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CAD中的发电机模型
基于pscad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风力发电机组监测与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基于PSCAD 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生姓名 李坤班级能源111学号20指导教师张兰红完成日期2015年1 月10 日摘要电力是国家的支柱能源和工业经济命脉,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导致用电量的急剧增加和国内各大型电厂的建设投产将出现大规模的联合供电系统,这样的供电系统的建立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如何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以及保障供电质量是摆在电力科技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STATCOM具体的工作原理,对STATCOM的电路结构及其无功补偿的原理进行了分析。
然后,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了STATCOM在abc坐标系以及dq0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叙述了本文所采用的常规矢量控制策略的具体控制方法。
分析了双馈型风电场接入输电系统后的暂态特性以及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基于PSCAD仿真平台建立了风力机模型和双馈型发电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换流器建模方面,转子侧换流器的矢量控制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网络侧换流器的矢量控制实现了直流母线电压保持恒定以及调节输入系统的无功功率。
关键词:风电场;双馈型发电机;暂态稳定;目录1 引言电力是国家的支柱能源和工业经济命脉,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导致用电量的急剧增加和国内各大型电厂的建设投产将出现大规模的联合供电系统,这样的供电系统的建立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如何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以及保障供电质量是摆在电力科技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由于配电网结构、运行变化等原因,我国配电网损耗、电压合格率等技术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由于电压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用户电器烧毁的现象仍然存在,而网损过高使得生产的宝贵电能白白浪费,而且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感性负载所占据的比例增大,无功功率问题逐渐成为电力系统和电力用户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各方面关注的热点之一,功率因数也是衡量电能质量三大指标之一,功率因数也是衡量电能质量三大指标之一。
PSCAD的电力系统仿真大作业1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报告姓名******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班级*****************指导老师******二〇一六年六月十六1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仿真计算1.1仿真模型的建立根据老师给的三相同步发电机模型做了修改(空载)。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实验仿真研究的模型如下图所示:图1.1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仿真研究的模型1.2 PSCAD中的仿真结果1.2.1 发电机出口电压Ea。
发电机出口电压Ea,如下图所示:图1.2 发电机出口电压Ea1.2.1 衰减时间常数Ta对于直流分量的影响励磁电压和原动机输入转矩Ef与Tm均为定常值1.0,且发电机空载。
当运行至0.5056s时,发电机发生三相短路故障。
定子三相短路电流中含有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三相短路电流的直流分量大小不等,但衰减规律相同,均按指数规律衰减,衰减时间常数为Ta,由定子回路的电阻和等值电感决定,大约0.2s。
PSCAD同步发电机模型衰减时间常数Ta(Ta=0.235s)对应位置下图所示。
图1.3 同步发电机参数Ta设置图(1)当衰减时间常数Ta=0.235s时,直流分量(If)的衰减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1.4 直流分量的衰减波形(2)当衰减时间常数Ta=0.125s的参数设置、直流分量(If)的衰减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1.3 同步发电机参数Ta设置图图1.4 直流分量的衰减波形1.2.2 短路时间不同的影响同步发电机出口三相短路的时间不同对三相短路电流的影响:短路电流的直流分量起始值越大,短路电流瞬时值就越大;直流分量的起始值与短路时间的电流相位直接关系。
短路时间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图1.5 短路时间参数设置1)当0.5056s时发生三相短路,电流波形如下图所示:图1.6 三相短路电流波形2)当0.8065s时发生三相短路,电流波形如下图所示:图1.7 三相短路电流波形1.2.3 Xd、Xd`、Xd``对短路电流的影响(1) Xd不同的影响同步发电机的三相短路研究模型中Xd的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图1.8 Xd的参数设置仿真波形如下图所示:图1.9 三相短路电流波形同步发电机的三相短路研究模型中Xd的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图1.10 Xd的参数设置Xd=10.14时,仿真波形如下图所示图1.11 三相短路电流波形(2)Xd`的影响同步发电机的三相短路研究模型中Xd’的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图1.12 Xd的参数设置Xd’=0.314时三相短路电流的波形如下图所示:图1.13 三相短路电流波形同步发电机的三相短路研究模型中Xd’的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图1.14 Xd’的参数设置Xd’=1.01时,三相短路电流的波形如下图所示:图1.15 三相短路电流波形(3)Xd’’的影响同步发电机的三相短路研究模型中Xd’’的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图1.16 Xd’’的参数设置Xd’’=10.14时,仿真波形如下图所示:图1.17 三相短路电流波形同步发电机的三相短路研究模型中Xd’’的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图1.18 Xd’’的参数设置Xd’’=0.9时三相短路电流的波形如下图所示:图1.19 三相短路电流波形1.2.4衰减时间常数Td’、Td’’的影响(1)不同Td’时A相短路电流暂态交流分量衰减速度。
