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微生物学(实际经验总结,绝对实用)
(整理)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观察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07生物工程2班3207008361 一、实验目的观察显微镜下污泥中的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形态。
了解污泥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指示作用。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的基本概念1.活性污泥是指: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除活性微生物外,活性污泥还挟带着来自污水的有机物、无机悬浮物、胶体物;活性污泥中栖息的微生物以好氧微生物为主,是一个以细菌为主体的群体,除细菌外、还有酵母菌、放线菌、霉菌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废水生物处理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构筑物及何种工艺流程,都是通过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使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机物的活力,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处理后出水水质的好坏同组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活性有关。
活性污泥中细菌含量一般在107~108个/mL;原生动物103个/mL,原生动物中以纤毛虫居多数,固着型纤毛虫可作为指示生物,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纤虫、独缩虫、聚缩虫等出现且数量较多时,说明培养成熟且活性良好。
在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的原生动物和部分微型后生动物,通过辨别认定其种属,据此可以判别处理水质的优劣,因此将微型动物称为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生物。
2.活性污泥的物理性质颜色:黄褐色状态:似矾花絮绒颗粒味道:土腥味含水率:99%左右3.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性能(1)污泥沉降比:SV取混合液至1000mL或100mL量筒,静止沉淀30min后,度量沉淀活性污泥的体积,以占混合液体积的比例(%)表示污泥沉降比。
(2)污泥体积指数:SVISV不能确切表示污泥沉降性能,故人们想起用单位干泥形成湿泥时的体积来表示污泥沉降性能,简称污泥指数,单位为mL/g。
活性污泥微生物学(实际经验总结材料,绝对实用)

活性污泥微生物学卓祥和编写二〇〇八年九月活性污泥微生物学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排入水体后,使水体受到有机污染。
有机污染是当前水体污染的普遍倾向,因此有机污染的治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如果被有机污染的水体是河流,在流径一段距离后,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被氧化、分解,最后恢复到原来的清洁程度,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挣。
微生物在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不断消耗河流中的溶解氧,而溶解氧则可在流动的河流表面从大气中得到补充。
我国古代,就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谚语。
这种利用溶解氧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称作好氧微生物。
排入水体的污水,一部分以悬浮状态的有机物沉淀至水底,无法不断获得溶解氧。
此时,另一种称为厌氧微生物发生作用。
厌氧微生物是自养性的,以发酵方式分解有机物和合成微生物机体。
厌氧分解能产生有机酸、醇、硫化氢、二氧化碳、沼气和热能。
所以受有机污染的水体常发生底泥冒气泡现象。
民间的沼气池和堆肥是厌氧微生物作用的例子。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污水处理工程中,水中溶解氧≥2mg/L为好氧区(Oxic Zone),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和进行硝化反应(又称碳化和硝化);0.2~0.5mg/L为缺氧区(Anoxic Zone),在兼氧微生物作用下能起到脱氮的反硝化反应;<0.2mg/L的称为厌氧区(Anaerobic Zone),微生物能吸附有机物并释放磷,以便在好氧区吸收磷从剩余污泥排出而起到除磷功能。
水中溶解氧在0.5~2mg/L 属于有氧区围,有相应的微生物菌种存在,起到相应的有机物氧化、氨氮硝化和硝酸盐反硝化的作用。
利用好氧微生物、兼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清除水中有机物的技术,被称作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按处理设施的载体不同,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两种。
如以填料和膜片作为载体的各种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等处理设备属于生物膜法;以水为载体的各类曝气池、氧化沟等属于活性污泥法。
也有两者结合,在水中设置填料载体的接触氧化法等。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浅析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浅析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的核心是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是一种微生物群体,包括多种细菌、螺旋体、放线菌、真菌等。
它们能够在污水中有效地吸收和分解有机物质,使之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那么,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是什么呢?1. 催化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活性污泥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在水中进行分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
细菌通过分泌酶和吞噬污水中的有机质来实现这一功能。
细菌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时,会将其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进一步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并最终通过生物脱氮、生物除磷等方式从活性污泥中去除。
2. 提高处理效率微生物在活性污泥中具有高度的代谢活性,能够快速地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从而使污水得以快速净化。
此外,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能力也比较高,因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并且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污染物质。
