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概要
2023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3. 强化排查结果统计分析和信息管理,及时更新污染源数据库,实现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共享加强对排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信息管理,及时更新污染源数据库,实现污染源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共享;
推动产业转型污染天气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计划,旨在应对紧急情况,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预案的目的与范围明确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目的和范围,确保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应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建立应急指挥机构设立统一的指挥机构,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分工,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决策的及时落实。
加强与气象、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应对重污染天气的行动计划。
加强与居民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应对重污染天气的知识和意识,共同参与治理工作。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和保护自身健康。
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吸取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共同应对跨区域、跨国界的重污染天气挑战。
2. 强化产业监管与执法,落实企业环保责任 加强产业监管和执法力度,落实企业环保责任。建立健全重污染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对污染物排放严重、环保设施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关闭、整顿、清退。同时,加大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按照规定限制排放,减少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
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修订,确保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确立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公众等主体责任。
预警机制完善
1. 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与气象、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联动,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加强气象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和覆盖范围,及时获取空气质量数据并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
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工作方案

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工作方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加剧,重污染天气也愈发频繁。
面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方案。
一、背景重污染天气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的天气现象。
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重污染天气不仅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加,还会对环境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工作方案非常必要。
二、应急响应级别和措施根据重污染天气的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一级响应:重度污染天气,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标准的地区。
措施:1.1暂停施工:停止室外大型工地、建筑工程、道路修建等工程施工,降低扬尘污染。
1.2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释放。
1.3减少机动车出行:实施单双号限行措施,限制机动车行驶,减少尾气排放。
1.4提醒公众做好防护措施:通过媒体、宣传栏等途径提醒公众佩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防护措施。
2.二级响应:严重污染天气,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超过一级响应标准的地区。
措施:2.1全面停产停工:鼓励企业停产停工,减少废气排放。
2.2全面停火禁烧:禁止野外焚烧秸秆、废弃物等,减少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2.3暂停中小学课程:暂时关闭中小学校园,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2.4实施限电措施:适当调整电力供应,减少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
2.5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发布:全面监测大气污染物浓度,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三级响应:特别严重污染天气,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超过二级响应标准的地区。
措施:3.1紧急疏散人员:对污染严重的区域进行紧急疏散,保障公众的安全。
3.2关闭重污染企业:关闭污染物排放严重的企业,阻止进一步污染的蔓延。
3.3停止道路交通:暂时关闭道路,减少尾气污染和颗粒物扬尘。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一、背景及目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空气质量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地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大大超过安全标准,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出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一套完整的应急响应操作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重污染天气条件的不同,将应急响应划分为四个级别:1.蓝色预警:空气质量良好,无需特别措施;2.黄色预警:轻度污染,认识程度较低,可通过宣传引导增强群众的防护意识;3.橙色预警:中度污染,采取控制污染源、停工限产等措施,公共机构和学校室外活动减少;4.红色预警:严重污染,限制机动车通行,停工停产,室外活动暂停。
三、应急响应方案1.健康教育和宣传在重污染天气到来前,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重污染天气的认识,促使群众加强自我防护。
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途径,向公众传递与重污染天气相关的健康预警和防护知识,提醒居民关窗密封、佩戴口罩、减少室外活动等。
2.污染源控制在重污染天气下,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污染源,降低污染物排放。
可以通过停工停产、限制机动车通行、封堵施工现场等手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对违法排放企业进行处罚,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室内空气净化4.紧急救助和医疗保障5.景区和学校管理四、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1.政府部门的责任分工:-环保部门负责空气质量监测和污染源控制;-卫生部门负责健康教育、紧急救助和医疗保障;-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管理;-公安部门负责限制机动车通行和维护社会秩序。
2.协调机制:建立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等组成的应急响应协调机制,确保各参与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提高应对重污染天气的整体效能。
五、评估和总结经验在应急响应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及时监测和评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改进措施。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紧急通知》(冀气领办〔2014〕93号),与《关于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工作的通知》(冀气应急办[2015]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与规章要求,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减缓重污染天气污染程度,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社会稳固,提高企业重污染天气下应急响应能力,特编制本《操作方案》。
