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综合比较以和典型工艺共31页

合集下载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工艺综述与比较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工艺综述与比较

2应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大都采用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的方法。

一级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 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

二级处理则是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去除,具有代表性的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下面,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理论学习,就这两种工艺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

一、活性污泥法1.流程与原理。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

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呈悬浮状态。

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

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是由于其巨大的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的作用。

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第二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

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

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

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

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形象说法:微生物“吃掉”了污水中的有机物,这样污水变成了干净的水。

它本质上与自然界水体自净过程相似,只是经过人工强化,污水净化的效果更好。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异同点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异同点

给排水专业
(1)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有哪些异同之处?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是以生化处理的不同反应器形式,从外观上看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微生物不需要填料载体,生物污泥是悬浮的,而后者的微生物是固定在填料上的,然而它们处理废水、净化水质的机理是一样的。

另外,二者的生物污泥都是好氧活性污泥,而且污泥的组成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此外,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由于是固定在填料上的,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其生活能量和消耗能量不象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那样大,因此生物膜法的剩余污泥比活性污泥法要少。

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的接触氧化池采用生物膜法,而SBR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

(2)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有哪些异同之处。

生物膜—活性污泥法联合工艺

生物膜—活性污泥法联合工艺

生物膜—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工艺的研究摘要:目前,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运用的很普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运用的很广泛,但单独采用这两种工艺存在着很多不足,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尝试研究将两种污水处理法结合起来处理污水,以此克服这两种工艺的不足。

本文主要介绍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各自在污水处理中的原理及特点,通过对比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优缺点,到达研究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联合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效果,进而了解生物膜—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工艺的工艺特点。

关键词: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工艺一、活性污泥法1、概念及特点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因悬浮的微生物群体呈泥花状态,故名。

一般指需氧活性污泥过程。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2、流程与原理【1】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

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呈悬浮状态。

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

污水处理按处理程度一般分为初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深度处理)三个等级。

初级处理是去除可沉降的悬浮物质、悬浮油类和酸碱等物质;二级处理是去除可降解的溶解性和初级处理没有去除的悬浮、胶体有机物质;三级处理是去除不可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溶解性的无机物质。

活性污泥法和其他生物处理法都属于二级处理。

活性污泥法是二级处理中处理效果最高又比较成熟的方法,尤其对大量的污水处理。

3、实践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和解决办法加以总结(1)活性污泥呈灰黑色,污泥发生厌氧反应,污泥中出现硫细菌,出水水质恶化。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1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1.1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发展进程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1912年由英国人发明,1916年正式在美国建立第一座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1941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建立试验场。

在90余年的史中,随着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技术上的不断革新,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对其生物反应和净化处理深入研究探讨的根底上,活性污泥法在生物学、反应动力学的理论方面和工艺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能适应各种条件的工艺流程。

目前,活性污泥法是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和机械工业废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工艺。

就目前形势来看,活性污泥法的发展方向正向着大型、超大型化和微型化、高效节能化、多功能化、运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2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活性污泥法是去除有机污染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95%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和50%左右的工业废水处理都采用活性污泥法。

具有很强的净化功能,去除BOD(生化需氧量)及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浓度的效率高,均可到达95%以上。

适合于各种有机废水,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高中低负荷。

由于是依靠微生物处理,运行费用较低。

可实现生物脱氮除磷。

1.3活性污泥及活性污泥法的概念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开展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絮凝体,是一种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主要是有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构成,它易于沉淀分离,并使污水得到澄清,这就是活性污泥。

利用污水中的有机质为基质,在DO(溶氧)存在的条件下,即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开展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

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该方法的运行条件要求具有良好的活性污泥和充足的氧,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0~100cm2/mL,99%以上含水率。

1.4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及流程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向生活污水中不断注入空气,维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形成一种絮凝体—活性污泥,其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构成,易于沉淀分离,使污水澄清。

废水处理工程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共44页

废水处理工程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共44页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性污泥 法与生物膜法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污水处理技术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两种常见的技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污水处理工程的选择提供参考。

二、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方法,通过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

该方法主要包括接触氧化、曝气和沉淀等步骤。

优点如下:1. 成熟技术: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经过数十年实践验证的成熟技术,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2. 处理效果好: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COD、BOD、NH3-N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3. 操作管理简单: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维护相对简单,不需要特别复杂的设备和管理措施。

4. 投资成本较低:相比较其他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的投资成本较低,容易实施推广。

然而,活性污泥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污泥膨胀:活性污泥法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而这些污泥的处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耗费资源的工作。

2. 操作难度:活性污泥法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特别是有时需要根据水质变化进行调整,操作难度较大。