3. 维持活性污泥的稳定性活性污泥法中的活性污泥是处于一种生长状态下的,因此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酸碱度、温度等。
微生物在污泥体系内产生的复杂物质有助于保护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防止坏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从而维持活性污泥的稳定性,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微生物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能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在生物脱氮过程中,微生物能够利用污水中的氨氮、硝酸盐等氮源,将其转化为氮气释放到空气中;在生物除磷过程中,则可将污水中的磷源去除,避免了其对水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综上所述,微生物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的核心。
微生物的活动是其能够有效净化污水的关键,而活性污泥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基础上,维系微生物群体的稳定性和代谢活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有望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城市环境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得特征及作用活性污泥中得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与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就是分解有机物得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得作用.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与丝状菌存在,游离得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得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与线虫。
因此,活性污泥就是一个复杂得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得指示作用.下面就是几钟生物相对活性污泥得指示情况: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如果此类微生物占总数得80%以上,个体在1000个/mL 以上得话,应该判断为具有高净化效率得活性污泥.2、活性污泥处于恶劣状况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弹跳虫、屋滴虫(大多数为游泳型),可以判断为絮凝体细碎.严重恶化时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消失。
3、在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可判断为絮体变小出水混浊,SS升高,而这类微生物急增时必须调整工艺状态,减少回流污泥量与通气量,则可以印制污泥解体.4、在活性污泥出现恢复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漫游虫、徐叶虫、徐管虫、尖毛等(全毛类)5、在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浮游球衣藻与霉菌.丝壮菌就是造成污泥膨胀得诱导生物,丝壮菌大量增殖就是,则吸附型得原生动物急剧减少,污泥性能恶化,形成所谓得漂泥现象。
一旦出现丝壮菌增殖得趋势,4-7天后SVI急剧上升甚至会超过200。
6、进水负荷低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游仆虫、狭甲虫等生物。
判断为有机物较少,应增大曝气量。
溶解氧不足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扭头虫、丝壮菌等,此时污泥发黑并放出腐臭味,应增大曝气量。
曝气过量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肉足类及轮虫类,包括阿米巴虫,高负荷与毒物流入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盾纤虫与钟虫得锐减就是负荷过高与毒物流入得征兆,大多数微生物灭绝时活性污泥已被破坏,必须进行恢复。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浅析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浅析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活性污泥是指在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参与了污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降解和转化。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进行浅析。
微生物参与有机物的降解。
污水中的有机物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细菌是活性污泥中主要的降解微生物,它们通过吸收有机物并分泌酶类,将有机物转化为可被吸收的物质。
藻类在光照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有机物通过光合产生的氧气进行氧化分解。
真菌则通过菌丝网络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这些微生物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微生物参与污水中的氮磷去除。
氮和磷是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过量释放到水体中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活性污泥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氮磷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从而实现去除。
细菌在污水中将氨氮通过硝化过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最终形成氮气释放到空气中。
藻类则通过光合作用将水中的无机磷通过固定为有机磷或沉淀形式去除。
微生物参与活性污泥的形成和维持。
活性污泥是指在生物处理系统中生长繁殖的微生物聚集体。
这些微生物形成了一种黑色、胶状、有活性的污泥。
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共同组成了活性污泥的生态系统。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中的聚集产生了很大的浓度,提高了处理效果。