1.2编制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与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河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河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邯郸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关于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工作的通知》(冀气应急办[2015]1号)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在重污染天气不一致预警级别下的应急响应处置。
1.4工作原则(1)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按照当地政府重污染天气管理要求,公司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安全环保部在公司主管环保工作副总的领导下,负责本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生产部统一负责具体应对措施指令的下达,各生产单位务必按照有关要求无条件落实各项应急减排措施。
(2)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各生产单位、生产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分工协作,及时通报重污染天气响应指标落实情况与设备生产数据等信息,确保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目标。
(3)规范管理,杜绝隐患严格执行操作方案制定的应急减排措施,根据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规程开展应急响应工作,严防安全生产事故与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对违反操作规程、未完成应急减排目标的的单位与个人根据公司有关规章制度从严处理。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有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十月目录一、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2.1法律依据 (1)1.2.2 政策依据: (1)1.2.3 标准依据: (2)1.3适用范围 (2)1.4 预案体系 (3)1.5 工作原则 (3)二、应急响应组织机构及职责 (4)2.1 组织机构 (4)2.2 工作职责 (4)在接到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后,向生产部下达指令,由生产部通知并组织各部门启动本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4)三、预警与响应 (5)3.1预警 (5)3.2响应 (6)3.3响应措施 (6)3.3.1Ⅲ级响应措施 (6)3.3.2 Ⅱ级响应措施 (6)3.3.3Ⅰ级响应措施 (6)3.4应急终止 (7)四、总结评估 (8)一、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函》(豫环函[2016]308号)、《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快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报备工作的通知》(豫环明电[2016]145号),《郑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郑政文〔2016〕170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减缓重污染天气污染程度,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提高企业重污染天气下应急响应能力,特编制本《操作方案》。
1.2编制依据1.2.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通过,2014年4月24日通过修订,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修订通过,2016年1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通过,2007年11月1日施行;(4)《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12月4日);1.2.2 政策依据:(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豫政[2006]83号);(2)《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豫环文[2008]244号);(3)《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豫政[2005]35号);(4)《河南省环保厅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豫环文[2010]296号);(5)《河南省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评估现场检查指南和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豫环文[2013]75号);(6)《河南省环境保护厅转发环保部办公厅关于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编制指南(试行)通知的函》(豫环函[2016]4号);(7)《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函》(豫环函[2016]308号);(8)《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快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报备工作的通知》(豫环明电[2016]145号);(9)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1.2.3 标准依据:(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河南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066-2015)。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1. 天气预警及信息发布当天气预报显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或预计将达到危险水平时,相关部门应尽快发布天气预警和相关信息,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QI)、PM2.5浓度等数据,以及对公众的警示和建议。
2. 宣传和教育针对公众应对重污染天气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包括如何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户外活动等措施,并向公众普及重污染天气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3. 应急预案启动相关部门根据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程序,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由指定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指导和协调应急工作。
4. 民众疏散根据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指数,相关部门可以采取逐步疏散人群的措施。
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孕妇等易受污染物影响的特殊人群,安排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或提供室内避难场所。
5. 道路交通管理根据空气质量指数,相关部门可以采取限行措施,减少尾气排放和交通拥堵。
同时,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交通警示标志的使用频率,以避免交通事故造成的进一步环境污染。
6. 工业和企业减排相关部门要求重污染天气期间的工业企业减少或停止生产,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并且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检查,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7. 增加空气净化设施相关部门可以在公共场所、重点区域和特殊场所增设空气净化设施,如空气净化器、活性炭吸附装置等,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公众的健康。
8. 加强国际合作重污染天气通常不受区域边界的限制,因此需要加强与邻近城市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空气污染问题。
可以通过交流经验、分享技术和资源,共同开展污染物的监测、控制和减排工作,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总之,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中,各相关部门需要密切合作,协调行动,确保国民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加强预警、宣传教育、疏散安置、交通管理、减排措施、增加空气净化设施和国际合作,尽可能减少重污染天气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重污染天气应急操作方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操作方案一、背景概述重污染天气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异常高,造成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天气状况。
为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的突发性和严重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操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重污染天气应急操作方案进行全面讨论,旨在提供一套应对重污染天气的行之有效的指导措施。
