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生毕业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工科类课程设计稿

工科类课程设计稿

工科类课程设计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科类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工科类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了解相关工程领域的知识。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工科类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培养对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科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工程计算和分析的基础。

2.工程原理:介绍相关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如力学、电磁学、流体力学等。

3.工程设计:教授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4.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亲自操作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工科基础知识和发展动态。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指导。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4.实验设备:提供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大学工科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大学工科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学时:5. 授课对象:6. 授课学期:7. 授课教师:8. 课程简介:(简要介绍课程的目的、性质、内容及其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

- 使学生了解(课程名称)的发展现状和前沿动态。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课程名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 (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课程名称)的分析方法与技巧- (课程名称)的应用实例- (课程名称)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2. 教学安排:- 第1周至第4周:介绍课程背景、基本概念与原理- 第5周至第8周:讲解(课程名称)的分析方法与技巧- 第9周至第12周:分析(课程名称)的应用实例- 第13周至第16周:探讨(课程名称)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 第17周至第20周:课程总结与复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课程内容,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4. 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5.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课件、习题、讨论区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 课堂表现(20%):包括课堂讨论、提问等。

- 作业与实验报告(20%):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期末考试(60%):- 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 开卷考试:结合实际案例,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作者:(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社名称)。

工科学校课程设计

工科学校课程设计

工科学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课程核心工程概念,如机械原理、电子基础和材料科学等。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工程计算,运用数学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至少三种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工程图纸进行简单设计和制图,包括识图和绘图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课程中学习的原理,动手制作和测试简单的工程模型。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设计并实施一个小型的工程项目,展示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工程学科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认识到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工程实践,能够发展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勇于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在工程活动中展现出对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理解工程伦理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设计针对工科学校学生,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思维。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的阶段,课程设计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1. 教学过程中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做中学”来加深对工程概念的理解。

2. 教师需引导学生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注重安全规范和工程标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 教学评估应侧重于学生在项目完成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掌握、技能应用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

二、教学内容1. 工程基础理论:包括力学、电学、材料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参照教材第一章内容。

- 力学:牛顿三定律,简单机械原理。

- 电学:基础电路元件,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

- 材料学:常见工程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 工程设计与制图:学习并运用工程图纸表达设计思想,参考教材第二章。

- 制图基本知识:图线、比例、标注。

- 识图与绘图:三视图、剖面图、装配图。

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工科和部分理科)

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工科和部分理科)

附件2
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工科及部分理科专业适用)
题目:
题目来源:□省部级以上□市厅级□横向□自选
题目性质:□理论研究□应用与理论研究□实际应用研究
系别: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教师所在单位:
日期:
说明
1. 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2.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于3周内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3.本任务书在毕业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
评阅和毕业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高职院校工科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工科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工科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高职院校工科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工科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必要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了解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绘制方法。

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使用常用的工程工具和软件,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面对工程挑战,追求卓越。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工科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数学和物理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科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力学、热学、电学等。

2.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绘制方法,如CAD软件的使用。

3.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如材料力学实验、电路实验等。

4.工程工具和软件的使用,如测量工具、焊接设备等。

5.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如设计一份简单的机械结构。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科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绘制方法,以及工程工具和软件的使用。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高职院校工科课程的正式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的学习资源。

2.参考书:推荐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课程内容。

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如测量工具、焊接设备等,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高职院校工科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工科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工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职院校工科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工程图纸的绘制、材料力学、电路原理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专业软件(如CAD、EDA等)进行工程设计和仿真。

2.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独立完成小型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工程技术人员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 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领域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践能力较弱,对工程领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程图纸绘制:包括图纸规范、视图表示方法、尺寸标注及符号识别等,对应教材第一章。