污泥中的微生物还能产生各种胞外物质,对固液分离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微生物产生的胞外聚合物能够吸附和捕获污水中的固体颗粒,从而实现了污水中悬浮物的去除。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浅析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浅析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活性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混合物,微生物可以通过降解有机物质、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方式来处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沉淀下来。
本文将对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进行浅析。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中起着降解有机物质的重要作用。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例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通过降解这些有机物质来获得能量和维持生存。
微生物通过分泌酶类来分解有机物质,使其变成更小分子的化合物,例如蛋白质会被降解成氨基酸,脂肪会被降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这些降解产物能够进一步被微生物利用,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是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处理污水的重要因素。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中起着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作用。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氧气来进行氧化反应,例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微生物还可以利用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硫酸盐等作为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
这些氧化反应能够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沉淀物,从而净化水体。
微生物通过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达到了对废水中有害物质的高效处理。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中还可以起着吸附和沉淀的作用。
微生物表面具有许多附着点,可以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在微生物的附着过程中与微生物表面产生相互作用,从而被吸附并移除。
微生物也可以通过形成胞外聚合物来吸附和沉淀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从而实现对废水中固体等杂质的去除。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中的吸附和沉淀作用对于改善废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还可以合成各种有用的化学物质。
有些微生物可以合成多种生物聚合物,例如聚β-羟基丁酸(PHB)、聚羟基丁酸(PHA)等。
这些生物聚合物具有高度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环境中易于分解和生物降解。
利用这些生物聚合物可以制备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纺织品和生物医学材料等。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浅析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浅析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水处理技术,其核心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害
物质。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可以将有机物质分解成无害物质。
活性污泥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好氧菌、厌氧菌和异养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各自的代谢路径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此过程是通过新陈代谢来完成的,而微生物是起着
催化剂的作用。
其次,微生物能够将氮和磷等营养元素从废水中去除。
废水中的氮和磷等营养元素是
导致水环境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去除它们,会大大影响水质。
活性污泥中的
微生物可以利用这些元素进行生长,从而使它们从废水中去除。
通过养护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污泥法能够达到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效果,从而有效地净化废水。
最后,微生物也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毒物质。
废水中有时包含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和
有机污染物。
这些物质会严重污染水环境,威胁生物的健康和生存。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和解毒能力,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减轻对水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节活性污泥中的
微生物数量和品种,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营养元素和有毒物质,实现水质净
化的目的。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浅析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浅析微生物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起着核心作用的生物群落,其具备多种功能,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成分进行降解转化,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从微生物的种类、降解机制、调控方法等方面对其作用进行浅析。
活性污泥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微生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它们分为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
好氧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呼吸菌、硝化菌、硫化菌等,而厌氧微生物主要有厌氧消化菌、乙酸解败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来参与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微生物通过代谢过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这是污水处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污水净化的关键步骤。