基于PSCAD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模式仿真研究

(3)
其中, Ls 、 Lr 、 Lm 为定、转子在 d 、 q 轴下的 等效电感和互感, s 为转差率, usd 、 usq 、 urd 、 u rq 、 isd 、 isq 、 ird 、 irq 分别为定、转子电压和电流的 d 、 q 轴分量, ω 为坐标系旋转角速度, p 为微分算子。 将旋转坐标系的 d 轴定向在定子磁链上,即为 双馈电机的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忽略定转子的 电阻和暂态过程,即有
Simulation Research on Control Modes of Doubly-Fed Wind Power Generator Based on PSCAD
Cai Zhi Liu Jianzheng Wang Jian Liu Shu (State Key Lab of Power Systems,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 used in MW-class 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can capture wind energy with the highest efficiency by using the stator flux oriented vector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the wind turbine characteristics, the arithmetic of the control objective reference values is derived. It is shown three control modes can be used to realiz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which are speed-mode control, torque-mode control and power-mode control. Based on The dynamic and static performances of three control modes analyzed and compared, it is proposed the best control mode is power-mode control. The model of MW-class wind gener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PSCAD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with wind speed vari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e correctness of the conclusion. Key words: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maximal wind energy tracking;speed-mode control; torque-mode control; power-mode contro
基于PSCAD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模型与仿真

基于PSCAD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模型与仿真引言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是当前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领域的一种发电机类型。
它具有高效、低成本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性能,需要进行相关的建模和仿真。
PSCAD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仿真的软件工具,具有强大的仿真功能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本文将介绍基于PSCAD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模型建立和仿真步骤。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模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风轮、发电机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风轮接受风能并转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控制系统用于调节发电机的工作状态。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法,通过风轮驱动发电机转动,使导体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势,从而实现发电。
PSCAD中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模型的建立首先需要在PSCAD中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进行建模,如发电机、风轮和控制系统等。
对于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模型建立,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发电机模型:选择合适的发电机模型,可以根据发电机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进行建模。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三相感应发电机或者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
2.风轮模型:选择合适的风轮模型,可以考虑风轮的转动惯量、风速、风向等因素。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转动质量、转动惯量等参数进行建模。
3.控制系统模型: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模型,可以考虑对发电机转速、电压等进行调节。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PID控制器等控制系统进行建模。
PSCAD中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模型的仿真步骤1.创建PSCAD项目:在PSCAD软件中创建新的项目,选取适当的工程设置和仿真参数。
2.导入电气元件模型: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模型,如发电机、风轮和控制系统等,在PSCAD中导入相应的电气元件模型。
3.连接电气元件:使用线缆进行电气元件的连接,建立起完整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系统。