三、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将微生物固定在生物膜上处理废水的新型技术。

根据不同的固定载体,主要有固定床生物膜、填料式生物膜和膜生物反应器等形式。

该方法的优点如下:1. 性能稳定:生物膜法能够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能够适应不同水质和水量变化。

2. 污泥产生少:相对于活性污泥法而言,生物膜法在污泥产生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减少了处理过程中的污泥膨胀问题。

3. 占地面积小:生物膜法可以使设备结构更紧凑,占地面积小,适合于空间有限的区域。

然而,生物膜法也存在一些不足:1. 运营维护难度大:生物膜法对操作管理的要求较高,需要定期对膜进行清洗和维护,否则长时间运行会有膜堵塞、破损等问题。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比较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比较

一、污泥和生物膜在系统特点的比较: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废水的一类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絮体称为活性污泥,是由好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显示生物化学活性,具有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也有些可部分分解无机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法处理的关键在于具有足够数量和性能良好的污泥,它是大量微生物聚集的地方,即微生物高度活动的中心。

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能力,可分为生物吸附阶段和生物氧化两个阶段:(1)生物吸附阶段:废水与活性污泥微生物充分接触,形成悬浊混合液,废水中的污染物被比表面积巨大,且表面上含有多糖类黏性物质的微生物吸附黏连。

成交体的大男子有机物被吸附后,首先在水解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这些小分子物质与溶解性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或在浓度差推动下选择性渗入细胞体内,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下降而得到净化。

这一阶段进行的非常迅速,对于悬浮状态有机物较多的废水,有机物去除率相当高,往往在10-40min内,BOD可下降80%-90%,此后下降速度减缓,说明在这一阶段吸附作用是主要的。

(2)生物氧化阶段:被吸附和吸收的有机物质继续被氧化,这个阶段需要很长时间,进行非常缓慢。

在生物吸附阶段,随着有机物吸附量的增加,污泥的活性逐渐减弱。

当吸附饱和后,污泥失去吸附能力。

经过生物氧化阶段吸附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后,活性污泥又呈现活性,恢复吸附能力。

简单的说,活性污泥工艺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污泥排放系统。

其基本特征是:①利用生物絮体为生化反应的主体物;②利用曝气设备向生化反应系统分散空气或氧气,为微生物提供氧源;③对体系进行混合搅拌以增加接触和加速生化反应传质过程;④采用沉淀方式去除有机物,降低出水中的微生物的固体含量;⑥通过回流是沉淀池浓缩的微生物絮体返回到反应系统;⑦为保证系统内生物细胞平均停留时间的稳定,经常排出一部分微生物固体。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主要区别以及各自特点分析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主要区别以及各自特点分析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主要区别以及各自特点分析一.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定义以及各自的机理1.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形成表面积较大的菌胶团来大量絮凝和吸附废水中悬浮的胶体或溶解的污染物,并将这些物质摄入细胞体内,在氧的作用下,将这些物质同化为菌体本身的组分,或将这些物质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

这种具有活性的微生物菌胶团或絮状泥粒状的微生物群体即称为活性污泥。

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处理法就叫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的一般工艺废水先通过初沉淀池,预先将一些悬浮固体去除掉,然后进入一个有曝气装置的容器或构筑物,活性污泥就在这种装置中将废水中BOD降解了,并产生新的活性污泥。

当BOD降到一定程度时,混合液一齐流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排放,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中,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而排放。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就像一段河道,池内均匀曝气,水流为推流式。

二降池中有机物很少,污泥微生物处于内源代谢期,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与新鲜废水混合后很快增值,处于对数增长期后期或稳定期。

2.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而形成的生物膜来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

生物膜一般呈蓬松的絮状结构,微孔较多,表面积很大,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有s利于微生物进一步对这些被吸附的有机物的分解。

当生物膜增厚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到水力冲刷而发生剥落,适当的剥落可使生物膜得到更新。

生物膜的外表层的微生物一般为好氧菌,因而称为好氧层。

内层因氧的扩散受到影响而供氧不足,厌氧菌大量繁殖称为厌氧层生物膜法反应器中存在着很多挂莫介质,当有机废水均匀的淋洒在介质表层上时,便沿着介质表面向下渗流,在充分供氧条件下,微生物在介质表面增值,逐渐在介质表面形成黏液状的生长有很多微生物的膜,即称之为生物膜。

生物膜随着微生物增长不断增厚、结构发生变化。

膜表层和废水接触,由于吸取营养和溶解氧比较容易,微生物生长迅速,形成了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好氧层(1-2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