好氧微生物参与有机物的氧化过程,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获得能量。
厌氧微生物则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等气体,通过不同的代谢路径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两种微生物共同参与有机物的降解,可以提高降解效率,加快处理速度。
微生物参与污水中氮化物的转化过程。
通过好氧微生物的硝化作用,将底物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而厌氧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则将硝酸盐还原为氨氮,将底物氮化物重新转化为无机氮。
这一过程是氮污染处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微生物的参与,可以将氮污染物从污水中转化为氮气,从而实现氮的去除。
微生物还参与污水中磷的转化过程。
通过微生物的吸附、胞外沉淀等作用,将磷污染物从水中去除。
微生物还参与磷的转化过程,通过解磷作用将磷溶解为无机磷,从而实现磷的去除。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中的作用还受到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污水的处理效果。
为了提高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还可以采用一系列调控方法。
可以通过调整进水条件,控制有机物的浓度和负荷,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也可以通过调整曝气方式,增加溶解氧的供应,刺激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微生物学卓祥和编写二〇〇八年九月活性污泥微生物学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排入水体后,使水体受到有机污染。
有机污染是当前水体污染的普遍倾向,因此有机污染的治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如果被有机污染的水体是河流,在流径一段距离后,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被氧化、分解,最后恢复到原来的清洁程度,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挣。
微生物在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不断消耗河流中的溶解氧,而溶解氧则可在流动的河流表面从大气中得到补充。
我国古代,就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谚语。
这种利用溶解氧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称作好氧微生物。
排入水体的污水,一部分以悬浮状态的有机物沉淀至水底,无法不断获得溶解氧。
此时,另一种称为厌氧微生物发生作用。
厌氧微生物是自养性的,以发酵方式分解有机物和合成微生物机体。
厌氧分解能产生有机酸、醇、硫化氢、二氧化碳、沼气和热能。
所以受有机污染的水体常发生底泥冒气泡现象。
民间的沼气池和堆肥是厌氧微生物作用的例子。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污水处理工程中,水中溶解氧≥2mg/L为好氧区(Oxic Zone),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和进行硝化反应(又称碳化和硝化);0.2~0.5mg/L为缺氧区(Anoxic Zone),在兼氧微生物作用下能起到脱氮的反硝化反应;<0.2mg/L的称为厌氧区(Anaerobic Zone),微生物能吸附有机物并释放磷,以便在好氧区吸收磷从剩余污泥排出而起到除磷功能。
水中溶解氧在0.5~2mg/L属于有氧区范围,有相应的微生物菌种存在,起到相应的有机物氧化、氨氮硝化和硝酸盐反硝化的作用。
利用好氧微生物、兼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清除水中有机物的技术,被称作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按处理设施的载体不同,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两种。
如以填料和膜片作为载体的各种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等处理设备属于生物膜法;以水为载体的各类曝气池、氧化沟等属于活性污泥法。
也有两者结合,在水中设置填料载体的接触氧化法等。
活性污泥法以好氧微生物处理为主。
在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设施中需不断充入空气,即曝气。
从而加速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速度,随之有大量絮状的泥粒产生,这就是活性污泥。
它是由大量的细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以及一些无机物所组成。
活性污泥按照污水水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一般为黄褐色。
为了提高污水生物处理的效果,我们必须对构成活性污泥的主要生物类群、它们在生物处理中的作用、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等等有一定的认识,以掌握其规律性,从而去指导活性污泥法及其他方法处理污水的工作。
一、活性污泥中的主要生物类群活性污泥中的主要生物类群有细菌和原生动物,还有其它一些生物。
(一)细菌在活性污泥中细菌数量最多,由于其体积微小、表面积很大,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细菌起着主要的作用。
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整个菌体只是一个细胞。
细菌从外形上看有球形的(球菌)、杆形的(杆菌)和螺旋形的(螺旋菌)。
这三种形状的细菌在活性污泥中都可以看到,其中以杆菌为主(图1-1)。
细菌的体积微小,球菌的直径是0.5~2微米(1微米=1000毫米),杆菌长1~5微米,宽0.5~1.0微米。
细菌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具有一定的构造(图1-2)。
在细菌细胞的最外层有细胞壁。
细胞壁无色透明,坚硬而有弹性。
细胞壁使细菌具有一定的形状,并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细胞质膜紧贴于细胞壁内层,这是一种半渗透性膜,在调节物质出入细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细胞质膜里面的是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在细胞质里含有核糖体和贮藏物质,主要的贮藏物质有聚β羟基丁酸、糖元或淀粉以及异染粒、硫等。
在细菌体内还有细胞核。
细菌的细胞核构造比较原始、无核膜。
细胞壁、细胞质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是每一个细菌都有的,是细菌的基本构造。
细菌除了基本构造外,还有荚膜、鞭毛、芽孢等特殊构造。
每个细菌在细胞壁外面都有一层粘液层。
有些细菌粘液层增厚就形成荚膜。
荚膜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有些细菌有鞭毛。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通过鞭毛的摆动能在水中游动。