pscad模型案例

pscad模型案例PSCAD(Power System Computer-Aided Design)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仿真的软件工具。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模拟和分析各种电力系统的行为和性能,包括电力传输、配电和控制系统。
下面是一些关于PSCAD模型案例的示例,以展示其在电力系统设计和分析中的应用。
1. 变频器控制系统模型:该模型用于研究变频器在电力系统中的控制策略和性能。
通过模拟不同的负载和控制参数,可以评估变频器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功率因数等指标。
2. 风电场电网连接模型:该模型用于模拟风电场与电网的连接和交互行为。
通过调整风机的输出特性和电网的负荷条件,可以评估风电场对电网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的影响。
3. 短路分析模型:该模型用于分析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
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短路故障,可以评估系统的保护装置和自动开关的动作性能,以及短路故障对系统设备的影响。
4. 输电线路模型:该模型用于模拟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的行为和性能。
通过调整线路的参数和输入条件,可以评估线路的输电能力、电压稳定性和传输损耗等指标。
5. 电池储能系统模型:该模型用于研究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模拟不同的负载和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可以评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效率、能量储存能力和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6. 发电机模型:该模型用于模拟不同类型的发电机在电力系统中的行为和性能。
通过调整发电机的参数和控制策略,可以评估发电机的响应速度、电压调节能力和功率因数调整能力等指标。
7. 配电系统模型:该模型用于模拟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通过调整配电系统的负荷和变电站的容量,可以评估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短路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等指标。
8. 变压器模型:该模型用于模拟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行为和性能。
通过调整变压器的参数和负载条件,可以评估变压器的效率、电压调节能力和短路能力等指标。
9. 非线性负载模型:该模型用于研究电力系统中非线性负载的行为和性能。
PSCAD风机和风电场建模教程

PSCAD电力系统仿真——从风机到风电场建模目录A部分:引言............................................................. - 2 -1.介绍............................................................... - 2 -2.PSCAD部件......................................................... - 2 -3.仿真建模结构....................................................... - 3 -4.仿真执行........................................................... - 3 - B部分:建模............................................................. - 4 -5.从风到同步发电机................................................... - 4 -5.1风源......................................................... - 5 -5.2风力发电机组件............................................... - 6 -5.3风力发电机的调速器组件....................................... - 9 -5.4同步发电机.................................................. - 12 -5.5涡轮发电机连接:在额定负载下的模拟.......................... - 15 -6.AC/DC/AC:电源和频率转换.......................................... - 17 -6.1二极管整流器................................................ - 17 -6.2过电压保护.................................................. - 19 -6.3 DC母线..................................................... - 20 -6.4 6-脉冲晶闸管逆变器.......................................... - 23 -6.5与电网的连接................................................ - 29 -7.配电网............................................................ - 31 -7.1定义网络.................................................... - 31 -7.2潮流仿真.................................................... - 34 - C部分:仿真............................................................ - 36 -8. 恒风速研究....................................................... - 36 -8.1架构完整模型................................................ - 36 -8.2恒风研究.................................................... - 37 -9.故障分析.......................................................... - 38 -9.1默认在节点3 ................................................. - 38 -9.2默认在节点2 ................................................. - 41 -9.3结论........................................................ - 43 -10.变风速研究....................................................... - 44 -10.1动态变桨控制............................................... - 44 -10.2被动变桨控制仿真........................................... - 47 -10.3比较被动和动态的桨距控制................................... - 48 -11.风电场........................................................... - 50 -11.1从一个单一风力发电机到风电场............................... - 50 -11.2 PWM调节驱动器............................................. - 53 - D部分:附录............................................................ - 64 -12. 参考文献........................................................ - 64 -A部分:引言1.介绍近年来,风力发电已引起特别的兴趣,许多风力发电站在世界各地的服务。
