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西北地区(导学案)(含答案)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西北地区导学案公开课

西北地区导学案公开课

西北地区学案本节重难点1.通过读中国地理分区图、中国地形图,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特点,推导出“干旱”的地理特征2.通过降水量的分析,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3.根据以前所学的中国地理要素(气候、河流等)的知识和分析区域自然特征的方法,归纳出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课时1:知识点一、西北地区地理概况【自主学习】要求:阅读教材P150,读图3-7-1西北地区,完成下列各题1. 位置: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以西,长城以北-- 山脉—山脉—山脉一线以北,(1) 经纬度位置:73°E--123°E ,32°N--50°N(2)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3)相邻位置: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相邻2.面积占全国的,人口大约只占全国总数的,汉族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二,少数民族有、、、哈萨克族。

3、地形特征: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以和为主。

包括高原、盆地和盆地等地形区。

新疆地形呈“”特点,其中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

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

天山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小试牛刀(一):填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山脉,B 山脉,C 山脉,D 山脉,E 山脉,F 山脉,G山脉,H 山脉,I 平原,J 平原,K 高原,L 盆地,M 盆地,N 盆地,②河西北地区知识点二、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干旱我们去旅行!认真观察图片景象的变化,阅读教材第150页“大陆性强”—“草原荒漠”部分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1.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什么气候类型?又有何气候特征?其自然环境为什么干旱?2.说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变化及其成因?3.植被的内部差异西北地区大致本以为界。

中国地理导学案 16中国分区西北地区

中国地理导学案 16中国分区西北地区

中国地理导学案(高二文班学生用第七课时)第十章中国分区——西北地区教学目标:1、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2、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基础知识梳理)七、西北地区:(一)位置:读图完成1、地理位置:以西,长城和以北2、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巩固)1)在图中填出大兴安岭、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2)读图写出邻国名:A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_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二)自然特征:1、地形:1)内蒙古高原。

平坦开阔,一望无际。

2)新疆三山夹两盆。

天山、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3)风力作用强,风成地貌广。

2、气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3、植被:受降水的影响,植被有过渡性。

高二中国地理西北地区导学案设计

高二中国地理西北地区导学案设计

西北地区导学案【学习目标】1.据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地形单元2.说出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分析其成因3.通过阅读专业地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5.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分析,感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会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干旱”环境下的区域地理特征;“干旱”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课前预习】一、位置和范围西北地区范围大体上位于长城---—一线以北,以西。

二、区域自然特征1.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以和为主。

主要地形单元有: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高原上开阔坦荡,起伏和缓;新疆地形“”,昆仑山脉、盆地、山脉、盆地、阿尔泰山。

2.气候: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为,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的变化规律为3.河流和植被:从东到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森林草原———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4.塔里木河主要补给水源为,西北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5、矿产资源:(1)请按要求找出以下矿产基地所对应的矿产资源克拉玛依、塔中、金昌、霍林河、石嘴山、塔北、玉门、伊敏河、白云鄂博(2)2004年已建成的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的气田,向东直通南京、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三、区域人文地理特征1.面积、人口和民族西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西北地区民族构成中,汉族约占,少数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族、、回族等。

2.农业西北地区形成我国重要的基地和富有特色的农业和农业。

(1)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牧区和牧区。

牧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以东,这里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草场质量较好,优良的畜种有内蒙古的、等。

贺兰山以西气候渐趋干旱,草原产草量减少,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

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夏季牧场在以上,冬季牧场在地带。

《西北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西北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西北地区》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课前知识,简要介绍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2. 提出问题: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资源配置如何?二、学习目标1. 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情况。

2. 掌握西北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情况,了解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3. 分析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探讨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三、学习内容1. 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

2.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 西北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

4. 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1. 学习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通过地图展示和图片资料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等地形地貌特点。

2. 学习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气候图表和资料了解西北地区的干旱、寒冷气候对当地农业、畜牧业的影响。

3. 学习西北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通过资源分布图和数据分析了解西北地区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4. 学习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通过数据资料和案例分析了解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五、课堂讨论1. 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资源配置如何?2.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西北地区的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状况等情况,深入探讨了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关注西北地区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作业布置1. 以“西北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为题,写一篇500字的文章,探讨西北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2. 阅读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课堂报告,分享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看法。

《西北地区》导学案

《西北地区》导学案

《西北地区》导学案课题: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学习目标:①运用地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②了解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

③了解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特点及分布。

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西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分布特色。

难点: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观看视频,了解西北地区的概况二、读图,填空(一)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西北地区的位于____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______________以北2.西北地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接壤。

3.西北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分。

(二)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西北地区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位于我国第__________________级阶梯(三)西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三、线路设计(一)看大草原1.西北地区降水少于_________毫米,属于___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____区(干湿区)景观自东向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荒漠草原和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是本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河流以_________________河为主,__________________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3.西北地区的畜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全国占突出地位。

我国的西北地区导学案1

我国的西北地区导学案1

我国的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第1组任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经纬度、海陆、邻国)及范围。

第2组任务: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主要地形区。

第3组任务: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特点、成因。

第4组任务:西北地区的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第5组任务:西北地区农业类型及分布地区。

第6组任务:西北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治理措施。

课中教学设计
活动一:预习检查、查漏补缺
活动要求:
第一步:每个小组派一名成员上台,展示本组预习情况。

(其余的全班同学,认真听,快速用笔写,自己发现的问题,以便更正与补充)
第二步:本组组员根据展示同学信息展示情况,积极为小组查漏补缺。

第三步:其它组的同学,查找展示小组语言表述中存在的问题
(老师对易错点点播)
活动二: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典题剖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本区的自然特征,分析气候干旱、沙漠
广布的原因?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
(2)总结图中绿洲、城镇分布的特点,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3)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水文特征。