二、应急操作方案1. 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重污染天气应急操作方案的首要步骤是建立健全的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体系。
通过布设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对关键监测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利用预警系统提前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2. 污染源管控对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关键在于污染源管控。
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大对重污染源的排放管控力度,严格执行排污标准,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加强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3. 室内外空气净化针对重污染天气,人们在室内外都需要采取相应的空气净化措施。
在室内,可以通过安装空气净化器、通风设备等方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室外,人们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别是剧烈运动,在空气质量改善后再外出。
4. 紧急停工停产对于重污染天气,政府部门可以采取紧急停工停产的措施,限制高污染物排放的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活动,从而有效减轻污染物的排放量。
同时,可以通过实施交通限行措施,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5. 物资供应保障重污染天气应急操作方案中,需要重点关注人们的生活物资供应。
政府部门应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协调,及时调配物资储备,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所需。
6. 应急通讯与救援在重污染天气中,应急通讯和救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通讯机制,确保与各级部门和群众的有效沟通,及时掌握灾情和应对情况。
同时,要做好相关的救援工作,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7. 后期评估与整改重污染天气应急操作方案的实施结束后,需要进行后期的评估和整改工作。
政府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对应急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以便提升应急操作的效果。
重度污染应急响应预案

一、总则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重度污染天气,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
三、应急响应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4. 科学决策,精准施策。
四、应急响应分级根据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五、应急响应启动1. 污染监测部门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结果,预测可能出现重度污染时,及时报告政府相关部门。
2. 政府根据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升级或降级应急响应。
六、应急响应措施Ⅰ级应急响应措施:1. 全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Ⅰ级应急响应。
2. 停止所有户外建筑施工、拆除、喷涂等作业。
3. 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举办焰火晚会。
4. 严格限制机动车辆上路,禁止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车辆行驶。
5. 加强对工业企业、移动源、扬尘源等污染源的管控。
6. 停止举办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
7. 学校采取停课、错峰上下班等措施。
8. 加强医疗救治,保障市民健康。
Ⅱ级应急响应措施:1. 全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2. 限制部分户外建筑施工、拆除、喷涂等作业。
3.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举办焰火晚会。
4. 限制机动车辆上路,禁止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车辆行驶。
5. 加强对工业企业、移动源、扬尘源等污染源的管控。
6. 停止举办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
7. 学校采取停课、错峰上下班等措施。
8. 加强医疗救治,保障市民健康。
Ⅲ级应急响应措施:1. 全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
2. 限制部分户外建筑施工、拆除、喷涂等作业。
3.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举办焰火晚会。
4. 限制机动车辆上路,禁止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车辆行驶。
5. 加强对工业企业、移动源、扬尘源等污染源的管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配合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提高预防、预警和应急能力,控制、减少和消除重污染天气,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编制此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4)《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5)《关于印发〈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函》(环办函〔2013〕504号);(6)《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7)《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8)《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空气重污染应急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冀政函〔2013〕33号);(9)《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冀政办函〔2013〕96号);(10)《邢台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邢政〔2006〕1号);(11)《邢台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邢政办函〔2013〕)(12)邢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邢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邢县政办〔2016〕71号;(13)《*******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1.3 适用范围本应急救援响应操作方案适用于应对邢台县重污染天气状况,由*******有限公司具体实施。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作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出发点,加强对涉污排放节点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强化减排措施,切实预防重污染天气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2)属地管理,统一领导。
实行“公司统一领导指挥,各车间、部室积极参与和具体负责”的原则,加强各车间、部室之间协同与合作,充分发挥部门的专业优势,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加强预警,提前响应。
接到县空气污染预警后,做到及时、快速和有效应对。
(4)明确责任,强化落实。
明确各级领导、各车间部门责任、工作程序、奖惩并举,确保预警、响应等应急工作各环节有人、有据、有序、有效执行。
(5)部门联动,全员参与。
建立公司统一领导,各车间、部室协调联动,广大员工广泛参与工作机制,积极采取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减少重污染天气事件对社区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1.5 方案体系《*******有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为《*******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
同时,《*******有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与《邢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邢台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相衔接,是邢台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的一部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邢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快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从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制定与《邢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相衔接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并适时修订。
