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战略格局论文
当前国际形势论文

当前国际形势论文当前国际形势论文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高速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前国际形势论文,欢迎参考~当前国际形势论文【摘要】进入新世纪,当今国际形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某些规律性的特点及趋势开始进一步显现。
就目前形势来看,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特别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
【关键字】国际形势世界经济国际安全中国外交战略关系一、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高速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全球复苏进程缓慢,各国经济的复苏也出现不同步、不均衡等现象。
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亚洲、拉美和非洲经济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发挥着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
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发达国家大规模刺激计划效用衰减,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受自身发展水平制约,不同程度地面临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填补全球需求缺口。
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汇率、贸易不平衡、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问题的摩擦频发。
一些国家采取措施干预汇市,全球汇率波动加剧。
二、世界格局继续调整,国际关系互动更加复杂发展中国家飞速发展,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势头加强,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保持发展势头,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气候变化以及伊朗核、朝核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各大国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纷纷调整对外战略和政策,互动更加活跃。
国际关系的形态更加多样,内涵更加复杂。
传统国家间阵营和界限趋于模糊,利益组合趋于复杂。
围绕气候变化、核安全与防扩散、国际金融改革等议题,各国根据不同利益需要结成不同“议题性联盟”。
当代国际格局论文

当代国际格局论文第一篇:当代国际格局论文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国际形势的发展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的。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特别是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多强并列,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西”主导了“东西关系”,“北”主导了“南北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超强实力地位和突出作用。
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这种美国一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逐渐出现转变。
借助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冲击美国霸权地位,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主导地位的下降。
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G8会议向“G8+5”会议的演变。
很多全球政治、经贸和环境问题已经不能在G8体制中得到解决,而必须邀请这些新兴经济体参与决策,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议题、发号施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有两大支柱,即强大国力和联盟体系。
美国联盟体系中欧洲是最重要的部分,北约一体化组织是最主要的机制。
冷战结束后,由于外部共同对手苏联的解体,欧洲对美安全合作的愿望下降,在主要的威胁认知上与美国的差异越来越大。
另外,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欧盟成为欧洲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的主导力量,对美独立性增强。
欧盟正面临着东扩后的内部协调和其他复杂问题,欧洲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事务解决和加强欧盟内部团结上,而不愿意过多地承担北约责任,受美国调遣。
另外,美欧经贸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欧元的崛起势必冲击美国霸权的基石——美元霸权,影响美国利益。
浅析当今时代国家战略格局发展的主要趋1

浅析当今时代国家战略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论文摘要:当今时代国际战略格局走向多元化。
我国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中国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道路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国际战略格局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物质基础是各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间的相互对比。
大国实力地位的变化是导致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一、走向多极化的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结构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支配世界国际关系长达近半个多世纪。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国际社会的各种力量进行新的组合,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国际战略格局总的趋势正继续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国际战略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可能是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这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其他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区域集团和地区性大国,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美国欲建立单极世界却难阻多极化潮流。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虽然其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相对有所下降,但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看,仍将是各极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极。
2、是欧盟力量在不断增长且自主意识日超发展。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集团,现由19国组成,人口合计达4亿多。
欧盟具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其整体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占有两个席位,在处理全球或地区事务中有很大的发言权;在南北关系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3、是俄罗斯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力保大国地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受到削弱。
2023年最新的2023国际形势论文(三篇)

2023年最新的2023国际形势论文(三篇)2023国际形势论文(三篇)2023国际形势论文一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
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
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23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
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
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
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
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
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有关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军事论文