2. 材料力学:涵盖应力、应变、材料性质、构件受力分析等内容,对应教材第二章。

3. 电路原理:涉及电路元件、分析方法、电路设计与仿真等,对应教材第三章。

4. 机械设计基础:包括机械原理、传动系统、机械零件设计等,对应教材第四章。

5. 自动控制原理: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等,对应教材第五章。

6. 实践项目: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小型工程项目设计、制作和调试,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工程图纸绘制第二周:材料力学第三周:电路原理第四周:机械设计基础第五周:自动控制原理第六周:实践项目设计与制作(1)第七周:实践项目设计与制作(2)第八周:课程总结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组织,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工科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土木工程毕业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土木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2. 了解土木工程项目的整体流程,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3. 掌握土木工程各类结构的设计计算和绘图技巧;4. 熟悉土木工程相关规范、标准和法规。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土木工程设计,具备独立完成设计方案的能力;2.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图纸绘制;3. 能够分析土木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4. 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激发其从事相关工作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其职业素养;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项目实践中学会分享、沟通和协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土木工程设计基本理论:包括结构设计原理、力学原理、材料力学等,参考教材相关章节,巩固学生理论基础。

- 结构设计原理:讲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极限状态设计法、分项系数设计法等。

- 力学原理:回顾力学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弯矩、剪力等,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分析。

- 材料力学:介绍常见土木工程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的力学性能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2. 土木工程设计方法与流程:系统讲解设计流程,包括项目立项、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 设计方法:学习设计的基本步骤,如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化工毕业课程设计

化工毕业课程设计

化工毕业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化工设计和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化工原理、化工设备、化工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化工设计和分析,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工专业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原理:包括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传热等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的化工设备及工艺。

2.化工设备:介绍常见的化工设备如反应器、换热器、塔器等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3.化工工艺:包括聚合、合成、提取等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4.化工行业概况:介绍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相关的环保和安全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化工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化工工艺和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化工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化工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化工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科生-毕业课程设计————————————————————————————————作者: ————————————————————————————————日期:ﻩ天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洁霉素发酵车间设计姓名:学号:班级:级生物工程一班指导教师:设计成绩:_________目录第一章设计方案介绍 (1)1.1. 洁霉素简介 (1)1.2. 主要设备 .......................................................................................... 11.3.上游生产过程ﻩ21.4.下游过程概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洁霉素生产工艺流程草图.............................................................. 4第二章发酵罐各部分设计计算ﻩ52.1. 发酵罐的结构尺寸ﻩ52.2. 搅拌功率 ............................................................................................ 72.3. 换热设备ﻩ82.4. 灭菌蒸汽量及时间........................................................................ 1013第三章种子罐各部分设计计算ﻩ3.1. 一级种子罐 (13)3.2. 二级种子罐.................................................................................... 15第四章流加储罐各部分计算 . (19)194.1. 结构尺寸ﻩ194.2. 换热设备ﻩ4.3. 灭菌蒸汽量及时间...................................................................... 2122第五章无菌空气生产设备ﻩ5.1. 一级种子罐分过滤器ﻩ225.2. 二级种子罐分过滤器 (22)5.3. 发酵罐分过滤器 (22)第六章操作规程ﻩ236.1. 一级种子罐ﻩ23236.2. 二级种子罐ﻩ6.3. 发酵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附录 ......................................................................................24247.1. 符号说明ﻩ7.2. 参考文献ﻩ25第一章设计方案介绍1.1.洁霉素简介[1]洁霉素(Jiemycin)又称林可霉素(Lincomycin),是1962年由美国人Mason等首先从链霉菌(S.lincolnensis)变种的培养液经发酵、酸化、提取、精制而得到的高效广谱抗生素,分子式为C18H34N2O6S,分子量为406.56。

其化学结构如下:图1 洁霉素(Jiemycin)的结构式洁霉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或特殊臭,味苦,易溶于水、甲醇,略溶于乙醇。

熔点145~147℃。

遇酸、光和空气稳定。

对革兰阳性菌、厌氧菌作用强。

洁霉素在医学上主要用于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及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及败血症。

对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放线菌病也有满意的疗效,但一般不作首选。

洁霉素主要作用机理:洁霉素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 50S 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一般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作用类似红霉素。