PSCAD风机和风电场建模教程

PSCAD风机和风电场建模教程————————————————————————————————作者:————————————————————————————————日期:PSCAD电力系统仿真——从风机到风电场建模目录A部分:引言 ...............................................................................................................................- 2 -1.介绍 ............................................................................................................................- 2 -2.PSCAD部件 ................................................................................................................- 2 -3.仿真建模结构 ............................................................................................................- 3 -4.仿真执行 ....................................................................................................................- 3 - B部分:建模 ...............................................................................................................................- 4 -5.从风到同步发电机 ....................................................................................................- 4 -5.1风源 ..........................................................................................................- 5 -5.2风力发电机组件 ......................................................................................- 6 -5.3风力发电机的调速器组件 ................................................................... - 10 -5.4同步发电机 ........................................................................................... - 14 -5.5涡轮发电机连接:在额定负载下的模拟 ............................................- 17 -6.AC/DC/AC:电源和频率转换................................................................................. - 19 -6.1二极管整流器 ........................................................................................- 20 -6.2过电压保护 ........................................................................................... - 21 -6.3 DC母线.................................................................................................. - 22 -6.4 6-脉冲晶闸管逆变器 .............................................................................- 26 -6.5与电网的连接 ....................................................................................... - 31 -7.配电网 ..................................................................................................................... - 33 -7.1定义网络 ............................................................................................... - 33 -7.2潮流仿真 ............................................................................................... - 36 - C部分:仿真 ............................................................................................................................ - 38 -8. 恒风速研究 ........................................................................................................... - 38 -8.1架构完整模型 ....................................................................................... - 38 -8.2恒风研究 ............................................................................................... - 39 -9.故障分析 ................................................................................................................. - 40 -9.1默认在节点3 ........................................................................................ - 41 -9.2默认在节点2 ........................................................................................ - 43 -9.3结论 ....................................................................................................... - 45 -10.变风速研究 ........................................................................................................... - 46 -10.1动态变桨控制 ..................................................................................... - 46 -10.2被动变桨控制仿真 ............................................................................. - 49 -10.3比较被动和动态的桨距控制 ............................................................. - 50 -11.风电场 ....................................................................................................................- 52 -11.1从一个单一风力发电机到风电场 ......................................................- 52 -11.2 PWM调节驱动器 ................................................................................- 55 - D部分:附录 ............................................................................................................................ - 66 -12. 参考文献 ............................................................................................................. - 66 -A部分:引言1.介绍近年来,风力发电已引起特别的兴趣,许多风力发电站在世界各地的服务。
最新PSCAD中的发电机模型

P S C A D中的发电机模型1.Synchronous Machine(同步机)本组件有一选项是可以模拟Q轴的两个阻尼绕组,因此它可以作为隐极极或者凸极机使用。
其速度可以由给“w”输入一个正值直接控制,或者将机械转矩输入到“Tm”上。
使用此组件模拟同步机有许多优势。
对于一般应用,那些标注为“Advanced”的参数可以不用修改直接采用默认值,这样做不会改变设备的特性。
本组件的这些特点主要是为了初始化仿真以及更快的达到期望的稳态。
期望的稳态由潮流可知。
在仿真中一旦达到稳态,可能就要使用故障、扰动等等来看看系统的暂态响应。
2.Squirrel Cage Induction Machine(鼠笼感应电动机)本组件可以运行于“速度控制”或“转矩控制”模式下。
在“速度控制”模式下,电动机按照输入“W”的规定速度运转。
在转矩控制模式下,速度根据设备的惯性、阻尼和输入转矩、输出转矩求得。
通常,此型电动机在启动时采用“速度控制”,输入“W”取值为额定标么转速(0.98),在电动机最初的暂态结束(过渡到稳态)后采用转矩控制。
本组件可以和“Multi-Mass Torsional Shaft Interface”组件配合使用。
3.Wound Rotor Induction Machine(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此感应电动机可采用“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模式运行。
通常,通常,此型电动机在启动时采用“速度控制”,输入“W”取值为额定标么转速(0.98),在电动机最初的暂态结束(过渡到稳态)后采用转矩控制。
本组件可以和“Multi-MassTorsional Shaft Interface”组件配合使用。
4.Two Winding DC Machine(两绕组直流电机)本绕组模拟了两绕组直流电机。
如果外部接线正确的话,电枢绕组两端(right side + and -),磁场绕组两端(top + and -)。
这样可以满足孤立励磁机、并联或串联电机仿真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Synchronous Machine(同步机)本组件有一选项是可以模拟Q轴的两个阻尼绕组,因此它可以作为隐极极或者凸极机使用。
其速度可以由给“w”输入一个正值直接控制,或者将机械转矩输入到“Tm”上。
使用此组件模拟同步机有许多优势。
对于一般应用,那些标注为“Advanced”的参数可以不用修改直接采用默认值,这样做不会改变设备的特性。
本组件的这些特点主要是为了初始化仿真以及更快的达到期望的稳态。
期望的稳态由潮流可知。
在仿真中一旦达到稳态,可能就要使用故障、扰动等等来看看系统的暂态响应。
2.Squirrel Cage Induction Machine(鼠笼感应电动机)本组件可以运行于“速度控制”或“转矩控制”模式下。
在“速度控制”模式下,电动机按照输入“W”的规定速度运转。
在转矩控制模式下,速度根据设备的惯性、阻尼和输入转矩、输出转矩求得。
通常,此型电动机在启动时采用“速度控制”,输入“W”取值为额定标么转速(0.98),在电动机最初的暂态结束(过渡到稳态)后采用转矩控制。
本组件可以和“Multi-Mass Torsional Shaft Interface”组件配合使用。
3.Wound Rotor Induction Machine(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此感应电动机可采用“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模式运行。
通常,通常,此型电动机在启动时采用“速度控制”,输入“W”取值为额定标么转速(0.98),在电动机最初的暂态结束(过渡到稳态)后采用转矩控制。
本组件可以和“Multi-Mass Torsional Shaft Interface”组件配合使用。
4.Two Winding DC Machine(两绕组直流电机)本绕组模拟了两绕组直流电机。
如果外部接线正确的话,电枢绕组两端(right side + and -),磁场绕组两端(top + and -)。
这样可以满足孤立励磁机、并联或串联电机仿真的需要。
组件“Multi-Mass Torsional Shaft Interface”可与本组件配合使用,以考虑转子的机械暂态。
注意:电机的典型连接和直流电机的多块模型已经再PSCAD例子中给出,可以供参考。
本组件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描述如下:●W: 转子的输入机械转矩[p.u.];●Te: 电机的输出电气转矩[p.u.]。
5.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永磁同步电机)本组件模拟了永磁同步电机。
除了三个定子绕组外,又额外加入了两个短路绕组以模拟电磁阻尼效应。
可给“W ”输入一正值直接控制电机的速度,“Te ”是电气转矩。
描述此模型的方程如下:这里,kqλ',kd λ' = 短路阻尼绕组的磁链。