2 公司基本情况2.1公司概况*******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25日。
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1800万元,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占地面积:823333.34m2(约185亩),位于邢台县晏家屯镇****,距邢台市区边界约5km,厂址北侧距下屯村最近距离为1200米,南侧距辛庄最近距离350米,西邻107国道,北距邢衡高速内丘南下道口200米,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现有员工劳动定员62人,其中生产人员44人,管理人员18人。
以玉米芯为原料,经****生产工业冷凝。
2.2 生产经营规模及现状公司目前有年产1万吨糠醛生产线一条,*****等工序生产糠醛。
主要设备有:****4台、脱轻塔2台、废水蒸发器3台、精制釜2台、糠*1个**罐2个设备设施。
2.3主要原辅料及产品主要原辅料、产品表2.4大气污染物排放治理情况粉碎系统废气:主要是上料工序产生的粉尘,在地下料仓仓下及粉碎机上方设集气罩,通过引风机将产生粉尘引入旋风+布袋一体式除尘器内进行除尘,最后含尘废气通过20米排气筒排放;水解釜排渣废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气渣,进入碱液喷淋塔(1#)+活性炭吸附净化处理装置(1#)处理,处理达标后经30米排气筒(1#)排放;输料/放料废气、工艺不凝气、真空泵排气:分别经集气罩、集气管收集后进入碱液喷淋塔(2#)+活性炭吸附净化处理装置(2#)处理,处理达标后经30米排气筒排放;锅炉烟气:通过SNCR脱硝+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石灰-石膏法脱硫处理,处理达标后由50米烟囱排放;外购石灰:石粉经气力输送至仓内储存,粉尘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治污设施:旋风+布袋除尘除尘装置一套、碱液喷淋塔+活性炭吸附塔废气处理装置2套、SNCR脱硝+袋式除尘器+石灰+石膏脱硫+50米烟囱+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一套、袋式除尘器(石灰粉仓)一套。
单位t/a3 组织机构和职责为应对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有限公司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作为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的领导、指挥、决策机构。
3.1应急组织机构*******有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生产副总、设备技术副总担任。
成员单位:管理部、事业部、安环部、财务部、经营部等。
指挥部应急办公室设在安环部,作为日常工作机构。
指挥部下设机构包括:专家技术组、应急监测组、应急处置组、物资保障组、督导协调组。
3.1.1指挥部总指挥:常务副总副总指挥:生产副总成员: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安环专员等若总指挥不在公司时,由副总指挥任临时总指挥,或总指挥指定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指挥应急工作。
3.1.2应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由安环部经理兼任主任。
3.1.3专家技术组由设备技术副总任组长,公司内部技术、安全、环保方面的专家组成。
3.1.4应急监测组设备技术副总任组长,化验员组成。
3.1.5应急处置组由生产副总任组长,各车间生产、设备管理人员组成。
3.1.6后勤保障组由经营副总经理任组长牵头,供应部、财务部有关人员组成。
3.1.7督导协调组由公司管理部经理组长,办公室、安保有关人员组成。
3.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3.2.1指挥部(1)统一组织指挥重污染天气的预防、预警和处置工作;(2)发布和解除预警,决定应急的启动和终止;(3)负责向集团公司,县、市政府大气办报告情况;(4)制定应急响应处置措施,指挥下设机构实施应急处置;(5)开展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厂区内发布环境污染应急信息;(6)组织编制(修订)《*******有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7)指导各车间、部室应急响应操作方案的演练等工作。
3.2.2应急办公室(1)负责协调组建专家技术组、应急处置组、物资保障组、督导协调组,建立重污染天气防治专家库;(2) 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向应急工作相关成员单位传达指挥部指令;(3) 开展重污染天气防范教育,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公司员工的环境安全隐患意识和重污染天气风险防范意识;(4) 完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3.2.3专家技术组(1) 参与制定并提出应急处理方案,指导应急处置工作;(2) 为指挥部门做出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3.2.4应急监测组(1)负责配合县环保监测站按要求开展相关检测工作。
(2)负责工业废气指标的监测;(3)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3.2.5应急处置组(1)根据指挥部指令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以减缓或消除污染;(2)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3.2.6后勤保障组(1)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2)应急人力资源的通信与信息保障;(3)应急处置队伍所需装备的采购和调配;(4)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3.2.7督导协调组(1)负责组织协调各车间、部室按照各自职责实施应急工作,接报、传达应急行动原则和要求;(2)根据指挥部指令,监督检查各应急机构、相关部门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行动;(3)提出对指挥部要求落实较好的表彰建议及落实不到位的车间、人员的处理意见;(4) 及时向总指挥或公司报告应急处置行动的进展情况;(5) 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3.3指挥协调3.3.1指挥协调机制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工作。
副总指挥负责重污染天气现场指挥,应急处置的协调工作由督导协调组负责实施。
3.3.2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1)提出应急行动原则和要求;(2)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行动;(3)及时向总指挥或公司报告应急处置行动的进展情况。
4 预防与预警4.1预防和应急准备(1)公司安环部和各相应车间负责对废气排放情况进行日常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2)各车间负责分管区域内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的处置方案的编制和实施。
4.2 预警4.2.1 预警分级按照重污染天气的发展趋势和严重性,预警划分为四个等级,由低到高顺序依次为蓝色(Ⅳ级)预警、黄色(Ⅲ级)预警、橙色(Ⅱ级)预警、红色(Ⅰ级)预警。
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级别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蓝色(Ⅳ级)预警:AQI>200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
黄色(Ⅲ级)预警:AQI>200持续两日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
橙色(Ⅱ级)预警:AQI>200持续三日,且出现AQI>300时。
红色(Ⅰ级)预警:AQI>200持续四日及以上,且出现AQI>300将持续2天及以上时,或预测AQI>500并将持续一日及以上预警条件时。
4.2.2 预警程序接到县应急指挥部将出现重污染天气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的通报后,由重污染天气应急总指挥根据预警级别,立刻宣布实施相应级别的减产减排指令,各生产部门立即实施预定的减产计划及其他措施,相关单位和成员密切配合。
4.2.3预警发布与解除1、预警发布①发布的程序蓝色预警:公司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接到邢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通知后,由应急响应办公室主任于1小时内签发《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的公告》。
黄色预警:公司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接到邢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通知后,公司应急办拟制《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的报告》,由应急办主任签字后1小时内报公司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指挥部副总指挥审批签发。
橙色和黄色预警:公司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接到邢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通知后,公司应急办拟制《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的报告》,由应急办主任签字后1小时内报公司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指挥部总指挥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