敏感菌可包括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

厌氧菌对洁霉素敏感者包括拟杆菌属、梭杆菌、丙酸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多数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以及某些放线菌等。

洁霉素对粪链球菌、某些梭状芽胞杆菌、奴卡菌、酵母菌、真菌和病毒均不敏感。

葡萄球菌对其可缓慢地产。

1.2.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年产65吨●生产原料:自用糖、口服糖(速效碳源),淀粉(迟效碳源),黄豆饼粉、玉米浆(氮源),NaNO3,NaCl,NH4NO3,KH2PO4,(NH4)2SO4等无机盐●操作条件:一级种子罐:3m3×4个,培养3天,罐温30℃,罐压0.05MPa,空气流量150m3/h,空气压力0.125MPa,搅拌转速60rpm;二级种子罐:15m3×4个,培养3天,罐温30℃,罐压0.04MPa,空气流量900m3/h,空气压力0.125MPa,搅拌转速60rpm;三级发酵罐:100m3×4个,培养9天,罐温30℃,罐压0.04MPa,空气流量4000m3/h,空气压力0.125MPa,搅拌转速60rpm。

●含量:4500u/ml●流加发酵:保持糖浓4%,每隔8h取样,低于4%则加1吨40%糖/8h,流加糖量为初始糖量的3-4倍。

1.3.上游生产过程[2,3]1.3.1菌种出发菌株为洁霉素产生菌链霉菌4-1024(Streptomyces4-1024),首先从沙土管取种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30℃下恒温培养7d。

斜面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可溶性淀粉2.0%、黄豆饼粉0.5%、氯化钠0.1%、硝酸钾0.1%、硫酸镁0.05%、硫酸亚铁0.1%、琼脂1.8%、pH 7.0-7.2。

待气生菌丝成为粉红色,基内菌丝为苍黄色,产生可溶性黄色素,孢子丝柔曲,表面光滑时,可进一步进行摇瓶培养,得到菌丝后再进入种子罐中培养,产生较多的菌丝体,再接种至发酵罐培养。

1.3.2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碳源为自用糖、口服糖(速效碳源)、淀粉(迟效碳源)等;氮源有黄豆饼粉、玉米浆等;无机盐包括硝酸钠、硝酸铵、氯化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铵等;消泡剂常用玉米油和泡敌,可在补料中加入,也可直接加到基础培养基中。

1.3.3发酵过程发酵过程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大量分泌抗生素。

在发酵之前,有关设备和培养基必须先灭菌。

一、二级种子罐及发酵罐均采用蒸汽灭菌系统,采用实消灭菌法。

发酵系统包括灭菌系统、搅拌系统、换热系统、补料系统,其中补料尤为重要。

该发酵过程为流加发酵过程,采用三级补料发酵,糖浓度需维持在4%左右,每隔8小时取样一次,若低于4%,则需加入1吨 40%糖/8小时(流加糖量为初始糖量3-4倍),补料主要补葡萄糖、硫铵、氨水,有时也加入缓冲剂CaCO3和消沫剂硅油。