(4)推测本区河流的主要功能、农业类型、代表农作物,并试着分析为什么新疆的
瓜果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5)指出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特点。

(6)运用图中信息,推测一下盆地内部可能的交通方式并陈述理由。

活动三:区域发展、你我助力!
“我为西北发展,献计献策!我为兴文发展,出谋划策!”(彩色卡纸呈现并收集好)。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导学案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导学案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1、结合地图全面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能够运用各类图表分析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和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1、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工农业交通的区位条件分析。

3、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和解决措施。

一、位置与范围1.位置:(1)经纬度位置:73°E--123°E ,36°N--50°N(2)海陆位置:内陆,距海(3)相邻位置:与、、等国相邻2.范围:(1)自然界线:大致位于以西,以北。

(2)行政范围:大致包括、、北部和大部分。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以和为主。

包括高原、盆地和盆地等地形区。

新疆地形“”,其中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

吐鲁番盆地中的湖海拔--155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

天山以南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

(2)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A 山脉,B 山脉,C 山脉,D 山脉,E 山脉,F 山脉,G 山脉,H 山脉,I 平原,J 平原, K 高原,L 盆地,M 盆地,N 盆地。

2.气候特征西北地区是气候,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地区,气温日、年较差,日照强,多大风,降水稀少,自向递减。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3.河湖特征(1)西北地区河湖稀少,以河、湖为主。

主要河流:河、河、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主要湖泊:博斯腾湖、艾丁湖、罗布泊填写出上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河流名称:①②③④⑤(2)河流水文特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岭重重阻隔,降水少,河流以补给为主,水量,有大片无流区;河流的径流补给与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冬季甚至出现断流现象;汛期,主要出现在夏季。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掌握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3. 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二、导学重点和难点:1.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三、导学内容:1.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区,青藏地区包括西藏和青海两个省区。

- 西北地区地势高原、山地、盆地交错,青藏地区地势高原为主。

- 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气温变化大;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2.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西北地区主要以戈壁、沙漠为主,气候干燥,盛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青藏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寒冷,盛产稀有金属矿藏。

- 西北地区以农业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经济支柱,青藏地区以畜牧业和稀有金属开采为主要经济来源。

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发展不平衡,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生产生活水平较低。

- 近些年来,政府加大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四、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并总结出各自的特点。

2.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现状,撰写调研报告。

3.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规划,展开讨论。

4. 教室展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展板、PPT等形式,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西北地区
编写人殷敦齐审核人李映泓审批人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全面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学会分析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4、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重点与难点】
1、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2、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3、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本节课涉及的主要地理原理】
1、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思路——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体现
3、工农业交通的区位条件分析
课时安排:1-2课时
【课前预习案】见课堂自主学习手册
【课堂探究案】:
1、气候:
(1)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的体现:
(2)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3)天山北坡降水多的原因:
2、水文:该地区多内流河,季节性河流,湖泊多属于内流河。

内流河水文
特征有哪些?
3、植被:一-荒漠草原为主
(1)植被由东向西呈现怎样的变化?理由是什么?反映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
(2)为什么天山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南坡的森林却很少?
4、(1)新疆的山地牧场冬夏季方面的场所在哪?
(2)我国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5、近年来在吐鲁番的哈密瓜种植园地表上都铺
满了砾石(上图),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
很大的提升,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砾石
对哈密瓜生长的影响。

6、坎儿井(右图),普遍于中国
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灌溉系统。

坎儿井
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
古代三大工程。

据图并结合西北地区
的自然特征,请思考坎儿井对输送灌
溉水源有什么作用?
7、材料一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
也是世界著名的内陆河之一,流域面积102万平
方公里,涵盖了我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的
绝大部分,是保障塔里木盆地绿洲经济、自然生
态和各族人民生活的生命线,被誉为“生命之
河”、“母亲之河”。

塔里木河近年来水量大量
减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思考:塔里木河水量
大量减少的原因?如何解决?
【课堂检测】
读下图,完成1~3题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

读下面“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图”回答4~6题。

4、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5、新疆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完成设计的课题,分两组进行实验探究:甲组直接在地里种植西瓜,乙组在地上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西瓜。

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可能是 ()
A.西瓜品质与农药残留的关系B.西瓜品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C.西瓜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D.西瓜品质与昼夜温差的关系
6、新疆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7、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A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发展
其的区位优势是:
(2)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__________,说明其原因及解决途径。

(3)简要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学习反思】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知识点要质疑?
课堂探究案答案(中国的西北地区)
1、(1)①气温: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②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2)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3)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稍多。

2、水量少,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短出现在夏季,含沙量大,有结冰期,冬季断流。

3、(1)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稍多,山腰地带有生长良好的云杉林;天山南坡,深居内陆,周围山脉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不利于森林生长。

4、(1)新疆主要形成山地牧场,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夏季牧场在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在山麓地带。

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区,所产伊犁马、细毛羊是优良畜种。

(2)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河西走廊新疆的绿洲地区
5、⑴砾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⑵砾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6、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多沙质土壤,下渗严重,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和下渗,将山麓地带的地下水引至农田,修建了坎儿井这种水利工程。

7、原因:
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下渗严重③气候异常,全球变暖,冰川消退。

人为原因:上游大量引水灌溉,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措施:1、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

2、全流域统一管理水资源。

3、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4、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课堂检测
(1)D(2)B(3)B(4)A(5)D(6)C
1钢铁工业附近有白云鄂博铁矿,便利的铁路交通,近便的水源
2水源该地区位于我国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临近黄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可利用黄河水自流灌溉,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提高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3主要环境问题有土壤盐碱化因为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地处干旱地区,蒸发量旺盛,盐分在地表积累,致使土壤盐碱化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