由于鞭毛的直径更为微小,因此要用特殊染色法或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有些细菌,主要是杆菌在一定的生活周期能在菌体内产生芽孢。
芽孢由细胞质和细胞核失水凝聚形成。
每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孢,因此芽孢没有繁殖作用。
芽孢由于含水量少(一般细菌含水量约为80%,而芽孢为60%),外面又有很厚的壁,因此对外界的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例如一般细菌在60℃下,经半小时就要死亡,而有些芽孢要在100℃以上经过1~3小时的沸煮才会死亡。
芽孢能在缺水的条件下,保持生活能力多年,并且一旦环境条件适宜,能萌发成菌体。
芽孢的折光性强,不易着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一个透明体。
细菌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分裂速度很快,一般每隔20~30分钟分裂一次。
因此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时,到了一定时期就能形成肉眼所能见到的群体,这就是菌落。
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出现的细菌有菌胶团属、假单孢菌属、芽孢杆菌属、小球菌属、黄杆菌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产气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八迭球菌属、螺菌属、诺卡氏菌属等等。
这些细菌中的大多数具有形成菌胶团的能力。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通常以菌胶团的形式存在。
只有少数以游离状态存在。
所谓菌胶团,是由细菌以及细菌分泌的胶质组成的细小颗粒。
生产中经常提到的污泥性能和结构的好坏—即污泥吸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以及污泥凝聚沉降性能,与菌胶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主体,是一种粘性的菌胶团块,能使污水中有机物粘附在颗粒—上,然后加以分解利用。
在活性污泥中菌胶团能提供固定生活的原生动物和丝状细菌栖息和附着生长的场所,它也是活性污泥絮状化的基本成分。
菌胶团细菌具有较强的分解有机物质的能力。
菌胶团细菌由于菌体都包埋在胶质中,就不致被原生动物所吞噬,并有利于沉降。
菌胶团细菌除了在营养上对碳源和氮源都有一定要求外,并具有较高的好气性,菌胶团的形状很多,有垂丝状的,分枝状的、蘑菇形的、球形的、椭圆形的、片状的等等(图1-3)。
在活性污泥中,有些种类的细菌还以丝状的形式存在,这就是一些丝状细菌。
常见的丝状细菌有球衣细菌、白硫细菌和硫丝细菌(图1-4)。
球衣细菌的细胞圆柱形,排列成链状,外面有一层衣鞘。
用结晶紫染料染色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衣鞘里圆柱形的细胞。
有时还可以看到缺位现象和假分枝。
活体观察时,可以看到尖端有轻微摆动现象。
球衣细菌往往附着在菌胶团上或与菌胶团交织在一起。
成为活性污泥的骨架。
球衣细菌一般在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污水中出现。
球衣细菌对有机物的分解、氧化能力很强,但是当球衣细菌繁殖过多时,往往引起污泥膨胀,使污水处理效果下降。
白硫细菌又名贝氏硫细菌。
这类细菌也是由许多圆柱形细胞组成,菌体的大小和长短相差较大。
白硫细菌与球衣细菌不同,外面没有衣鞘,并且能在水中自由游动。
游动时,有时前进,有时后退;有时伸直,有时弯曲。
硫丝细菌的基部具有固着器,附着在菌胶团上,但是没有假分枝。
白硫细菌和硫丝细菌都是属于硫磺细菌。
这类细菌在夏季,在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普通曝气池里,在充氧不足时,能将水中的硫化氢氧化为硫,并以硫粒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可用低倍显微镜看到),而当溶解氧较高(大于1毫克/升)时,体内的硫粒,因被氧化而消失。
因此通过对硫磺细菌体内硫粒的观察,可以间接地推测水中溶解氧的状况。
(二)原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原生动物一方面由于具有吞食污水中有机物颗粒和游离细菌的能力,对污水的净化起着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污水水质和处理效果,因而必须予以重视。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体积根小,但在构造上却较复杂。
除了有细胞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构造外,还有在细胞里执行一定机能的构—细胞器。
在活性污泥中可以看到的原生动物有以下四大类:纤毛虫类、鞭毛虫类、肉足虫类和吸管虫类,其中以纤毛虫类较为常见(图1-5)。
纤毛虫类的特征是具有纤毛。
在污水生物处理正常运转期间,在活性污泥中常见的纤毛虫类是钟虫,钟虫的种类很多,现以大口钟虫为例进行说明(图1-6)。
大口钟虫的外形似钟。
虫体前端有一个由许多纤毛构成的纤毛带。
由于纤毛带上的纤毛由外向内螺旋状排列,并且朝着一个方向摆动,因此当纤毛活动时,虫体前端的水就会形成一个旋涡。
其中的有机物颗粒和游离细菌就会作为食物,通过口而进入虫体,并在虫体内形成食物泡。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在体内移动。
在这个过程中,食物泡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吸收。
不能被利用的残渣,最后排出体外。
由于钟虫能吞食污水中的有机物颗粒和游离细菌,因而对污水的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在大口钟虫体内除了有较多的食物泡外,还有一个较大的伸缩泡。
伸缩泡在维持钟虫体内水分平衡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为钟虫生活在水中,体内外的渗压不同,水分不断地渗透进入体内。
钟虫体外没有细胞壁,这些水分如果不及时排除,到一定时候虫体就会破裂。
因此钟虫体内多余水分以及代谢产物不断进入伸缩泡,并通过伸缩泡的收缩把里面的水分排出体外。
在正常情况下,伸缩泡能定期收缩和舒张,但是当污水中的溶解氧降低(小于1毫克/升)时,伸缩泡就不活动而处于舒张状态。
因此通过对伸缩泡的观察也可以间接地推测污水中的充氧状况。
大口钟虫有尾柄,并通过尾柄固着在菌胶团上,因此大口钟虫是一种固着型的纤毛虫。
在活性污泥中常见的钟虫,除大口钟虫外,还有小口钟虫,有时还可以看到无柄钟虫(图1-7)。
无柄钟虫,无尾柄,并用纤毛带在水中捕食和游动。
因此是一种游泳型纤毛虫。
上述这三种钟虫都是以个体形式存在。
在活性污泥中,除了以个体形式存在的钟虫外,还有以群体形式存在的钟虫,这就是等枝虫(又名累枝虫)盖纤虫、聚缩虫、独缩虫(图1-5)。
这些钟虫由于尾柄相连而构成群体。
活性污泥中的纤毛虫除钟虫外,还有草履虫、肾形虫、豆形虫、裂口虫、漫游虫、尖毛虫、循线虫等(图1-8)。
在上述纤毛虫中,在污水生物处理正常运转期间,较常出现的是漫游虫和循线虫,其余的纤毛虫一般在活性污泥培养初期出现。
或在塔式滤池下层的生物膜中出现。
(三)酵母菌、霉菌和藻类在活性污泥中,除了细菌和原生动物外,还有酵母菌、霉菌和藻类。
(1)酵母菌:酵母菌有时也能在活性污泥中看到,酵母菌也是单细胞微生物,一般为椭圆形,体积较细菌大,—般1~5微米,长8~10微米,因此容易与细菌区别。
酵母菌的菌落与细菌相似,但较大较厚,早白色,少数呈红色。
根据报导,有些酵母菌具有脱酚或脱氰作用。
与酵母菌同类的白地霉有时也可以在活性污泥中看到(图1-9)。
(2)霉菌,霉菌较多地存在于生物滤池中,而在活性污泥中较少存在。
霉菌的菌体由菌丝组成。
菌丝较粗,用低倍显微镜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霉菌中的镰刀霉的特点是具有多细胞的镰刀形大型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