1.4下游过程概述[3]洁霉素提炼工艺主要分为发酵液预处理及过滤、提取、精制三大步骤。

1.4.1发酵液预处理及过滤该步骤是提炼的第一道工序,目的是将菌丝和发酵液分开。

滤液质量对方便后工序的操作及保证成品质量非常重要,过滤收率对完成提炼总收率十分关键。

将发酵液用草酸酸化至pH3.0左右,草酸与发酵液中的Ca2+结合产生草酸钙,析出的草酸钙能促使蛋白凝固。

酸化时需加热到40-50℃,适当升温有利于草酸的溶解,还能加快过滤速度。

预处理后,采用硅藻土作为助滤剂过滤,得到澄清的滤液。

1.4.2溶剂萃取1.萃取采用丁醇作为萃取剂。

萃取前需将发酵滤液的pH调至10左右,此时洁霉素在丁醇和水之间的分配系数达到最大值。

萃取后,大部分无机杂质和含氮化合物等酸性物质留在水相中,部分有机碱性杂质随洁霉素一起转移到有机相中。

2.浓缩和洗涤用真空薄膜浓缩的方式提高萃取液的浓度,再用pH>8的NaOH溶液洗涤,除去萃取相中易溶于水的杂质。

3.反萃取在酸性条件下用水进行反萃取,此时洁霉素以盐的形式从有机相转入水相,与有机相中的杂质分离。

1.4.3精制和结晶利用活性炭脱色是精制的重要步骤,它能除去色素、热原等杂质。

脱色后加入丙酮结晶,晶体经过干燥后得到成品林可霉素盐酸盐。

1.4.4 下游过程提纯需经过以下过程:发酵液的预处理→发酵液的过滤→滤液(2200单位,pH=10)→丁醇提取(混合-澄清槽){6000单位}→一次浓缩{8h,6万单位,罐内蒸汽 60℃}→碱水洗涤(透光度8%,碱度1%以下){静置分层,除去杂质}→二次浓缩,减压蒸馏,水分基本浓缩{30万单位,400L}→粗结晶加HCl 57%,以1:1加入无水乙醇,三通式离心机除水→脱色(加水、活性炭、浓度95%,26-32万单位)→丙酮结晶(通入-5℃冷却水)1:9→干燥→成品,洁霉素盐酸盐1.5.洁霉素生产工艺流程草图图2 洁霉素生产工艺流程草图一级种子罐 二级种子罐 发酵罐 发酵液预处理 板框过滤机 碱水洗涤罐 双锥干燥器 成品洁霉素盐酸盐 丁醇提取罐 水抽提罐 脱色罐 一次浓缩塔 二次浓缩塔 脱色过滤罐 旋风分离器 粗结晶罐 丙酮结晶罐 双锥干燥器第二章 发酵罐各部分设计计算2.1.发酵罐的结构尺寸[4]洁霉素发酵为好气发酵,因此选用带通风设备和机械搅拌的通用式发酵罐。

发酵罐的公称容积0V 为罐的圆筒部分容积c V 加上底封头的容积b V 之和,即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46b V D H h D π⎡⎤=++⎢⎥⎣⎦ ﻩﻩ(2-1)放线菌发酵罐的H /D 一般为1.8-2.2[5],取H /D =2.05,b h 较小可忽略不计,由式()20146b V D H h D π⎡⎤=++⎢⎥⎣⎦(2-1)得:03170V D .= (2- 2)所以发酵罐的直径为 03170V D .== =3.89m取D = 4m,则罐身高度 H=2.05*D=2.05*4=8.2m根据椭圆形封头标准J B1154-73[6],D = 4m 的椭圆形封头a h =1000mm ,b h =50mm .验算总容积t V :()()223114820054=112.05m 4646t b V D H h D ..ππ⎡⎤⎡⎤=++=⨯++⨯⎢⎥⎢⎥⎣⎦⎣⎦ 所以总容积符合要求。

发酵罐的搅拌系统采用在罐底部安装两个径向流搅拌器,它们起到分散从底部输入的空气的作用。

本工艺中,发酵罐底部采用六叶圆盘涡轮式后弯叶搅拌器产生径向流。

由于发酵液中含大量菌丝体,粘度较高,在不影响菌丝生长的情况下,应取较大的d /D 值以增大搅拌功率。

取d /D =0.36[7],则0360364144m d .D ..==⨯=搅拌桨距罐底的距离一般与搅拌桨的直径相同,即144m B d .==取发酵罐的装填系数η=73.0%,则有()20146L b V D H h D πη⎡⎤=++⎢⎥⎣⎦ ()21730112054005446L .%.H .π⎡⎤⨯=⨯⨯++⨯⎢⎥⎣⎦ 得液面高度H L=5.79m.选两层桨,取搅拌桨间距22144288m S d ..==⨯=在罐壁上安装挡板以消除搅拌产生的漩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