6. Multi-Mass Torsional Shaft Interface (多质量扭转轴界面)本组件模拟了与单一旋转轴相联的最多6个质量块的动态过程。
一个质量块用来代表发电机,电气转矩“Te ”施加其上。
一个质量块用来代表励磁。
其它的质量块代表原动机,并把机械转矩“Tm ”分据其上。
发电机速度“Wpu ”或“Wrad ”为输出,以作为电机模型的输入。
7. Wind Source (风源)本组件模拟了风力发电机所用风速:输入:ES: 代表风速的外部信号,[m/s];输出:Vw: 风机的可用风速。
外部信号Es用以模拟任何形式的风力波动,包括本组件没有定义的波动形式。
用户可以选择“使用”或“不使用”这个输入。
风场测试所得的风变化记录可以导入本组件,生成风机所用的风速输入。
8.Wind Turbine(风机)本组件模拟了风机。
输入是风速Vw和于涡轮机相连的风力发电机的机械转速w。
Beta是涡轮桨页的节面角,单位为度。
Tm和P是基于机组额定功率的的输出标么转矩和功率。
输入:Vw:风速(必须为正值),[m/s];W: 机械转速,[rad/s];Beta:节面角,[°]。
输出:Tm: 输出的机械转矩,[p.u.];P: 输出的机械功率,[p.u.]。
9.Wind Governor(风调速器)本组件模拟了风机的节面角调节器。
模型的输入是机组的机械转速Wm和风机的输出功率Pg。
输出是风机的节面角。
输入:Wm: 机组的机械转速,[rad/s];Pg: 机组基于额定功率的功率输出,[p.u.]。
输出:Beta:节面角,[°]。
10.I 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内燃机)本组件模拟了1至12缸,2至4冲程的内燃机。
给定一个轴速控制w和燃料吸纳因子FL,就会生成一个基于输入极角度(转矩)曲线的机械轴转矩Tm。
本组件可作为原动机,将Tm与PSCAD中发电机模型的机械转矩输入相连。
本组件可模拟气缸拒燃,对每一个拒燃的气缸给定一转矩的减少百分比,由此就可模拟出拒燃的气缸数量和减少的转矩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组件有以下输入和输出:w: 输入的轴机械转速控制,[p.u.];FL: 引擎的燃料吸纳因子。
其与输出转矩Tm成比例,[p.u.];Tm:轴转矩输出,标么值基于机组的额定参数,[p.u.];MF: 输入——使用/不使用气缸的拒燃控制。
使用的话就选择Misfired Cylinders | Yes。
11.AC Exciters(交流励磁)本组件模拟了IEEE标准型励磁机。
输入参数中时间常数单位用“sec”,其它输入参数都是标么值。
将不同的输入和输出描述如下:输入:Ef0:本输入定义了仿真期间发电机的输出励磁电压。
Ef0可由用户或由相联的同步发电机组所定义。
[VT/IT]: 本输入是一3元素的数组,其数据来源于同步发电机(前提当然是发电机设定可以输出这些数据)。
VT是机端电压有效值。
IT是同步发电机机端电流值,其为复数形式。
IT的实部与VT同相,虚部与VT正交(滞后为正)。
VS: 此输入仅在励磁使用PSS时使用。
Vref: 此输入定义了同步发电机机端电压参考值。
此值可来源于不同的组件,包括“slider”、“实常数”组件或其它信号。
输出:Ef: 此输出是计算出的励磁电压,可直接应用于同步发电机。
使用“wire”组件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Vref0: 此输出是参考电压的初始化值,可供用户选用。
12.D C Exciters(直流励磁)本组件模拟了IEEE标准型励磁机。
输入参数中时间常数单位用“sec”,其它输入参数都是标么值。
将不同的输入和输出描述如下:输入:Ef0:本输入定义了仿真期间发电机的输出励磁电压。
Ef0可由用户或由相联的同步发电机组所定义。
本模型会初始化内部变量,因此此输入的初始时等于输出Ef。
[VT/IT]: 本输入是一3元素的数组,其数据来源于同步发电机(前提当然是发电机设定可以输出这些数据)。
VT是机端电压有效值。
IT是同步发电机机端电流值,其为复数形式。
IT的实部与VT同相,虚部与VT正交(滞后为正)。
VS: 此输入仅在励磁使用PSS时使用。
注意,DC3A型励磁机没有VS输出。
Vref: 此输入定义了同步发电机机端电压参考值。
此值可来源于不同的组件,包括“slider”、“实常数”组件或其它信号。
输出:Ef: 此输出是计算出的励磁电压,可直接应用于同步发电机。
使用“wire”组件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Vref0: 此输出是参考电压的初始化值,可供用户选用。
13.S tatic Exciters(静止励磁)本组件模拟了IEEE标准型励磁机。
输入参数中时间常数单位用“sec”,其它输入参数都是标么值。
将不同的输入和输出描述如下:输入:Ef0:本输入定义了仿真期间发电机的输出励磁电压。
Ef0可由用户或由相联的同步发电机组所定义。
[VT/IT]: 本输入是一3元素的数组,其数据来源于同步发电机(前提当然是发电机设定可以输出这些数据)。
VT是机端电压有效值。
IT是同步发电机机端电流值,其为复数形式。
IT的实部与VT同相,虚部与VT正交(滞后为正)。
Vref: 此输入定义了同步发电机机端电压参考值。
此值可来源于不同的组件,包括“slider”、“实常数”组件或其它信号。
VS: 此输入仅在励磁使用PSS时使用。
If: 此参数定义了一个由机组模型产生的励磁电流,可由数据线传递给本励磁模块。
它可用于饱和或补偿励磁模型中。
输出:Ef: 此输出是计算出的励磁电压,可直接应用于同步发电机。
使用“wire”组件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Vref0: 此输出是参考电压的初始化值,可供用户选用。
14.V2 Compatible Solid State Exciter (SCRX19)(V2协调型固态静止励磁)本组件基于IEEE的SCRX型固态静止励磁机模型。
控制系统改变励磁电压将系统电压维持在Vref。
注意的是,本励磁模型不会进行初始化,这就意味着它会对接收到的发电机模型的所有状态给予响应。
输入:Vref:标么形式的参考电压,是励磁机的控制对象。
If: 从发电机输入来的标么励磁电流。
使用时用的是负电流逻辑。
在本组件的输入参数中,有一输入“Reverse Resistance”的选项,当负励磁电流试图注入本组件时,这一选项就自动施加到励磁电流上。
较大的默认电流会避免出现负的励磁电流。
Vabc:从“Node Loop”组件得到数据,使用“Ware”组件来实现Vabc和“Node Loop”之间的连接。
Exst: 适用于PSS存在时的情况,用于修改Vref。
此输入只有在选择了Extra Input Signal?为有效时才起作用。
输出:Ef: 此输出是计算出的励磁电压,可直接应用于同步发电机。
使用“wire”组件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15.P ower System Stabilizers(PSS)本组件模拟了IEEE标准型PSS。
模型的输入有标么转速w、同步机机端电压Vt、离散控制器参考值Vk。
输出为Vs,也可是转速、机端的频率、功率或无输出。
16.H ydro Governors(水轮机调速器)本组件模拟了三种IEEE标准型水轮机调速器模型:•GOV1: 机械-液压控制;•GOV2: 包括引导和伺服机构动态的PID控制•GOV3: 针对甩负荷研究的增强型控制。
本组件的输入包括标么转速w,标么转速参考值Wref和初始化时阀门的位置z0。
输出是阀门位置z。
17.H ydro Turbines(水轮机)本组件模拟了IEEE水轮机模型。
本组件的输入包括标么转速w,标么转速参考值Wref和阀门的位置z。
输出是机械转矩Tm(作为同步发电机的输入)和初始阀门位置zi(作为相联水轮机调速器的初始化输入)。
18.V2 Compatible Hydro Governor (HGOV18)(V2协调型水轮机调速器)本组件模拟了IEEE的2型水轮机调速器和涡轮机的一体模型,是“V2 SNC375 Machine Model (已不用)”的紧凑版本,是专对对老版本的创建和改进。