大幅上涨所至,均价涨幅高达48.70%。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热轧普薄宽钢带出口高达209.22万吨,而2011年出口量仅4.15万吨,同比下降98.02%。
与此同时,线材、棒材等其它重点品种均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
其中韩国、泰国、日本越南和马来西亚是我国线材的主要出口市场,2011年分别出口了101.73万吨、43.82万吨、28.34万吨、24.24万吨和18.53万吨,五者合计占总计线材出口量的71.94%。
2011年我国出口棒材前五位的目的地分别为韩国、香港、泰国、比利时和台湾。
2011年,我国向韩国出口中板159.73万吨,同比增长20.48%,占比34.37%;出口印度35.79万吨,同比增长80.03%,占比7.70%;出口新加坡33.85万吨,同比增长16.20%,占比7.28%;出口越南和阿联酋分别为24.7万吨和24.6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5.74%和145.47%。
从出口价格看,均出现10%的上涨。
2011年,我国中厚宽钢带510.47万吨,同比下降22.69%,这和出口价格上涨有一定关系。
出口数量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韩国、越南、印度、台湾和泰国,其中向印度出口数量大幅下降,降幅高达67.34%。
2011年,我国出口镀层板(带)627.72万吨,排在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韩国、比利时、泰国、意大利和巴西,出口量分别为74.15万吨、53.93万吨、42.01万吨、31.03万吨和29.41万吨,2011年,我国向韩国出口彩涂板(带)161.41万吨,同比增长135.29%,占比29.73%,提升7.24个百分点;出口俄罗斯56.99万吨,增长11.79%,占比10.50%,下降1.21个百分点;出口新加坡35.38万吨,同比增幅高达4.5倍。
2011年,我国出口无缝管数量前五位的国家包括印度、韩国、阿联酋、加拿大和印尼,出口量分别为53.51万吨、34.61万吨、31.58万吨、22.25万吨和21.17万吨,分别增长119.28%、43.37%、66.91%、24.65%和26.54%。
我国向上述国家出口无缝管出现量价齐升的态势。
2011年无缝管出口总量大486.92万吨,同比增长27.92%。
东南亚各国增速强劲,成为拉动我国出口主要动力。
表1列出了2012年1-2月我国钢材出口地区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两个月中排名前十的国家变化不大,其中有八个国家两次均跻身前十,只是排名有细微的变化。
韩国依然稳坐我国钢材出口的第一把交椅,月环比增加10.9%;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和香港增速迅猛,尤其是台湾省,由1月份出口量排名第22位跃升至第8位,2月份环比增速高达104.2%。
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出口量增速也较为强劲,出口环比增加4.6%和25.7%。
3月份详细数据未出,但从历史数据来看,主要出口国家变化应该不大。
整体来看,东南亚各国仍是拉动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动力。
表1 2012年1-2月我国钢材主要出口地二、我国钢材出口现状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已是世界钢铁生产大国,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但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中国钢铁产业在经历了几十年蓬勃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严重的产业结构矛盾问题,产业集中度低和产能布局不合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
前者使得企业既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收益,也制约了自身的技术创新,实际上是限制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而后者则导致了各地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不符合产业效率的原则。
中国钢铁产业的新增产能在最近几年得到迅速放大,并已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限制,市场也呈现出较为严重的结构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钢铁产业的规模虽大,总量已占全球比重的35%以上,但钢铁企业的地位并不突出,国内最大的宝钢仅排名全球钢铁企业第五位,这与中国钢铁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而日本、美国、俄罗斯等钢铁大国均形成了少数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垄断国内市场的格局。
我国出口钢材的贸易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进料加工、对外承包出口货物为主,这三种贸易方式的出口钢材的数量合计4831.49万吨,占总出口数量的98.8%。
其中一般贸易4607.04万吨,占比94.25%。
表1 2011年中国钢材分贸易方式出口情况2011年中国钢材进出口量情况2011年中国钢材进出口钢材价格情况三、消费需求分析:国外需求(主要研究对象):表2 2011年中国线材出口流向表3 2011年中国棒材出口流向表4 2011年中国中板出口流向表5 2011年中国中厚宽钢带出口流向表6 2011年镀层板(带)出口流向投资下降,钢材需求减少。
受融资和运营安全问题双重压力,铁路投资连续下降,公路增长缓慢,交通业实际投资下降,用钢下降,电力投资受价格机制制约,投资增长缓慢,钢材需求无增量。
经济增长放缓,但钢材消费仍小幅增长,产能略显过剩。
权威机构预测,2012-2013年中国钢材预计增长5.7%和3.7%。
按新增总产能、产能利用率维持85-90%估算,供需基本平衡,产能略有剩余。
四、产品分析:2011年度中国钢材出口情况出口钢材总体结构2011年,我国钢材出口增长14.86%,增至4888.10万吨;出口均价为1048.80美元/吨,同比上涨21.22%。
主要出口产品中,板带材出口量为2658.18万吨,同比增长30.07%,占总计出口量的54.38%,下降3.93个百分点;长材出口量925.18万吨,同比增长30.07%占比升至18.93%,上升2.21个百分点;管材出口量923.21万吨,同比增长26.34%,占比18.89%,上升1.72个百分点;铁道用材53.32万吨,同比增加21.57%,占比1.09%,上升0.06个百分点。
表8 2011年中国钢材出口结构五、国别分析:韩国:(略)泰国:泰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对外贸易现状1、外贸政策(1)保护和促进对外贸易的措施泰国政府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制定了一些奖励出口的措施和办法,但执行不力。
到了80年代初,政府才开始重视在政策和服务上为促进对外贸易创造条件。
从第五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3—1987年)起,泰国政府主要制定了以下几项具体措施促进外贸的发展:财政措施:采取压低出口税的办法促进出口,并配合实施一些货币政策,例如1984年11月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泰铢大幅度贬值,贬值率达17.39%,这大大提高了泰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严格检验制度。
对出口商品进行标准化质量检查,扩大出口产品的标准货物质量管理。
增加对本国外贸公司的支持。
为这些公司提供各种优惠,如税务优惠、外汇奖励,允许其扩大经营范围,对运费、国外销售费用减免税收等。
在大力推动本国产品出口到国外的同时,泰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新生的工业部门而对进口外国产品采取于一些限制措施;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一系列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与其他东盟国家相比,泰国征收的进口关税不仅税率过高,而且档次太多。
限制进口的另一项措施就是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
(2)调整关税税率泰国为了履行对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承担的义务,先后于1990年和1995年两次大幅度调整了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
根据关贸总协定的要求,泰国必须在1999年底之前降低3089项工业品的进口关税,由1990年的平均42.78%减少到28%,并在2004年以前降低740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平均减少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