有关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军事论文推荐文章年国际形势形势与政策论文热度:2017国际反恐面临的形势论文热度:国际反恐及其影响的形势论文热度:论国际反恐的形势论文热度:浅析亚太国际的形势政策分析论文热度: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为“一超多强、多边共生”,正确的确立军事方案,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国际战略格局的军事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国际战略格局的军事论文:《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摘要】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为“一超多强、多边共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多极化是其必然趋势。
基于这种战略格局,党中央于十六大做出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判断,并于十七大提出了和平发展战略。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举。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和平发展战略;重大战略机遇期一国的国际战略制定,受制于该国的性质和一定时期的国内形势,同时也必须适应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苏东巨变、冷战结束宣告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在这之后的十几年,国际战略格局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一超多强、多边共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多极化是其必然趋势。
基于这种战略格局,党中央于十六大做出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判断,并于十七大提出了和平发展战略。
一、当前国际战略格局及其走向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苏东剧变、冷战结束,持续近五十年的“两极对峙”格局宣告结束。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际战略格局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一超多强、多边共生”。
“一超多强”形容的是力量对比,即当今世界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若干世界或地区性强国。
“多边共生”反映的是国际行为主体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当今大国之间平等独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
“多边共生”的大国关系,其形成是基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这一世界大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军事理论论文——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国际形势

军事理论论文——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国际形势第一篇:军事理论论文——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国际形势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国际形势导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表现为三个“新”:一是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二是世界政治形势的新态势三是世界思想文化形势的新特点1.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面临挑战。
希腊债务危机,迪拜债务危机,高盛“欺诈门”发达经济体的巨额赤字、新兴经济体的通胀隐忧,以及被视为第二次“雷曼事件”的迪拜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高盛欺“诈风门”等,警示着刺激政策后遗症已逐渐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很不稳固,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不排除出现新的动荡和反复的可能。
2.世界政治形势的新态势一是国际力量的对比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兴大国整体崛起势头强劲国际金融危机使新兴大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消长变化。
美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再加上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拖累,软硬实力都明显受挫。
欧盟、日本也困难重重。
欧盟委员会在2009年11月初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中认为,欧元区经济2009年全年仍将出现4.1%的负增长。
新兴大国虽然也受到一定冲击,但总体上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在本轮世界力量调整过程中,新兴大国崛起成为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新兴大国凭借后发优势,多年来保持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驱动力和增长点。
世界主要贸易顺差国和外汇储备大国大部分都是新兴国家。
随着新兴大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模式的调整,新兴大国不仅会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力军,并且还将成为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及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大学生军事教程结课论文论文题目: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及我国周边安全形势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及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内容摘要: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国际战略格局以及在其影响下的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关键词:国际局势安全战略军事做有实力的渔翁相信大家都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渔翁得利的故事,当鹬和蚌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最终让旁边的渔翁获得了利益。
当今世界格局的形成也再次印证了这个故事。
美国这个新兴的大国正是通过两次世界大战,获得了巨大的渔翁的利益,并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确立了超级大国的地位,一直保持到现在。
虽然现在的世界格局和两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格局有了很大变化,但是美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利用国际争端的方法依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世界大战是世界整体化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世界秩序又严重失调的产物。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寻找同盟者。
到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英法俄协约国集团和德奥同盟国集团相对峙的两极格局,随着矛盾和冲突的激化,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剧。
随着德国实力的增强,德国的统治阶级已不满足于欧洲范围内的霸权,而是想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1897年威廉二世改组政府,最终抛弃了俾斯麦相对保守的大陆联盟政策,取而代之的是旨在争霸全球的富有进攻性的“世界政策”,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大德意志帝国”。
面对德国实力的迅猛增长和咄咄逼人的“世界政策”,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英德矛盾日渐加深,凸显为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这一矛盾,英德同盟谈判的破裂使英国转而与俄法协调了它们在是范围内的利益争夺和冲突,并于1904年和1907年相继签定了《英法协定》和《英俄协定》,在欧洲形成了英法俄协约国集团和德奥同盟集团相对峙的两极军事对峙格局。
一战爆发后,美国拘泥于不与欧洲国家结盟的外交传统;害怕卷入欧洲引起不同族裔的分裂;屈服于国内和平运动的压力;受限于有限的军事力量;自恃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拱卫;寄希望于利用欧战,巩固在拉美、远东的阵地等种种利益权衡,对欧洲战争采取了“中立”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论文

篇一:当前国际形势论文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
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
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
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
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
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
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亚洲,亚洲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中印,中印两国的制造业都比较发达,尤其是中国,这为西方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合具体实例(不少于三个)论述美国操控国际石油价格的方法及其影响。
方法:第一,美国政府说服本国石油公司限制开采量。
最近5年尽管油价很高,但美国石油巨头的开采量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第二、利用盟友石油出口大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出口量,从而调控油价。
例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前苏联就曾使用,先是封锁所有石油勘探技术及任何融资管道、再驱使沙特增产石油,使油价暴跌,美元贬值,最终拖垮前苏联。
第三、散布舆论,通过期货市场拉抬或打压,控制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例如,在国际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低利率和疲软股价中,美国将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招募到国际石油市场,将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资金转移至石油市场。
因为美国的进口商能够运用期货市场对冲油价上涨的影响,相反美国还凭借金融优势在油价上涨中大赚了一把。
第四,纽约期货市场的大量投机倒把行为是石油价格增长的推动力。
第五、在本土修建了几个大的石油储罐,囤积石油资源。
第六、在中东和非洲挑起或间接支持各国动乱,如利比亚,苏丹,阿富汗,伊拉克,扰乱石油的正常出口,迫使原油生产国大量廉价出口石油。
影响:减轻美国战争消耗压力,减少中东国家收入和人民生或水平,制造动乱,使得美国的军事全球化和对中东国家的军事影响得以施加,同时减轻美国吱声的财务危机
2、美俄博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一:(1).表现在战略空间的争夺上北约不断东扩,不断压缩俄罗斯传统战略纵深,其反导系统已经部署在了俄罗斯家门口
(2).表现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美制武器销售额上升很快,极大蚕食了俄罗斯武器市场的份额,传统的苏制(俄制)武器进口国很多都转向美制阵营
(3).国际事务的话语权方面世界热点地区(如中东)力量体系纷杂,世界各国都有参与其中,这是体现国家实力的最佳场所,美国和俄罗斯支持自己的盟友在这些地区获取优势,间接造成美俄两国的对抗
(4).经济领域俄罗斯自从摆脱债务危机,迈入万亿GDP俱乐部后,国力蒸蒸日上,对美国而言这是潜在的能挑战其全球优势地位的对手,因此美国与俄罗斯不断进行金融暗战,企图打击对方经济体系,削弱其潜力
答案二: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
(1)政治上俄罗斯奉行连中抗美的战略,外交上尽力维护前苏联时期的势力范围,显然这是个没落的,缺乏正义制高点的无奈之举。
(2)经济上俄罗斯以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等出口为主要收入,美国是石油天然气的最大消费国,平抑石油天然气价格是俄罗斯与美国的生死之博弈。
(3)军事上美国对俄罗斯极尽围堵,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已经包围俄罗斯。
武器装备出口也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博弈主要战场,美国武器装备的先进性使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出口市场日渐萎缩。
俄罗斯在政治上不能占领制高点、在经济上不能摆脱较为单一的发展状态、在军事上缺乏教育,科技的发展支撑,美俄博弈,俄罗斯是极其被动的。
3、俄、格战争对美、俄博弈的影响?
答案一:(1)、重重打击了美国在原苏联势力范围的渗透,震慑其他打算亲美的原苏联加盟国:美国是靠不住的,你看的我揍格鲁吉亚的时候,美国只是谴责了一番。
(2)、扶持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两个格鲁吉亚地区独立。
美国谴责时,俄罗斯搬出南斯拉夫科索沃做档箭牌,让美国无论如何都无法自圆其说。
(3)、扶持两个小国独立并在上面驻军,将车臣与格鲁吉亚隔开,美国无法通过格鲁吉亚渗透车臣,保障车臣稳定。
(4)、冷战结束后,俄军第一次在境外作战,并打败了美国小弟,极大振奋了冷战失败后俄罗斯人的自尊心。
答案二:俄格战争是北约各国重新认识俄罗斯武装力量的能力,客观上减缓了北约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的行动,此外,俄格战争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仍然是一个军事经济强权,恢复了其大国地位,加强了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升了国际形象。
此战拉开了多强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战略序幕,极大打击了北约“保证盟友安全”的承诺兑现能力,降低了北约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